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说柳宗元介绍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河东人,人称柳河东。永州八记。(柳河东集)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的文言虚、实词;2、作品中说明、描写、议论性文字的作用3、“苛政猛于虎”的含义啮(ni)腊(x)挛(lun)瘘(1u)疠(l)当(dng)几(j)死者数蛇“蛇
捕蛇者说Tag内容描述:
1、捕蛇者说,柳宗元,介绍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河东人,人称柳河东。永州八记。(柳河东集),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的文言虚、实词; 2、作品中说明、描写、议论性文字的作用 3、“苛政猛于虎”的含义,啮(ni)腊(x)挛(lun) 瘘(1u)疠(l) 当(dng) 几(j)死者数(shu)矣 蹙(c)嗣(s) 殚(dn)踣(b) 相藉(ji) 曩(nng) 隳(hu) 恂(xn) 缶(fu) 谨食(s)之 熙(x) 以俟(s)夫(f)人,1这篇课文可分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一、(1)叙述永州之民争着捕蛇的。
2、,蛇,“蛇”在我们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形象? 关于“蛇”的故事和成语有哪些?,请同学们打开记忆之门,杯弓蛇影,打草惊蛇,佛口蛇心,龙蛇混杂,人心不足蛇吞象,一年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虎头蛇尾,画蛇添足,考 考 你,柳宗元 , 字,世称, 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 “”之一。与韩愈同为唐代运动的倡导者。,子厚,柳河东,唐,唐宋八大家,古文,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唐德宗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798)又考取博学宏词科,先后任集贤殿正字、蓝田县尉和监察御史里行(即见习御史)。
3、捕蛇者说,柳宗元,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名,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其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情或某个问题的见解,常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在形式上叙议结合,作 者 简 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被称为唐宋八大家。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著有柳河东集。,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柳宗元在柳州病逝。 柳宗元逝世后,。
4、20 捕蛇者说,柳 宗 元,新课导入,1.理清本文“说”的思路。 2.学习通过对比、衬托突出中心的写法。(难点) 3.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故事内容。(重点) 4.了解作者柳宗元及“说”这种文体。,学习目标,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柳宗元和韩愈同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人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柳河东集。,走近作者,柳宗元(773819 )唐代文学 家、哲学家。河东解人,人称柳 河东,他的集子就叫柳河东 集。20岁中进士,曾任监察 御史他积极参加主张改革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
5、120 *捕蛇者说1知识与技能目标:识记重点文言字词,疏通文意,理解文章主旨。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文体“说”的特点,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及对比的写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封建社会老百姓的痛苦生活,体会作者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感情。目标1和3。指导法、朗读法、自主法、合作法、探究法。多媒体、相关课件。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同学们,我们曾学过小石潭记,你们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柳宗元的另一篇文章:捕蛇者说。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柳宗元(773。
6、20 捕蛇者说,第一课时,一、新课引入,孔子从泰山下经过,看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得很伤心。孔子靠在车前的横木上听着,不禁动了恻隐之心,派自己的学生子路前去询问。子路问:“你这样痛哭,一定是遇到了非常悲伤的事吧?”那妇女说:“是呀,从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而后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咬死了。”孔子听了子路的回话后,不禁问:“那她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回答说:“因为这里没有繁重的赋税、苛刻的法令呀。”孔子于是对他的学生说:“你们这些年轻人要记住,残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啊!”,二、新课。
7、20 捕蛇者说,第二课时,二、新课讲解,理清思路,第1层(第1段):交代捕蛇的缘由。 第2层(第2-4段):蒋氏三代冒死捕蛇的悲惨遭遇,说明“赋敛之毒有甚是蛇”。 第2段:捕蛇的不幸,由捕蛇者引出蒋氏,自述三代捕蛇遭遇。第3段:作者提出“更役”“复赋”的建议。第4段:蒋氏的哭诉。第3层(第5段):点明文章主旨“赋敛之毒有甚是蛇”。,二、新课讲解,深入探究,作者为什么要如此强调“异蛇”之毒?,(1)这一段重在写“毒蛇”之异,从三个方面加以描绘:一是颜色之异,二是毒性之异,三是用途之异。,(2)写“异蛇”剧毒,而“永之人争奔走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