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清****年 文档编号:261024 上传时间:2024-12-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5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点总结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一、重要概念(一)构成要素1、 生产力:劳动者(主导)、生产工具(判断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劳动对象。2、 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3、 经济基础:生产关系4、 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法律思想)、政治法律制度、机构设施(如军队、监狱)。(二)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积极/消极)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积极/消极)于经济基础。(三)人类社会发展的

2、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四)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根本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注意: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二、 原始社会1、 地位: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最低阶段2、 发展阶段:绝大部分时间: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采集天然食物。新时期时代磨制石器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采集者变为生产者。3、 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打制石器磨制石器)4、 生产关系:共同劳动 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平等互助 平均分配5、 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氏族(血缘关系结成)6、 管理集体事务:氏族议事会全氏族成

3、年人7、 解体: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力发展(根本原因)个体劳动盛行生产资料由氏族公转为家庭私有最早归家庭私有的是生产工具和牲畜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贫富分化加剧地位不平等阶级(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三、 奴隶社会1、 地位:人类第一个阶级社会2、 生产力(生产工具):金属工具(青铜器)3、 生产关系: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4、 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5、 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6、 国家

4、产生: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本质: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7、 典型排序题:生产力发展私有制阶级国家8、 【大题】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答: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生产力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

5、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四、 封建社会1、 生产力(生产工具):铁制农具2、 生产关系: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的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3、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剥削:经济上: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主要方式收取地租;其他方式高利贷、苛捐杂税、徭役。政治上: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君主专制,等级森严。思想上: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4、 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四、资本主义社会1

6、、生产力(生产工具):机器2、生产关系: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注意:雇佣工人有完全的人身自由,不依附于资本家】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注意: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只有剩余价值,不是全部价值】3、 生产关系建立的条件(依靠暴力、通过掠夺):人钱大批失去资料、有人身自由的、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圈地运动)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殖民扩张)4、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5、 进步意义: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

7、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6、 【大题】说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相对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这种生产相对过剩是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商品显得过剩,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经济危机难以治愈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8、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资产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但这些措施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7、 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一、产生的历史条件(一)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1、开山之作:乌托邦2、典型人物:圣西门(实业制度)、傅立叶(和谐制度)、欧文(新和谐公社)3、积极作用: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

9、会的美好蓝图。4、局限性:仅从理性、正义原则出发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二)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1、三大工人运动时间:19世纪3、40年代事件: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意义: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三种基本形式:经济斗争 政治斗争(最重要、具有决定性作用) 思想理论斗争二、创立(一)理论基石&马克思“两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1、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产生:批判

10、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内容: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2、剩余价值学说产生: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内容: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揭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3、意义: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二)正式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内容: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第一次系统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注意:共产党

11、是无产阶级先锋队,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马克思主义的特点:科学性 人民性 实践性 开放性三、实践(一)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871年巴黎公社(二)成功实践: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1、政党:布尔什维克党2、内容: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3、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互助合作。 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4、意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

12、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三)从一国到多国:二战后(四)严重挫折:20世纪80、90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五)继续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六)总结: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近代中国1、基本国情/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年鸦片战争 1856年 1894年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沦为)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完全沦为) 2、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

13、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3、 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前提和基础);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目的和动力)。 二、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1、 结果:失败【注意: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 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3、 原因: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帝国主义不允许走。封建主义不愿意走: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没能力走:力量弱小,软弱性妥协性。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一)内容1、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 2、开端:1919年五四运动(彻底反帝反封建)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

14、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3、领导力量/主心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4、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一次结合”5、胜利标志: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6、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7、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8、【大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

15、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二) 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三) 两步走1、决定因素:基本国情2、内容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社会主义革命)3、关系:新民

16、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购买的必然趋势。(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在何处?1、领导权新:无产阶级领导。(决定性意义)2、革命前途新: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3、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新: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过渡时期/社会主义革命:1949-19561、国家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3、总路线和总任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17、主义改造。“一化三改”/“一体两翼”【注意:实现工业化是主体!实现工业化是发展生产力,三大改造是变革生产关系,二者同时进行!】4、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主导性因素。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他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个体农业难以适应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生产合作社)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5、【大题】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意义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

18、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二、艰辛探索时期/社会主义建设:1956-19781、国家性质:社会主义社会2、崭新的历史课题: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3、有利成果:两书一会1956年,论十大关系,提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适合主义建设道路。1957年,关于正确出来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9、提出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1956年,中共八大。a.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b.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4、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取得的成就: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两弹一星”。5、【大题】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

20、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6、【大题】说明“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探索,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证实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在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中,

21、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7、 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主题:革命和建设毛泽东思想(完全正确)毛泽东的思想(有对有错)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8、1919-1956 1956-1978 1978-今 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 革命 建设 改革 第二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三次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9、结合总结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3.1 伟大的改革开放一、起步阶段:1978-1992(一)标志性会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1、内容重

22、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2、 意义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二)改革开放二、逐步深化阶段/新阶段、新水平:1992-2013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阶段/新格局、新时代:2013-四、【大题】改革开放的意义1、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2、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

23、康富裕的伟大飞跃。3、改革开放是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4、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5、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一、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 提出:1982年,十二大(二) 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间主题内容意义邓小平理论1978年(十一

24、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揭示社会主义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走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党地位: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关键: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坚持执政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科学发展观2002年(十六大)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

25、义。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2年(十八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三、 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大题】如何体现四个自信的?【理论要点材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

2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3、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4、 中国特色社会主

27、义文化来源:源自于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内涵/怎么做:以马克思主义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协调。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时间党的十八大(2012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新的历史方位。【注意:新时代(2012年开始)新时期(1978年开始)历史方位 发展阶段 历史阶段 】二、内涵

28、1、 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2、 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3、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4、 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5、 是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三、意义1、意味着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

29、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四、 我国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2017年,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五、一个变:社会主要矛盾变了怎么做: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五、 两个没有变:基本国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

30、级阶段)没有变国际地位(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没有变。怎么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建成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七、【大题】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要把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

31、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4.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中国梦1、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2、中国梦的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是实现基础,民族振兴是核心内容,人民幸福是出发点和落脚点。)3、 中国梦的意义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已成为激荡在十四亿多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4、 【大题】中国梦的特点/怎么做?中国梦归根到

32、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只有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只要每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就会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永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民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二、 党的使命任务1、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

33、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 【大题】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要充分认识到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

34、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更加自觉的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 四个伟大(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关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4、 中心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 两步走1、 内容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基本实现)从二三五年到

35、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大题】怎么做?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等重大原则,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只有紧紧抓住这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善于创新、永不懈怠,才能不负时代的要求、历史的期待。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4.3 习近平新时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背景1、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

36、。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3、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拓展。4、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新的蓬勃生机。5、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开辟新的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党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革命)(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二、内容1、十个明确(1)内容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

37、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

38、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地位:“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2、“十四个坚持”地位:“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3、“十三个方面成就”地位

39、:“十三个方面成就”全景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成就和经验,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的结果,又以一系列重要原创性成果丰富发展了这一重要思想。三、【大题】为什么以及怎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讲了很多新话,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第 18 页 共 1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政治 > 政治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