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知识点

上传人:争先 文档编号:174046 上传时间:2021-03-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4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 ( (八年级下册八年级下册) ) 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植物的生殖 植物的生殖方式:植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两种。两种。 一、有性生殖一、有性生殖 1 1. .花的生殖花的生殖 2 2. .定义:定义: 由由精子精子和和卵卵细胞细胞结合结合形形成成的的受精卵而发受精卵而发 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有性生殖 的后代, 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的后代, 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受精卵受精卵最终会发

2、育成胚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珠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 珠被珠被发育成种皮种皮; 子房子房发育成果实果实, 子房壁子房壁发育 成果皮果皮。 3 3. .好处好处:成活率高成活率高。往往可以耐受不良环境条件,也容易通过各种媒介传播到其他地方,扩大植物的分布范 围,可以使后代具有父母双方的基因具有父母双方的基因,容易变异容易变异。 二、无性生殖二、无性生殖(常见的无性繁殖的方式有:嫁接嫁接、扦插扦插、压条压条、分蘖分蘖、组织培养组织培养等等等等) 1 1. .定义:定义: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无

3、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无性生殖产生的后 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如:椒草用叶生殖,马铃薯用块茎生殖等。 2 2. .好处:节省时间和劳动力,效率高好处:节省时间和劳动力,效率高。 3 3. .无性生殖的应用无性生殖的应用 嫁接嫁接(苹果、梨、桃苹果、梨、桃):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 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带芽的树皮)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带芽的树皮)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嫁接有枝接 和芽接。 扦插扦插(甘薯、葡萄、菊、月季、紫背天葵甘薯、葡萄、菊、月季、紫背

4、天葵):繁育优良 品种。 压条压条(月季、牡丹等等) 组织培养组织培养: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 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增殖和分化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 高新技术手段。好处:科技含量高,繁殖速度快。 例例:1.下列植物的繁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A A ) 雌蕊雌蕊 雄蕊雄蕊 卵细胞卵细胞 精子精子 - 2 - A.一颗葵花籽长成一株向日葵 B.紫背天葵的枝条长出了新的根系 C.椒草的叶片长成新植株 D.马铃薯块茎发芽生根 2.在今年西湖花展上,有一株用嫁接方法培育出的桃树,同时开出了大小、颜色各不相同的花朵。这种繁殖 方式属于( B B ) A有性生殖 B无性生殖 C

5、孢子生殖 D分裂生殖 3.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而发育来的,这种由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 方式叫有性生殖有性生殖。 4.下列繁殖过程中,属于无性繁殖的是( C C ) 用土豆块茎,培育出土豆幼苗甜瓜依靠种子繁殖 试管婴儿的诞生将甲兔的乳腺细胞核,融合到乙兔 的去核卵细胞中,由该细胞发育成新个体;嫁接的柑橘;组织培养的麦苗。 A. B. C. D. 5.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 C C ),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A.生殖 B.遗传 C.生殖和发育 D.发育 6.用嫁接的方法来繁殖果树和花卉,成活的关键是( B B

6、) A.接穗要保持湿润 B.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 C.嫁接的时间要选择好 D.接穗和砧木的选择 第二节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形态结构形态结构 生活习性生活习性 幼虫 身体柔软,有环节,8 对足 吃桑叶,吐丝,蜕皮(5 次) 蛹 光滑,椭圆形 不吃不喝不动,羽化成蛾 成虫 软,有环节,8 对足,光滑,椭圆形,有鳞毛 不吃不喝不飞,雌雄蛾交尾产卵后死去 一一、 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1.家蚕的发育过程:蚕蛾产卵,幼虫,蚕吐丝作茧,蚕蛹,蚕蛾羽化,雌雄蛾交尾。 2.变态发育: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在

7、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这种发育过发育过 程称为变态发育程称为变态发育。 二二、其他昆虫的发育其他昆虫的发育 1 1. .完全变态完全变态发育发育:经过卵卵幼虫幼虫蛹蛹成虫成虫四个时期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四个时期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如:家蚕,蜜蜂,菜粉蝶, 蝇,蚊等昆虫。 2 2. .不完全发育不完全发育:经过卵卵若虫若虫成虫成虫三个时期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发育三个时期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发育。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 3 3. .蝗虫的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体表有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过度蒸发防止体内水分过度蒸发)(蝉蜕蝉蜕就是“外骨骼

