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生物知识点梳理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68493 上传时间:2021-01-18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4.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生物知识点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21年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生物知识点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21年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生物知识点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21年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生物知识点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21年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生物知识点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浙江浙江 2 2020020 年中考科学复习生物知识点梳理(九年级)年中考科学复习生物知识点梳理(九年级) 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代谢与平衡 . 2 第一节第一节 食物与营养食物与营养 . 2 第二节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 2 第三节第三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体内物质的运输 . 8 第四节第四节 能量的获得能量的获得 . 14 第五节第五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 17 九年级下册九年级下册 第一章第一章 演化的自然演化的自然 . 22 第三节第三节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 . 22 第四节第四节 生物的进化生物

2、的进化 . 23 第五节第五节 遗传与进化遗传与进化 . 26 九年级下册九年级下册 第二章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环境 . 28 第一节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 28 第二节第二节 种群种群 . 30 第三节第三节 生物群落生物群落 . 32 第四节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33 第五节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37 九年级下册九年级下册 第三章第三章 人的健康与环境人的健康与环境 . 38 第一节第一节 健康健康 . 38 第二节第二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 39 第三节第三节 身体的防卫身体的防卫

3、 . 42 第四节第四节 非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 . 44 第五节第五节 人体的运动系统和保健人体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46 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代谢与平衡 第第 1 1 节节 食物与营养食物与营养 1.1.七大营养素的作用七大营养素的作用 糖类: 是人体细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人体细胞的种组成成分。 蛋白质: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的主要原料; 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部分能量; 参与人体的各种生 理活动。 脂肪:生物体贮存能量的物质。 水: 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 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但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

4、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除维生素 D 外,其他维生素人体均不能合成, 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膳食纤维:来源于植物性食物,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 促进肠道蠕动,利于排便等。 第第 2 2 节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能分泌消化液的消化腺组成。 名称 缺乏症 主要来源 维生素 A 夜盲症、角膜干燥症 肝、鱼肝油、卵黄、牛乳、胡萝 卜 维生素 B1 脚气病 米糠、麦麸、卵黄、酵母 维生素 B2 口角炎、唇裂症 卵黄、酵母、大豆、胚芽、肝 维生素 C 坏血病 蔬菜、水果 维生素 D 成人

5、骨软化、儿童佝偻病 鱼肝油、卵黄 维生素 E 肌肉萎缩等 谷物胚芽、植物油、绿叶 消 化 系 统 的 组 成 和 功 能 消 化 管 结 构 功 能 图 示 口 腔 牙齿:切断、撕裂、磨碎食物。 舌:搅拌和吞咽食物,辨别食物味道及辅 助发声的作用。 唾液腺: (三对)分别是腮腺、颌下腺、舌 下腺。 能咀嚼、磨碎和搅拌食物,初步消化食物中的 部分淀粉,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 咽 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 无消化和 吸收功能 食 道 食物的通道 胃 位置:位于左上腹腔,呈囊状。 胃的结构:上口:贲门接食道中部:胃体; 下口:幽门接十二指肠(位于小肠开头) 胃壁与小肠相似(内向外分) :分粘膜层、粘膜 下

6、层、肌肉层、浆膜四层。具有胃腺,初步消 化食物中的部分蛋白质,暂时储存食物。 小 肠 十二指肠:十二指肠:小肠开头一段约为十二个手指并拢 在一起的长度(是总胆管、胰管开口) 具有肠腺具有肠腺,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 场所。 (因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都是在小肠被 彻底消化的,其营养物质主要也是在小肠被吸 收的。 ) 大 肠 上接小肠,下接肛门。管腔比小肠大,长 1.5 米; 形成粪便。(只有吸收功能, 没有消化功能。 ) 肛 门 排出粪便 消 唾液腺 分泌唾液(含有淀粉酶) ,初步消化食物中的部分淀粉 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 化 腺 胃 腺 分泌胃液(含有蛋白酶和盐酸) ,

