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诗经》四首 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14944 上传时间:2020-01-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7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课 《诗经》四首 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4课 《诗经》四首 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4课 《诗经》四首 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课 《诗经》四首 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4课 《诗经》四首 学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4课诗经四首学习目标1.积累本文重要的基础知识,诵记诗经中的名句。2.以四首诗为载体,了解作品所反映的人民的生活状态,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与社会形态特征。3.掌握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学习比兴的艺术手法。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氓之蚩蚩()(2)匪我愆期()(3)载笑载言() (4)乘彼垝垣()(5)于嗟鸠兮() (6)无食桑葚()(7)不可说也() (8)自我徂尔()(9)淇水汤汤() (10)渐车帷裳()(11)夙兴夜寐() (12)隰则有泮()(13)河之干兮() (14)不稼不穑()(15)县貆兮() (16)三百囷兮()(17)不素飧兮() (18)人之好我()(19)视民不

2、恌() (20)和乐且湛()答案(1)mn ch(2)qin(3)zi(4)u yun(5)x(6)shn (7)tu(8)c(9)shn(10)chn(11)s(12)x pn(13)n(14)s(15)xun hun(16)qn(17)sn(18)ho(19)tio(20)dn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抱布贸丝:_(2)来即我谋:_(3)匪我愆期:_(4)将子无怒:_(5)乘彼垝垣:_(6)以我贿迁:_(7)士之耽兮,犹可说也:_(8)士也罔极:_(9)言笑晏晏:_(10)信誓旦旦:_(11)不稼不穑:_(12)示我周行:_(13)德音孔昭:_(14)和乐且湛:_答案

3、(1)交易,交换。(2)即,凑近,到。谋,商量(婚事)。(3)错过,延误。(4)愿,请。(5)倒塌的墙。垝,毁坏,倒塌。垣,墙。(6)财物,文中指嫁妆。(7)沉溺在欢乐之中。(8)没有定准。罔,无。极,准则,标准。(9)和悦欢乐的样子。(10)诚恳的样子。(11)稼,耕种。穑,收割。(12)大路,引申指大道理。(13)因品德好而获得的声誉。(14)沉湎于欢乐,十分尽兴。2写出下列通假字及意义(1)匪来贸丝:_(2)犹可说也:_(3)于嗟鸠兮:_(4)寘之河之干兮:_(5)胡瞻尔庭有县貆兮:_(6)脩我戈矛:_(7)与子同泽:_(8)视民不恌:_(9)嘉宾式燕以敖:_答案(1)通“非”,不是。(

4、2)通“脱”,摆脱。(3)通“吁”,叹息。(4)通“置”,放置。(5)通“悬”,悬挂。(6)通“修”,修理。(7)通“”,贴身的内衣。(8)“视”通“示”,昭示,显示。“恌”通“佻”,轻佻,奸巧。(9)“燕”通“宴”,宴会,宴饮。“敖”通“遨”,游玩,游逛。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1)氓之蚩蚩古义:_今义:流氓,读mn。(2)泣涕涟涟古义:_今义:鼻涕。(3)脩我甲兵古义:_今义:军人,军队;军队中的最基层成员;军事或战争。(4)与子偕行古义:_今义:儿子。(5)我有旨酒古义:_今义:意义,用意,目的;意旨,特指帝王的命令。(6)三岁为妇古义:_今义:三岁的年龄。(7)女也不爽古义:_今义:明

5、朗,清亮;(性格)率直,痛快;舒服,畅快。(8)不素食兮古义:_今义:素的饭食和点心;吃素。(9)与子同裳古义:_今义:衣服。答案(1)民,诗中女子对男子的称呼,读mn。(2)泪。(3)兵器。(4)你。(5)形容词,美的。(6)多年。(7)违背,差失。(8)白吃,指不劳而食。(9)下衣。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将(2)兵(3)伐答案(1)动词,愿,请/如果/副词,将要(2)名词,兵器/名词,士兵,军队/动词,用兵器杀人/名词,战争(3)动词,砍/动词,攻打/名词,功业/动词,夸耀5掌握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写出其含义(1)三岁食贫:_(2)夙兴夜寐:_(3)士贰其行:_(4)二三其德:

