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检测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等级 得分 请认真答题,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阅卷人 得 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我们把物体分为_、_、_三类。空气是_。 2. 水、石头有一定的重量,占据一定的空间,空间也有_,也_
三年级 上册 科学 二单元Tag内容描述:
1、(2019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检测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等级得分请认真答题,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阅卷人得 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我们把物体分为_、_、_三类。空气是_。2. 水、石头有一定的重量,占据一定的空间,空间也有_,也_。3. 空气是一种_、_的物体。4. 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_。5. 空气的流动会形成_。阅卷人得 分二、判断题。(每空2分,共10分)1. 人在水中不能呼吸,说明水中没有空气。( )2. 没有盖子的空杯子里没有空气。( )3. 在热水中把扁的乒乓球放进去,泡。
2、科学三年级科学三年级 评估检测评估检测 第 单元评估检测题 (时间: 分钟 满分: 分) . 填空题(每空 分共 分) ()物质的三种类型分别是 、 和 石头是 水是 空气是 ()空气 (填“有”或“没有”)质量 ()空气占据的空间 (填“能”或“不能”)改变 ()大自然中的风形成的原因是 用扇子扇出来的风是 (填“人造 风”或“自然风”) ()汽车轮胎利用了空气 的特点 ()相同体积的石头、水、空气 最轻 ()热气球利用了 的原理为它提供动力的是 ()白天陆地空气温度高海洋空气温度低风向 吹晚上陆地空气温度 低海洋空气温度高风向 吹 ()人们能利用煤气灶做饭。
3、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人的呼吸和消化- 11.人的呼吸【教材分析】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以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并能尝试将学习的知识和研究方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本课是本单元的首课,重点研究人的呼吸系统,并以此来组织相关内容,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序列。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认识我们的呼吸器官并了解它们的作用,初步建立呼吸系统的概念。第二,利用澄清石灰水,通过对比实验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气体是不同的,发现呼吸的意义。第三。
4、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空气空气 一选择题20 分 1下列说法丌合理的是 。 A我们周围很多地方都有空气 B水中也有空气,所以鱼能生存 C冬天头蒙在被窝里睡觉会感觉空气很清新 2人每时每刻都需要呼吸,主要是吸入空气中的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
5、第二单元重点热点难点梳理第二单元重点热点难点梳理 第六课: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第六课: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一知识点一知识点 1像石油木头棉花这样直接来自于大自然的材料是天然材料。 2不能从大自然直接得到,而是由天然材料经过加工或合成制成的材料。
6、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2 2. .1 1感受空气感受空气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课题 感受空气 单元 2 学科 科学 年级 3 学习 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学生通过感受活动,知道空气虽然看不见,但是可以被我们感知并且存在于我们周围。 2.学生通过传递游戏,认识空气具有易泄漏、轻、能被压缩等特征。 3.学生通过感受活动,知道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借助生活中和空气。
7、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授课老师:XX 2 . 1 感 受 空 气 第二单元 空气 像空气这样的东西我们虽然看不见,但它却是无处不在的。 新 课 引 入 空气存在吗空气存在吗 用手挤袋中的气体,袋子会随着气体的流动而有鼓有瘪。 挤出袋子中的气。
8、8.认识固体【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认识到固体是物体存在的一种形式。2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3理解像纱巾、羽毛、食盐、面粉之类的轻薄、细小的物体也是固体。4. 尝试用不同方法比较物体的学会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体积。科学探究目标1观察、认识身边的固体物质。2探究像纱巾、羽毛、食盐、面粉之类的轻薄、细小的物体是否是固体。3探究比较两个体积接近的物体的方法。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乐于尝试用多种方法来完成科学探究的意识。2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事物。3培养学生探究过程中愿意合作,愿意分享的科学态度。【教。
9、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资源 - 112.河流与湖泊江苏省扬州育才实验学校 张鹏飞【教材分析】河流与湖泊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的起始课,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自然资源,水资源就是其中的一种。地球表面有由各种水体组成的水圈,河流和湖泊水仅仅是地球上水资源的一种存在形式。【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地球上的水资源可能有浅显的认识,但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状况,以及陆地上有不同类型的水体可能没有系统的认识。本单元主要使学生初步建立科学的宇宙观和自然观,以及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10、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材料材料 6.6.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低年级学生认识常见的材料之后,为进一步引领学生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而设计的。活动 1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
11、第2单元 1.感受空气 第2单元 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第2单元 3.压缩空气 第2单元 4.空气有质量吗 第2单元 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第2单元 6.我们来做 “热气球” 第2单元 7.风的成因 第2单元 8.空气和我们的生活,最新三年级教科版上册科学 第二单元课件 目 录,1.感受空气,新知导入,气体有什么性质呢?,新知讲解,活动1.转移气体,新知讲解,怎样把气体进行转移呢?,新知讲解,新知讲解,新知讲解,新知讲解,活动2:空气有质量吗,假如给你天平、未充气的气球和气筒,你能研究出来吗?,新知讲解,托盘,指针,平衡螺母,游码,底座,标尺,砝码和镊子,新知。
