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 3 3 课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1.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 2.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1.现代农业的形成 (1)条件: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的推动。 (2)出现: 20 世纪中叶: 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 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 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技武装的,用现代组织 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 (3)发展: 20 世纪下半叶以来: 一大批优良品种育成推广, 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 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农作物的
2、单位面积产量及禽畜的生 产量大幅度增长。 (4)特征: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方式。 采用机械进行大规模农业生产的生产单位或组织 2.农业机械化 (1)条件 20 世纪以来,汽油拖拉机和柴油拖拉机实现批量生产,为农业机器的广泛使用 创造了条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体现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大功率拖拉机牵引的铧式犁、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特点:农业机械的规模不同。 西方:美国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法国以中型为主,日本以小型为主。 国情不同,导致农业机械规模的差异 中国:大、中、小型相结合。 (3)作用:农业科技的发展推动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人工
3、化向自动化转 变。 3.粮食品种的改进 (1)条件:杂交育种技术的新突破。 利用不同基因组成的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个体进行杂交,获得所需的表现型类型 的育种方法 (2)成就 1930 年,美国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玉米新品种。 1941 年,墨西哥培育出小麦新品种。 20 世纪 60 年代,菲律宾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在东南亚推广。 中国的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不断取得突破。2014 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 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百亩实验田平均亩产创世界纪录。 (3)作用: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 4.养殖业、畜牧业、渔业的现代化 (1)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
4、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 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在的设备或装置,使生产过程自动地运行 (2)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渔船、网具等日趋现代化。 (3)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发展,养殖种类从淡水鱼发展到海鱼 以及海参、鲍鱼、虾类等。 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1.传统储备技术 (1)出现:在原始农业社会,人们利用地窖和陶器存储余粮。 (2)发展:随着古代农业的发展,粮仓的储备技术逐渐改进,不仅防鼠、防盗、防 潮、防火,还具有良好的保鲜功能。 2.现代粮食储备技术 (1)原因:20 世纪以来,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粮食储备技术的进步。 (2)成就 美国:20 世纪 50 年代,
5、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后来在全世界得到广泛 应用。 采用自然或机械方法使风到达相对密封 的环境中,以提高空气质量 中国: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21 世纪以来,新型 制冷设备相继推出。 (3)趋势:仓容量不断扩大;低温、低氧;自动化和智能化。 3.食品的保存和冷藏 (1)保存:在古代,人们利用腌制或风干等方法加工保存食品,还利用自然界中的 冰来延长食品保藏期。 (2)冷藏 自 20 世纪 20 年代起,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以及食品包装等领域的 技术不断进步,家用冰箱和冷柜普及,冷冻食品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冷链 物流产业也发展起来。 以冷冻工艺学为
6、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2010 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 政府的重视和规范 体布局,大大促进了这项产业的发展。 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1.饥饿与粮食安全 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保障,事关人类的永续发展和前途命运 (1)背景:随着人口激增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食物需求 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2)对策 各国政府都把保障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多次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制定粮食安全行动计 划,为人类共同消除饥饿统筹资源。 1996 年,中国发布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白皮书,
7、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 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此后,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 体现了中国政府的责任和担当 (3)成就: 中国在增加粮食产量、 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粮食产量由 1978 年的 30 476.5 万吨,增加到 2018 年的 65 789.2 万吨。 2.食品安全 (1)原因:农业现代化的负面作用。 化肥、 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土壤污染, 它们通过食物链进入农作物和禽畜体内。 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造成食物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违法使用危害健康的添加剂, 导致食品
