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大闹五庄观 三打白骨精(第23-27回)自读任务单 大单元教学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 统编版

上传人:鹏城****头 文档编号:251928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4 大闹五庄观 三打白骨精(第23-27回)自读任务单 大单元教学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 统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4 大闹五庄观 三打白骨精(第23-27回)自读任务单 大单元教学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 统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4 大闹五庄观 三打白骨精(第23-27回)自读任务单 大单元教学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 统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4 大闹五庄观 三打白骨精(第23-27回)自读任务单 大单元教学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 统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4 大闹五庄观 三打白骨精(第23-27回)自读任务单 大单元教学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 统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七年级上册西游记整本书阅读2.4 大闹五庄观 三打白骨精(第23-27回)自读任务单学习目标1. 理解章节主要内容。2. 自主完成章节测评。学习资源章节原文、导读课件、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任务一:阅读下面的资料,初步了解本章节概况四圣试禅心(第23回)观音菩萨欲试唐僧师徒道心,和黎山老母、普贤、文殊化成母女四人,设庄留宿唐僧师徒,以试他们的禅心。唐僧禅心坚定,在财色面前,毫不动摇。悟空机灵识辨,不曾上当。只有八戒迷恋女色,结果惨遭戏弄,被吊在林子里一晚,以示惩戒。大闹五庄观(第24-26回)万寿山五庄观中有树结人参果,吃后可长生不老。唐僧师徒到五庄观投宿,清风、明月两位道童奉师父镇元大仙之命,将

2、两枚人参果捧送给唐僧。因果的形状酷似未满三岁的孩童,唐僧不敢食用。八戒无意听到,怂恿悟空去偷人参果。悟空不识人参果习性,打了四个,一个入土而没,剩余三个师兄弟一人一个。两位道童发现少了仙果,责骂唐僧师徒。悟空难忍辱骂,将树推倒。两位道童设计把唐僧师徒锁入正殿。悟空弄个瞌睡虫,使个解锁法,师徒四人夜间逃走。镇元大仙纵云赶上,以袍袖将唐僧一行尽笼而回;悟空把两腿变作“熟铁腿”,揽下所有鞭打。夜间,悟空将柳树变成四人,师徒四人再次逃出。却不想化身再被鞭打时,漏了破绽,师徒再被镇元大仙袍袖一展,尽数笼去。镇元大仙命人将悟空下锅油炸,却被悟空以石狮变成自身将锅砸穿,真人却在云端旁观。镇元大仙大怒,要油炸

3、唐僧。悟空现身,与镇元大仙约定,将树医活,放了唐僧等人,二人结为兄弟。悟空先到蓬莱仙境,后到方丈仙山,再至瀛洲海岛,遍求海上三仙,未能得活树良方,遂拜见观音。观音与悟空同去,以净瓶甘露,复活仙树。镇元仙开人参果会,款待观音、诸仙与唐僧师徒,并与悟空结为兄弟。三打白骨精(第27回)白骨精又叫白骨夫人,想吃唐僧肉。第一次,她变成为夫送饭的美貌少妇,被摘桃回来的悟空一眼识破,一棍打死。白骨夫人留下一具假尸首,脱身而去。八戒趁机进谗言,唐僧怒念紧箍咒,要赶悟空回去,悟空讨饶,唐僧饶过悟空一次。第二次,白骨夫人变成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假装寻女,又被悟空识破,一棍打死。白骨夫人故技重施,八戒又进谗言,唐

4、僧大怒,直念紧箍咒,再逐悟空,悟空请唐僧退下头上紧箍,唐僧无法,再次原谅悟空。第三次,白骨夫人变成看经念佛的老公公,寻找妻女,再被悟空识破,一棍真正打死。悟空现出白骨夫人原形,原是一堆骷髅,唐僧受八戒挑拨,认为悟空滥杀无辜后,又变白骨骗他,写书和他断绝师徒情谊,逐走悟空。任务二:阅读章节原文,观看导读课件,理解探究阅读中的疑难。喜剧风格 别有情趣 第二十三回“四圣试禅心”导读本篇出自西游记第二十三回,描写黎山老母等“四圣”化为一妇三女,“坐山招夫”,以美色富贵考验唐僧师徒取经意志,由此展开了一出围绕猪八戒“入赘”的喜剧。这个故事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孙悟空皈依佛门,保唐僧西天取经,一路由悟空先降

