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化学课件: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98870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PTX 页数:27 大小:21.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化学课件: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化学课件: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化学课件: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化学课件: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化学课件: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化学 必修 1 分散系及其分类 知识解读 知识点1、分类及分类的意义 1、分类: 2、意义:能提高人们工作、学习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的达到目的。 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按照一定标准归类到一起 知识点2、分类方法 姚明 刘翔 田亮 罗 纳 尔 多 图片导学 姚 明 刘翔 田亮 罗 纳 尔 多 中国运动员 外国运动员 球类运动员 非球类运动员 1、交叉分类法 同一种事物可以按不同 标准(角度)进行分 类。标准不同进行分类 产生的分类结果就不 同。 特点:特点: 物质类别间有交叉的部分 习题导学 思考 讨论 1、利用交叉分类法连线分类 Na2SO4 Na2CO3 KK 2 2 COCO 3 3 K

2、2SO4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碳酸盐 按阳离子分 按阴离子分 2、找出一种不同于其它种的物质 A.Na2CO3 Na2SO4 NaCl K2CO3 B.Na2CO3 K2CO3 Na2SO4 CaCO3 C.Na2CO3 K2CO3 KCl K2SO4 D.Na2CO3 Na2SO4 K2SO4 MgSO4 初中学过有关物质类别的概念 问题导学 复习 回顾 物 质 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金属单 质、非金属单质、酸、碱、盐、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等。 是否由同一种分子组成 纯净物混合物 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 单 质 化合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根据组成特点和 所具有的性质 酸碱

3、盐 氧化物 2、树状分类法 按照同一标准对同类事 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 特点: 同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 是相互独立,没有交叉。是相互独立,没有交叉。 交叉分类法中类别之间并列、交叉关系 树状分类法中类别之间并列、交叉、从属关系 问题导学 问题 讨论 利用树状分类法对常见化学反应分类 化学 反应 按反应前后种类、类别 按得氧、失氧 化合反应 A+B=AB 分解反应 AB=A+B 置换反应 A+BC=AC+B 复分解反应 AB+CD=AD+CB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探究导学 各类物质的化学通性 (1)金属单质(以Fe为例) 金属 O2 金属氧化物(Fe3O4) 酸(如H2S

4、O4) 盐+H2 (FeSO4+H2) 盐(如CuCl2) 盐+金属(FeCl2+Cu) 探究导学 (2)氧化物(以CO2、CaO为例)。 H2O 碱(如NaOH) H2O 酸(如HCl) 含氧酸(H2CO3) 盐+H2O(Na2CO3+H2O) 盐(CaCO3) 碱Ca(OH)2 盐+H2O(CaCl2+H2O) 氧 化 物 酸性氧化物 (如CO2) 碱性氧化物 (CaO) 探究导学 (3)酸(以稀盐酸为例)。 酸 酸碱指示剂 如紫色石蕊试液 变红 活泼金属 (如Fe) 盐+H2(FeCl2+H2) 碱 (如NaOH) 盐+H2O(NaCl+H2O) 碱性氧化物 (如CaO) 盐+H2O(C

5、aCl2+H2O) 盐 (如AgNO3) 新盐+新酸(AgCl+HNO3) 探究导学 (4)碱以Ca(OH)2为例 碱 酸碱指示剂 酸性氧化物 酸 (如HCl) 盐 (如Na2CO3) 变蓝(遇石蕊)或变红(遇酚酞) 盐+H2O(CaCO3+H2O) 盐+H2O(CaCl2+H2O) 新碱+新盐(NaOH+CaCO3) (如CO2) 探究导学 (5)盐(以Na2CO3为例) 盐 酸 新盐+新酸(NaCl+H2O+CO2) 新碱+新盐(NaOH+BaCO3) 新盐+新盐(BaCO3+NaCl) (如HCl) 碱 如Ba(OH)2 盐 (如BaCl2) 知识解读 知识点2、分散系 概念举例 分散系

