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进化学实验室,课题三,组卷网,1下列有关蜡烛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 B熄灭后有白烟产生 C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D罩在火焰上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课前检测,【我的记录空间】选C。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最亮,内焰最暗;蜡烛熄灭时,没有燃烧的石蜡蒸气遇冷变为石蜡固体小颗粒,故产生白烟;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的结论;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遇冷的烧杯会液化成小水滴,因此出现水雾。,2.下列实验中(如图),观察不到明显变化的是( ),【解析】选A。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低,不能观察到明显的浑浊变化;澄清石灰水滴入到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
2、瓶中,会产生浑浊现象;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点燃的火柴会立即熄灭;蜡烛上罩干冷的烧杯,燃烧产生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3.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制成的。下面是通过观察蜡烛的一些现象作出的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取出一根蜡烛,观察其为红色,可知石蜡是红色的 B.用刀子在蜡烛上划过会留下划痕,可知石蜡很软 C.把一块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可知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D.把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搅拌,石蜡不溶,可知石蜡不能溶于水,【解析】选A。由一根蜡烛的颜色为红色,推出石蜡的颜色为红色,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实际上,石蜡是一种白色固体,添加颜料后才呈现其他颜色。,4.将“跳跳糖”放入水中,有无色气
3、体产生,小军同学提出以下研究此气体成分的设想,其中不可能获得正确结论的是( ) A.收集气体并观察 B.送交食品检验部门检测 C.查阅“跳跳糖”成分及制作原理 D.咨询生产厂家工程师 【解析】选A。对收集的气体进行观察只能获取色、味等物理性质,不能得出气体成分。,5.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 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白: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 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 密度比水的密度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_、 _、_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 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温度最
4、高。,(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_。结论:蜡烛燃烧时生成了_。 【解析】火柴梗在不同条件下发生不同的变化。焰心缺乏氧气,温度较低,故碳化速度最慢;内焰温度高于焰心,但氧气很不充分,碳化较慢;而外焰燃烧最充分,温度高,火柴梗的碳化速度最快。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珠;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依据上述现象,可以证明蜡烛燃烧的产物。,答案:(1)小 (2)外焰 内焰 焰心 a 外焰 (3)水珠 浑浊 水和二氧化碳,6.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5、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呢?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_(填“打开”或“关闭”,下同),活塞B_。 (2)人呼气时,活塞A、B具体的操作是_,此时可观察到瓶内的现象是_。 (3)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答案:(1)打开 关闭 (2)活塞A关闭,活塞B打开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除去吸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验证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请记住(1-10号元素):氢 氦 锂 铍 硼H He
6、 Li Be B碳 氮 氧 氟 氖C N O F Ne钠 镁 铝 硅 磷Na Mg Al Si P硫 氯 氩 钾 钙S Cl Ar K Ca,前面课中认识的化学式: 水 氧气 氢气 氯化钠 二氧化碳 氢氧化钙 氮气,走进化学实验室,课题三,组卷网,实 验 室,实 验 仪 器,药 品 柜,图 标,药匙,石棉网,蒸发皿,坩埚钳,锥形瓶,长颈漏斗,干燥管,漏斗,量筒,烧杯,胶头滴管,铁架台,试管,酒精灯,水槽,集气瓶,一、常见仪器的使用,课前要做好预习准备,明确实验要求。 实验时要仔细观察,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认真分析现象并做好实验报告。 实验后的废物按要求处理,仪器要及时清洗,保持实验室整洁。,做
