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2部分 专题9 第5讲 文言文分析综合题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0969 上传时间:2019-06-28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2部分 专题9 第5讲 文言文分析综合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2部分 专题9 第5讲 文言文分析综合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2部分 专题9 第5讲 文言文分析综合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2部分 专题9 第5讲 文言文分析综合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2部分 专题9 第5讲 文言文分析综合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古代诗文阅读 文化传承与理解,第二部分,题型突破篇,第5讲 文言文分析综合题,把握文意分析综合题,考生必须在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才能做题。本考点就是帮助考生疏通文意的。其错误点往往是曲解文意、张冠李戴、时空错位、无中生有和强加因果等几种。一般在对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上设置干扰,或者故意混淆传主的生平事迹,把这个地方的事情写到那个地方去,把这个时间的事挪到那个时间去。为此,考生阅读时一定要先整体把握人物事迹。具体做题时注意用语细节,小心比对原文。,栏,目,导,航,一、分析综合题五大比对角度 二、分析综合题解题四步流程 随 堂 巩 固,角度一 比对人物,一、分析综合题五大比对角度,训练1阅读下

2、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 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因以讽谏。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皇太后闻之,亦大喜。 (节选自宋史刘敞传,有删节) 选项 D当皇帝不听其他大臣进谏时,刘敞犯颜直谏,用一身正气折服了皇帝。 分析:_,答案 从误解形象角度设误。“刘敞犯颜直谏”对人物性格的概括与原文不符,原文为“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

3、下耳”,也就是说,刘敞是用典籍和历史故事来“讽谏”,讽谏后“帝竦体改容”,并非是“犯颜直谏”。,参考译文 刘敞侍奉英宗担任讲读,常常依据经书谈论事情,借此来讽谏。当时两宫正有小人说离间的话,进谏的人有揭发的却过于直率。刘敞在皇帝面前讲读史记,讲到尧把天下交给舜时,刘敞拱手进言说:“舜,(出身)极其低微,尧把帝位禅让给了他,天地享有他,百姓爱戴他,不是有别的办法,只是因为舜有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品德,光耀于天地罢了。”皇帝恭敬地站起身子表情严肃起来,知道刘敞是用道理来讽喻。皇太后听说了这件事,也非常高兴。,训练2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 (2019广东中山模

4、拟)初,(邹)浩除谏官,恐贻亲忧,欲固辞。母张氏曰:“儿能报国,无愧于公论,吾顾何忧?”及浩两谪岭表,母不易初意。稍复直龙图阁。瘴疾作,危甚。杨时过常州,往省之。萧然仅存余息,犹眷眷以国事为问,语不及私。 (节选自宋史邹浩传) 选项 C邹浩心系国家,病中关切国事。杨时经过常州,邹浩抱病前去探望友人。邹浩身体已十分虚弱,但在谈话中,他仍关切询问国事,说话不涉及私事。 分析:从张冠李戴的角度设误。“杨时经过常州,邹浩抱病前去探望友人”有误,原文“杨时过常州,往省之”,是杨时经过常州,前往探访生病中的邹浩。,参考译文 当初,邹浩任谏官,怕给亲人带来忧虑,想坚决拒绝。母亲张氏说:“儿子能够报答国家,无

5、愧于公论,我有何担忧!”等邹浩两次被贬到岭表,他母亲不改变初衷。不久又任职龙图阁。瘴病发作,非常危险。杨时经过常州,前去探望。邹浩虚弱得仅仅留有一点气息,仍然关切地询问国事,说话不涉及私事。,角度二 比对时间、地点,训练3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 (2019安徽六安模拟)十年,诏丞相伯颜总兵南征,改(崔斌)行省为河南宣慰司,加中奉大夫,赐金虎符。十月,围潭州,斌攻西北铁坝。挟盾先登。诸将怒其抗敌持久,咸欲屠之。斌喻以兴师本意,诸将曰:“编民当如公说,敌兵必诛之。”斌曰:“彼各为其主耳,宜旌之,以劝未附者,且杀降不祥。”诸将乃止。 (节选自元史崔斌传) 选项

