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

上传人:清****年 文档编号:260671 上传时间:2024-11-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一单元 各具特色的国家第一课 国体与政体一、国家是什么1.国家的本质(1)国家的起源: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但是可以缓和)【提示】原始社会瓦解、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国家产生。因此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随着阶级的消失而消失。(2)国家的基本要素(缺一不可):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3)国家的性质(阶级本质、国体):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提示】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4)当今世界的国家类型: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5)民主

2、与专政的关系区别: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只属于统治阶级,专政是对被统治阶级。【提示】国家、民主都具有阶级性,即国家不是全民的国家,民主不是全民的民主。联系: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专制制国家只有专政没有民主。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我国的新型专政是对极少数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新型民主是对占人口绝大数的人民实行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表明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提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体现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6)职能:国家具有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

3、职能。其中政治统治职能是国家的根本职能。2、国体与政体(1)关系:区别: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谁掌权)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是国家管理形式。(如何掌权)联系:国体与政体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服务于国体。【提示】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政体和国体一样是相对稳定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国家的政体是完全一样的。现代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代议制实质上是一种间接民主(非全民民主,非独裁),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多大程度上能代表民意由国家性质决定。二、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管理形式)1、现代国家的政权组织

4、形式(1)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划分依据: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看,分为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最核心的区别是:国家元首是世袭的君主,还是选举产生的总统等。)【提示】有总统的国家肯定是民主共和制。民主共和制(典型国家: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巴西等。)A、特征:a、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一般由选举产生。b、遵循民主基本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政体。B、评价:a、民主共和制被多数国家采用,是资产阶级对国家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最有效工具,也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好的政治外壳,因为它以民主的形式掩盖了国家的阶级性质。b、一些发展中国家照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共和制的模式,不符合本国

5、的国情。君主立宪制(典型国家:英国、日本、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等)A.特征:国家元首由世袭的君主担任,但君主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B.评价: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或对君主制进行改良的产物。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制的外壳甚至某些实质性内容。(2)议会制和总统制划分依据:从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看分为议会制、总统制、半总统制,大多数国家实行议会制或总统制。议会制:(又称内阁制、议会内阁制、责任内阁制)A、政府:在议会基础上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政府首脑一般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B、议会:对政府不信任,政府必须集体辞职,请国家元首指定人员重组政府;或政府首

6、脑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选新议会,成立新政府。【提示】政党上台执政的关键是夺取议会选举胜利。典型国家:意大利、德国、芬兰、奥地利、印度、新加坡。议会制包括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不会采用总统制和半总统制政体,“议会制”下国家元首没有实权。总统制:A、权力: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代表国家,直接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力。B、关系:总统独立于议会,不对议会负责,但某些大事受议会制约;由选民选出(直/间),对选民负责。【提示】政党上台执政的关键是赢得总统选举,总统有实权。典型国家:美国、俄罗斯、韩国、巴西等。半总统制:总统由选举产生,是国家元首,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有实权),是国家

7、权力中心,但不是政府首脑,政府首脑另由内阁总理担任,向议会而不是总统负责。(典型国家:法国)总结:比较几种政体的区别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半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国家元首称谓国王/女王/天皇总统总统总统国家元首产生世袭选举选举选举国家元首职权虚位,无实权虚位,无实权总揽行政权力武装部队统帅有一定行政权力武装部队统帅政府首脑称谓首相总理总统总理政府产生议会大选后,多数党领袖组阁议会大选后,多数党领袖组阁当选总统组织总统任命总理,并根据总理提名,任命其他政府成员2、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具体制度。它是

8、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2)为什么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三、政党和利益集团1、政党(1)产生:政党是在阶级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地位:政党是阶级的领导者。(3)目的:通常以执政为主要目标。(4)手段:在代议制政体下,政党争取执政的主要手段是参加选举。(5)资本主义国家政党

