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对点训练(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29478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第 4 课时课时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题组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 1(2018 平顶山一中期中)下列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的是( ) 骨髓 扁桃体 淋巴细胞 抗体 红细胞 吞噬细胞 抗原 淋巴结 纤维蛋白原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骨髓、脾脏、淋巴结、扁桃体、胸腺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等)、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等)组成,红细胞、抗原、纤维 蛋白原都不是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D 项正确。 2(2018 渭南一中高二生物质检)下列关于淋巴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

2、细胞 BB 淋巴细胞和 T 淋巴细胞都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的 CB 淋巴细胞和 T 淋巴细胞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 DT 淋巴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 答案 C 解析 B 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T 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3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未切除和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 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 A造血干细胞 BT 淋巴细胞 CB 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 答案 B 解析 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应为在胸腺中发 育成熟的 T 淋巴细胞。 4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 胃

3、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唾液中的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清扫作用 皮肤的阻挡作用 抗体与抗原结合 抗毒素与细菌 外毒素结合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其作用是将病原体阻挡在皮肤、黏 膜(如呼吸道、消化道黏膜)之外,使其不能进入机体组织细胞中,因此都是第一道 防线。 题组二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5(2018 宁夏银川一中期中)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防卫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免疫系统防卫功能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B皮肤、黏膜等属于机体第一道防线 C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4、D特异性免疫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答案 C 解析 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C 错误。 6下列关于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包括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 B白细胞和血浆蛋白对抗病原体属于第三道防线 C第一、第二道防线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由遗传而来的先天性免疫,对所有病原体起 作用,无特异性 D唾液、胃液、泪液中均有杀菌物质,其免疫作用均属于第一道防线 答案 B 解析 白细胞和血浆蛋白对抗病原体属于第二道防线。 题组三 体液免疫 7 (2018 荆门高二检测)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的示意图。 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 a、 b、c

5、、d 四种免疫细胞中,能迅速增殖、分化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 D 解析 依据体液免疫过程可知,a 为 T 淋巴细胞,b 为 B 淋巴细胞,c 为浆细胞,d 为记忆细 胞,当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可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8(2018 承德一中高二月考)根据现代免疫概念,下列物质属于抗原的是( ) A给贫血患者输入同型红细胞悬液中的红细胞 B自身生成的白细胞 C因强烈打击体表破裂的红细胞 D为体弱者注射免疫球蛋白 答案 C 解析 自身衰老、死亡、破损的细胞都属于抗原。 9(2018 宿州期末)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增殖分化能

6、力的是细胞、细胞、细胞和细胞 B过程、都需要细胞膜糖被的参与,过程主要发生在靶细胞内 C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人体消灭该抗原主要依靠细胞的增殖、分化 D细胞的增殖、分化大多需要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及抗原共同作用 答案 D 解析 图中细胞是吞噬细胞,细胞是 T 淋巴细胞,细胞是 B 淋巴细胞,细胞是记忆 细胞,细胞是浆细胞;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是细胞、细胞和细胞,A 错误;过程 、分别是抗原和淋巴因子的传递过程,都需要细胞膜糖被的参与,过程是抗原与抗体 结合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B 错误;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人体消灭该抗原 主要依靠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C 错误;B 淋巴细胞

7、的增殖、分化大多数需要 T 淋巴 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及抗原共同作用,D 正确。 10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M 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增殖、分化形成 E 细胞 B图中“某物质”最可能是淋巴因子 C图中吞噬细胞、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均具有识别功能 DE 细胞分泌的抗体导致靶细胞裂解 答案 D 解析 由题图可知,M 细胞是记忆细胞,E 细胞是浆细胞,记忆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 可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A 正确;T 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产生某物质,该物质应为 淋巴因子, B 正确; 吞噬细胞、 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均具有识别功能, C

8、 正确; E 细胞(浆 细胞)分泌的抗体与抗原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抗原 与抗体结合后还会发生形成沉淀、细胞集团等变化,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和消化,D 错误。 题组四 二次免疫 11如图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生成的途径,af 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请你判断下列说法 中错误的是( ) A造血干细胞形成多种细胞,要经过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过程 B各类细胞来源相同但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 Cc 和 d 在不同的场所发育而成 D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机体具有更强烈的免疫反应,主要与 c 和 d 有关 答案 D 解析 二次免疫反应更强烈,原因是初次免疫过程