7、初步消化食物中的部分蛋白质 肝 脏 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它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 胰 腺 分泌胰液(含有胰淀粉酶、胰麦芽糖酶、胰脂肪酶和胰蛋白酶) , 胰腺既属于外分泌腺,又属于内分泌腺。 含 有 多 种 消 化酶,能分解 淀粉、蛋白质 和脂肪 肠 腺 分泌肠液(含有肠淀粉酶、肠麦芽糖酶、肠脂肪酶和肠肽酶) 2.2.各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流入的部位:各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流入的部位: 3.3.消化系统的功能消化系统的功能 将食物分解为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将这些小分子化合物吸收到血液中将消化食物后产生的残渣 排出体外 概括起来就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并将食物残渣排出

8、体外。 二、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二、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1.1.消化及其类型消化及其类型 人体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消化;分为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 物理消化:物理消化:只改变食物的形状和大小,但不改变食物的分子结构。如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肠胃的蠕动,胆汁 的乳化作用。 化学消化:化学消化:改变了食物的分子结构。如各种消化酶对食物的催化作用,使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被吸收利用的营养 物质。 2.2.牙齿的结构模式图牙齿的结构模式图 腺体 唾液腺 胰腺 肠腺 肝脏 胃腺 流入的部位 口腔 小肠 小肠 胆囊 胃 消化液 唾液 胰液 肠液 胆汁 胃液 人体对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由消

9、化系统来完成。牙齿可以分为:牙冠、牙颈、牙根三个部分。 牙齿的组成物质:牙本质(组成牙齿主要物质)牙釉质 牙骨质 牙髓腔(人患龋齿,损伤到牙髓腔, 常因病菌侵入而发炎,疼痛难忍) 牙齿的功能:切断、撕裂、磨碎食物。 牙齿的保健: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吃食时注意防止砂石等硬物损伤牙齿。 3.3.三大营养物质消化后的最终产物三大营养物质消化后的最终产物 (1)水、无机盐、维生素无需经过消化即可被消化道直接吸收 (2)膳食纤维不能被消化 (3)蛋白质、糖类和脂肪须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其消化后的最终产物分别是氨基酸、葡萄糖和甘油与脂肪酸 4.4.吸收以及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吸收以及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10、(1 1)食物的吸收:)食物的吸收:当食物消化后,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系统的管壁进入血液 的过程叫做吸收;其实营养物质会进 入到循环系统,由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脂肪的吸收以淋巴途径为主。 口腔口腔只有消化功能; 咽和食道咽和食道没有消化和吸收功能 ; 胃胃能吸收少量的水、 无机盐和酒精; 小肠小肠能吸收水、 无机盐、 维生素和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肠大肠没有消化功能;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的维生素。 (2)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 5.5.小肠与消化、吸收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小肠与消化、吸收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毛细淋巴管脂肪酸甘油脂肪微粒脂肪 毛细血管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葡萄糖麦

11、芽糖淀粉 消化吸收过程 进入肠液、胰液胆汁 进入 肠液胃液、肠液、胰液 肠液、胰液唾液、肠液、胰液 5.十二指肠: 与消化相适应的特点:肝脏、胰腺、肠腺等消化腺所分泌的消化液均进入小肠,食物主要在小肠内消化;肠液 参与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消化 与吸收相适应的特点: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一段(5-6m) ;小肠内表面有环状皱壁;环状皱壁上有小肠绒 毛;每根小肠绒毛内部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加快了营养物质的吸收 6.6.其余消化系统各个器官的特点其余消化系统各个器官的特点 (1)咽能将空气和食物“分道扬镳” (2)食道把吞咽下来的食物向下推进入胃 (3)胃的特点

12、:胃上皮凹陷入胃壁中形成胃腺,胃腺分泌胃液(胃酸),可以杀菌、消化、保护胃壁。主要消 化营养物质中的蛋白质; 胃壁很发达的平滑肌层促使胃的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食糜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4)肝脏:具有解毒作用;胆汁通过胆总管进入十二指肠.参与脂肪的消化(只是乳化) (5)胰脏:分泌胰液,通过胰导管进入十二指肠,参与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消化 (6)大肠:暂时贮存粪便,便秘是由于大肠吸收过多的水分而造成的 ;肛门是消化产物的排出口 (7 7)盲肠)盲肠:大肠开始部分,位于腹腔右下部。 阑尾:阑尾:盲肠的盲端连着一条蚯蚓样突起。 阑尾炎阑尾炎: 如果肠内食物残渣, 肠寄生虫或其它东西进入阑尾

