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海陆变迁

海陆变迁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2.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学习重点: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2.板块及其火山地震的分布。学习难点: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导

2.4海陆变迁Tag内容描述:

1、海陆变迁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2.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学习重点: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2.板块及其火山地震的分布。学习难点: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导学问题: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 大板块拼合而成,即:、 。2其中 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接的地带地壳比较 。 3板块运动:分为 和 ;发生。

2、海陆变迁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2.掌握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观点。学习重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学习难点:对大陆漂移假说的理解。导学问题:1.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是_变为_的证据,这是_的结果。2.我国东部沿海的海底,发现了古河流的遗迹,是_变为_的证据,这是_的结果。3.荷兰的填海造陆是_引起海陆变化的证据。4.世界地图上,大西洋两岸特别是 西岸和 东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 5.“大陆漂移说”是德国科学家 提出来的。他认为,在大约 2 亿年以前,地球上。

3、海陆变迁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世界板块分布图,在图上找到七大板块。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上两大山系的成因,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教学重点:1.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2.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教学难点: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海洋陆地形的成因。教学方法:启发诱导、读图思考、小组合作。教具准备:课件、学生自制七大板块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早在 16 世纪,就有人发现南美洲东海岸与非洲西海岸大。

4、第二节 海陆变迁教案课题 第二节 海陆变迁 课时分配 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l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化,包括各种不同的作用。 2正确理解“大陆漂移假说” 、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并能对照“六大板块示意图”与“世界地形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解释世界闻名山系、海洋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3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养学生感知、实验、分析、归纳、表达等能力。过程与方法: l注重观察、发现、分析、判断、实例检验这一学习方法的培养,实现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2培。

5、第二节海陆的变迁1. “沧海桑田”在地理科学上的正确含义是( )A. 填海造陆种田B. 比喻世事的变迁C. 比喻海陆的变迁D. 在海边种桑树2. 造成“沧海桑田”的主要原因是( )A. 人类的填海造田B. 暴风雨使大部分田地被淹没变成海洋C.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D. 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3. 下列地形变化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 )A. 台湾海峡B. 长江三角洲C. 荷兰围海大工业坝D. 喜马拉雅山4. 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A. 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B. 喜马拉雅山中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C. 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D. 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露。

6、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一、选择题1据福建地震台网测定,2018 年 2 月台湾地区发生 4 级以上地震 48 次,其中 44 次都集中在台湾花莲海域。花莲地震位于A. 地中海地震带 B. 喜马拉雅地震带 C.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D. 环太平洋地震带2喜马拉雅山脉主要是由于板块的 运动形成的A. 碰撞 B. 张裂 C. 分裂 D. 隆起3地震发生时的正确防护行为是A. 正在行驶中的任何车辆迅速前进B. 来不及撤离楼房时就从窗口跳出C. 来不及撤离建筑物,应躲藏在建筑物内的有利部位避震D. 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朝顺风方向跑,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4下列说法不正确。

7、第三章第三章 海洋与陆地海洋与陆地 第二节第二节 海陆变迁海陆变迁 20世纪60年代,中国科学考察队在喜马拉雅山脉海拔4 800米处的 岩石中发现了“鱼龙”化石。这是一种人类过去未知的“鱼龙”,取名为 “喜马拉雅鱼龙”。 这种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为什么 会被掩埋在今天的世界屋脊上? 海陆变迁 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古代海洋生物化石,其实并不奇怪, 因为在几千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

8、速 填 速 记,四、海陆变迁,导 图,七大板块分布示意图,速 填,在横线上填出图中圈码代表的板块名称。 _板块 _板块 _板块 _板块 _板块 _板块 _板块,欧亚,北美,太平洋,南极洲,印度洋,非洲,南美,速 记,1. 海陆变迁的原因:_、_和_。 2. 大陆漂移学说:是由_科学家_在1912年提出的。 3. 板块构造学说 (1)全球由七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拼合而成,各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德国,魏格纳,(2)七大板块包括_、非洲板块、_、太平洋板块、_、北美板块、_。 (3)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地壳_,板块与板块交。

9、第 1 章 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 第三节 海陆变迁 教案第 1 课时张艳芳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哪几个?认识“大陆漂移学说” 。2、过程与方法:借助图片信息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地壳运动概念。二、教学重点: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三、教学难点:能举例说明海陆变迁的原因四、教学方法:阅读法 观察法 习题法 分析法 对比法五、教学过程:(一) 、自主学习1、 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