6、 分散质 分散剂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 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被分散的物质 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 CuSO4溶液泥水 CuSO4晶体泥沙 水 1.有关概念: 水 知识解读 2、分散系分类 分散质分散剂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1)按聚集状态(气、液、固)来分,有9种类型 常见的一些分散常见的一些分散系系 分散质分散剂实 例 气气 液气 固气 气液液 液液液 固液液 气固 液固 固固 空气 云、雾 烟、灰尘 汽水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糖水、油漆、泥水 泡沫塑料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有色玻璃、合金 常 见 的 一 些 分 散 系 分散质分散剂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7、知识解读 知识解读 2、分散系分类 分散质分散剂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1)按聚集状态(气、液、固)来分,有9种类型 (2)按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 0 1nm 100nm 溶液溶液胶体胶体浊液 浊液 分散质分散质 粒子直径粒子直径 (1(1nmnm = 10 = 10-9 -9m m) ) 分散系分散系 胶体胶体浊液浊液溶液溶液 悬浊液悬浊液 乳浊液乳浊液 图片导学 知识点3、胶体 1. 概念: 分散质粒子直径 1nmd100nm 之间的分散系 (10-9md10-7m) 认 识 几 种 常 见 胶 体 晨雾、烟 、白云 烟水晶烟水晶 有色玻璃 1. 概念: 分散质粒子直径 1nmd100n

8、m 之间的分散系 (10-9md10-7m) 2.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取 (1)反应原理: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 (2)重要步骤: 沸水中滴入FeClFeCl 3 3 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3. 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 CuSO4溶液 Fe(OH)3胶体 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 射光侧面可观察到明亮的“通路”。 图片导学 晨光穿过森林,梦幻般的光线夜市中美丽的霓虹灯 3. 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 知识解读 鉴别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原因:胶粒直径大小与光的波长相近,胶粒对光有散射作用; 而溶液分散质的粒子太小,不发生散射 例例1. 1

9、.下列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 ) A豆浆 B牛奶 C蔗糖溶液 D烟、云、雾 练习1.鉴别胶体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A.蒸发 B.从外观观察 C.稀释 D.利用丁达尔效应实验 C C D D 知识解读 (2)布朗运动: 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小颗粒做不停地、无秩序地运动 原因:溶剂分子不均匀地撞击胶体粒子,使其不断改变方向、改变速率 例例2. 2.胶体粒子能作布朗运动的原因是 ( ) 水分子对胶体粒子的撞击 胶体粒子有吸附能力 胶体粒子带电 胶体粒子质量很小,所受重力小 A、 B、 C、 D、 C (3)电泳: 原因:胶粒带电荷,带正电荷向负极运动,带负电荷向正极运 动。 外加电场作用

10、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做定向移动 的现象。 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互斥而不易聚沉,胶体稳定的主要因素 视频导学 思考 交流 如何实现胶体和溶液的分离? (半透膜:只允许某些分子或离子通过的薄膜) (4)渗析: 利用半透膜把胶体中混有的离子或分子从胶体中分离出 来。 原因: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分子和离子能透过半透 膜。 思考 交流 豆浆如何变豆腐,“卤水点豆腐“? (5)聚沉: 使胶体粒子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 里析出的过程 加入少量电解质加入少量电解质 中和胶体微粒的电荷,使之聚集沉淀 例:豆浆里加盐卤或石膏(CaSO42H2O)溶液使之凝聚成豆腐 加入带相

11、反电荷胶粒的胶体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电性中和,使之聚集沉淀 加热加热 加速胶粒碰撞,减弱胶粒的吸附能力使之沉淀 例:淀粉溶液加热后凝聚成了浆糊凝胶 分散系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 分散质微粒直径 分散质微粒组成 外观特征 稳定性 能否透过滤纸 能否透过半透膜 探究、不同分散系的比较 100nm100nm1nm100nm 分子、离子 大量分子集合体大量分子集合体分子集合体 均一、透明 、稳定稳定 不均一不稳定不均一不稳定 均一、透明、 较稳定较稳定 能不能不能能 能不能不能不能 探究导学 课堂感悟 课堂小结 分散质分散系分散剂 溶液胶体浊液 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大小 性质差别:主要表现在物理性

12、质方面 1、制备纳米材料时,首先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 (1nm100nm,1nm=10-9m)的超细粉末粒子。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 粒子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 )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C 2、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 )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nm100nm之间 B、能透过半透膜 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D、呈红褐色 C 当堂巩固 3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没有关系的是( ) 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 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 C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美丽的光线 ) 4用半透膜把分子或离子从胶体溶液中分离出来的方法是( ) A电泳 B电解 C凝聚 D渗析 C D 当堂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化学 > 人教版 > 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