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五下科学1-5《当环境改变了》教案

上传人:蒙蒙d****课堂 文档编号:232439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科版五下科学1-5《当环境改变了》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教科版五下科学1-5《当环境改变了》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教科版五下科学1-5《当环境改变了》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教科版五下科学1-5《当环境改变了》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教科版五下科学1-5《当环境改变了》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科版五年级下1.5当环境改变了教学设计课题当环境改变了单元1学科科学年级5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下生物与环境单元第5课。在前4课的学习和实验中,学生发现动物、植物的生存都需要一定的条件,且外界环境的变化都会影响生物的生存。本节课将以此为基础,引领学生进一步分析“非生命环境”发生变化对植物、动物的影响以及植物、动物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有适应环境的本领。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于动植物生存需要的条件以及周围环境对动植物生存的影响已有一定的认识,但还处于结果性的认识。对于环境变化时,动植物如何适应环境(动物适应环境的行为)的认识较少。因此,

2、本节课教学将通过分析研讨的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建构新概念。为达成以上目标,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学生应努力做到:适应以分析研讨为主的学习形式;充分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在课后利用各种途径调查更多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行为。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当环境改变的时候,动物会努力适应新环境。2.知道动物为适应环境的变化,会有一些特殊的行为。科学探究目标能够通过分析动物在环境改变后的行为研究动物是怎样适应新环境的。科学态度目标1.在探究活动中,能依据事实独立思考,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分享。2.表现出进一步探究动物与其生活环境联系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动物要依赖于环境而生存,保护环境就保护

3、了许多动物。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动物在环境改变后的行为,研究动物是怎样适应新环境的。难点:通过分析发现动物的许多适应环境的行为都与“食物”有关。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青蛙的图片。)在春天的田野里,我们能看见青蛙吗?(预设:能看见,但是比较少。)2.追问:为什么青蛙在春天会比较少见呢?(预设:因为青蛙要产卵,春天小蝌蚪比较常见。)冬天呢?(预设:冬天一般看不到青蛙,因为它们要冬眠。)3.揭题:看来,青蛙在不同的季节里会有不同的行为,那其他动物在环境改变时也会有类似的变化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当环境改变时,动物会有哪

4、些行为?(板书:当环境改变了)【设计意图】以“在春天的田野里,我们能看见青蛙吗?”的设问引入,引导学生基于原有认知来分析青蛙在不同季节的不同行为;以“其他动物在环境改变时又会有哪些行为?”来揭示课题。探索与研讨探索一:青蛙在不同季节里的行为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11与青蛙有关的4幅图片。)大家认为这4幅图分别描述了青蛙的什么行为?(预设:图1中的青蛙在挖洞;图2中的青蛙在洞里冬眠;图3是正在成长的青蛙,还是蝌蚪形态;图4中的青蛙在捕食。)2.布置任务:(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11春、夏、秋、冬的图片。)我们知道青蛙在不同的季节里会有不同的行为,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想法,将青蛙的行为和季节对

5、应起来。3.讲解:在大家的印象里,春天有什么特点?(预设:天气开始变暖,草木开始发芽)没错,这样的气候正适合青蛙卵孵化,而且很多虫卵也开始孵化成幼虫,为青蛙提供充足的食物。这就是我们在春天能看到很多小蝌蚪而很少看见青蛙的原因,所以春天对应图3。4.布置任务:那么,其他季节能为青蛙提供哪些生存所需的条件呢?请大家分组讨论,并完成活动帮助卡5.小结:我们知道动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而不同的季节能给青蛙提供不同的环境条件,所以青蛙在不同的季节里出现不同的行为。探索二:丹顶鹤适应环境变化的行为1.过渡:青蛙是我们相对熟悉的动物,那么丹顶鹤在不同的季节又分别有哪些行为变化呢?它们的这些行为是为了适

6、应环境中什么条件的变化?让我们通过阅读来了解。2.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2资料,并搜集有用信息。3.提问:阅读完资料,你们发现丹顶鹤对环境有哪些要求?(教学提示:引导学生从温度、食物、栖息地等方面回答。)(预设:丹顶鹤需要洁净而开阔的湿地环境作为栖息地,栖息地内要气候温暖、食物充足。)四季变化会造成环境中的哪些条件发生改变?(预设:当从春夏季变换到秋冬季时,气温会降低,食物会减少,甚至栖息的湿地也会结冰。)丹顶鹤会做出怎样的反应?(预设:迁徙。)4.小结: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丹顶鹤会进行迁徙。【设计意图】相比青蛙而言,学生对丹顶鹤的了解会少很多。以文字、图片材料呈现丹顶鹤的信息,使学生在阅

7、读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丹顶鹤适应环境变化的行为,并建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研讨汇报拓展与小结1.提问:如果在野外遇到正在冬眠的动物或迁徙途中“掉队”的鸟,我们可以如何帮助它们?(预设:如果发现正在冬眠的动物,我们应该不要去打扰;如果发现在迁徙途中掉队的鸟,我们可以帮助它归队。)2.追问:帮助它归队容易吗?(预设:不容易。)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它也可以顺利完成迁徙,有什么途径呢?(预设:补充体力后加入另外的迁徙群体;补充体力后,追赶原来的群体。)所以,我们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什么呢?(预设:顺其自然,不要干扰。)3.小结:科学家和我们很多同学的建议一样,不打扰就是最好的帮助。【设计意图】对于拓展部分提出的问题,我们要通过研讨加专家建议呈现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不打扰是最好的帮助”的共识。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当环境改变的时候,动物会努力适应新环境;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动物会有一些特殊的行为,如冬眠、迁徙、回游、换毛等。动物要依赖于环境而生存,保护环境就保护了许多动物。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对于动植物生存需要的条件以及周围环境对动植物生存的影响已有一定的认识,但都是结果性的认知。本节课主要通过分析、研讨的形式,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建构概念。这节课的活动中,学生没有做实验,要让学生明白分析、研讨也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科学 > 教科版 > 五年级下册(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