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2020 学年上期七年级期末监测历史试卷 第 1 页,共 6 页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 20192020 学年度七年级上期末监测历史试卷学年度七年级上期末监测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事项:考生注意事项: 1在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准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2本试卷满分 100 分,和道德与法治同堂开卷测试,考试时间共计 120 分钟。 3本试卷分卷、卷。第卷第 130 题为选择题,共 60 分;第卷第 3132 题为非选择题,共 40 分。 4考生选出第 I 卷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 擦干净
2、,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直接在试卷上作答。第卷试题答案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相 应的答题区作答,超出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第卷第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备选项正确。每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备选项正确。每题 2 2 分,共分,共 6060 分。分。 1 1阅读素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素养。“考古发现包括 10 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 多种野兽 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 4 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据此可知, 北京人 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保留了某些猿的特征 懂得人工取火 已经学会原始狩猎 A B C D 2 2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
3、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A已从事农业生产 B以捕鱼狩猎为主 C住半地穴式房屋 D会人工种植水稻 3 3今河南东南部的淮河上游,有一处距今 8000 多年的原始村落遗址舞阳贾湖遗址,贾湖居民能够 制作精致的石器、陶器和骨器,在贾湖遗址中出土了碳化稻粒和家猪骨骼。由此可知 A. 当时农业和畜牧业己经有了初步的发展 B. 贾湖遗址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古遗址 C. 当时黄河流域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D. 贾湖居民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打制石器 4 4“黄帝的妻子嫘祖是位贤德的女性。她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也像丈夫一样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她 发现桑蚕,教会老百姓养蚕缫丝,织成丝绸,做成漂亮的衣服
4、。”这段文字描述的事情应该是 A历史传说 B真人真事 C亲身经历 D考古发现 5 5史记的记载是我们研究黄帝的重要资料。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 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表明 A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述具有唯一性 B传说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 C口头传说不足以印证历史 D文献记载没有参考价值 6 6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说:“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 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材料反映 A华夏族是由各民族聚居融合而成 B汉族是华夏族的前身 C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创造发明 D黄帝时期实行
5、禅让制 7 7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 20192020 学年上期七年级期末监测历史试卷 第 2 页,共 6 页 起国家政权机构。这标志着 A.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 B. 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 C. 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D.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8 8 北京出土的青铜器 “克盉 (h) ” 记载: 周成王封克做匽 (今北京地区) 的诸侯, 管理羌族、 驭族 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 A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 B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C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 D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
6、和臣民 9 9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提出“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历史发展有自己内在运作的规 律。他所说的“桀亡”指的是 A. 商汤灭夏 B. 武王征商 C. 平王东迁 D. 国人暴动 1010公元前 720 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公既 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此材料反 映了 A周王室衰微 B诸侯争霸 C春秋时期社会动荡 D分封制完全崩溃 1111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 的人住宿,就要连坐,商鞅因此无可何。这个“作
7、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 A变法违背民意 B变法深入贯彻 C变法遇到阻力 D变法宣告失败 1212司马迁史记 商君列传: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 治国要领:苏轼商君功罪:“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两者都认为商鞅变法 A. 遭到了普遍反对 B. 严刑峻法导致社会混乱 C. 最终必然会失败 D. 忽视了道德教化 1313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这些学说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体系。 四位同学对这一时期各家学派的观点发表了不同看法,正确的是 A. B. C. D. 1414公元前 212 年,秦始皇下令修建从咸阳附近的军事重地直通北方
8、九原的军事通道,全长 700 多公 里。据估计,骑兵部队三天三夜就可以从咸阳赶到九原。此举 A加强了中央对北疆的控制 B确立了对文武百官的监察制 C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D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 1515我们获取历史信息,会有“事实的陈述”和“评论意见”。下列不属于“事实的陈述”的是 A“及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 B“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C“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D“(秦皇帝)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20192020 学年上期七年级期末监测历史试卷 第 3 页,共 6 页 1 16 6汉初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因此形成了我
9、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局面。下列关 于实施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中,说法错误的是 A汉初统治者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 B汉初统治者面临经济凋敝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C由于统治者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腐化 D是汉初统治者出于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的需要 1717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 敛”。汉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他们共同主张 A轻徭薄赋 B以徳化民 C以农为本 D盐铁专卖 1 18 8“汉武帝一反祖宗定法,尊儒术以约束官吏,效法家而严惩贪官,王道霸道,交错为用”。这说 明汉武帝治国的特点是 A. “无为而治” B. 儒法并用 C. 重用外戚 D.