5、八戒,木叉再收悟净,取经集团组建伊始。唐僧师徒能否保持坚定的意志走到西天?这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作者即在这个节骨眼上精心安排“四僧试禅心”,让唐僧师徒经历了一场没有刀光剑影的特殊考验,读来别有情趣。本篇赞扬了唐僧、孙悟空和沙僧对西天取经大业的心诚志坚,不为利诱所动,“有德还无俗”,批判了猪八戒贪恋美色富贵,取经意志不坚定,“无禅更有凡”,从而突出了“这回书,盖言取经之道,不离了一身务本之道也”的主旨。由此也给了人们以深刻的人生哲理启示:干事业就要立定志向,专心一意,踏实务本,毫不懈怠,方能走上成功之路;如果三心二意,松懈怠慢,放纵私欲,为种种利诱所惑,则将贻误自己,一事无成。贯穿鲜明

6、的喜剧风格,是本篇最突出的艺术特点,这集中体现在猪八戒滑稽形象的塑造上。如果说,“悟空伏八戒”为猪八戒奠定了滑稽形象诚实本色的正面性格基调,那么“四圣试禅心”则是刻画猪八戒滑稽形象否定性一面的重要的精彩篇章。猪八戒否定性滑稽是一种自身性格不协调的滑稽。作者以生动细致、诙谐风趣的笔调刻画了他对待自己贪恋美色富贵等缺点总想遮盖掩饰却欲盖弥彰的窘态,显示出他内在性格和外在表现的极端不协调而滑稽可笑。你看,当他听说黎山老母欲以美女、财富“坐山招夫”,便为“这般富贵,这般美色”所引诱,立刻禁不住“心痒难挠”,“坐在那椅子上,一似针戳屁股,左扭右扭的,忍耐不住”,巴不得赶快留下人赘,却又不好意思开口。他唯

7、恐失去机会,只得扭扭捏捏地暗示唐僧答应,扯着他说,“师父!这娘子告诵你话,你怎么佯佯不睬?好道也做个理会是。”悟空、沙僧点穿他,让他留下做女婿,他嚷道:“不要栽人么。大家从长计较。”一边叫起活天冤枉,一边却掩饰不住内心隐秘。唐僧不允招赘,气走妇人,八戒好梦不成,十分不满,埋怨唐僧“忒不会干事,把话通说杀了”,又遮人耳目说什么答应下来只为“哄他些斋饭吃了,今晚落得一宵快活”。他心急火燎要找妇人说亲,却谎称放马作掩护,似乎是去干正事。直至他在背后与妇人“说合停当”,留下入赘,声声叫“娘”,而被悟空揭穿时,他还要假装正经,连声叫嚷:“弄不成!弄不成!那里好干这个勾当!”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下,猪八戒那自

8、身性格的不协调:“内在的空虚和无意义以假装有内容和现实意义的外表来掩盖自己”,淋漓尽致地暴露出来了,令人觉得是那样的滑稽可笑,从而给作品平添了浓郁的喜剧色彩。本篇的喜剧风格也包含着对孙悟空幽默形象的精彩刻画。西游记塑造孙悟空幽默形象主要是赋予人物以幽默感,亦即一种幽默心态。孙悟空这种幽默心态体现在对敌斗争中,表现为对敌人的极端鄙夷蔑视,保持着强者在智力和道义上的优越感;体现在对待同一营垒的朋友上,则表现为另一种“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表现着心怀宽大”,这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幽默的喜剧,就是轻轻讽刺的喜剧”。本篇中作者即是在孙悟空对待取经同伴猪八戒的态度上,刻画了他后一种的幽默心态。孙悟