6、 D崔斌严明军纪,爱护百姓。其任东平府太守时,接到百姓投诉,驱马飞奔找到主将为百姓申冤并机智成功地劝阻了元军诸将对当地军民的大屠杀。 分析:从时序颠倒的角度设误。“机智成功地劝阻了元军诸将对当地军民的大屠杀”不是崔斌“任东平府太守”期间,应是“崔斌任中奉大夫”时。,参考译文 至元十年,诏令丞相伯颜统领大军南征宋朝,改行省为河南宣慰司,任崔斌为宣慰使,加中奉大夫,赐金虎符。十年十月,元军围攻潭州,崔斌带兵进攻西北铁坝,持盾率先登上城楼,攻占铁坝。诸将忿恨潭州军民持久抵抗,要把他们都杀掉。崔斌耐心向他们讲明兴师南伐的本意,不是杀人,而是取得土地和民众。诸将还要求:“百姓按照您所说不杀,敌兵则必全诛

7、。”崔斌又劝道:“他们也是为自己的朝廷罢了,现在投降了,应表彰他们,以便劝降那些尚未归附的人,况且杀死投降的人也是不吉利的事。”诸将又听了他的劝告。,训练4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 (2017全国卷)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许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

8、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选项 A许将初至北境,尽灭契丹威风。他入仕不久,取代岁聘使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蓄意挑衅。他坚决予以反击,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 分析:从空间错位角度设误。选项为“取代岁聘使前往代州”,原文中为“及至北境”,所以前去谈判的地点不是在“代州”,而是在契丹境内。,参考译文 契丹发兵二十万逼近代州,派遣使者要求(割让)代州的土地,本该今年朝见天子的使者不敢去,就命许将去。许将入朝对答说:“我充任侍从的职位,朝廷的重要决议不能不知道。万一契丹人谈到代州的事情,没有话来驳斥他们,就会有失国家大体。”于是命许将到枢密院查阅文书

9、。等到了契丹境内,当地居民骑在房梁上一起观看,说:“看看宋朝的状元。”等到(和契丹人)练习射箭时,许将先射中。契丹派萧禧作陪客,萧禧果然拿代州之事来提问,许将随问随答。萧禧又说:“界线没有定下来,两国以和好为重,我将到贵国去进行划分。”许将说:“这件事,指示边地官员办理不就行了,要派使者做什么呢?”萧禧羞惭不能回答。(许将)回来禀告,神宗称赞他。,角度三 比对关键词语,训练5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 (2016全国卷)出按河南。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金振之。 (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 选项 D

10、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当地年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灾情,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 分析:从曲解文义角度设误。原文中说“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金振之”,此处的“赍”是“赏赐、给予”的意思,选项说“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把关键词“赍”的意思理解错了,说成“筹措”。故D项与原文内容不符。,参考译文 外出巡视河南。那年发生大饥荒,人相互吞食。副使崔应麟看见百姓吃湖中的雁屎,便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陈登云便送到朝廷。皇上立即派遣寺丞锺化民分发库银赈济百姓。,训练6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 (安徽卷)先

11、生(指传主朱筠)时于其闲属文,其文才气奇横,于义理事物情态无不包,所欲言者无不尽。为学使时,遇教官诸生贤者,亲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殷勤,去而人爱思之。 (节选自姚鼐朱竹君先生别传) 选项 D朱筠致力文教,奖掖后进。他督学地方,尊崇先贤,引领学风;对寒门才俊极口称善,待门下学子亲若同辈。 分析:从归纳不全的角度设误。原文是“遇教官诸生贤者(遇到那些贤能的教官和诸生),亲若同辈”,并非选项中的只“待门下学子”。,参考译文 先生有时在他闲暇的时候写点文章,他的文章才思新奇气势豪放,在义理、事物、情态方面无所不包,他想说的意思都能透彻地表达出来。他做学使的时候,遇到官学中那些贤良的教官和学生,

