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山东省烟台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五四学制)(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42370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4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山东省烟台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五四学制)(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7-2018学年山东省烟台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五四学制)(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7-2018学年山东省烟台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五四学制)(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7-2018学年山东省烟台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五四学制)(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7-2018学年山东省烟台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五四学制)(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2018 学年山东省烟台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五四学制)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满分 30 分,每小题 2 分)1如图所示,A、B 两个高度相等、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再倒入原液体至倒满,则( )A倒入的质量 m 甲 一定小于 m 乙B倒入的 m 甲 可能等于 m 乙C倒入的质量 m 甲 可能大于 m 乙D倒入的体积 V 甲 一定等于 V 乙2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手机已成为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访问网页,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A二维码是光源B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

2、,白色部分吸收光C摄像头中的镜头与幻灯机的镜头一致D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才能成清晰的像3两杯没有标签的水和浓盐水,利用下列哪组器材不能加以区分( )A BC D4小明用凸透镜先后观察手指和窗外远处的景物,看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手指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图乙中窗外的景物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B图甲中小明看到的是实像,图乙中小明看到的是虚像C图甲中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图乙中所成的像是缩小的D图甲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图乙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5如图甲所示虚线方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发光点 S 发出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乙所示,则( ) A甲为

3、凹透镜,乙为凸透镜B甲、乙都为凸透镜C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D甲、乙都为凹透镜6空气的密度约为 1.29 千克/米 3,一般卧室中空气的质量最接近以下哪个物体的质量( )A一张纸 B一本书 C一只鸡 D一个成人7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导致青少年未老先衰,新型疾病“手机老花眼”患者剧增,患者主要表现为观察近处物体不清晰。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和矫正方法是( )A(1)(3) B( 1)(4) C(2)(3) D(2)(4)8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当纸片远离透镜时,光斑一直变大,就测出了光斑到

4、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A一定小于 LB一定大于 LC可能等于 LD可能小于 L、也可能大于 L9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小孔成像; 平面镜成像; 放大镜成像;电影银幕上的像; 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A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B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C属于实像的是D属于虚像的是10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C水结冰后质量增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D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11如图,一

5、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 30cm 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便可以得到( )A倒立等大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12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密度和体积关系的是( )A BC D13以下是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 m;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 m1;在矿泉水瓶中装满盐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 m2;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盐水的体积 V1;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剩余盐水和瓶的总质量 m3读

6、出量筒中所盛盐水的体积 V2计算出盐水的密度有三个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选用其中部分实验步骤测量出了盐水的密度,则选用下列哪一组实验步骤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A B C D无法确定14对于同种物质而言,关于密度的公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与 m 成正比B 与 m、v 没有关系,是个恒定值C 与 v 成反比D 与 m 成正比, 与 v 成反比15下列关于量筒读数时的视线正确的是( )A B C D二填空题(共 5 小题,满分 15 分,每小题 3 分)16水在 4时候密度最 ,低于 4或者高于 4时密度变 。17如图练习调节投影仪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但是,

7、画面超出了屏幕范围。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 (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 (填“上”或“下”)移动。18铜的密度为 8.9103 千克/米 3,读作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为 。若把铜块压成铜片,其密度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9小明家有一个镶嵌玉石的铜制工艺品,由说明书可知工艺品中铜的质量 m 铜89g,已知铜的密度 铜 8.9g/cm 3,则铜的体积 V 铜 cm 3在实验室中用天平测出工艺品的质量 m141g将工艺品浸没在装有 40mL 水的量筒中,如图所示,则工艺品的体积 V 工艺品 cm3,由此可以算出玉石的密度为 kg/m3。20如

8、图所示,是利用托盘天平和量杯测量液体的密度,描绘得到天平的示数随量筒示数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液体的密度是 g/cm 3,量杯的质量为 g。三解答题(共 2 小题,满分 9 分)21从光源 M 发出的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或平面镜之后的传播方向如图所示,请你根据这两条光线,在图中找出光源 M 的位置。22如图所示的器材中,测量质量的仪器是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制成的仪器是 ,测量大气压强的仪器是 。(均选填序号)四实验探究题(共 3 小题,满分 22 分)23某同学做测量塑料块体积的实验(如图所示),他先把塑料块放入盛有 20 立方厘米水的量筒里(如图甲),然后用细针将塑料块轻轻压入水中(如图乙