6、_(5)与子同袍:_(6)鼓瑟吹笙:_(7)以燕乐嘉宾之心:_答案(1)形容词用作名词,贫苦的生活(2)名词作状语,夙,在早晨;夜,在夜里(3)数词的使动用法,使不专一(4)数词的使动用法,使三心二意(5)名词用作动词,披战袍(6)名词用作动词,弹奏(7)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欢乐6写出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之(2)则答案(1)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代词,指所思之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2)动词,效法/名词,准则/副词,就是/连词,就7翻译下列文中的句子(1)王于兴师,脩我戈矛,与子同仇。译

7、文:_(2)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译文:_(3)脩我甲兵,与子偕行。译文:_(4)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译文:_答案(1)国王要出兵,修理好我的戈和矛,我与你的仇敌是共同的。(2)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什么看到你的庭院中挂着幼貉啊?(3)修理好我的铠甲和兵器,和你一同奔赴战场。(4)我有香而醇的美酒,使嘉宾心中乐陶陶。三、名言警句1课文名句(1)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2)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3)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5)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2课外名句诗经名句(1

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2)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4)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5)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8)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文学知识诗经简介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

9、雅”“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诗经主要有三种表现手法:赋,铺陈叙事;比,借物托情;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风”“雅”“颂”“赋”“比”“兴”,文学史上合称诗经“六义”。诗经里的作品多方面地描写了现实生活,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表现了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它们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其中有许多诗密切地联系着政治,针砭社会现实。有些关于下层劳动人民反剥削、反压迫的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中更本质的现象。这种现实主义精神为后人所重视并产生了巨大影响。时光匆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面对遥远的过去,我

10、们总有这样一种好奇心:想知道我们的祖先是如何生活,如何劳作,战争来临时是如何面对,和平安适时又是如何把酒言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学习诗经,穿越遥远的时空,走近他们的身边,聆听他们的心声。1下面是氓(卫风)内容结构思维导图,读后回答图后问题。氓(卫风)是一首叙事诗,是弃妇离夫返娘家时所作。全诗共6节,请梳理各节的情节变化,并用两字词语概括,填入图中处。答案定情结婚深思生变悲伤觉醒2下面是伐檀(魏风)内容结构思维导图,读后回答图后问题。(1)伐檀(魏风)是伐木奴隶们的诗歌,诗中写伐木奴隶愤怒地责问剥削者的句子是什么?填入图中处。(2)伐檀共三章,三章的内容基本一致,结构相同,只是更换了其中相应的几字

11、,这种写法叫什么?填入图中处。答案(1)不稼不穑不狩不猎(2)重章叠句3下面是无衣(秦风)内容结构思维导图,读后回答图后问题。无衣(秦风)无衣(秦风)是秦国人民抗击西戎袭扰的军中战歌。在强敌压境、外敌入侵时,士兵们在三个方面达成了统一,从而使爱国热情空前高涨。请根据图示,将统一的具体内容填入图中处。答案思想行动精神4下面是鹿鸣(小雅)内容结构思维导图,读后请根据图示,将图中处填写完整。鹿鸣(小雅)答案垂询治国之道树起民众榜样君臣安乐一体(一)阅读氓(卫风),回答下列问题:1请结合诗中的相关语句,分析诗中女主人公和氓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答:_答案(1)女主人公的性格:女主人公是一个纯朴、热情而又很

12、幼稚的少女。(女主人公没能看破氓的虚情假意,一口答应了氓。于是,她不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明媒正娶的礼数也不管了,勇敢地许下了“秋以为期”的诺言,错误地把自己的爱情投在了一个骗子身上。)女主人公对氓一片痴情,以炽烈的感情热恋着氓。(“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女主人公勤劳善良,刚强决绝。(“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是女主人公从自己被遗弃的遭遇中总结出来的血泪教训,她下定决心不再留恋过去,并告诫千万个姐妹,以免她们再蹈自己的覆辙。“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

