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鹏城****头 文档编号:255842 上传时间:2024-04-1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福建省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4届福建省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4届福建省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4届福建省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4届福建省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福建卷)语 文(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的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你考试顺利!一、积累与运用(23分)1.在整理资料时,小语发现同学们经常会把古诗文中的“燕”和“雁”混淆,他打算围绕这一现象向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理解。请你帮他将发言稿中空缺的诗文名句补写出来。(8分)孔子曾说:“,。”探究式学习其实就

2、是学思结合的体现。在学习古诗文时,我们经常把“燕”和“雁”混淆。究其原因,还是大家对这两种意象的特点把握不到位。“燕”在古诗词中往往是春天、爱情等美好事物的象征。浣溪沙中,晏殊慨叹“,”,既流露了对繁华易尽的无奈,也传达出看到旧识重来的欣喜,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在一起;钱塘湖春行中,白居易用“,谁家新燕啄春泥”生动地展现了初春的蓬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初春的喜爱之情。“雁”在古诗词中往往抒发征人游子的感伤情绪。使至塞上中,王维用“,归雁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诗人漂泊无定的感受;次北固山下中,王湾借用“雁足传书”的故事,写出“,”,寄托自己在羁旅中的乡思愁绪。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

3、求作答。(9分)福建倚山临海,自古就是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文化融合区 (y)。传承八闽大地熠熠生辉的华彩文脉,拥有侨务大省、“海丝”核心区的独特优势,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福建故事,具有深厚的历史底 (yn)、多元的文化形态和( )的世界舞台。一个大国发展兴盛,必然要求文化传播力、文明影响力大 (f)提升,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中,实现软实力和硬实力( )。东海之滨,闽人追求开放的脚步从未停歇,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上扮演着( )的角色。透过福建这扇窗口,使国际社会看到了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2)依次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

4、当的一项是( )(3分)A.宽阔 珠联璧合 举足轻重 B.宽阔 相得益彰 无足轻重C.广阔 相得益彰 举足轻重 D.广阔 珠联璧合 无足轻重(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透过福建这扇窗口,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B.通过福建这扇窗口,使国际社会看到了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C.透过福建这扇窗口,国际社会看到了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D.通过福建这扇窗口,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3.名著阅读。(6分)校园艺术节期间,文学社开展“我为经典人物代言”的创意活动。请你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追梦需要激情

5、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联系阅读经历,谈一谈你读过的名著中哪个人物是勇敢追梦、努力圆梦的代表。二、阅读(67分)(一)课外诗歌鉴赏(7分)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晚望睛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注】此诗作于李白被赐金放还,游览宣城之时。谢朓北楼,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谢脁是南北朝时期南齐的著名诗人,少有才名。江城:泛指水边的城。两水:指句溪和宛溪。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人用极凝

6、练的形象语言,写早晨登上谢朓楼远望的秋景与秋意。B.首联开门见山,全诗塑造的艺术形象都是从一个“望”字生发出来的。C.颔联巧妙使用比喻,表现宣城如画般美丽的景色。D.“谁念”指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强调诗人对谢公的怀念。5.请分析颈联“寒”与“老”二字写出了怎样的秋色,并联系尾联说说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汉武帝时,大苑之北胡人有献一物,大如狗,然声能惊人,鸡犬闻之皆走,名曰猛兽。帝见之,怪其细小。及出苑中,欲使虎狼食之。虎见此兽即低头著地,帝为反观见虎如此欲谓下头作势起搏杀之。而此兽见虎甚喜,舐唇摇尾,径往虎头上立,因溺虎口

7、,虎乃闭目低头,匍匐不敢动,溺毕下去,下去之后,虎尾下头起,此兽顾之,虎辄闭目。后魏武帝伐冒顿,经白狼山,逢狮子。使人格之,杀伤甚众,王乃自率常从军数百击之,狮子哮吼奋起,左右咸惊。王忽见一物从林中出,如狸,起上王车轭,狮子将至,此兽便跳起在狮子头上,即伏不敢起。于是遂杀之,得狮子一。还,来至洛阳,三十里鸡犬皆伏,无鸣吠。(选自博物志卷三异兽,有删改)【注】溺:“尿”的古字。冒顿:秦末汉初匈奴单于名。常从:侍从,随员。狸:兽名。即野猫。轭:车辕前端驾在牛马颈上的曲木。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帝为反观/见虎如此/欲谓下头/作势起/搏杀之 B.帝为反观见虎/