9、空敏锐地发现了猪八戒贪恋美色富贵、取经意志不坚定的缺点,时常抓住机会挖苦嘲弄他,使他出乖露丑,借此对他进行温和、善意的批评帮助。他摸透八戒心理,故意怂恿他“就做个倒踏门的女婿”,说是“他家这等有财有宝,一定倒陪妆奁,整治下会亲的筵席。我们也落些受用。你在此间还俗,却不是两全其美?”嘲讽之意从那声口神态中流露出来。当八戒借口放马说亲回来,以“无甚好草,没处放马”搪塞时,悟空便机智地接口追问道:“没处放马,可有处牵马么?”一语双关地暗刺八戒牵头做媒,说得他“垂头扭颈,努嘴皱眉,半晌不言”。尔后,悟空又嘲弄八戒说:“师父做个男亲家,这婆儿做个女亲家,等老孙做个保亲,沙僧做个媒人。你来拜了师父,进去做

10、了女婿罢。”最后,当八戒被绑吊在树上吃足苦头,他仍抓住机会挖苦取笑他说:“你娘呢?你老婆呢?好个绷巴吊拷的女婿呀!”在这里,孙悟空对猪八戒是恨铁不成钢,口冷而心热,是把他当作取经队伍的同伴真诚相待的,善意地批评、温和地讽刺了八戒贪恋美色富贵、取经意志不坚定的缺点,帮助他同心同德地完成取经大业。猪八戒最后认识错误,决心“就是累折骨头,也只是摩肩压担,随师父西域去也”,除了受到黎山老母等“四圣”的惩戒,也有孙悟空这一份功劳。孙悟空这种幽默形象与猪八戒的滑稽形象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为本篇的喜剧风格锦上添花。个性同神韵融汇 奇幻与哲理交织第二十四回至二十六回“五庄观风波”导读本篇出自西游记第二十四回至

11、二十六回,描写孙悟空等偷吃五庄观人参果,悟空又毁坏仙树,师徒遭到镇元大仙严厉报复;悟空与大仙几经较量,最后三岛求方,请来观音救活仙树,化解怨仇。本篇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作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孙悟空急躁、好胜、机智、灵活和善良等性格特征。当他听到道童说:“家师元始天尊降简请到上清天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去了”时,便以为他说大话,忍不住发怒斥骂说:“这个臊道童!人也不认得,你在那个面前捣鬼,扯甚么空心架子!那弥罗宫有谁是太乙天仙?请你这泼牛蹄子去讲甚么!”一照面就给道童留下了“嘴脸凶顽,性情粗糙”的坏印象。当他偷吃人参果遭到

12、二童毁骂,更是恨得“钢牙咬响,火眼睁圆”,受不了这口气,一怒之下竟下狠手干出了捣毁人参树的“绝后计”,急躁、好胜未免太过。在与法力高于他的镇元大仙的角斗中,孙悟空那灵活、机智的特质也表现得十分突出。如大仙要用滚汤的油锅扎他,悟空大闹天宫时经过八卦炉锻炼,本不在话下,又因“这一向不曾洗澡,有些儿皮肤燥痒,好歹荡荡,足感盛情”,故“正可老孙之意”,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头脑发热,轻易冒险,他“留心”到:“恐他仙法难参,油锅里难做手脚”,便灵机一动,顺手将身边的石狮子变作他的化身,真身则溜升到云端看好戏;结果打破锅底,倒了大仙的灶。这真是一招灵活机动的妙着。孙悟空在与大仙的斗争中,还表现出善良的品质。大仙