12、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1课 题 第五单元 人的呼吸和消化16、人的呼吸执教者 日期教学目标1.能通过“解暗箱”的方法感受呼吸时鼻息和胸部的活动,了解并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各器官作用及系统的工作流程。2.能够通过探究活动,了解人体吸进和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3.能够有意识的关注人的呼吸,提高对人体生命活动的研究兴趣。教学重点认识呼吸系统的组成、工作流程和器官的功能,比较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发现呼吸的意义。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比较我们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从而认识到呼吸的意义。教学准备 多媒。
13、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1课 题 1、空气占据空间吗 执教者 日期教学目标1.以粉笔、水为例,引发学生对物体会占据空间的思考。2.通过三个不同的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3.能从具体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并依据证据,概括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4.在玩注射器的活动中,认识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5.能够列举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教学重点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操作,知道空气占据空间,明白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知道空气有占据空间,可以被压缩的特点。教学准备多。
14、第二单元研究土壤第二单元研究土壤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著名的德化白瓷用到的高岭土是一种黏质土,关于黏质土的性质。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用手捻一捻,感觉颗粒比较粗糙。 B加点水握一握,发现很难成团。 C加点水搓一搓,发现比较容易搓成条。 。
15、 答案第 1 页,共 5 页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研究土壤研究土壤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的是 。 A沙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 2荷花芦苇适宜生长在 里。 A沙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 3耐高温干旱贫瘠,不喜潮湿的植物是 。 A。
16、6.肥沃的土壤【教材分析】对植物而言,腐殖质是它们的主要营养。对学生而言,腐殖质如何形成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本课遵照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认识腐殖质及其产生的原因,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土壤。【学情分析】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土壤的常见成分,知道了土壤里能生长植物,土壤里有一些其他杂物,蚯蚓生长在土壤里等等。土壤里面能够长出的植物,在他们的眼里,是土壤里的肥料使植物从泥土里长出来的。因此,探究土壤里的重要组成物质腐殖质,就成为本课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什么是腐。
17、4.土壤的成分【教材分析】本课是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研究土壤的第一课,本单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土壤:土壤的成分、不同类型的土壤以及保护土壤。本节课土壤的成分中,教材设计了三个环节,分别是挖土壤、观察土壤并进行记录、最后利用两种方式深度观察研究土壤。在新教材中没有提及腐殖质的概念,也没有让学生具体描述看到的土壤分层时那些物质到底是什么,但根据后一课的内容分析,在用水浸泡土壤后,学生要能观察到土壤的分层情况并描述,且发现土壤中是有颗粒大小不同的土壤的。本节课虽然在一单元中处于起始位置,但与后一。
18、5.土壤的类型【教材分析】本课是在第 4 课土壤的成分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基本奠定了土壤的概念,认识到土壤里面有了什么。本课通过观察各类土壤中颗粒大小的不同及沙子、黏土之间含量不同,了解土壤有不同的种类,并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实验,进一步了解各类土壤的特性。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先用眼睛看,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第二部分研究土壤的种类,其中包括 3 个部分:(1)观察比较出三种土壤中颗粒的大小;(2)运用多种感官研究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如摸、看、捻、握和搓等;(3)通过引导。
19、7.保护土壤【教材分析】保护土壤这一课是苏教版新教材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的内容。通过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水土流失的情况,并且知道有无植被会造成水土流失。通过分析讨论土壤和自然的关系,认识土壤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会产生的两种不同影响,引发保护土壤的意识。【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能够说出土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但对于自然界中水土流失的原因不够了解。本课通过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学生认识到植被在保护土壤中的重要性。在模拟实验环节中,学生通过引导能够说出对比实验的。
20、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1课 题 第二单元 研究土壤4、土壤的成分 执教者 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实地观察和采集土壤,知道土壤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地点和自然形态。2.观察土壤样本,知道土壤由多种物质组成。3.通过分析实验,知道并认识土壤中存在空气、水、沙子、黏土等主要成分。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到土壤由多种物质组成,知道土壤中有空气、水、沙子、黏土等主要成分。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分析,认识土壤中的空气、水、沙子、黏土等主要成分。教学准备 土壤样本、水杯、水、镊子、餐巾纸、烧杯等等。预习要求观察我们周围的土壤,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