12、他像同辈一样亲近,勉励别人做学问先要识字,语意十分恳切深厚,离开后人们更加敬重思念他。,角度四 比对添加或删减内容,训练7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 (2017全国卷)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 选项 C赵憙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 分析:从无中生

13、有的角度设误。“将他们迁往异地”是赵憙建议皇帝做的事情,“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无中生有。,参考译文 这一年,赵憙升任平原太守。当时平原有许多强盗,赵憙和各郡一起追捕,杀死他们的头领,其余党羽应判罪的有几千人。赵憙上书说:“惩罚坏人仅限于其本人,可把其他人全部转移安置到京师附近的郡。”光武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就把那批人全部转移安置到颍川、陈留。于是推荐提拔有善行的人,诛杀铲除坏人。后来青州出现蝗灾,蝗虫进入平原地界就死去,连年丰收,百姓歌颂。,训练8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 (2015重庆卷)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

14、不效,即屏去。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终不一语加咎巫。故功恒归于巫,而败恒归于医。效不效,巫恒受上赏而医辄后焉。故医之稍欲急于利、信于人,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容,虽上智鲜不惑。甚而沅湘之间用人以祭非鬼,求利益,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恚,而巫之祸盘错深固不解矣。医之道既久不胜于巫,虽有良医且不得施其用,以成其名,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 (选自赠医者汤伯高序),选项 A楚地的风俗是信巫不信医。长久以来,巫祸横行,巫师把人治死也很少受到谴责,医生要取信于民不得不装神弄鬼,学者不愿行医,所以求一良医而不可得。

15、 分析:从以偏概全的角度设误。选项“学者不愿行医,所以求一良医而不可得”错,该句对应原文“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有两个限制词语“或”“数”,对时间和范围进行了限制,而选项中去掉了这两个限制,变得绝对化了,故A项与原文不符。,参考译文 楚国的风俗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学,从三代以来就是这样,现在更为严重了。一切疾病不考虑病的时间长短轻重,药一旦入口不奏效,立即就摒弃不用。至于巫术,反复试验十几次没有效果,也不悔改,并且把过失归在自己身上沉痛自责,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不见效,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了。最终没有一句话是归罪于巫师的。所以功

16、劳永远归于巫师,而失败永远归于医生。奏效不奏效,巫师总是受到上等的赏赐而医生总是在他之后。,所以医生稍稍想要急于求利、取信于人,就一定要借助邪气魅惑的征兆来作为表象(迷惑人),即使是大智之人也很少不被迷惑。更严重的是沅湘之地是用人来祭祀不该祭拜的鬼,求取好处,遭受严重的刑罚却不怨恨,因而巫术的祸害已盘根错节、根深蒂固不能解决了。从医的风尚已经很久不能胜过巫术了,即使有好的医生也不能施展他的才能,来成就他的威名,而且学医的人一天天地懈怠,所以有时在几个郡的广大地区求取一个好医生都不能得到。,角度五 比对关系,训练9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 (2019安徽示范

17、高中联考)(王)汉忠有识略,军政甚肃,每行师,诘旦,必行香祝曰:“愿军民无犯吾令,违者一毫不贷。”故所部无益。性刚果,不务小节,轻财乐施。好读书,颇能诗,喜儒士,待宾佐有礼,名称甚茂,以是自矜尚,群帅不悦。 (节选自宋史王汉忠传) 选项 D王汉忠爱好读书,军队纪律严明,他喜欢读书人,并且还能作诗,但是因为对待将士们要求严格,所以将领们都不太喜欢他。 分析:从混淆因果关系角度设误。将领们都不太喜欢他的原因不是“因为对待将士们要求严格”,而是王汉忠“自矜尚”。,参考译文 王汉忠有见识和谋略,军中政事非常整肃,每次出兵,清晨时一定焚香祷告说:“希望部下将士不要违犯我的命令,违者毫不宽恕。”因此他的部

