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常考历史概念解释

上传人:有*** 文档编号:214401 上传时间:2022-05-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常考历史概念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常考历史概念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常考历史概念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常考历史概念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常考历史概念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2022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常考常考历史概念历史概念解释解释 古代中国 一 夏商西周时期: 分封制(权力分配) 概念:概念:封邦建国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时空:时空:西周盛行,春秋瓦解(根源:生产力进步) 背景:背景:巩固统治(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 ,扩大疆域 特点:特点:层层分封,权力分散;等级森严;分封对象多元化;权力和义务相联系;以血缘为纽带,家国结合。 影响影响:前期确立天下共主,家国一体,巩固统治,扩大疆域,推动各地文化交流与认同。后期造成分裂割据 宗法制(权力继承) 概念:概念:血缘关系世袭政治权力的制度 背景:背景: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为

2、了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特点: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家国一体” ) ,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影响:影响:各级贵族在政治上形成特权地位,强化了王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浓厚亲情观,国家一体观,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礼乐制(权力认同) 概念:概念:礼乐制即周礼,是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是各级贵族的政治、生活准则 背景:背景:为了更好的维护分封和宗法制 特点:特点:用礼制来区分贵贱,明确等级,维护统治秩序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礼主要用于调整贵族内部的社会关系,刑主要用于控制社会下层劳动人民 影响影响:维

3、护分封和宗法制,规范社会生活,维护社会秩序 二 春秋战国时期: 小农经济 概念:概念:是古代中国主要农业经营方式 时空时空:春秋时期出现,鸦片战争后逐渐瓦解,1952 年土地改革后结束 背景背景: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逐渐推广,生产力提高。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特点:特点:个体生产,分散经营,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精耕细作。 影响影响:有利农业发展,保障封建国家赋税与徭役,稳定社会秩序。是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和重农抑商政策的经济基础 精耕细作 概念:概念: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模式与粗放农业相对 特点:特点: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

4、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背景:背景:人地矛盾突出。农业技术进步比如犁耕出现,水利修建,高产作物引进 影响:影响:有利于农业发展,缓和人地矛盾,使古代中国农业和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世界 百家争鸣 概念:概念:知识分子针对当时社会和学术上的问题,发表不同见解,相互批驳,彼此吸收融合 时空:时空:春秋战国 背景: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和转型。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制确立,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分封制瓦解。 阶级:“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文化:私学兴起,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特点:特点:儒家思想孕育

5、了传统文化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政治家改革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影响: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 三 秦汉时期: 丏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概念:概念:古代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时空:时空:战国萌芽,秦朝开创,汉唐宋巩固与完善,明清强化,辛亥革命时结束 背景:背景:小农经济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特点:特点:权力高度集中。专制是指集权到君主一人手中,中央集权指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

6、方权力不断削弱。 影响:影响:前期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播。后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阻碍了科技和文化的进步。 启示:启示:分封宗法制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都是古代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在变与不变中不断完善与发展,为世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中国模式。 三公九卿制 概念:概念:是秦朝开创的中央官制 特点:特点:三公职能丞相 :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下设九卿) 御史大夫:副丞相,监察百官。 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未任命人员,君权在皇帝) 皇权为核心:三公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影响:影响: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

7、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郡县制 概念:概念:是地方行政区划管理制度 时空:时空:春秋后期春秋后期起源,秦朝秦朝时全国实行 特点:特点: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命,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影响影响:加强对地方政权直接的控制,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背景: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王势力逐渐强大,形成地方割据。汉景帝发生“七国之乱” ,平定。 特点特点:建立与完善中央官制,选官制度,监察制度,采用分权办法分化相权,建立工官制度垄断经济,实现思想统一 中外朝制(执行与决策分离) ; “推恩令” ;刺史制度(全国分为 13 州,州做

8、为监察区) ;铸钱权归中央;盐铁官营;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影响:加强地方治理,稳定封建政治秩序,维护国家大一统的局面,有利民族团结与融合,有利思想统一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概念:概念:汉代思想大一统,是思想文化专制 背景背景: 汉武帝时期, 经济实力逐渐增强, 国力日盛。 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能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特点特点: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神化君权。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的标准。在长安兴办太学,儒家垄断教育。 影响影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

