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1.疏通文意,把握小说情节,理解人物形象。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3.通过古典小说的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山西并州太原人,汉族,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罗贯中生于元末社会动
三顾茅庐Tag内容描述:
1、2323 * * 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 环节环节 1 1 课前自学准备课前自学准备 课题课题 三顾茅庐三顾茅庐 课型课型 新授课新授课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2 课时课时 课时课时 分配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文意梳理、 整体感知。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分析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 调节。 教教 学学 目目 标标 1.了解作者及三国演义相关文学常识,识记课文中的生词。
2、,三顾茅庐,1.疏通文意,把握小说情节,理解人物形象。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3.通过古典小说的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山西并州太原人,汉族,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罗贯中生于元末社会动乱之时,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同于流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今存署名由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
3、三顾茅庐名师引路考点链接(一) 补写对联【技法点睛】(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 ,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 ,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 ,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 但又不能重复。【习题链接】见“综合性学习”T14。(二) 概。
4、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刘备胸怀大志,急于寻求人才,辅助自己实现统一大业,于是就有了“三顾茅庐”这一典故。,历史上用了“凡三往,乃见”这五个字来记载这一过程。而罗贯中则依据这五个字,将其洋洋洒洒地书写了几千字。那么,他究竟比历史的记载多了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三顾茅庐,去一探究竟!,23*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第二课时,1.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重点)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小说中刘备和诸葛亮的形象特征,品味文中人物独特的语言。(重点) 3.学习人物的精神品质,理解古人胸怀大志的思想。(素养),第。
5、,23 三顾茅庐,1.疏通文意,把握小说情节,理解人物形象。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3.通过古典小说的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山西并州太原人,汉族,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罗贯中生于元末社会动乱之时,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同于流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今存署名由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
6、三顾茅庐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拜谒(y) 纶巾(gu n) 胄(zhu)愧赧(nn) 倾 tu(颓) 存 x(恤)殆尽(di) 疏 ln(懒) b(鄙)贱如雷 gun(贯) 耳 顿开 mo(茅)塞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窗外日迟迟 迟迟:太阳缓慢落山的样子(2)未审得入览否 审:明白,知道(3)不胜愧赧 愧赧:因羞惭而脸红(4)屏人促席 促:靠近(5)奸臣窃命 窃命:篡夺国家权力(6)而不知存恤 存恤:爱惜,体恤(7)总揽英雄 总览:广为延揽(8)惟将军图之 图:考虑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勤学可让人渐渐淬炼出无厚之刃 ,有时会使迟钝的。
7、同学们,我国古代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叫做三国,那可是一个战火纷飞、风云际会、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正是因为这个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那就是三国演义 今天,我们将要一起学习的课文三顾茅庐,就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小故事。,三 顾 茅 庐,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三顾茅庐”的意思。 3、通过文章中刘备的语言、动作,体会他对人才尊重的优秀品质。,重点:通过体会文章中刘备的语言和动作,感受刘备的诚心诚意,学习刘备尊重人才的优秀品质。 难点:理解比喻句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8、23 三顾茅庐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侥幸(jio) 拱立(gng)半晌(shng) 倾颓(tu)B鹤氅(chng) 存恤(x)鄙贱(b) 末胄(zhu)C教诲(hu) 侍立(sh) 造逆(n) 疏懒(ln)D纶巾(ln) 愧赧(nn) 殷红(yn) 金帛(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思贤如渴 玄德 衣襟 属咐B经事奇才 豪杰 造逆 谬举C如雷贯耳 拜揭 犹然 施礼D顿开茅塞 鼎足 荒芜 避席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文学家,山西太原人。B罗贯中的主要作品有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 隋唐两朝志传 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C 三国演。
9、123 三顾茅庐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侥幸(jio) 拱立(gng)半晌(shng) 倾颓(tu)B鹤氅(chng) 存恤(x)鄙贱(b) 末胄(zhu)C教诲(hu) 侍立(sh) 造逆(n) 疏懒(ln)D纶巾(ln) 愧赧(nn) 殷红(yn) 金帛(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思贤如渴 玄德 衣襟 属咐B经事奇才 豪杰 造逆 谬举C如雷贯耳 拜揭 犹然 施礼D顿开茅塞 鼎足 荒芜 避席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文学家,山西太原人。B罗贯中的主要作品有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 隋唐两朝志传 残唐五代史演义2三遂平妖传等。C 三国。
10、23* 三顾茅庐01 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拜谒(y) 纶巾(gun) 末胄(zhu)愧赧(nn) 倾 tu(颓) 存 x(恤)殆尽(di) 疏 ln(懒) b 贱(鄙)如雷 gun(贯)耳 顿开 mo(茅)塞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窗外日迟迟 迟迟:太阳缓慢落山的样子(2)未审得入览否 审:明白,知道(3)不胜愧赧 愧赧:因羞惭而脸红(4)屏人促席 促:靠近(5)奸臣窃命 窃命:篡夺国家权力(6)而不知存恤 存恤:爱惜,体恤(7)总揽英雄 总览:广为延揽(8)惟将军图之 图:考虑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A勤学可让人渐渐淬炼出无厚之刃,有时会使迟。
11、,23 三顾茅庐,1.梳理文章,理清文脉结构,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品味精炼畅达的语言。 2.学会抓文章塑造人物的关键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学习目标,3.感受刘备的贤明与诸葛亮的智慧,学习古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4.了解罗贯中与三国演义的相关文学常识,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培养阅读中国古典小说的兴趣。,新课导入,三顾茅庐,【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山西并州太原人,汉族,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走近作者,罗贯中生。
12、 23* 三顾茅庐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同学们,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大家可能早已看过,其中就包含了一个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三顾茅庐,本篇课文讲的就是这个故事。现在,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今天的课文情境,重温一下那震撼人心的场景。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2)背景链接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之际,他看到蒙古贵族统治者的专横残暴,饱受了民族压迫的苦痛,所以他尊崇继承汉室的刘备,是有政治用意的;何。
13、第二十三课 三顾茅庐,一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同学们,一部巨型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大家可能早已看过,其中就包含了一个极为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三顾茅庐,本篇课文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安排的。,刘备,诸葛亮,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读懂课文内容,学会写作方法,理解张飞和刘备的对话。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根据文本内涵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感悟内容,学会尊重他人、以诚待人、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
14、23* 三顾茅庐01 积累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拜谒(y) 纶巾(gun) 末胄(zhu)愧赧(nn) 倾 tu(颓) 存 x(恤)殆尽(di) 疏 ln(懒) b(鄙)贱如雷 gun(贯)耳 顿开 mo(茅)塞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窗外日迟迟 迟迟:太阳缓慢落山的样子(2)未审得入览否 审:明白,知道(3)不胜愧赧 愧赧:因羞惭而脸红(4)屏人促席 促:靠近(5)奸臣窃命 窃命:篡夺国家权力(6)而不知存恤 存恤:爱惜,体恤(7)总揽英雄 总览:广为延揽(8)惟将军图之 图:考虑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A勤学可让人渐渐淬炼出无厚之刃,有时会使迟钝的。
15、三顾茅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迨”“拜谒”“疏懒”等字词的音形义,了解作者及三国演义相关文学常识。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1.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详略,读懂重点句子。2.以人物的言谈举止为突破口,研究刘备等人物形象,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刘备的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理清文脉结构,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体味精练畅达的语言。教学难点以人物的言谈举止为突破口,研究刘备等人物形象。【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新课导入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