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联考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27640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奉贤区联考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上海市奉贤区联考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上海市奉贤区联考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上海市奉贤区联考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上海市奉贤区联考(五四学制)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上海市奉贤区联考(五四学制)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2323 分)分) (一)默写(一)默写(8 8 分)分) 1. (1)东皋薄暮望,_(王绩野望 ) (2)晴川历历汉阳树,_。 (崔颢黄鹤楼 ) (3)_,犹有竟时。 (曹操龟虽寿 ) (4)当你漫步在奉贤古华公园,看到夕阳映照下的湖面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情不自禁地用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的句子“_,_”来形容眼前的美景。 (二)(二)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2、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丙) 记游松风亭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选自东坡志林 ) 【注释】 :惠州:今属广东,作者曾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

3、木末:树梢。死法:死于军法。 2. 甲诗作者是_(朝代)诗人白居易,丙文中“余”即乙文作者_。 3. 解释下列加点字 (1)盖竹柏影也 (2)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 4. 翻译句子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5.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 乙文描写了庭院中的积水澄澈透明,可谓如诗如画,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真让人心醉神迷。 C. 丙文题目标明“记游”,记述了游历经过和松风亭的由来及四周的景物。 D. 乙丙两文虽然写作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

4、却有共同之处,都表达了作者的乐观、旷达,随缘自适。 6.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甲诗作者用“_”一词直接点明他对自然风物的感情;而乙文作者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的语句中。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2525 分)分) (一)(一)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人为什么爱摸自己的脸 吴燕京 有人统计过,人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每小时会触摸脸部二三十次,平均两三分钟就会摸一次,而且这个习惯动作很难避免。那么,人为什么要摸自己的脸呢? 早期的人类语言与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有很大的不同,语言学家认为,在人类语言起源初期,人用于交流的方式和动

5、物的交流方式比较类似,两者都包舍了大量的肢体动作,这是 早期的人类语言只包含很简单的几个音节, 无法满足复杂的交流需求, 需要借助肢体动作来丰富语言交流的形态和内容。 在人类语言形成的早期,触摸面部、额头、下巴和脖子是早期人类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类学家甚至研究了这些动作的具体意义,比如,用手掌触摸额头代表臣服于族群的首领,用手握住脖子则是向同伴发出“有危险”的警告,触摸面部和下巴可能用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看来,摸脸在人类早期是我们“说话”的一种方式。 随着语言的发展,特别是语音变化的丰富,人类已经可以通过说话表达十分复杂的思想和感情,几乎满足了所有的交流愿望。肢体动作逐步失去了其在

6、交流中的主导作用,退化成语言的辅助机制。 相对于语言学家的解释,心理学家则认为人类触摸面部的现实意义是调节情绪,减少心理压力。 英国杜伦大学芮斯兰德教授利用超声波扫描技术研究了怀孕 24-36 周的准妈妈,研究发现,触摸面部和调节情绪有关,心理压力较大的孕妇其体内胎儿会更多地呈现触摸自己面部的姿势。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神经学家指出,由于脸部生有大量的神经末梢,触摸面部皮肤会刺激神经活动,从而导致人体激素水平的变化,进而降低压力和焦虑带来的负面情绪。由此可见,人们之所以会在不经意间摸自己的脸,实际上是在调节情绪,使自己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人与动物的一个显著差异就是人类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每个人

7、都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既独立于周边的环境,也独立于他人。研究发现部分高级哺乳动物也拥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大象,猩狸、狮子等动物在照镜子时可以区分镜子中的自己和镜子中的其他同类个体。有学者认为,人类触摸自己面部的表现正是源于这种自我意识的反应。 人类有一套心理机制保护自我意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触摸自己的身体是最简单、直接的提升自我意识的方法。有研究发现,人在群体中比独处的时候会更多地触摸自己的脸、胳膊和头部,这固然是因为人们更在意社交场合下自己的仪容,但群体也是影响和降低自我意识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在群体中人会下意识地触碰自己的身体。这种行为可以产生心理暗示作用,提升自我意识,不容易在茫

