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周村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57008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周村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周村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周村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周村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周村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3 题。在浩瀚的宇宙中,时间的指针轻轻yu过,定格在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此刻,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甲)着人类智慧的光芒,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如同一条巨龙,(乙)。随着点火指令的下达,火箭冲破地心引力的束缚,托举着嫦娥六号探测器直刺苍穹,成功向着月球进发。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进入地月转移gu道,开启了一场(丙)的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它的目的地,是月球背面那神秘莫测的南极艾特肯盆地,一个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新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将采集珍贵的月壤样本,为人类对月球的认知增添新的篇章。

2、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横线处应填的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跃 zi f 规 B. 跃 zi f 轨C. 越 zi f 轨 D. 越 zi f 规2.文段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闪烁 整装待发 前所未有 B.闪耀 整装待发 无与伦比C.闪耀 蓄势待发 前所未有 D.闪烁 蓄势待发 无与伦比3.关于文段中的语句表达,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浩瀚的宇宙” “智慧的光芒”都是偏正短语,类型相同,因此“浩瀚”“智慧”都是形容词。B.“直刺苍穹”“神秘莫测”两个短语类型不一样。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C.“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如同一条巨龙”一句运用

3、比喻生动形象,令人产生“巨龙”咆哮着冲向云霄的联想。D.“在这个过程中,将采集珍贵的月壤样本,为人类对月球的认知增添新的篇章。”画横线的这一句存在语病,缺少主语。4.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淄博持续火爆的原因,难道烧烤算得上顶级美食吗?还是淄博市政通人和?亦或是其深厚的文化底蕴?B.2023年初上映的电影满江红中,岳飞亲笔留下遗言,开头是:“鹏举绝笔,以明心迹”。实际上,岳飞是不可能用字来自称“鹏举”的。C.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扎根特教讲台,坚持做一件事让听障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学习开口说话。D. “这一盏叫做省油灯。” 古灯博物馆的馆长介绍:“这种灯起源于唐代

4、,灯是空心的,下面注满冷水,灯在燃烧时,可以减缓灯油的挥发。”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回延安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诗。全诗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B.古人常用字、谥号、籍贯、官职、做官地、书房名等称呼一个人,如欧阳文忠公集中的“文忠”是谥号;杜工部是用官职称杜甫。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 “令尊” “令堂”尊称自己的父亲母亲, “贤弟” “贤侄”则称对方弟弟及侄辈。D.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是民间口头创作。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 愚公移山就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6.以下是对于旅伴的认识与选择,你认为填写在横线上衔接最恰

5、当的一项是一个人的旅行可以随意地走走停停,凭兴而起,随心而往。但面对未知的旅途,倘若身边有一个合适之人结伴同行,也不失为一个优良选择。 。如果你能找到这样的旅伴,那就证明你的本次旅行已经成功了一半。在很多人眼中,结伴出游本质上是为了合乎经济原则、坚持安全至上、贯彻团队精神。同样被波光粼粼的水面吸引,身边之人却只想着如何一品传闻已久的西湖醋鱼。这样一来,便与刘禹锡所言的朋友圈“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背道而驰了。其实不然,不论你一开始基于何种原因寻求旅伴,都应将志趣相投作为考核的第一要素。试想,倘若你面对西湖美景时,不禁喟叹“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A. B. C. D. 初中学业水平

6、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2页 (共8页)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7分)7.默写填空。(8分)4月5日,淄博第三届“花朝节”开幕。学校开展“跟着诗文去赏花”活动,请梳理那些开在古诗文里的“花”。春意悄至,花草复苏,正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所言(1)“,。”春去花谢,哀伤渐浓,晏殊感慨(2) “,” (浣溪沙),李商隐慨叹(3) “,(无题)。然而,花落岂无情?面对落花,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由衷赞叹其(4) “,”的奉献精神。8.阅读下面的两首古诗,选出鉴赏有误的一项。(3分)【甲】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7、。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乙】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注释】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同仇:共同对敌。泽:同“襗”,内衣,如今指汗衫。作:起。裳:下衣,此指战裙。A. 蒹葭每章开头均以景起兴,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烘托所思不见的怅惘心情。B. 无衣每章开头都采用了问答式的句法。一句“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

8、慨。C.两诗都是抒情诗,兼葭是一首热情的恋歌,表现对爱情大胆执着的追求;无衣是一首激情澎湃的战歌,表现军民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D.两诗都使用重章叠句,分别为三章:蒹葭暗示时间变化,几度求索;无衣从情绪到行动,自始至终充满激情。因此朗诵时均要平稳,不必跌宕起伏。9.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后面问题。(16分)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壤,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节选自颜氏

