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科学复习知识点总纲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61651 上传时间:2020-11-20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3.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考科学复习知识点总纲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20年中考科学复习知识点总纲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2020年中考科学复习知识点总纲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2020年中考科学复习知识点总纲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2020年中考科学复习知识点总纲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二)生命科学 主题 l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考试内容 考试 要求 (一) 观察 多种 多样 的生 物 观察生物 结合常见生物的形态与生活习性,识别常见的生物与非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新陈代谢、严整的结 构(除病毒外,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生长、应激性、繁殖、遗传和变异、适应并影响 环境。 a 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生物 放大镜: 1一只手拿着放大镜靠近一只眼睛,另一只手拿着要观察的物体,放在放大镜前方, 前后移动物体,以获得放大且清晰的图像。 2如果所要观察的物体不能移动,可以同时移动观察者的头部和放大镜,以获得放大 而清晰的图像。 放大镜适用于观

2、察蜗牛等小动物的形态结构, 而更微小的生物或细胞等 则需用显微镜观察。 显微镜: 1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目镜 ;镜筒 物镜转换器 ; 物镜 ; 载物台 通光孔 遮光器 压片夹反光镜 ;镜座 粗准焦螺旋 ; 细准焦螺旋 镜臂 镜柱在显 微镜的结构中, 目镜和物镜是显微镜最重要的部分。 2显微镜所成的像是 倒立像,因此,玻片移动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 相反 。 3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轻拿轻放。 (2)安放:置身体前方略偏左,镜筒向前,镜臂向后。 (3)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 低倍镜 对准通光孔;然后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光 圈对准通光孔,用左眼向目镜内观察,同时调节反

3、光镜(光线强时用 平面镜,光线弱时 用 凹透镜),直到出现明亮的圆形视野。 (4)放片: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要观察的部位对准通光孔,用压片夹夹住。 (5)调焦: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此时眼睛要侧面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压碎 装片)然后使镜筒慢慢上升, 直到看清物像, 再来回转动 细准焦螺旋 , 直到物像清晰。 (6)观察: 左眼看目镜,右眼同时睁开,便于边观察边记录。 4物体的放大倍数 目镜 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 温馨提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点,特别是玻片移动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物像偏 向哪边,玻片也往哪边移,这样可以让物像成在视野的中央。 b 2 说出细菌、真菌、藻类、苔藓类

4、、蕨类的主要特征 1细菌 结构:单细胞;有细胞壁、鞭毛结构;无核,属于原核细胞。不能进行光和作用。 按形态可分为 球菌 、 杆菌 和 螺旋菌。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2真菌 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其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质内 有液泡。真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靠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获得营养。 3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植物体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但不开花,没有果实和种子必 须依靠产生孢子来繁殖后代,适应在潮湿环境生活。 但蕨类植物的受精作用离不开水因 此只能生活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之中。 4.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是:有的植物具有茎和叶,有的只有叶,但都只有适于生活中在 潮湿的环

5、境中,靠孢子来繁殖后代 5.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 植物体有单细胞的, 也有多细胞的, 但是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大都生活在水中,靠孢子繁殖后代。 藻类最低等,苔藓第二,蕨类最高等 a 列举一些有代表性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 脊椎动物: 全身分为头、躯干、尾三个部分,躯干又被横膈膜分成胸部和腹部,有比较完善的感觉 器官、运动器官和高度分化的神经系统。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 动物等五大类。 无脊椎动物: 一般身体柔软,无坚硬的能附着肌肉的内骨骼,但常有坚硬的外骨骼(如大部分软体动 物、甲壳动物及昆虫),用以附着肌肉及保护身体。除了没有脊椎这一点外,无脊椎动 物内部并没有

6、多少共同之处。 a (二) 构成 生物 体的 细 胞、 组 织、 器官 和系 统 1细胞基本结构 制作简单的临时装片,绘制简单的生物图 洋葱的临时装片: 1.擦: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干净。 2.滴:在载玻片上滴上一小滴水。 3.撕:在洋葱的内表皮用镊子撕下薄薄的一小片放在水滴上。 4 盖:用镊子轻轻夹住盖玻片,让盖玻片的一边沾上一点点水,顺势盖下来。这样可以防 止有气泡产生。 5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上几滴碘,用吸水纸在另一边吸,让碘把洋葱染成黄色。口腔上 皮细胞临时装片: 1,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 3,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壁轻轻地刮几下

