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知,在ABC 中,AB,分别以点 A,C 为圆心,大于AC 长为半径画弧,两 弧交于点 P,点 Q,作直线 PQ 交 AB 于点 D,再分别以点 B,D 为圆心,大于BD 长为 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 M,点 N,作直线 MN 交 BC 于点 E,若CDE 是等边三角形, 则A 二解答题(共二解答题(共 49 小题)小题) 2背景:在数学课堂上,李老师给每个同学发了一张边长为 6cm 的正方形纸片,请同学们 纸片上剪下一个有一边长为 8cm 的等腰三角形,要求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落在正方 形的边上,且其中一个顶点与正方形的顶点重合,最终,通
2、过合作讨论,同学们一共提 供了 5 种不同的剪法(若剪下的三角形全等则视为同一种) 注:正方形的每条边都相等,每个角都等于 90 (1)如图 1 是小明同学率先给出的剪法,其中 AEAF,EF8cm,AEF 即为满足要 求的等腰三角形,则小明同学剪下的三角形纸片的面积为 cm2 (2)如图 2 是小王同学提出的另一种剪法,其中 AE8cm,且 AFEF,请帮助小王同 学求出所得等腰AEF 的腰长; (3)请在下列三个正方形中画出其余的三种剪法,并直接写出每种剪法所得的三角形纸 片的面积 (注:每种情况的图和对应的面积都正确才得分)
3、 面积 面积 面积 第 2 页(共 136 页) 3已知一次函数 y1(a1)x2a+1,其中 a1 (1)若点(1,)在 y1的图象上,求 a 的值; (2)当2x3 时,若函数有最大值 2,求 y1的函数表达式; (3)对于一次函数 y2(m+1) (x1)+2,其中 m1,若对一切实数 x,y1y2都 成立,求 a,m 需满足的数量关系及 a 的取值范围 4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一次函
4、数 y1x+6 的图象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A,B坐 标系内有点 P(m,m3) (1)问:点 P 是否一定在一次函数 y1x+6 的图象上?说明理由 (2)若点 P 在AOB 的内部(不含边界) ,求 m 的取值范围 (3)若 y2kx6k(k0) ,请比较 y1,y2的大小 第 3 页(共 136 页)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0) ,B(0,3) ,过点 B 画 y 轴的垂线 l,点 C 在线
5、 段 AB 上,连结 OC 并延长交直线 l 于点 D,过点 C 画 CEOC 交直线 l 于点 E (1)求OBA 的度数,并直接写出直线 AB 的解析式; (2)若点 C 的横坐标为 2,求 BE 的长; (3)当 BE1 时,求点 C 的坐标 6已知 A,B 两地相距 60km,甲骑自行车,乙骑摩托车沿一条笔直的公路由 A 地匀速行驶 到 B 地设行驶时间为 x(h) ,甲、乙离开 A 地的路程分别记为 y1(km) ,y2(km) ,它 们与 x(h)的关系如图所示 (1)分别求出线
6、段 OD,EF 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2)试求点 F 的坐标,并说明其实际意义 (3)乙在行驶过程中,求两人距离超过 6km 时 x 的取值范围 第 4 页(共 136 页) 7已知 A,B 两地相距 120km,甲、乙两人沿同一条公路匀速从 A 地出发到 B 地,甲骑摩 托车,乙骑自行车,设乙行驶的时间为 t(h) ,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为 y(km) ,y 与 t 的 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请观察分析图象解决以下问题: (1)乙比甲先出发 小时,甲骑摩托车的速度是
7、 km/h,第一次相遇的时间 在乙出发 小时 (2)求出线段 BC 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3)当 30y50 时,求 t 的取值范围; (4)若甲到达 B 地后立即原路返回,返回途中甲乙何时相距 10km? 第 5 页(共 136 页) 8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 D 是 BC 边上一动点,连结 AD &
8、nbsp;(1)如图 1,若 BD2,DC4,求 AD 的长; (2)如图 2,以 AD 为边作ADEADF60,分别交 AB,AC 于点 E,F 小明通过观察、实验,提出猜想:在点 D 运动的过程中,始终有 AEAF,小明把这 个猜想与同学们进行交流,通过讨论,形成了证明该猜想的两种想法 想法 1:利用 AD 是EDF 的角平分线,构造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基本图形,然后通 过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获证 想法 2:利用 AD 是EDF 的角平分线,构造ADF 的全等三角形,然后通过等腰三角 形的相关知识获证 请你参考上面的想法,帮助小明
