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同步练习2(含答案)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49246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同步练习2(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同步练习2(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同步练习2(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 1919 课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选择题 1. 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下列成语,出自淝 水之战的是( ) 风声鹤唳 三顾茅庐 投笔从戎 草木皆兵 投鞭断流。 A B C D 2“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的部落习俗密切相连,改革鲜卑的习俗是急需解决的 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孝文帝决定( ) A 地方建立县制 B 实施汉化政策 C 创立科举制度 D 册封鲜卑贵族 3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下列不 属于其影响的是( ) A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B 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

2、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C 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D 汉族人将北方各族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融入到汉族的生活中 4下表所示内容的直接作用是( ) A 推动经济发展 B 促进民族交融 C 加强中央集权 D 实现南北统一 5与下图现象有关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 A 200 年 B 208 年 C 316 年 D 383 年 6曹魏、西晋、前秦和北魏四个政权的一个重要的相似点是( ) A 都曾定都洛阳 B 都曾统一过黄河流域 C 都处于全国分裂时期 D 都因少数民族的入侵而结束 7新华网 2010 年 8 月 5 日报道:内蒙古破获一古墓被盗案,追缴 200 余件北魏珍贵

3、文物。 经专家鉴定,从随葬品的规格和古墓的地理位置判断,墓主人应该是一位鲜卑大贵族。假如 这位墓主人的女儿生活在孝文帝改革后,其可能经历( ) 采用汉姓 改穿汉服 学说汉话 与汉族联姻 A B C D 8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社会背景是( ) A 北方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B 黄河流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C 接受了汉族的先进文化 D 巩固了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9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 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B 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C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 巩固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10 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北魏孝文帝不顾保守派贵族的反对, 毅然迁都

4、。迁都后,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是( ) A 长安 B 平城 C 洛阳 D 建康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主(孝文帝)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 为拓跋氏。夫土者,黄口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皆改之。” 帝(孝文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材料二 下图 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 (1)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 依据材料一、 材料二,概述孝文帝改 革的措施。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孝文帝改革对当时及后世历史发展的作

5、用。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383 年, 前秦王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 打算一举灭亡东晋 但 由于骄傲自大, 指挥失误再加上秦军中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斗士不愿为前秦卖命导致前秦 大军被东晋军队 8 万人在淝水之战中打败。“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典故 都出自这次战役。三顾茅庐投笔从戎与这次战役无关。符合题意,故选 A。 2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改革鲜卑的习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 用文治移风易俗。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以汉服代替鲜 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

6、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选项 B 符合题意;而选项 A 地方 建立县制,是秦始皇,不符合题意;选项 C 创立科举制度是隋炀帝,不符合题意;选项 D 册封鲜卑贵族与题意无关;因此只有选项 B 符合题意,故选 B。 3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汉族人将北方各族的食物、 服装、 用具等融人到汉族的生活中, 这只是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的过程,而不是影响,而选项 ABC 属于民族交融的影响;因此只有选项 D 符合题意,故选 D。 4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表中的内容,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政策,这些 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7、;因此只有选项 B 符合题意,故选 B。 5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风声鹤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风声鹤唳”这一成语出自淝水 之战,而淝水之战发生在 383 年;因此只有选项 D 符合题意,故选 D。 6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A 项前秦定都长安,所以 A 项错误;C 项西晋没有全 国分裂;D 项曹魏是由于司马懿篡权而亡,不因少数民族入侵而亡。只有 B 项符合题意,故 选 B。 7 【答案】A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 , 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也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 顺应民族融合的趋势,孝文帝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内容包括讲汉话、穿汉服、改汉姓

8、、与汉 族通婚、采用汉族官职、律令等。假如这位墓主人的女儿生活在孝文帝改革后,孝文帝改革 措施已经实行, 其可能经历采用汉姓、 改穿汉服、 学说汉话、 与汉族联姻。 仔细审查 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A. 8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439 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那时候,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在生 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也为 了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顺应民族融合的趋势,孝文帝进行了改革。B 项符合题意, 故此题选 B。 9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439 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那时候,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在生 产技术和生活

9、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也为 了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顺应民族融合的趋势,孝文帝进行了改革。D 项符合题意, 故此题选 D。 10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494 年孝文帝 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都后,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是洛阳,C 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C。 二、非选择题 11 【答案】(1)改鲜卑姓为汉姓;禁用鲜卑语,说汉语;改鲜卑服为汉服。 (2)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孝文帝改革为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或促进了我 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只要答案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1) 根据材料一“宜改姓元氏皆改之。”“一从正音”可知,材料一反映 了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改鲜卑姓为汉姓;禁用鲜卑语,说汉语;根据材料二“穿汉族服装 的少数民族贵族”可知,材料二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改鲜卑服为汉服。 (2)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 孝文帝改革为我国各民族共同发 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 (或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 (只要答案意思相近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历史 > 部编人教版 > 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