9、的类型: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根本性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欺骗人民大众。(6)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利益集团(又称压力团体或倡议团体)(1)含义:是指具有共同利益,向政府或社会提出诉求,或以合法手段施加压力,借以影响公共政策,以争取其团体利益及其成员利益的社会团体。(2)利益集团的类型:根据其诉求性质的不同,利益集团可分为自利型利益集团(如商会)和公益型利益集团(如环保组织)。(3)目标:不以取得政权或改变政权为目标,而是在既有政治体制内进行完全合法的活动。(4)影响政府决策的途径:游说、宣传、助选、集会游行、司法诉讼等。(5)

10、作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集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归纳:我国的制度: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阶级内容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权力强调国家的阶级性国家性质(国体)国家强调处理立法、行政、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总统制、半总统制国家管理形式(政体)统治

11、形式强调国家中央与地方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主要包括:单一制和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 第二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一、单一制和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1、 单一制国家(权力自上而下)(1)特点: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权、一个立法机关、一部宪法、 一套法律体系。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地方与中央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2) 类型: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国家(委派、选举、严格控制,如中国、法国)和地方分权型单一制国家(监督、不干涉,如英国、日本)。【提示】二者关键的区别:地方是否有完全自治权。2、 复合制国家(联邦制和邦联制)(1)联邦制(权力自下而上):如:美国、俄罗斯、印度、德国、阿根

12、廷、瑞士等。中央与地方分权,州政府不是联邦政府的下级或下属单位,国家整体与其组成部分都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拥有最高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相互间不得任意干涉。联邦各组成单位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其权力并非由联邦整体所授予,而是它自身所固有的。有两部宪法,两套法律体系,两个立法机关、两个行政机关、两套司法系统。(2)邦联制(国家联盟)没有统一的宪法、法律、国籍、中央政府。成员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邦联对成员国没有强制约束力。邦联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不具有完整的国际法主体资格。3、 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1)受阶级、民族、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始终是国家

13、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选择国家结构形式时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二、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1、国家主权 (1)含义: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提示】主权是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特点:对内至高无上性,对外独立自主性。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国家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定。(2)地位:(主观题)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国家主权原则是当代国际法的基石。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

14、体或灭亡。国家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安全的核心。(3)基本权利:独立权 、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独立权:(我的事情我作主)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如修改宪法、变更政体、确定经济体制、缔结条约、进行自卫战争等。关键词:“自己的意志” “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 “自主决定”等平等权(国际法上的地位平等)如“不分大小国家均享有投票权”“在外交文件上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平等的缔约权、尊重权、位次权”自卫权:包括防御(国防建设、建立军队、建筑要塞,以防外来侵犯)和自卫(还击入侵,捍卫主权)。管辖权:(人和物)对本国公

15、民、对居住在国外的侨民和驻外使馆的管理,也可管理在本国的外国人。关键词:“管理本国公民”“保护本国公民”“维护侨民权益”“管理驻外使馆”等2、中央与地方(政权分层)(1)行政区划目的:国家之内的行政区划,通常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而产生的。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2)我国中央和地方职权划分原则: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划分职权。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主观题答题板块归纳:1、关于国家主权的知识:(1)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

16、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国家主权原则是当代国际法的基石。(2)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3)国家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安全的核心。(4)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2.国家安全:(1)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2)国家主权是国家安全的核心。(3)我们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第三课 多极化趋势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1、世界多极化(1)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不是唯一特

17、点):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2)表现: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一超多强)。(3)特点: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4)国际斗争的焦点(多极化存在的问题):单极与多极的矛盾。【提示】世界多极化强调的政治多极化,世界多极化只是一个趋势并未形成。(5) 世界多极化的意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大国力量逐渐增强,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 中国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的贡献中国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发展自己)

18、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投行,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帮助别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影响世界)二、 国际关系1、 含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最主要的是国家之间的关系。2、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关系等3、基本形式:国际关系的形式是复杂多样的,其中竞争、合作 、冲突是其基本形式。4、国际关系的规范:国际交往中,各国逐渐以条约和习惯做法为基础形成国际法。国际法规范着国际交往的各个方面和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对维护国际关系稳定、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5