8、茫人海中迷失自我。 当我们下一次出门注意到自己或他人触摸面部的这个动作时,体会或许会更多吧。 (选自百科知识2020.05A,有删改) 7. 根据上下文,填入第段画线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仅而且 B. 即使也 C. 虽然但是 D. 因为所以 8. 文章中针对人类为什么习惯于摸自己的脸部,主要说明了两种原因。第一种是语言学家的解释:_;第二种原因是,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爱摸面部的现实意义是_ 9. 第段加点字“部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请加以分析。 10.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 A. 开头列举人们总是在不自知的情况下习惯性摸脸的现象,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

9、. 随着语言的发展,人类已经可以通过说话表达十分复杂的思想和感情,能够满足所有的交流愿望。 C. 第段画线句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直观地说明了用手掌触摸面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作用。 D. 本文是一篇事理性说明文,说明是人爱摸自己的脸的原因。 (二)(二)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

10、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

11、,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 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 但不知道详细, 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一天, 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 我检出来交给

12、他们, 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 “你改悔罢!” 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

13、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 ji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

14、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常不酒醉似的喝彩,鸣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1. 根据拼音写汉字 ji _责 12. 选文记叙了藤野先生与“我”交往的四件具体事例: (1)添改讲义(2)_(3)关心解剖学习(4)_ 13.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 ) A. 日本青年无视社会公德,“我”十分气愤。 B. 日本青年那一声叫得特别大,影响了“我”观看时事片的情趣,所以觉得特别“刺耳”

15、。 C. 日本青年为了报复“我”上次匿名信事件的失败,故而大吼大叫,因此“我”十分厌恶。 D. 日本青年看到枪毙中国人时兴灾乐祸,这严重地伤害了“我”的民族自尊心,故而“我”觉得十分“刺耳”。 14. 鲁迅的语言冷峻、犀利、幽默,富有感情,耐人寻味,具有独特的风格。结合加点词,分析(21)段面线句的表达效果。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 三、综合运用(三、综合运用(1212 分)分) 15.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饱含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学校举行“读名著,学党史”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根据要求完成下

16、面小题。 (1)任务一:同学们一起观看了二十大的开幕式,请阅读新闻,并撰写标题(字数在 20 字以内) 。 (新华社北京 10 月 16 日电)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16 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作报告。习近平说,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标题:_ (2)任务二:走近名著,补全读书卡片。 读书卡片 书名 _ 作者 _ 作品类型 纪实作品 作品简介 1936 年,作者深

17、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客观真实地记录了他的所见所闻,向世人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 此书是“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 人物一:_ 他面容瘦削, 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 背有些驼, 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 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人物二:_ 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 人物三:彭德怀 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

18、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他每天晚上平均只睡四、五小时。他从来都是不急不忙的,但总是很忙碌。这个“反叛者”,是具有很伟大的一副心肠的! (3)任务三:同学们根据作品介绍,绘制了中央红军的长征路线图: 江西瑞金四道封锁线(湘江战役)强渡(1) 遵义会议四渡(2) 巧渡(3) 飞夺(4) 过雪山(夹金山)四川懋功(一、四方面军会师)毛儿盖过草地腊子口吴起镇(同陕北红军会师)会宁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金沙江,乌江,赤水,泸定桥 B. 赤水,乌江,金沙江,泸定桥 C 乌江,赤水,金沙江,泸定桥 D. 乌江,金沙江,赤水,泸定桥 (4)任务四:少年强则国强。作者在书中说:“我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

19、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我发现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蓬勃精神,让人看到希望。”请用书中一个关于“红小鬼”的故事来印证这句话。 四、作文(四、作文(4040 分)分)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段都像影片一样闪过,没有悲欢离合,也没有生离死别。时间的车轮缓缓驶过,生活中的一切都那么美好。 请以“记忆中最美好的片段”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500 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上海市奉贤区联考(五四学制)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上海市奉贤区联考(五四学制)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 一、

20、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2323 分)分) (一)默写(一)默写(8 8 分)分) 1. (1)东皋薄暮望,_。 (王绩野望 ) (2)晴川历历汉阳树,_。 (崔颢黄鹤楼 ) (3)_,犹有竟时。 (曹操龟虽寿 ) (4)当你漫步在奉贤古华公园,看到夕阳映照下的湖面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情不自禁地用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的句子“_,_”来形容眼前的美景。 【答案】 . 徒倚欲何依 . 芳草萋萋鹦鹉洲 . 神龟虽寿 . 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

21、字、不写错字。注意:徒倚、萋萋、颓、竞。 (二)(二)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丙) 记游松风亭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 “此间有甚么歇

