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数学选修4-5全册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争先 文档编号:179188 上传时间:2021-04-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中数学选修4-5全册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年高中数学选修4-5全册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中数学选修高中数学选修 4-5 知识点知识点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对称性)a bba (传递性) ,ab bcac (可加性)a bacb c (同向可加性) dbcadcba, (异向可减性) dbcadcba, (可积性) bcaccba0, bcaccba0, (同向正数可乘性) 0,0abcdacbd (异向正数可除性) 0,0 ab abcd cd (平方法则) 0(,1) nn abab nNn且 (开方法则) 0(,1) nn abab nNn且 (倒数法则) ba ba ba ba 11 0; 11 0 2、几个重要不等式 22 2abab abR, ,(当且仅当a b

2、时取 号). 变形公式: 22 . 2 ab ab (基本不等式) 2 ab ab abR, ,(当且仅当a b 时取到等号). 变形公式: 2aba b 2 . 2 ab ab 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 ,要注意满足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 相等”. (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 3 3 abc abc ()abcR、 、 (当且仅当a bc 时 取到等号). 222 abcabbcca abR, (当且仅当a bc 时取到等号). 333 3(0,0,0)abcabc abc (当且仅当a bc 时取到等号). 0,2 ba ab ab 若则 (当仅当 a=b 时

3、取等号) 0,2 ba ab ab 若则 (当仅当 a=b 时取等号) b a nb na ma mb a b 1 , (其中 000)abmn, 规律:小于 1 同加则变大,大于 1 同加则变小. 22 0;axaxaxaxa当时,或 22 .xaxaaxa 绝对值三角不等式 .ababab 3、几个著名不等式 平均不等式: 22 11 2 22 abab ab ab , , a bR( ,当且仅当a b 时取 号). (即调和平均几何平均算术平均平方平均). 变形公式: 2 22 ; 22 abab ab 2 22 () . 2 ab ab 幂平均不等式: 2222 1212 1 .(.)

4、 . nn aaaaaa n 二维形式的三角不等式: 222222 11221212 ()()xyxyxxyy 1122 ( ,).x y xyR 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22222 ()()() ( , , ,).abcdacbda b c dR 当且仅当ad bc 时,等号成立. 三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2222222 1231231 1223 3 ()()() .aaabbbaba ba b 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222222 1212 (.)(.) nn aaabbb 2 1 122 (.) . nn aba ba b 向量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设 , 是两个向量,则 , 当且仅当 是

5、零向量,或存在实数k,使 k 时,等 号成立. 排序不等式(排序原理) : 设 1212 .,. nn aaa bbb 为 两 组 实 数 . 12 ,., n c cc 是 12 ,., n b bb 的 任 一 排 列 , 则 12111 12 2 . nnnn n aba ba baca ca c 1 12 2 . nn aba ba b (反序和乱序和顺序和) , 当且仅当 12 . n aaa 或 12 . n bbb 时,反序和等于顺序和. 琴生不等式:(特例:凸函数、凹函数) 若定义在某区间上的函数 ( )f x ,对于定义域中任意两点 1212 ,(),x x xx 有 121

6、21212 ()()()() ()(). 2222 xxf xf xxxf xf x ff 或 则称 f(x)为凸(或凹)函数. 4、不等式证明的几种常用方法 常用方法有:比较法(作差,作商法) 、综合法、分析法; 其它方法有:换元法、反证法、放缩法、构造法,函数单调性法,数学归纳法等. 常见不等式的放缩方法: 舍去或加上一些项,如 22 131 ()() ; 242 aa 将分子或分母放大(缩小) , 如 2 11 , (1)kk k 2 11 , (1)kk k 2212 , 21kkkkkk * 12 (,1) 1 kNk kkk 等. 5、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求一元二次不等式 2 0

7、(0)axbxc或 2 (0,40)abac 解集的步骤: 一化:化二次项前的系数为正数. 二判:判断对应方程的根. 三求:求对应方程的根. 四画:画出对应函数的图象. 五解集:根据图象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规律:当二次项系数为正时,小于取中间,大于取两边. 6、高次不等式的解法:穿根法. 分解因式,把根标在数轴上,从右上方依次往下穿(奇穿偶切) ,结合原式不等号的方向,写 出不等式的解集. 7、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先移项通分标准化,则 ( ) 0( )( )0 ( ) ( )( )0 ( ) 0 ( )0( ) f x f xg x g x f xg x f x g xg x ( “ 或 ” 时

