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安徽省蚌埠市经济开发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31847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安徽省蚌埠市经济开发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7-2018学年安徽省蚌埠市经济开发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7-2018学年安徽省蚌埠市经济开发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7-2018学年安徽省蚌埠市经济开发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7-2018学年安徽省蚌埠市经济开发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积累与运用(24 分)分) 1 (10 分)默写古诗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古诗的上句或下句。 烟笼寒水月笼沙,   。 (杜牧泊秦淮 )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   ,寒光照铁衣。 (北朝民歌木兰诗 ) 年少万兜鍪,   。 (辛弃疾南乡子 京口北固亭有怀 )   ,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 (2)默写文天祥过零丁洋的颔联和颈联   、   。 2 (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听到不少旅居海外的同胞谈过,走到某个偏

2、僻的小城市,人地生殊,举目无亲,当 一种异乡漂泊的失落感和孤寂感袭来时,突然看到一块小饭馆的中文店招,三个汉字, 立刻就会像一团火,像一盏灯,像一声乡音,将你带到母亲面前,使你 po 却一切疲 b i、孤独以至恐惧。 (1)根据拼音写汉字。 po   却    疲 bi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 (3)解释加点词“漂泊 ”在文中的意思:   。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和   。 3 (6 分)班级开展以“创建美好家园”为主

3、题的系列实践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 请你参与解决。 (1)班长准备用一副对联作为此次活动的宣传标语,他写了下联,请你帮他补出上联。  上联:    下联:创建美好家园 (2)下面是主题班会的开场白中的一段文字,请你按要求帮主持人修改。 谁不希望头顶的天空湛蓝如镜,谁不希望脚下的大地绿草如茵,谁不希望身边的湖水清 第 2 页(共 20 页) 澈明净,谁不希望眼前的阳光灿烂如金。是啊,花朵有个希望,希望天空给她阳光;白 云有个希望,希望风带她一起飞翔【A】   ,   ; 【B】而我也有个希望,希 望大家提高责任感,把我们的家园建设的美丽如

4、画。 请在 A 处横线上补写恰当的内容,要求与前后段结构相同,语义连贯。 B 处划线句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   ”改为“   ” 。 二、阅读理解(二、阅读理解(46 分)分) 4 (16 分) 目  送 龙应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题记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 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 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 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

5、们还不知道一个定 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 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 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 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 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

6、一寸往 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 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 第 3 页(共 20 页) 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 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 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

7、和他的缘分就是今 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 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 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 下行李之后, 他爬回车内, 准备回去, 明明启动了引擎, 却又摇下车窗, 头伸出来说: “女 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 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

8、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 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 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 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 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 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 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

9、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 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简析文章第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2)下面的句子是原文中独立成段的句子,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A段之间   B段之间   C段之间  D段之间 (3)结合全文内容,从下列两个角度谈谈你对第和两段的理解。 作为母亲   ; 作为女儿   。 第 4 页(共 20 页) (4) 目送一文红遍东南亚,在美国影响也很大。读完此文你得到了哪些关于生命的 启示。 5 (15 分) 讨分数的人 徐慧芬

10、一阵小跑声过后,学校走廊里,一个男生小声而急促地叫我,我立定问他: “有什 么事吗?” 他期期艾艾地说: “我我能到你的办公室去说吗?”我点点头。他进来后,小心 翼翼关上门后, 将手上卷着的画纸摊开在我面前说: “老师你看, 我觉得自己画得挺好的, 为什么只有 65 分呢?我看他这张还没我的好呢,他都 70 分呢。 ”他把同桌的那张画也摊 了开来。 啊,原来是来讨说法的。这是一张美术作业,临摹书上的一幅写意国画梅花麻雀 图 这算是期中考试了。 两张画摊在桌上,我给他分析: “你这张,梅花点得还蛮像样,麻雀的形体姿态也不 错,可偏偏是点睛之笔不准确,眼睛画偏了,这不是犯了常识性的错吗?他这张也

11、有缺点,梅花浓淡深浅缺少变化,但作为画面主体的麻雀画得还是到位的” 他听明白了,似乎也服气,但还不走,磨磨蹭蹭,抓了一会儿头皮,终于说出了要 说的话: “老师,你这次能不能开开恩,送我 5 分,下次还你,行不行?” 我笑了起来,教书好些年了,还没碰到过这样的学生。 “你说说看,为什么一定要送你 5 分呢?” “你表扬过我的,说过我画画蛮好的。 ” “啊,我表扬过你?” “是的,你表扬过我两次,一次画素描头像,你说我暗部画得蛮透气,没有闷掉。还有 一次画水彩,你说我天空染得蛮透明,没有弄脏。 ” “可是这次你只能得 65 分呀,再说这是考试,老师应该公正,是不是?” “可是我这次已经向我爸说过我