7、. 4,把牙签上的碎屑放在生理盐水中轻涮几下. 5,盖上盖玻片.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碘液 . 7,用吸水纸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b 知道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动物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a 3 细胞膜:保护细胞并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细胞质: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壁:支持和保护功能 叶绿体:含有叶绿素,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含有细胞液,具有贮存营养物质和维持渗透压的作用 应用细胞的结构记其功能的知识解释某些生命现象 细胞有液泡-西瓜水分多;细胞有细胞壁-大树参天而立 c 2细胞与生命活动 知道

8、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因为一切生物(包括病毒)的各种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比如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 胞中才能繁殖后代, 单细胞生物的代谢都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 多细胞生物的各项生 命活动都是多个细胞协作才完成的。所以说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a 说明细胞的分裂及其意义 1,使单细胞生物个体数目增加。2,多细胞生物个体体内细胞数目增多。3,实现生物 的繁殖。 b 说明细胞的分化及其意义 定义:在正常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 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 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 意义:经过细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细胞群。 b 3组

9、织、器官和系统 知道组织是如何形成的,说出动、植物的主要组织 组织是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所形成的细胞群,由细胞分化形成 植物的五大基本(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 动物的四大基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a 描述器官、系统的形成 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 a 考试内容 考试 要求 (三) 种群 生物 群落 生态 系统 和生 物圈 1. 生物的分类 说出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分类等级 检索表是采用特征对比的方法鉴定生物的工具, 它的应用则是从两个相互对应的特征中 选择其中一个符合的特征,放弃另一个不符合的特征,从而达到鉴定的目的。 界、门、纲、目、

10、科、属、种 a 识别分类的依据 a 2生物与环境 识别常见的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包括植被) 种群: 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种群所生活的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 的物质基础,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共同发展的。 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所有生物 的总和。 植被: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植物。生活在 a 4 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植物群落。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植被。 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现存的各种生物, 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 和生活方式,这是长期自

11、然选择的结果。形态和结构与功能的适应(如:小肠的结构); 形态和结构与生活方式(环境)的适应(如:枯叶蝶)。 b 3生态系统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结构及功能 生态系统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非生物环境包括:气候因子,如光、温度、湿度、风雨雪等;无机物质,有机物质等。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蓝绿藻和一些光合细菌,是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质制 造食物的自养生物。 在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 能量来源。 消费者:异养生物,主要指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各种动物,包括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 食动物和寄生动物等。 分解者:异养生物,主要是细菌和

12、真菌,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蚯蚓、白蚁、秃鹫等大 型腐食性动物,物质、能量循环中起着转化的作用,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为生产者 提供原料。 不可缺少的是生产者和分解者 b 应用生态系统的概念解释生产、生活实际中一些简单问题 桑基鱼塘, 果基鱼塘等 c 4生物圈 知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a 感知各种生命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生命系统的构成具有层次性 动物: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植物:细胞 组织 器官 个体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地球) a 主题 2 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转换 考试内容 考试 要求 (一) 绿 1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知道绿色植物根、茎、叶的结

13、构 a 5 色 植 物 的 新 陈 代 谢 知道氮、磷、钾等矿物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氮: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能促使农作物的茎、叶茂盛。缺乏时植株矮小,叶色发黄 磷:促使农作物根系发达,穗数增多,籽粒饱满。缺乏时生长缓慢,植株暗绿带红,籽 粒不饱满 钾:使茎杆粗壮,促成糖和淀粉的生成。缺乏时茎杆细弱、易倒伏,植株矮小,叶片带 褐斑 a 概述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利用和散失过程 1吸收 (1)吸收方式:主要是 渗透 吸水。 (2)吸收条件:根毛细胞液中的细胞液浓度 大于 土壤溶液浓度。 (3)吸收部位:器官根 ,主要区域根尖的根毛区,主要细胞根毛细胞。 2运输:导管。 3利用和散失 (

