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标要求 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2.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内容索引,知识点一 从三公九卿到二府制,知识点二 从郡国并行制到行省制,课堂检测 达标训练 巩固反馈,知识点三 中国特色的官吏选拔制度科举制,壹,知识点一 从三公九卿到二府制,1.汉代 (1)汉初:基本上沿袭秦制,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2)汉武帝:重用宫廷内的尚书及侍从人员,形成 ,称为内朝;设在宫廷外的丞相官府机构,权力缩小,即所谓 。 (3)光武帝:正式设置 ,由尚书执掌朝政,下分 办事,三公九卿逐渐成为虚衔。 2.三国两晋南北朝 (1)三国:魏文帝设 执掌机要,尚书台成为执行机
2、构。 (2)西晋:设 作为皇帝的侍从和顾问机构。 (3)南北朝:门下省成为参与决策的机构,南朝梁时改尚书台为尚书省。,实际决策机构,外朝,历史叙述,答 案,尚书台,中书省,门下省,六曹,3.隋唐时期 (1)三省的职责: 掌全国政务的决策, 掌审议, 执行。三省长官同列宰相,共同议政。 (2)特点:三省既各自独立,又互相制约;六部分工明确,职权专一。 (3)作用:相权趋于分散,便于 的控制;提高了 ,为后来各朝所沿用。,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答 案,皇帝,行政效率,图解识记,唐朝三省六部制,4.宋元时期 (1)宋元实行 制度。元代以 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2)作用:削弱了宰相职权,使皇帝集
3、权更为强化。,二府,中书省,答 案,易混易错,(1)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都是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之下,丞相权力相对集中,职能部门相对较多。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职能部门分工明确,机构有一定简化。 (2)宋朝设“中书门下”为宰相办公机构,其职能并不等于隋唐时期中书省和门下省之和。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是相权不断削弱,并不是说每一个朝代相权都受到削弱,如元朝。 (4)三省六部制下的制衡不同于现代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三省虽互相制约,但必须听命于皇帝,是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这与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有着本质区别。,归纳总结,汉代至元朝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 变化:汉代:汉武帝设立中
4、朝;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唐:确立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宋代: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元朝: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探究点 对三省六部制的认识,材料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做出决定)将上(皇帝),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史料实证,思考 (1)三省六部制是怎样运作的?有何特点? (2)有人认为唐初的三省六部制是一种“皇权下的民主”,你是如何认识的?,答案 中书省草拟政令,上承
5、皇帝,再交门下省审议,由尚书省“奉行”,尚书省下设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负责执行。 相权被一分为三,三省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制约,有利于加强皇权。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职权专一,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答案 所谓的“民主”是指三省之间,分工明确,相互牵制,以防止大臣专权,也可以集思广益。并且由于唐太宗借鉴隋亡的教训,善于纳谏,增添了这一制度的“民主色彩”。但由于最终决策权属于皇帝,所以从根本上看,这一制度仍然是君主专制制度,它只是一种“皇权下的民主”。,答 案,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1)相权三分 中书省制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能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6、。 (2)职权分明 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史论总结,(3)加强皇权 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互相牵制;同时,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 (4)节制君权 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返 回,贰,知识点二 从郡国并行制到行省制,1.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1)原因:总结秦亡教训,分封同姓贵族为王。 (2)影响: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 (3)结果:汉景帝和 先后打击王国势力,郡国并行制名存实亡。 2.
