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考点过关专项训练期末模拟A卷-(统编版)

上传人:147037****qq.com 文档编号:260491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考点过关专项训练期末模拟A卷-(统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考点过关专项训练期末模拟A卷-(统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考点过关专项训练期末模拟A卷-(统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考点过关专项训练期末模拟A卷-(统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考点过关专项训练期末模拟A卷-(统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卷试题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书法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赏读下面的书法作品,并用楷体将其正确、美观、规范地书写。(2分)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6分)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起qio() 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

2、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节选自“飞天”凌空(1)请把加点字的拼音规范地写在拼音格里或根据拼音把汉字规范地写在田字格里。(2分)掠过qio首(2)“从容不迫”在语段中的意思是:_ 。(2分)(3)文段中的“转体三周”是_短语,“特别慷慨”是_短语。(2分)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小澄观看电影长安三万里,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洒脱不羁、傲岸不屈的形象让他印象深刻,于是他又迫不及待地阅读了以号命名的李太白全集,从而更好地了解李白。B小澄去图书馆借书,激动地跟同学说:“我借到了最喜欢的书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就选

3、自其中。C在诗社社团课上,老师对小澄创作的七言律诗提出了修改建议: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对仗。D爷爷喜欢看报,小澄向爷爷科普,“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是新闻的“六要素”。4默写填空。(8分)(1)思乡、离愁是永恒的话题。崔颢在黄鹤楼中吟咏道:“_?_。”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感慨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以“_,_”描绘出了鸟儿迎春的喜悦。(3)王维的诗充满诗情画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出了宁静优美的山中美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写出了终南山水尽云生、变化无穷的美景,而“_,_”(使至塞上)又写出了大漠边关绮丽的自然风光。(4)古人

4、善借动物写景抒情。李白借“杨花落尽子规啼”表达了对龙标离别的不舍,王安石借“闻说鸡鸣见日升”突出了飞来峰的高耸,而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借“_,_”两句用“蝉”与“猿”的鸣叫创造了奇特而优美的境界。5阅读下面有关“读书”的短文,将空缺处的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4分)华罗庚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这番对读书的独到见解,耐人寻味。“读薄”与“读厚”,虽然有着相同点,比如都要聚精会神、一以贯之地读,都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思考着读但_。从取向上说,“读薄”偏重于求深度,“读厚”则_;从方法上说_,“读厚”则需要拓展、杂糅。“读薄”的过程,其实就

5、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直达事物本质的过程;“读厚”的过程,其实就是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架构知识网的过程。读书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其真谛和要义唯在于:先由“薄”而“厚”,_,如此循环往复,则境界全出。6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会学生诚实做人,讲究信用。希望中学将举办“人无信不立”主题演讲比赛,请你参加。(6分)(1)假如你被邀请担任本次比赛的主持人,你写了一段开场白(包含一条诚信名言或一则诚信小故事,70字左右)(2分)_ _ (2)演讲比赛结束后,你想给学校的公众号写一则相关的新闻报道,你拟的标题是(20字以内)(2分)_ _ (3)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请你再设计一种活动形

6、式,在全校进行推广。(2分)活动形式:_。二、现代文阅读(22分)(一)阅读下面这篇散文,完成711题。(共12分) 秋天的黄昏丁立梅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 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

7、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

8、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竟然还见到老黄牛。不多见了啊。人和牛,都老了。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人的嘴里哼

9、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设防。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在叫:“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

10、,可以摘下来,炒了吃。7本文写景以什么为序?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或短语。(2分)_ _ 8说说文章第1段中“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中“吞”字的含义和作用。(2分)_ _ 9文章第7、8段插叙了童年时关于棉花的回忆,有什么作用? (2分)_ _ 10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请从修辞赏析的角度给第7段中“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这句话作批注。(3分)_ _ 11秋天的黄昏富有诗情画意。文章第3段作者认为“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这是为什么? (3分)_ _ (二)阅读苏州园林的花窗完成12-15题(10分)苏州园林的花窗游览苏州园林,走在蜿蜒迂曲