8、安全事件频发。 (2)应对 各国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制定法律法规进行治理。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2009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 法 ,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此后,不断进行修订;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 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问责,提高监管水平和能力。 阅读教材 想一想 1.阅读教材 P15“思考点”:冷链物流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提示:利用冷链物流行业来进行更好的存放;能够帮助延长物品的保鲜周期,提 高物品的经济效益; 为物品创造最佳的储存环境, 避免各项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2.阅读教材P16“历史纵横”: 20世纪80年代非洲出现大饥荒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9、? 提示:自然灾害(旱灾)。 3.阅读教材 P16“学思之窗”: 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应 对粮食安全问题? 提示:(1)原因 全球粮食总产量因严重自然灾害而降低。 全球粮食消费量因经济复苏而增加。 燃料乙醇异军突起消耗大批粮食资源。 全球粮食储备量猛降。 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长期投资不足所产生的影响。 (2)应对粮食安全问题 调整和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努力扩大优势产区发展粮食生产。 主攻单产,稳定增加粮食总产。 加大优良品种和种粮技术的推广。 加强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 严格耕地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建立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的长效机制。 加强国际合作
10、与团结,开放粮食市场。 4.阅读教材 P17“思考点”:为什么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提示:(1)经营者素质不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2)食品安全知识及安全意识不高,食品安全宣传的声势不大、氛围不浓。 (3)无公害食品生产与销售脱节。 (4)假劣食品流向城乡结合部及农村牧区。 (5)监管职能分散,协调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6)政府对“食品安全”经费投入不足,监管工作到位难。 (7)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难度较大。 发掘教材 读一读 1.阅读图片“铧式犁”(见教材 P13) 信息解读:铧式犁是一种耕地的农具,为全悬挂式铧式犁,由在一根横梁端部的 厚重的刃构成,通常系在一组牵引它的牲畜或机动车上,
11、也有用人力来驱动的。 具有打破犁底层、恢复土壤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消灭部分杂草、 减少病虫害、平整地表以及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标准等作用。 2.阅读图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田间查看水稻长势”(见教材 P14) 信息解读: 袁隆平, 男, 汉族, 无党派人士, 1930 年 9 月生于北京, 江西德安人, 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 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 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为我国粮食安全、 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 3.阅读教材图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徽标”(见教材 P16) 信息解读:联合国粮食及农业
12、组织,简称“粮农组织”,于 1945 年 10 月 16 日在 意大利罗马正式成立,是联合国系统内最早的常设专门机构,是各成员国间讨论 粮食和农业问题的国际组织。 现成员共有 194 个成员国、 1 个成员组织(欧洲联盟) 和 2 个准成员。其宗旨是提高人民的营养水平和生活标准,改进农产品的生产和 分配,改善农村和农民的经济状况,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并保证人类免于饥饿。 探究一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史论要点 1.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要求 (1)推进农业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组织化经营模式的转变。 (2)推进农业由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集成农业技术转变。 (3)推进农业由
13、传统粗放经营向现代集约经营转变。 (4)推进农业由工农分离、城乡脱节的二元经济结构向工农协调、城乡结合的一体 化经济结构转变。 (5)推进农业由简单初级产品生产向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经营转变。 (6)推进农业由传统线性经济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变。 2.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路径 (1)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条件。 (2)着力扶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3)强化科技支撑,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4)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 (5)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土地规模效益。 对点训练 1.(2020 浙江名校联盟模拟)某学者在论文中提到: “1
14、873 年美国人帕尔文制成第 一台履带式的以蒸汽为动力的拖拉机,1892 年内燃拖拉机在美国首先研究成 功1930 年上升到 93 万台,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据此,材料反映了( ) A.工业革命引发农业领域的变革继续深化 B.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农业生产方式巨大变革 C.农业机械化推动了农业产量的提高 D.工业发展推动了钢铁制造业的发展 解析 内燃拖拉机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故 A 项错误; 根据“1892 年内燃 拖拉机在美国首先研究成功1930 年上升到 93 万台,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 可知内燃机的使用促进了农业机械化, 带来农业生产方式巨大变革, 故B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农业产量