10、陆地和海洋现在的分布格局会不会一成不变的存在下去?,思考,温故知新,如:太平洋将永远是面积最大的的洋吗?南极洲将永远是纬度最高最寒冷的大陆吗?各大洲之间的相对位置会不会改变?,科学家现已推断如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今后将会逐渐缩小,取而代之的将是大西洋 , 在南极洲大陆上发现了远古时代茂密森林的遗迹煤,这个事实说明南极洲原来的位置 (是/不是) 寒带,它是后来 到现在位置的。,现代科考发现:在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煤,移动,不是,请问:以上现象都说明了什么?,中国地图出版社,SINOMAPS PRESS,第二节 海陆变迁,陆地和海洋的分。

11、第三节 海陆变迁,预习,1:海陆变迁的原因(分别举例说明)2:大陆漂移学说(提出者?观点?证据?)3:板块构造理论(内容?地震、火山、山系与 板块运动的关系?),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第三节 海陆变迁,第三节 海陆变迁,印度的海底城市,阅 读,阅读教科书P20材料和图B、图C,第三节 海陆变迁,科学家在北美洲落基山脉上发现了大量的三叶虫化石。三叶虫大多生活在距今约2.4亿年5.6亿年前的海洋中,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日本是一个地窄人稠的岛国,多年来通过填海的方式扩大陆地面积。图片中整齐的沿海地带就是填海而建成的陆地。,自。

12、中国地图出版社,SINOMAPS PRESS,第1章 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第三节 海陆变迁,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怎么回事?,(地壳的变动),我国东海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流的遗迹,为什么?,(海平面的升降),荷兰的围海大坝,有什么意义?,(人类活动),海陆变迁的原因主要有三种,它们有什么不同呢?,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主要原因,地壳运动,海平面的变化,人类活动,第三节 海陆变迁,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在观察地图中发现,各大洲的形态很有特点,好似积木一样可以拼合。在一番资料搜集后,魏格纳大胆提出大陆漂移说,并在质。

13、第三节 海陆变迁(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记住六大板块的名称及位置。 (2)理解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示意图和模拟演示等, 了解板块间相互间的运动变化,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 想象能力。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

14、第三节 海陆变迁(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1)能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 (2)理解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内容和证据。 (3)通过读图掌握海陆分布及变迁历史。 2.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大陆漂移学说” ,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和陆地、海洋之间相对位置是怎样变 化的。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海陆变迁的学习,。

15、第二章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陆地和海洋 第二第二节节 海陆的变迁海陆的变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2.了解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认识到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4.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 地震分布与板 块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观察活动, 探究发现并归纳总结出。

16、第二章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陆地和海洋 第二第二节节 海陆的变迁海陆的变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2.了解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认识到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4.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 地震分布与板 块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观察活动, 探究发现并归纳总结出地。

17、第四节海陆的变迁,喜马拉雅山顶的景观,一、地表形态变化,1、缓慢的地表形态变化,海洋生物化石,有人发现喜马拉雅山顶上有鱼骨、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你能推断出这里曾经是什么吗?,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了这里曾经是海洋。,海洋,陆地,有人发现台湾海峡海底有古河道和三角洲,你又能推断出这里曾经是什么吗?,海 底 古 河 道 和 三 角 洲,海洋,陆地,台湾海峡海底古河道和三角洲推断出这里曾经是陆地。,人类的活动对海陆变化的影响,荷兰的填海造陆工程,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约四分之一的陆地低于。

18、沧海桑田,简称沧桑,出自我国古书神仙传麻姑。传说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自称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沧海,桑田,你相信“沧海桑田”的故事吗?,一、地表形态变化,在我国东部海底,人们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峡谷地貌,风的堆积作用形成的沙丘地貌,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海洋生物化石。 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 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你能解释下列现象。

19、第四节 海 陆 变 迁1.能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2.能说出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运动两大学说的主要内容。3.在“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上指出两大火山地震带,并会用板块构造学说初步加以解释。4.重点:认识和熟记六大板块、火山与地震带的分布。地表形态变化1.地表形态的变化:海陆是不断变迁的,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海洋变为陆地 ,典型的实例是 喜马拉雅山 ,岩层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一是陆地变为海洋,典型的实例是 台湾海峡 ,海底有古森林遗迹和 古河道遗迹 。 2.短时间改变地表形态的活动(1)地震:岩层在运动中发生断裂 ,。

20、第二章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地球的面貌 第四节第四节 海陆变迁海陆变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地壳是变动的,了解地表形态是地球内力与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体会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 在不断地深化。 3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了解世界上火山和地震的分布规律和板块运动 的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拼合非洲与南美洲轮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动手能。

【2.4海陆变迁】相关PPT文档
【2.4海陆变迁】相关DOC文档
标签 > 2.4海陆变迁[编号:15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