13、达了她被遗弃后的愤恨决绝。)(2)氓的性格:氓是一个满肚子欺世学问、极端自私自利、负心背德的小商人,是一个体现了奴隶社会夫权压迫的典型。(诗歌一开头就说明了氓是一个“抱布贸丝”的小商人,到女主人公这里来“贸丝”只是作为一个由头,目的是“来即我谋”。为了达到目的,他装出一副“蚩蚩”的忠厚面孔,来向少女求婚。“将子无怒”表明了男子性情暴躁。氓在骗得了爱情和嫁妆之后,逐渐暴露出了他那冷酷的“二三其德”的本性,女子成了过河的桥梁被无情地抛弃了,女主人公的追求也都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了。)2本诗第2节写女主人公热切地盼望婚嫁的情形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一方面,进一步刻画了女主人公纯朴热情的性格;另一方面,为

14、以后的婚姻悲剧,为女主人公性格的发展变化埋下了伏笔。3氓(卫风)一诗反映出诗经时期劳动人民怎样的婚恋观?答:_答案诗经所处的时期,劳动人民的婚恋观集中表现为:以忠贞不渝为尚,视二三其德为耻;男女对终身大事有强烈的自由意识;男女在相爱中,感情抒发炽热,语言表达大胆热烈,特别是女方比男方更为主动、直率,毫无顾忌;劳动人民的择偶标准是重视人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但首要条件还是看重人的内在美,即勤劳勇敢、善良和顺。(二)阅读伐檀(魏风),回答下列问题:4本诗运用了联章复沓的写法,在文中找出三章中变更的词语,并分别对这些词语进行归类,看看每章节包含了哪几层意思。(填表完成)结构篇章变更的词语每章节

15、中包含的意思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答案结构篇章变更的词语每章节中包含的意思第一章伐檀、干、涟、廛、貆、餐伐檀造车的艰苦劳动第二章伐辐、侧、直、亿、特、食替剥削者种庄稼和打猎第三章伐轮、漘、沦、囷、鹑、飧反语嘲讽,点明主题,抒发怒火5.集体诵读本诗,分析该诗表达了怎样的主旨。答:_答案被剥削阶级意识的觉醒,愤懑的奴隶已经向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吸血鬼大胆地提出了正义的指问!(三)阅读无衣(秦风),回答下面的问题:6诗歌每章首两句都采用了问答的形式,这种形式有什么好处?答:_答案每章开头都采用了问答式的句法。一句“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仿佛在人们复仇的心灵上点上了一把火,

16、于是无数战士同声响应:“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一问一答,使人不禁为诗中火一般燃烧的激情所感染,那种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气概令人心驰神往。(四)阅读鹿鸣(小雅),回答下面的问题:7本诗三章的开头皆以鹿鸣起兴有何作用?答:_答案本诗共三章,每章八句,开头皆以鹿鸣起兴。在空旷的原野上,一群麋鹿悠闲地吃着野草,不时发出呦呦的鸣声,此起彼应,十分和谐悦耳。诗以此起兴,便营造了一种热烈而又和谐的氛围,如果是君臣之间的宴会,那种本已存在的拘谨和紧张的关系,马上就会宽松下来。通过宴会,消除了君臣思想上的隔阂,沟通了彼此的感情,使君王能够听到群臣的心里话。以鹿鸣起兴,则一开始便奠定了和谐愉悦的基调,

17、给与会嘉宾以强烈的感染。我们的教学参考中对伐檀(魏风)的批判对象是这样表述的:伐檀(魏风)是伐木的奴隶斥责不劳而获的贵族的歌。但胡适也曾说:“你看那伐檀(魏风)的诗人对于那时的“君子”,何等冷嘲热骂!”伐檀(魏风)的批判对象到底是阶级对象还是当时的所谓“君子”,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答:_答案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折中各家观点后,认为伐檀(魏风):伤君子不见用于时,而耻受禄无功也。大意是:伐檀(魏风)是一首伤感君子被排挤、居非其位的诗,且君子以吃白食、不发挥应有作用之现状为耻辱。如“寘之河之干兮”应理解为“比”,意味着君子被弃置于无用之地。所以,我认为,伐檀(魏风)的批判对象不是简单的阶级对象。