9、权,维护国家大一统的局面,稳定封建政治秩序,儒学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四 隋唐时期(581-907) 三省六部制 概念:概念:是古代中国中央行政制度的创新 时空:时空:隋朝开创。唐朝完善 特点:特点: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执行,尚书省之下设立六部。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 影响:影响:三省合作,分工明确,减少决策失误,提高了办事效率;相权被分割,加强了皇权 均田制 概念:概念:封建土地国有制 时空:时空:北魏创立,隋唐沿用,安史之乱后受破坏 背景:背景:土地兼并减少政府收入,威胁政治统治 特点:特点:政府对无主的土地实行分配。土地不得买卖。 受田农民必须承担一定的租调和

10、徭役。 影响:影响:限制土地兼并,保护小农经济,增加政府收入,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统治 五 宋元(907-1368)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背景:吸取五代十国时期地方权力过大的教训。 措施:措施: (1)杯酒释兵权。 (和平方式,避免政权动荡) (2)权:削实权。州郡直属中央,文臣担任长官;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负责监督。 (3)钱:制钱谷。 地方财赋自留一部分作为开支,其余由转运使运往中央。 (4)兵:收精兵。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三衙掌握统兵权,枢密院掌握发兵权。 影响:影响: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造成了“冗官” 、 “冗兵” 、 “冗

11、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宋代文官政治 概念:概念:也叫士大夫政治,古代中国的官僚政治发展到成熟阶段 背景:背景:宋租佃契约关系发展,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宋朝重文轻武和科举制度的完善 特点:特点:重用文人,崇尚文教 影响影响:防止军人擅权和地方割据,强化中央集权。稳定政治秩序,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冗官、冗兵、冗费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军事力量薄弱,造成了严重的边防危机。 行省制度 概念:概念:元朝开创的地方行政制度 特点:特点: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这样削弱了

12、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从而使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环境,中央比较容易控制(以前是山川形便,地方行政区划大体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线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但极易产生割据局面) 影响: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经济重心南移 背景:背景:北方人口南迁,为南方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特点特点:唐朝开始南移,南宋完成南移 影响:影响: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发展,促进了宋元时期海上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南方

13、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租佃兰系 概念概念: 地主把土地出租给佃农耕种, 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的土地经营方式, 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 时空:时空:战国时期产生,宋朝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经营方式,明清时期人地矛盾突出使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背景:背景:建立在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的基础上 特特点:点:土地出租者与土地租佃者之间采取契约形式,佃农的身份地位提高。 影响:影响:佃农拥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对国家和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提高佃农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六 明清时代 内阁制度 时空:时空:明太祖废除丞相制,设殿阁大学士处理政务,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制

14、,明宣宗阁臣取得票拟权(建议权) 背景:背景: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忙 特点:特点: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只是皇帝内侍机构,无决策权,仅备顾问、咨询。 影响:影响:对皇权无制约,强化皇权 选官制度的变化 时间 制度 选拔标准 选拔方式 演变趋势 西周至战国 世卿世禄制 血缘血缘 世袭世袭 1.标准:由以家世、门第为标准到以学识、才战国 军功爵制 军功(才能)军功(才能) 能为标准 2 选官权:从地方收归中央 3.选择方式:由举荐评定授官到科举考试,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体现公开、公正、客观地原则。 汉朝 察举制 品行品行 举荐举荐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门第 品评 隋唐以来 科举

15、制 才学才学 考试考试 科丼制度 概念:概念:考试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 时空:时空:隋朝形成,唐宋完善,明清僵化。1905 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 特点:特点:注重人才的学识和才能 影响:影响: 前期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推动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把选官权力集中到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庶族有了上升渠道,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后期八股取士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 资本主义萌芽 时空:时空:明中后期以后,在江南地区出现

