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B)第十六单元 必修三模块综合检测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 粘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2、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卷本 卷 共 25 个 小 题 , 每 小 题 2 分 , 共 50 分 。 在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 只 有 一 项 是 符合 题 目 要 求 的 。1战国时期齐宣王多次向孟子问政,甚至像齐伐燕这样的重大决策,也向孟子征求意见。后因彼此政见不合,孟子要离开齐国,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这反映出A齐国学术氛围日渐宽松B孟子的思想在齐国受排斥C儒学无
3、法迎合社会需要D士阶层的社会地位凸显2西汉惠帝时期,朝廷“除挟书(私藏书籍)律”,给“吏民”以方便与自由。文、景帝之际,朝廷设尔雅诗博士,以董仲舒等为春秋博士。当时,朝廷的行为A促使儒学独尊地位得到巩固B助推了儒学的复兴与发展C实现了统治者治国理念的调整D体现了对改造儒学的重视3胡道静称“朱熹是历史上一位有相当成就的自然科学家”,李约瑟也认为:“理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二者的评价主要基于朱熹A唯心主义的世界观B格物致知的方法论C明道德之善的情怀D求科学之真的精神4顾炎武认为:天子、君主,都是一种职位,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称号。在古代,“君”是上下
4、之通称,天子称“君”,人臣、诸侯、卿大夫亦称君,甚至奴婢称其主人,女称其父,妇称其舅,皆为“君”。天子只是“君”中的一种。材料中顾炎武A倡导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B呼吁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C为否定专制寻找历史依据D痛斥了君主专制的弊端5明清之际,“蕺山学派”的刘宗周等从理、欲协调角度。初步反思了理学的理欲观;王夫之更以“理高欲中”,系统地分析道德理想和物质追求之间的关系;而清代戴震则从自然人性论和理欲论,深刻地揭露了理学家“以理杀人”的本质。这反映了当时A理学统治地位已丧失B市民阶层的个性追求C开始向近代社会转型D官方哲学受到了冲击6雅典公民要具备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能力,并懂得驳倒对手的知识和技能
5、,这样才能更好地参与城邦生活,因此学习修辞学和辩论术成为雅典的一股潮流。智者学派的兴起直接迎合这股潮流,因而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可见,智者学派的兴起主要是因为当时A雅典工商业经济发展B雅典民主政治的发达C雅典人崇尚理性精神D雅典浓郁的文化氛围7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总是喜欢写人与命运的抗争,在他的作品俄狄浦斯王中,人的意志与神的意志就进行了激烈的角逐。这说明A希腊人文主义源远流长B知识来自人内心的美德C宗教的权威受到普遍质疑D西方民主政治初步发展8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宣称:“人能够由于承认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灵魂的狭窄范围以内来,但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
6、上的幸福。”这表明文艺复兴A是人类自我意识首次觉醒B论述了天赋人权思想C强调人和人性的价值D将人类从神权中解放出来9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封建的政治斗争C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D反宗教的民族革命10孟德斯鸠在其出版的罗马盛衰原因论中认为,共和时期的罗马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当时的罗马公民享有政治权利,人人都是国家的主人翁,具有爱国家、爱荣誉、爱自由的美德。据此可知,该篇文章的主旨是A为阐发启蒙思想寻找历史渊源B赞美罗马共和制的诸多优
7、点C研究不同政体产生的不同影响D为法国大革命奠定理论基础11宋代的“说话”上承唐代而来,日益兴盛,“说话”分为四家:小说(以灵怪、传奇、公案等故事为主)、说经(演说佛书)、讲史(讲述前代兴废争战之事)、合声(演出者随兴“指物题咏”)。材料表明了宋代A市民文化有了较快的发展B世俗文学成为了文化主流C儒释道三教已完成了融合D城市的经济功能日益增强12明清时期的小说,不仅用生活中的语言讲述生活中的故事,还多附有插图,用图画说明故事情节,出现了大量“绣像小说”。这反映了当时的小说A意在反对封建礼教B具有浪漫主义风格C倡导人的个性解放D通俗易懂便于理解13墨梅图是写意画中的精品,画中题诗为:“吾家洗砚池
8、头数,个个花开淡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在人间。”观察绘画和题诗可以得知A宋代花鸟画艺术造诣高超B风俗画是商品经济繁荣的表象C中西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D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影响深远14某学者指出,牛顿发现的三大定律,使得天体和地上物体的运动规律被统一在一个经典力学框架中,致使上帝和天堂无容身之地。人们因而思考,如果人们无法依靠启示(上帝的命令)来获得真理,那么怎样才能获得真理。可见,该学者认识到,人们对牛顿科学革命的思考A催生了启蒙运动B直接导致进化论的诞生C普及了无神论D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15弗洛伊德说:“在过去的时间里,科学之手对于人类朴实的自恋有过两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是认识到我们的
9、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大的难以想象的世界体系中的尘埃第二次是生物学的研究剥夺了为人类特创的特殊优越性,将人类废黜为动物的后裔。”就是说,“过去的时间里”科学技术的发展A以理性为武器推动了思想解放B对人类的自身价值观造成冲击C导致人类沦为先进机器的奴隶D开启了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时代16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A揭示了西方民主的虚伪 B促使民主政治的形成C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发展 D美化殖民扩张的动因17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在全球化第三阶段,个人成为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