13、要鞭打唐僧,他寻思:“那老和尚不禁打;假若一顿鞭打坏了啊,却不是我造的业?”十分不忍,就跟大仙说:“先生差了。偷果子是我,吃果子是我,推倒树也是我,怎么不先打我,打他做甚?”主动承担责任,代为受打,免了唐僧皮肉之苦。大仙再度要油扎唐僧时,悟空更是不忍,心想:“师父不济:他若到了油锅里,一滚就死,二滚就焦,到三五滚,他就弄做个稀烂的和尚了!”又一次挺身相救。孙悟空这一颗敬爱师父、关心他人的善良之心,感人肺腑。猪八戒要“小聪明”而不失诚实本色的精神特质,在本篇也得到了神形毕肖的刻画。他发现人参果,垂涎欲滴要“尝新”,自知“身子又狼犺,不能够得动”,只有悟空“溜撒”,才能胜任。于是他抓住悟空争胜好强

14、的心性引他上钩。他闪烁其辞地对悟空说,这观里有件宝贝,“说与你,你不曾见;拿与你,你不认得。”悟空自以为见多识广,颇不以为然。八戒便胸有成竹地问他:“人参果你曾见么?”悟空果然惊道:“这个真不曾见。”胃口既已被八戒吊起来了,他就一口答应了八戒偷人参果的请求。猪八戒这一招不可谓不“聪明”。猪八戒爱要“小聪明”而有点狡猾,却仍掩盖不住他诚实的本色。唐僧查问人参果丢失之事,三兄弟约定都“莫认”,八戒也表示“昧了罢”。然而,他是如何抵赖的呢?他说道:“我老实。不晓得,不曾见。”这种辩解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欲盖弥彰。猪八戒想撒谎,却连谎也不会撒,不更显出他那憨厚老实的性格本色吗?作者还善于用精炼的笔法,

15、活画出人物的个性、神韵。试以脍炙人口的“偷吃人参果”一节为例:那八戒食肠大,口又大,一则是听见童子吃时,便觉馋虫拱动,却才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毂辘的囫囵吞咽下肚,却白着眼胡赖,向行者、沙僧道:“你两个吃的是甚么?”沙僧道:“人参果。”八戒道:“甚么味道?”行者道:“悟净,不要睬他!你倒先吃了,又来问谁?”八戒道:“哥哥,吃的忙了些,不象你们细嚼细咽,尝出些滋味。我也不知有核无核,就吞下去了。哥啊,为人为彻;已经调动我这馋虫,再去弄个儿来,老猪细细的吃吃。”在这里,猪八戒的狡黠中见诚实,沙僧的忠厚老实,孙悟空的聪明颖悟,都在三言两语中栩栩如生地跃然于纸上:八戒吞吃人参果,却“白着眼胡赖”;

16、一旦被悟空拆穿,也就老老实实地爽快承认自己嘴馋。沙僧不识其诈,直言相告,显露出待人的一片坦诚。悟空却不为所动,反唇相诘那“呆子”笨拙的“小聪明”,怎么骗得了机灵过人的孙悟空呢?这个精彩片断把三兄弟各自个性刻画得何等鲜明传神。西游记作为一部神话小说,其别具一格的浪漫主义幻想艺术在本篇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故事中的珍宝异物、仙境幻域,无不写得神奇莫测、异想天开,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神话色彩。异宝人参果就奇异之极。作者借助神话素材,加以夸张和渲染,从而创造出现实生活中不可思议的化腐朽为神奇的神话境界。作为地仙圣地的万寿山五庄观,作者曾借唐僧之口指出:“我一向西来,经历许多山水,都是那嵯峨险峻之处,更不

17、似此山好景,果然的幽趣非常。”作者所着意表现的这种“幽趣”,乃是一种安宁、恬淡、清雅、幽深的超凡脱俗的情景。这个故事写了孙悟空大闹五庄观,但与前面的大闹天宫相比,却另有一番耐人寻味的哲理意蕴。平心而论,如果说孙悟空得知“罕见”而“极能延寿”的人参果,顺手牵羊地偷吃几个也还可以谅解,那么,他一点听不得清风、明月难免的责骂,反而变本加厉地使性子捣毁人参树叫其“绝后”,这样一错再错,就毫无道理,实在太过分了。镇元大仙责他“越理欺心”是不错的,给予报复也在情理之中,虽然手段未免太狠了点。孙悟空带领师徒一行两次潜逃,都被大仙使“袖里乾坤”手段一袖笼回,对他又是严刑拷打,又是下油锅炸。悟空只得答应大仙活树