8、如此欲谓下头/作势起/搏杀之C.帝为反观/见虎如此/欲谓下头作势/起搏杀之 D.帝为反观见虎/如此/欲谓下头作势/起搏杀之7.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加点词方法提示然声能惊人查阅词典选择义项然:正确,对。这样,那样。连词,表示转折,可是,却。(1)然: 怪其细小联系课文解释词义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2)怪: 左右咸惊联系成语解释词义百废咸举(3)咸: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此兽顾之虎辄闭目。(3分)(2)于是遂杀之,得狮子一。(3分)9.本文介绍了汉武帝及魏武帝时期的两只异兽,请你说说二者有什么相同之处,并说说你从文中得到的启示。(4分)(三)阅读下

9、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0分)水壶上的“祖国” 田佳玉 吴安宁 1950年,朝鲜战场上炮声隆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响彻祖国大江南北。他挥别父母,报名参军,心里满是即将穿上绿军装的兴奋。闷罐列车晃晃荡荡把他们带到了训练基地。在这里,他终于穿上了日思夜想的绿军装。肥大的军装套在稚嫩的肩上,昔日的毛头小伙儿竟也添了几分成熟。他把腰带紧了又紧,展展衣服上的褶皱,不住地抚摸着帽子上的红五星。新发的绿漆水壶上也画着“八一”字样的红五星,背在身上别提多精神了。他捧在手里上看下看,怎么也看不够,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他拿起小刀,坐在地上往水壶上一笔一划地刻着什么。 战友不解:“这是干啥呢?”“

10、新发的水壶,得刻上字,拿混了我可舍不得!”天刚擦亮,他就投入训练。据枪瞄准时,班长让他们将水壶挂在枪口处负重加压。时间一长,他好像与水壶达成了某种默契,他们就像是一杆秤的两端,平衡而和谐。训练中,他目光如炬,汗珠滴落,双手却依旧稳稳地支撑着枪托,枪口的水壶不见丝毫晃动。很快,3个月的新兵训练一结束,他们便踏上列车奔赴前线。车上,连长做动员并配发武器。虽然每天都在和武器装备打交道,但接到弹夹的那一刻,他分明觉得比平时要重一些,连长眼神里似乎也多了些意味。涟川、铁原、华川、洪川,他一遍遍重复着地图上一个个陌生的地名。那时的他还不知道,他将在这些地方经历一场场生死战斗。转眼月余,他已经成长为一名英勇

11、的战士。这一次又是一场硬仗,他们的阵地是志愿军屯集转运物资的重要战略交通枢纽。而他们作为炮兵担负的任务就是死守阵地,掩护前方战友。鏖战持续了几天几夜,他和战友趴在壕沟里,仔细盯着敌人的一举一动。他举起水壶,想再酣畅地饱饮一大口时,满满的一壶热水却早就冻成了冰疙瘩,没从瓶口流出一滴水。敌军发了疯似的发起猛攻,炮弹雪花般砸向阵地,高地上没有任何可用的掩体,连炮架也被打坏了。没有炮架,他就扛起炮筒:“咱们的迫击炮可不能停啊,战友们还没撒下来。”炮弹在敌人中炸开,扛着炮筒的他一次次被震倒在地,又一次次口鼻流血地爬起来。忽然,“扑通”一声,身旁的机枪手仰面倒下。机枪手捂着胸膛,躺在雪地上艰难地喘着粗气,