9、),得出塑料块的体积应是 立方厘米,塑料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24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 10cm 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 cm。(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 (选填“上”或“下”)调节。(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 16c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清晰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25小闻和小宁想测石块的密度,器材有:天平、砝码、烧杯、足量的水、胶头滴管。他们经过

10、思考,进行下面的操作:(1)小闻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 调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如果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g。(3)为了测石块体积,他们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操作:a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标记好水面的位置,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103g。b将石块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调节使水面恰好在标记处,测出此时烧杯、水、石块全部的质量为 145g。c通过计算,石块的密度为 kg/m 3。(4)实验结束后,他们进行讨论:若 b 操作中倒出水后,水面还高

11、于标记处,这样的情况下测出的密度值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五计算题(共 2 小题,满分 24 分,每小题 12 分)26小明与小红在研究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时得到如图的图象。请你通过计算判断他们用的是表中的哪种物质?几种常见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 物质 密度/( kgm 3)物质 密度/(kgm 3 )水 1.0103 冰 0.9103酒精 0.8103 铝 2.7103水银 13.6103 铜 8.910327某种子公司为选种,需要配制密度为 1.1103kg/m3 的盐水。工作人员先在量筒内放入一定量的水,如图甲所示,再将 24g 盐完全溶解在的量筒内的水中,液面升高后

12、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求:(1)乙量筒内盐水的质量;(2)计算说明配制的盐水密度是否符合要求?(3)若不符合要求需要加水还是加盐,加多少。2017-2018 学年山东省烟台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五四学制)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满分 30 分,每小题 2 分)1如图所示,A、B 两个高度相等、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再倒入原液体至倒满,则( )A倒入的质量 m 甲 一定小于 m 乙B倒入的 m 甲 可能等于 m 乙C倒入的质量 m 甲 可能大于 m 乙D倒入的体积 V 甲 一定等于 V 乙【分析】(1)两容器内液

13、体质量相等,根据图示,通过比较在两容器中分别再倒入原液体至倒满时两种液体的总质量,判断倒入的质量 m 甲 与 m 乙 的关系;(2)首先根据图示判断容器内两种液体的体积关系,然后根据密度公式判断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再利用密度公式判断倒入的体积 V 甲 与 V 乙 的关系。【解答】解:(1)由题知,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相等,两容器高度相等,甲液体的液面高于乙液体的液面,所以,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再倒入原液体至倒满,此时乙液体的总质量一定大于甲液体的总质量,所以,倒入的质量 m 甲 一定小于 m 乙 ,故 A 正确,BC 错误;(2)由图知,A 容器的底面积大于 B 容器的底面积,所以,乙液体的体积小于

14、甲液体的体积,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相等,根据 可知, 甲 乙 ,由(1)知,m 甲 m 乙 ,故根据 可知,倒入的体积 V 甲 不一定等于 V 乙 ,故 D 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关键是通过图示得出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中档题。2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手机已成为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访问网页,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A二维码是光源B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C摄像头中的镜头与幻灯机的镜头一致D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才能成清晰的像【分析】(1)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2)如果物体能吸收所有的光,物体是黑色

15、,如果物体反射所有的光,物体是白色;(3)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成像时,物距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解答】解:A、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 A 错误;B、当扫描黑白相间的图案时,黑色部分吸收所有光线,则黑色部分不反射色光,而白色部分能够反射所有色光,故 B 错误。C、摄像头中的镜头与幻灯机的镜头一致,都是凸透镜,故 C 正确;D、手机摄像头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工作的,因此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故 D 错误。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和物体的颜色,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3两杯没有标签的水和浓盐水,利用下列哪组器