14、1)利用:约1%用于 光合作用 。 (2)散失:约99%用于蒸腾作用。 4蒸腾作用 (1)蒸腾作用概念:植物体中的水变为水蒸气通过叶表皮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的现 象。 (2)蒸腾作用的意义 是植物吸收 水分、运输 水分的主要动力;促进 无机盐 向上运输; 降 低叶片的 温度 。 (3)气孔和保卫细胞 气孔是由成对的保卫细胞控制的,是 CO2 、 O2 和 水蒸气 进出的门户。一 b 6 般植物叶片下表皮的气孔 多于 上表皮。 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 张开 ;保卫细胞失水缩小时,气孔 闭合 。 无机盐溶解在水里吸收运输 2绿色植物的物质与能量的转换 描述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及简要过程 6C

15、O2+6H2O体叶绿 光照、C6H12O6+6O2 a 认识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转化及其重要意义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太阳光的能量,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同时释放出 氧气,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一方面把简单无机物合成复杂的有机物,并放出氧 气。另一方面,利用太 阳能,把太阳能变为贮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进行能量转化。 b 描述呼吸作用中的物质变化及其反应过程 C6H12O6+6O2酶、活细胞 6CO2+6H2O a 知道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 1、部位:光合作用进行的部分必须有叶绿体的细胞,因为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结 构基础,形象地比喻为制造有机物的“机器”呼吸

16、作用所有的活细胞都要进行,细胞 活着就要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而生命活动需要能量支持才能正常完成,而这个能量是 由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得来的,没有呼吸作用,细胞就不能正常生活,就会死亡 2、条件:光合作需要有光,因为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光能 在这里起到了动力作用 呼吸作用与光无关, 无论白天黑夜细胞只要正常活着就需要能 量,就得靠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3、原料:根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可知光合作用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 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 4、产物:根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可知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呼吸作 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5、能量转变:通过光合作

17、用、呼吸作用的实质可知:光合作用是制造有机物,把光能 转变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 把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生命 活动利用,少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失 a 说明植物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原理对农业生产技术(合理灌溉、合理施肥、种子处 理等)的影响 (1)水、 无机盐是细胞构成的基本成分和生理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根据植物的需求规 律适时、适量的灌溉、施肥。 (2)过多的水分会影响到根部等器官的有氧呼吸,从而导致烂根等现象的出现。 过多 的 无机盐 会引起烧苗,缺乏时会影响植物的正常发育。 (3)成熟的种子,时刻进行呼吸作用,为了有效提高种子的储藏时间,可采取低温、 干燥等方法降低种子的

18、呼吸作用 。 b (二) 人 体 的 物 质 和 1人体的消化 描述消化系统的结构和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 人的消化系统由一条消化道和一些能分泌消化液的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由口腔、 食道、 胃、肠、肛门组成,主要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唾液腺、胃腺、 肠腺分泌的唾液、胃液、肠液分别流入口腔、胃、肠,胰腺和肝脏分泌的胰液、胆汁通 过胰管和胆管流入十二指肠。其中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a 7 能 量 转换 物理性消化:牙齿切、撕、磨(咀嚼); 舌搅拌;胃、小肠蠕动。 化学性消化:各种消化液中的消化酶的作用。 列举消化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酶是生物催化剂 (1)特点:多样性、高

19、效性、专一性。 (2)影响酶的活性的因素:温度、PH等。 (3)与人消化有关的消化酶:(见下表) a 说明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酶能在机体中十分温和的条件下,高效率地催化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促进生物体的新陈 代谢。生命活动中的消化、吸收、呼吸、运动和生殖都是酶促反应过程。酶是细胞赖以 生存的基础。细胞新陈代谢包括的所有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 b 2.人的呼吸 描述人体呼吸时气体交换的场所和过程 a 知道呼吸作用为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a 3人体的血液和循环 知道人体心脏、血管的结构以及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途径(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 (1)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中的

20、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2)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a 8 知道血液的主要组成及其功能 血液组成: 占体重的 7%8% 红细胞的作用:氧气+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 白细胞的作用: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血小板的作用:加速血液凝固、防止伤口大量出血,阻止细菌入侵 a 知道骨髓造血的功能 骨髓腔里的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a 描述人体ABO血型系统与输血原则 人体内的ABO血型系统和输血 (1)ABO血型是由红细胞上的凝集原决定的。 输血原则 原则:输同型血。 异型输血:异型之间输血,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中 的凝集原是否会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发生凝集反应。 异