11、的回廊上,或歇息在厅阁亭榭内,没有人不被那些设计精美、做工考究、形态各异的花窗吸引。透过这些花窗,墙外的景致若隐若现,亦真亦幻,别有意趣。苏州园林的花窗式样之多,号称世界之最。光窗框就有多边形、圆形、月牙形、宝瓶形、如意形等多种形状;窗芯更是样式无穷,变化多端,常见的有菱花、书条、套方、鱼鳞、钱纹等等,各种图纹层层相套、交错穿插,衍生出无尽的缤纷意态。花窗犹如墙之眉眼,以其多变的造型、精美的纹饰使之顾盼有姿。它既可使平直的墙面一扫沉闷、单调之感,又可因不同的光影搭配,而在白粉墙上“绘就”一幅幅水墨画,美不胜收。苏州园林的花窗不仅是一种装饰,也是文人园林文化的反映。图案中有许多象征文人风雅的符号

12、,如植物中的松、柏、竹、兰花、菊花、荷花、梅花,还有表示高洁的冰纹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得中国“书画同源”之助,苏州窗饰图案中还有用文字塑成、连缀成诗句的“诗窗”,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如退思园“九曲回廊”,廊壁上开辟了九孔图案雅致的花窗,分别砌上李白襄阳歌中的名句“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九字,诗被物化了,景被诗化了,诗境、园景融成一体。苏州园林的花窗还是裁剪风景的取景框,它丰富着景致的层次和色调,使人置身于咫尺之地,而能获得意想不到的观赏效果。透过一个又一个花窗,看园中竹树摇曳,楼阁隐现,顿觉片山有致,寸石生情;更有旭日夕晖、春华秋实,替换着窗中的色彩和形态,使整个园林充满诗情画意。历代造园家匠心

13、独运,把苏州园林中的每一个景点都建造得非常精细,即使是那些花窗,也都是一件件艺术品,经得起把玩,耐得住寻味。(选自瞭望新闻周刊,有改动)12选文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来写的?(2分)_ _ 13第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_ _ 14第段加点词“每一个”“都”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_ _ 15本文与课文苏州园林在说明内容和写作特色上有异曲同工之处,下列分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从整体构思上看,两文都采用了总分式的结构安排。B在具体解说的部分,两文段首的中心句,都起到了提示层次和角度的作用,层次极为清晰。C为了使介绍更加清晰明白,两文都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举

14、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D两文都以事物为具体的说明对象,属于事物说明文。三、古诗文阅读(15分)(一)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16-19题。(11分)(甲)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西陵峡北魏郦道元江水又东,西陵峡。宜

15、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节选自水经注)注释:纡(y)曲:迂回曲折。形容:形态。像类:类似,相像。尽:凋零。泠泠(lng):形容声音凄清。山松:即袁山松,东晋文学家。书记:书本记载。践跻(j):到

16、达。崿():山崖。离离:排列的样子。习:靠近,亲近。信宿:连宿两夜。1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B春冬之时 学而时习之C清荣峻茂清流见底D天下独绝 哀转久绝17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至峡口百许里(表约数,上下,左右)B及余来践跻此境(等到)C良多趣味(甚,很)D属引凄异(引导)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 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_ 19同学们对两文进行比较阅读,发现两文都属于写景美文,除了正面的生动描写外,你还发现运用了什么手法,请在甲、乙两文中各找一例分析。(3分)_ _

17、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20题。(4分)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20龟虽寿渔家傲都是千古名篇,两首诗词在表达的感情上有何异同?结合作者自身经历分析。(4分)_ _ _ _ 四名著综合。(5分)21他们都走了过来,向我握手,我嘴里喃喃地说了几句话。然后我转身蹚过溪流,向他们挥手告别,很快骑上马跟着我的小旅队走了。