9、中产生了记忆细胞(e 和 f),当再次接受相 同抗原刺激后,会迅速地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效应 T 细胞。 12(2018 山师大附中期末)如图表示某儿童先后两次接种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后血清中相应 抗体浓度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 点对应时刻是第一次接种时间,第二次接种时间在 D 点之后 BCD 段体内开始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 CDE 段抗体浓度上升的原因是记忆细胞数目的增多 DBC 段相应的浆细胞中内质网膜不断转化成高尔基体膜 答案 D 解析 图中 B 点、D 点都已开始产生抗体,所以接种时间应在这两点之前,A 错误;记忆细 胞的产生发生在抗体产生之前,CD 段之前已产生抗体,

10、记忆细胞应在 B 点之前产生,B 错 误;DE 段抗体浓度上升是由于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浆细胞,浆细 胞产生大量抗体,C 错误;抗体是分泌蛋白,需要浆细胞的内质网膜不断形成囊泡,将加工 的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D 正确。 13(2017 天津,2)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 选项 对长期吸入高浓度 PM2.5的研究结果 推论 A 损害呼吸道黏膜 影响非特异性免疫 B 改变 T 淋巴细胞数目 影响特异性免疫 C 刺激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影响细胞免疫 D 导致抗体水平升高 影响体液免疫 答案 C 解析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

11、等于 2.5 微米的细微颗粒物质,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 质,损害呼吸道黏膜,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将会影响非特异性免疫,A 项正确;T 淋巴细胞 参与特异性免疫,B 项正确;PM2.5超标的空气进入机体后,可刺激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会影响体液免疫,C 项错误;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通过抗体实现 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是体液免疫,因此,抗体水平升高,体液免疫能力增强,D 项正确。 14(2018 成都七中期中)实验一:动物体内的 B 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 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实验二: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 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12、由此可推断甲、乙两物质分别是( ) A抗体、抗原 B淋巴因子、抗原 C抗体、淋巴因子 D淋巴因子、抗体 答案 B 解析 T 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可以使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因此物质甲为淋 巴因子;注射抗原后,可刺激机体发生体液免疫,产生特异性抗体,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 疫力,因此物质乙为抗原。 15(2018 南京高二上质检)如图为人体内的浆细胞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是由 B 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由该细胞参与的特异性免疫 称为_免疫。 (2)该细胞发挥免疫作用时需合成并释放一种称为_的物质,这种物质合成的场所是细 胞中的 _,对该物质加工

13、和修饰的场所是 _和 _。 (3)多数情况下,抗原与该细胞产生的_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变化,如形成_或 _,进而被_吞噬和消化。 (4)抗原初次侵入机体时需经_处理,大多数抗原经_传递给 _,少数抗原直接刺激_。 (5)抗原初次侵入机体时,该细胞由_增殖、分化产生;当同一种抗原再次 侵入机体时,该细胞由_增殖、分化产生。抗原第二次侵入机体时,该 细胞产生的速度比初次侵入时_,产生量比初次侵入时_。 答案 (1)体液 (2)抗体 1 核糖体 2 内质网 4 高尔基体 (3)抗体 沉淀 细胞集团 吞噬细胞 (4)吞噬细胞 T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 (5)B 淋巴细胞 记忆细胞、B 淋

14、巴细胞 快 多 解析 浆细胞由进入体液的抗原刺激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而形成,它通过产生抗体来完成 体液免疫。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它在核糖体上合成, 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运输, 并以囊泡的形式运输至细胞膜,最后由细胞膜分泌至细胞外。抗体能够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多数情况下,抗原与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 胞吞噬和消化。抗原初次侵入机体时,B 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 细胞;当同一种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浆细胞主要由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此外也 能由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反应强而快,且产生的抗体

15、数量多。 16下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是_免疫过程。 (2)图中 c 是_细胞,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称为_。 (3)与 e 细胞发挥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_(写出三种即可)。 (4)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填图中字母)。 (5)当病原体再次侵入机体时,免疫的主要途径是_(用图中数字表示),其特点是 _,因此可迅速消灭病原体。 答案 (1)体液 (2)B 淋巴 淋巴因子 (3)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写出三种即 可) (4)b、c、d (5) 反应迅速,产生抗体多 解析 (1)根据图示过程可知,图中所示的特异性免疫为

16、体液免疫。(2)图中 c 是 B 淋巴细胞, 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是 T 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3)e 为浆细胞,能分泌抗体,抗体 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 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 粒体提供能量。(4)图中 a 是吞噬细胞、b 是 T 淋巴细胞、c 是 B 淋巴细胞、d 是记忆细胞、e 是浆细胞,其中 a 没有特异性识别抗原能力,e 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因此具有特异性 识别抗原的能力的细胞是 b、c、d。(5)当同种抗原第二次入侵机体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 分化产生新的浆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即图中,这就是二 次免疫反应,它比初次反应更快,也更强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苏教版 > 必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