13、, 阻塞住了管腔, 在病菌等的作用下, 引起阑尾炎。 肛门:肛门:排粪,食物残渣被大肠内细菌发酵,腐败形成粪便。 便泌形成:便泌形成:如果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被吸收过多,粪便变得干燥,形成便泌。 预防方法:预防方法:养成定时大便,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多吃疏菜和水果,多喝开水。 肝脏:肝脏:位于腹腔右上部,人体最大消化腺,能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只促进脂肪消化;肝脏是消化系统 中不与食物接触的器官。 (功能:分泌胆汁,贮存营养物质,解毒等作用) ;胆汁贮存于胆囊,进食时,胆囊收缩, 胆汁排进,流入十二指肠 温馨提示温馨提示 1消化液中不一定含有消化酶,如胆汁; 2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

14、肠、回肠等,大肠包括盲肠、结肠、直肠、肛管等; 3消化道起始于口腔,终止于肛门; 4唾液腺、肝脏和胰腺是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胃腺和肠腺是位于消化道壁内的腺体; 5牙齿损伤以后,食物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咀嚼,因而会加重胃、肠的负担; 6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共有的一个器官,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无消化和吸收能力; 7胰腺属于既内分泌腺又属于外分 泌腺;胰腺的分泌物是胰液和胰岛素。 8.单细胞动物的消化特点:草履虫靠纤毛运动、变形虫靠伪足运动、食物消化吸收在细胞质进行。 细胞内消化细胞内消化:单细胞动物的消化、吸收等过程都是在细胞内完成的。 植食性动物的消化特点植食性动物的消化特点:(蝗虫、蚕、青菜虫、

15、兔、马、牛、羊骆驼等)牙齿适宜于切断和磨碎食物的牙齿。 (牛以草料为食,它有适宜于磨碎草料的臼齿,对食物的消化要经过反刍过程)消化管长,盲肠发达。 肉食性动物的消化特点肉食性动物的消化特点:(虎、鲨鱼、苍鹰、青蛙、蜘蛛等)牙齿适宜于咬死、嚼碎动物的肌肉和腱;消化 管短、盲肠退化。 (二)酶(二)酶 一、酶的催化作用一、酶的催化作用 1.酶(即生物催化剂)是生物的体细胞合成的一类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它能使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 变成可吸收的物质。 2.酶的特点: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多样性。 高效性:酶的催化效果是无机催化剂的 10 71013倍,以过氧化氢酶为例。 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某

16、一种或某一类化学反应。人体细胞中如果缺乏某种酶或酶不足时,就会发生代谢 紊乱,并可能出现疾病。 二、影响酶的催化作用的因素:温度、二、影响酶的催化作用的因素:温度、pHpH 1.1.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适宜的温度一般为 37,发高烧的人胃口不好、冷饮食品不能多吃都是温度会 pH 对催化 作用有影响,在最适宜 pH 下,酶的活性最高,PH 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唾液淀粉酶的最适 pH 值 约为 7,胃蛋白酶适宜在酸性的环境中将蛋白质分解 2.探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 实验原理: (1)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质是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的过程 (2)淀粉是否已完全分解,

17、可用碘液检验,因为淀粉遇碘会变蓝色。 实验成功关键:制备的淀粉糨糊必须完全冷却后才能使用,否则唾液中的淀粉酶会被高温破坏而失去活性 在取唾液前,必须漱净口。切忌从咽喉处吐取黏液,因为这里的黏液不是睡液 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在 37恒温的水浴中进行,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酶的催化,影响实验结果。 加碘液前,要先将试管冷却后再滴加碘液,温度过高会使碘液中的碘升华,影响实验效果 第第 3 3 节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体内物质的运输 (一)血液(一)血液 1.1.血量血量: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 7%8%。一个体重 50 千克的人,他体内的血量约为 3.54.0 升。这些 血液一刻不停地循环,为人体细