9、证明 AEAF (一种方法即可) 小聪在小明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思考,发现:四边形 AEDF 的面积与 AD 长存在很好的 关系若用 S 表示四边形 AEDF 的面积,x 表示 AD 的长,请你直接写出 S 与 x 之间的关 系式 9如图,已知MONRt,点 A,P 分别是射线 OM,ON 上两定点,且 OA2,OP 6,动点 B 从点 O 向点 P 运动,以 AB 为斜边向右侧作等腰直角ABC,设线段 OB 的 长 x,点 C 到射线 ON 的距离为 y (1)若 OB2,直接写出点 C 到射线 ON 的距离; (2)求 y 关于 x 的函数表达
10、式,并在图中画出函数图象; (3)当动点 B 从点 O 运动到点 P,求点 C 运动经过的路径长 第 6 页(共 136 页) 10如图,直线 ykx+8(k0)交 y 轴于点 A,交 x 轴于点 B将AOB 关于直线 AB 翻 折得到APB过点 A 作 ACx 轴交线段 BP 于点 C,在 AC 上取点 D,且点 D 在点 C 的右侧,连结 BD (1)求证:ACBC (2)若 AC10 求直线 AB 的表达式 若BCD 是以 BC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求 AD 的长 (3)若 B
11、D 平分OBP 的外角,记APC 面积为 S1,BCD 面积为 S2,且,则 的值为 (直接写出答案) 第 7 页(共 136 页) 1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BC 满足BCA90,ACBC,点 A、C 分别在 x 轴和 y 轴上,当点 A 从原点开始沿 x 轴的正方向运动时,则点 C 始终在 y 轴上运动,点 B 始终在第一象限运动 (1)当 ABy 轴时,求 B 点坐标
12、 (2)随着 A、C 的运动,当点 B 落在直线 y3x 上时,求此时 A 点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在 y 轴上是否存在点 D,使以 O、A、B、D 为顶点的四边形面 积是 4?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点 D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2已知:如图,直线 l1:y1x+n 与 y 轴交于 A(0,6) ,直线 l2:ykx+1 分别与 x 轴 交于点 B(2,0) ,与 y 轴交于点 C,两条直线相交于点 D,连接 AB (1)直接写出直线 l1、l2的函数表达式; (2)求ABD 的面积; (3)在 x 轴
13、上存在点 P,能使ABP 为等腰三角形,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 P 的坐标 第 8 页(共 136 页) 1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yx+b 与 x 轴正半轴,y 轴正半轴分别交于点 A,B, 点 F(2,0) ,点 E 在第一象限,OEF 为等边三角形,连接 AE,BE (1)求点 E 的坐标; (2)当 BE 所在的直线将OEF 的面积分为 3:1 时,求 SAEB的面积; (3)取线段 AB 的中点 P,连接 PE,OP,当OEP 是以 OE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则
14、 b (直接写出 b 的值) 14如图,已知直线 yx+2 交 x 轴于 A,交 y 轴于 B,过 B 作 BCAB,且 ABBC,点 C 在第四象限,点 R(3,0) (1)求点 A,B,C 的坐标; (2)点 M 是直线 AB 上一动点,当 RM+CM 最小时,求点 M 的坐标; (3)点 P、Q 分别在直线 AB 和 BC 上,PQR 是以 RQ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直 接写出点 P 的坐标 第 9 页(共 136 页) &n
15、bsp; 15如图,在长方形 ABCO 中,点 O 为坐标原点,点 B 的坐标为(8,6) ,点 A,C 在坐标 轴上,直线 y2x6 与 AB 交于点 D,与 y 轴交于点 E (1)分别求点 D,E 的坐标 (2)求CDE 的面积 (3)动点 P 在 BC 边上,点 Q 是坐标平面内的点 当点 Q 在第一象限,且在直线 y2x6 上时,若APQ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点 Q 的坐标 若APQ 是以点 Q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直接写出整个运动过程中点 Q 的 纵坐标 t 的取值范围 &
