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点总结核心考点一:主权国家一、国家的本质1. 国家的本质:(课标要求:了解)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国家的做法体现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2. 基本要素:包括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主权。3、国家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国体。4、民主与专政(1)含义: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民主具有鲜明阶级性。专政即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2)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2、。一方面,二者相互区别,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另一方面,二者相互依存,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都包含民主与专政。不是任何类型国家都有民主。(3)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资产阶级专政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享有的民主主体不同,专政的对象也不同。绝大多数人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表明社会主义国家不同于一切剥削阶级国家;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表明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体现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二、认识国体与政体 1、国体与政体的关系(课标要求:了解) (1)区别: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3、;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是国家管理形式(2)联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统治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总是力求采用最有效的政权组织形式。(3)一个国家的政体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变化既包括随着国体的变化而发生的根本性变化,也包括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的变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断变化。2、影响政体的因素决定因素: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其他因素:政体还受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社会习惯、发展程度等因素的影响。3.代议制(1)含义: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
4、力的制度。(2)原因:代议制是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3)实质:代议制本质上是一种间接民主。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政体;是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四、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课标:理解国家管理形式的多样性)1. 划分标准(依据):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看,现代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大致有两种,即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2、区别与联系五、议会制和总统制(课标:理解国家管理形式的多样性)1、划分标准: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看,现代资本
5、主义国家主要分为议会制国家、总统制国家、半总统制国家。大多数国家实行议会制或总统制。2、议会制(又称内阁制、议会内阁制、责任内阁制)(1)运行模式:国家行行政权利:政府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向议会负责。政府的产生 :(a)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政府首脑一般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b)政府首脑往往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c)政府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当议会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时,政府必须集体辞职,由国家元首指定人员重新组织政府;或由政府首脑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根据新的议会选举结果,成立新的政府。(2)典型国家:
6、英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等。3、总统制(1)运行模式:在总统制国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总统不仅是国家的象征和代表,而且直接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力。(2)总统产生: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由选民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产生,一般有任期限制。(3)总统和议会的关系:总统只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但在某些重大事务上可能会受到议会的制约。(4)典型国家:美国、俄罗斯等。4、半总统制(1)运行模式: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是国家元首,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但不是政府首脑,政府首脑另由内阁总理担任,总理由议会多数党推荐,总统任命,向议会而不是向总统负责。既有议会制的特征:内阁由在议会中占多数的政党
7、组成;政府中仍设总理,向议会负责。又有总统制的特征: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掌握着重要的全国最高行政权力;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国会仅能从立法上对其实施影响,但不能利用不信任案迫使其辞职。(2)典型国家:法国等六、政党1.产生:政党是在阶级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作用:在现代国家的政治体系中,以掌握政权、统治国家为目标的政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3、主要目标:政党通常以争取执政为主要目标。4、主要手段:政党争取执政的主要手段是参加选举。5、政党制度的类型(1)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类型有:一党制、两党制(典型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多党制(典型国家:法国、
8、德国、意大利、印度)。资本主义国家无论采用什么形式,都无法改变其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欺骗人民大众的根本性质(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新型的政党制度。七、利益集团1. 含义、地位:指具有共同利益,向政府或社会提出诉求,或以合法手段施加压力,借以影响公共政策,以争取其团体及其成员利益的社会团体。利益集团是现代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影响政府决策的途径:游说、宣传、助选、集会游行、司法诉讼3.作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集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4、与政党的区别:利益集团不同于政党,它们不以取得政
9、权或改变政权为目标,而是在既有政治体制内进行完全合法的活动。5.分类:(1)自利型的利益集团,主要关心本团体及其成员的经济利益,这类团体往往是职业性、专业性、功能性的组合。如美国医学协会、商会、教师协会等。(2)公益型的利益集团,由政府某些部门形成集团。如全国城市会议、绿色环保组织、妇女权益保障组织等。八、国家主权1、含义: 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抄写)2、重要性: (课标要求:理解维护国家统一、捍卫国家主权的意义。 )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或驳
10、回。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国家主权对外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定,对外则表现为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者灭亡。 3、主权国家的权利: (1)独立权:“自己意志” “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自主决定”等(2)平等权::“不分大小国享有投票权”“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力”“法律地位平等”等(3)自卫权::“国防建设”“建筑要塞”“还击入侵”“捍卫主权”等(4)管辖权:“管理本国公民”“保护本国公民”“维护侨民权益”“管理驻外使馆”等九、中央与地方1、一个统一的国家只能有一个中央政府。2、国家之内的行政区划产生的原因(1)当今