16、 背景背景:农业和手工业,商品经济的发展 特点特点:雇佣劳动。发展缓慢(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居主导地位;政治:明清的专制统治(海禁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思想:儒家传统思想中的重义轻利、重农轻贾等价值观念,根本是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影响:影响:促使市民阶层壮大,推动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使文艺发展呈现通俗化世俗化平民化发展趋势。但未起到推动社会转型的作用。 重农抑商政策 概念: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时空:战国时期出现,唐宋有所松动 背景: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机政权统治,为了维护小农经济,保证国家赋

17、税征收 影响:前期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后期阻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和自由劳动力的形成,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海禁”与闭兰锁国 概念:限制对外贸易的对外政策 时空:明清 背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产物;腐朽的封建统治;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扩张,侵扰我国东南沿海; “天朝上国”的观念。 特点:限制的是私人贸易,官方主持的朝贡贸易仍正常进行,时开时禁 影响:一定时期内对外来侵略起到过民族自卫作用。阻碍了中外交流,使中国失去海外市场和技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近代中国落后。 朝贡贸易 概念: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贸易,也

18、就是通过两国官方使节的往返,以礼物赠答进行交换的贸易方式 背景: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特点:“厚往薄来” 影响:宣扬国威, 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但朝贡贸易不计经济效益,违背经济规律,造成财政负担。 启示:发展对外关系必须适应经济发展规律,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 市民文化(相对概念贵族文学) 概念:迎合市民阶层需要而出现的文学艺术(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时空:宋元到明清 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 特点: 平民化,通俗化,个性化(表现的都是市井生活清明上河图展现了宋代繁华市井文化的场景。 影响:丰富与发展传统文化,改变传统的

19、社会生活,推动价值取向的变化如出现重商思潮和“经世致用”的思想,拜金之风十分强盛。茶坊酒市、娱乐业等第三产业繁荣发展; “瓦子” “勾栏”等娱乐场所纷纷涌现 宋明理学 概念:概念: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时空:时空:北宋产生,南宋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 背景:背景:汉代儒学体系的不足。佛、道的传播,三教并立、儒学出现危机。唐宋时期儒道佛相互渗透,儒学从佛、道中吸取思想。宋代加强中央集权要求统一思想,重文轻武,提供文化环境;科举制发展完善和书院教育盛行 特点:特点:把伦理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哲学化,思辨化。 影响:影响: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

20、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推动书院教育发展。伦理纲常束缚人们的思想,维护了社会秩序和专制统治。逐渐形成空谈义理的空疏学风。 明清之际进步思潮 概念:概念: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 背景:背景:专制强化,阶级矛盾尖锐,封建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理学空谈伦理道德,不注重实学实用;八股取士阻碍新思想的萌发。 “西学东渐” ,近代科学传入,开阔人们眼界。 特点:特点:批判君主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倡导工商皆本。主张经世致用。 影响:影响:进

21、步性: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一定程度冲击封建专制,影响近代中国反专制思想。局限性:未形成完整理论体系。未在当时成为主流思想。未能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 古代中国传统科技 概念:概念:以农学,天文,历法为主,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文明 特点:特点:服务农耕经济,注重实用性和经验,长期领先世界 影响:影响: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传统科技文明外传,传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促进东亚文明圈文化交流与传播。推动欧洲社会转型,扩大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近代中国近代中国 太平天国运劢 概念:是中国近代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时空:时空:1851-1856 背景: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出现

22、,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 影响:影响: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延缓中国半殖民地进程,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对土地的的要求,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提出的资政新篇 ,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客观上催生了洋务运动的产生。 破坏了中国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 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背景:背景: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列强打开了中国市场 特征:特征:耕织分离,解体是缓慢的过程,具有地区不平衡性。 影响:影响: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中国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被迫卷入世界市场。 洋务运劢 概念:概念:

23、清王朝以西方器物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时空:时空:19 世纪 6090 年代 背景:背景:在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打击下,清政府内外交困,面临统治危机,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新式工业,近代教育和建立近代海军。 特点:特点:近代中国的探索呈现学习西方器物文明的特点 影响:影响:开启近代中国经济工业化进程,推动近代中国军事教育科技外交近代化。一定程度抵制外国经济侵略。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民族资本主义 概念:概念:私人创办的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新式工业,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 时空:时空: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到 1956 背景背景: : 列强倾

