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特点 对点训练+综合强化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99764 上传时间:2021-11-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3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2.2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特点 对点训练+综合强化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3.2.2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特点 对点训练+综合强化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3.2.2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特点 对点训练+综合强化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3.2.2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特点 对点训练+综合强化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 2 2 课时课时 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特点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特点 题组一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1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多时( ) A甲状腺的功能增强 B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的功能增强 C垂体的功能增强 D机体代谢增强 答案 D 解析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多时,会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垂体,使下丘脑、垂体功能减弱,进而调节甲状腺,使甲状腺功能减弱。 2光信号通过调控生物钟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从而调控机体的繁殖活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决定动物的繁殖行为 B下丘脑是接受光刺激的感受器 C该过程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D垂体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性腺

2、答案 C 解析 环境影响动物的繁殖行为,而不是决定动物的繁殖行为,A 错误;下丘脑中存在接受光刺激的感受器, 而不是下丘脑是感受器, B 错误; 根据题干信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再结合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可知,该过程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C 正确;垂体释放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D 错误。 3已知促性腺激素和雌激素分别为蛋白质类物质和固醇类物质。请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切除,图中所列激素的合成及分泌量短时间内都将减少 B切除,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将不能被运输到 C若让该动物口服促性腺激素,则的活动将增强 D若让该动物口服雌激素,则的活动将减弱 答案 D 解析 图中分别表示垂

3、体和卵巢。若切除垂体,促性腺激素和雌激素的合成及分泌量会减少,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量短时间内会增加,而且可以被运输到卵巢,A、B 错误;促性腺激素是蛋白质类物质,口服后会被分解,因此不会导致卵巢活动增强,C 错误;雌激素属于固醇类激素,可以口服被利用,它在体内浓度升高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D 正确。 4. (2020 辽源市第五中学高二月考)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为找出病变的部位,现通过给两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别测定每个人注射前 30 min 和注射后 30 min 的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测定结果如下表。 项目 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mU/L) 注射前

4、 注射后 健康人 9 30 甲 2 2 乙 2 29 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甲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乙病变的部位是垂体 B甲病变的部位是垂体,乙病变的部位是甲状腺 C甲病变的部位是垂体,乙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 D甲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乙病变的部位也是甲状腺 答案 C 解析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控。甲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保持不变,说明甲个体发生病变的部位不是下丘脑,而是垂体;乙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显著升高,说明乙个体发生病变的部位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下丘脑。综上分析,C 符合题意。 5将成熟的雄性小白鼠的甲状腺摘除,从第三

5、周开始,每周注射激素 a,结果激素 a 和激素b 在血液中浓度变化如下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 曲线代表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 Bb 曲线代表促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 Ca 曲线代表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 Db 曲线代表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 答案 C 解析 依题意可知,切除甲状腺后,小白鼠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下降,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当人为地补充甲状腺激素后,小白鼠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上升, 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 导致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据此,依题意和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a 曲线可代表由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b 曲线

6、可代表由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C 正确。 6下图表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状腺细胞表面既有 TSH 的受体,也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B当血液中碘不足时,图中过程减弱 CTSH 具有促进 TH 合成、释放,以及甲状腺增生的作用 D图中“某神经元”的调节能确保应急情况下对高水平甲状腺激素的需求 答案 B 解析 由题图可知,甲状腺既受到 TSH 的调节,也受到神经的控制,因此甲状腺细胞表面既有 TSH 的受体,也有神经递质的受体,A 正确;当血液中碘不足时,TH 合成减少,过程对垂体和下丘脑的抑制作用减弱,进而导致图中过程增强,B 错误;TSH 是促甲状腺激

7、素,具有促进 TH 合成、释放,以及甲状腺增生的作用,C 正确;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神经调节速度快且不受反馈调节的影响,能确保应急情况下对高水平甲状腺激素的需求,D 正确。 题组二 激素调节的特点 7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微量和高效 B通过体液进行运输 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D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答案 D 解析 激素随体液运往全身,但只特异性地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8下列关于人体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激素是信息分子,成分都是有机物 B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许多代谢活动 C激素只对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的代谢起