22、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选自东坡志林 ) 【注释】 :惠州:今属广东,作者曾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木末:树梢。死法:死于军法。 2. 甲诗作者是_(朝代)诗人白居易,丙文中“余”即乙文作者_。 3 解释下列加点字 (1)盖竹柏影也 (2)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 4. 翻译句子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5.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 乙文描写了庭院中的积水澄

23、澈透明,可谓如诗如画,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真让人心醉神迷。 C. 丙文题目标明“记游” ,记述了游历经过和松风亭的由来及四周的景物。 D. 乙丙两文虽然写作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都表达了作者的乐观、旷达,随缘自适。 6.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甲诗作者用“_”一词直接点明他对自然风物的感情;而乙文作者则把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 贬谪的悲凉、 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 “_”的语句中。 【答案】2. . 唐代 . 苏轼 3. (1)大概是 (2)曾经 4. (1)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2)因此(我)像是挂在鱼钩上的鱼,忽然得到了解脱

24、。 5. D 6. . “最爱” . “闲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解析】 【2 题详解】 考查作家作品。 甲诗作者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本诗表现了作者对西湖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丙文中的“余”是我的意思,即本文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盖,大概是。 (2)句意:我曾经借住惠州嘉佑寺。尝,曾经。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

25、流畅,准确。注意:(1)亦,也。寝,睡觉。相与,共同,一起。于,在。(2)由是,因此。之,的。忽,忽然。 【5 题详解】 考查诗歌赏析和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A.“七言绝句”有误,本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是一首七言律诗; B.院中并无积水,是把院子里的月光比作积水,表现了月光的空明澄澈; C.文中并未记叙“松风亭的由来及四周的景物” ; 故选 D。 【6 题详解】 考查赏析作者感情。 第一空:根据甲诗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中的“最爱”一词直接表现了作者对西湖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第二空: “闲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包含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感。作者是一个闲人,是因为

26、被贬黄州,所以包含有被贬的悲凉。作者与友人在院子里悠闲的散步,所以包含了漫步的悠闲。看到美丽的月色,心中欣喜,所以有赏月的欣喜。作者感慨世上缺少像自己和怀民一样清闲的人,所以包含了人生的感慨。 【点睛】参考译文: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 1083 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 , (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 (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

27、(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 丙:我曾经借住惠州嘉佑寺。一日,在松风亭附近散步,感觉脚力不堪疲乏,想到亭子里休息。却看见松风亭的屋檐还在树林的远处,心里想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啊?后来转念又一想,突然有了体会: “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一下子明白过来,就好比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如果能悟解到这一点,即使在短兵相接的战场上,战鼓如雷霆,冲上去就要死于敌人之手,退回来就要死于军法,这时,不妨好好先歇息一下。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2525 分)分) (一)(一)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人为什么爱摸自己的脸

28、吴燕京 有人统计过,人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每小时会触摸脸部二三十次,平均两三分钟就会摸一次,而且这个习惯动作很难避免。那么,人为什么要摸自己的脸呢? 早期的人类语言与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有很大的不同,语言学家认为,在人类语言起源初期,人用于交流的方式和动物的交流方式比较类似,两者都包舍了大量的肢体动作,这是 早期的人类语言只包含很简单的几个音节, 无法满足复杂的交流需求, 需要借助肢体动作来丰富语言交流的形态和内容。 在人类语言形成的早期,触摸面部、额头、下巴和脖子是早期人类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类学家甚至研究了这些动作的具体意义,比如,用手掌触摸额头代表臣服于族群的首领,用手握住脖子则是向同伴

29、发出“有危险”的警告,触摸面部和下巴可能用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看来,摸脸在人类早期是我们“说话”的一种方式。 随着语言的发展,特别是语音变化的丰富,人类已经可以通过说话表达十分复杂的思想和感情,几乎满足了所有的交流愿望。肢体动作逐步失去了其在交流中的主导作用,退化成语言的辅助机制。 相对于语言学家的解释,心理学家则认为人类触摸面部的现实意义是调节情绪,减少心理压力。 英国杜伦大学芮斯兰德教授利用超声波扫描技术研究了怀孕 24-36 周的准妈妈,研究发现,触摸面部和调节情绪有关,心理压力较大的孕妇其体内胎儿会更多地呈现触摸自己面部的姿势。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神经学家指出,由于脸部生有大量的神经