9、家训)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谥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也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节选自颜氏家训)【注释】互利:专注敏锐。荒芜:杂草丛生,田地流发。此处指学业荒废。坎壤(ln):困顿,不得志。因循:守旧法而不知变更。此处指不愿重新学习。面墙:指不学之人如面对着墙,一无所见。(1)根据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语。(4分)文言字词方法释义固须早教查阅字典:结实, 牢靠 安守, 坚守 应该A犹

10、不遗忘课内迁移:犹得备晨炊(石壕吏)B此并早迷而晚寤也参考成语:寤寐求之C便称迟暮随文断义: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D(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然人有坎壤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B.失于盛年战于长勺(曹刿论战)C. 曾子七十乃学 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D.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人不知而不愠(论语)(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6分)(4)两篇选文都在谈论有关学习的话题,请说说作者主要提出了哪些观点。(3分)三、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 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1013题。(15分)从“国”字说爱国在字典上,爱国就是爱自己的国家,简单

11、的几个字就给爱国下了定义,而在现实生活中,什么是爱国、该怎样去做才算是爱国?让我们从“国”字说起。古汉字中, “国(国)”字的组成有外面一个大“口”和里面一个小“口”;这两个口,意思是不一样的。外面的大“口”,表示的是国家有四方疆域;里面的小“口”,表示的是人口;而“一”, 则表示土地;此外,还要执有“戈”的军队来保卫国家的土地、人口和边疆。上述的大“口”、小“口”、 “一”还有“戈”等元素,构成了国家的几个基本要素土地、人口、国界、军队等,表达了古人造字时对“国”概念的认识,对于我们今天如何爱国仍然有所启示。“国”字在现代汉语中主要表示国家、祖国等含义,但在古代,国的概念是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

12、变化的。殷商时期没有“国”的概念,国即城邑,是人们聚居的地方;春秋时期,国多指代诸侯国,如齐、楚、燕、赵等。后来,国又引申为国都,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到“去国怀乡”, “去国”即离开京都。此外,国还可作地域、地方讲,如王维相思中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其中南国即指岭南地区。从古至今,国字的写法、含义虽在不断变化,但始终保留了代表土地的元素。的确,一个国家的国土山河,不只是自然风光,更是国家主权、财富,是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础。因此,热爱祖国首先是从热爱国土开始,每一个爱国者都必须像爱惜自己身体发肤那样爱惜每一寸山河。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秦国人民在抵抗西戎入侵时就豪迈地唱起了无衣:“岂曰

13、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谁说军备不足?我愿与你同披一件战袍,共赴战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场;汉唐时期,戍边的将士们常常一边在戍客思归、于边关苦寒中思念家园,又一边在保家卫国、于孤城万仞下守卫家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长风万里,吹不灭热血激昂,征战年年,征不尽壮志凌云。近代以来,面对国家的山河破碎、风雨飘摇,陈天华心痛悲愤“好个江山忍送人”,黄遵宪仰天长问“寸寸山河寸寸金,倚离分裂力谁任”,“”爱国之心首先就根植在本土的大地上,爱国就从爱脚下的国土开始、把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作为自己神圣的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A)“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14、,一山一地、一城一池,都是人民的居住地一个国家中比土地更重要的,是这片土地上的人,是组成这个国家的广大人民.国,是为护民而存在,没有人的存在,何来土的必要? “上下同欲者胜”,其实这不仅指军队内部的上下一心,更是指全国人民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和衷共济。拥有这样的力量,国家就有希望,民族就有希望。实实在在的民众幸福是最重要的,让生活在这片国土上的人民能过得幸福安康,就是我们最根本的奋斗目标爱国,是爱土地,更是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位同胞手足。除了山河国土与广大人民,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文化“国”字的演变本身就是汉字文化的体现。文化自信,是民族自豪地传承古今,是精神富足地走向未来。在实践

15、爱国的道路上,没有学习传统文化的内容,没有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没有领悟传统文化的精神,这样的爱国是脆弱的,是贫乏的,是不堪一击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这是我们每个人的一份“守土有责”守文化的根基不断、守精神的土壤不腐,用我们个体的文化修养,构筑中国文化这道万里长城的绵延不绝。(B)爱国,不只是一个定义,而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它根植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爱我们的国土、爱我们的人民.爱我们的文化,这是一种毋庸置疑的天性,也是一种人人有责的豪情。10.填写下面的思维导图,梳理