18、我当时心里想,也许我是看到他们活着的最后一个外国人。我心里感到很难过,我觉得我不是在回家,而是在离家。(1)文段中的“我”是谁?(1分)_ (2)为什么“我觉得我不是在回家,而是在离家”? (2分)_ _ (3)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经典的纪实作品,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书,它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B一位外国武官曾经说,单单是一件事情就可以说明红军同拥有极大优势的敌人作战的能力了。这就是红军军官习惯说:“兄弟们,跟我来!”而不是说:“兄弟们,向前冲!”C“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

19、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移”是指国民革命军北伐。D书中有很多令人深刻的人物。如一家被灭口66人、让作者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徐海东,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徐特立,还有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四、写作(50分)22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题一:请以“身边风景也动人”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自己真切的体验与独特感受。题二:我和父母之间、我和邻里之间,我和书之间,我和自然之间我和他人(或事物)之间 总有说不完的故事,理不清的情感。请以“我和 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如选题二,请先在横线上填上一个恰当的词语,然后作文。(2)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0、,不少于600字。(3)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参考答案1宁静致远【详解】不写错字、别字、形似字。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推断字形。遇到形声字或会意字,凭经验和印象写出正确的字。写时还要注意汉字笔画的条理清晰,正楷字书写,书写要规范、工整、美观,间架结构合理。不写繁体字。2(1)l 翘(2)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3) 动宾 偏正【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掠过:倾斜着从表面经过,且伴有一定角度向前。掠,读l。翘(qio)首:指抬起头来眺望远处;形容盼望之切。(2)本题考查成语的意思。从容不迫:不慌不忙,镇静。文中用“从容不迫”来形容“她”跳水时非常镇静,不慌不忙。(3)本题

21、考查短语类型。“转体三周”是动词+名词,故是动宾短语;“特别慷慨”是副词+形容词,中心词是“慷慨”,故是偏正短语。3A【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A.本项中“以号命名的李太白全集”错误。明确: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故选A。4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详解】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而理解性默写则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

22、,难度要大一些。注意“莺”不要写成“鹰”,“燕”不要写成“雁”。5 终究取向不同、方法不同 偏重于求宽度 “读薄”需要开掘、“蒸馏” 再由“厚”而“薄”【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的补写。解答此题,要看具体语境,注意和前后文内容上的联系。由“取向上说,读薄偏重于求深度”“从方法上说”可知,第一空应领起下文,可填“终究取向不同、方法不同”;第二空,从“读薄偏重于求深度”可知,“读厚”偏重于求宽度;同样的道理,第三空,可根据下文“读厚需要拓展、杂糅”,可推知,“读薄”需要从深度方面考虑,如:“读薄”需要开掘、“蒸馏”;第四空,根据“先由薄而厚”,可知应填写“再由厚而薄”之类的句子,后面接“如此循环往复”过

23、渡自然。6(1)示例:敬爱的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说:“言必诚信,行必忠正。”/曾子杀彘的故事,同样也告诉我们讲诚信的重要。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更需要把诚信根植于心中。下面我宣布“人无信不立”主题演讲比赛正式开始。(2)(希望中学举行“人无信不立”演讲比赛。(3)示例:“诚信”征文竞赛“诚信”硬笔书法展【详解】(1)本题考查开场白的拟写。首先要写明称呼及问候语(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接着简要介绍“诚信”这一活动主题,最后宣布活动的开始。要符合要求“包含一条诚信名言或一则诚信小故事”。注意做到语言简练,表述清楚,要符合字数要求。示例: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24、!“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战国时期商鞅立木的故事,告诉我们讲诚信的重要。诚信,是有诺必践取信于民,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人无信不立”主题演讲现在开始。(2)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结合活动内容可知,举办活动的是希望中学,活动内容是以“人无信不立”主题演讲比赛,可拟标题为:希望中学举行“人无信不立”演讲比赛。(3)此题考查的是设计活动。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结合主题,然后设计具体可行的活动形式,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设计的活动形式有: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读书活动、手抄报比赛、黑板报、专家讲座等。然后结合具体的内容再具体设计。示例:“诚信”朗诵比赛,“诚信”读书活动。7以空间方位为序;河堤;