16、材不能加以区分( )A BC D【分析】不同的器材必须以不同的知识为基础,本题要求区分水和盐水,可根据它们的密度不同来区分。【解答】解:A、用铅笔和橡皮泥,可把橡皮泥粘在铅笔一段,使铅笔直立在液体中,浸没深度大的是水,可以区分水和浓盐水,不符合题意;B、用刻度尺和压强计可以比较液体相同深度处的压强,压强小的就是水,可以区分水和浓盐水,不符合题意;C、用天平和量筒可以测定它们的密度直接区分,密度小的是水,可以区分水和浓盐水,不符合题意;D、细线拴住小石块放入液体中,由于石块密度大于水和浓盐水的密度,所以石块都下沉,排开液体体积相同,不能区分水和浓盐水,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密

17、度特性鉴别物质,我们可以用密度计、液体压强的公式(压强计和刻度尺)、称重法测浮力(弹簧测力计)、天平量筒测浮力来比较液体密度大小。4小明用凸透镜先后观察手指和窗外远处的景物,看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手指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图乙中窗外的景物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B图甲中小明看到的是实像,图乙中小明看到的是虚像C图甲中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图乙中所成的像是缩小的D图甲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图乙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物距大于二

18、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解答】解:图甲中,当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时,此时手指在凸透镜的焦距之内,成放大、正立的虚像;图乙中,用凸透镜看远处的物体,此时物体在凸透镜的 2 倍焦距之外,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则:A、图甲中手指在凸透镜焦距以内,图乙中窗外的景物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故 A错误;B、图甲中小明看到的是虚像,图乙中小明看到的是实像,故 B 错误;C、图甲中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图乙中所成的像是缩小的,故 C 正确;D、图甲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图乙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故 D 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19、。5如图甲所示虚线方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发光点 S 发出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乙所示,则( ) A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B甲、乙都为凸透镜C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D甲、乙都为凹透镜【分析】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分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解答】解:发光点 S 发出的两束光通过甲、乙透镜后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因此两图都应是凸透镜。故选:B 。【点评】在判断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会聚”还是“发散”时,可用延长入射光线的方法来判断。若入射光线的延长线在折射光线的里面,则光线被发散;如图:,反之,光线被会聚6空气的密度约为 1.29 千克/米 3,一般卧室中

20、空气的质量最接近以下哪个物体的质量( )A一张纸 B一本书 C一只鸡 D一个成人【分析】估测出一间卧室的长宽高,然后计算出卧室内空气的体积,根据公式 mV求出空气的质量,再把求得的结果与四个选项相比较,最接近这个值的选项即为正确答案。【解答】解:一间卧室的长约是 6m,宽约是 3m,高约是 3m,则卧室内空气的体积V6m3m3m54m 3;由 可得,空气的质量 mV1.29kg/m 354m370kg;A、一张纸的质量还不到 1g,不符合题意;B、一本书的质量大约是 250g0.25kg,不符合题意。C、一只鸡的质量大约是 2.5kg,不符合题意;D、一个成人的质量大约是 70kg,符合题意;

2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能较准确的估测卧室的长、宽、高,求教室内空气的体积是本题的关键。7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导致青少年未老先衰,新型疾病“手机老花眼”患者剧增,患者主要表现为观察近处物体不清晰。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和矫正方法是( )A(1)(3) B( 1)(4) C(2)(3) D(2)(4)【分析】本题要抓住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解答】解: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焦距变大,近处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之后;因此某人看近处物体时,物体的像总

22、成在视网膜的后面,如图(2)所示;远视眼可以用凸透镜的镜片进行矫正,如图(4)所示。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远视眼成像原因及其矫正方法的掌握情况,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8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当纸片远离透镜时,光斑一直变大,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A一定小于 LB一定大于 LC可能等于 LD可能小于 L、也可能大于 L【分析】根据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焦点之前的光斑,根据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

23、斑一直变大可推断焦点在光斑之前,从而判断焦距。太阳光可看做是平行光,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上经过折射后会聚到焦点,若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小于或大于焦距的距离,则在光屏上形成的光斑都不是最小的。【解答】解:由于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l 时,即像距为 l 时,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焦点之前的光斑,所以凸透镜的焦距 f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说明凸透镜的焦点不在光斑之后,故焦点应在光斑之前,因此 f 一定小于 l故 BCD 错误,故 A 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理解“光屏上得到最小物象”时,像距即为焦距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24、。9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小孔成像; 平面镜成像; 放大镜成像;电影银幕上的像; 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A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B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C属于实像的是D属于虚像的是【分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2)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3)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能成倒立的实像。【解答】解: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放大镜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