8、外骨骼”),外骨骼限制虫体的生长外骨骼限制虫体的生长,所以 昆虫就会出现蜕皮现象蜕皮现象。蝗虫的若虫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 跳跃,称为跳蝻跳蝻,要经过 5 5 次蜕皮次蜕皮。 例例:1.夏秋季节,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可以见到蝗虫。下列有关蝗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B B ) - 3 - A.蝗虫的发育过程与家蚕相同 B.蝗虫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 C.跳蝻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熟的蝗虫有明显的差别 D.蝗虫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2.很多古诗词极其形象的描述了动物的行为,如“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诗句分别描述了这两 类昆虫的(

9、C C ) A.防御行为、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迁徙行为 C.取食行为、繁殖行为 D.迁徙行为、繁殖行为 3.家蚕的发育过程是( C C ) A.受精卵幼虫蚕蛾 B.受精卵若虫蚕蛾 C.受精卵幼虫蛹蚕蛾 D.受精卵蛹幼虫蛾 4.蝗虫的幼虫与成虫之间的主要差别是( C C ) A.生活习性 B.能不能跳跃 C.生殖器官 D.蛹 5.家蚕(苍蝇、蚊子、蜜蜂、蝴蝶等昆虫)的发育过程也经过_受精卵受精卵、幼虫幼虫 、蛹蛹 和 成虫成虫 四个时期,这样 的发育过程称为_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_,而蝗虫(蟋蟀、蝼蛄、螳螂、蝉等昆虫)的发育过程为_不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_。 第三节第三节 两栖动物

10、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两栖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两栖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 一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 1. .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雄蛙鸣叫(求偶求偶)、雌雄青蛙抱对(受精受精)、产卵(黑色:吸收阳光中的热量, 减短孵化期)、蝌蚪(用鳃呼吸用鳃呼吸)、幼蛙、成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变态发育、体外受精变态发育、体外受精); 青蛙的发育过程青蛙的发育过程:受精卵受精卵蝌蚪蝌蚪幼蛙幼蛙成蛙成蛙;导致两栖动物分布范围和种类少的原因:导致两栖动物分布范围和种类少的原因:两栖动物的生殖生殖和 幼体发育幼体发育

11、必须在水中完成,幼体经过变态发育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环境变化对两栖动物繁衍的影响:导致两栖动物生环境变化对两栖动物繁衍的影响:导致两栖动物生 殖和繁育能力下降(出现畸形蛙的原因是水殖和繁育能力下降(出现畸形蛙的原因是水体体受到污染)受到污染)。 2.为什么龟、鳄不是两栖动物:他们不是变态发育;他们使用肺呼吸;他们不是体外受精;他们的 卵,不需要在水中孵化;他们的卵有坚硬的外壳。 二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 环境的变化对两栖动物的繁衍有什么影响:影响种族繁衍;影响个体发育。 例例:1.下列有关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D ) A.家蚕的发育以属于不完全变态

12、B.青蛙的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卵生 C.蝗虫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 D.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主要特征 2.一位同学在调查动物资源中发现,我们本地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比较多,那么,我们居住的环境是(A A ) A.温暖多雨 B.常年寒冷 C.炎热干旱 D.工业化城市 第四节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鸟的生殖和发育 一一、 观察鸟卵的结构观察鸟卵的结构 早成鸟 (出壳有毛、 睁眼睛自己觅食) 、 晚成鸟 (出壳无毛没有睁开眼睛需要亲鸟喂养) 1 1. .鸟卵的结构鸟卵的结构:卵壳、卵壳膜、气室、卵白、系带、卵黄膜、卵黄、胚盘。 2.2.鸟的卵细胞鸟的卵细胞实际上实际上由由:卵黄卵黄、卵黄膜卵黄