30、末梢,触摸面部皮肤会刺激神经活动,从而导致人体激素水平的变化,进而降低压力和焦虑带来的负面情绪。由此可见,人们之所以会在不经意间摸自己的脸,实际上是在调节情绪,使自己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人与动物的一个显著差异就是人类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既独立于周边的环境,也独立于他人。研究发现部分高级哺乳动物也拥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大象,猩狸、狮子等动物在照镜子时可以区分镜子中的自己和镜子中的其他同类个体。有学者认为,人类触摸自己面部的表现正是源于这种自我意识的反应。 人类有一套心理机制保护自我意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触摸自己的身体是最简单、直接的提升自我意识的方法。有研

31、究发现,人在群体中比独处的时候会更多地触摸自己的脸、胳膊和头部,这固然是因为人们更在意社交场合下自己的仪容,但群体也是影响和降低自我意识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在群体中人会下意识地触碰自己的身体。这种行为可以产生心理暗示作用,提升自我意识,不容易在茫茫人海中迷失自我。 当我们下一次出门注意到自己或他人触摸面部的这个动作时,体会或许会更多吧。 (选自百科知识2020.05A,有删改) 7. 根据上下文,填入第段画线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仅而且 B. 即使也 C. 虽然但是 D. 因为所以 8. 文章中针对人类为什么习惯于摸自己的脸部,主要说明了两种原因。第一种是语言学家的解释:_;第二

32、种原因是,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爱摸面部的现实意义是_ 9. 第段加点字“部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请加以分析。 10.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列举人们总是在不自知的情况下习惯性摸脸的现象,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 随着语言的发展,人类已经可以通过说话表达十分复杂的思想和感情,能够满足所有的交流愿望。 C. 第段画线句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直观地说明了用手掌触摸面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作用。 D. 本文是一篇事理性说明文,说明的是人爱摸自己的脸的原因。 【答案】7. D 8. . 摸脸在人类早期是我们“说话”的一种方式 . 调节情绪,减少心理压力 9.

33、“部分”指一些,并非全部,限定了范围,在文中指一些高级哺乳动物也拥有一定自我意识,不是全部的高级哺乳动物都拥有,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也有其他的高级浦乳)动物没有拥有自我意识。 10. B 【解析】 7 题详解】 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分析语义可知, “早期的人类语言只包含很简单的几个音节,无法满足复杂的交流需求”与“需要借助肢体动作来丰富语言交流的形态和内容”构成了因果关系。 A.表递进关系; B.表转折关系; C.表转折关系; D.表因果关系; 故选 D。 【8 题详解】 考查筛选信息。 根据第段中的“摸脸在人类早期是我们说话的一种方式”可得:摸脸在人类早期是我们“说话”的一种方式。 根

34、据第段中的“心理学家则认为人类触摸面部的现实意义是调节情绪,减少心理压力”可得:调节情绪,减少心理压力。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在说明文中,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数字的运用;二是表限制或修饰性的词语的运用。解答本题首先表态:不能删去;其次解词: “部分”意思是整体中的局部,表示范围上的限制,说明并不是所有的高级哺乳动物也拥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再次从反面解说:如果删去,则表示全部高级哺乳动物也拥有一定的自我意识,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最后从语言角度作结:用上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0 题详解】 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B 根据第段中

35、的 “几乎满足了所有的交流愿望” 可知, 本项 “能够满足所有的交流愿望” 表述过于绝对。 故选 B。 (二)(二)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 “拿来我看! ”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

36、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

37、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 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 但不知道详细, 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 “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一天, 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 我检出来交给他们, 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 “你改悔罢! ” 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

38、,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 ,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 ji责干事托辞检查

39、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 ”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40、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常不酒醉似的喝彩,鸣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1. 根据拼音写汉字 ji _责 12. 选文记叙了藤野先生与“我”交往四件具体事例: (1)添改讲义(2)_(3)关心解剖学习(4)_ 13.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 ) A. 日本青年无视社会公德, “我”十分气愤。 B. 日本青年那一声叫得特别大,影响了“我”观看时事片的情趣,所以觉得特别“刺耳” 。 C. 日本青年为了报复“我”上次匿名信事件的失败,故而大吼大叫,因此“我”十分厌恶。 D. 日本青年看到枪毙中国人时兴