12、“水水”他的胸腔里就像是塞满了棉花,每一次吸的气好像刚到嗓子眼就又呼出去了,胸口疼得像要炸裂一样。他颤抖着,将水壶死死抱在怀里,贴在身上,想用自己的体温化开壶里的冰疙瘩。当水壶接触皮肤,刺刀般锋利的痛觉盖过了寒意,一股冷飕飕的风声直直地钻入耳朵,在身体里蔓延。他咬咬牙,却将水壶抱得更紧。他想给战友喝口水,哪怕只是一滴也好啊。 拿起水壶,一滴,两滴仅有的几滴水滴进机枪手干裂的双唇间。敌人再度发起猛攻,他猛地抬起头,擦干泪水模糊的双眼,颤抖着扛起炮筒,对准了敌人的方向他牺牲在了那片冰冻的土地上,身边那个尚未捂热的水壶一直陪伴着他。在军史里,人们或许可以隐约看到他的身影:志愿军部队在极度疲劳、粮弹缺

13、乏的情况下,在每一个阵地上都与敌军展开反复争夺,并不断地以反击大量杀伤敌军。 70多年后,当人们小心翼翼地翻开那片埋藏了战火与硝烟的土地,用小刷子轻轻拂去泥土,人们发现了那个刻着字的军用水壶。深埋在地下70多年,瓶口的软木寒早已不见踪影,壶身上的绿漆脱落殆尽,斑斑锈迹让人辨认不出它当年的模样。 不久,水壶和烈士遗骸一起,在专机的护送下终于回到了祖国。 陈列在纪念馆的烈士遗物中,有生锈的纽扣、只剩下鞋底的战靴、残存的防毒面具走到水壶跟前时,人们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目光汇聚在那个漆面斑驳、旧痕累累的壶身上,上面赫然刻着两个字:“祖国”! (选自解放军报2023年12月4日,有删改)10.根据原文,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他”与水壶“达成了某种默契”,说明作为新兵的“他”已训练有素。B.本文主要采用第三人称叙述故事,便于直接、客观地反映事件的全貌。C.本文讲述了“他”在抗美援朝期间参军、训练,最后英勇牺牲的故事。D.战斗中,“他”将水壶死死抱紧,希望融化水壶里的冰疙瘩来给自己解渴。11.根据语境,赏析句子。(6分)(1)他把腰带紧了又紧,展展衣服上的褶皱,不住地抚摸着帽子上的红五星。(从描写角度赏析)(3分)(2)目光汇聚在那个漆面斑驳、旧痕累累的壶身上,上面赫然刻着两个字。(赏析加点词语)(3分)12.第段说“接到弹夹的那一刻,他分明觉得比平时要重一些,连长眼神里似乎

15、也多了些意味”,是什么让“他”觉得弹夹比平时重?连长的眼神里又多了什么意味?(3分)13.文章第段引用军史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14.伏笔是小说常用的手法,例如智取生辰纲中写天气酷热难当,杨志队伍内部发生矛盾,为生辰纲被劫埋下伏笔。本文也采用这一写法,请你找出一处伏笔,并说明其效果。(4分)(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17题。(12分)材料一:形象思维与文章之美人的思维有两种基本形式: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是借用形象来思考问题,是具体形象的变幻:逻辑思维是借用概念来思考问题,是逻辑的推演。 一般认为科学多用逻辑思维,艺术多用形象思维。但写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两种思

16、维都会用到。在写作过程中,从宏观方面看,逻辑思维管主题思想的推演,形象思维管意境的创造;从微观方面看,逻辑思维管语法的严谨,形象思维管修辞的灵活。我们读文学作品,实际上是在接收、玩味纸上的形象。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只给你“春蚕吐丝”“蜡炬成灰”这两个形象,你去想吧。形象思维之下,人们想了一千多年,有了琢磨不尽的美。是啊,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李商隐。作品中的形象虽然是具体的,但它已不是自己而另有了象征。人除了个体的思维,还参与群体思维,互相交流磨合。人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形象模块”,一一对应内心的某种情绪。比如绘画中,蓝色为冷,红色为热,黄色为暖。生

17、活中,东风表欢悦,西风表悲愁。作者在抒情时不直接说出那个“情”字,而取一个形象来指代,美就这样产生了。辛弃疾本来要说愁,说出口的却是“天凉好个秋”;孟郊本来要说中榜后的狂喜,说出口的则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它们都是用相应的形象来进行象征、比喻。所以,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形象思维把许多形象的模块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不分先后,没有因果,相互融合,浑然一体。这种随机组合,依据背景、语境的不同,可以变幻无穷。同是面对秋天的树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积极兴奋的;“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是消极愁怨的。有时还将物、人的形象相融,像中国古代山水画,于深山古寺、