10、竞争的障碍。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市场形成 B交通工具革新 C信息技术应用 D美苏冷战结束18陈独秀明确表示,不主张完全否定孔子,并完全承认孔子的历史地位,只是反对以“孔子之道”统一当代中国人。胡适晚年一再指出,他从不贬低孔子和儒学的正当地位。这反映新文化运动A打着孔子旗号托古改制B观点对立导致思想混乱C批判传统但不否定传统D继承传统并且发扬儒学191923 年清华大学公开征集校歌,王鸾翔先生应征的歌词被公认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之精神,体现清华教育的宗旨。其中有一段歌词:“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
11、问西东。”“无问西东”主要体现了A开放包容的文化精神 B救亡图存的时代呼声C古今贯通的治学理念 D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201917 年,国学大师钱玄同为重印的新学伪经考一书作序,称:“一千九百多年以来学术史上一个大骗局,至此乃完全破案。铁案如山摇不动,万牛回首丘山重,此书实在当得起这两句话,汉古文经之为伪造已成不易之定论。”他作此序的宗旨是A古史辨析,科学求真B托古改制,宣传变法C动摇正统,解放思想D倡导革命,维护民主21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发起时,其立意在通过救人来救国;而 1919 年学生运动及其后续种种相关运动,则转为先救国后救人了。这种转变表明A民族意识日益增强B社会矛盾发生改变C民族
12、经济迅速发展D十月革命影响扩大221923 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23戴维麦克莱伦说“毛(泽东)超出列宁关于专政只是一个革命阶级的专政的论断,他想强调的是中国人民作为一个整体的革命性质。强调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使那些对于社会主义缺乏热情的农民感到满意。”据此可知,毛泽东的这一思想A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B否定了列宁主义的政治
13、原则C扩大了新中国民主政治基础D规定了农民阶级的领导地位24新中国成立以后,文学杂志和出版社都被纳人国家体制之中。大众传媒通过相对固定的模式,传播人民群众欣赏喜爱的民族英雄和角色模型。大众传媒的这种变化A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不同文化的需求B有助于新的意识形态的构建C造成新中国成立初中国文化凋零的局面D使报纸杂志浪漫主义色彩浓厚25“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文学作品是A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B苹果车C大卫科波菲尔D老人与海第 II 卷本 卷 包 括 26、 27、 28、 29 四 个 大 题 , 共
14、计 50 分 , 考 生 根 据 具 体 要 求 进 行 作 答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材料一 19 世纪后半叶由李鸿章、曾国藩等倡导的学习西方的改革,打破了儒学在知识和精神领域一统的局面。而 20 世纪初清政府兴新学、废科举,逼使孔子和儒学在知识领域退居次要地位。而辛亥革命皇权政治的瓦解,使孔子儒学失去政治上强有力的保护。这以后,即使没有新文化运动,孔子和儒学在精神领域的沦落也只是时间问题了。而其基本原因,就是儒学中没有产生有效的抵御列强侵略和强国的有效办法。迟云飞近代中国孔子和儒学地位衰落的进程及其必然性材料二 在欧洲启蒙运动中,正当法国进步思想家们从旧的神人关系向新的
15、人人关系过渡,而急切寻求新的思想、新的视野的时候,中国文化恰恰被传教士们介绍过来,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开始了对法国的传播,为启蒙思想家们在政治上反对专制和特权,在思想上反对宗教神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和极其有力的思想武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通过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便引用过孔子的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摘编自吴星杰中法文化交流与儒学在法国的传播(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和近代中国不同社会地位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学西传的原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儒家思想发展的主要因素。(8 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12 分)材料图为中外历史事件时间轴。从图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两个以上角度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需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12 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一 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针对“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
17、,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等材料二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念发生动摇。王朝国家认同出现严重危机。甲午战争后,梁启超积极宣传民族国家观念,他深刻地认识到,国家欲立于民族国家之林。就必须获得广大民众认可,成为一个统一强大的民族国家。并在中国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国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意识。革命派提出。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的情况下,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 殆不可以须臾缓”。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回、藏五族合为