16、文章的结构。(4分)11.联系上下文,请在第段横线上补充合适的理论论据。(要求写出人物及其名言,3分)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对“国”说文解字引入话题,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及阅读兴趣,也能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B.文章中多处引用诗经岳阳楼记等经典诗文、名句,正是文中阐述的“文化自信”的体现。C.第段首句“除了山河国土与广大人民,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文化“国”字的演变本身就是汉字文化的体现”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D.第段中画线句强调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从反面论证“爱国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守住文化的根基”,使论证更充分、更有说服

17、力。13.以下语段材料如果放入文中,A、B两处,哪一处更合适?请说明理由。(5分)只有在文化自信的沃土上,才能盛产“位卑未敢忘忧国”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二) 阅读下面的文章, 回答1417题。(20分)摇晃的世界赵霞我和三岁的儿子一起走在田间。这初春的阳光,照在哪里都有些毛茸茸的。“这是什么?”他问。“南瓜。”我答。“哈哈,”他笑起来, “南瓜,它是很难的瓜。“这是什么?” “芥菜。” “芥菜,哈哈, ”他又笑, “借来的菜。”回到家里, 桌

18、子上放了一筐猕猴桃,他指着里面的毛果子:“猕猴桃,这是迷路的猴子的桃。”我看他又笑又跳地把南瓜、芥菜和猕猴桃的这个世界摇来晃去,几乎颠翻,一时也恍惚了。在那一刻,这个世界的坚固和稳当从我的感官里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那么一点混沌和迷蒙,似曾相识。我好像也微微地摇晃起来。那是在什么时候啊铁锅里的汤咕咚响着,妈妈抓一把粉丝,丢进汤里。我站在灶台边的方凳子上,瞧着白色的粉丝簌簌而下,顷刻软软地跌在水里,多么奇妙。更奇妙是粉丝汤端出来了,外祖父一边夹起粉丝,一边说道:“瞧,这粉丝有 鼻头 。”在我听来,这是多么难解的一个世界。我忍不住问:“粉丝的鼻头在哪儿?”外祖父用筷子挑起一根透明的粉丝,指着上面凸

19、起的一小团白色。可不是像它的鼻头嘛!这普通的食物在我眼里立刻变得特殊起来。它的鼻头,是不是闻得见汤里的气味?既然有了鼻头,它就不再是一根普通的粉丝了,它会介意被我们一口一口吞下肚吗?吃粉丝的时候,它会小心地避开它的鼻头,好想那样至少表达了一点儿抱歉的意思。直到有一天,我猛地醒悟了,外祖父所说的“鼻头”,其实是“别头” ,在越地方言中是指一切纠结成团之物,与我想象中的鼻头实在相去甚远。霎时,我从微微的迷醉中苏醒过来,摇晃的世界立定了。现在,我们喝着开水。儿子会说:“开水,是打开的水。”厨房里摆着新鲜的蔬菜,他又说:“蔬菜,是看书的菜。”他指着薯片:“这是老鼠数过的片。”我的世界再一次经受着摇晃。

20、我们一起读图画书。翻开封面,他说:“瞧,封面,这是有风的面。”一边说着,一边扇动硬装的封面。有风从我们脸上拂过去。故事里有稻草人,他从床上站起来,努力用头倒撑着身子,翘起一只脚来,说:“倒草人。”马路上,一辆大巴车开过去,他数道:“大巴(八)车, 大九车,大十车。”我跟着他,学习重新观看这个世界的各种姿势。歪着头看,侧着身看,倒过来看,从手指头缝里往外看。我们经过一棵大树,他指着自己的脚、身体、头发,说:“这是我的根、茎、叶。”我们去湖边看小鱼,鱼少得很。他点着头,说:“今天是少鱼日。” 我们一起念儿歌:“谁会飞?乌会飞。”他说:“毛巾会飞,猫会飞,狗会飞,人会飞,我会飞。”我们谈做梦。我说,

21、昨天晚上我没有做梦。他说:“昨天我做了一个梦,是空的,里面什么也没有。”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6页(共8页)哈哈,他是怎么想的?一个梦,打开来空空的,比起什么梦也没有做,的确要有意思得多。有一天,朋友带给他一样礼物。我们一起拆开漂亮的包装盒。盒子里卧着一个漂亮的杯子。我把杯子擎起来:“看,好漂亮的杯子!”他却兴奋地探手到盒子里,捧出里面用来垫衬杯体的一大团揉得皱皱的细碎纸条我都不记得是什么时候起,礼物盒里有了这样的碎纸条。“看,好漂亮的稻子!”他把“稻子”扬起来,看着它们落到地板上,再捡,再扬,高兴得咯咯笑:“我喜欢这个礼物。”我扬一扬手里的杯子,试图让他把礼物看完整些。不,他只忙着扬