12、美术考得不错的,否则老爸要说我吹牛,又要打我 的” “65 分已经超过及格线了,以后再努力一下就是了。 ” “不不不,老师,我只好实话告诉你,这次期中考,几门主课我都没考好,语文 65 分, 第 5 页(共 20 页) 英语刚及格,数学只得了 55 分。我爸气死了,用皮带抽我,用脚踢我,说我没有一门考 得像样,我说我副科蛮好的,美术至少能考 70 分老师,你看” 他撩起一条裤腿,露出了几条青紫的伤痕。 我不再多说,拿出一张宣纸,让他重画一幅。 半小时后,我用朱笔在他的画上写了个“70” ,很醒目。出门时,他向我鞠躬,又轻 轻问一句: “老师不会告诉其他同学的,对吗?”我含笑。 多年以后 我在地

13、铁月台上等车,一旁座椅上一个男子向我微笑行注目礼,而后站起来说: “您 不是教我们美术课的老师吗?” “你是?”我记不得他是哪位了。 他说: “我就是那个向你讨分数的学生呀! ”于是我想起了 20 多年前的那一幕。月台 上,我俩相互把上述故事一点点补充完整。 我问他现在在哪里工作,他说了一家公司的名称。 “那么,你现在是否经常向你的老板要求加薪?”我和他开起了玩笑。 他笑了,有些腼腆地说: “我们公司人不多,我当家。 ” “啊,那你就是老板了,你后来学的什么专业?” “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搞软件设计。 ” “你过去数学好像不怎么好的,怎么选了这一行?” “老师,你还记不记得,那次在你办公室里你对

14、我说的一句话,你说,像你这么聪明, 想得出讨分数的人,怎么可以数学不及格?” 我说过吗?记不清了。可是他却一直记着,并为此改变了自己。 (1)文章以“讨分数的人”为题,新颖别致,请简述这个标题的妙处。 (2)试比较下面句子中“我”的两次“笑”的不同含义。 我笑了起来,教书好些年了,还没碰到过这样的学生。 出门时,他向我鞠躬,又轻轻问一句: “老师不会告诉其他同学的,对吗?”我含笑。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的男生形象。 (4)你认为是什么让小男孩最终改变了自己,成为一个有发展前途的人。 6 (15 分) 晏子使楚 第 6 页(共 20 页)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

15、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 以也?”左右对曰: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 “缚者曷为者也?”对曰: “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 “婴闻之,橘生淮南 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 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 取病焉。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缚者曷 为者也   晏子避席 对曰    所

16、以 然者何   寡人反取病 焉    (2)翻译下列句子。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3)楚国君臣明明是栽赃,但晏子又无法澄清事实,于是晏子先退一步,假定   , 然后由   (填成语)的原因是“   ” ,类比推导出“   ”的结论,巧妙 地化解了被动局面,维护了祖国的尊严。 (4)晏子出使楚国时,楚强齐弱。楚王仗势欺人戏弄晏子,而晏子巧妙化解却又不伤和 气。学习本文,你从晏子身上得到了哪些人际交往方面启示。 三写作(三写作(50 分)分) 7 (50 分)请以“如此美好”为题,结合自己

17、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作文。 要求: (1)请从“给予、诚信、阅读、坚持”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 整。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 600 字。 第 7 页(共 20 页) 2017-2018 学年安徽省蚌埠市经济开发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学年安徽省蚌埠市经济开发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 试卷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24 分)分) 1 (10 分)默写古诗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古诗的上句或下句。 烟笼寒

18、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 (杜牧泊秦淮 )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北朝民歌木兰诗 )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 (辛弃疾南乡子 京口北固亭有怀 )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 (2) 默写文天祥 过零丁洋 的颔联和颈联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 惶 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分析】本题为名篇名句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 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

19、意 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 【解答】答案为: (1) 夜泊秦淮近酒家(重点字:泊) 烽火连三月(重点字:烽) 朔气传金柝(重点字:朔、柝) 坐断东南战未休(重点字:断) 城阙辅三秦(重点字:阙) 落红不是无情物(重点字:落) (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重点字: 惶) 【点评】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 第 8 页(共 20 页) 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 ,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 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 2 (8 分)阅读下面的文