18、胞输送各种营养物质。 2.2.血液的组成血液的组成: 向新鲜的血液中加入抗凝剂, 静置一段时间, 会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 上面淡黄色的液体是血浆。 及中间的是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面暗红色物质就是红细胞 3.制作血涂片, 需要得到薄而均匀的血膜, 图中正确的推法是_乙_, 因为这样不会使_血细胞破损_。 4.4.血液的结构功能血液的结构功能 (1)血浆的功能: 运输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的生存环境,血浆中各种成分的相对稳定是维持血细胞正常活动的重要 条件对调节体温也有重要作用 血浆中含有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各种激素、多种脂类、氨基酸、酶、血浆蛋白、尿素尿酸等 (2)血细胞的功能 运输

19、氧气、二氧化碳,起预防保护,免疫的作用。还能促进止血、加速凝血 (3 3)人体三种血细胞主要特征的比较:)人体三种血细胞主要特征的比较: 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 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其特点是在氧浓度高的地方易结合氧;在氧浓度低的地方, 又容易与氧分离;其功能:帮助红细胞运输氧,也能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项目 血细胞类型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形状 两面凹的圆饼状 圆球形 不规则 有无细胞核 无 有 无 大小、数量 较大、最多 比红细胞大、最少 最小、较多 功能 输送氧气 吞噬细菌,防御疾病 加速凝血 白细胞:能保护身体免受病患,如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能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淋巴细胞还参与机体

20、的抗 传染功能有关;伤口处出现的脓液主要是死亡的白细胞与细菌 血小板:除了加快血液的凝固,能防止伤口大量出血以及防止细菌入侵。 人体内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担负着血细胞的再生任务。 5.5.血液种类:血液种类:动脉血:含氧气多,颜色呈鲜红色的血;静脉血:含二氧化碳多,颜色呈暗红色的血 6.6.体内有细菌或异物侵入而引起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增加;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偏少可能引起贫血。 二、血型和输血二、血型和输血 1.人的血型由遗传物质决定,一般来说,是终生不变的。 2.最常见的血型系统是 ABO 血型系统;由红细胞上的凝集原决定的; 3.输血原则:应输同型血,若无同型血,不得已要进行异型输血时,

21、要交叉配血实验,主要考虑_供血者红细胞 上的凝集原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是否发生凝集反应_ 血型间输血可按图中箭头所指方向进行, 4.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 200400mL 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二)血管和心脏(二)血管和心脏 1.1.人体内三种血管的主要区别:人体内三种血管的主要区别: 类 别 动 脉 静 脉 毛 细 血 管 概 念 将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 部分去的血管 将血液从全身各部分收回 到心脏的血管 连通于最小动脉和最小 静脉之间的血管 A 型含 A 凝集原、抗 B 凝集素 B 型含 B 凝集原、抗 A 凝集素 AB 型含 A、B 凝集原、无凝集素 管壁的结 构 特 点 多分布在较深的

22、位置; 管壁 厚,管腔小,有弹性,血流的 速度快 多分布在较浅的位置, 体表 也能看见,如“青筋” ,管壁较 薄,管腔大,弹性小,血流的 速度慢、(四肢静脉内具有静脉 瓣) 管壁极薄(仅由一层上皮 细胞构成) ;管腔最小(只允 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血流速 度最慢,这有利于血液与组 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血流的 速 度 快速 (喷泉式射出) 较慢 (缓慢流出) 血流的 方 向 心脏全身各处 全身各处心脏 动脉端静脉端 图 示 2.2.人体出血的初步护理:人体出血的初步护理: 动脉出血 特 点 颜色鲜红,血液喷射而出。 止血措施 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一侧的血管,或用止血带、绷带压迫止血。 静