18、的条件,辛劳奔波于三岛求方,偏又苦于无方,最后总算从落伽山请来观音,救活了人参树,大仙方才放行然而师徒却白白吃了许多苦头,取经进程也被无谓地延误了。我们从中似乎可以品悟到这样一条隐含的哲理:人们往往为了一时的冲动,犯下某种本来可以避免的过错,而事后受到惩罚,付出代价,这是完全得不偿失的。类似的情况,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不是经常可以看到的吗?西游记寓有丰富、深刻的哲理性,这也算得一个发人深省的好例。犬牙交错的矛盾 栩栩如生的形象第二十七回“三打白骨精”导读本篇出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描写白骨精为吃唐僧肉,先后变作美女、老妇和老翁诱骗唐僧,孙悟空识破妖精,不顾唐僧的反对阻挠,以及猪八戒的撺唆搅扰,义无反

19、顾地三打白骨精,最后机智地打死白骨精,却被唐僧无理逐走。本篇原名“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即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有口皆碑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这个故事以鲜明的形象、生动的情节和尖锐的矛盾,昭示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在纷纭复杂的社会政治斗争中,面对白骨精那样千变万化不改吃人本性的狡猾、凶恶之敌,决不能像唐僧那样人妖不分、枉发慈悲、软弱妥协,甚至颠倒敌我,而务必像孙悟空那样明辨真假善恶,坚决揭露敌人阴谋诡计,义无反顾、毫不留情地彻底消灭之。本篇错综交织着两条矛盾冲突的情节线索:以孙悟空为代表的取经队伍与三变行骗的白骨精的矛盾为情节主线;取经队伍内部孙悟空与愚昧偏执的唐僧(以及从中

20、挑唆添乱的猪八戒)的矛盾为情节副线。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引起并激化了内部矛盾。作者正是把主人公孙悟空置于这两种矛盾、两条线索的交叉点上,有力地刻画了孙悟空的英雄本色和宝贵品质。那么,本篇通过这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表现了孙悟空形象哪些鲜明的性格特征呢?具有识别妖精的敏锐洞察力,是孙悟空鲜明的性格特征之一。孙悟空能识别妖精,固然与他有一双曾在太上老君八卦炉中炼就的“火眼金睛”有关,但作品并没有过多渲染这“火眼金睛”的神通,而是着眼于表现他善于观察思考、分析研究,捕捉妖精活动的蛛丝马迹,寻找妖精变化的破绽漏洞,并依据日常生活经验和事物固有规律,作出正确的判断。白骨精二变八旬老妇来讨女儿,孙悟空根据

21、一般生理常识看出了其中破绽,提出疑问道:“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一针见血地击中要害,判定“断乎是个假的”;白骨精三变“手拄龙头拐”、“口诵南无经”的老翁出现,孙悟空再从其“又走路,又念经”这个装腔作势的反常举动中,找到了漏洞,断定是妖无疑。正是主要凭借那明察秋毫之末、细审妖迹之微的敏锐洞察力,孙悟空才一一识破妖精真相,使之无所遁其形,无法施其伎。嫉恶如仇,见恶必除,除恶务尽,是孙悟空鲜明的性格特征之二。孙悟空是吃人妖精不共戴天的仇敌,遇见妖精,必欲斗除,不灭妖精,决不罢休。这种战斗性格,突出表现在他对白骨精“三变”所采取的“三打”上。无论白骨精如何巧妙变幻,孙悟空