21、型间可行的输血:(见下表) a 血浆:占 55%,有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 尿素、大分子蛋白质等 红细胞:淡黄色、无核、两面凹的圆盘状、数量最多 血细胞 白细胞:无色、 有核、个体最大, 数量少 血小板: 无核、个体最小 9 4尿的生成和排出 知道人体泌尿系统的结构以及人体尿的生成和排出的过程 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1)肾小球的过滤用。 动脉血通过肾小球,此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成分,血液中的所有物质都通过 “滤过膜”进入“肾小囊” ,形成“原尿” 。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肾小囊中的原尿流经“肾小管” ,原尿中绝大部分水分、无机盐、葡萄糖等有益成分, 又会被肾小管

22、重吸收进入血液。剩下的多余的水分、无机盐和尿素、尿酸等含氮废物, 形成“终尿” 。 (3)尿液排出。 肾盂内的终尿,经输尿管流入膀胱,在膀胱内蓄积到一定的量以后,通过神经系统给大 脑发出指令产生“尿意” 。最后经尿道排出体外,就是我们平常所见的小便。 (4)排尿的意义。 排除废物; 调节水盐平衡(通过肾脏调节),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 生理功能。 a 5生命活动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概述人体生命活动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及特点 1新陈代谢概念:生物体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同时生物体内不 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这个过程叫新陈代谢。 2意义:是一切生物生存的基础,如一旦停止,生命就告结束。

23、 3新陈代谢和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的关系: (1)呼吸作用为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条件:包括有氧呼吸供能 无氧呼吸供能 (2)营养方式 不同生物的营养方式不同,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并贮存能量属于 自养方式,而人和动物通过摄取食物来获取营养的方式属于异养。 温馨提示: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是新陈代谢的两个方面,是同时进行的,这两个方面既 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共同组成了人体新旧物质更替的过程。 b 主题 3 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试内容 考试 要求 10 生 命 活 动 的 调 节 1植物的感应性 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物常见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

24、、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 a 知道植物生长素的作用 生长素最明显的作用是促进生长,但对茎、芽、根生长的促进作用因浓度而异。低浓度 时可以促进生长,高浓度时则会抑制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另外,生长素还能促进扦 插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a 2.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识别神经系统的组成层次和主要功能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遍布全身各处的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分别位于颅腔和椎管内,是神经组织最集中、构造最 复杂的部位。 2周围神经系统包括各种神经。其中同脑相连的称为脑神经,与脊髓相连的称为脊神 经,支配内脏器官的称为植物性神经。 3脑是神经

25、系统中最高级部分,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大脑:大脑皮层表面凹凸不平,形成沟、裂、回,增大表面积;神经细胞集中的地 方,有记忆、思维、控制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主要在左半球。 小脑:主要负责人体运动的 协调性 ,协调肌肉的活动,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 身体平衡。 脑干 :大脑下面,主要控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生命中枢存在于此,此 处受损会危及生命。 4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 a 说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说出反射弧的组成 1反射:是生物对各种刺激做出的应答性反应,包括对信息的接受、传导、处理。 2反射包括:非条件 反射(是低级的反射活动,神经中枢脊髓);

26、条件反射(是高 级的反射活动,神经中枢大脑)。 3反射弧: (1)感受器:接受信息,产生神经冲动,存在于眼、耳、鼻、舌、皮肤、内脏等器官 内。 (2) 传入神经:传递信息,将神经冲动传向神经中枢。 (3) 神经中枢:信息处理,接收并分析处理传来的信息,存在于脑、脊髓中。 (4) 传出神经 :传递信息,将处理后的信息传向效应器。 (5) 效应器:转化信息,将神经冲动转化为相应的动作,如肌肉与腺体。 4冲动传导方向: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 a 列举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作用 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控制生长发育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胰岛,分泌

27、,加速血糖分解,促进血糖合成糖元 a 11 性腺,分泌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人体体温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而实现,调节体温的中枢在脑干。 (2)低温环境下:皮肤冷觉感受器感受刺激传入神经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 经骨骼肌战栗、血管收缩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回到正常体温。 (3)高温环境下:皮肤热觉感受器感受刺激传入神经脑干的调节中枢传出神经 汗液分泌、血管舒张减少产热、增加散热回到正常体温。 (4)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b 主题 4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考试内容 考试 要求 细 菌 和 真 菌 的