23、脉出血 特 点 颜色暗红,血液缓慢流出。 止血措施 用手指压迫伤口远心端一侧的血管,或用止血带、绷带压迫止血。 3.3.血压: 【血压: 【测量血压的部位:上臂肱动脉处。测量脉博的部位:腕部桡动脉处】 概 念 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血压。 正 常 值 正常成年人的血压为:1218.7/812 千帕。 其中,1218.7 千帕为收缩压,812 千帕为舒张压。 低 血 压 指收缩压持续低于 12 千帕,舒张压持续低于 6.7 千帕。 高 血 压 指血压持续高于 18.7 千帕,舒张压持续高于 12 千帕。 4.4.心脏心脏 血液循环的概念:指血液在心脏和全身血管中进行的循

24、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 心脏的位置: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形状像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心脏能自主地节 律性收缩舒张,是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动力动力来源。围绕在心脏上的冠状动脉 为心脏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 。一 个人如果冠状动脉硬化,管腔变窄,就会导致冠心病。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心 脏 的 结 构 心 壁 主要由心肌构成,左心室的壁最厚、心房的壁最薄。 (这与心脏输送血液的远近有关) 图 示 四 个 腔 左心房 与肺静脉相连通,内流动脉血。 左心室 与主动脉相连通,内流动脉血。 右心房右心房 与上、下腔静脉相连通,内流静脉血。 右心室右心室 与肺动脉相连通,内流静脉血 瓣

25、膜 房室瓣 (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只能朝向心室开 动脉瓣 (在心室与动脉之间)只能朝向动脉开 功 能 促进血液循环,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动情况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动情况 血液在心脏中流动总是由心房流向心室,由心室流向动脉 瓣膜的作用瓣膜的作用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 心房和动脉间的动脉瓣,只朝向动脉开,会防止血液倒流回心室内 心房和心室间的房室瓣,只朝向心室开,会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内 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简记:心脏有四腔四管两瓣膜,上房下室,室连动,房连静。简记:心脏有四腔四管两瓣膜,上房下室,室连动,房连

26、静。 温馨提示:温馨提示:在心脏四个腔中,腔壁最厚的是左心室。 心脏的工作示意图心脏的工作示意图 1.心脏的功能是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左、右心房收缩,分别将血液压至左心室和右心室,左、右心室收缩,分别将血液压至主动脉_和肺动脉 全心舒张,血液经静脉被吸进心房 2.如图为人体心房和心室的收缩和舒张所需时间示意图。 (空白的格子表示舒张,有斜纹的格子表示收缩,每一 格表示 0.1 秒) 心动周期:心动周期:心脏每舒张和收缩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心脏每舒张和收缩一次所需的时间是不同的,成年人心 房收缩一次约 0.1s,舒张一次约 0.7s;心室收缩一次约 0.3s,舒张一次约 0.5s 心脏舒张时间

27、比收缩时间长的意义:有利于血液流回心脏,也有利于心脏持久地工作 (1)a 表示一个心动周期,此人的心率为 7.5 次/分。 (2)某运动员的心率为 50 次/分,则 a 应为 1.2 秒,其中心室舒张期为 0.75 秒。 (3)此图可以说明心脏不停地跳动而不疲劳的原因是_。 (三)体循环、肺循环(三)体循环、肺循环 1.1.血液循环的概念血液循环的概念 血液在由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封闭管道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 血液在一次完整的循环过程中会经过心脏两次,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2.如图所示血液循环模式图血液循环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

28、房。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2)血液循环不断地将氧气、营养物质等运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并将各个组织器官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 代谢废物运送到肾脏等排泄器官并排出体外,以保证机体各项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体循环: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养料,将代谢废物排出 肺循环:肺部毛细血管和肺泡进行气体交换,使得血液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重要提示: 肺循环中肺动脉流静脉血,肺静脉流动脉血;体循环中体动脉流动脉血,体静脉流静脉血。 由于心室需用更大的力将血液输送出去,所以心室壁较心房壁厚,同时由于体循环路线较肺循环长得多,因此 左心室的壁较右心室的壁厚。 3.3.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动脉