13、膜和胚盘胚盘组成的; - 4 - 3.3.胚盘胚盘是一个盘状小白点,里面含有细胞核含有细胞核,是受精的部位受精的部位,已经受精的卵,胚盘色浓略大,未受精的卵的 胚盘色浅而略小,也是将来发育成雏鸟的部位发育成雏鸟的部位; 4.卵黄卵黄和卵白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壳和卵壳膜卵壳和卵壳膜起保护作用保护作用;气室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提供氧气。(卵黄是卵细胞 的主要营养部分。卵黄外面的卵白, 也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 供胚胎发育的需要。 卵壳和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卵壳上还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气孔)。 二二、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1.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鸟的生殖和

14、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求偶、交配交配、筑巢筑巢、产卵产卵、孵卵孵卵和育雏育雏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复杂复杂 的繁殖行为繁殖行为。 2.利于鸟类在陆地上繁殖后代的特点利于鸟类在陆地上繁殖后代的特点:体内受精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壳)卵生(卵外有壳)。鸟卵鸟卵即可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胚胎供胚胎 发育需要发育需要,又有卵壳卵壳、卵壳膜卵壳膜的保护,能减少水分的散失减少水分的散失。 例例:1.右图所示是鸟卵的解剖结构图,据图回答: (1)填写鸟卵各部分的结构: 1.胚盘胚盘 ;2.卵壳膜卵壳膜; 4.系带系带;5. 卵壳卵壳;6.气室气室;7.卵黄卵黄; 8.卵黄膜卵黄膜;9.卵白卵白。 (2)1

15、 1里面含有细胞核细胞核,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3)8 8卵黄膜卵黄膜、7 7卵黄卵黄和1 1胚盘胚盘构成卵细胞。 (4)7(卵黄)是供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部分主要营养部分。9(卵白)除具有保护保护卵细胞的作用外,还能为胚胎发育提供 所需要的水分和水分和营养物质营养物质。6(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氧气。 2.孔雀开屏属于( C C ) A.节律行为 B.迁徙行为 C.繁殖行为 D.觅食行为 第二章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一一、生物的性状生物的性状 1 1. .遗传遗传:亲子间亲子间的相似性相似性。 2 2. .变异变异:

16、亲子间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生殖和发育发育而实现的。 3 3. .性状性状就是就是生物体生物体形态结构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方式生理和行为方式(先天性行为)等等特征的特征的统称统称。 4 4. .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同种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不同表现形式。 二二、基因基因控制控制生物的生物的性性状状 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基因,基因基因决定了生物的性性状状。但环境对性状的表现 有较大的影响。 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证实了: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证实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 5 - 1.在雌雄小鼠交

17、配后,要从输卵管中取出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精子进入卵细胞后,在精子核与卵细胞 核尚未融合前,这种受精卵适宜转入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2.将事先备好的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吸入显微注射器中,在显微镜下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小鼠核尚 未融合的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或精子核中。注射之后,小鼠受精卵内的精子核和卵细胞核将融合成一个细胞 核,其中携带着转入的基因。 3.将已经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注入小鼠的输卵管中去。这样小鼠的输卵管中就有了两种 受精卵,一种是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另一种是输卵管中原有的未转基因的受精卵。 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的个体大小。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大鼠生长

18、激素基因。传递的是控制 性状的基因。 第二节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1.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基因,而不是性状。,而不是性状。 2.2.精子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就是基因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桥梁桥梁”。”。 一一、基因基因、DNADNA 和染色体和染色体(三者关系如右图所示) 1 1. .两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两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 2 2.染色体染色体=DNA+=DNA+蛋白质蛋白质(染色体是由 DNA 和蛋白质构成的) 3 3.基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具有遗传效应 DNADNA 片段片段。是 DNA 的最小单位。生物遗传下来的是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基因,而不是性状

19、,而不是性状。 4.4.染色体是染色体是 DNADNA 的载体(的载体(DNADNA 在染色体上)在染色体上)。 5 5.在生物的体细胞中的在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体、DNADNA、基因基因(除生殖细胞外除生殖细胞外)都是都是成对出现成对出现的的。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成对 的染色体上的染色体上。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染色体的形态形态和数目数目都是一定的。 (如如:人有 23 对染色体,包含 23 对 DNA 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决定着人体可遗传的性状)。 二二、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1.1883 年,比利时的胚胎学家比耐登比耐登发现马回虫的精子和卵细胞都只

