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战国策目录序 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14190 上传时间:2019-12-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7课 战国策目录序 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17课 战国策目录序 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17课 战国策目录序 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17课 战国策目录序 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7课战国策目录序1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约12万字。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原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2墨子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藏书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名翟

2、,鲁国人,一说为宋国人。曾习儒学,因不满其烦琐的“礼”,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他的“非命”“兼爱”之论,和儒家“天命”“爱有等差”相对立。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要求“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其中不少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现存墨子53篇,记载了墨子及其后学的言行。这是曾巩校勘整理战国策后,为书作的目录序。整篇序言是围绕对刘向说法的批驳而展开的。序文摆出刘向的论点后,就正面阐述儒家先王之道不可变,只能以道为本、以法适变的道理。并赞扬孔、孟阐明先王之道是“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他们这样做才是坚持正道、不为流俗所惑。再用战国时代谋士们论诈言战的投机行为

3、和孔、孟对照,揭露他们的言行并非顺应时势,“不得不然”。批驳了刘向的观点之后,文章转而谈到对战国策的处置意见,过渡得十分自然。作者提出对一种错误学说的否定,不能采用毁灭书籍的办法,而应将邪说的内容公布于世,让大家鉴别以引起警惕,自然而然地消除影响。全文结构谨严,条理清晰,言词简洁,立论精到,是曾巩书序中的代表作。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缺失(2)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安定太平(3)偷为一切之计而已:苟且(4)而俗犹莫之寤也:同“悟”,醒悟,觉晓(5)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考,考究;疵,毛病2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思(1)治(2)之(3)易(4)绝3说出

4、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1)不知道之可信古义:“知”,知道;“道”,先王之道。今义:对于事实或道理有认识;懂得。(2)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古义:用意。今义:把心思、思想放到某一方面。(3)放而绝之,莫善于是古义:“于”,比;“是”,这种做法。今义: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4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义(1)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形容词用作动词,订正,纠正(2)邪说之害正也:形容词用作名词,正义、正道(3)明教化,修法度:形容词用作动词,阐明5说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1)则可谓惑于流俗:被动句(2)臣访之士大夫家:省略句,省略介词“于”(3)

5、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被动句(4)而俗犹莫之寤也:宾语前置句6翻译下列句子(1)而俗犹莫之寤也。译文:_(2)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译文:_(3)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译文:_答案(1)但世人还是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要点:宾语前置句;“寤”,同“悟”。)(2)等到以后,人们运用了计谋和欺骗手段,仁义的路途被堵塞了。(要点:无标志的被动句。)(3)难道是要强迫天下的君主以及后世的人做不能做的事吗?(要点:强,强迫;反问句式。)战国策目录序1曾巩和刘向观点的异同分别是什么?答:_答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这个观点,曾巩是同意

6、的,他夸赞刘向这样持论是“美矣”。意见相左之处:刘向认为,战国策士们是考虑在当时的形势下国君所能够做的,也就是所能选择的,不能不用谋诈,这样,刘向的“不得不然”论,事实上,就为谋诈之用作了一种开脱,这是曾巩不认可的。2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作者不赞同废弃禁绝战国策的原因。答:_答案君子禁邪说的方法是“明其说”“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孟子之书载神农之言、墨子之言而非之;这本书记录了二百四五十年间的很多大事,不可以轻易丢弃。3文章第2段说“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第4段说“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这两句话分别说谁?两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答:_答案前者说的是战国之谋士,后

7、者说的是孔、孟二子。前者指出战国谋士的错误观点,后者以孔、孟二子的正确做法与之对比,对其进行批判。1本文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答:_答案本文主要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相结合的方法论述观点。正面以孔孟、二帝三王为例,证明时势变化,变法可以,但先王之道不可易,意在言谋诈不可用;反面以苏秦、商鞅、战国诸侯因谋诈而“亡其身”“灭其国”的史实,言谋诈不可行。2古人论及曾巩文章“纡徐而不烦”,“纡徐”即文辞委婉舒缓,也就是说曾文说理时论点简明而持平。请以第2段或第6段为例,说说你对曾文论点简明而持平的理解。答:_答案第2段曾巩只用两句话就概括了刘向战国策书录的主要精神,行文简洁。对于刘向战国策书录的评价,先扬后

8、抑,先肯定他见解的高明,再指出自己与刘向不同的意见,客观公正。第6段既把战国游士的某些言论视为“邪说”,从思想上明辨是非,但又肯定了战国策这部书的史料价值,反对将此书销毁,显示了一种进步的开明态度。纵横捭阖何平盘古开天,肇立苍穹;原子碰撞,迸发核能;涓流奔海,波涛汇涌;春草迎晖,大地葱茏开放,让世界相通相融;开放,看寰球孰轻孰重。梦回汉唐,我们曾拥有多少包容四海的宽阔胸襟;千年变局,我们也遭遇多少固步自封的积弱困窘。历史、现实与未来让我们更加清醒:开放是治贫治愚治落后的神奇良方,开放是有效破解难题的重要途径,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开放是实现国家振兴的强大引擎。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唱着

9、春天的故事,高歌奋进,激情拥抱五湖四海,中原奏响崛起的强音,阔步前进。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世界形势复杂多变。单打独斗,闭关自守,势必处处掣肘,寸步难行;携手合作,同舟共济,方能纵横四海,互利共赢。我们惟有持续发展,扩大开放,提升开放,务实开放,发展机会才会越来越多;积累厚度,发展空间越来越大;惟有坚持恒心,充满热心,增强信心,下定决心,发展势头才会越战越勇。持续开放,呼唤思想解放。莫为浮云遮望眼,不做井底之蛙,不能目光短浅。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放得开,就会破难关。以更加博大的胸怀,面对世界,走向世界,博采众长。文明成果,为我所有,后发优势,助我超前。扩大开放,活力释放,引得源头甘甜,既要资金项

10、目,更要先进经验,用开放“倒逼”,以改革“攻坚”,积极主动促发展方式转变,千方百计与世界接轨通关。提升开放,理应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春满园,开放视野舒展,开放领域拓宽,开放水平提高,开放机制完善,放手“引进来”,项目落地,滚滚财源,潇洒“走出去”,生意兴隆,风光无限。务实开放,必定精彩绽放。魅力四射看中原,构筑投资洼地,开发创业福地,铸成财富宝地,打造内陆高地,让河南走向世界,让世界聚焦河南。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豫商的文章举省开放促崛起,站得高,立足长远,分析透,冷静思辨,举措好,应对有方,目标实,谱写新篇。一个兼容并存,八面来风的开明形象,跃然纸上;一种一往无前,决不言弃的开放决心,势不可挡;一张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开拓蓝图,神采飞扬。无论千难与万险,纵横捭阖艳阳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苏教版 >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