28、 繁殖 1.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方式 举例说出细菌、真菌的繁殖形式 细菌靠分裂生殖 真菌有孢子生殖和出芽生殖 a 了解细菌、真菌的繁殖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制泡菜要用到乳酸杆菌, 乳酸菌属于细菌, 酿酒时要用到酒曲, 主要成分是酵母菌,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 在无氧的条件下, 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链霉素、庆大霉素是由放线菌产生的,放线菌属于细菌制青霉素要用到青霉青 霉属于真菌,做面包等面食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 a (二) 植物 的生 殖与 发育 1.植物的生殖方式 列举绿色植物的生殖方式 绿色开花植物:有性生殖、营养繁殖 营养生殖包括:嫁接、扦插、压条、分根

29、等 a 知道嫁接、扦插等生殖方式在生产中的应用 被广泛应用于花卉和果树的栽培, 其应用意义在于保持亲本优良性状, 并能快速繁殖。 a 2植物的发育 识别花的结构 花药;花丝;雄蕊;花瓣(构成花冠);萼片(构成花萼); 子房壁;卵细胞;胚珠;花柱;柱头; 雌蕊 a 描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a 12 关注种子萌发的过程和必要条件 种子萌发的过程: 种子要吸足水分; 子叶和胚乳将营养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胚根发育成根,胚芽逐渐长成茎和叶。 种子萌发的条件: 被子植物的生长从种子的萌发开始,种子里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所以种子萌发 的先决条件是有完整的胚,且必须是活的。 适宜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充足的

30、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a 人 类 的 生 殖 和 发育 1.人类的生殖 说出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男性(雄性) :阴茎、睾丸、附睾、阴囊、前列腺等 女性(雌性) :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等 a 知道人类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的过程 (1)受精: 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 (2)胚胎发育:从受精卵分裂开始,直到成熟的胎儿从母体中产出的整个过程.胎儿与 母体通过胎盘、脐带相联系,胎儿从母体的血液中吸收养料和氧气,并将二氧化碳等废 物排入母体血液,由母体将胎儿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3)分娩:发育成熟的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产生的胎儿叫婴

31、儿。 (4)哺乳:母乳含有婴儿所需的全面的营养物质,同时 含有免疫物质,因而提倡母 乳喂养。 a 2. 人体的发育 说出人体发育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1人的生命周期 受精卵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衰老、死亡。(其中 幼儿期和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两个阶段)。 a 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青春期是一个人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以性发育、性成熟为主要阶段。 (1)身体变形:身高增重,体重加重,出现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外的差异 内脏功能的日渐健全,生殖器官成熟。 男性的第二性征表现为长出胡须、腋毛和阴毛,喉结突出,声调低沉,有遗精现象。 女性的第二性征表现为长出腋毛和阴毛,骨盆变宽

32、,乳房增大,有月经现象。 (2)生殖器官成熟:男:睾丸迅速发育,出现遗精,雄性激素分泌增加 女:卵巢迅速发育,出现月经,雌性激素分泌增加 遗精:男性的睾丸发育后产生大量的精子,常在夜间排出,称为遗精。 月经:女性的卵巢发育成熟后会周期性从卵巢排出卵,卵没有受精会引起子宫出血,这 a 13 就是月经。 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 c 3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列举动物的生殖方式 a 关注动物克隆技术的进展 克隆:主要通过细胞核移植技术,产生与被克隆动物基因完全相同的新个体。如克隆羊 多利。 a (四) 遗 传 和 进 化 1遗传与变异 识别遗传与变异的现象 遗传: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后代,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

33、之 间的性状相似的现象。 举例:一对双眼皮的夫妻生了一个双眼皮的小孩。 变异:子代与亲代及子代不同个体间的性状差异的现象。 举例:一对双眼皮的夫妻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小孩。 a 说出遗传物质的作用 具有储存、传递、表达和改变遗传信息等基本遗传功能。 a 描述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1)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2)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3)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些片段。 a 列举常见遗传性疾病 遗传病:指因遗传物质(染色体、DNA、基因)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如白化病、先天 愚型、色盲、血友病等。 a 列举遗传和变异在育种方面的应用 指利用基因重组原理,