25、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河堤上;村庄在田野尽头。 8“吞”写出了城市灯光亮得之早,灯光之亮,与下文写乡下的黄昏形成对比。 9用联想手法,回忆美好童年,赞美秋天带来的收获和对母亲的怀念。 10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棉花的洁白与柔软;表现童年的欢愉。 11因为秋天的黄昏秋草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慈祥得如亲爱的老祖母,可以止息疲惫奔波的心;繁华落尽的大片的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从不计较得失;晚开的棉花可以幸福一个世界。【解析】7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逐段了解基本意思,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

26、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本题从文章中可筛选出“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村庄在田野尽头”这些语句,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文章是按空间顺序来写景的。据此理解概括作答。8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本题语句中的“吞”字,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城市夜晚灯光的明亮,与下文写乡下的秋天黄昏的景色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文章的中心。据此理解作答。9本题考查对写作顺序(插叙)理解。

27、解答时,应先了解插叙的一般作用,再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插叙主要有以下作用:插入的内容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有时会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从文章中的“玩着玩着,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和“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等描写抒情的语句可以看出:文章第段插叙了关于童年时棉花的回忆,既交代了童年时的美好生活,又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据此理解作答。10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

28、、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第段中“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这句话把“人”当作“鸟”,把“雪白的棉花”当作“洁白的云”,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棉花的柔软与洁白的特点,表达了“我”的欢愉的心情。1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能力。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筛选并概括体现秋天的黄昏“安详与丰满”的语句作答。文章中的第4段的“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第5段的“繁花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第6、7、8段所描写的晚

29、开的棉花给“我”带来温暖幸福的生活。可对上面这些语句和内容进行整理,概括作答。【点睛】筛选信息有三个原则:带着题目,通读全文,把握大意。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筛选出相关的语言材料,选好答题的角度,组织好答题的语言。快速浏览全文,验证答案。12逻辑顺序 13举例子。举了退思园“九曲回廊”用文字塑成、连缀成诗句的“诗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苏州窗饰图案中的“诗窗”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14不能去掉。“每一个”“都”是所有,起修饰限制作用,文中指造园家匠心独运,把苏州园林的所有景点都建造的非常精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5C【解析】12本题考查说明顺序分析。第段“游览苏州园林,走在蜿蜒迂

30、曲的回廊上,或歇息在厅阁亭榭内,没有人不被那些设计精美、做工考究、形态各异的花窗吸引”引出说明对象苏州园林的花窗;第到段“苏州园林的花窗式样之多,号称世界之最”“苏州园林的花窗不仅是一种装饰,也是文人园林文化的反映”“苏州园林的花窗还是裁剪风景的取景框,它丰富着景致的层次和色调,使人置身于咫尺之地,而能获得意想不到的观赏效果”“即使是那些花窗,也都是一件件艺术品,经得起把玩,耐得住寻味”说明苏州园林的花窗的特点;因此文章采用的是逻辑顺序,1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结合第段画线句子“如退思园九曲回廊,廊壁上开辟了九孔图案雅致的花窗,分别砌上李白襄阳歌中的名句“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九字,诗

31、被物化了,景被诗化了,诗境、园景融成一体”可知,这里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退思园“九曲回廊”用文字塑成、连缀成诗句的“诗窗”的例子,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得中国“书画同源”之助,苏州窗饰图案中还有用文字塑成、连缀成诗句的“诗窗”,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这里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使得说明更具说服力。14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分析。“每一个”“都”的意思是全部,是所有,表范围,起到修饰限制的作用。结合句子第段“历代造园家匠心独运,把苏州园林中的每一个景点都建造得非常精细,即使是那些花窗,也都是一件件艺术品,经得起把玩,耐得住寻味”可知,“每一个”“都”在这里强调了造园家匠心独运,把苏州园林的所有景点都建造