18、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辛亥革命后期,许多民族主义者将“中华民族” 进行重新阐释、赋予其“ 中华民国境内所有民族 ”的新内涵。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采取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所采取这些举措的背景。(6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朝前期相比,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突出特点,并简析其历史意义。(6 分)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材料 戏班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在戏班管理体制方面,取消戏班中的资方,废除班主、“经励科” ,建立由全体剧团成员选举产生
19、、集体管理的“团务委员会制”,以消除班主和资方对剧团的控制和对艺人的剥削;二是在艺人培养制度方面,废除师徒制、养女制,建立戏曲学校培养人才体系,这种新的艺术传承方式能够避免师父对徒弟或养女的剥削;三是在收入分配制度方面,废除“包银” 和“戏份”制,实行固定薪金制、分红制成民主评议“ 工分”制,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剧团内部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在改革收入分配的同时,剧团还建立了公积金制度,当剧团停演或演出减少时,以公积金支付艺人工资,保障其最基本的生活,使其能够安心从事社会主义戏曲事业。摘编自苏咏喜建国初期戏曲改革与国家意识形态建构(1)根据材料,概括建国初期戏曲改革的特点。(6 分)(2)根据材料并
20、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建国初期戏曲改革的意义。(6 分)一 轮 单 元 训 练 金 卷 高 三 历 史 卷 ( B)第十六单元 必修三模块综合检测答 案1【解析】由材料“向孟子问政”“向孟子征求意见”“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可知,齐国统治者对士阶层采取宽容政策,也说明士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士阶层社会地位较高,故 D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齐宣王之前的学术氛围,也就无法体现由“严”到“松”的过程,故 A 项错误;材料只能反映齐宣王与孟子政见的不同,无法体现孟子思想在齐国是否受到排斥,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齐国统治阶级对士阶层的政策,不能推出儒学无法迎合社会需要,故 C 项错误。【
21、答案】D2【解析】汉初废除秦朝推行的严禁民间私藏书籍的律令,使得长期受到压抑的各种思想得以正常发展。文、景帝时期设立各科博士以教授“五经”,有利于儒学的复兴和发展,故答案为 B项。汉武帝时期儒学才确立独尊地位,所以“巩固”的说法错误,故 A 项排除;題材料只能体现统治者重视儒学,不能说明其治国理念的调整,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改造儒学”的相关信息,故 D 项错误。【答案】B3【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朱熹认为要把握“理”,就需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这其中体现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精神,这与材料“朱熹
22、是历史上一位有相当成就的自然科学家”“理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观点一致,故 B 项正确。胡道静和李约瑟肯定的主要是朱熹的方法论,AC 两项与题干无关,排除。D 项说法错误,朱熹的主张属于唯心主义,故 D 项排除。【答案】B4【解析】材料反映了顾炎武从古代“君”的含义与称呼入手,否定了“君”是天子的专有称号,这实际上是为否定专制寻找历史依据,故 C 正确;材料并没有反映倡导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的主张,故 A 错误;材料内容并不能说明顾炎武主张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故 B 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痛斥君主专制的弊端,而是从古代历史入手否定君主专制,故 D 错误。故选 C。【答案】C5【解析】
23、南宋时期,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哲学思想,材料中王夫之、戴震等人对于理学思想的批判。说明官方哲学受到了冲击,D 正确;A 中丧失说法绝对;王夫之、戴震等人代表的是士大夫,B 错误;近代社会转型是鸦片战争之后,C 错误。【答案】D6【解析】材料“更好地参与城邦生活,因此学习修辞学和辩论术成为雅典的一股潮流”反映了智者学派的兴起适应了公民参与城邦民主政治的需要,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达,故 B 正确;材料未涉及雅典工商业经济发展与智者学派的兴起之间的关系,故 A 错误;雅典人崇尚理性也是参与城邦民主政治的需要,故 C 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雅典浓郁的文化氛围,故 D 错误。故选 B。【答案】B7【解析】“人
24、”与命运的抗争、“人”的意志等字眼意在强调早在古希腊时就已经有人文主义,即材料反映了希腊人文主义源远流长,选 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知识、美德等问题,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古希腊时宗教的权威并未受到普遍质疑,西方民主政治也未初步发展,所以选项 C、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A。【答案】A8【解析】材料“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上的幸福”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容,人文主义强调人和人性的价值,故 C 正确;古希腊智者运动是人类自我意识首次觉醒,故 A 错误;材料未涉及天赋人权思想,故 B 错误;宗教改革将人类从神权中解放出来,故 D