18、下从无偷盗抢劫之事发生。性格刚强果敢,不拘小节,轻视财物乐善好施。爱好读书,颇能作诗。喜欢儒士,对待幕宾佐吏有礼,名声很大,因此骄矜自大,上级将帅都不太喜欢他。,训练10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 洪武改元,闽中法令严核,绳吏之法尤峻。惮应役者邀祖斩右大指以自黜。祖疑之,入白母。母曰:“法可避也,指斩不可复续,盍去诸?”遂避匿。未几,斩指事觉,诏逮捕戍边。犯者言张某始与某辈约如此。逮久弗获。会天变肆赦,乃归。室中空虚,至系马槛牛,毁斗桶为薪。念非力学无以树门户,于是决意习儒业。 (摘编自小山类稿),选项 A张祖为逃避服役而断指出走,遇赦后见家境衰败,于是决定

19、发愤读书以振兴家门。 分析:从事件杂糅的角度设误。选项中“张祖为逃避服役而断指出走”说法混乱,原文中的“惮应役者邀祖斩右大指以自黜”,意思是“害怕服劳役的人邀张祖斩断右手大拇指来消除自己的徭役”,回家告诉母亲后,张祖才逃避躲藏了起来,内容涉及多个事件,说法混乱。故A项与原文不符。,参考译文 洪武帝元年,闽中一带的法令严厉,约束官吏的法令尤其严刻。害怕服劳役的人邀张祖斩断右手大拇指来消除自己的徭役。张祖对此感到疑惑,回家告诉母亲。母亲说:“法令可以规避,手指断了不能再接,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于是逃避躲藏了起来。没过多久,斩指事件被发觉,朝廷下诏逮捕(这些人)戍守边疆。犯事者说张某刚开始时也和某

20、人有此约定。追捕了许久没有抓获。恰逢天显异象,朝廷大赦天下,(张祖)才回到家中。家中空无一物,到了拴马拦牛,砸毁斗与木桶当柴烧的地步。考虑到若不用功学习就无以树立门户,于是下决心学习儒家经典。,分析综合题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高考往往采用客观选择题(四选一)的形式,全国卷的题干术语往往是“概括与分析”,且往往从人物、地点、时间、词义、关系、依据与结论等6个角度进行设误,以考查对文意的综合理解等,这是近年来全国卷持续考查的成熟题型。 (1)四个选项几乎覆盖了整个文言文材料,且顺序与文本的顺序有着一定的一致性。 (2)选项构成是先概括后分析。概括,是对传主某一方面作简明扼要的归纳;分析,是对概

21、括的陈述、解释,多以事例为主。 (3)只选错误的一项。设误点在“分析”部分,在“分析”中的细节。可以通过四步解题流程,找到解题关键点。,二、分析综合题解题四步流程,移桂州。异时蛮使朝贡假道,与方伯抗礼,田独坐堂上,使引入拜于庭,而犒贿加腆。土豪刘纪、庐豹素为边患,讫田去,不敢肆。京师禁兵来戍,不习风土,往往病于瘴疠,田以兵法训峒丁而奏罢戍。或告交阯李日尊兵九万,谋袭特磨道,诸将请益兵,田曰:“交阯兵不满三万,必其国有故,张虚声以吓我耳。”谍既得实,果其兄弟内相残,惧边将乘之也。宜州人魏利安负罪亡命西南龙蕃,从其使入贡,凡十反,至是龙以烈来,复从之。田因其入谒,诘责之,枭其首,欲并斩以烈,叩头流

22、血请命。田曰:“汝罪当死,然事幸在新天子即位赦前,汝自从朝廷乞恩。”乃密请贷其死。,熙宁初,加直龙图阁、知广州。广旧无外郭,民悉野处,田始筑东城,环七里,赋功五十万,两旬而成。初,役人相惊以白虎夜出,田迹知其伪,召戒逻者曰:“今夕有白衣人出入林间者,谨捕之。”如言而获。城既就,东南微陷,往视之,暴卒,年五十四。 田为人伉直自喜,临政以清,女弟聘马军帅王凯,欲售珠犀于广,顾曰:“南海富诸物,但身为市舶使,不欲自污尔。”作钦贤堂,绘古昔清刺史像,日夕师拜之。苏轼尝读其书,以侔古廉吏。 (选自宋史卷三十三,列传第九十二,有删减),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田在担