16、nbsp;16在ABC 中,ACBC,D,E,F 分别是直线 AC,AB,BC 上的点,且 ADBE,AE BF (1)如图 1,若DEF30,求ACB 的度数; (2)设ACBx,DEFy,AEDz 求 y 与 x 之间的数量关系; 如图 2,E 为 AB 的中点,求 y 与 z 之间的数量关系; 如图 2,E 为 AB 的中点,若 DF 与 AB 之间的距离为 8,AC16,求ABC 的面积 第 10 页(共 136 页) 17如图,直线 ykx+b 与 x 轴、y 轴分别交
17、于点 A(4,0) 、B(0,4) ,点 P 在 x 轴上运 动,连接 PB,将OBP 沿直线 BP 折叠,点 O 的对应点记为 O (1)求 k、b 的值; (2)若点 O恰好落在直线 AB 上,求OBP 的面积; (3)将线段 PB 绕点 P 顺时针旋转 45得到线段 PC,直线 PC 与直线 AB 的交点为 Q, 在点 P 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位置,使得PBQ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在 y 轴上,其坐标为(0,4) ,x 轴上的一动点 P
18、从 原点 O 出发,沿 x 轴正半轴方向运动,速度为每秒 1 个单位长度,以 P 为直角顶点在第 一象限内作等腰 RtAPB设 P 点的运动时间为 t 秒 (1)填空:当 t2 时,点 B 的坐标为 (2)在 P 点的运动过程中,当 ABx 轴时,求 t 的值; (3)通过探索,发现无论 P 点运动到何处,点 B 始终在一直线上,试求出该直线的函数 解析式 第 11 页(共 136 页) 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l1的解析式为 yx,直线 l2的解
19、析式为 yx+3, 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A、点 B,直线 l1与 l2交于点 C (1)求点 A、点 B、点 C 的坐标,并求出COB 的面积; (2)若直线 l2上存在点 P(不与 B 重合) ,满足 SCOPSCOB,请求出点 P 的坐标; (3)在 y 轴右侧有一动直线平行于 y 轴,分别与 l1,l2交于点 M、N,且点 M 在点 N 的 下方,y 轴上是否存在点 Q,使MNQ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满足条 件的点 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如图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l:y与 x 轴交于点
20、A,且经过点 B(2,m) , 已知点 C(3,0) (1)求直线 BC 的函数解析式; (2)在线段 BC 上找一点 D,使得ABO 与ABD 的面积相等,求出点 D 的坐标; (3)y 轴上有一动点 P,直线 BC 上有一动点 M,若APM 是以线段 AM 为斜边的等腰 直角三角形,求出点 M 的坐标; (4)如图 2,E 为线段 AC 上一点,连结 BE,一动点 F 从点 B 出发,沿线段 BE 以每秒 1 个单位运动到点 E 再沿线段 EA 以每秒个单位运动到 A 后停止,设点 F 在整个运动 过程中所用时间为 t,求 t 的最小值 &
21、nbsp; 第 12 页(共 136 页) 21如图,直线 l:ykx+3 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 A、B 两点,OMAB,垂足为 点 M,点 P 为直线 l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 A、B 重合) (1)求直线 ykx+3 的解析式; (2)当点 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BOP 的面积是 6; (3)在 y 轴上是否存在点 Q,使得以 O,P,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MP 全等,若存在, 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如图,在ABC 中,D 是边 AB 的中点,
22、E 是边 AC 上一动点,连结 DE,过点 D 作 DF DE 交边 BC 于点 F(点 F 与点 B、C 不重合) ,延长 FD 到点 G,使 DGDF,连结 EF、AG已知 AB10,BC6,AC8 (1)求证:ADGBDF; (2)请你连结 EG,并求证:EFEG; (3)设 AEx,CFy,求 y 关于 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4)求线段 EF 长度的最小值 第 13 页(共 136 页) 23点 O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原点,
23、直线 yx+2 与 x 轴相交于点 A,与 y 轴相交 于点 B (1)求点 A,点 B 的坐标; (2)若BAOAOC,求直线 OC 的函数表达式; (3) 点 D 是直线 x2 上的一点, 把线段 BD 绕点 D 旋转 90, 点 B 的对应点为点 E 若 点 E 恰好落在直线 AB 上,则称这样的点 D 为“好点” ,求出所有“好点”D 的坐标 24甲、乙两位同学从学校出发沿同一条绿道到相距学校 1500m 的图书馆去看书,甲步行, 乙骑自行车图 1 中 OD,AC 分别表示甲、乙离