15、情况,故 C 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农业 生产方式巨大变革,未突出钢铁制造业,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2.(2020 河南焦作模拟)下表是根据国际统计年鉴数据“1996 年平均每千亩耕地 上使用机械台数”绘制的,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机械类型 世界 亚洲 中国 拖拉机 19.1 13.9 5.4 收割机 3.1 3.8 0.9 A.我国农业机械制造整体水平较低 B.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 C.国家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D.农民对使用机械生产的动力不足 解析 “我国农业机械制造整体水平较低”是现象,而不是原因,故 A 项错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恢复
16、小农经济的单干模式妨碍了机械化和科学技术的 大规模推广,故 B 项正确;国家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与史实不符,故 C 项 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农民对机械生产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探究二 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史论要点 1.食物储存的基本原则:防潮、避光、低温。 2.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现代食物储备技术进步的原因 (1)科技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粮食储备技术的进步。如机械通风储粮技术、谷物冷却 机、机械低温制冷储粮技术。 (2)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广泛应用,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 (3)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
17、 (4)家用冰箱和冰柜普及,冷冻食品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冷链物流产业的发 展。 对点训练 1.20 世纪以来,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粮食储备技术的进步,20 世纪 50 年代 美国已经使用的储粮技术是( ) A.谷物冷却机 B.机械通风 C.机械低温制冷 D.地窖和陶器 解析 谷物冷却机是德国发明的技术,A 项排除;机械通风是美国的储粮技术, 所以 B 项正确;到 1990 年,很多国家使用机械低温制冷储粮技术,时间不符,C 项排除;地窖和陶器是中国古代的技术,所以 D 项排除。 答案 B 2.2010 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对冷链物流业进行整体布局。 关于冷链物流对人们生
18、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冷链物流企业呈现出网络化、标准化发展态势 提高了食品的保鲜能力 大大提高了食物的存储期限 为食品的安全输送提供了保证 A. B. C. D. 解析 冷链物流企业呈现出网络化、标准化发展态势是冷链物流业自身的特点, 不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所以排除,其他几个选项都正确。所以选 D 项。 答案 D 探究三 食品安全问题 史论要点 1.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 (1)从生产者的角度来说:在当今社会的市场经济的驱使下,一些食品生产企业、 不法商贩为获得更高额的利润急功近利、唯利是图,为牟取暴利置人民的生命健 康于不顾,缺乏起码的诚信。 (2)从消费者
19、的角度来说:许多消费者缺乏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识假能力和自我 保护能力。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较低,自我保护能力低下,间接造成了违法食品 有市场需求、违法者有生存空间。 (3)从国家的角度来说:一方面是政府监管不到位,另一方面是我国食品安全相关 法律还不健全。政府部门的监管体系与食品安全的保障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这就为那些不法厂商、 企业违法生产超低标准、 不合标准的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 2.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加强食品安全的措施 (1)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系统。借鉴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进一步细化和规范食品安全生产领域内的法律制度,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食品安全 方面的具体标准
20、。同时,要提高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使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与 国际标准接轨。 (2)加强法律法规对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惩罚力度。借鉴国外的巨额赔偿制度,对 生产和销售质量不合格、不安全食品的厂商处以高额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应当加 重追究其刑事责任,以达到足以震慑其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作用。 (3)政府应当切实履行好其监管职责,加强对食品质量的安全监管。集成食品安全 管理主体,变多头管理为责任主体明确的单一垂直管理体系。加强食品质量的安 全监管应当成为政府的头等大事。 (4)企业要加强社会责任感。作为一个食品企业,生产安全的食品,不仅是它长期 生存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也是其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和基本道德。
21、因此,必 须严格按照食品标准生产和加工食品。 对点训练 1.各国都非常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制定法律法规进行治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 食品安全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下面哪些是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措施( ) 用最严谨的标准 最严格的监管 最严厉的惩罚 最严肃的问责 A. B. C. D. 解析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 惩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所以都符合题意。 答案 B 2.下面材料节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据此可知( ) 第二十八条 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 害人体
