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爱莲说》精选同步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59894 上传时间:2019-04-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课《爱莲说》精选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9课《爱莲说》精选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9课《爱莲说》精选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9课《爱莲说》精选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9课《爱莲说》精选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爱莲说一、积累运用 (一)请用“/”标出下面一句话的朗读停顿。予 独 爱 莲 之 出 淤 泥 而 不 染,濯 清 涟 而 不 妖。(二)请用现代白话翻译下面句子。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答: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答:(三)请在横线上填入课文原句子。爱莲说以花喻人,托物言志。“_,_”表现莲花的纯洁质朴,喻君子的洁身自好;“_,_”呈现莲花的体态正直,喻君子的行为方正;“_,_,_”反映莲花的端庄美好,喻君子的志洁行廉。(四)爱莲说写“莲”,为什么还写了菊和牡丹?作者对这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答:二、课内重点【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出淤泥而不染(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3)陶后鲜有闻( ) (4)待到山花烂漫时( )2翻译下面的句子。莲,花之君子者也。译文:3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4【甲】文用 、 衬

3、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 、 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5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答:三、课外提升爱 藕 说映日荷花,接天连叶,亭亭莲蓬和藕,本是四位一体的。爱佼佼荷花者有之,咏田田莲叶者有之,赞点点莲子者有之。偏心的诗人哟,为何厚此薄彼?为什么不肯为嫩藕多唱几支短歌?藕,自生与世间,便委身水下,不见日月,在浊泥污土的围困中生活。一旦出淤泥。风采翩翩,洁似玉,白如雪,一尘不染。不是贞洁操守,孰能如此?它孔窍玲珑,称得起虚心;它居下而有节,贫贱不屈;它虽然嫩而且柔,藕芽儿却能穿透青泥碧水,劲挺起翡翠一般的绿茎,托起红花碧叶,算得上是柔中有刚。古人将六月二十四日,奉为荷花节

4、日。默默困顿于泥水里的藕,谁知它生于何时?它像竹鞭那样,孕出藕芽,长大开花,再生出莲子以续生生之脉,谁知它年寿几何?它节节横生,从未与花叶争宠夺艳,甘居地下,无日无夜的托着花儿叶儿,像是母亲的玉臂偎抱着幼子,谁知它有几多辛劳?给我一支花的诗笔吧,我想寻找动情的诗句,写给养育那莲花的母亲玉藕;也想把真挚的感情奉献给千千万万的妇女伟大的含辛茹苦的母亲!1细读爱藕说,说说藕有哪些优秀品质。答:2本文与课文爱莲说在写法上有哪些异同?答:3爱莲说盛赞莲花,爱藕说称颂藕,却都贬抑了污泥的价值。请你换个角度,赞扬一下污泥。答:四、中考链接(2015 年菏泽)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0 题。 (14 分)爱

5、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习惯说(清)刘蓉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

6、,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注】养晦堂:刘蓉居室名。浸淫:渐渐扩展。踬:跌绊。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益:增加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C每履之,足苦踬焉 履:踩D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 语:告诉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 分)A.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B丹之爱,宜乎众矣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C命童子取土平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D后蓉

7、复履其地,蹶然以惊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答: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答:9.用“/”给习惯说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 (限标两处,不含句末) (2 分)答:10.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 ;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 。 (2 分)参考答案一、(一)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二)1(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缠蔓也不分枝,香气传得越远越显得清幽,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 2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三

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四)写菊和牡丹用于衬托“莲”之高洁。作者认为,牡丹虽艳丽富贵,但同于流俗,品格最下;菊花虽清逸脱俗,但隐逸避世,不值得效仿;莲花处于污浊环境,却洁身自好,难能可贵。二、1(1)沾染;污染(2)我(3)听说(4)等待;等2莲,是花中的君子。3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菊花、牡丹;风雪悬崖(冰天雪地、悬崖冰雪)、万花丛。5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节操(品质、精神)。三、1贞洁操守 虚心 贫贱不移 柔中有刚 不求名利 默默奉献 含辛茹苦2两文都以花喻人,本文托物抒情,课文托物言志;课文以菊之隐逸和牡丹之富贵衬托莲之高洁,本文则由藕联想到默默奉献、含辛茹苦的母亲。3示例:污泥是莲花生存的土壤,它供给莲花水和养分。莲花虽“出淤泥而不染”,但如果没有污泥,便难于生存。污泥甘于默默地奉献,还背上不洁的骂名,实在冤屈。我们在爱莲花的同时,更要爱她脚下的污泥。四、6.A7.A8.我唯独喜欢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中清洗过却不显得妖媚。(父亲)看到屋里的坑洼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9.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10.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第二空: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北师大版 > 八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