20、有两条染色体。 2.1890 年,德国细胞学家鲍维里鲍维里,1891 年德国动物家亨金对此进行了研究,证实了:在形成精子或卵细在形成精子或卵细 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 细胞细胞。保证后代的每一对染色体保证后代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母方。基因也是一样基因也是一样。 生殖细胞(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不成对存在)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不成对存在

21、。 体细胞 精子 卵细胞 玉米 20 10 10 水稻 24 12 12 马 64 32 32 人 46 条(23 对) 23 条 23 条 - 6 - 3.无性生殖过程都不涉及性别,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参与,也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新生的个体是 由母体直接产生的。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备母体的遗传特性,所以,无性生殖的后代能够较稳定 地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个体之间十分相像,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状况无关。 例例:1.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中,不不正确的是( D D ) A.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比体细胞的少一半 B.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同种生物的受精卵与体细胞的染

22、色数目相同 D.不同种生物的细胞中都含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 2.第一例“试管婴儿”的诞生,被称为“继器官移植之后的第二大医学奇迹”。此项技术是解决不孕的有效 手段。这种技术的特点是( D D ) A.无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内发育 B.无性生殖、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C.有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内发育 D.有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3.父方体细胞中的一对染色体 AA,母方体细胞中一对的染色体 aa,,则精子中染色体是 A A ,卵细胞中染色体 是 a a ,受精卵中染色体是 AaAa 4.亲代的性状能在子代出现,亲代传给子代的是( B B )A.性状 B.基因 C.相对性状 D.血型 5.下列关于

23、人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比较中,说法错误错误的是( B B ) A.两种细胞中都存在染色体 B.都有 23 对染色体 C.都有 DNA D.都有决定性状的基因 6.基因是通过亲子间的“小桥”传递的,“小桥”指的是(C C) A.精子 B.卵细胞 C.精子和卵细胞 D.体细胞 7.下列有关 DNA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C )DNA 就是染色体;一个 DNA 分子中含有一个基因;DNA 与 蛋白质构成染色体;DNA 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梯子) A. B. C. D. 第三节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一一、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1.遗传学之父:孟德尔,

24、奥地利人。 2.基因基因有有显性显性(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和隐性隐性(控控 制制隐形隐形性状的基因称为性状的基因称为隐形隐形基因基因) 之分之分, 它们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1)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形状显性形状(第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第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和隐性形隐性形 状状之分。 (2)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只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只 有有 dddd 一种一种(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 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和隐性基因); 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有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有 DDDD 或或

25、DdDd 两种两种。 (3)基因组成是 Dd 的,虽然 d 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 d(隐性基因)并没有受 D(显性基因)的影响,还会 遗传下去。 - 7 - 例如:基因是成对的,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成对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 的显性性状,例如单眼皮、双眼皮的遗传。 (单眼皮与双眼皮遗传图) (白化病的遗传图) 二二、禁止近亲结婚禁止近亲结婚 1.我国我国婚姻法婚姻法规定规定:直系血亲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禁止结婚,以减少遗传病的发生。 2.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如果一个家族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携带有治病的基因,其

26、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 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遗传病出现的机会就会增大遗传病出现的机会就会增大。 常见的遗传病:常见的遗传病:白化病、血友病、红绿色盲、苯丙酮尿症、多指白化病、血友病、红绿色盲、苯丙酮尿症、多指(六指)等。 3.禁止近亲结婚的意义:禁止近亲结婚的意义:禁止近亲结婚,有益于家庭的幸福、民族的兴旺禁止近亲结婚,有益于家庭的幸福、民族的兴旺。 例例:1.父亲能卷舌(基因组成:AA),母亲不能卷舌(基因组成:aa),他们的后代基因组成是 Aa,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 A ) A.基因组成为 Aa 的个体中的 A 和 a 互不影响,都会继续遗传下去 B.基因