25、 错误。故选 C。【答案】C9【解析】根据材料“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可知宗教改革反对的其实是世俗的君权,属于反封建的政治斗争,故 B 项正确。A 项属于现象,表面是反教皇的宗教斗争,实质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的政治斗争,故错误。宗教改革不是民主革命,故 C 项错误。宗教改革不是反宗教的民族革命,但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故 D 项错误。【答案】B10【解析】孟德斯鸠赞美罗马共和制度诸多优点,其目的是为阐发自己的思想主张寻找理论和实践依据,因此排除 B,选择 A;题干中只提及了罗马政体的优点,并没有涉及其他政体,也没有涉及不同影响,排除 C;孟德斯鸠的启蒙思想
26、确实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此题是考查孟德斯鸠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而不是影响,排除 D。【答案】A11【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以来,随着城市商业的繁荣发展,市民阶层逐渐扩大,收入增加,相应的世俗文化兴起,说话艺术逐渐成为市民阶层喜爱的娱乐活动之一,故 A 项正确;B 项说法错误,在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的古代中国,世俗文学不可能成为文化主流,排除;C 项说法错误,错在“融合” ;材料中强调的是市民文化的发展,故 D 项排除。【答案】A12【解析】依据题干的描述,结合所学可知,明清小说不仅用生活中的语言讲述生活中的故事,还多附有插图,用图画说明故事情节是为通俗易懂便于接
27、受,故 D 项正确;题干没有反映反对封建礼教的信息,故 A 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浪漫主义的信息,故 B 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要求个性解放的信息,故 D 项错误。【答案】D13【解析】花鸟画并不等同于写意画。故 A 项错误。墨梅图并非风俗画,也体现不出商品经济的繁荣。故 B 项错误。题干材料并未涉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内容。故 C 项错误。“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反映了追求个人道德修养和崇高品质的观念,这属于理学追求修身思想的范畴;同时文人画本身及该画的墨梅意象也体现出了文人的气节精神。故 D 项正确。【答案】D14【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牛顿三大定律的发现使得“上帝”在自然世界遭到
28、怀疑,人们无法依靠上帝获得真理,转而寻求新的能够获得真理的东西,即理性,这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故 A 项正确。牛顿三大定律的出现与达尔文的进化论并无直接关系,故 B 项错误。此时的欧洲仍旧信仰基督教,无神论并没有得到普及,故 C 项错误。材料是在讨论牛顿三大定论在精神层面上对人类的影响,没有体现对工业革命的影响,故 D 项错误。【答案】A15【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第一次打击”是指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材料中“第二次打击”是指达尔文创立的生物进化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过去的时间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理性为武器推动了思想解放,故 A 项正确;B 项是 A 项的具体表现,排除;C
29、项说法错误,错在“人类沦为先进机器的奴隶”;D 项符合“第一次打击”,排除。【答案】A16【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一项重大的自然科学理论的提出,都影响了另一项重要的社会科学理论的提出,说明自然科学的发展能够影响社会科学,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西方民主的虚伪,而是反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排除 A 项。材料阐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并没有涉及民主政治的形成,排除 B 项。近代自然科学没有美化西方殖民扩张的作用,且材料反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排除 D 项。【答案】C17【解析】根据材料关键词句“全球化第三阶段”“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
30、了,从小缩成了微小”判断,“第三阶段”所处时期冷战已结束,意识形态冲突淡化。由此判断,材料所述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故选 C 项。“世界市场形成”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不符合题意,不选 A 项。交通工具革新是前两次科技革命推动世界变化的原因,不选 B 项。美苏冷战不是主要原因,与题干设问不符,不选 D 项。【答案】C18【解析】陈独秀“不主张完全否定孔子”,胡适“从不贬低孔子和儒学的正当地位”,说明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并非是完全否定文化传统。联系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确实批判传统,故答案为 C 项。打着孔子旗号托古改制是康有为,排除 A 项;这是辩证、全面地
31、看待文化传统,不是观点对立,排除 B 项;对传统文化是批判地继承,并非只是继承和发扬,排除 D 项。【答案】C19【解析】材料“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强调的是对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故 A 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文化的开放与包容,没有体现出救亡图存和治学理念,故BC 项排除;D 项是明末清初的提出的,排除。【答案】A20【解析】由“汉古文经之为伪造已成不易之定论”可知,国学大师钱玄同借重印的新学伪经考反驳儒家所信奉的经典著作不过是伪造的,这就是要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故选 C;新学伪经考 是基于特殊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学术探讨,并非科学求真,排除 A;B