19、、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6、决定因素: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1)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决定国际关系。(2)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双向)/ 维护国家利益(不是共同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单向)(3)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力保障是强大的国家实力,国家实力通常用一国的综合国力来衡量。7、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1)为什么维护国家利益?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人民的利益。(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

20、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2)如何维护国家利益?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力保障是强大的国家实力。我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国家实力。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我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顺应时代潮流,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还未建立)。第四课 和平与发展1、时代主题:(1)是什么: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提示】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护世

21、界和平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现状:二战后,世界形势总体稳定,但当今世界仍不安宁,维护持久和平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二战后,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质量,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2)关系: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基础(物质基础)。2、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1)经济全球化发展加深了各国相互依赖程度。(2)不同力量中心之间相互制衡。(3)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关系和战争面貌。(4)谈判与对话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3、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1)

22、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所上升。(2)世界贫富悬殊。(3)世界局部动荡频繁发生,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提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传统安全威胁,是和平与发展的最主要障碍。国际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是最突出、最严重的非传统安全威胁。4、如何推动和平与发展?/ 如何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1)世界各国应该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2)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3)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根本)(4)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

2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5)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提示】国际关系民主化强调各国的事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国际上的事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一、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注意区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和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2)基本内容: 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立场:独立自主“七个不”不屈服(外来压力),不允许(干涉我国内政),不依附(任何大国),不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一国反对另一国)

24、,不歪曲(根据本身的是非曲直处理国际问题)+ 尊重别国【提示】伙伴关系 结盟关系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对内,最高利益、首要目标),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对外)基本准则、基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提示】这一原则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认同,不是各国都认同接受。2、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中国特色外交政策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外交战略重大调整,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对外活动更为活跃。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习近平外交思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部署。(2)习近平外交

25、思想指导意义(作用):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主要内容(核心要义):A、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十个坚持”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则、主要任务和独特风范。B、核心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中国外交在国际社会发挥的作用: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维护国际公平与正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促进合作共赢,

26、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新进程。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提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起建设性作用,不能说起决定/领导/主导作用。发展中国家是反对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内涵:坚持对话协商建设持久和平世界(政治)坚持共建共享建设普遍安全世界(安全)坚持合作共赢建设共同繁荣世界(经济)坚持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包容世界(文化)坚持绿色低碳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生态)(2)为什么:当今世界,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

27、程度也日益加深。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各国人民应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和平事业、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3) 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

28、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主观题答题板块归纳:1、运用“世界多极化”或“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国家之间合作的依据:(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顺应时代潮流,谋求合作共赢,顺应国际社会广泛期待。(2)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

29、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合作符合各国共同利益。(3)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合作符合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目标和宗旨。(4)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合作有利于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影响力。(5)有利于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如何推动和平与发展?/ 如何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各国)(1)世界各国应该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30、(2)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3)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4)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5)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3、中国外交在国际社会发挥的作用:(中国)(1)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2)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维护国际公平与正义。(4)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31、,促进合作共赢,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新进程。(5)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4、我国的外交政策:(1)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有利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4)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基本准则。5、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1)为什么维护国家利益?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

32、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人民的利益。(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2)如何维护国家利益?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力保障是强大的国家实力。我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国家实力。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我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顺应时代潮流,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

33、秩序。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一、经济全球化1、 含义:商品、服务及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世界经济出现了高度融合的局面。【提示】经济全球化最主要、最鲜明的特征:各国经济高度对外开放、深度相互依赖、全面相互融合。2、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强调在生产领域的全球合作贸易全球化:交换领域全球销售,即国际贸易金融全球化:投资领域的资本全球流动3、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1)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2)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 (3)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4

34、、载体: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作用:积极影响:推动着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深化,促进了全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消极影响:不考虑母国或东道国的国家利益,实行跨国行业垄断,破坏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产能和环境污染等,二、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1、 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 积极影响(机遇):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进步、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