18、茂林修竹间,点上几个小人儿。李渔的小品文中有一段写芭蕉:“蕉之易栽,十倍于竹,一二月即可成荫。坐其下者,男女皆入画图。”明明是写蕉,却突然请来人的形象,人的灵魂转附于蕉叶之上,顿然满纸生辉。总之,文章是靠形象的形状、颜色、声音、寓意等来创造和平衡美感的。(作者:梁衡。有删改)材料二:文章写好了能给读者创造一个美好的意境,让读者如入仙境。第一层是形境,客观形象的美,是靠形象来说话的。要求干净利落,如在眼前。凡属于我们眼睛看到的外界的东西,作者移来纸上,再现场景,有声有色,这样制造出来的美的意境都属于“形境”注意,只是眼睛看到的,心里想到的不在此列。 第二层是情境,抒情的美。凡属于作者内心的情绪,

19、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作者移来纸上感动读者,引发共鸣,这样制造出来的美的境地都属于“情境”。第三层是理境,哲理的美,就是讲道理,为什么美。北京有很多房子盖得稀奇古怪,老百姓就编了很多段子来讽刺,但是建筑师说我这个多么多么好,还得过奖。李瑞环先生评论这个事情时说什么叫好呢?一个东西,外行说好,内行能讲出好在哪里,那这个东西就是真的好。文章写作也是这样,你将客观的形象、内心的感情塑造了一种美,这还不够,最后还要能讲出美的道理,它为什么美。所以在文章中哲理的美这一层是非常难的。(选自梁衡形境、情境、理境,文章的三层之美,有删改)15.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材

20、料一开篇介绍两种思维的不同,是为了突出写作中形象思维优于逻辑思维。B.材料一的标题是一个并列短语,点明了论题,简洁明了,启发读者一探究竟。C.蓝色为冷,红色为热,黄色为暖,这就是人们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形象模块”。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典型形象,极具文采和说服力。16.小语认为材料一第段均介绍了“形象”与文学作品的关系,这三段的顺序可以调换。你赞同她的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看法。(5分)17.材料一阐述了形象思维与文章之美,材料二中的三层境界与其有相似之处。请你结合所学和材料一的阐述,从“三层境界”的角度具体阐述天净沙秋思创造的“美”。(4分)(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

21、20题。(12分)材料一:2023年全国“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开幕。国家队代表、体育协会、合作企业、社会各界群众健身代表、新闻媒体等约4000人参加。8月8日前后,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围绕“全民健身,绘就幸福生活”主题,加大优质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组织开展全年龄、多项目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提供免费的高水平科学健身指导,将训练备战与健身指导相结合,推动国家队运动员、教练员进学校、进社区,传播积极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选自人民网,有删改)材料二:在家门口,市民运动有了好去处。2024年1月14日,记者从泉州市洛江区获悉,为有效缓解市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实现学校体育设施

22、与民共享,该区首批12所学校体育场试点向社会开放。据悉,自学校体育场对外开放以来,吸引了周边群众包括学生、村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等一批又一批的人来校运动、锻炼。开放学校运动场这一举措既提升了学校运动设施的利用率,促进资源共享,还有效提升周边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从校园的热闹程度就可以看出,体育场地向群众开放这一举措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回应了民生需求,更推动了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为全面实施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我校实施体育场所对外开放,开放的人群主要是社区群众和学生,上学期间开放的时间是晚上6:40到7:40,节假日开放的时间是每天下午4:00到晚上9:30,开放的场所主要是篮球场、室

23、外乒乓球场、足球场等场所。”洛江区实验小学副校长彭池水说道。首批12所学校体育场试点向社会开放为群众提供家门口锻炼的好地方,打通了全民健身“最后一公里”材料三:2023年8月8日是我国第15个“全民健身日”,今年的主题是“全民健身 绘就幸福生活”。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全民健身日来临前,某市统计局于7月深入该市八个区县开展实地调研。收取中小学负责人及家长问卷累计7396份,全面了解中小学生锻炼情况。18.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2023年全国“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吸引了社

