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各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专题

上传人:l**** 文档编号:75293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各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浙江省各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浙江省各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浙江省各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古诗鉴赏专题(2019 杭州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 (2)题。 (6 分)西溪独泛唐皎然道情何所寄,素舸 漫流间。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经寒丛竹秀,人静片云闲。泛泛谁为侣,唯应共月还。【注释】素舸:不加装饰的船。唯应:只有。(1)作者通过写高鹤、野山、秀竹、闲云等景物,营造了_的氛围。 (2 分)(2)本诗尾联与王维竹里馆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情感表达上相似,请加以赏析。 (4 分)22.(1)清幽恬静 (2)尾联写诗人西溪泛舟而归,只有月亮陪伴;王维竹里馆写诗人独坐竹林,唯有明月映照。两处都通过写月亮作伴,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安闲自得的情怀。(2019 宁波中考)古诗阅

2、读(5 分)牧童词唐李涉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细雨,芦管卧吹莎草绿。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牧童唐栖蟾牛得自由骑,春见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17.两位诗人向往的生活一样吗?结合牧童形象作出分析。 (5 分)_(2019 金华、丽水、义乌中考)古诗阅读(4 分)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 (宋)苏轼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 渐已变儿童。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 百无功。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 。(选自苏轼两浙诗选 )【注释】此诗为苏轼出京任杭州通判,到湖州察看堤堰,转

3、道秀州返杭时所作。文长老,蜀人,报本禅院方丈。吴音:指江浙一带方音。搜句:作诗。浙东:指钱塘江以南越、婺、处、台七州。13.诗人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诗中最直接体现这个意思的一句是_。 (2 分)14.第三、四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分)古诗阅读(4 分) 13.吴音渐已变儿童 14.表达了诗人对文长老淡泊、安闲生活的羡慕,自己除了作诗之外一事无成的无奈,遍赏浙东山水寄托诗情的愿望。 (2019 温州中考)古诗阅读(4 分)玉仙馆 唐张籍长溪新雨色如泥,野水阴云尽向西。楚客天南行渐远,山山树里鹧鸪啼。(选自全唐诗 )12.请你完成这首诗歌的微电影镜头脚本设计,来展现诗歌的意境。 (4 分)

4、镜头脚本设计(部分)景别 摄法 整体画面 配音 预期效果远景 从人物后面拍摄 (1) 水流声、鹧鸪声(2)12.(1)新雨后溪水湍急,混浊如泥,天上阴云向西奔涌。 “楚客”孤独一人,渐行渐远,在山林小径中留下一个模糊的背影。 (2)用声音、远景镜头从后面拍摄的方法营造出悲凉氛围,表现出楚客思乡不得归的落寞、悲苦的心境。(2019 台州中考)古诗阅读(4 分)注释此诗为作者流放岭南与弟相别之作。14.这两首写离别的诗歌,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4 分) (四)古诗阅读(4 分)14.南行别弟用“江水”烘托离愁别绪,以“落花”自喻,表达诗人流放岭南与弟作别时内心的悲愤、伤感

5、、凄凉、孤寂之情。 卢溪别人中把自己比作“溪水” ,像溪水一样陪伴友人,劝慰友人不要悲伤,要积极乐观,表达诗人依依惜别之情。评分标准:共 4 分。每点 2 分。意对即可。(2019 衢州中考)古诗文阅读(15 分)(一)12.依据这组诗的某个共同点,分别阐述你对这三首诗的理解。(4 分)12. (4 分)南行别弟(唐)韦承庆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卢溪别人(唐)王昌龄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 猿愁。枕 石高攀龙心同流水净,身与白云轻。寂寂深山暮,微闻钟磬声。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

6、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示例 1:三首诗都抒发了远离尘世的快乐。 枕石中诗人枕在山石上,静听流水,遥望白云,忘却时间,忘记身形,享受自然带来的美好。 竹里馆中诗人独坐、弹琴、长啸,和明月相伴,感受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诗人漫步古寺,在内静谧祥和的氛围中参悟出禅意。示例 2:三首诗都用映衬手法表达情感。 枕石中的钟磐声使暮色中的深山更显幽深,传递出诗人断绝尘世的心境。 竹里馆中琴声、长啸与竹林的幽静相互映衬,诗人内心的淡定与环境的幽静自然融合在一起。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钟磬音使清晨的古寺更显清幽,诗人淡泊的情怀、内心的感悟随着钟磬音起伏飘扬。示例 3:三首诗都通过多种角度的描写表达情感。 枕石中诗人看悠悠的白云、清澈的流水,产生物我相融之感:听若有若无的钟磬声,断绝尘想,神往物外。 竹里馆中诗人看明月,听琴音,感觉月华如水荡涤胸怀,淡然自适。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诗人看古寺、高林、曲径,体味远离尘世的快乐:听袅袅钟磐音,参悟禅意。(相同点 1 分,结合内容分析每首 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分类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