29、血和静脉血的区别 第第 4 4 节节 能量的获得能量的获得 一、呼吸运动和呼吸作用一、呼吸运动和呼吸作用 1.呼吸运动: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2.呼吸作用:指在活细胞肉氧化分解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一般情况下,人体每天进行各种 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大多数来源于糖类,也有一部分来源于脂肪,极少数来源于蛋白质。 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根据是否需要氧气,把细胞的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1.1.有氧呼吸:有氧呼吸:在氧气参与下,有机物分解较为彻底,并释放出较多能量的呼吸作用方式。 高等植物和动物呼吸的主要方式是有氧呼吸 (1)三大供能

30、物质在体内进行有氧呼吸时释放的能量及反应表达式等见下表: 2.2.无氧呼吸无氧呼吸 (1)概念: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尚未彻底氧化的产物,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2) 动物 (包括人) 的无氧呼吸: 动物组织细胞在缺氧情况下, 糖类会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为乳酸, 并释放出少量能量。 当大量的乳酸在肌肉组织里堆积时,就会有肌肉酸痛的感觉。 葡萄糖 酶 乳酸+能量(少量) (3) 高等植物的无氧呼吸: 高等植物在缺氧 (如水淹) 情况下, 也能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 糖类被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并释放出少量能量。 葡萄糖 酶 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 (4)微生物的无氧

31、呼吸:有些微生物能长期进行无氧呼吸,比如乳酸菌,人们利用它来生产泡菜、酸奶等食品;酵母菌在有 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人们利用酵母菌的这一特点,分别用于制作面包和酿酒等。微生物的 无氧呼吸称为发酵 葡萄酒的酿制过程:葡萄酒的酿制过程:葡萄果汁+白糖+酵母菌,放入发酵罐,先通气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的能量,从而大量繁殖; 然后使发酵罐密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从而获得葡萄糖。 3.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 4.4.无氧呼吸和发酵的比较无氧呼吸和发酵的比较 发酵是仅指微生物的 无氧呼吸,动、植物 的无氧呼吸不能称为发酵。 如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

32、乳酸叫作乳酸发酵;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称为酒精发酵。二者不是同一概念 5.5.无氧呼吸产物的判断无氧呼吸产物的判断 (1)并不是所有植物的无氧呼吸都产生酒精,像马铃薯块基、甜菜的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是乳酸。 (2)如果有乳酸产生,那么一定没有二氧化碳生产;如果有酒精产生,那么一定有二氧化碳产生。 (3)植物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大量积累对植物有毒害作用。 三、三、 多样的呼吸器官多样的呼吸器官 1.低等的无脊椎动物大多数都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只靠体表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2.较高等无脊椎动物:已经出现了专门具有呼吸功能的器官。如对虾用鳃呼吸、蝗虫用气管呼吸。 3.水生脊椎动物:鱼类在水

33、中的用鳃进行呼吸的。鱼的鳃位于咽的两侧,鳃盖关闭时,水从张开的口流入咽,接着扣关闭, 口腔收缩,压迫水流通过鳃并从立即张开的鳃盖后缘流出。虽然水中的氧气含量很低,但由于水流不断通过布满血管的鳃, 鱼类还是能获得足够的氧气的。 4.陆生脊椎动物:体内已经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肺。不过不同的陆生脊椎动物的肺的结构和复杂程度同。 a.两栖动物:肺较简单,如青蛙的肺只是一层薄壁的囊,呼吸功能较差,还需要通过皮肤的辅助呼吸才能获得足够的 呼吸类型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不同点 条件 需要氧气和相应的酶 不需要氧气,需要相应的酶 产物 二氧化碳、水 动物及部分植物:乳酸 多数植物:酒精和二氧化碳 释放能量 大量

34、 少量(有机物反应不彻底) 相同点 实质为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氧气。 b.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在适应陆地生活的同时,肺的结构里出现了肺泡,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气体交换 的面积。由于鸟类飞行时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因此,鸟的肺结构十分致密,并与特殊的气囊相通。 5.各种生物呼吸器官的情况总结如下: 动物名称 呼吸器官 无脊椎动物 (原生动物)草履虫 表膜(细胞膜) (环节动物)蚯蚓 湿润的体壁 (节肢动物)蝗虫 气管 脊推动物 (鱼纲)鱼类 鳃 (两栖纲)青蛙 肺兼湿润的皮肤 (爬行纲)蜥蜴 肺 (鸟纲)鸟类 肺,气囊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哺乳纲)牛 肺 第第 5 5 节节 体内物质的动