20、字,完成下列各题。 听到不少旅居海外的同胞谈过,走到某个偏僻的小城市,人地生殊,举目无亲,当 一种异乡漂泊的失落感和孤寂感袭来时,突然看到一块小饭馆的中文店招,三个汉字, 立刻就会像一团火,像一盏灯,像一声乡音,将你带到母亲面前,使你 po 却一切疲 b i、孤独以至恐惧。 (1)根据拼音写汉字。 po 抛 却    疲 bi 惫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生殊 ”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生疏 ” 。 (3)解释加点词“漂泊 ”在文中的意思: 比喻职业、生活不稳定,东奔西走 。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比喻 和 排比 。 【分析】第一题考查根

21、据拼音写汉字。第二题考查查找错别字。第三题考查学生解词的 能力。第四题考查修辞手法。 【解答】 (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此题,要正确拼读,同时注音同音字现象。 “po 却”可写作“抛却” ; “疲 bi”可写作“疲惫” 。 (2)本题考查查找错别字,此题解答,要结合语境的理解,仔细审视有关词语,结合平 时积累辨析, “生殊”应为“生疏” ; (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词义的能力。解答某个词语的意思时,可以像翻译文言词语 一样来翻译这个词语。比喻职业、生活不稳定,东奔西走。据此可作答。 (4)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的掌握。三个汉字,立刻就会像一团火,像一盏灯,像一声乡 音,将你带到母亲面前

22、,使你 po 却一切疲 bi、孤独以至恐惧。这段文字主要运用的修 辞手法是比喻、排比。据此可作答。 答案: (1)抛 惫  (2)生殊 生疏  (3)比喻职业、生活不稳定,东奔西走。 (4)比喻 排比 【点评】学生一定要牢固掌握各种常用工具书使用方法,在平常的学习中,也一定要养 成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 第 9 页(共 20 页) 3 (6 分)班级开展以“创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 请你参与解决。 (1)班长准备用一副对联作为此次活动的宣传标语,他写了下联,请你帮他补出上联。  上联: 培育文明新风  下联:创建美好家园

23、 (2)下面是主题班会的开场白中的一段文字,请你按要求帮主持人修改。 谁不希望头顶的天空湛蓝如镜,谁不希望脚下的大地绿草如茵,谁不希望身边的湖水清 澈明净,谁不希望眼前的阳光灿烂如金。是啊,花朵有个希望,希望天空给她阳光;白 云有个希望, 希望风带她一起飞翔 【A】 蜜蜂有个希望 , 希望四季都有花香 ; 【B】 而我也有个希望,希望大家提高责任感,把我们的家园建设的美丽如画。 请在 A 处横线上补写恰当的内容,要求与前后段结构相同,语义连贯。 B 处划线句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 提高 ”改为“ 增强 ” 。 【分析】第一小题考查学生拟写对联的能力。第二小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和修改病句的 能力

24、。 【解答】 (1)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对联的能力。对联一般分上下两联,上下两联字数相同, 语义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记性相同。据此可拟写为:培育文明新风。 (2)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观察例句,分析例句 表现的主题,例句的格式,例句的修辞。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 同,修辞一样。据此可仿写为蜜蜂有个希望,希望四季都有花香。 病句主要包括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 明、不合逻辑。其中前四类是语法结构方面的问题,后两类是句意方面的问题。修改病 句要遵守的原则是:保证原句意思不变,并尽量少改动。应将“提高”改为“增强” 。

25、答案: (1)培育文明新风 (2)蜜蜂有个希望,希望四季都有花香;提高 增强 【点评】这是一道综合读写题目,所选题目都是常见题型,也是考试中的常考题型。学 生在作答时,只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题目中的要求,即可作答。 二、阅读理解(二、阅读理解(46 分)分) 4 (16 分) 目  送 第 10 页(共 20 页) 龙应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题记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 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 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

26、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 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 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 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 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 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 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

27、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 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 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 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 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 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28、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 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 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 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 第 11 页(共 20 页) 下行李之后, 他爬回车内, 准备回去, 明明启动了引擎, 却又摇下车窗, 头伸出来说: “女 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

29、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 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 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 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 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 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 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

30、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 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 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简析文章第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2)下面的句子是原文中独立成段的句子,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A段之间   B段之间   C段之间  D段之间 (3)结合全文内容,从下列两个角度谈谈你对第和两段的理解。 作为母亲 目送儿子渐渐长大的背影,感受到儿子与自己在空间和心理上渐行渐远,而 自己却无法追赶, (1 分)心中是难以释