27、组成为 Aa 的个体中 A 会继续遗传下去,a 不会继续遗传下去 C.基因组成为 Aa 的个体中 a 会继续遗传下去,A 不会继续遗传下去 D.基因组成为 Aa 的个体中的 A 和 a 互不影响,它们控制的性状同时表现出来 2.番茄果皮红色(D)对黄色番茄(d)为显性,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柱头上,则 黄色番茄(多个柱头授粉)植株上所结种子的基因型及果皮的颜色分别是:( A A ) A.种子的基因型为 Dd dd,果皮的颜色为红色黄色 B.种子的基因型为 Dd, 果皮的颜色为红色 C.种子的基因型为 Dd dd,果皮的颜色为黄色 D.种子的基因型为 Dd dd,果皮的

28、颜色为红色 3.有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男孩,他们再生一个肤色正常孩子的几率是 75%75% 。请提出降低 遗传病发生几率的建议: 禁止近亲结婚禁止近亲结婚 。 - 8 - 4.右图是豌豆花色的遗传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l)豌豆的亲代都是紫花,而后代中出现了白花,这种现象在生物学 上为变异变异;豌豆的紫花和白花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相对性状。 (2)根据豌豆紫花和白花在亲代与后代的表现规律可以判断出白色白色 是隐性性状。 (3)若用 B 表示显性基因,b 表示隐性基因,则亲代紫花的基因组成 是 BbBb。后代白花的基因组成是 bbbb。 (4)豌豆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成

29、对存在的,形成生殖细胞时,染包体的数目要减少一半减少一半。 5.绵羊的白色(B)对黑色(b)为显性,一只白羊与一只黑羊交配生了一只小黑羊。白羊和黑羊的基因组成 分别是( A A ) A.Bb 与 bb B.BB 与 BB C.bb 与 BB D.Bb 与 Bb 6.一对夫妇生出的正常儿子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为( B B ) A.XX B.XY C.X D.Y 第四节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人的性别遗传 一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1.1902 年,美国细胞学家麦克郎麦克郎,发现每个正常人的前每个正常人的前 2222 对染色体对染色体都都一样,称为一样,称为常染色体常染色体,男男人和女人的

30、人和女人的 最后一对最后一对染色体染色体不同,称为不同,称为性染色体性染色体;男性为男性为:XYXY; 女性为女性为:XXXX。 2.1905 年,美国细胞学家威尔逊,把男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分别称为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而女性的同一对 染色体是一样的,都是 X 染色体。体细胞中体细胞中:男性:男性:2222 对常染色体对常染色体1 1 对性染色体对性染色体 XYXY(即 22+XY); 女性:女性:2222 对常染色体对常染色体1 1 对性染色体对性染色体 XXXX(即 22+XX)。 二二、生男生女生男生女的的机会均等机会均等(1:11:1 或者男女各占或者男女各占 50%50%) 1

31、.女人在两次月经之间,会排出一个含 X 染色体的卵细胞卵细胞。男人在一次生殖活动中排出上亿的精子精子,其中一其中一 种是含种是含 X X 染色体的精子,一种是含染色体的精子,一种是含 Y Y 染色体的精子染色体的精子。卵细胞卵细胞只有一种只有一种:2222 条常染色体条常染色体1 1 条性染色体条性染色体 X X。精精 子有两种子有两种:2222 条常染色体条常染色体1 1 条性染色体条性染色体 X X(22+X22+X),2222 条常染色体条常染色体1 1 条性染色体条性染色体 Y Y(22+Y)(22+Y)。 2.2.一个卵细胞只能结合一个精子。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一个卵细胞只

32、能结合一个精子。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所以,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为为 1:11:1。 - 9 - 例例:1.下列关于人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比较中,说法错误错误的是( B B ) A.两种细胞中都存在染色体 B.都有 23 对染色体 C.都有 DNA. D.都有决定性状的基因 2.基因是通过亲子间的“小桥”传递的,“小桥”指的是( C C ) A.精子 B.卵细胞 C.精子和卵细胞 D.体细胞 3.一对夫妇生出的正常儿子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为:( B B ) A.XX B.XY C.X D.Y 4.在男性和女性的体细胞中相同的染色体有( A A ) 22 对 22 条