35、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2) 消极影响(挑战):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平衡问题。(贫富差距拉大)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剧。(风险全球化)【提示】人为风险、治理失灵带来的风险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两种主要的风险类型。2、 如何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如何促进经济全球化)(1) 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迎接挑战,同舟共济,实现合作共赢。(2) 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3)要建设创新型(钥匙)、开放型(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联动型(协调合作)、包容型(惠及所有国家)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4

36、)遵循平等、开放、合作、共享原则,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七课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1.全面开放新格局形成过程:(1)起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2)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建立了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体系。(3)新阶段: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4)新时代: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2、怎样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1)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更

37、加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开放战略)(2)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做强市场)(3)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4)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优化政策)(5)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6)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提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

38、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7)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8)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提示】引进来:引进国外的技术、资金、设备。 走出去:境外投资办厂、承包工程、劳务输出。 对外贸易(国际贸易、进出口贸易):货物。(9)要有规则意识,防范经济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掌握应对风险的本领。(10)顺应经济全球化,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二、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1、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意义(1)对中国: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提高了开放型经济水平,带动了国

39、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对人民)。(2)对世界: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巨大的减贫成就是对世界发展的巨大贡献,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启示。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提供了市场、资本、产品、合作机会,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推动力;中国同一大批国家的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2、中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1)中国的态度: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持续发展。(

40、2)中国的主张:中国奉行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规则制定。中国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为世界经济增长发掘新动力;(3)中国的行动: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繁荣。(4)中国的原则:义利相兼、先义后利。主观题答题板块归纳:1、如何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如何促进经济全球化)(1)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迎接挑战,同舟共济,实现合作共赢。(2)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3)建设创新型、开放型、联动型、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4)遵循平等、开放、合作、共享原

41、则,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2、中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1)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持续发展。(2)中国奉行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规则制定。(3)中国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为世界经济增长发掘新动力;(4)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繁荣。(5)坚持义利相兼、先义后利的正确义利观。3、怎样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1)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更加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开放战略)(2)依托我国超大规

42、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做强市场)(3)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4)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优化政策)(5)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6)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7)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8)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9)要有规则意识,防范经

43、济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掌握应对风险的本领。(10)顺应经济全球化,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第四单元国际组织第八课主要的国际组织一、国际组织的分类与机构1、含义:国际组织指的是两个以上国家的政府或民间团体经协商联合建立的经常性组织。2、地位: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基石)3、类型:(1)按成员性质,分为政府间和非政府间;(2)按地理范围,分为世界性和区域性;(3)按职能范围,分为一般性和专门性。4、设立的机构:(1)议事和决策机构:全体成员参加的大会。(2)执行机构:大会休会期间,部分成员组成执行机构,执行相关的决议,履行各项职能。(3)秘书处: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为其

44、他机构提供服务。(4)司法机构(有些国际组织):解决成员间的矛盾、纠纷。5、特征:国际性(国家间)、目的性(有特定的宗旨)、组织性(有专门机构)、自主性(一定程度自主开展活动)6、作用:(1)积极作用:促进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2)局限性:个别大国依仗实力,力图控制国际组织,使之成为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工具。二、联合国1、联合国性质及地位: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2、联合国成立的意义:它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产物,是人类为和平与发展长期努力的结果。是人类历史上

45、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是人类和平进步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3、 联合国的原则:(1)所有会员国主权平等;(权利)(2)各会员国应忠实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3)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4)各会员国不得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5)各会员国对联合国依照宪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应给予一切协助;(6)联合国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内政的事务。4、联合国的作用(1)积极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联合国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在保障全球安全的国际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联合国协调国际社会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活动,为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应该继续成为维护和平的使者、推动发展的先驱。【提示】安理会是联合国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不能说联合国在国际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联合国也不能代行主权国家的职权。国际组织不能凌驾于国家之上,国际组织的决议对成员国有约束力,但没有强制力。(2)有局限性5、联合国改革:联合国的改革应发扬民主,广泛协商,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提示】联合国改革的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政治 > 政治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