31、怀的牵挂、不舍和落寞 ; 作为女儿 作为女儿,目送父亲渐渐老去的背影,感受到父亲与自己渐渐远离直至离世, 而自己却无法挽留,心中是难以释怀的难舍和痛楚 。 (4) 目送一文红遍东南亚,在美国影响也很大。读完此文你得到了哪些关于生命的 启示。 【分析】文章以“目送”为线索,叙述生活中多次目送的场景:目送儿子第一天上学、 目送儿子去机场、目送儿子上大学、目送坐着轮椅的父亲离开、目送父亲棺木进火葬场。 通过多次目送场景的描绘,作者感悟出“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 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 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寄寓其中的人 第 12 页(共 20 页) 生哲理,

32、让人学会珍惜亲情、珍惜生命,让我们沉静下来,纯粹起来,带着爱和释怀与 生命和解。 【解答】 (1)本题考查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作答时,需从内容和结构上两个方面来分 析,在内容上,第一段描写了果子挂满枝头的景象,突出了秋天的景物特点,富有美感。 同时果子的成熟又象征着孩子的长大,钩住行人的头发象征着母子之间的依依不舍。在 结构上为下文的目送做了铺垫。 (2)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细读题目中给出的句子可知,这个句中的落寞紧承上文的 我的心理感受。 “另一个背景“引出第十段的故事情节,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应入 在第九段和第十段之间。 (3)本题考查对重点语段的理解掌握。细读第九段可知,作为母亲,

33、看着儿子渐渐长大 的背影,感受到自己与儿子的心理上的距离越来越远,但自己却无力追赶,充满心中的 是牵挂和落寞。作为女儿,父亲渐渐老去,终有一天会离自己而去,再也无法见到,每 每想到这些,心中就会有难言的不舍与痛楚。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鉴赏能力。解答时,需结合文章内容,可从题材、语言、表现手 法、思想内容几个要素中选取一个角度分析鉴赏即可。 目送一文红遍东南亚,在美国影响也很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的选材真实,容易 引起读者共鸣。文中作者只是记叙了送儿子上学以及当年父亲送自己去大学入职两件小 事,着眼于生活中细琐的小事,从小事中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文章感情细腻真挚,对 于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描写刻

34、画得十分动人,故能以情感取胜;而文章善于通过小事来阐 明生活中的道理,借自己目送儿子上学,感悟出“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 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 由小事所阐发的哲理让人 唏嘘不已;文章的语言质朴晓畅却深刻睿智,不仅降低了阅读难度,也能使读者有所收 获。 目送里的文字平淡如水,却在寡淡的背后暗含着让人心碎的人生哲理,人生的前 进,不过是对亲人的一次又一次的挥手告别,这亦是能够流行的重要原因。 答案: (1)答:描写了果子缀满枝丫的景色,表现季节特点,形象而富有美感; (1 分)暗示孩 子的成长, (1 分) ,衬托了母子之间的依恋与不舍。 (1 分)

35、 (2)C (3)作为母亲,目送儿子渐渐长大的背影, (1 分)感受到儿子与自己在空间和心理上渐 行渐远,而自己却无法追赶, (1 分)心中是难以释怀的牵挂、不舍和落寞。 (1 分) 第 13 页(共 20 页) 作为女儿,目送父亲渐渐老去的背影, (1 分)感受到父亲与自己渐渐远离直至离世,而 自己却无法挽留, (1 分)心中是难以释怀的难舍和痛楚。 (1 分) (4)任何亲人只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片段;我们应珍惜属于我们的每一份情缘; 生命中的有些成长是我们必须独立面对的;生活中种种失去的落寞与痛楚,是我们 必须面对的生命的必然。 (一点(2 分) ,共(4 分) ;答对两点给满分。语意相

36、近即可) 【点评】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 渲染营造某种氛围,为后边内容作铺垫 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 衬托人物心理。 象征和暗示。 交代人物活动场所。 展开、推动故事情节。 5 (15 分) 讨分数的人 徐慧芬 一阵小跑声过后,学校走廊里,一个男生小声而急促地叫我,我立定问他: “有什 么事吗?” 他期期艾艾地说: “我我能到你的办公室去说吗?”我点点头。他进来后,小心 翼翼关上门后, 将手上卷着的画纸摊开在我面前说: “老师你看, 我觉得自己画得挺好的, 为什么只有 65 分呢?我看他这张还没我的好呢,他都 70 分呢。 ”他把同桌的那张画也摊 了开来。 啊,原来是来讨说法的。这是一

