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捕蛇者说教案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22537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捕蛇者说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捕蛇者说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捕蛇者说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0 *捕蛇者说1知识与技能目标:识记重点文言字词,疏通文意,理解文章主旨。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文体“说”的特点,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及对比的写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封建社会老百姓的痛苦生活,体会作者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感情。目标1和3。指导法、朗读法、自主法、合作法、探究法。多媒体、相关课件。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同学们,我们曾学过小石潭记,你们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柳宗元的另一篇文章:捕蛇者说。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郡(今山西永济)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思想

2、家,哲学家,散文家,世称“柳河东”。有河东先生集传世。(2)写作背景唐顺宗时期,唐朝国势日衰,柳宗元胸怀济世之抱负,参与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运动,但遭到失败,柳宗元也因此被贬为永州(今属湖南)司马。在永州的十年(805815)期间,他大量接触下层,积极了解人民的疾苦。捕蛇者说即写于永州。2生难字词(1)字音啮人(ni) 御(y) 挛踠(lun wn) 瘘(lu)募(m) 嗣(s) 数(shu) 莅(l)蹙(c) 殚(dn) 顿踣(b) 相藉(ji)(2)词义赋:岁赋其二(征收)复若赋(赋税)2食:谨食之(喂)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吃)若:若毒之乎(你)貌若甚戚者(像) 毒:若毒之乎(怨恨,憎恨

3、)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毒害,祸害)然得而腊之以为饵(腊:名词用作动词,把晾干)岁赋其二(岁:名词作状语,每年;赋:名词用作动词,征收)君将哀而生之乎(生: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生)而乡邻之生日蹙(日:名词用作状语,一天天地)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1朗读指导。听录音,正音,标出朗读节奏。反复诵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注意语气,读出感情。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的层次结构。第一部分(1):简要叙述异蛇毒性之剧及其特殊的医疗功能,并交代了永州之人争相捕蛇的缘由。第二部分(24):通过写蒋氏自述,揭露苛捐杂税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及农村十室九空的惨状。第一层(2):概写蒋氏三世捕蛇的遭遇;第二层(

4、34):写作者的建议和蒋氏的诉说。第三部分(5):引用孔子的话结束全文,点明题旨,并简明交代写作意图。全文以“毒”字贯穿始终。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1文中作者是如何写异蛇之异的?交流展示:从蛇的状貌、蛇的毒性、蛇的用处三方面来突出异蛇之异。2课文的主旨是什么?交流展示:课文通过对捕蛇者蒋氏宁愿冒险捕蛇而不愿受苛税之苦的自述,反映了封建社会下层人民遭受的苦难,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行,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3文中结尾段写什么?交流展示:引用孔子的话结束全文,点明题旨“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并简明交代写作意图“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4文中“永之人”冒死捕

5、蛇的缘由是什么?作者写这些要说明什么?交流展示:缘由:“当其租入。”作者写这些是要暗示赋税之毒甚于蛇毒。步骤四 深层探究 局部突破课文是怎样运用对比和反衬的手法突出中心的?交流展示:(1)以蛇之毒反衬赋敛之毒,突出赋敛对人民的毒害程度之深。(2)以异蛇之毒与永州人竞相捕蛇进行对比,暗示了苛税之毒甚于蛇毒。(3)以乡邻在苛捐杂税下,民不聊生、非死则徙、十室九空与“吾以捕蛇独存”进行对比,说明捕蛇优于赋税,表现出赋敛之毒有甚于蛇毒的主题思想。3(4)以悍吏来作者的家乡催逼租税闹得鸡犬不宁的情景与蒋氏的“弛然而卧”“熙熙而乐”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主题。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6、1课堂小结课文通过捕蛇者蒋氏对其祖孙三代为免赋税而甘愿冒着死亡威胁捕捉毒蛇的自述,反映了中唐时期我国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2拓展延伸如何看待“蒋氏者,专其利三世”?交流展示:蒋氏的自述中三个“死”字充分说明了捕蛇给他家三代带来的深重灾难。“专其利三世”,其实是受害三世。“利”字的背后,隐含着无限的辛酸和痛苦。“貌若甚戚者”,表现了蒋氏难以抑制的悲痛。“专其利三世矣”,语中含有强烈的讥讽意味。3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4完成名师测控本课内容。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通过捕蛇者说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这节课虽然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发觉孩子们的语文基础、学习习惯比我预想的还是要差很多。因此我决定尽可能的放低教学目标,降低对他们的要求,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让孩子们慢慢的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孩子们学好语文的自信心。高兴的是,开学以来看到了孩子们的点滴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版 > 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