7、好实验的要求,(一)药品取用,A取用规则 P18资料卡片 1、“三不”原则:不摸不用手接触药品。不闻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直接闻药品气味。不尝不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最少量原则:应严格按规定的用量取药品;若无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为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环保原则: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内。,B取用操作,1固体药品的取用 (广口瓶),粉末状药匙或纸槽一斜、二送、三直立(防沾);,块状镊子一横、二放、三慢竖(防破),2、液体药品的取用(细口瓶), 液体较多量倾倒 取盖、倒放;试管倾斜、标签向手心、与瓶口紧挨;缓慢倒入(防腐蚀标
8、签),液体较少量胶头滴管 (胶头滴管位于正上方),极少量用玻璃棒蘸取,定量用量筒量取,讨论,1.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2.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3.拿细口瓶倒液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4.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量取精确量取(尽量只量一次)量筒倾斜且与瓶口紧挨;缓缓倒入接近所量刻度;量筒放平、视线平视所量刻度;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直到达到所要量取的体积(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吸取或滴加:捏橡胶乳头,排空气;滴管伸入所吸液体中;放开手指,即吸入;取出滴管悬空放置在被滴入的
9、容器口上方;滴入(胶头滴管不能平放倒置;及时清洗;不要乱放;专管专用)。,正确,错误 错误,滴管的使用,注意事项,1)用量筒取液体试剂时,洗量筒的液 体不能再倒入烧杯中,2)在液面接近刻度线时,应改用胶头滴管,3)读数时,视线应与 溶液的凹液面恰好相平,溶液变成红色,有气泡产生,实验1-4,交流与讨论,6.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试剂瓶放回原处?,1.如果把块状石灰石直接放进直立的试管内, 会出现什么情况?,2.如果试管规格太小,药匙放不进去, 如何取用粉末状药品?,3.取用液体药品时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倒放 在桌子上?,4.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 应该快速倒还是
10、缓慢地倒?,5.拿细口瓶倒液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的 一面要朝向手心?,二、物质的加热1.热源加热工具:最常用酒精灯,有时需要喷灯进行高温加热。,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 (1)两检查:检查灯芯是否烧焦或平整。检查酒精量,若酒精量少于灯体容积的1/4,应用漏斗添加酒精,酒精量不能超过灯体容积的2/3。,(2)三禁止: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2.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等。,3.可以加热,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仪器:烧杯、烧瓶等。,4.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漏斗等。,集气瓶可作反应的容器,量筒 不能作反应容器。,外焰
11、,内焰,焰心,实验探究:验证各层温度高低的方法,提出问题:酒精灯火焰的温度一样吗? 建立假设: 实验方案:获得结论:交流评价:根据这一结论你对用酒精灯加热的建议是,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物质加热,5.给试管里药品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来回移动酒精灯或移动试管),然后对准药品所在部分加热。给固体加热时,一般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给液体加热,应使试管倾斜,跟桌面大约成45角,且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不准对着有人的地方。,讨论:,1.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2.如果试管外壁有水的话,能否直接加热?,3.将液体加热到沸腾的试管,能否立即用冷水冲?
12、,4.如何给试管中的液体进行预热?,实验1-6,产生蓝色沉淀,蓝色沉淀变成黑色,2给物质加热的注意事项,(1)仪器选择 加热固体用试管、蒸发皿;加热液体用试管、蒸发皿、烧杯、烧瓶。集气瓶、量筒、漏斗等不允许用酒精灯加热。 (2)防止容器炸裂、破裂,需注意以下几点: 容器外壁有水,加热前擦干。加热时不要使玻璃容器底部跟灯芯接触。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给试管里的固体或液体加热均需预热。对烧杯、烧瓶、锥形瓶加热要垫上石棉网。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要略向下倾斜。,(四)仪器装置的连接和洗涤,1连接仪器装置一般顺序:先下后上,从左到右 2仪器连接 玻璃管和胶管、胶塞连接管口沾水,转动慢插。
13、 在容器口塞胶塞转动塞入,3、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原理】升高温度,使试管内空气受热膨胀。,四仪器洗涤,洗净的原则:少量多次 洗净的标准: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判断抢答】 1.为了方便、灵活,可用手直接取用化学药品。( ) 提示:大多数化学药品具有腐蚀性,与手接触时会造成伤害。 2.剩余的药品直接倒入下水道中。( ) 提示:剩余的药品直接倒入下水道中会造成浪费,且会腐蚀下 水管道,污染环境。,3.将块状固体投入直立的试管中。( ) 提示:将块状固体直接投入直立的试管中时,会将试管底打 破。 4.选用10 mL的量筒量取5.2 mL的水。( ) 提示:若选用量程较大的量筒,会造成较大的读数误差。 5.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为了便于观察,让试管口对着自 己。( ) 提示: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易造成液体的飞溅,试管口对着 自己或他人易造成意外伤害。,6.冲洗干净的胶头滴管,应橡胶胶帽在上放在烧杯中。( ) 提示:冲洗干净的胶头滴管若横放或倒立会使残留的液体倒流而腐蚀橡胶胶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