37、张美术作业,临摹书上的一幅写意国画梅花麻雀 图 这算是期中考试了。 两张画摊在桌上,我给他分析: “你这张,梅花点得还蛮像样,麻雀的形体姿态也不 错,可偏偏是点睛之笔不准确,眼睛画偏了,这不是犯了常识性的错吗?他这张也 有缺点,梅花浓淡深浅缺少变化,但作为画面主体的麻雀画得还是到位的” 他听明白了,似乎也服气,但还不走,磨磨蹭蹭,抓了一会儿头皮,终于说出了要 说的话: “老师,你这次能不能开开恩,送我 5 分,下次还你,行不行?” 我笑了起来,教书好些年了,还没碰到过这样的学生。 第 14 页(共 20 页) “你说说看,为什么一定要送你 5 分呢?” “你表扬过我的,说过我画画蛮好的。 ”

38、“啊,我表扬过你?” “是的,你表扬过我两次,一次画素描头像,你说我暗部画得蛮透气,没有闷掉。还有 一次画水彩,你说我天空染得蛮透明,没有弄脏。 ” “可是这次你只能得 65 分呀,再说这是考试,老师应该公正,是不是?” “可是我这次已经向我爸说过我美术考得不错的,否则老爸要说我吹牛,又要打我 的” “65 分已经超过及格线了,以后再努力一下就是了。 ” “不不不,老师,我只好实话告诉你,这次期中考,几门主课我都没考好,语文 65 分, 英语刚及格,数学只得了 55 分。我爸气死了,用皮带抽我,用脚踢我,说我没有一门考 得像样,我说我副科蛮好的,美术至少能考 70 分老师,你看” 他撩起一条裤

39、腿,露出了几条青紫的伤痕。 我不再多说,拿出一张宣纸,让他重画一幅。 半小时后,我用朱笔在他的画上写了个“70” ,很醒目。出门时,他向我鞠躬,又轻 轻问一句: “老师不会告诉其他同学的,对吗?”我含笑。 多年以后 我在地铁月台上等车,一旁座椅上一个男子向我微笑行注目礼,而后站起来说: “您 不是教我们美术课的老师吗?” “你是?”我记不得他是哪位了。 他说: “我就是那个向你讨分数的学生呀! ”于是我想起了 20 多年前的那一幕。月台 上,我俩相互把上述故事一点点补充完整。 我问他现在在哪里工作,他说了一家公司的名称。 “那么,你现在是否经常向你的老板要求加薪?”我和他开起了玩笑。 他笑了,

40、有些腼腆地说: “我们公司人不多,我当家。 ” “啊,那你就是老板了,你后来学的什么专业?” “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搞软件设计。 ” “你过去数学好像不怎么好的,怎么选了这一行?” “老师,你还记不记得,那次在你办公室里你对我说的一句话,你说,像你这么聪明, 想得出讨分数的人,怎么可以数学不及格?” 第 15 页(共 20 页) 我说过吗?记不清了。可是他却一直记着,并为此改变了自己。 (1)文章以“讨分数的人”为题,新颖别致,请简述这个标题的妙处。 (2)试比较下面句子中“我”的两次“笑”的不同含义。 我笑了起来,教书好些年了,还没碰到过这样的学生。 出门时,他向我鞠躬,又轻轻问一句: “老师

41、不会告诉其他同学的,对吗?”我含笑。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的男生形象。 (4)你认为是什么让小男孩最终改变了自己,成为一个有发展前途的人。 【分析】这篇小说以学生向“我”讨分数为主线,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开 头到“我含笑” ) ,叙述一位学生因考试遭家长毒打而在美术考试后向我讨分数;第二部 分( “多年以后”到结尾)叙述多年后我又和向我讨分数的学生偶遇,得知曾经无意的一 句话,竟然催他奋进,让他成功。小说以讨分数男孩的故事,反映了现代家庭的畸形教 育,也表现了老师的某一句话或许是不经意的,但有可能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 有可能改变他的一生。 【解答】 (1)本

42、题考查标题作用的分析。标题在文中的作用一般是:象征意义;语 带双关;作者感情的出发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线索;文眼;揭示 文章中心;吸引读者、新颖。标题是文章内容、思想情感的高度概括。设置这类试题, 一般都是在考查考生对文章思想情感的领会和把握。结合本文内容来看, “改分数的人” 为题,首先就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这个标题交代了本文描写的主要人 物和事件, “改分数”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2)本题考查词语语境意义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结合上下文分析我两次笑的原因,第 一次笑是因为男孩想出借分的办法,我第一次听到这种办法而笑,既有对男孩的方法的 笑,也有对男孩独特的想法而笑;第