18、怎样运用比兴手法氓(卫风)第3节以传统的比兴开头,写“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先以葱茏茂盛的桑树写照自己的青春,继而又以诱人的桑葚比喻令人沉醉的爱情,把恋爱中的少女比作贪食而快乐的斑鸠,谆谆告诫之:不能沉溺于爱情,否则,结局悲惨,悔之晚矣。第4节紧承上节,开头就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树木的枯萎凋零比拟流年带走了的青春,曾经光彩照人的少女在岁月中蹉跎了美丽的容颜,再加上婚后长期过着贫困的生活,被抛弃的命运此时自然降临到了她的头上。第3、4节用起兴的诗句,以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借此抒发女主人公对丈夫喜新厌旧行为的怨愤。技巧点拨“比”“兴”是

19、古代诗歌的常用技巧。对此,宋代朱熹有比较准确的解释。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比”就是比方,是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为普遍。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作比喻。一般来说,用来作比的喻体事物总比被作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诗经中“比”的运用很广泛,比较好理解。“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兴”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迁移运用运用比兴手法,以“转折”为话题,写一个作文开头。1

20、00字左右。答:_答案(示例)林中的通幽曲径,因为那些曲曲折折的转弯才更富诗意与浪漫;一部扣人心弦的电影,往往是情节一波三折,令人回味犹有余香。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东西因转折而显得愈发美丽。(以林中的通幽曲径、情节一波三折的电影起兴引入生活中“转折”的话题。)一、课本素材点击素材“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运用示例也许,氓在最初对待女主人公是真心的,他也曾许诺过她美好的未来和一辈子的不离不弃。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他厌倦了平淡的日子和毫无波澜的生活,他忘记了曾经的海誓山盟、忠贞不渝,对女主人公更是磨灭了爱的火花。氓是不专一,不甘于寂寞的花心男人,对待家庭没有责任感,对

21、待女主人公更是始乱终弃。当初的甜言蜜语早已随风消散,留下的只是女主人公的涟涟泪水。“太美的承诺因为太年轻,但亲爱的那并不是爱情”,也许正如歌中所唱,年少轻狂的诺言犹如一阵风,它不会为谁停留。“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女主人公终于被无情无义的氓伤透了心,她没有想到自己居然看错了他,她伤心,她难过,只因她没有看准人。“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二、课外素材诗经的整理各个时代从各个地区搜集来的乐歌,一般认为是保存在周王室的乐官太师那里的。他们显然对那些面貌互异的作品进行过加工整理,有所淘汰,有所修改。所以现存的诗经,语言形式基本上都是四言体,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大体一致,而且有些套句出现在异时异地的作品中(

22、如“彼其之子”“王事靡盬”等)。古代交通不便,语言互异,各时代、各地区的歌谣,倘非经过加工整理,不可能出现上述情况。可以认为,由官方制作乐歌,并搜集和整理民间乐歌,是周王朝的文化事业之一,在诗经时代是不断进行着的。选材感言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它记载着一个民族发展的兴衰荣辱。周王朝能有先见之明,搜集和整理民间乐歌,才有现在我们读到的现实主义的源头诗经。这是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应该传承的优良传统,重视我们的文化,记录我们的文化,发展我们的文化。溯水而上夜读诗经陈蔚文风,雅,颂。这几个汉字御风而行,溯水而来,伴着古老而宏大的优美钟声。那些在孟春之月,振木铎于阡陌田间采撷来的诗句是撞钟