24、开学校的路程 y(m)与甲行走的时间 x (min)之间的函数图象 (1)求线段 AC 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2)设 d(m)表示甲、乙两人之间的路程,在图 2 中补全 d 关于 x 的函数图象; (标注 必要的数据) (3)当 x 在什么范围时,甲、乙两人之间的路程至少为 180m 第 14 页(共 136 页) 25如图,一次函数 y2x+4 与 x 轴 y 轴相交于 A,B 两点,点 C 在线段 AB 上,且COA 45 (1)求点 A,B 的坐标; &
25、nbsp;(2)求AOC 的面积; (3)直线 OC 上有一动点 D,过点 D 作直线 l(不与直线 AB 重合)与 x,y 轴分别交于 点 E,F,当OEF 与ABO 全等时,求直线 EF 的解析式 26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直线 AB 分别交 x 轴的正半轴, y 轴的正半轴于点 A, 点 B, OA2,AB2,直线 OC 经过线段 AB 的中点 C,另一动直线 l 垂直于 x 轴,从原点 出发,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 x 轴向右平移,直线 l 分别交线段 AB,直线 OC 于 点 D,E,以 DE 为斜边向左侧作等腰 RtDEF,
26、当直线经过点 A 时,直线 l 停止运动, 设直线 l 的运动时间为 t(秒) (1)直接写出:点 B 的坐标是 ,直线 OC 的解析式是 ; (2)当 0t1 时,请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 DE 的长度; (3)直线 l 平移过程中,是否存在点 F,使FOC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符合 条件的所有点 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 15 页(共 136 页) 27已知关于 x 的一次函数 y1mx+3m 的图象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 A,B 两点,过点
27、 B 作直线 y2x 的垂线,垂足为 M,连结 AM (1)求点 A 的坐标; (2)当ABM 为直角三角形时,求点 M 的坐标; (3)求ABM 的面积(用含 m 的代数式表示,写出 m 相应的取值范围) 2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4,0) 、B(0,4) ,D 为直线 AB 上一点,且 D 点横坐标为,y 轴上有一动点 P,直线 l 经过 D、P 两点 (1)求直线 AB 的表达式和 D 点坐标; (2)当ADP105时,求点 P 坐标;
28、 (3)在直线 l 上取点 Q(m,n)且 mn3,现过点 Q 作 QMy 轴于 M,QNx 轴 于 N问:是否存在点 P,使得直线 DQ 分长方形 ONQM 为两部分,其中所分成的三角 形面积是PDB 面积的一半?若存在,直接写出 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 16 页(共 136 页) 2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yx+2 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 A,B 两点,点 C(2, m)为直线 yx+2 上一点,直线 yx+b 过点 C (1)求 m 和 b 的值; (2)直线
29、 yx+b 与 x 轴交于点 D,动点 P 从点 D 开始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向 x 轴负方向运动设点 P 的运动时间为 t 秒 若点 P 在线段 DA 上,且ACP 的面积为 10,求 t 的值; 是否存在 t 的值,使ACP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 t 的值;若不存在,请 说明理由 30定义:若以三条线段 a,b,c 为边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则称线段 a,b,c 是勾股线 段组 (1)如图,已知点 M,N 是线段 AB 上的点,线段 AM,MN,NB 是勾股线段组,若 AB12,AM3,求 MN 的长; (2)如图
30、,ABC 中,A18,B27,边 AC,B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 AB 于点 M,N,求证:线段 AM,MN,NB 是勾股线段组; (3)如图,在等边ABC 中,P 为ABC 内一点,线段 AP,BP,CP 构成勾股线段 组,CP 为此线段组的最长线段,求APB 的度数 第 17 页(共 136 页) 31学习与探究: 在等边ABC 中,P 是射线 AB 上的一点 (1)探索实践: 如图 1, P 是边 AB 的中点, D 是线段 CP 上的一个动点, 以 CD 为边向右侧作等边CDE, DE 与 BC