24、会各界群众健身代表参加。B.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围绕活动主题,多措并举,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C.为了实现学校体育设施与民共享,洛江区所有学校体育场向社会开放。D.学校篮球场、室外乒乓球场、足球场等场所的开放提高了资源利用率。19.阅读材料三中的图片,你读出了哪些信息?请简要概括。(3分)20.育才中学开展“我运动,我健康”主题活动,作为学生会文体部的成员,请你结合三则材料,给本次活动拟写一份倡议书。(6分)倡议书同学们:为了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学校开展“我运动,我健康”主题活动。学生会文体部给大家提出以下倡议:一、 ;二、 ;三、 。育才中学学生会文体部2024年4月18日

25、三、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60分)汽车导航里有这样一句话:您已偏航,已为您重新规划路线,请在合适的位置掉头。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开车,对人生也有非常深刻的启迪意义。有的人选择在合适的位置掉头,有的人明知已偏航却仍执意走下去,最终探索出了新的道路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与感悟?请以“我选择掉头”或“我选择不掉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定文意;不要套作,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福建卷)语文全解全析(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一律

26、无效。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的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你考试顺利!一、积累与运用(23分)1.在整理资料时,小语发现同学们经常会把古诗文中的“燕”和“雁”混淆,他打算围绕这一现象向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理解。请你帮他将发言稿中空缺的诗文名句补写出来。(8分)孔子曾说:“,。”探究式学习其实就是学思结合的体现。在学习古诗文时,我们经常把“燕”和“雁”混淆。究其原因,还是大家对这两种意象的特点把握不到位。“燕”在古诗词中往往是春天、爱情等美好

27、事物的象征。浣溪沙中,晏殊慨叹“,”,既流露了对繁华易尽的无奈,也传达出看到旧识重来的欣喜,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在一起;钱塘湖春行中,白居易用“,谁家新燕啄春泥”生动地展现了初春的蓬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初春的喜爱之情。“雁”在古诗词中往往抒发征人游子的感伤情绪。使至塞上中,王维用“,归雁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诗人漂泊无定的感受;次北固山下中,王湾借用“雁足传书”的故事,写出“,”,寄托自己在羁旅中的乡思愁绪。【答案】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几处早莺争暖树 征蓬出汉塞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作时,注意易错字的书写,如“罔

28、”“殆”“蓬”“雁”等。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9分)福建倚山临海,自古就是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文化融合区 (y)。传承八闽大地熠熠生辉的华彩文脉,拥有侨务大省、“海丝”核心区的独特优势,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福建故事,具有深厚的历史底 (yn)、多元的文化形态和( )的世界舞台。一个大国发展兴盛,必然要求文化传播力、文明影响力大 (f)提升,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中,实现软实力和硬实力( )。东海之滨,闽人追求开放的脚步从未停歇,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上扮演着( )的角色。透过福建这扇窗口,使国际社会看到了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29、。(3分)(2)依次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宽阔 珠联璧合 举足轻重B.宽阔 相得益彰 无足轻重C.广阔 相得益彰 举足轻重D.广阔 珠联璧合 无足轻重(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透过福建这扇窗口,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B.通过福建这扇窗口,使国际社会看到了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C.透过福建这扇窗口,国际社会看到了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D.通过福建这扇窗口,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答案】(1)域 蕴 幅 (2)C (3)C【解析】(2)本题考查词语的理

30、解与辨析。“宽阔”指(心胸、见识等)开阔,不狭隘。“广阔”指广大宽阔。结合后文中的“世界舞台”,可知应选“广阔”。“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珠联璧合”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凑在一起。由前文中的对象“软实力和硬实力”可知“相得益彰”更恰当。“无足轻重”指无关紧要。“举足轻重”指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二者意思相反。根据语境,第三空应选“举足轻重”。(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画横线的句子成分残缺,“透过”和“使”同时使用,使得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使”3.名著阅读。(6分)校园艺术节期间,文学社开展“我为经典人物代言”的创意活动。请你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话