35、态平衡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一、营养物质的利用一、营养物质的利用 1.1.糖类的代谢糖类的代谢 葡萄糖:葡萄糖:吸收的葡萄糖,一部分直接被组织细胞利用供能;多余的部分在肝脏或肌肉等组织细胞中 合成糖元或在人体内转变为脂肪,作为能源物质的储备。 食物的消化吸收 氧化分解供能 肝糖元的分解 血糖 合成糖元(肝糖原和肌糖原)贮存 脂肪、蛋白质的转化 转变为脂肪贮存 代谢终产物: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水 2.2.脂肪的代谢脂肪的代谢 脂肪:一部分被组织细胞利用,另一部分由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贮存起来。需要时可进行分解,释放出能量供 细胞利用。 食物的消化吸收 合成脂肪,贮存能量 血糖转化 甘油和 氧化分解

36、供能 体内脂肪分解 脂肪酸 转化为血糖(少量) 代谢终产物: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水 3.3.蛋白质的代谢蛋白质的代谢 蛋白质:消化为氨基酸后被小肠所吸收进入循环系统。一部分在各种组织细胞中又会重新合成人体 所特有的蛋白质,另一些氧化分解供能,也可以合成糖类和脂肪。 食物的消化吸收 合成人体所特有的蛋白质 氨基酸 氧化分解供能 体内蛋白质的分解 合成糖类和脂肪 代谢终产物: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水、含氮废物(尿素、尿酸) 4.体内的能量代谢能量代谢 人体内有机物的增减与能量的变化关系:获得的能量=消耗的能量+贮存的能量 获得的能量消耗的能量有机物积累体重增加 获得的能量消耗的能量有机物积累体重

37、减轻 二、排泄二、排泄 1.1.排泄的概念:排泄的概念:人体通过某些器官,将体内所产生的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营养物质被氧化后,放出能量,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废物,这些废物通过泌尿系统和皮肤等排除体外。这些废物必 须及时排出,否则将会影响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泌尿系统是排出废物的主要途径。 2.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代谢废物代谢废物 指人体在代谢过程中,由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无机盐和多余的水 分等物质,叫做代谢废物。 (或叫代谢终产物) 排排 泄泄 指把人体内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如:二氧化碳、汗液和尿液等的排出) 排排 遗遗 指把消化道内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排

38、出体外的过程。 (如:粪便) 排泄的途径排泄的途径 少量水分和二氧化碳 由“呼吸系统”排出 部分水分、少量无机盐和尿素 由“皮肤”排出 大部分水分、无机盐和尿素 由“泌尿系统”排出 排泄的意义排泄的意义 (1)将人体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2)调节人体内水分与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 三、泌尿系统三、泌尿系统 1.如图为泌尿系统组成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肾脏,它由 100 多万个肾单位组成,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位于腰后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个,形像蚕豆 输尿管:运送尿液到膀胱的通道 膀胱:暂时贮存尿液(所以排尿是间歇性的) 尿道:将尿液排出体外

39、 (2)排尿的意义是:排出代谢废物;调节体内水盐的含量平衡;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保证细胞正常的生 命活动。 (3)图中的尿经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该生理过程属于反射类型中的非条件反射。 2.2.肾的结构肾的结构 以气体形式 以尿液形式 以汗液形式 (1)如图所示,外层是皮质,内层是髓质,中央是一个空腔,叫肾盂,肾盂和输尿管相连。 (2)肾单位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分为肾小体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管, 而肾小体又可分为肾小球肾小球和肾小囊肾小囊 3.3.尿液的形成过程尿液的形成过程 原尿的形成(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全部的尿素、 尿酸,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被过滤到肾小囊肾小囊。 则原尿中含有尿素、无机盐、水、葡萄糖、维生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科学 > 科学中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