31、 交于点 M,连结 BE 求证:ADBE; 连结 BD,当 DB+DM 最小时,试在图 2 中确定 D 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要求用尺规 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在的条件下,求CME 与ACM 的面积之比 (2)思维拓展: 如图 3, 点 P 在边 AB 的延长线上, 连接 CP, 点 B 关于直线 CP 的对称点为 B, 连结 AB, CB,AB交 BC 于点 N,交直线 CP 于点 G,连结 BG请判断AGC 与AGB 的大小关 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2、 第 18 页(共 136 页) 32小聪在某风景区(如图 1)沿景区公路游览上午 7:00,小聪乘坐车速为 30km/h 的电 动汽车从游客中心出发,在一个景点游玩了 40 分钟;之后一直骑自行车,在景点游玩了 80 分钟后返回游客中心图 2 中的图象表示小聪离游客中心的路程 s(km)与时间 t(h) 的函数关系,结合图中信息回答 (1)小聪游览的第一个景点是 ,小聪骑自行车的速度是 km/h (2)求 BC 所在直线的表达式 (3)小慧 7:00 在塔林游玩
33、了 30 分钟,之后骑自行车去飞瀑(两人的骑行速度相同) 几点钟两人相遇? 33如图,在等边ABC 的外侧作直线 AP,点 C 关于直线 AP 的对称点为点 D,连接 AD, BD,其中 BD 交直线 AP 于点 E(点 E 不与点 A 重合) (1)若CAP20 求AEB ; 连结 CE,直接写出 AE,BE,CE 之间的数量关系 (2)若CAP(0120) AEB 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请求出AEB 度数; AE,BE,CE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变化,并证明你的结论 &nbs
34、p; 第 19 页(共 136 页) 34已知等边三角形 ABC,点 D 是边 AC 上任意一点,延长 BC 至 E,使 CEAD (1)如图 1,点 D 是 AC 中点,求证:DBDE; (2)如图 2,点 D 不是 AC 中点,求证:DBDE; (3)如图 3,点 D 不是 AC 中点,点 F 是 BD 的中点,连接 AE,AF,求证:AE2AF 35已知,如图,在长方形 ABCD 中,AB4,AD6延长 BC 到点 E,使 CE3,连接 DE
35、 (1)DE 的长为 (2)动点 P 从点 B 出发,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沿 BCCDDA 向终点 A 运动,设点 P 运动的时间为 t 秒,求当 t 为何值时,ABP 和DCE 全等? (3) 若动点 P 从点 B 出发, 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仅沿着 BE 向终点 E 运动, 连接 DP 设 点 P 运动的时间为 t 秒,是否存在 t,使PDE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 t 的 值;否则,说明理由 第 20 页(共 136 页)
36、 36在ABC 中,AD 平分BAC,E 是 BC 上一点,BECD,EFAD 交 AB 于 F 点,交 CA 的延长线于 P,CHAB 交 AD 的延长线于点 H, 求证:APF 是等腰三角形; 猜想 AB 与 PC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证明你的猜想 37一次函数 ykx+b 的图象经过点 A(0,9) ,并且与直线 yx 相交于点 B,与 x 轴相 交于点 C,点 B 的横坐标为 3 (1)求 B 点的坐标和 k,b 的值; (2)在 y 轴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 P,使得以点
37、P,B,A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 P 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在直线 ykx+b 上是否存在点 Q,使OBQ 的面积等于?若存在,请求出点 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 21 页(共 136 页) 38如图 1,ABC 和ADE 都是等边三角形,M,N 分别是 BE,CD 的中点,易证:CD BE,AMN 为等边三角形 (1)当ADE 绕点 A 旋转至如图 2 的位置时,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 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nbs