25、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电影银幕上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汽车观后镜中的像,观后镜是凸面镜,所以它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综上所述,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 ,属于实像的是,属于虚像的是 ,所以只有选项 D 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时要注意各个现象的形成原因,把凸透镜、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原因和成像性质对比记忆,效果比较好。10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石

26、头裂开后密度减小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C水结冰后质量增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D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分析】(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无关;(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结合质量与密度的变化可做出判断。【解答】解:A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它不随物体自身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石头裂开前后,其密度不会发生变化,故AB 错误;CD、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状态无关,水结成冰后,根据公式 得 V ,质量不变,密度减小,所以体积变大,使石头裂开。故选项 C 错误、选项 D 正确。故选:D。【

27、点评】本题考查密度和质量的特性,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密度和质量的特点,属于基础题。11如图,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 30cm 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便可以得到( )A倒立等大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分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焦点和焦距的概念。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此点为凸透镜的焦点。由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粗略测量薄透镜的焦距时,可以测出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可。(2)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物距大于 2 倍焦距

28、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解答】解:由图可知,光屏上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10.0cm,即焦距f10.0cm;当物体距凸透镜 30cm 时,即物距 u30cm,大于 2 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C 。【点评】(1)本题考查了凸透镜的焦点、焦距的定义。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2)学生要熟记规律并能灵活应用规律分析问题,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总结规律。12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密度和体积关系的是( )A BC D【分析】首先看清图象的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再观察这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对照选项确定选项的说法与图象是否符合。【解答】

29、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改变而改变,故 C 正确。故选:C 。【点评】本题属于图象信息题,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看清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然后根据相关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13以下是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 m;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 m1;在矿泉水瓶中装满盐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 m2;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盐水的体积 V1;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剩余盐水和瓶的总质量 m3读出量筒中所盛盐水的体积 V2计算出盐水的密度有三个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选用其中部分实验步骤测量出了盐水的密度,则选用下列哪一组实验步骤会使测量结果偏

30、大?( )A B C D无法确定【分析】根据三个实验小组的实验步骤,进行误差分析找到产生误差的原因,然后即可做出选择。【解答】解:实验步骤为和步骤避免了因盐水沾在烧杯壁所引起的误差。而选择步骤 ,此实验中,液体从矿泉水瓶全部倒入量筒测体积时,瓶壁粘液体,测得体积偏小,密度偏大;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于测量液体密度试验的理解和掌握,实验中的注意事项需要牢固记住,也要学会分析误差的原因。这是中考的重点。14对于同种物质而言,关于密度的公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与 m 成正比B 与 m、v 没有关系,是个恒定值C 与 v 成反比D 与 m 成正比, 与 v 成反比【分析】密度是

31、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密度公式 只能求出物质的密度而不能决定物质的密度。【解答】解:对于同一种物质,在确定的温度和状态下,密度(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变的,即物质的密度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不能理解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所以 ACD 错误,B 正确。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密度、质量和体积的关系,要注意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体积没有关系,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不同物质密度与体积成反比、密度与质量成正比。15下列关于量筒读数时的视线正确的是( )A B C D【分析】在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俯

32、视或仰视都会读不准确。【解答】解: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A 图俯视,会造成读数偏大。故 A 不符合题意;B 图读数方法正确。故 B 符合题意;C 图仰视,会造成读数偏小。故 C 不符合题意;D 图视线没有与液面最凹处相平,会造成读数偏大。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量筒的使用方法,此类题目是中考的热点问题;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是学好物理的重要环节,同时也培养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二填空题(共 5 小题,满分 15 分,每小题 3 分)16水在 4时候密度最 大 ,低于 4或者高于 4时密度变 小 。【分析】水在 4以上跟一般的物体一样,遵循热胀冷缩规

33、律。但在 04之间,水出现反常膨胀现象,即是“热缩冷胀”的。水在 4时体积最小,密度最大。【解答】解: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当水温高于 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当水温低于 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因此水的密度在 4时最大。水凝固成冰时,质量不变,体积要变大,所以密度变小。故答案为:大;小。【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与温度的关系,知道 4的水的密度最大,温度高于或低于4时,水的密度变,人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17如图练习调节投影仪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但是,画面超出了屏幕范围。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 减小 (填“增大”或“