7、汉至唐宋地方行政制度演变 (1)汉武帝:把全国划为13州部,每州部设置 一人,监察郡国。 (2)唐代:唐太宗:将全国划为 个监察区,称为 ,监察州县。 唐玄宗: 变成正式的行政区划,为五代、宋、辽、金沿用。,汉武帝,历史叙述,答 案,刺史,10,道,道,图解识记,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3.元代:行省制 (1)目的:为有效地控制 。 (2)措施 划分若干个大区,设置 进行管理。 大都周围地区由 直接管理,西藏地区由中央的 管辖。 行省之下,设路、 、县。 (3)意义:元代的行省制度,不仅为 两代所沿用,而且对中国近代以来的_ 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领土,行省,答 案,中书省,宣政院,府,行政区,
8、划,明清,知识点拨,行省制,就是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因此不能认为行省制度只是地方上的行政制度。行省起初是指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取代表中央行使权力之意,后逐渐成为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掌管辖区内军政要务。,归纳总结,从汉至元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具体趋势表现为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力越来越大,地方权力越来越小。总趋势是君主专制程度不断提高,这是由君主专制制度的本质所决定的。,探究点 汉至元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材料一,史料实证,材料二 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宋濂元史,思考 (1)材料一中图片体
9、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这幅图说明当时的制度下存在什么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与宋代相比,在地方行政区划设置方面有什么特点?,答案 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制。存在问题:汉朝时期地方势力膨胀,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答案 元朝在地方行政区划设置上既有继承也有创新;创新体现在行省制度的创立上。,答 案,返 回,叁,知识点三 中国特色的官吏选拔制度科举制,1.发展:中国古代长期实行世官制, 高下成为选官的主要标准。 时开始实行科举制,隋炀帝时设置 ,科举制开始形成。唐太宗时设进士、明经两科。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 时科举成为定制。宋、元、明、清各朝进一步完善。 2.作用:扩大了官吏人才的
10、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门第,历史叙述,答 案,隋唐,进士科,唐玄宗,历史认识,科举制打破了贵族对官场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合理性;保证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风尚。,归纳总结,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规律及影响 (1)演变规律 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品德才学。 选拔方式:从推荐到考试,渐趋严密、科学。 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 (2)影响 科举制度是影响我国最为深远的选官制度,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选官方式。明朝之前积极性占主导地位,明朝之后消极影响更为突出。 历
11、代选官制度在执行初期大都起到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但在执行后期逐渐影响和阻碍社会的发展。,探究点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材料一 唐太宗在金殿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上 材料二 见下图,举子看榜图,史料实证,思考 (1)两则材料反映的是何种选官制度? (2)在汉代与魏晋时期,我国的用人制度又是怎样的?其选官依据是什么? (3)从古代的用人制度中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答案 科举制度。 答案 制度:汉代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依据:察举制:德才;九品中正制:
12、门第。 答案 用人制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兴衰;必须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德才兼备的人才治理国家。(言之成理即可),答 案,课堂小结,返 回,肆,课堂检测 达标训练 巩固反馈,1.(2018青岛胶南一中竞赛)秦及汉初的“尚书”仅是内侍小臣,掌管收发文书,汉武帝时始让其省阅奏章参与政务;东汉光武帝将尚书扩充为“尚书台”,“天下枢要,在于尚书”,但仍为内侍机构;隋唐时设置“尚书省”掌管六部,成为执行全国政务的机构。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B.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 C.内朝转为外朝的官制变革趋势 D.相的行政级别逐渐降低的趋势,解析 题干讲的是秦汉至隋唐中央机构的演变过程,
13、体现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本质上反映了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故B项正确。 题干没有涉及地方官制的变革,故A项不正确。 C项说的是现象不是本质。 D项题干并未涉及。,解 析,答 案,1,2,3,4,5,6,2.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A.防止宰相权重难控制 B.完善中央集权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民主权利,解析 设置多个宰相是为了分割宰相的权力,加强皇帝的权力,并不是完善中央集权,也不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君主专制时代是不存在扩大民主权利的。故选A。,解 析,答 案,1,2,3,4,5,6,3.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过多次重大变革。创
14、立省制,使省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是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解析 元朝行省制的确立,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省制的开端。故选D。,答 案,1,2,3,4,5,6,解 析,4.(2018山师大附中阶段检测)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解析 据材料提到“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有利于庶族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加强中央集权,故C正确。
15、,解 析,答 案,1,2,3,4,5,6,5.(2018济宁高一检测)汉书载:“丞相初置吏员十五人,皆六百石,分为东西曹。东曹九人出督州为刺史。”当时刺史的任务是 A.选拔地方人才 B.征收地方赋税 C.管理地方行政 D.监察地方官员,解析 刺史是汉武帝时期设立,专门负责监察地方高官,故D项正确。,解 析,答 案,1,2,3,4,5,6,6.(2018江苏学业水平测试)魏晋时期修谱之风盛行,除了帝王将相的世系,一般宗族的家谱也受到广泛重视。这一时期形成这种风气的制度性因素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解析 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以门第作为主要标准,故家谱受到重视,故选C。A、B、D都不是魏晋时期的政治制度。,返 回,答 案,解 析,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