24、销商品掠夺原料,自然经济解体;洋务运动诱导;外商企业刺激。 特点:特点: 地区发展不平衡(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 ;经济结构不平衡(轻工业发展迅速) 影响:影响: 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 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 使中国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改变 ,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为思想解放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启示:启示: 国家独立是民族经济振兴的前提。 善于抓住和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是振兴民族经济的重要策略。 优化投资环境,减少垄断经营。 保证充足的资金,以科技为先导。 维新变法 概念:概念: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时空:时空:1898 背景背景: : 甲午战后,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

25、加深,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领导维新变法 特点:特点: 自上而下方式,改良中国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影响:影响: 兴民权,倡新学,促进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西学东渐由器物文明转向制度文明,推动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辛亥革命 概念:概念:是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时空:时空:1894 到 1912(大概念) 背景背景: : 甲午战后,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政治舞台,领导辛亥革命 特点:特点:1912 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确立三权分立的责任内阁制度,是中国第一部 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影

26、响:影响: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沉重地打击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启示:旧民主主义革命缺乏群众基础。旧民主主义革命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具有阶级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双半的旧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完成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运劢 概念:概念:是封建统治阶级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立宪派推动新政进程)。 时空:时空:1901 到 1911 背景:背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为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挽救清朝危局,清政府被迫进行一些

27、改革 特点:特点:是清朝政府继自强运动(18611895 年)、维新运动(18951898 年)之后的第三次大型改革。内容涉及编练新军,废科举,奖励实业,宪政改革等(1908 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开始,1911 年废除军机处,成立“责任内阁” ,但大权集中在皇亲国戚手中,时人讥称“皇族内阁” , “预备立宪”的骗局被揭穿后,部分立宪派逐渐倾向革命,汉族官员更加离心,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 影响:促进中国政治的近代化,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条件。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 概念:概念: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启蒙运动 背景:背景:袁世凯尊孔复古以复辟帝制,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28、,要求民主政治。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 特点:前期特点:前期民主和科学为核心,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影响影响:进步性: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弘扬民主和科学思想,促进民众觉醒。提倡白话文,有利于文化普及和繁荣。促使马克思主义传播,推动五四运动的发生。局限局限: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五四运劢 概念:是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的,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一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 背景:背景: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激化阶级矛盾。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思想解放。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29、。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鼓舞 特点:特点:工人是主力,学生是先锋,形成三罢斗争,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影响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促进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加,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 国民革命运劢 概念:概念:国共合作形成四个阶级联合推动的打军阀,除列强的民主革命 时空:时空:1924 到 1927 背景:中共在开展工人运动中 认识到工人阶级力量不够强大,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孙中山维护共和斗争的失败后,实现了伟大转变,真诚欢迎中国共产党同他合作 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

30、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特点:特点:北伐战争,工农运动和收回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斗争推动革命展开 影响影响: 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宣传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共产党开始掌握了一部分武装,扩大了中共的影响力,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准备条件。 认识:无产阶级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拥有革命武装,开展武装斗争。 工农武装割据 概念:中兯领导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 时空:1927 到 1936 国兯十年对峙时期 背景:国民革命失败后进行的城市暴劢失败,表明敌我力量悬殊,城市中心论不符合中国革命实际,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

31、的道路 特点:在中国兯产党的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井冈山根据地巩固扩大,1930 年全国建立十几个根据地,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成立。 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走俄国人的路转向走自己的路。是一条正确的民主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正确道路,使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 抗日战争 时空:时空:1931 到 1945 背景:背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和高涨,国共由对峙逐步走向合作抗日 特点:特点:局部抗战走向全民族抗战 影响:影响: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共产党及人民军队力量壮大,为

32、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起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废除了治外法权;奠定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基础等) 古雅典和罗马阶段: 十二铜表法 概念:概念: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 背景:背景: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特点:特点:内容广泛、条文明晰 影响:影响: 审判、量刑有法可依,平民利益得到保护;明确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的既得利益;是罗马习惯使法的汇编,保留着原始、野蛮的古老习惯。 近现代西方近现代西方: 新航路开辟 概念:概念:欧洲到东方的新航路 时空:时空:15 世纪 背景背景: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黄金需求增加。文艺复兴倡导