22、一经认出,就不顾唐僧如何反对阻拦,以及猪八戒如何挑唆搅扰,也不管紧箍咒念起来是多么疼痛难忍,一而再、再而三毫不手软地坚决棒打妖精,直至将其歼灭,方才罢手。你看,白骨精一变美女,孙悟空“认得那女子是个妖精,放下钵盂,掣铁棒,当头就打”,受到唐僧严厉责备,以及紧箍咒警告;白骨精二变老妇,孙悟空“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竟受唐僧足足念二十遍紧箍咒的惩罚,遭受极大的折磨;白骨精三变老翁,孙悟空面临打妖还是歇手的选择,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仍然将个人的苦乐得失置之度外,毫不动摇地决定“还打的是”!终于机智地结果了白骨精的性命。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步步深入地显示了他那战斗性格的动人光彩。不

23、但敢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是孙悟空鲜明的性格特征之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也是一个不断提高对敌斗争策略,从敢于斗争向善于斗争发展的过程。“一打”、“二打”他用的是力斗,结果都让白骨精使“解尸法”脱身,没有得手。孙悟空从挫折中及时总结了经验教训,“三打”时便改变策略,巧用智取。只见他把棍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叫声“老官儿,往那里去?”假装不识,与妖精“亲热”攀谈,借以麻痹敌手,攻其不备。当他听了妖精胡扯一通谎言,忍不住拆穿其伪,予以嘲讽时,并没有像前两打那样贸然地举棒便打,而是耐心地先念咒语叫来当坊土地、本处山神“作证”,令其“都在云端里照应”,截断妖精退路,形成了四面围困、聚而歼之之势,然

24、后从容不迫给予妖精致命一击:“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使其毕露白骨骷髅的原形。从“力斗”到“智取”,既表现了孙悟空对敌斗争策略的提高,也体现了他的战斗性格从敢于斗争到善于斗争的发展和成熟。本篇是刻画唐僧思想性格的重要篇章。唐僧在内外矛盾的相互交叉中处于重要地位而起着特殊的作用。妖精因为要吃他长生不老之肉,才三次玩弄变化伎俩,而孙悟空为了保护他,才对妖精先后三打;由于唐僧身为取经集团首领而大权在握,却又人妖不分、执迷不悟,孙悟空就不得不对他进行耐心的劝说和艰巨的斗争;至于猪八戒进谗言、搞唆拨,也必须通过唐僧才能见效。因此,唐僧对内外矛盾的发展变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篇正是在这

25、种复杂的矛盾纠葛中,以其他章回少有的浓笔重墨,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唐僧的思想性格。故而,这里还想着重谈谈本篇对唐僧思想性格的刻画。唐僧作为取经集团的精神领袖,是与取经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他西天取经是不成的;他一心向往上西天,取经意志是坚定的,从不为美色诱惑和权势引诱所动,也不为八戒屡闹散伙所扰;他秉性善良,心地宽厚,富有同情心。诸如此类,都是唐僧好的方面,应予肯定。从这个意义上应该说唐僧是西游记中仅次于孙悟空的一个正面人物。但是,就其形象思想性格的实质而言,作者是把他作为取经阵营内部孙悟空的基本对立面,给予严肃批判的。唐僧形象实质上是巧妙反映宋、明以来儒佛合流思想倾向和社会现象的艺术典型。唐

26、僧具有儒家和佛教“一身而二任”的特殊身份,诚如孙悟空所言:“你老人家自幼为僧,须曾讲过儒书,方才去演经法;文理皆通,然后受唐王的恩宥。”他既是个“有德行有禅心”的“圣僧”,又是个受过儒学教育、与皇帝君臣相称、恪守封建礼教的标准儒士。唐僧身上既有佛教徒虔诚愚昧的色彩,又有封建知识分子迁腐庸弱的气质,这在取经途中特别是本篇情节中充分显示出来了。他所执守的“慈悲为怀”、“一心向善”和“忌杀生灵”的思想信条,正是佛教的某些重要教义和戒律;他所拘泥的“仁爱”之心和“温柔敦和”,正是儒家传统思想那一套。具体从本篇来看,唐僧算得上一个一味“行善”、滥施“仁爱”的十足的“愚氓”。他遇事不会分析研究,只看事物的