23、的器械,一下,一下,先帝的大殿,嫔妃的后宫,田野的上空,鸟儿的四散惊飞,纸页被钟声掀起。那些神秘如卦文般的诗名,“良耜”“湛露”“鱼丽”“玄鸟”多么美的词语啊!它的美因为失传而更加凄丽。里面有庙宇的香火,有潺潺的流水,有麦垛,有烛火般稍纵即逝的欢乐,还有哀伤,民歌一般的哀伤。民歌一旦欢乐起来,是纵情天地的热烈。唢呐锣鼓响彻天地,天是大晴,地是大美,花是大红;而民歌一旦悲伤起来,也是彻骨的悲伤。是黑夜里你的手沾到了三更的寒露,整个人从肺腑哆嗦起来,冷的不只是你的身体,还有历史的骨头,你们都患着风湿。风湿,是断不了根的,尤其怕冷,怕绵延的寒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

24、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频繁的战乱与繁重的徭役中,一个征兵与一个国家淌血的伤口都在采薇的最后一章中裸露着。而他的思妇也正在家乡的柴牖边叹着“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许多悲愤豪壮的劝战长篇也许抵不过女人这几句幽幽的叹息。诗经,它是野地里生长的植物,是春天遗失的白袍,隶篆的诗句像蹄印一般,直铺到西周与春秋的柴扉前。推开柴扉无限广袤:暮色苍茫,流水淙淙,剑声与古琴声飞旋,劳作声与低吟声交融,天地间充满大恸与大悟。那些布衣乌鬓的女子,那些涣涣河水般的情感哀怨是氓与邶风谷风中的弃妇,坚贞是柏舟中的女子,明丽是溱洧中在春河旁嬉戏的男女,伤痛是唐风葛生中的亡人之妇,相思是蒹葭中望爱人

25、而不见的怅惘。“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银子般的月光打湿了花朵与等候者的衣襟,远方传来瑟瑟古琴。现代人除了约在嘈杂的电影院、虚拟的网络、喧嚣的车站或是“肯德基”,又能到哪里去守望爱情?多情的诗经,哀伤的诗经,焰心一般冷与热的诗经!在这个夏天的夜晚读诗经,读到一些没有膨胀的喜悦,一些没有矫饰的哀伤,一些没有虚浮的忠贞。染着风霜的马车与木铎声趁夜色把这些诗句运送到我们跟前,我们在先人遥远的感情里幽幽地又活了一次,他们布衣上浓重的汗碱味让我们一下酸了鼻子。无论物质多么充裕,当时间沉淀了一切,我们终究渴望回到的不过是个水草丰美的地方,说一些朴素的话,获得一些朴素的感情。所有的一切都像

26、麦秸一般真挚。一本诗经,一种血脉相连的痛,使这个普通的夏夜从近百个夏夜里脱颖而出。不必洗手焚香,不必沐浴斋戒,诗经,它本来是铺陈的香火,是清净的素食。沿着诗经的水路溯流而上,如同被沿岸庙宇中缭绕的香烟深深地抚摸!读后启悟诗经是一本至纯至美的书,对诗经的解读正是对这种至纯至美的发现与挖掘。本文通过想象与联想,串联了诗经的意象,丰富了诗歌的情景。使那些超越了千年的事件与人物又鲜活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文章语言华美,手法多样,是一篇不可多见的优美散文。1名句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汉书贾谊传译文少年老成好像是天性如此,实则是习惯成为自然。感悟存在决定意识。人生活在社会上,一定会受客观环境的影响。贾谊少年老成,看来是天性如此,实则是他长期谨言慎行,克己抑欲,时间长了,也就成了习惯。此句可用来说明人的思想性格、行为举止,无不是在客观环境中逐渐形成的。2名句千人所指,无病而死。汉书王嘉传译文受到众人的指责诅咒,即使无病也会死去。感悟汉哀帝时,董贤把大量税收物资赠授私人,王嘉上书皇帝引了这一段俚谚,指斥董贤的做法必将引起众人的愤恨,最终不得好下场。“千人所指”现多写作“千夫所指”“千夫指”,用以警告坏人:触犯众怒,必将在强大社会舆论压力下毁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版 > 必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