8、调节作用 D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可以释放激素 答案 B 解析 人体内的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合成并分泌的微量有机物,A 项正确;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只是对细胞(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代谢起调节作用,B 项错误、C项正确;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能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D 项正确。 9(2020 广州高二检测)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机体中激素的分泌量是不变的 B激素是具有高效性的生物活性物质 C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 D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分布在体内各种细胞上 答案 B 解析 受内外因素影响,机体中激素的分泌量是变化的,A 项错误;激素具有微量

9、、高效的特点,其活性受温度、pH 等因素影响,B 项正确;性激素主要是类固醇,C 项错误;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分布在甲状腺细胞上,D 项错误。 10如图是高等动物雌激素分泌及作用机制模式图,A、B、C 代表结构,a、b、d、e、f 代表物质,、代表过程。据图判断不合理的是( ) A雌激素是固醇类物质,通过自由扩散跨膜运输后与细胞内的受体结合 B图中结构 A 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 C血液中雌激素含量通过反馈调节维持相对稳定 D物质 a 为促性腺激素,其作用的靶细胞为垂体细胞 答案 D 解析 雌激素是固醇类物质,通过自由扩散进行跨膜运输,从图中可以看出,雌激素是进入细胞后发挥作用的,A 正确;

10、结构 A 为下丘脑,既能分泌激素,又能传导兴奋,B 正确;C分泌的雌激素过多, 对 A 和 B 的分泌活动有抑制作用, 血液中雌激素含量通过反馈调节维持相对稳定,C 正确;物质 a 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作用的靶细胞为垂体细胞,D 错误。 11给正常小狗实施垂体切除手术后,短期内小狗血液中的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 分别用曲线 a、 b、 c 表示, 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 B 解析 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实施垂体切除手术后,促甲状腺激素(b)减少,从而导致甲状腺激素(c)减少。此时为了合成更多的甲状腺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

11、)会增多。综上分析可知,B 正确。 12下图为动物的某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该生理过程中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可与激素 Y 相抗衡 B长期注射激素 Y 可导致性腺衰退 C激素 Y 到达靶细胞后,通过主动运输进入靶细胞内而发挥作用 D该生理过程体现了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 答案 C 解析 该生理过程中下丘脑分泌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Y 是卵巢分泌的促进卵细胞形成的雌激素, 两者对于促性腺激素的分泌相抗衡, A 正确; Y 是雌激素, 长期注射雌激素,体内雌激素含量过高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导致性腺退化,B 正确;雌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C 错

12、误;性激素的调节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D 正确。 13研究人员只以某种植物种子饲喂三只年龄、生理状态相同的同种实验鼠,一个月之后,测定实验鼠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 结果甲状腺激素仅为对照鼠的一半,促甲状腺激素却比对照鼠多。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过多能促使甲状腺增生 B该植物种子中可能缺乏碘元素,影响实验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C实验鼠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比对照鼠少 D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导致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 答案 B 解析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而垂体分泌的是促甲状腺激素,A 项错误;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实验组中促甲

13、状腺激素含量比对照组多,但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比对照组少,说明实验组中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少,B 项正确;由于实验组中促甲状腺激素比对照组多,促甲状腺激素的量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因此实验组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比对照组多,C 项错误;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时,会导致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多,其对垂体的抑制减弱,D 项错误。 14现有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等五种激素。a、b、c、d、e 分别代表其中的一种。图中除 d、e 两种激素对于某生理效应相抗衡外,其余上下、左右相邻的激素之间在某些生理作用方面均为协同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c、e