41、灾乐祸,这严重地伤害了“我”的民族自尊心,故而“我”觉得十分“刺耳” 。 14. 鲁迅的语言冷峻、犀利、幽默,富有感情,耐人寻味,具有独特的风格。结合加点词,分析(21)段面线句的表达效果。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 【答案】11. 诘 12. . 修正解剖图 . 询问中国女人裹脚 13. D 14. 运用了反问句,写出了一些麻木不仁的中国人闲看枪毙犯人时也醉酒似的喝彩,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心酸,这也是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之一。 【解析】 【11 题详解】 考查字形。 诘责,ji z ,责问。 【12 题详解】 考查概括事件。 根据第段中的“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

42、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可得:修正解剖图。 根据第段中“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可得:询问中国女人裹脚。 【13 题详解】 考查语句赏析。 联系第段中的“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可知,日本学生欢呼是因为日本战胜了俄国,是因为中国人被日本军人枪毙。作者做为一个具有强烈爱国情感的中国人,他们的欢呼严重伤害了作者的民族自尊心,所以作者会听着觉得刺耳。 故选 D。 【14 题详解】 考查词句赏析。这是一个反问句,表

43、达的是肯定的意思。肯定的是他们也是酒醉似的喝彩。联系第段中的“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可知,那些闲看中国人被日本人枪毙的人也是醉酒似的喝彩。联系后句“鸣呼,无法可想”可知,表现了作者面对麻木的国人时的无奈与心酸。联系“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可知,正是因为作者认识到了国人的麻木,所以才会决定弃医从文。 三、综合运用(三、综合运用(1212 分)分) 15.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饱含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学校举行“读名著,学党史”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根据要求完成下面

44、小题。 (1)任务一:同学们一起观看了二十大的开幕式,请阅读新闻,并撰写标题(字数在 20 字以内) 。 (新华社北京 10 月 16 日电)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16 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作报告。习近平说,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标题:_ (2)任务二:走近名著,补全读书卡片。 读书卡片 书名 _ 作者 _ 作品类型 纪实作品 作品简介 1936 年,作者深入

45、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 ,客观真实地记录了他的所见所闻, 向世人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此书是“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 。 人物一:_ 他面容瘦削,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人物二:_ 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 人物三:彭德怀 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

46、转弯抹角的作风。 他每天晚上平均只睡四、 五小时。 他从来都是不急不忙的,但总是很忙碌。这个“反叛者” ,是具有很伟大的一副心肠的! (3)任务三:同学们根据作品介绍,绘制了中央红军的长征路线图: 江西瑞金四道封锁线(湘江战役)强渡(1) 遵义会议四渡(2) 巧渡(3) 飞夺(4) 过雪山(夹金山)四川懋功(一、四方面军会师)毛儿盖过草地腊子口吴起镇(同陕北红军会师)会宁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金沙江,乌江,赤水,泸定桥 B. 赤水,乌江,金沙江,泸定桥 C. 乌江,赤水,金沙江,泸定桥 D. 乌江,金沙江,赤水,泸定桥 (4)任务四:少年强则国强。作者在书中说: “我从未见过任何中国

47、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我发现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蓬勃精神,让人看到希望。 ”请用书中一个关于“红小鬼”的故事来印证这句话。 【答案】 (1)中共二十大开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2) . 红星照耀中国 . 埃德加斯诺 . 毛泽东 . 周恩来 (3)C (4)向季邦是一个勇敢、乐观的红军小战士,他给红军战士们带来了希望。 【解析】 【小问 1 详解】 考查拟写新闻标题。根据这则新闻中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16 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可拟写为:中共二十大开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意近即可。 【小问 2 详

48、解】 考查名著阅读。 根据“作品简介”中的内容可知,书名是红星照耀中国 ,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 1936 年 6 月至 1936 年 10 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 。 “他”是毛泽东,原著为: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

49、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他”是周恩来,原著为:我一边和周恩来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小问 3 详解】 考查名著情节。 (1)强渡乌江:1935 年 1 月,红军强渡乌江江界河渡口的军事行动,为红军赢得了宝贵的休整时间,占领遵义,为中央政治局会议的举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四

50、渡赤水: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朱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3)巧渡金沙江:1935 年 5 月 3 日,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军委干部团接到抢夺皎平渡的任务。红军主力靠这七只小船从容过江。两天以后,敌人追兵才赶到南岸。 (4)飞夺泸定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东岸北上,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