32、的非常精细,就算是细小的花窗都是艺术品,“每一个”“都”在这里起到强调的作用,如果去掉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因此“每一个”“都”用在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15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辨析文章的写作特色。C.本文没有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故选C。16C 17D 18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等到我来到这里,感到非常欣喜,才相信耳闻不如亲眼所见。 19示例:侧面描写(侧面烘托)。甲文“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夸张的描述突出了山的遮蔽性强,高耸雄伟,从侧面烘托山之高;乙文“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在特定的时间条件下,太阳和月亮才能被看见,从侧面烘托山之高。【解析】16本题

33、考查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A.介词,在/连词,如果;B. 结构助词,的/代词,指学到的知识;C.都是清澈的意思;D.形容词,绝妙、独特/动词,消失、消散;故选C。17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解释。D.有误,该句意思是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惨悲凉。引,延长;故选D。18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重点词:虽,即使;奔,奔驰的快马;御,驾着,驾驶;不以,不如;疾,快;重点词:既,已经;至,到,到达;欣然,高兴的样子;始,开始,这才;信,相信;亲见,亲眼所见。19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结合甲文“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意思是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只有在正午或半夜的时候才能看见太阳或月亮,说明山

34、非常高,这种夸张的描述突出了山的遮蔽性强,高耸雄伟,从侧面烘托山之高;结合甲文“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意思是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惨悲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高猿长啸的声音,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可知此处用猿的鸣叫衬托三峡秋景的清寒凄凉;结合乙文“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意思是要不是中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它也说明了在特定的时间条件下,太阳和月亮才能被看见,进一步突出了山的高的特点。可知从侧面烘托山之高;结合乙文“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意思是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在山谷间

35、回响着,清越不绝。猿鸣的清脆、山谷的回音、以及泠泠不绝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冷、幽深的氛围,突出了三峡秋景的清寒幽静的特点。用猿的描写衬托三峡秋景的清寒幽静。示例:侧面描写(侧面烘托)。甲文“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高猿长啸的声音,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从侧面描写出三峡秋景的清寒凄凉;乙文“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猿清厉凄婉的鸣叫,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冷、幽深的氛围,从侧面描写出三峡秋景的清寒幽静。【点睛】参考译文:(甲)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等

36、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在之上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惨悲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

37、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长江水又流向东,流过西陵峡,宜都记上说:“江水从黄牛滩向东流入西陵界到峡口有一百多里,山势和水的流向都很曲折纡回。两岸高山重重地遮挡着江面,要不是中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岸上的绝壁有的高达千丈,壁上的石头的颜色和状态,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高茂的林木,到了春冬之交略显凋零。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不绝。”(人们)所称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袁山松说:“常常听说峡中的水流很快,书本记载以及口头传说都用登临此境令人恐惧相劝告,还没有人称赞山水美丽。到我来实地登临这地方,一到那里,感到特别欣喜,才相信耳闻不如亲眼所见。那

38、层叠的山崖、秀丽的山峰,奇特的结构,异常的形状,确实很难用言辞来叙说。山林里树木耸立,繁荣茂盛,竟在云气的外面。抬头欣赏高山远树,俯身观看江中倒影,愈熟悉这风光愈感到美好。留连了两晚,还没察觉忘了返回。”20共同之处在于两首诗词都表达了作者的雄心壮志。不同之处在于龟虽寿表达了曹操为实现国家统一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展现了其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以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渔家傲抒发了李清照空有才华却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之情,最后借用大鹏展现了她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详解】(1)相同。从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可知,此诗表现作者诗人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充满诗人对生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