11、世界,大部分国家不可能通过唯一的中央政府进行直接的、简单化的、事无巨细的管理,通常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而产生的。(2)行政区划的界线和分层,往往需要考虑民族、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3、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划分(1)权力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在国家宪法规定的法定范围内行使各自的权力。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军事、外交等国家级事务。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各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2)我国的中央和地方关系的特点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
12、必须服从中央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十、 单一制和复合制(一)单一制1、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和分类(1)含义:是指国家的整体与组成部分之间、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之间的相互关系。(2)分类:现代世界各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有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2. 单一制国家的含义单一制国家其组成单位是:按照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例如:中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等3.单一制国家的特点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只能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地方权力由中央授予)4、单一制国家的类型(1)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国家:地
13、方政权在中央政权的严格控制下行使职权,由中央委派官员或地方选出官员代表中央管理地方行政事务。地方没有自治权,即使设有自治机关,也要受中央政府严格控制。例如:法国。(2)地方分权型单一制国家:地方居民依法自主组织地方公共机关,在中央监督下依法自主处理本地事务,中央不得干涉地方的具体事务。例如:英国。(二)复合制1.联邦制:由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组成的国家。联邦宪法规定国家整体与其组成部分的权限范围。例如:美国、 阿根廷、瑞士等2.联邦制国家的特征:(1)国家整体与其组成部分的权限范围由联邦宪法规定,都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相互间不得任意干涉。(分享权力)(2)联邦
14、各组成单位的权力并非由联邦整体所授予,而是它自身作为政治实体所固有的,联邦制国家的权力是由它的成员单位让予的。十一、邦联 1、概念:是主权国家为某种共同利益而组成的国家联盟。2、特点:(1)若干主权国家组成的联盟。它有类似国名的称呼,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不具有完整的国际法主体资格。一般没有统一的宪法和法律、国籍,没有统一的中央政府等。典型代表:英联邦”,并不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而是由几十个主权国家组成的相当松散的国家组织。十二、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国家采取何种结构形式是阶级、民族、历史、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还要面对人口、领土、政权、主权等基本问题。 核心考点二:国际组织一、 国际
15、组织1、 地位: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全球治理的重要载体、多边外交的重要舞台2、 特征:国际性、目的性、组织性、自主性3、 分类:(课标:识别主要的区域性国际组织)(1)按成员性质: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间国际组织;(2)按地理范围:世界性国际组织、区域性国际组织;(3)按职能范围:一般性国际组织、专门性国际组织例如:(1)联合国:政府间、世界性、一般性国际组织;(2)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间、世界性、专门性国际组织;(3)亚太经合组织:政府间、区域性、专门性国际组织;(4)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非政府间、世界性、专门性国际组织;(5)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非政府间、世界性、专门性国际组织4、
16、作用(课标要求:评价)(1)积极作用:可以促进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2)消极作用:国际组织参与国际事务受诸多因素制约,有其局限性。个别大国倚仗实力,力图控制国际组织,使之成为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工具。(3)三大国际经济组织(课标要求:分析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发挥的作用)世界贸易组织:基于多边贸易体制的国际组织,是众多贸易协定的管理者、各成员贸易立法的监督者、贸易问题谈判和争端解决的场所,被称为“经济联合国”。世界银行集团是政府间的、世界性、专门性的国际组织,是一个独
17、特的全球性合作伙伴,它协同各国政府、私营部门、民间组织、地区开发银行、智库以及其他国际机构,应对气候变化、教育、农业、金融等问题,致力于消除极端贫困和促进共享繁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政府间的、世界性、专门性的国际组织,致力于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和国际货币问题的磋商,稳定国际汇率,在成员之间保持有秩序的汇率安排,协助成员建立多边支付制度,向成员提供资金促进其国际收支平衡。二、联合国1、性质/地位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2、基本准则(课标要求:阐释)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各会员国应忠实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各会员国不得进行武力相威胁
18、或使用武力;各会员国对于联合国依宪章而采取的任何行动应给予一切协助;应确保使非会员国遵循上述原则;联合国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内政的事项。3、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4、联合国的主要机构(1)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大会是联合国主要审议机构,每一个会员国都有一个投票权。大会关于重要问题的解决,必须由三分之二多数通过。(2)安全理事会机构构成:安全理事会由5个常任理事国(中、法、俄、英、美)和10个由大会选出任期两年的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原则:安理会关于程序问题的决定以15个理事国中至少9个理事国的同意票通过。对于实质性问题的决定也需要9票通过,并且不得有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弃票不
19、算反对),后者体现的是大国一致原则。常任理事国所拥有的这种权利通常被称为否决权。地位:联合国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安全理事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3)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是负责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最主要机构(4)托管理事会:负责监督托管领土,目前已经完成使命,停止运作。(5)国际法院:是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而设立的主要司法机构。由15名法官,任期9年,可以连任。(6)秘书处:负责联合国日常事务。秘书长是联合国的行政首长,由大会根据安理会推荐任命,任期五年,可连任。 5、联合国的主要作用(课标要求:评析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1)积极作用 维护世界和平,推
20、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联合国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在保障全球安全的国际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与和平、人权并列为联合国工作三大支柱 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应继续成为维护和平的使者、推动发展的先驱。联合国的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积极推进改革,以发挥更大作用(1) 联合国的作用消极的一面联合国的事务在某些方面依然无力摆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影响,对一些大国的不正当行为依然无能为力。6.联合国改革的意义、原则:(1)意义:通过改革加强联合国的作用,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2)原则:核心是安理会改革,联合国改革应发扬民主,广泛协商,积极稳
