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蝉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储藏( ) 窠外( ) 地穴( ) 恶劣( )罅隙( ) 徘徊( ) 掠夺( ) 顾忌( )2.给下列形似字或多音字注音组词。 燥( )_ ( )_ ( )_ 翘 纤躁( )_ ( )_ ( )_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B.假定它在早晨九点钟占居了树枝,大概要到十二点半才扔下它的皮飞去。C.蝉的遂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D.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勾扒掘地面。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假使它估量到外面有雨或风暴就小心谨
2、慎地溜到温暖严密的隧道底下。B.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顾忌。C.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D.找到就爬上去,用前足的爪紧紧地把握住,摇摇欲坠。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蝉的卵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它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就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这些小孔的形成,好像用针斜刺下去,把纤维撕裂,并微微挑起。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上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卵就产在这些孔里。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这是一个很好的昆虫家族。它之所以产
3、这许多卵,是为了防御某种特别的危险。必须有大量的卵,遭到毁坏的时候才可能有幸存者。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危险来自一种极小的蚋,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蚋和蝉一样,也有穿刺工具,位于身体下面近中部处,伸出来和身体成直角。蝉卵刚产出,蚋立刻就想把它们毁掉。这真是蝉家族的大灾祸。大怪物只需一踏,就可轧扁它们,然而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顾忌,真令人惊讶。我曾见过三个蚋依次待在那里,准备掠夺一个倒霉的蝉。蝉刚把卵装满一个小孔,到稍高的地方另做新孔,蚋立刻来到这里。虽然蝉的爪可以够着它,蚋却很镇静,一点儿不害怕,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
4、。蝉飞去了,多数孔内已混进异类的卵,把蝉的卵毁坏。这种成熟很快的蚋的幼虫,在每个小孔内有一个,以蝉卵为食,取代了蝉的家族。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联结而成。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越过带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幼虫落地之前,就在
5、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它的触须现在自由了,左右挥动;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张合自如。身体悬挂着,只要有一点儿微风就动摇不定。它在这里为将来的出世做准备。我看到的昆虫再没有比这个更奇妙的了。不久,它落到地上。这个像跳蚤一般大小的小动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身体在空气中渐渐变坚强了。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这时,它面前危险重重。只要一点儿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黏土上。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它不得不各处寻找软土。没有疑问
6、,许多是在没有找到以前就死去了。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我从放大镜中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几分钟以后,一个土穴就挖成了。这小生物钻下去,隐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现了。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5文章最后一句,作者认为什么样的钹声
7、也不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结合全文,说说作者这样说的理由。6理解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含义。(1)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2)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7本文尾段说:“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这句话在全文有什么作用? 8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例分析。三、课外阅读话说海淀古时,海淀曾有大片水草丛生的浅湖水淀,故称“海淀”。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海淀区已有人类居住和活动。历史上,这里一直是中原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相互交往的重要通道,是北方民族南下和中原王朝北上的战略要地。金时,海淀成为出中都正北门,经居庸关、八达岭通
8、往蒙古高原的第一站,距城 20 里,是商旅歇息的理想地点,因此“海淀”被称为“海店”。公元 1267 年,忽必烈下令在中都东北郊兴建大都,原来从中都北上的大道也就随之东移。因此元朝以后,“海店”就失去了它在交通上的重要地位,这一名称也就随之消失,而以水乡见称的“海淀”一名却流传了下来。海淀一带水源丰沛,湖网密布,加上西山环绕如屏,山光水色,交相辉映。到了明朝,游人众多,都下文人更是吟咏歌唱,流连忘返,像“输君匹马城西去,谁里荷花海淀还”就反映了当时的景象。海淀的秀美风光一经文人墨客的渲染,引得达官贵人也纷纷而至,修筑私家园林之风一时间兴盛起来。从清朝康熙中期起,朝廷开始在海淀大兴土木,历时百余
9、年,终于建设成了以“三山五园”注为代表的大型皇家园林群体,成为除紫禁城之外的又一政务中心。海淀镇也随着“三山五园”的兴建而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京西重镇。这时的海淀,园林密布,园内湖光粼粼,树影婆娑;园外水荡甚多,荡中风荷摇曳,田中稻花飘香,一派江南风光。“忽牵野兴到江湖,沿月扁舟入画图。几曲波光连太液,千枝灯影散蓬壶”,是清人咏未名湖前身景色的诗句;而乾隆皇帝的“万泉十里水云乡,兰若闲寻趁晓凉。两岸绿杨蝉嘒(hu)嘒,轻舟满领稻风香”,则描绘了当时巴沟附近的水乡美景。底蕴深厚的园林艺术和文化遗迹解说着海淀的历史文明,记载着海淀的文化沉淀:封建帝王和达官显贵在这里修建了行宫、御苑、宅府、坛庙;文人
10、墨客在这里赋诗属文,著名的红楼梦就是在西山漫山红叶的陪伴下来到世间的。近现代,许多名人也在海淀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如李大钊、朱自清、齐白石等。1949 年 3 月中共中央进驻香山,毛泽东等领导人在双清别墅筹建了新生的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海淀逐渐成为著名的教育、文化、科技区。区内高校林立,汇集了全国最著名最具权威性的科研院所,是全国首屈一指的“智力库”。改革开放以后,因得天独厚的文化科技资源优势,高科技在海淀中关村率先发展起来。1999 年,国务院批复成立了“中关村科技园区”,2000年,占地面积 51.44 公顷的高科技商务中心区“中关村西区”建设破土动工。“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规划和“
11、中关村西区”的开发,引来了当今世界高断技术和博雅之士,为这块古老的土地增添了新的生命元素。生态环境关系着社会长远发展的全局,虽然昔日海淀“水光潋滟”的江南风光已不复存在,但构建“绿色家园”是海淀人永远的追求。作为北京市政府“绿树、清水、蓝天”重点工程之一的海淀“万柳工程”,已经开始动工。这一工程的顺利完成,必将大大有利于“中关村西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近年来,海淀区已改建绿地 56 万多平方米,新种树木 30 多万株,建成了万泉文化公园等近 70 个绿化精品项目。走进今日海淀,地绿、水清、天蓝已不再是梦想。青山秀水,孕育了海淀丰厚的历史文化;政策机遇,开创了海淀崭新的发展空间。未来的海淀,将是一
12、个更加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新海淀。【注】三山五园:一般指畅春园、圆明园和万寿山所在的清漪园(后改称颐和园)、玉泉山所在的静明园、香山所在的静宜园。9.选文第段主要说明了 ;对明清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海淀水乡美景、园林发展和文化遗迹进行介绍的是第 段到第 段。10.选文第段连续引用了两首古诗,却不给人重复之感,为什么?请结合本段内容进行具体分析。11.从选文第段看,改革开放后,海淀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其主要表现有哪些?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作答。12.选文第段运用了一系列的数字,是为了说明_ _。13.如果你所在的班级要开展一次“走进海淀”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根据上面选文提供的相关信息或你平时的观察、思考,从不同的角度为这次活动设计两个调查或研究的专题。示例:(1)海淀文化遗迹例谈 (2)外来人才选择海淀的原因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