31、“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联系阅读经历,谈一谈你读过的名著中哪个人物是勇敢追梦、努力圆梦的代表。【答案】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作为一名无私的革命战士,他的梦想就是“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在他追梦的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与挫折,战场上的搏杀。感情上的波折、工地上的磨难,都没能使他倒下,反而使他更加勇敢坚强。即使最后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依然投身于写作,以另一种方式践行生命的誓言。保尔凭借钢铁般的意志和忘我的革命献身精神,为梦想奋斗终身,无怨无悔。【解析】本题考

32、查对名著阅读的感悟。抓住题干关键词“追梦”“圆梦”(须答出人物为实现梦想做出的不懈奋斗与努力),在此基础上围绕人物的“奉献”精神,结合名著具体内容进行阐述即可。二、阅读(67分)(一)课外诗歌鉴赏(7分)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晚望睛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注】此诗作于李白被赐金放还,游览宣城之时。谢朓北楼,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谢脁是南北朝时期南齐的著名诗人,少有才名。江城:泛指水边的城。两水:指句溪和宛溪。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人用极凝练的形象语言,写早晨登上谢朓楼远望的秋景与秋意。B

33、.首联开门见山,全诗塑造的艺术形象都是从一个“望”字生发出来的。C.颔联巧妙使用比喻,表现宣城如画般美丽的景色。D.“谁念”指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强调诗人对谢公的怀念。5.请分析颈联“寒”与“老”二字写出了怎样的秋色,并联系尾联说说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答案】4.A5.“寒”是寒冷的意思,指由于炊烟之寒,连橘柚也浸透寒意;“老”是苍老的意思,由梧桐之“老”引入诗人心神之“老。颈联描绘了一片苍凉寂寞的秋色。尾联慨叹自己“临风怀谢公”的心情无人能理解,既表达自己对谢公的怀念之情,也表达政治失意的惆怅、落寞之情。【解析】4.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A项,由“山晚望晴

34、空”可知诗人登上谢朓楼的时间是傍晚。5.本题考查赏析诗句及分析思想感情。作答本题理解诗句意思是关键。作答第一问时,要理解“寒”和“老”二字的意思,“寒”表示寒冷,“老”表示苍老,二字指出秋色的特点是苍凉寂寞。作答第二问时,要明确尾联的意思,即“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眺北楼来,迎着萧瑟的秋风,怀念谢公呢”由此联和注释中的“作于李白被赐金放还”可知表达了诗人对谢公的怀念之情,以及政治失意的惆怅、落寞之情。(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汉武帝时,大苑之北胡人有献一物,大如狗,然声能惊人,鸡犬闻之皆走,名曰猛兽。帝见之,怪其细小。及出苑中,欲使虎狼食之。虎见此兽即低头著地,帝为反观见

35、虎如此欲谓下头作势起搏杀之。而此兽见虎甚喜,舐唇摇尾,径往虎头上立,因溺虎口,虎乃闭目低头,匍匐不敢动,溺毕下去,下去之后,虎尾下头起,此兽顾之,虎辄闭目。后魏武帝伐冒顿,经白狼山,逢狮子。使人格之,杀伤甚众,王乃自率常从军数百击之,狮子哮吼奋起,左右咸惊。王忽见一物从林中出,如狸,起上王车轭,狮子将至,此兽便跳起在狮子头上,即伏不敢起。于是遂杀之,得狮子一。还,来至洛阳,三十里鸡犬皆伏,无鸣吠。(选自博物志卷三异兽,有删改)【注】溺:“尿”的古字。冒顿:秦末汉初匈奴单于名。常从:侍从,随员。狸:兽名。即野猫。轭:车辕前端驾在牛马颈上的曲木。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6、(3分)A.帝为反观/见虎如此/欲谓下头/作势起/搏杀之 B.帝为反观见虎/如此欲谓下头/作势起/搏杀之C.帝为反观/见虎如此/欲谓下头作势/起搏杀之 D.帝为反观见虎/如此/欲谓下头作势/起搏杀之7.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加点词方法提示然声能惊人查阅词典选择义项然:正确,对。这样,那样。连词,表示转折,可是,却。(1)然: 怪其细小联系课文解释词义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2)怪: 左右咸惊联系成语解释词义百废咸举(3)咸: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此兽顾之虎辄闭目。(3分)(2)于是遂杀之,得狮子一。(3分)9.本文介绍了汉武帝及魏武帝时期的两只异兽