33、人文主义鼓励冒险。 影响:影响: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引发了“商业革命” :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 ;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引起欧洲“价格革命” :大量金银流入西欧,金银贬值,物价猛涨;加速社会分化,加速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发展。 ( “价格革命”是西欧资本原始的重要组成部分) 。 早期殖民扩张 背景:背景:新航路开辟后,西欧进行殖民掠夺 特点特点:抢占殖民地,掠夺财富,是资本主义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表现:

34、西欧殖民者在世界各地建立了殖民地,并建立了直接的贸易联系,从而使这些地区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同时,在殖民扩张中获取的财富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而资本主义的发展又以贸易方式推动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影响:影响:加速西欧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文艺复共 概念:概念:资产阶级借助古罗马和古希腊传统文化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时空:时空:14 到 17 世纪 背景:背景: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壮大 特点特点:以古典为师,以文艺形式批判神权世界观,提倡人性和现实幸福的追求

35、 影响:影响: 推动人文主义思想的复兴。为新航路开辟准备思想条件。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开辟道路。催生近代自然科学 宗教改革宗教改革 概念:概念: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反封建和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 时空:时空:16 世纪 背景:背景: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思想解放。德意志受教会压榨最严重,激化了社会矛盾。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天主教的束缚 特点:特点:主张主张“信仰得救”,否定罗马教会权威 影响影响:进一步弘扬人文主义,打击天主教会神权统治,促进新兴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西欧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启蒙运动启蒙运动 概

36、念:概念: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和教权的思想解放运动 时空:时空:17 到 18 世纪 背景:背景: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壮大,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文艺复兴促进思想解放 特点特点:以理性为核心,批判教权和专制王权,提倡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主权在民,科学精神 影响:影响:冲击专制思想。为法国大革命准备思想条件。为资本主义代议民主制度提供设计蓝图。影响近代中国政治运动和思潮。为工业革命的展开提供人文思维 资产阶级代议制 背景:背景: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革命或改革制定了宪法,确立与完善代议制 特点:特点:实行议会政治,权力制衡,政党政治,议会立法为核心特征,形成两种类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

37、和制。 影响:影响: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缓和矛盾,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近代中国民主政治探索提供模式 权利法案 概念:概念:英国议会颁布的宪法性文献 时空:时空:1689 年英国颁布 背景:背景:16401688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光荣革命”是其结束的标志)的胜利 特点:特点: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影响:影响:否定了君权神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英国实现了由“国王的议会”到“议会的国王”的转变) 。议会的

38、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标志君主立宪制初步确立(当时国王依然掌握行政大权) 。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8 世纪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背景:背景: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初步确立资本主义代议制度, “重商主义”政策,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特点:特点: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贸易公司和开展黑奴贸易,加速资本原始积累。发动商业战争(英西战争,英荷战争,英法战争) ,确立殖民霸主地位 影响:影响:为工业革命准备市场资金等条件,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 工业革命 概念:概念: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一个

39、飞跃,是生产技术的进步,也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革命 时空:时空:18 世纪 60 年代到 19 世纪中 背景背景:代议制度奠定政治基础,圈地运动提供自由劳动力;海外贸易和黑奴贸易积累资本;18 世纪中英国成为殖民帝国,扩大海外市场 特点:特点: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手工劳动,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 影响:影响:工业革命提高生产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引起产业结构变化,工业比重上升,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推动资本主义代议制度的完善。促使阶级结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传统的重商主义被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所取

40、代,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但工业革命也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 启示:启示:发展经济应与保护环境同步进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关注弱势群体,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空:时空:19 世纪世纪 60 年代到年代到 20 世纪初世纪初 背景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地进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扩大了国外市场。 特点:特点:中心是德国和美国,电的广泛应用和内燃机创制是其标志。出现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