32、 是康有为写的新学伪经考的目的,排除 B;材料无关倡导革命和维护民主的信息,排除 D。【答案】C21【解析】“1919 年学生运动”指五四运动,“先救国后救人”反映了五四运动反帝爱国的性质,说明当时民族意识日益增强,故 A 正确;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矛盾,没有发生改变,故 B 错误;当时民族经济只是“短暂春天”,不是迅速发展,且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实业救国”,与“先救国后救人”无关,故 C 错误;十月革命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与五四运动时期“先救国后救人”没有直接联系,故D 错误。故选 A。【答案】A22【解析】由“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
33、、“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可知孙中山认为国民党之所以在革命之后十二年还没有成功,而俄国革命六年就成功了,是因为俄国有团结而强有力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所以选 C;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所以不可能走苏俄革命道路,也没有放弃实现资本主义民主,所以排除 A、B;孙中山把原因归结为领导核心不够好,而没有改变斗争目标,故排除 D。【答案】C23【解析】材料“中国人民作为一个整体的革命性质”“使那些对于社会主义缺乏热情的农民感到满意”表明毛泽东认为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导致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都是革命阶级,这样就扩大了新中国的政治基础,并发展了列宁的思想,
34、故 C 项正确,B 项错误;材料“强调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说明 A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无产阶级是领导阶级,故 D 项错误。【答案】C24【解析】材料中“传播人民群众欣赏喜爱的民族英雄和角色模型”说明该措施主要是培养新中国对于意识形态的培养,故 B 正确;A 中不同文化说法错误;C 中的文化凋零错误;D 中浪漫主义色彩不符合材料主旨。【答案】B25【解析】根据“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结合所学可知,符合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即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自由、
35、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人们极度失望,反映在文学领域,就是浪漫主义,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雪莱的作品,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故 A 正确;苹果车大卫科波菲尔是现实主义文学,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文学,排除 BCD。【答案】A26(14 分)【答案】(1)西汉独尊原因:儒家思想具有双重性,即在维护封建礼教伦常的同时,又能与时俱进,易于被社会各阶层接受;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接纳与推行;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农业社会的保守性。(3 分)近代衰落原因:洋务运动的冲击;清末“新政”,学习西方改革的冲击;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冲击;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宣传民主与
36、科学的冲击;儒家陈腐的纲常礼教不能适应近代社会变革发展的需要。(3 分)(2)原因: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便利了东西文化交流;欧洲社会转型时期,启蒙思想家反封建的精神需求;儒家思想中有启蒙思想家需要的成分。(3 分)影响:为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2 分)因素:思想自身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趋时更新;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和支持。(3 分)27(12 分)【答案】评分标准: 等次说明 表述一等论题合理。两个以上角度。史实相互关联。论证充分、史论结合。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表达准确。二等论题较合理。两个以上角度。史实有一定关联。论证较充分、史
37、论有所结合。思路基本合理、逻辑关系基本清楚、表达基本准确。三等论题不合理。史实不够准确。论证关系不淸或没有论证。缺乏条理性、逻辑关系不清、表达欠通顺或不准确。【示例】论题:文化交流是文明进步的动力阐述:12-13 世纪,以造纸术、印刷术为代表的中国先进技术传到欧洲,推动了欧洲文化教育的发展和思想解放。17 世纪,中国的儒家思想被介绍到欧洲,为欧洲启蒙思想家反封建专制提供了借鉴。18 世纪,中国科举制传入欧洲,影响了近代西方文官制度。鸦片战争后,机器、铁路等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介绍到到中国,为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38、。综上所述,文化交流推动了文明进步。(从政治、经济、文化或从中国文化领先到停滞等角度阐述亦可)28( 12 分)【答案】(1)举措: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构建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建立各族一家的民族认同。(3 分)背景:巩固统治、加强集权的需要;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的发展;受儒家正统思想文化的影响。(3 分)(2)特点:与救亡图存紧密联系;反专制、求民主成为核心价值追求;通过政治革命打破王朝政治、建设现代民族国家。(3 分)意义: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进程;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3 分)29(12 分)【答案】(1)特点:从多方面展开改革;属于社会主义改造;融入社会保障体系。(6 分)(2)意义:稳定了戏曲队伍;调动了中低层演艺人员的积极性;为繁荣社会主义的文艺事业奠定了基础。(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