43、二次笑是男孩用反问的语气肯定我不会把这是告诉 其他同学,这次笑是对男孩的肯定的回答。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题干要求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必须在文章中找到关于男 孩的事例和描写,并分析归纳出人物的特点,文章中男生 为中期考试的美术分数向我讨 说法并想办法向我借分数,多年后男生因为我的一句话而选择了当初自己成绩不好的计 算机专业,从中可以看出男孩的聪明、自尊心强、勇于改变自己,最后用合理的语言表 述即可。 (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细读文本可知,只是因为一个向我讨来的分数, 这个学生就最终成长为一个知名的画家,这个分数里包含着我对他的肯定与鼓励,同时 第 16 页(共 20 页)

44、也因为这个分数,他重新生出了自信,并执着于绘画。最终获得了成功。 答案: (1)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交代本文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 作全文线索。 (2) (1)是出乎意料的笑。男生的要求超出了自己的经验,很特别,也很有趣。 (2)是 充疼爱的笑,有欣赏,也有承诺。 (3)天真。希望老师开恩,送他(5 分) ,下次还给老师。执着。想尽各种办法向 老师讨分数,不成功不罢休。自信。和同桌相比,觉得自己画得更好。谨慎。小心 翼翼地关门,叮嘱老师不要告诉其他同学。 (4)老师的肯定与鼓励,自己的自信与执着。 【点评】文章标题可能有的作用: 1、交代文章主要内容;揭示(暗示)文章主旨。 2、

45、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3、点明行文线索或感情线索。 4、确定文章描写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5、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富有哲理,引人思考 6 (15 分) 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 以也?”左右对曰: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 “缚者曷为者也?”对曰: “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 “婴闻之,橘生淮南 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

46、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 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 取病焉。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缚者曷 为者也 通何,什么 晏子避席 对曰 离开座位,表示尊重  第 17 页(共 20 页) 所以 然者何 的原因 寡人反取病 焉 辱  (2)翻译下列句子。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3)楚国君臣明明是栽赃,但晏子又无法澄清事实,于是晏子先退一步,假定 缚者是 齐国人 , 然后由 南橘北枳 (填成语) 的原因是 “ 水土异也 ” , 类比推导出 “ 楚 之水土使民善盗 ”的结论,巧妙地

47、化解了被动局面,维护了祖国的尊严。 (4)晏子出使楚国时,楚强齐弱。楚王仗势欺人戏弄晏子,而晏子巧妙化解却又不伤和 气。学习本文,你从晏子身上得到了哪些人际交往方面启示。 【分析】参考译文: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大臣说: “晏婴是齐国的一个能言 善辩的人,现在 他正要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 “在他来的 时候, 大王请允许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大王 (就) 问: (他) 是做什么的? (我则) 回答说: (他)是齐国人。 大王(接着再)问: (他)犯了什 么罪? (我 就)回答: (他)犯了偷窃罪。 “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

48、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名小官员绑着一个 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 “绑着的人是做什么的人? (公差)回答 说: “ (他)是齐 国人,犯了偷窃罪。 ”楚王看着晏子问道: “齐国人本来就擅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 座位回答道: “我听说(这样一件事) :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 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 只是叶子相像罢了, 他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 这是什么原因呢? (是因为)水土地方不相同啊。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 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 “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 讨没趣了。 【解答】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49、。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 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句意为:绑着的人是做什么的人?曷通何,什么。 句意为:晏子离开座位回答道。避席,离开座位,表示尊重。 句意为:这样的原因。所以,的原因。 句意为:我反而自讨没趣了。病,辱。 (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 第 18 页(共 20 页) 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句中重点词语有缚:绑;句意为:两名小官员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 句中重点词语有徒:只是,仅仅;句意为:只是叶子相像罢了,他们的果实味道却不 同。 (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细读文本,然后正确翻译后可知,晏子先假定绑 着的是齐国人,然后由南橘北枳的原因是“水土异也” ,类比推导出是楚国的水土造成了 这种局面的结论,巧妙地化解了被动局面,维护了祖国的尊严。 (4)本题为开放类试题,不设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符合题意即可。作答本题时, 围绕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反驳他人时要有理有据,语气要委婉来表述即可。 答案: (1)同“何” ,什么。离开座位,表示尊重。的原因。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