41、、化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重工业比重上升 影响:影响:提高生产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工厂规模扩大,生产和资本集中形成了垄断组织。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导致国际关系紧张和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垄断组织垄断组织 概念:大企业控制某种产品的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 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工厂规模的扩大,资本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益加强。 特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影响:经济上,经济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政治上,政治上,垄断资本家为攫取更多的利润,干预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对外关系上,对外关系上,促使资本

42、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导致国际关系紧张和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世界市场的形成 时空:时空:19 世纪中期 背景:背景:工业革命的开展,生产力发展,对原料和商品市场的需求;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特点特点: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为主。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影响: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造成亚非拉地区落后。 责任内阁制 时空:时空:18 世纪,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任首相并组织内阁,内阁向议会负责,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19 世纪中期最终形成。 特点:特点: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内阁全体成员对政

43、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影响:发展与完善资本主主义代议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美国 1787 年宪法 概念:概念: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背景:背景: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的邦联制,结构松散,软弱无力,无法保障国家利益,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特点:特点:宪法规定联邦制(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原则,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和民主制原则(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对选民负责) 影响影响:维护了独立战争的成果,确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巩固了资

44、产阶级统治,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规定基本人权,允许黑人奴隶制,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1875 年法兮西第三兯和国宪法 背景:背景: 1870 年普法战争战争爆发,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1875 年,法国建立第三共和国 特点:特点:是保皇派与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总统任期 7 年,可连选连任,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总统和部长对议会负责 影响:影响: 以法律形式确立共和制度,是历史的进步。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背景:背景: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经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 特点:特点:确

45、立君主立宪政体,是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行政权控制立法权,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权力。 (德国是容克地主阶级通过王朝战争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统一后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和封建专制残余;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依赖性强,工人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 影响:影响:以法律形式确立君主立宪制,是德国历史上的重大进步,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专制传统和军国主义推动了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 俄国十月革命 概念:概念: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背景:背景:一战激化俄国各种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资本主义发展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无产

46、阶级革命的条件成熟 特点特点: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走以城市武装起义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影响影响: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 战时兯产主义政策 概念:概念:苏俄在战争条件下实施的临时性政策 时空:时空:1918 到 1921 年 背景:背景:国内战争下,适应军事斗争和巩固政权需要而实施。 特点:特点: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进而直接进入共产主义。 影响:影响:适应战时需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

47、人力、财力、物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捍卫了苏维埃政权。战争结束后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新经济政策 时空:时空:1921 到 1927 年 背景: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新的政治经济危机。 特点:特点:在无产阶级政权掌握经济命脉的情况下,利用商品、市场、货币关系,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国家资本主义方式) 。 影响:影响: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加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斯大林模式” 概念:概念: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时空:时空:20 世纪 30 年代在两化建设中逐步形成 背景背景:外国资本主义的包围和战争威胁。国内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斯大林个

48、人因素。 特点:特点:单一公有制,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排斥市场,片面发展重工业。 影响:影响:苏联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了工业化,1937 年,苏联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苏联改革 概念:概念: 三夫改革,调整生产关系 时空:时空:20 世纪 50 年代到 20 世纪 80 年代 背景:背景:为了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特点:特点:涉及农业和工业等方面 影响:影响:一定程度突破斯大林体制,扩大农民和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但成效不明显,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社会主义原

49、则,最后导致苏联解体。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时空:时空:1929 到 1933 背景:背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日益突出。各国长期推行自由放任政策,造成市场虚假繁荣 特点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影响影响:经济:引发经济萧条;推动资本主义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政治:引发政治危机,社会动荡不安,法西斯主义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国际关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转嫁危机,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争夺国际市场,不仅加深了危机,而且使国际关系日趋恶化,大战迫在眉睫。 启示:启示: (1)繁荣和危机

50、总是密切相关、同时并存的,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与时俱进。 (2)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适时调整生产关系,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 (3)发展经济与改善人民生活相结合。 (4)各国政府应承担起各自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加强国际合作,一旦危机发生,共同采取遏制危机。 (5)规范股市和信贷,防范金融投机。 (6)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 罗斯福新政 背景背景:19291933 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加深了美国的社会危机。胡佛政府采用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使危机得不到解决。对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借鉴(计划经济) 特点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历史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