37、,请你说说二者有什么相同之处,并说说你从文中得到的启示。(4分)【答案】6.C7.(1)连词,表示转折,可是,却;(2)惊异,感到奇怪;(3)皆,都。8.(1)猛兽转过头来看它,老虎就闭上眼睛 (2)于是人们就击杀了它,得到了一头狮子9.相同之处:体型小,动物都很害怕它们,甚至能让高大的猛兽臣服。(2分)启示:不要小看任何人或事物,即使是看起来弱小的或不起眼的。(2分,言之有理即可)【解析】6.本题考査文言文断句。解答本题,首先要疏通句意,然后根据句意分析判断。这句话的意思是:武帝的看法恰恰与众相反,他看到老虎这副模样,认为老虎是打算低头蓄势,将会跃起身来搏击并杀死猛兽。据此不难断句。7.本题

38、考查文言词语释义。考生可根据所给方法提示推断文言词语意思。第(1)空,结合文言文语境,此处指异兽虽像狗一样大,但声音使人吃惊,将给出的义项代入验证,可知此处“然”表示转折,意为“可是,却”。第(2)空,联系课文可知,“固以怪之矣”中“怪”意为“惊异,感到奇怪”,故这里也是此意。第(3)空,联系成语可知,“百废咸举”意思是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故此处“咸”意为“皆,都”。8.本题考查文言文重点语句的翻译。翻译时,运用“直译+意译”的方法:先字字落实,再根据语境进行“调”“补”“删”,使表达自然通顺,意思完整无误。此外,还要注意将关键词和句式翻译准确。注意(1)句中“顾”“辄”的

39、翻译,(2)句中“遂”的翻译,以及“得狮子一”句式应调整为“得一狮子”。9.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即可,如第一段“大如狗”“帝见之,怪其细小,(表明此兽体型小)“然声能惊人,鸡犬闻之皆走”“虎见此兽即低头著地”“匍匐不敢动”(表明此兽能使鸡犬害怕,能使老虎臣服)。再如第二段“如狸”(像野猫,表明此兽体型小)。“此兽便跳起在狮子头上,即伏不敢起”(表明此兽能制伏狮子)。由此可得两只异兽相同之处:体型小,动物都很害怕它们,甚至能让高大的猛兽臣服。启示结合文言文内容作答即可。参考译文:汉武帝时,大苑国北面有胡人献来一只动物,像狗那么大。可是叫声使人吃惊,鸡和狗听到这声

40、音都纷纷奔逃,人们称它为猛兽。武帝见了,对这猛兽长得小感到奇怪。等到将它放出林苑的时候,想让虎狼吃掉它。老虎见了这猛兽,马上把头低下来贴到地上,(周围的人都认为老虎胆怯,)武帝的看法恰恰与众相反,他看到老虎这副模样,认为老虎是打算低头蓄势,将会跃起身来搏击并杀死猛兽。然而这猛兽见了老虎十分高兴,它舔舔嘴唇,摇摇尾巴,径直跳到老虎头上站着,然后往老虎口中撒尿,老虎只是闭着眼低着头,趴在那儿一动也不敢动,这猛兽撒完尿后才从虎头上下去,下去之后,老虎尾巴低垂,稍稍抬起头,猛兽转过头来看它,老虎就闭上眼睛。后来,魏武帝曹操讨伐匈奴单于冒顿,途经白狼山时,遇上了狮子。武帝派人与狮子格斗,死伤很多,武帝就

41、亲自率领卫队几百名士兵围攻,狮子咆哮怒吼着一跃而起,四周的人都惊恐不已。忽然,武帝看见有个怪兽从林中出来,样子像野猫,跳上武帝的车轭,狮子将要过来,这怪兽就跳起来站到狮子的头上,狮子马上伏地,不敢起来。于是人们就击杀了它,得到了一头狮子。回程,来到洛阳,三十里鸡犬都伏在地上,没有鸡鸣狗吠的声音。(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0分)水壶上的“祖国” 田佳玉 吴安宁 1950年,朝鲜战场上炮声隆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响彻祖国大江南北。他挥别父母,报名参军,心里满是即将穿上绿军装的兴奋。闷罐列车晃晃荡荡把他们带到了训练基地。在这里,他终于穿上了日思夜想的绿军装。肥大的军装套在