38、p;(2)若 AB2AE,且当ADE 绕点 A 旋转至图 3 位置时,即点 E 恰好在 AC 上时,试 求ADE,ABC,AMN 的面积之比 3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是坐标原点,正方形 OABC 的顶点 A、C 分别在 x 轴与 y 轴上,已知正方形边长为 3,点 D 为 x 轴上一点,其坐标为(1,0) ,连接 CD,点 P 从点 C 出发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沿折线 CBA 的方向向终点 A 运动, 当点 P 与点 A 重合时停止运动,运动时间为 t 秒 (1)连接 OP,当点 P 在线段 BC 上运动,且满足CPOODC 时,求直线 OP 的表 达式
39、; (2)连接 PC、PD,求CPD 的面积 S 关于 t 的函数表达式; (3)点 P 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个位置使得CDP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 写出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第 22 页(共 136 页) 40如图,已知直线 l:ykx+b(k0)的图象与 x 轴、y 轴交于 A、B 两点,A(2,0) , B(0,1) (1)求直线 l 的函数表达式; (2)若 P 是 x 轴上的一个动点,请直接写出当PAB 是等腰三角形时 P 的坐标
40、; (3)在 y 轴上有点 C(0,3) ,点 D 在直线 l 上,若ACD 面积等于 4,求点 D 的坐标 41如图,直线 yx+1 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A、B,以线段 AB 为直角边在第象 限内作等腰直角ABC,BAC90, (1)求点 A、B、C 的坐标; (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点 P(a,) ,且ABP 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相等,求 a 的值; (3)请直接写出点 Q 的坐标,使得以 Q、A、C 为顶点的三角形和ABC 全等 &n
41、bsp; 第 23 页(共 136 页) 42如图,已知ABC90,ABE 是等边三角形,点 P 为射线 BC 上任意一点(点 P 与 点 B 不重合) ,连接 AP,将线段 AP 绕点 A 逆时针旋转 60得到线段 AQ,连接 QE 并延 长交射线 BC 于点 F (1)如图,当 BPBA 时,EBF ,猜想QFC ; (2)如图,当点 P 为射线 BC 上任意一点时,猜想QFC 的度数,并加以证明 (3)已知线段 AB4,设 BPx,点 Q 到射线 BC 的距离为 y,求 y 关于 x 的函数关 系
42、式 第 24 页(共 136 页) 43李老师给爱好学习的小兵和小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图 1,在ABC 中,ABAC, 点 P 为边 BC 上的任一点,过点 P 作 PDAB,PEAC,垂足分别为 D、E,过点 C 作 CFAB,垂足为 F求证:PD+PECF 小兵的证明思路是:如图 2,连接 AP,由ABP 与ACP 面积之和等于ABC 的面积可 以证得:PD
43、+PECF 小鹏的证明思路是:如图 2,过点 P 作 PGCF,垂足为 G,先证GPCECP,可得: PECG,而 PDGF,则 PD+PECF 请运用上述中所证明的结论和证明思路完成下列两题: (1)如图 3,将长方形 ABCD 沿 EF 折叠,使点 D 落在点 B 上,点 C 落在点 C处,点 P 为折痕 EF 上的任一点,过点 P 作 PGBE、PHBC,垂足分别为 G、H,若 AD16, CF6,求 PG+PH 的值; (2)如图 4,P 是边长为 6 的等边三角形 ABC 内任一点,且 PDAB,PFAC,PE BC,求 PD+PE+P
44、F 的值 第 25 页(共 136 页) 44如图,直线 l 的解析式为 yx+b,它与坐标轴分别交于 A、B 两点,其中点 B 坐标 为(0,4) (1)求出 A 点的坐标; (2)在第一象限的角平分线上是否存在点 Q 使得QBA90?若存在,求点 Q 的坐 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动点 C 从 y 轴上的点(0,10)出发,以每秒 1cm 的速度向负半轴运动,求出点 C 运动所有的时间 t,使得ABC 为轴对称图形(直接写答案即可) &
45、nbsp; 45如图,已知直线 y2x+4 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A、C,以 OA、OC 为边在第一 象限内作长方形 OABC (1)求点 A、C 的坐标; (2)将ABC 对折,使得点 A 的与点 C 重合,折痕交 AB 于点 D,求直线 CD 的解析式 (图) ; (3)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 P(除点 B 外) ,使得APC 与ABC 全等?若存在, 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 26 页(共 136 页) 46如图,直线 y2x