34、有目的地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 培育出更优 良的新品种 a 2生物的进化 知道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 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 内容:无机物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a 14 列举生物进化现象 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 植物的进化顺序: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 a 说出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现存于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并且都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因此生物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35、 自然选择理论内容:适者生存 ,不适者淘汰 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a 主题 5 人、健康与环境 考试内容 考试 要求 (一) 人 体 保 健 1. 人类的健康 知道健康的概念 健康:指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三者处于正常状态, 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健康。 a 识别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1)非特异性免疫: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 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 用。如第一防线的黏膜、皮肤,第二防线的吞噬细胞和溶菌酶。血液中的吞噬细胞能穿 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以吞食的方式杀灭病原体,最后导致自身死亡。 (2)特异性免疫:针对进入人体的某种抗原,产生相应的抗体进行

36、防御作用。它包括体 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抗原进入人体后被人体液中相应的抗体(由B淋巴细胞产生)消灭的过程。 细胞免疫:抗原进入人体后被相应的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消灭的过程。 a 指认计划免疫和人工免疫 (1)人工免疫:用人工的方法将由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或其他抗原物质接种到人体上, 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获得免疫,叫做人工免疫。 (2)计划免疫: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易感染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免疫, 从而达到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 a 说出营养素的作用 (1)水:构成细胞、生物体的主要成分。体内的养分和废物都必须溶解于水中才能进行 运输。 (2)糖类:人体细胞的一种组成

37、成分,是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 (3)蛋白质:人体细胞生长、组织修补的主要原料,也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还是 人体代谢过程的酶物质、免疫物质。 (4)脂肪:人体细胞的结构成分,生物体储存能量的物质。 (5)无机盐:构成组织和维护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如缺锌会导致儿童味蕾功能 下降,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缺铁会引起贫血等。 a 15 (6)维生素: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化合物,种类多。 粗纤维:来源于植物性食物,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能辅助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 收。其作用有刺激消化腺分泌;促进肠道蠕动,减少大肠癌的发生率;减少肠道对脂肪 的吸收;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等。 树

38、立平衡膳食的观点 c 通过了解吸烟、酗酒、吸毒等不良嗜好的危害性,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吸烟:香烟中含有焦油、烟碱、一氧化碳等多种有害物质,其中有40多种致癌物。长期 吸烟会损害人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使癌症的发病率大大提 高。 吸毒:具有很强的成瘾性;破坏各个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力;价格昂贵,倾家荡产,危 害社会。常见毒品有大麻、鸦片、海洛因、吗啡、可卡因、冰毒和摇头丸。 酗酒: 酒中含有一定量的酒精, 过量饮酒会使人急性酒精中毒, 严重损害人的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酒后驾车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不负责的表现。 c 2人类常见疾病 知道引起冠心病、肿瘤、高血压等常见疾

39、病的主要因素及其预防 1肿瘤:是一种细胞性疾病。特点是肿瘤细胞能进行不间断的分裂。 2动脉硬化:由血液中的脂肪类(胆固醇)在动脉管壁沉积增厚,使管壁弹性下降,血 流量减少导致。常见有冠心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脑血栓等。引起的因素有遗传、 年龄大、吸烟、高胆固醇、高血压等。 3糖尿病:血糖浓度高,肾脏无法将葡萄糖全部吸收,随尿液排出。原因是胰岛素分 泌不足。其治疗办法为注射胰岛素制剂,控制和调节饮食,适当锻炼等。 a (二) 健 康 与 环 境 1传染病 知道常见的传染病的特点 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 a 列举常见的传染病 a 说明传染病的传播环节及其预防措施 (1)传染源:能够传播病原体

40、的人或动物。包括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2) 传播途径: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空气、饮用水、食物、接触等)。 (3) 易感人群。 预防的三个措施 (1)控制传染源 :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2)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包含卫生、水源和粪便的管理,对生活用具进行必要的消毒, b 16 消灭媒介动物和设置防虫设备等。 (3)保护易感人群 :避免接触,预防接种,锻炼身体。 2防护与急救 知道环境毒物和防毒的措施 环境毒物:环境中的某些物质(食物中的有毒物质、农药、医用药物、工农业毒物、生 化武器毒剂等)经接触或进入人体后,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