21、妥,循序渐进。三、欧洲联盟(欧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1、欧盟的作用:(评价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1)积极作用地位: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成为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宗旨:促进和平,追求公民富裕生活,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基本价值标准,加强国际合作。欧盟主张多边主义方针,对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的有力制约,体现了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推动作用,力争在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上有所作为。促进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2)消极作用(困境):近年来,欧盟经受了主权债务危机、
22、乌克兰危机、恐怖袭击、难民危机和英国“脱欧”等多重冲击,暴露了一些深层次问题。2、中国与欧盟的合作与交往:1975年5月,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外交关系。四十多年来,中欧关系发展迅速。(欧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03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深化,经贸联系日益密切,人员交流持续频密。四、亚太经合组织1、作用(评价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1)地位: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2)宗旨:支持亚太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繁荣,建设活力和谐的亚太大家庭,捍卫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鼓励经济技术
23、合作,保障人民安全,促进建设良好和可持续的商业环境。(3)促进国际社会经济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2、组织方式: (1)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 (2)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3)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3、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的地位和作用(1)从地位看:中国在亚太地区举足轻重,是亚太经合组织的重要成员。(2)从作用看:自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以来,中国参加了历届部长级会议和历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积极参与各层次各领域合作,为促进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五、东南亚国家联盟1、作用:(评价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国
24、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1)地位:东南亚国家联盟是亚洲最令人瞩目地区域性国际组织。(2)宗旨:维护和促进地区和平、安全和稳定,进一步强化以和平为导向的价值观。通过加强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合作,提升地区活力。建立稳定、繁荣、极具竞争力的和一体化的共同市场和制造基地,实现货物、服务、投资、人员、资金自由流动。通过相互帮助与合作减轻贫困,缩小东盟内部发展鸿沟。(3)促进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2、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在“101”和“103”合作、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区域机制框架下,中国与东盟保持了良好的沟通和合
25、作。、2003年,中国与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中国现已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2013年10月,中国倡议与东盟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六、非洲联盟1、作用:(评价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1)地位:是非洲最重要的区域性合作组织。(2)非盟成立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引领非洲国家联合自强、共谋发展的一面旗帜,其领导权威得到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3)促进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2、中国与非盟的关
26、系中国与非盟在气候变化、“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重大国际问题以及非洲热点问题上保持沟通协调。非盟在涉及中国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上积极支持中国。中国向非盟机构能力建设、有关维和行动和非盟总部会议中心、非洲疾控中心等项目建设提供援助。七、中国与联合国1、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 中国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联合国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事关和平与安全的重大事务上享有否决权,是联合国中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2、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1)总体作用:中国本着肩负的重大国际责任,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维护宪章的
27、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各项工作,在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2)具体表现: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和平)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发展)联合国改革的最早倡议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改革)主张改革应有利于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更好地发挥联合国作用,维护会员国的共同利益。增加发展中国家代表权和发言权,切实维护其利益。八、二十国集团1、特点: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其构成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的利益。2、讨论焦点:全球重大经济金融热点问题3、作用:(评价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1)地位/性质: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2)作用:促进
28、国际社会经济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4、中国与二十国集团(1)地位:中国是二十国集团的创始国,也是二十国集团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作用: 二十国集团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中国提出共同构建创新、开放、联动和包容型世界经济的中国主张,倡导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九、金砖国家(成员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1、作用:(评价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1)贡献:金砖五国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入,深化了团结互信,增进了五国人民福
29、祉,拉紧了利益和情感纽带,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并重回增长之路作出了突出贡献。(2)地位:金砖国家已成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3)促进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2、中国与“金砖国家”:在金砖国家中,中国的经济体量最大,作用相对突出。中国一直努力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形成和不断发展,顺应历史大势,把握发展机遇,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是新开发银行和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提出了以对话合作、共谋发展为宗旨的“金砖+”合作理念。十、上海合作