46、2 与 x 轴交于点 A,与 y 轴交于点 B点 C 是该直线上不同于 B 的 点,且 CAAB (1)写出 A、B 两点坐标; (2)过动点 P(m,0)且垂直于 x 轴的直线与直线 AB 交于点 D,若点 D 不在线段 BC 上,求 m 的取值范围; (3)若直线 BE 与直线 AB 所夹锐角为 45,请直接写出直线 BE 的函数解析式 47如图 1,已知五边形 OABCD 的顶点 O 在坐标原点,点 A 在 y 轴上,点 D 在 x 轴上, ABx 轴,CDy 轴,动点 P 从点 O 出发,以每秒
47、1 单位的速度,沿五边形 OABCD 的 边顺时针运动一周,顺次连结 P,O,A 三点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 S,点 P 的运动时间为 t 秒,S 与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 2 中折线 OEFGHI 所示 (1)求证:AB2; (2)求五边形 OABCD 的面积 (3)求直线 BC 的函数表达式; (4)若直线 OP 把五边形 OABCD 的面积分成 1:3 两部分,求点 P 的坐标 第 27 页(共 136 页) 48如图,直线 l1:y1x+2 与 x 轴,y 轴
48、分别交于 A,B 两点,点 P(m,3)为直线 l1 上一点,另一直线 l2:y2x+b 过点 P (1)求点 P 坐标和 b 的值; (2)若点 C 是直线 l2与 x 轴的交点,动点 Q 从点 C 开始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向 x 轴 正方向移动设点 Q 的运动时间为 t 秒 请写出当点 Q 在运动过程中,APQ 的面积 S 与 t 的函数关系式; 求出 t 为多少时,APQ 的面积小于 3; 是否存在 t 的值,使APQ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 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 明理由
49、 4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是坐标原点,点 A 的坐标是(6,0) ,点 B 的坐标是(0, 8) ,点 P 是直线 AB 上的一个动点 (1)求直线 AB 的函数表达式; (2)如果在 x 轴上有一点 Q(点 O 除外) ,且APQ 与AOB 全等,请写出满足条件点 Q 的所有坐标; (3)点 M 在直线 x2 上,且使得ABM 为等腰三角形,请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 M 的坐标 第 28 页(共 136 页) 50 甲, 乙两家店同时销售同一种商品, 原售价为
50、每只 150 元, 现两家店同时推出优惠活动, 甲店一律八折出售,乙店规定:若购买少于 n 只(包括 n 只)仍以原价出售;若超过 n 只,超过部分打 a 折在甲,乙两家店购买这种商品 x 只,所需的金额分别为 y1元和 y2 元,y1,y2关于 x 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1)根据图象,直接写出 a,n 的值; (2)求 y2关于 x 的函数表达式; (3)李伟在两家店共购买这种商品 50 只,共付款 6240 元,那他在两家店各购买了多少 这种商品? 第 29 页(共 136 页)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压
51、轴题专项练习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压轴题专项练习 50 题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 小题)小题) 1已知,在ABC 中,AB,分别以点 A,C 为圆心,大于AC 长为半径画弧,两 弧交于点 P,点 Q,作直线 PQ 交 AB 于点 D,再分别以点 B,D 为圆心,大于BD 长为 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 M,点 N,作直线 MN 交 BC 于点 E,若CDE 是等边三角形, 则A 45 【分析】如图,由作法得 PQ 垂直平分 AC,MN 垂直平分 BD,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 质得到 DADC,