27、表面现象,不看事物的实质和变化,人妖不分,是非颠倒;他既轻信又固执不但轻信得愚昧可笑,而且固执得迂腐可怕。明明是个妖精,而且悟空已揭露出破绽,唐僧就是不能分辨,反而轻信那伪装变化的妖精的花言巧语;对于孙悟空的忠告和猪八戒的谗言,他也分辨不清,老是误信八戒而反诬悟空;他一错再错,执迷不悟,直至恩将仇报地将打死妖精的孙悟空贬逐,方才罢休。这样的“愚氓”,不但害己,而且害人;在复杂的斗争中必然上大当,吃大亏。作者运用别具机杼的表现手法,对唐僧消极的思想性格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和辛辣的讽刺。下面着重就此试析两点:一曰,对比反衬。作者通过对孙悟空和唐僧思想性格的对比,明显地揭示出两者相互对立的特点,用孙悟空

28、反衬唐僧,达到讽刺、批判的目的;对比愈鲜明,区别就愈明显,对唐僧的讽刺、批判也就愈强烈。这种思想性格的对比集中体现在两者对待白骨精截然相反的态度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却三罚孙悟空:孙悟空一眼看破变作美女行骗的白骨精,不顾唐僧阻拦,一打白骨精;唐僧却人妖不分,说什么出家人“念念不离善心,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责怪孙悟空“步步行凶!打死这个无故平人”,还念起紧箍咒折磨他。白骨精又变老妇行骗,孙悟空毫不犹豫地二打白骨精;唐僧仍不分好歹,责备他“把平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骂他是个“无心向善之辈,有意作恶之人”,又大念可恶的紧箍咒,苦苦折磨孙悟空。白骨精再变老翁捣鬼,孙悟空下决心巧妙

29、地三打白骨精,终于结果了这狡猾多变的妖精;唐僧反而将功作罪,以“一连打死三人”为罪名,竟一纸贬书,“执此为照”,无情地逐走了孙悟空。在这里,孙悟空义无反顾地三打白骨精,这种见妖必除、除恶务尽的斗争精神,更反衬出唐僧“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入木三分地讽刺、批判了唐僧恪守佛、儒的愚昧、迂腐的思想性格。二日,重复突现。作者在本篇情节中有意让唐僧的某些言行一再重复出现,突出和强调他思想性格的基本特征,借以对他进行讽刺和批判。这种重复表现在,孙悟空每打一次妖精,就受到一次无理责骂和惩罚:“一打”,唐僧骂他:“这猴着然无礼!屡劝不从,无故伤人性命!”念起紧箍咒;“二打”,唐僧又骂他:“只是行凶”

30、,“把平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是个无心向善之辈,有意作恶之人”,再念紧箍咒;“三打”,唐僧责他:“一连打死三人”,骂他是“行恶之人”,甚至狠心地贬逐了他。作者通过对唐僧这类陈词滥调和冷酷行为如此再三的重复表现,强烈地突现了其思想性格荒唐可笑、甚至可鄙可恶的特征,收到了令人难忘的讽刺、批判的艺术效果。作者对唐僧思想性格的重复表现的高明之处在于,并不只是机械刻板的重复,而是重复之中有变化、有发展。唐僧对孙悟空的三次惩罚就同中有异、由轻而重。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是念紧箍咒。但第一次稍念即罢,是“警告”性的,第二次则“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苦苦折磨孙悟空,“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儿葫芦,十分疼痛难忍”。第三次干脆将孙悟空贬逐出伍,革除教门,这无疑是最严厉的惩罚。在这里,随着孙悟空斗妖除怪的一发而不可收,唐僧对他的惩罚也步步“升级”。这种重复中的发展、变化,一步一步深化了对唐僧消极思想性格的讽刺和批判。任务三:完成本讲阅读自测。同步自测题(另设一册)。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