30、组织1、作用:(评价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1)地位:上合组织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是世界上幅员(疆域、领土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2)作用:在“上海精神”(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指引下,开创了区域合作的新模式,成为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将打击三股势力(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维护地区安全稳定视为最重要的合作领域。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执行委员会作为上合组织的常设机构,在国际反恐领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促进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
31、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2、中国与上合组织(1)中国大力推动上合组织的经济合作。(2)中国大力推动上合组织成员国的金融合作。十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1、作用:(评价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1)地位:是中国倡议成立的多边金融合作机构(2)宗旨:亚投行致力于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为能源、电力、交通、通信、农业基建、供水、环卫、城建和物流等工程项目提供资金支持。(3)作用:亚投行充分借鉴现有多边金融机构长期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制定和实施严格的规章制度,提高透明度和包容性。亚投行在现行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下运行,同其他全球和区域多边开发银行的关系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促进
32、国际社会经济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2、亚投行的投资方向和运作原则、目标(1)投资方向:亚投行致力于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为能源、电力、交通、通信、农业基建、供水、环卫、城建和物流等工程项目提供资金支持。(2)原则和目标:亚投行运作原则是公开、透明、独立、问责,目标是精简、廉洁、绿色。核心考点三:世界多极化一、世界多极化的形成和发展(课标要求:描述世界多极化趋势)1、突出特点: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2、影响: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二、认识国际关系1、含义:国际关系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
33、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2、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关系等。3、基本形式:竞争、合作与冲突(课标要求:引用国家之间合作、竞争、冲突的实例)4、国家间交往的主要方式:贸易往来、文化、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交流,外交磋商,领导人互访,缔结条约或协定,等等。5、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三、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课标:印证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1)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2) 维护国家利益
34、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地国家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在维护自身国家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四、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课标要求:全面阐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和平与发展的联系: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基础2、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经济全球化发展加深了各国相互依赖程度;世界多极化趋势使不同力量中心之间相到制衡;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多边主义深入发展,谈判与对话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3、和平和发展的主要障碍及其措施(1)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个别大国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霸权
35、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危害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根源,是引发地区冲突与战争、造成国际局势动荡不稳的重要原因。(课标要求: 阐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危害)(2)挑战: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世界和平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3)措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五、国际关系民主化1、重要性(课标要求:理解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意义)地位:面对和平与发展的诸多挑战,中国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原因:国家不分大小、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各国的事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国际上的事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本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本
36、质是追求公平正义,要求各国主权平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对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维护世界多样性、尊重差异性;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及国际关系公认的基本准则;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保障发展中国家发展权益和正当利益(课标要求:了解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六、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P136,9)(课标要求:解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阐述合作共赢的理念)1、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合作共赢2、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3、基本内容(1)基本立场: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含义:独
37、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八不”(不屈服、不允许、不依附、不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不歪曲、不称霸)注意:伙伴关系 结盟关系(2)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3)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对内,首要目标),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对外)(4)基石/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七、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2、中国外交在国际社会发挥的作用:(1)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重要力量主导决定领导支配)(2)中国在国际事
38、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建设性作用领导)八、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1、意义: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 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和平事业、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课标要求: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2.内涵(五个坚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政治)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安全)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经济)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