22、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二)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 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 (七)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 (八)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九)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A.食品安全主要在包装时产生 B.为保证食品安全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食品经营者、销售者违法经营 D.中国政府采取立法的形式保证食品安全 解析 A 项和 C 项是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所以排除;B 项太绝对,可以排 除;材料中是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所以中国政府采取立法的形 式保证食品
23、安全,所以 D 项正确。 答案 D 【典例 1】 (2020 广东湛江一模) 礼记 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 在 礼 记 王制中写道:“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 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由此可见,先秦 时期( ) A.置民生问题于首位 B.注重粮食安全问题 C.提倡农业精耕细作 D.推崇勤俭治国原则 明立意 以礼记中的典章制度为切入点,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先秦时期 的粮食问题。 抓关键 材料中分别说了缺九年、六年、三年储备粮对国家的危害,可见对粮食 储备之重视。 排干扰 材料中仅能体现对粮食的重视,不涉及其他问题,也不涉及除粮
24、食外的 其他民生问题,因此无法判断先秦是否置民生问题于首位;材料中未涉及耕种方 式,也未涉及为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相关手段,与精耕细作无关;材料中强 调的“蓄”是粮食的储备,而非粮食的节俭,也未提及“勤”的相关内容。 B 【典例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多数人并没有选择吃的权利。不过,这一情况随 着人类社会步入近代而发生了巨大变化。 食物的大交换 十五世纪末,新大陆被发现后,美洲特有的农作物被带到了欧洲,进而传播到非 洲和亚洲。像玉米、土豆、红薯等作物,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与习惯,更 成为人们在饥馑之年的救命口粮。 到 1800 年左右, 取材于美洲的
25、蔗糖已经成为欧 洲普通人的日常必需品。 同时, 旧大陆的一些农作物和家畜被欧洲人带到了美洲; 不过,家畜的过快繁殖也引发了美洲的生态危机。至少在欧洲,新旧大陆之 间的食物大交换,间接促成了一个更为平等社会的出现。当然,欧洲这种平等的 背后是上千万背井离乡的黑人奴隶的血泪史。 食物的工业化 工业化食品的出现,解决了食物的保存和运输两大问题。1835 年、1874 年,美国 人雅各布 珀金斯和德国人卡尔 冯 林德在大西洋两岸先后发明了制冷机和冷冻机; 同时,借助同时代铁路和航运技术的发展,大宗肉类食物的跨国和远洋运输不再 是问题。大型屠宰厂、肉类加工厂、罐装食品厂纷纷建立,之前手工烹制食物的 “温
26、情脉脉”被标准化大规模生产所追求的效率和价值所取代。 但总体而言, 民众尤其日益扩大的社会中下层人士从食品的工业化中还是得到了好处,因为获 得了更多吃的权利。 食物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今天,麦当劳金色拱门的标志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象征。西方食物在向全 球挺进的同时,必须经历一个被“地方化”的过程,也就是必须适应当地的饮食 习惯和文化传统。如肯德基公司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口味,推出了粥、油条和大饼 等产品。随着西方快餐和工业加工食物的传播,肥胖、心脏病、糖尿病等与 不健康饮食有关的疾病也在扩散。 一系列新的健康风险抵消了工业化食物的好处, 也让人们开始警觉快餐和工业化食物的弊端。 摘编自张旭鹏舌
27、尖上的世界近代以来 食物从区域到全球的传播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近代以来食物的传播与人类社会 发展”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任选一个历史时期或全面 综合考察皆可,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第一步 审设问 定方向 审读关键 审读通则 引导词 “根据材料并结合知识”说明答案一方面来自材料内容,另一方面来 自教材知识。 提示词 “自拟论题”扼要提炼;“论述”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限制词 时空限定近代以来、从区域到全球;内容限定食物的传播。 第二步 读材料 提信息 据材料“十五世纪末,新大陆被发现后,美洲特有的农作物被带到了欧洲,进而 传播到非洲和亚洲
28、。像玉米、土豆、红薯等作物,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与 习惯, 更成为人们在饥馑之年的救命口粮”可得近代以来食物的不断传播深刻地 影响着世界, 然后就物种的传播出现的影响进行论述据材料“十五世纪末, 新大 陆被发现后, 美洲特有的农作物被带到了欧洲, 进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 像玉米、 土豆、红薯等作物,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与习惯,更成为人们在饥馑之年 的救命口粮”可得近代以来食物的不断传播深刻地影响着世界, 然后就物种的传 播出现的影响进行论述即可;据材料“工业化食品的出现,解决了食物的保存和 运输两大问题”“但总体而言, 民众尤其日益扩大的社会中下层人士从食品的工 业化中还是得到了好处,
29、 因为获得了更多吃的权利”可得工业革命时代的食物发 展与传播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然后联系所学举出例子即可。 第三步 列要点 组答案 示例一 论题:近代以来食物的不断传播深刻地影响着世界。 论述:自新航路开辟始,经两次工业革命,至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各地联 系不断加强,日益形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并向全球化发展。这一过程 也推动了食物从区域到全球的传播。近代以来食物从区域到全球的传播,以及食 品加工技术与其他科技的发展, 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饮食,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也不断改变着人们的饮食结构和习惯;这既有利于加强世界各地之间饮食文化的 交流与融合,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地的社
30、会发展。但由此而日益滋生的食品卫 生与安全等健康风险问题不容忽视,值得人们反思与警惕。 总之,近代以来世界联系日益密切,食物也突破区域限制不断向全球范围传播, 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示例二 论题:工业革命时代的食物发展与传播深刻地影响着世界。 论述: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条件与生活环境,也推动了世界 市场的最终形成。两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即交通运输的进步,电及电器的广 泛应用等,不仅促进了食物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也催生了标准化生产及工业化 食品的出现。标准化生产及工业化食品的出现,一方面提高了食品加工的效率, 更加满足与丰富了普通民众的饮食需求;另一方面也冲击了传统手工食品,改变 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与理念。 总之,工业革命推动了食物的快速发展与更大范围的传播,而工业化食品的出现 与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