41、引起病变,这些物质 称为环境毒物。由环境毒物引起的疾病称为中毒 a 列举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急救的基本方法 触电、蛇虫咬伤等急救的基本方法:抢救生命是急救的第一要素,所以首先要排除 致 死 因素。 如触电者要使其脱离电源; 若呼吸微弱或心跳停止时, 则需进行人工呼吸和 胸 外心脏 按压。人工呼吸的频率是1620次/分,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是80100次/分。 若被毒蛇咬伤,应在伤口的 近心 端510厘米处结扎,防止静脉血液回流、蛇毒扩散, 并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a 知道安全用药的常识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患者个人的病情、 体质、 家族遗传病史和药物的成分等做全面情况的 检测,准确地选择药物、真正做到“

42、对症下药” ,同时以适当的方法、适当的剂量、适 当的时间准确用药。 a 考试内容 考试 要求 (三) 人类 与生 态环 境 1.人口问题 了解自然环境的人口承载量 自然环境对人口的承载量是有限的,人口的增长必须符合生态规律 。 a 认识人口过度增长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 过度消耗地球生物圈的资源,会产生资源和能源的问题;地球变成一个大垃圾场,环 境污染日益严重;人类的不合理活动破坏地球生态,引发各种灾害和生态危机。 b 2生态平衡 理解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现象和意义 一般生态平衡和环境优劣密切相关,环境恶化,可以直接导致生态失衡,生态失衡又反 过来加速环境恶化,比如森林植被破坏后,

43、水土极易流失,当然现在环境的恶化越来越 多的是因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所致,但这同样导致环境恶化和动植物不断减少的恶性循 环,从而也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 生态失衡还有一个糟糕的结果就是使得大量生物灭 绝,使得地球上生物基因库储量骤减,从长远来看,这将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因为只有 丰富的生物种群,才能为人类在解决诸如营养、免疫、疾病、应对恶劣环境以及各种生 物工程与研究问题上提供足够充分的选择和机会。 b 3保护生物多样性 列举我国生物保护与自然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1)自然保护的意义:人类要改造自然,更要保护自然。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必须 符合自然规律 ,使生物圈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实施自然保

44、护是实施可持续发 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2)自然保护的措施:植树造林,建立三北防护林等十大林业生态体系,实现资源的可 持续利用;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生物等自然资源;立法保护生物资源;建立环保 机构,加强污染的监测和治理。 a 17 (三)物质科学 主题 l 常见的物质 考试内容 考 试 要 求 (一) 物 质 的 性 质 l.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描述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水结成冰。 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氢气燃烧。 a 区别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b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识别

45、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 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酸性、碱性、可燃性、助燃性、稳定 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a 举例说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力等)能影响物质的性质 比如温度会影响物质的溶解度,压强会影响物质的沸点等 b 3物质的密度 知道物质有质量 质量是物质多少的量度,任何物质都有质量 a 概述物质密度的含义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b 概述密度所反映的物质属性 千克/米3表示每1立方米该物质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b 应用

46、=m/V进行简单的计算 c 使用天平、量筒、刻度尺等常用工具测定固体或液体的密度 b 4熔化和凝固 识别熔化和凝固 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 a 绘制晶体熔化图线 b 描绘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的特点 晶体熔化时,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晶体在一定的温度下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a 18 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处于固液并存状态。 晶体凝固时,会释放热量。 晶体在一定的温度下开始凝固,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 晶体从开始凝固到完全凝固,处于固液并存状态。 说出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点); 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点)

47、。晶体有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a 知道熔化和凝固过程伴随吸热与放热 a 说出熔点、凝固点的含义,知道冰的熔点为0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不同的晶体熔点也不同。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晶体的凝固点。 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 a 5、汽化与液化 知道蒸发、沸腾的概念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 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a 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蒸发的致冷作用 (1)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温度 (相同条件下,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液体表面积 (相同条件下,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液体表面空气流速 (相同条件下,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越 大,蒸发越快)。 (2)蒸发吸热,有 制冷 作用: 液体蒸发从自身吸热,使自身温度降低; 液体蒸发从周围物体吸热,使周围物体温度降低。 a 描述液体沸腾过程中的特点 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的,即低于这个温度,液体吸热升温,但不沸腾;在这个温 度,液体沸腾而不升温; 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着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虽然温度不变,但要吸热。 a 知道沸点的含义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a 区别蒸发与沸腾 汽化的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科学 > 科学中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