39、包容的世界;(文化)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生态)3、措施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安全上: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经济上: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文化上: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生态上: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目标是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4.中国如何
40、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实在行动中?(1)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一带一路”为重点,坚持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提示:一带一路的意义:拓展发展空间,完善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有利于沿线国家扩大产品供给,增加税收,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造福地区人民和世界人民。(2)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注重塑造国家形象,建设一个负责任的、文明的、东方、社会主义大国形象。核心考点四:经
41、济全球化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1、含义: (课标要求:描述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商品、服务及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世界经济出现了高度融合的局面,这就是经济全球化。2、 主要表现:(1) 生产全球化(强调生产领域)表现: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如果一国生产某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另一个国家,我们就可以说相对于另一个国家,该国生产某产品存在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存在是形成分工的重要基础。(课标要求: 辨识国际经济中的比较优势)(2)贸
42、易全球化(强调交换领域)出口贸易:将本国所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进行销售。进口贸易:将外国商品输入本国市场进行销售。贸易顺差:在对外贸易中,一定时期内若一国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顺差表明一国外汇有净收入,外汇储备增加,该国商品国际竞争力强,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有利的地位。贸易逆差:在对外贸易中,一定时期内若一国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逆差表明该国外汇储备减少,其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削弱,该国在该时期内的对外贸易处于不利地位。贸易顺差越多并不一定好。过高的贸易顺差意味着本国经济的增长严重依赖于外部需求,对外依存度过高。长期大量贸易顺差,也很容易引起与有关贸易伙伴国的摩擦。(3)金融全球化(投资领域):对
43、外投资办厂、跨国兼并(并购、收购)购买别国股票、债券,都是金融全球化的表现。二、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课标: 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坚持正确义利观)(一)机遇:1、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1)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2)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坚持正确义利观(3)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2、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分工水平提高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
44、球化,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二)挑战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刀剑1、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平衡问题。发达国家获取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绝大部分收益;发展中国家只能从中获取较少收益。2、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剧。一国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酿成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或金融风险,导致风险全球化。(三)对策:1.正确态度: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既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又要勇敢迎接挑战,同舟共济,实现合作共赢。2.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1)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推动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
45、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2)建设创新型、开放型、联动型、包容型世界经济。(3)要完善全球治理,遵循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等原则。三、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跨国公司1、含义:指以母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大型企业。2、经营目的:实现最大利益(营利)3、投资运营方式: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创立新企业,或并购现有企业,或扩张原有企业,利用世界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经营。4、跨国公司的影响:(1)积极影响:推动着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推动着国际分
46、工的深化;促进了全球资源配置的优化;促进了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2)消极影响:不考虑母国或东道国的国家利益;实行跨国行业垄断、破坏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产能和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四、 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1、形成:(1)起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2)特点: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2、举措(1)转方式: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2)新优势:要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
47、口竞争新优势,拓展对外贸易,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强调对外贸易)(3)引进来:适应新形势,我们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4)走出去: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五、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1、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立足我国国情,放眼世界,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既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又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因(1)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必要性: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的出发点,这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2)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如何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的出发点,要矢志不移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