52、EBED,则ADCA,EDBB,再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 三角形外角性质计算出EDB30,则可判断AC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得到 A45 【解答】解:如图,由作法得 PQ 垂直平分 AC,MN 垂直平分 BD, DADC,EBED, ADCA,EDBB, CDE 为等边三角形, CDEDEC60, 而DECEDB+B, EDB6030, CDB90, AC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45 故答案为 45 第 30 页(共 136 页)
53、 【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 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 垂线) 二解答题(共二解答题(共 49 小题)小题) 2背景:在数学课堂上,李老师给每个同学发了一张边长为 6cm 的正方形纸片,请同学们 纸片上剪下一个有一边长为 8cm 的等腰三角形,要求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落在正方 形的边上,且其中一个顶点与正方形的顶点重合,最终,通过合作讨论,同学们一共提 供了 5 种不同的剪法(若剪下的三角形全等则视为同一种) 注:正方形的每条边
54、都相等,每个角都等于 90 (1)如图 1 是小明同学率先给出的剪法,其中 AEAF,EF8cm,AEF 即为满足要 求的等腰三角形,则小明同学剪下的三角形纸片的面积为 16 cm2 (2)如图 2 是小王同学提出的另一种剪法,其中 AE8cm,且 AFEF,请帮助小王同 学求出所得等腰AEF 的腰长; (3)请在下列三个正方形中画出其余的三种剪法,并直接写出每种剪法所得的三角形纸 片的面积 (注:每种情况的图和对应的面积都正确才得分) 面积 (2416)cm2 面积 (32)cm2 面积 4cm2 【分析】 (1)依
55、据A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F8cm,即可得到三角形纸片的面积; 第 31 页(共 136 页) (2)设 AFEFx,则 BF6x,依据勾股定理可得 RtBFE 中,BF2+BE2EF2,可 得方程,进而得出等腰AEF 的腰长; (3)依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即可得到每种剪法所得的三角形 纸片的面积 【解答】解: (1)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A90, AEAF,EF8,A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EEF4, SAEF4416, 故答案为
56、16; (2)根据题意得,B90,AB6,AE8, 由勾股定理可得 BE2, 设 AFEFx,则 BF6x, RtBFE 中,BF2+BE2EF2, (6x)2+(2)2x2, 解得 x, 等腰AEF 的腰长为cm; (3)如图所示,SCEF(2416)cm2; 如图所示,SAEF(32)cm2; 如图所示,SAEF4cm2; 第 32 页(共 136 页) 故答案为: (2416)cm2; (32)cm2;4cm2 &
57、nbsp;【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应用与设计作图,本题需仔细分析题意,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 质以及勾股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已知一次函数 y1(a1)x2a+1,其中 a1 (1)若点(1,)在 y1的图象上,求 a 的值; (2)当2x3 时,若函数有最大值 2,求 y1的函数表达式; (3)对于一次函数 y2(m+1) (x1)+2,其中 m1,若对一切实数 x,y1y2都 成立,求 a,m 需满足的数量关系及 a 的取值范围 【分析】 (1)把(1,)代入 y1(a1)x2a+1 中可求出 a 的值; (2)讨论:当
58、a10,即 a1 时,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得到 x3 时,y2,然后把 (3,2)代入 y1(a1)x2a+1 中求出 a 得到此时一次函数解析式;当 a10,即 a1 时,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得到 x2 时,y2,然后把(2,2)代入 y1(a1) x2a+1 中求出 a 得到此时一次函数解析式; (3)先整理得到 y2(m+1)x+m+1,再对一切实数 x,y1y2都成立,则直线 y1与 y2 平行,且 y2在 y1的上方,所以 a1m+1 且2a+1m+1,从而得到 a,m 需满足的 数量关系及 a 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 (1)把(1,)代入 y1(a1)x2a+1 得 a12a+1, a; (2)当 a10,即 a1 时,则 x3 时,y2, 把(3,2)代入 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