33、一条 X 染色体 一条 Y 染色体 A. B. C. D. 5.从亲代到生殖细胞再到子代,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变化规律是( D D ) A.2n-2n-2n B. n-n-n C.n-2n-n D.2n-n-2n 6.小军是个正常男孩,那么他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 C C ) A.22 条+XY B.XX C.44 条+XY D.XY 7.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因为近亲结婚所生子女( A A ) A.患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 B.不会患遗传病 C.一定会患遗传病 D.患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小 第五节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生物的变异 一一、探究一种变异现象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1 1. .生物性状的生物

34、性状的变异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引起变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是普遍存在的,引起变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变异首先取决于变异首先取决于遗传物质的不同遗传物质的不同,其次 与环境环境也有关系,因此变异可分为变异可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如如:正常男女生下先天愚型病子女) 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如如:小麦在肥沃的土壤生长,长势良好,籽粒饱满;同卵双 胞胎分别在城市和农村生活皮肤不同;甘蓝在北京和西藏长势不同等)。 2 2. .变异取决于变异取决于:. .遗传物质(可遗传遗传物质(可遗传的的变异)变异)

35、 .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 (不可遗传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 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但如果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 也会遗传。 二二、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1 1. .人类人类应用应用遗传变异原理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培育新品种:人工选择人工选择、杂交育种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例如例如:高产抗倒伏小 麦、太空椒、高产奶牛等)。 2.2.南橘北枳是环境条件环境条件的改变使性状发生改变;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水稻是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 袁隆平袁隆平被誉为世 界“杂交水稻之父杂交水稻之父”。 3.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异,

36、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奶牛控制产奶量的基因组成可以不同,通过人工选择可以将 产奶量高的奶牛选择出来(含有控制高产奶量的遗传物质),通过繁育,后代还会出现各种变异,再从中选 择、繁育,数代后奶牛不但能够保持高产奶量,甚至会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4.通过杂交,低产抗倒伏小麦把抗倒伏的基因传给了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抗倒伏基因与高产基因组合到一 起。 5.太空椒是在太空条件下,引起基因发生改变而培育成的新品种。 - 10 - 例例: 1.有的人是单眼皮, 有的人是双眼皮, 有的色觉正常, 有的人是色盲患者。 上述形态, 生理特征叫做 ( D D ) A.遗传 B.变异 C.基因 D.性状 2.下列疾病中,

37、属于遗传病的是( A A ) A.白化病 B.细菌性痢疾 C.艾滋病 D.肝炎 3.下面是四位同学对生物变异的认识,正确的是( D D ) A.变异对生物生存都是不利的 B.变异对生物生存都是有利的 C.变异一旦出现,就可以遗传给后代 D.有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有的变异则是由环境引起的 第三章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生物进化 第一节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1.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原原 始生命起源于:始生命起源于:原始的海洋原始的海洋。 2.地质学研究表明:地球

38、大约是在 4646 亿年前亿年前形成的。原始地球的条原始地球的条 件件:高温高温、紫外线紫外线以及雷电雷电。原始大气层包括原始大气层包括:水蒸气、氢气、氨、水蒸气、氢气、氨、 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原始大气中没有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氧气。 3.1953 年,美国青年美国青年学者学者米勒米勒,用原始大气合成了氨基酸氨基酸(简单有机物简单有机物)。 4.1969 年,人们发现了坠落在澳大利亚启逊镇的陨石中含有并非来自于地球的氨基酸。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 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 5.细胞是由核酸+蛋白质构成(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最小单位) 6.米勒米勒和其他学者的实验说明,原始地

39、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命的有机物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命的有机物。 7.科学家推测: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是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 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 8.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的 10 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原始大气原始大气 简单有机物简单有机物 江河湖泊江河湖泊 原始海洋原始海洋 高温、紫外线、雷电 地球降温降雨 流入 有机物间极其漫长的相互作用 原始生命原始生命 例例:1.原始大气和现在的大气最主的区别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2.原始生命起源于(

40、 B B ) A.原始大气 B.原始海洋 C.原始陆地 D.原始森林 3.有关生命起源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原始大气的成分是水蒸气、氨、甲烷、氧气等 B.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同源器官的发现 C.“始祖鸟”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 D.1981 年,我国科学家利用简单的有机物,合成了核酸,它为生命起源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 质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 - 11 - 第二节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历程 一、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一、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1.1.比较法: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2.