23、任冀州通判期间,有一位叫张宗礼的内侍在冀州纵酒放肆,张田告发了这件事,结果得罪了执政大臣,被唐介和司马光弹劾,改为湖州知州。 B张田分析问题常有独到见解,有人报告说交阯国将要袭击特磨道,许多将领认为应该增加兵力以防不测,张田认为他们是因为国内有变故在故意虚张声势。 C张田在修筑广州东城的时候,有人传言说有白虎在夜间出现,张田经过一番查证,认为这一定是有人假扮,让巡逻的人按照自己的话在树林中抓到了白衣人。 D张田的妹妹许给马军将领王凯,南海特产丰富,张田又担任市舶使,有着便利条件,他们打算去广州卖珠子和犀角,可是张田不想玷污自己,没有参加。,A,解题流程 第一步,全面理解,整体把握 这篇传记的主

24、角是张田,文中主要叙述了他一生为官的经历,突出他“伉直自喜,临政以清”的性格特点。 第二步,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读全是指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读准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本题选择“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侧重于对原文信息的理解与分析。,第三步,关注细节,仔细比对,第四步,回归原文,查对正误 再次通读全文,特别是对疑似有误的选项,要对原文信息进一步加以确认,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读,判断其是否真正有误。,参考译文 过了很久,(张田)通判冀州。内侍张宗礼出巡经过州治,纵酒放肆,州里太守和副职没有人敢上告,张田告发这件事,皇帝下诏把张宗礼发配西陵洒扫。代理度支判官。祭太庙时,张

25、田又请求自执政大臣以下酌量减少赏赐之费,唐介说他亏损皇上恩德,出朝廷为蕲州知州。不久提点湖南刑狱,唐介和司马光又上言他奸邪,改为湖州知州,移庐州,治政有政绩。,改为桂州知州。过去蛮族使者朝贡途经桂州,和知州平起平坐,张田却独自坐在堂上,叫人把蛮使引进在庭中拜见,而犒赏财物比过去丰厚。土豪刘纪、庐豹素来是边界的祸患,一直到张田离去,不敢放肆。京城的禁军来桂州戍守,不习惯当地水土,往往因瘴疫而得病,张田用兵法训练峒丁并奏请罢免戍守。有人报告说交阯李日尊率九万军队,阴谋袭击特磨道,各将领要求增加兵力,张田说:“交阯国兵力不满三万人,一定是他们国内有变故,所以虚张声势来恫吓我们。”间谍既已探得情况,果

26、然是他们兄弟互相残杀,怕宋边将乘机进攻。宜州人魏利安犯罪逃亡西南龙蕃,跟随其使者入朝进贡,十次往返。这时龙以烈来到,魏利安又跟着他。张田乘他进来谒见时,诘责魏利安,斩了他首级,要一并斩龙以烈,龙以烈叩头流血请求饶命。张田说:“你的罪当死,然而事情幸亏在新天子即位大赦之前,你自己向朝廷求恩。”于是暗中请求宽恕免死。,熙宁初年,加官直龙图阁、广州知州。广州过去没有外城,百姓都住城外,张田开始修筑东城,周围七里,用五十万工,二十天而建成。当初,服役的人互相惊恐说有白虎在夜间出现,张田查明是假的,召来巡逻的人告诫说:“今夜有白衣人在树林中进出的,拘捕他。”照他的话果真抓到了。城墙修完后,东南角稍有下陷,张田去视察,突然去世,享年五十四岁。 张田为人刚直自负,他理政清廉,他妹妹许给马军将领王凯,想到广州卖珠子和犀角,张田却说:“南海富产各物,但我身为市舶使,不想玷污自己。”他建钦贤堂,画了自古以来清廉刺史的像,日夜礼拜。苏轼曾读他的书,把他和古代廉吏相并论。,随 堂 巩 固,专项对点练(17),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