34、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 上 (填“上”或“下”)移动。【分析】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像距要增大,物距要减小;要使屏幕上的像小一些,物距增大、像距减小。【解答】解:画面超出了屏幕范围,说明像太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减小可知,适当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减小像距),并将凸透镜适当向上移动(增大物距)。故答案为:减小;上。【点评】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来解决照相机、投影仪的成像需要。18铜的密度为 8.9103 千克/米 3,读作 8.

35、910 3 千克每立方米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为 每 1 米 3 铜的质量是 8.9103 千克 。若把铜块压成铜片,其密度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分析】(1)首先会正确读出密度的单位;然后再根据密度是表示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理解密度的意义。(2)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常温下同种物质状态相同时密度不变,但物体温度的变化会引起物体的体积有所变化,从而使物质的密度也随之变化。【解答】解:(1)铜的密度是 8.9103 千克/米 3,读作 8.9103 千克每立方米,因为密度表示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的多少。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 1 米 3 的铜的质量是 8.

36、9103 千克。(2)因为密度不随物体形状的变化而变化,将铜片锤打变形,它的密度也不变。故答案为:8.910 3 千克每立方米;每 1 米 3 铜的质量是 8.9103 千克;不变。【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概念的了解与掌握,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同种状态)密度相同。19小明家有一个镶嵌玉石的铜制工艺品,由说明书可知工艺品中铜的质量 m 铜89g,已知铜的密度 铜 8.9g/cm 3,则铜的体积 V 铜 10 cm 3在实验室中用天平测出工艺品的质量 m141g将工艺品浸没在装有 40mL 水的量筒中,如图所示,则工艺品的体积 V 工艺品 30 cm3,由此可以算出玉石的密度为 2

37、.610 3 kg/m3。【分析】(1)利用密度公式变形可求得铜的体积;(2)读出量筒的示数,减去水的体积即可求出工艺品的体积;(3)玉石的体积等于总体积减去铜的体积,最后利用密度的公式计算出玉石的密度大小。【解答】解:(1)由 可得,铜的体积 V 铜 10cm 3,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在实验室中用天平测出工艺品的质量,(2)量筒的示数为 70ml,则工艺品的体积 V 工艺品 70ml40ml30ml30cm 3;(3)玉石的质量 m 玉 mm 铜 141g89g52g,玉石的体积 V 玉 V 工艺品 V 铜 30cm 310cm 320cm 3,玉石的密度 2.6g/cm 32.610

38、 3kg/m3。故答案为:10;30;2.610 3。【点评】本题考查密度的测量,知道天平与量筒的读数是我们应该熟练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之一,密度的公式是测密度实验依据的基本原理,我们也应该熟练运用才行。20如图所示,是利用托盘天平和量杯测量液体的密度,描绘得到天平的示数随量筒示数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液体的密度是 1 g/cm 3,量杯的质量为 20 g。【分析】设量杯的质量为 m 筒 ,液体的密度为 ,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 V120cm 3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 m 总 1;当液体体积为 V280cm 3 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 总 2,列方程组求出液体密度和量杯质量。【解答】解:设量

39、杯的质量为 m 杯 ,液体的密度为 ,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 V120cm 3 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 总 1m 1+m 杯40g,根据 可得 mV,则有:20cm 3+m 杯 40g,当液体体积为 V280cm 3 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 总 2m 2+m 杯 100g,同理可得:80cm 3+m 杯 100g,解得液体的密度: 1g/cm 3,将 1g/cm 3 代入 得:m 杯 20g。故答案为:1;20。【点评】本题考查了与密度有关的计算,能从图象中读出对应的质量和体积、会熟练应用密度公式计算是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 2 小题,满分 9 分)21从光源 M 发出的两条光线,经

40、过凸透镜或平面镜之后的传播方向如图所示,请你根据这两条光线,在图中找出光源 M 的位置。【分析】(1)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 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2)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可知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据此画出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平面镜的入射光线,两光线的交叉点即为光源 M 的位置。如图所示:【点评】此题考查透镜的光路图