41、化石:化石:化石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 化形成的化形成的。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化石化石是研究生物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是研究生物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在越早在越早 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简单、越低等越低等;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复杂、越高等越高等。 3.3.细胞色素细胞色素 C C:可以通过比较生物体内的细胞色素 C 来判断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二

42、、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二、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1.1.动物动物进化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历程:原始单细胞 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单细胞腔肠扁形线形环节软体节肢棘皮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古代的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古代的鱼类鱼类两栖类两栖类爬行类爬行类 鸟类鸟类; 苔藓苔藓 哺乳类哺乳类 2.2.植物:藻植物:藻类类 蕨类蕨类 裸裸子植物子植物 被被子植物;子植物; 3 3.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由水生到陆生。 4.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有一些新的物种产生,也有一些物种

43、灭绝,如恐龙。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 成了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成了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形态结构和和生活习性生活习性。 例例:1.“生物进化树”可以简明地表示出生物进化的规律,下列不不符合生物进化规律的是( D D ) A.由简单到复杂 B.由低等到高等 C.由水生到陆生 D.由胎生到卵生 第三节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进化的原因 一一、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1.1.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进化的原因:遗传遗传和变异变异以及自然选择自然选择。 2.2.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遗传和变异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生存 斗

44、争中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适者生存适者生存),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不利于个体的变异则容易被淘汰(淘汰(不不 适者被淘汰适者被淘汰),),根本原因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 汰,这就是自然选择汰,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遗传、变异变异和自然选择自然选择,不断进化。自然选择的决定因素是自然环境自然环境,而人 工选择的决定因素是人人。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二、二、自然选择自然选择: 过程过程: 过度繁殖过度繁殖 、生存

45、斗争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适者生存 。 意义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1.达尔文于 1859 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巨著-物种起源,该书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 物进化论,被赞誉为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 12 - 2.长颈鹿的祖先有颈长和颈短之分。这是变异现象。 3.在缺乏青草的时期,颈长的长颈鹿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容易得到食物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这是 有利的变异。 4.在缺乏青草的时期,颈短的长颈鹿吃不到高处的枝叶,生存下来的机会就比较小,这是不利变异。 5.环境的不断选择使颈长的长颈鹿被保

46、留下来,逐渐形成了现在的长颈鹿。 6.由于生物的过度繁殖,使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为了争夺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进 行生存斗争。 7.生存斗争包括:同种个体和不同种个体之间的斗争,以及生物与自然条件之间的斗争。 8.8.自然选择:在生存斗争中,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在生存斗争中,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9.人工选择: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叫做人工选择。 10.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都是对野生动植物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例例:1.夏天用杀虫剂消灭蚊子是常用的方法,但明明的妈

47、妈使用某种杀虫剂时发现,开始时效果还不错,但 长期使用后,发现灭蚊的效果越来越差。分析这种现象叙述不不正确的是( A A ) A.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能抵抗杀虫剂的蚊子存活下来,且大量繁殖 C.杀虫剂造成蚊子基因变异,使之产生抗药性 D.蚊子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但它是朝着有利于蚊子生存的方向进化的 2.请结合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完成下列问题: (1)对于桦尺蛾本身就存在着差异差异,有深色的和浅色的之分,这是一种变异变异现象(填“遗传”或“变异” )。 (2)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不容易被敌害发现,并逐代通过繁殖繁殖得以加强,数量越来越多;反之,浅色的 桦尺蛾数量则减少,这就是达尔文理论中的自然选择自然选择。 (3)通过上述事实说明,桦尺蛾的变异方向是朝着有利于桦尺蛾的生存朝着有利于桦尺蛾的生存,而选择是必然必然的。 (4)从表中可以看出, 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 保护色是不同的。 根据达尔文理论, 保护色的形成是 ( C C ) 的结果。A长期烟熏 B长期捕食这种颜色的食物 C长期自然选择 D人工选择 (5)由于真菌感染而使这片森林中所有树干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 能的变化结果是变成灰白色变成灰白色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生物 > 人教版 > 八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