14、 分别代表的激素为生长激素、肾上腺素、胰岛素 Ba、b 两激素在生长发育方面具有协同作用,a 侧重促进生长,b 侧重促进发育 Cd 激素最主要的作用部位是肝脏 D切除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是激素 a、b 答案 D 解析 以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调节中相抗衡作为突破口,可以分别确定 a 为生长激素、b 为甲状腺激素、c 为肾上腺素、d 为胰高血糖素、e 为胰岛素,A 正确;a 生长激素侧重促进生长,b 甲状腺激素侧重促进发育,两者在生长发育方面具有协同作用,B 正确;胰高血糖素最主要的作用部位是肝脏,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升高血糖浓度,C 正确;切除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垂体

15、受到影响,甲状腺分泌 b 甲状腺激素受到较大影响,D 错误。 15 人体细胞之间的通讯多数是通过信号分子传递的。 有些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表面的受体,有些则作用于细胞内受体。生物学上将细胞外与膜受体结合的信号分子称为第一信使,由其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则称为第二信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表面膜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 B神经递质和绝大多数激素都是第一信使 C第二信使通过调控细胞核内基因的翻译过程发挥作用 D第一信使与膜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答案 C 解析 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与膜受体结合的第一信使有神经递质、大多数激素等,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翻译过程在细

16、胞质中进行,而不是在细胞核内进行。 16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进入繁殖季节。光照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 请回答: (1)通过对图解分析,鸟类的繁殖活动是通过机体的_和体液调节两种调节方式完成的。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_(填“下丘脑”“垂体”或“性腺”)。 (2)上面图解中的 A、B、C 分别代表由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物质,则它们分别是_、_和_。C 进入血液后,通过_作用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据图判断,若要验证 B 的生理作用,_(填“能”或“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其原因是_ _。 答案 (1)神经调节 下丘脑 (2)促

17、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 性激素 反馈 (3)不能 鸟去除了性腺,失去了促性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无法验证该激素的生理作用 解析 (1)由图解可知:外界环境信号通过神经系统刺激下丘脑,下丘脑将神经信号转换成激素信号,通过垂体实现了对性腺分泌活动的调控,故鸟类的繁殖活动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共同完成的。(2)下丘脑、垂体、性腺分泌的物质分别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性激素分泌的调节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相同,即血液中性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中相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3)B(促性腺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 调节性激素的

18、合成和分泌, 即其作用需通过性腺来体现,故要验证 B 的生理作用不能对实验动物做切除性腺处理。 17 如图是人体调节生长激素(GH)分泌的示意图(图中字母组合各表示一种激素或信息分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血糖降低、慢波睡眠或应激刺激均可促进 GH 的分泌,除此之外,_也可以促进 GH 的分泌。 (2)垂体在分泌较多 GH 的同时,还分泌_,该物质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抑制 GH 的分泌, 一条途径是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另一条途径是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图中具有协同关系的物质有_(答出两对)。 答案 (1)甲状腺激素 (2)IGF-1 IGF-1 抑制垂体分泌

19、GH IGF-1 促进下丘脑分泌GHRIH 抑制垂体分泌 GH (3)GHRH 和甲状腺激素、IGF-1 和 GHRIH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血糖降低、慢波睡眠或应激刺激均可促进 GH 的分泌,除此之外甲状腺激素也可以促进 GH 的分泌,二者起到协同作用。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垂体在分泌较多 GH 的同时,还分泌 IGF-1,而 IGF-1 激素可以促进下丘脑分泌 GHRIH,GHRIH 作用于垂体,抑制垂体分泌 GH,即 IGF-1 促进下丘脑分泌GHRIH 抑制垂体分泌 GH;同时 IGF-1 还可以直接作用于垂体,抑制垂体分泌 GH,即IGF-1 抑制垂体分泌 GH。因此 IGF-1 与 GHRIH 在抑制垂体分泌 GH 方面起到协同作用。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具有协同关系的物质有 GHRH 和甲状腺激素(共同促进垂体分泌GH)、IGF-1 和 GHRIH(共同抑制垂体分泌 G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人教版(新教材) > 选择性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