41、和做光的反射光路图,利用凸透镜的特殊光线的画法和反射定律来找出发光点即可。22如图所示的器材中,测量质量的仪器是 B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制成的仪器是 A ,测量大气压强的仪器是 D 。(均选填序号)【分析】在物理学中,每一个物理量的测量都有其专用的仪器或测量的方法,熟练掌握这些仪器的原理与使用方法是对我们实验技能提高的基本要求。【解答】解:读图可知,A 为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制成的仪器;B 是托盘天平,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C 为 U 形管压强计,测量液体内部压强;D 为金属盒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强。故答案为:B;A;D。【点评】考查了对基本实验仪器作用的了解,以及对阿基米德

42、原理、大气压强测量等实验装置的认识,属基本实验技能的考查。四实验探究题(共 3 小题,满分 22 分)23某同学做测量塑料块体积的实验(如图所示),他先把塑料块放入盛有 20 立方厘米水的量筒里(如图甲),然后用细针将塑料块轻轻压入水中(如图乙),得出塑料块的体积应是 15 立方厘米,塑料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是 3 立方厘米。【分析】浸在液体中的固体的体积,等于排开液体的体积;已知量筒中原来水的体积和放入塑料块后的体积,可以得到塑料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再用细针将塑料块轻轻压入水中进一步得到塑料块的总体积,进一步得到塑料块露出水面的体积。【解答】解:在放入盛有 20 立方厘米水的量筒里放入塑料块,塑料

43、块漂浮时甲量筒示数为 32ml,塑料块浸入水的体积为 32ml20ml12ml,当把塑料块全部压入水中时,乙量筒时数为 35ml,故塑料块的总体积为 35ml20ml15ml,故塑料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15ml12ml3ml。故答案为:15;3。【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排水法测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是一道基础题,难度较小。24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 10cm 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 10 cm。(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

44、上 (选填“上”或“下”)调节。(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 16c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 放大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清晰的 实像 (选填“实像”或“虚像”)。【分析】(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2)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首先要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3)则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为:当 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对应应用如照相机。当 u2f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 fu 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

45、像,对应应用如幻灯机。当 uf 时,无像。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平行的,没有会聚点。当 u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放大镜。【解答】解:(1)太阳光到达地球,接近平行光,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折射后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这个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其焦距是 10cm。(2)光屏上承接烛焰的像偏高,要想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上移动。(3)若将烛焰移至凸透镜 16cm 处,即 fu2f ,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清晰的实像。故答案为:(1)10;(2)上;(3)放大;实像。【点评】凸透镜成像是个光学部分的重点内容,本

46、题综合性很强,包含了焦点、焦距、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等。25小闻和小宁想测石块的密度,器材有:天平、砝码、烧杯、足量的水、胶头滴管。他们经过思考,进行下面的操作:(1)小闻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 游码 调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如果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向 右 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72 g。(3)为了测石块体积,他们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操作:a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标记好水面的位置,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103g。b将石块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调节使水面恰好在标

47、记处,测出此时烧杯、水、石块全部的质量为 145g。c通过计算,石块的密度为 2.410 3 kg/m 3。(4)实验结束后,他们进行讨论:若 b 操作中倒出水后,水面还高于标记处,这样的情况下测出的密度值将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分析】(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首先将游码调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从指针的偏转判断天平横梁哪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2)石块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与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的和。(3)根据石块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计算得出,依据公式为 V ,根据公式 计算出石块的密度;(4)若 b 操作中倒出水后,水面高于标记处,则倒出的水偏少,造成石块的体积测量值偏小,然后根据密度公式分析密度的误差。【解答】解:(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调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此时指针偏向左侧,说明天平的右侧上翘,平衡螺母应向右移动。(2)如图甲所示,石块的质量 m50g+20g+2g 72g。(3)石块的质量为 72g,由步骤 b 可得,烧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为 145g72g73g,在步骤 a 中,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103g,则倒出水的质量为 m 倒水 103g73g30g;由题意知,石块的体积等于从烧杯中倒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物理 > 期末试卷 >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