42、稚嫩的肩上,昔日的毛头小伙儿竟也添了几分成熟。他把腰带紧了又紧,展展衣服上的褶皱,不住地抚摸着帽子上的红五星。新发的绿漆水壶上也画着“八一”字样的红五星,背在身上别提多精神了。他捧在手里上看下看,怎么也看不够,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他拿起小刀,坐在地上往水壶上一笔一划地刻着什么。 战友不解:“这是干啥呢?”“新发的水壶,得刻上字,拿混了我可舍不得!”天刚擦亮,他就投入训练。据枪瞄准时,班长让他们将水壶挂在枪口处负重加压。时间一长,他好像与水壶达成了某种默契,他们就像是一杆秤的两端,平衡而和谐。训练中,他目光如炬,汗珠滴落,双手却依旧稳稳地支撑着枪托,枪口的水壶不见丝毫晃动。很快,3个月的新兵训练

43、一结束,他们便踏上列车奔赴前线。车上,连长做动员并配发武器。虽然每天都在和武器装备打交道,但接到弹夹的那一刻,他分明觉得比平时要重一些,连长眼神里似乎也多了些意味。涟川、铁原、华川、洪川,他一遍遍重复着地图上一个个陌生的地名。那时的他还不知道,他将在这些地方经历一场场生死战斗。转眼月余,他已经成长为一名英勇的战士。这一次又是一场硬仗,他们的阵地是志愿军屯集转运物资的重要战略交通枢纽。而他们作为炮兵担负的任务就是死守阵地,掩护前方战友。鏖战持续了几天几夜,他和战友趴在壕沟里,仔细盯着敌人的一举一动。他举起水壶,想再酣畅地饱饮一大口时,满满的一壶热水却早就冻成了冰疙瘩,没从瓶口流出一滴水。敌军发了

44、疯似的发起猛攻,炮弹雪花般砸向阵地,高地上没有任何可用的掩体,连炮架也被打坏了。没有炮架,他就扛起炮筒:“咱们的迫击炮可不能停啊,战友们还没撒下来。”炮弹在敌人中炸开,扛着炮筒的他一次次被震倒在地,又一次次口鼻流血地爬起来。忽然,“扑通”一声,身旁的机枪手仰面倒下。机枪手捂着胸膛,躺在雪地上艰难地喘着粗气,“水水”他的胸腔里就像是塞满了棉花,每一次吸的气好像刚到嗓子眼就又呼出去了,胸口疼得像要炸裂一样。他颤抖着,将水壶死死抱在怀里,贴在身上,想用自己的体温化开壶里的冰疙瘩。当水壶接触皮肤,刺刀般锋利的痛觉盖过了寒意,一股冷飕飕的风声直直地钻入耳朵,在身体里蔓延。他咬咬牙,却将水壶抱得更紧。他想给战友喝口水,哪怕只是一滴也好啊。 拿起水壶,一滴,两滴仅有的几滴水滴进机枪手干裂的双唇间。敌人再度发起猛攻,他猛地抬起头,擦干泪水模糊的双眼,颤抖着扛起炮筒,对准了敌人的方向他牺牲在了那片冰冻的土地上,身边那个尚未捂热的水壶一直陪伴着他。在军史里,人们或许可以隐约看到他的身影:志愿军部队在极度疲劳、粮弹缺乏的情况下,在每一个阵地上都与敌军展开反复争夺,并不断地以反击大量杀伤敌军。 70多年后,当人们小心翼翼地翻开那片埋藏了战火与硝烟的土地,用小刷子轻轻拂去泥土,人们发现了那个刻着字的军用水壶。深埋在地下70多年,瓶口的软木寒早已不见踪影,壶身上的绿漆脱落殆尽,斑斑锈迹让人辨认不出它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第二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