10、“以德化民” 1 19 9在西安北郊的一座秦朝墓葬中,考古学家发掘出一批圆形方孔铜钱。该铜钱是 A和同开宝 B五铢钱 C开元通宝 D半两钱 2020直观的图示是有效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一同学在学习了东汉衰落的原因后整理 出了下图。该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农民起义频繁 B残暴的东汉统治 C土地兼并严重 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2121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 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对材料所述理解正确的是 由于自然灾害导致了黄巾起义 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王朝的统治 起义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 起
11、义最终被东汉军队残酷镇压 A B C D 2222汉书称史记“其文直, 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对史记这一评论可以窥见司马 迁著史 A偏离客观事实 B讲究秉笔直书 C忽略实地考察 D重视典籍查阅 2323三国志记载:“毛玠语太祖曰: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织,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 业可成也。太祖敬纳其言。”这段材料中的“太祖”是指 A刘邦 B刘秀 C曹操 D刘备 2 24 4曹操所统军队约二十五万人,而刘备、周瑜的兵力总共不过五万人既而瑜军以火攻烧操军战 船,延及岸上营落,操军大溃;加以饥疫,土卒损失大半。以上材料记录的是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八王之乱” 20192020
12、学年上期七年级期末监测历史试卷 第 4 页,共 6 页 2 25 5西晋王朝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导致西晋成为一个短命王朝的原因有 统治阶级昏庸腐朽 北方人大量迁往江南地区 皇族之间连年混战 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压迫 A. B. C. D. 2 26 6前秦、东晋之间的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取得了胜利。淝水之战后出现的新局面包括 前秦统治迅速瓦解 北方陷入混战状态 东晋统治相对稳定 东晋乘胜追击统一了北方 A. B. C. D. 2727“自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苦于长期战乱的中原人大量迁移到他们视为畏途的南 方而这里的局势又相对安定,往往能在较长时期内无风尘之警,位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
13、区尤 为突出。”材料表明江南地区“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的原因有 中原人大量南迁 社会比较安定 统治者的重视 自然条件优越 A B C D 2 28 8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木兰诗:“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该民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北朝时期 A北方战乱不断 B妇女地位提高 C儒家思想盛行 D北方经济衰退 2 29 9据齐民要术所载北魏时期的 86 个谷类品种中,有不少已经具有“耐早”、 “免虫”、 “耐风” 和“耐水”等特点,还培育出了“早熟”或“晚熟”品种。这说明了当时 A气候寒冷干旱无法培育新品种 B北方农业生产水平已超
14、过南方 C农作物培育技术达到较高水平 D普遍推广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 3030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 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 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据此可知 A雕塑艺术起源于中国的佛像石窟艺术 B龙门石窟体现了中外文化的交融 C我国雕塑艺术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 D佛教传播在秦汉时期达到顶峰 第卷第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二题,第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二题,第3131 题题2020 分,第分,第3232 题题2020 分,共分,共4040 分。分。 3131创新是国家强盛和民族进步的灵魂。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发生 了一系列的
15、重大变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材料一一 图 1 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 图 2 春秋晚期的穿有鼻环的牛尊 (1)材料一中图 1 和图 2 反映出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2 分) 材料二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 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 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 李静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2)根据材料二,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4 分) 20192020 学年上期七年级期末监测历史试
16、卷 第 5 页,共 6 页 材料三材料三 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在郡下设县。 这些郡县完全由中央和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 秦制以铜虎符发兵,虎符剖半,右半由皇帝掌握,左半在领兵者手中,左右合符,才能调动军队。这 是保证兵权在皇帝手中的重要制度。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 摘自秦汉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表现。(6 分) 材料四材料四 到武帝,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17、 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材料五材料五 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 铁、 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傅乐成中国通史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反映出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了什么问题?(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4 分)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五反映汉武帝实施的新经济政策是什么?(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4 分) 3232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民族大交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阅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图中历史 图 1 周初形势图 图 2 战国形势图 材料材料二二
18、华夏诸侯经过激烈的兼并、分化、吸收、统一,到战国时期只剩下齐、燕、楚、赵、魏等 几个大国和在它们夹缝中的几个小国了。地区性的局部统一,为华夏一统奠定了基础,也为以华夏族为核 心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舞台。 摘编自管彦波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问题 (1)观察材料一中图 1 和图 2 形势图,指出图中诸侯国在数量及疆域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 二,概括这一变化产生的积极影响。 (8 分) 材料材料三三 下图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示意图 20192020 学年上期七年级期末监测历史试卷 第 6 页,共 6 页 (2)依据材料三地图,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情
19、形。 (4 分) 材料材料四四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 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 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针对材料四中遇到的问题, “北魏统治者”的“抉择”是什么?这一“抉择” 产生了什么影响?(4 分) 材料材料五五 当时(魏晋南北时期)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 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
20、同时,也带来了 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 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4)结合上述材料,请谈谈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4 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一. .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备选项正确。每小题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备选项正确。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6060 分。分。 1B 2A 3A 4A 5B 6A 7B 8D 9A 10A 11B 12D 13B 14A 15D 16C 17C 18B 19D 20D 21C 22B 23C 24B 25C 26B 27
21、D 28A 29C 30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题,第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题,第 3131 题题 2020 分,第分,第 3232 题题 2020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 31(1)春秋时期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2 分) (2)背景:社会生产力发展(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合时代需要);(2 分)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 的社会。(2 分) (3)推行郡县制、控制兵权、制定法律(秦律)。(6 分) (4) “推恩令”;(2 分)削弱了王国势力,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2 分) 20192020 学年上期七年级期末监测历史试卷 第 7 页,共 6 页 (5)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2 分)实行盐铁官营、专卖。(2 分) 32(1)变化:诸侯国的数量减少了;秦、楚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大。(4 分)积极影 响:有利于局部的统一;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4 分) (2)边疆少数民族内迁和中原汉族南迁。(4 分) (3)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推行汉化措施。(2 分)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2 分) (4)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促进了统一 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