8、同理) 规律:把分式不等式等价转化为整式不等式求解. 8、无理不等式的解法:转化为有理不等式求解 2 ( )0 ( )(0) ( ) f x f xa a f xa 2 ( )0 ( )(0) ( ) f x f xa a f xa 2 ( )0 ( )0 ( )( )( )0 ( )0 ( ) ( ) f x f x f xg xg x g x f xg x 或 2 ( )0 ( )( )( )0 ( ) ( ) f x f xg xg x f xg x ( )0 ( )( )( )0 ( )( ) f x f xg xg x f xg x 规律:把无理不等式等价转化为有理不等式,诀窍在于从

9、“小”的一边分析求解. 9、指数不等式的解法: 当 1a 时, ( )( ) ( )( ) f xg x aaf xg x 当0 1a 时, ( )( ) ( )( ) f xg x aaf xg x 规律: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转化. 10、对数不等式的解法 当 1a 时, ( )0 log( )log( )( )0 ( )( ) aa f x f xg xg x f xg x 当0 1a 时, ( )0 log( )log( )( )0. ( )( ) aa f x f xg xg x f xg x 规律:根据对数函数的性质转化. 11、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定义法: (0). (0) aa

10、 a aa 平方法: 22 ( )( )( )( ).f xg xfxgx 同解变形法,其同解定理有: (0);xaaxa a (0);xaxaxa a或 ( )( )( )( )( ) ( ( )0)f xg xg xf xg xg x ( )( )( )( )( )( ) ( ( )0)f xg xf xg xf xg xg x 或 规律:关键是去掉绝对值的符号. 12、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规律:找零点、划区间、分段讨论去绝对值、每段中取交集,最后取各段的并集. 13、含参数的不等式的解法 解形如 2 0axbxc 且含参数的不等式时,要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分类讨

11、论的标准有: 讨论a与 0 的大小; 讨论与 0 的大小; 讨论两根的大小. 14、恒成立问题 不等式 2 0axbxc 的解集是全体实数(或恒成立)的条件是: 当 0a 时 0,0;bc 当 0a 时 0 0. a 不等式 2 0axbxc 的解集是全体实数(或恒成立)的条件是: 当 0a 时 0,0;bc 当 0a 时 0 0. a ( )f xa 恒成立 max ( );f xa ( )f xa 恒成立 max ( );f xa ( )f xa 恒成立 min ( );f xa ( )f xa 恒成立 min ( ).f xa 15、线性规划问题 二元一次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判断:

12、法一:取点定域法: 由于直线 0AxByC 的同一侧的所有点的坐标代入 AxByC 后所得的实数的符号相同. 所以, 在实际判断时, 往往只需在直线某一侧任取一特殊点 00 (,)xy (如原点) , 由 00 AxByC 的正负即可判断出 0AxByC( 或 0) 表示直线哪一侧的平面区域. 即:直线定边界,分清虚实;选点定区域,常选原点. 法二:根据 0AxByC( 或 0) ,观察B的符号与不等式开口的符号,若同号, 0AxByC( 或 0) 表示直线上方的区域; 若异号, 则表示直线上方的区域.即: 同号上方, 异号下方.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 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各

13、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 利用线性规划求目标函数 zAxBy( ,A B 为常数)的最值: 法一:角点法: 如果目标函数 zAxBy ( xy、 即为公共区域中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最值存在,则这些 最值都在该公共区域的边界角点处取得, 将这些角点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 得到一组对应z值, 最大的那个数为目标函数z的最大值,最小的那个数为目标函数z的最小值 法二:画移定求: 第一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可行域;第二步,作直线 0: 0lAxBy ,平移直线 0 l (据 可行域,将直线 0 l 平行移动)确定最优解;第三步,求出最优解( , ) x y ;第四步,将最优解( , )

14、 x y 代入目标函数 zAxBy 即可求出最大值或最小值 . 第二步中最优解的确定方法: 利用z的几何意义: Az yx BB , z B 为直线的纵截距. 若 0,B 则使目标函数 zAxBy 所表示直线的纵截距最大的角点处,z取得最大值,使直 线的纵截距最小的角点处,z取得最小值; 若 0,B 则使目标函数 zAxBy 所表示直线的纵截距最大的角点处,z取得最小值,使直 线的纵截距最小的角点处,z取得最大值. 常见的目标函数的类型: “截距”型: ;zAxBy “斜率”型: y z x 或 ; yb z xa “距离”型: 22 zxy 或 22; zxy 22 ()()zxayb 或 22 ()() .zxayb 在求该“三型”的目标函数的最值时,可结合线性规划与代数式的几何意义求解,从而使问题 简单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数学 > 人教新课标A版 > 选修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