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第19课《古诗二首(山行)(枫桥夜泊)》课件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30959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PPTX 页数:40 大小:7.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第19课《古诗二首(山行)(枫桥夜泊)》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第19课《古诗二首(山行)(枫桥夜泊)》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第19课《古诗二首(山行)(枫桥夜泊)》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第19课《古诗二首(山行)(枫桥夜泊)》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第19课《古诗二首(山行)(枫桥夜泊)》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9 古诗二首,目录,预习检测,整体感知,精读细研,总结概括,拓展运用,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的“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张继:字懿孙,汉族,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最著名的是枫桥夜泊。,山行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 ,枫桥夜泊的作者是_代诗人_ ,两首诗都描写的是_ 的景色。,唐,预习检测,杜牧,唐,张继,秋天,因为,由于,坐下休息

2、,预习检测,请给诗中的词选择正确的释义。,姓苏的姑姑,苏州的别称,预习检测,请给诗中的词选择正确的释义。,愁,我会认,chu,愁绪,发愁,jng b s s zhng,径,泊,苏,寺,钟,我会写,径,jng,易错提示: 左部双人旁不能写成绞丝旁。,易 写 错,组词:路径 径直,整体感知,诵读古诗时,要特别注意停顿,要读出诗歌抑扬顿挫的韵律美。,点击朗读课文,山 行,精读细研,山 行 唐 杜 牧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远上寒山石径斜,句子品析,深秋时节,山间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句子品析,在山林深处白云缭

3、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句子品析,我停下车子不走,是因为我喜欢这深秋时节枫树林的晚景,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山 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描写诗人深秋时节在山中行走时所见到的美丽景色。诗人巧妙地捕捉了山行途中所见的几幅景观,白云、红叶,色彩明丽;山路、枫林、人家,和谐温馨;还有因爱这枫林晚景而停车观赏的诗人也在这幅画中,使画面显得更有情有意。,总结概括,主题思想,寒山 石径,云深 人家,结构导图,枫林,热爱自然,霜叶,枫桥夜泊,精读细研,枫 桥 夜 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4、,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句子品析,月亮渐渐落下去了,栖息在树上的乌鸦又在啼叫,到处弥漫着寒霜,夜空充满了凉意。江边的枫树黑糊糊一片,渔船上的灯火在风中摇曳,我与愁思相伴难以入眠。,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子品析,在这充满寒意的半夜,只有寒山寺的钟声悠扬回荡,传到船上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 桥 夜 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名篇。诗人通过月落、乌啼、寒霜、钟声等意象,抒发了自

5、己浓浓的愁绪。,总结概括,主题思想,月 乌鸦 霜,江枫 渔火,结构导图,钟声,忧伤,定义:即把事物当做人,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特点: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 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例句:成熟的高粱一个个笑红了脸,笑弯了腰。,写法指导,你所知道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用上拟人的修辞手法,动手写一写吧。,小练笔,寻隐者不遇 (唐)贾 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拓展运用,一、写出加点字的意思。,随堂练习,1.枫桥夜泊。( 停泊 ) 2.月落乌啼霜满天。( 啼叫 ) 3.江枫渔火对愁眠。( 睡觉 ) 4.夜半钟声到客船。( 传到 ),停泊,啼叫,睡觉,传到,相同之处是作者都是唐代诗人,描写的都是秋季的景色。不同的是山行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 之情,而枫桥夜泊则抒发了作者孤寂忧愁的思绪。,二、这两首古诗有什么异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 > 三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