22、他的“稻子”,在客厅里跃跳、欢笑。我握着杯子,有些落寞地站在旁边。真的,是从什么时候起,我们把一个杯子的价值看得比一团碎纸条更高了呢?大约就是从我们的世界停止那种令人神迷的摇晃开始的吧!(选自每个人都是挖呀挖的孩子,明天出版社2020年5月版,有校改)14.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儿子的表现带给“我”的思考联想起自己儿时吃粉丝,误把“别头”听成“鼻头”以树自比,起名“少鱼日”,念儿歌等收到礼物时,15.根据提示,阅读赏析文中画线句子。(6分)(1)这初春的阳光,照在哪里都有些毛茸茸的。(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我忍不住问:“粉丝的鼻头在哪儿?”外祖父用筷子挑起一根透明的粉丝,指着

23、上面凸起的一小团白色。可不是像它的鼻头嘛!(从语气的角度赏析)16.文中的儿子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有哪些相像之处?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以下内容简要分析。(6分)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选自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7.文章的题目“摇晃的世界”,换成“儿子的世界”好不好?为什么? (4分)四

24、、名著阅读(共10分)18.以下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这是作者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当时作者已经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这本书是作者的自传。B.小说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C.这本书的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都相当出色,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D.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形象地告诉青年一代,什么是共产主义理想,如何为共产主义理想去努力奋斗。19. (1)依据骆驼祥子原著,给下面三幅插画排序。(3分)(2)老舍是杰出的语言大师,在骆驼祥子一书中他用鲜活纯净、质朴简练的语言塑造

25、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塑造人物时,常借语言来凸显人物性格,以下两句话分别出自书中哪位女性之口?请分别用一个形容词描述她俩的性格特点。(4分)A. “祥哥,我把东西都收拾好了。”B. “祥子!你要是还没吃了的话,一块儿吧!过来先吃碗饭!毒不死你!两碗老豆腐管什么事! ”A是 ,性格 B是 ,性格 五、写作(60分)19.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题目一:淄博“淄”味题目二:下面这段话给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以“门”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门,有有形的,如家门、校门、店门、城门有无形的,如沟通之门、友谊之门、成长之门、心灵之门门关着,是障碍;门打开,就打开了通道

26、。要求:(1)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答案:一、共计18分+12分(每题3分)1. B 2. C 3. A 4. D 5. C 6. D 8. D 9(2)C 12. C 18. A二、共计21分7.每空1分,共8分。答案略。9. (共13分) (1) 应该;还; 醒, 醒悟; 指时间晚。 (意对即可, 4分)(3)曹操、袁遗到了老年就更专心致志地学习,这都是从小学习到老年仍不厌倦的例子。 (重点词“笃”1分,判断句“皆”1分。语意通顺1分。共3分)幼年就学习的人,就像太阳刚升起的光芒;老年才开始学习的人,就像手持燃着的蜡烛在夜里行走,这

27、总比闭上眼睛什么也看不见的人要好。 (重点词“如” “贤”各1分,语意通顺1分。共3分)(4)示例:学习要趁早。年轻时因为一些事情而耽误了学习,那么年纪大了也应该继续学习,不能自暴自弃。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都不晚,就算晚年才开始学习,也可以取得成绩。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放弃学习。(一点1分,共3分,若抄文言文观点句,也可给1分)三、共计32分(一) (共12分)10.A.什么是爱国、该怎样去做才算是爱国? B.热爱祖国就要爱我们的人民 C.热爱祖国就要爱我们的文化D.爱国就是爱我们的国土、爱我们的人民、爱我们的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每空1分,4分,意对即可)11.艾青真挚、炽热地问答“为什

28、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舒婷“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余光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作者1分,名句恰当即可得2分,共3分)13.(5分)示例:放在(B)处合适(2分)。因为这段话强调的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根据文章内容第六段议论的就是“爱国就要爱我们的文化”,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才呈现出一辈辈的爱国志士,而第四段谈的是爱我们的土地,还没有谈到文化自信上来(3分)。(二) (共20分)14.(4分)重新定义果蔬名称 明白了要向儿子学习重新观看这个世界的各种姿态重视垫杯子的碎纸条,当作“稻子”抛扬 认识到成人的世界是固化的,要

29、学习孩子独特的视角15.(6分)示例:(1)“毛茸茸”用词独特、新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初春时节阳光温暖、光线闪耀的美好景象,渲染出温馨、舒适、喜悦的氛围。 (4分,意思对即可)(2)“粉丝的鼻头在哪儿?”使用了疑问语气,表现出“我”听说粉丝有“鼻头”时的惊讶、好奇、不解。 “可不是像它的鼻头嘛!”使用了感叹语气,表现出“我”听到外祖父解释后的恍然大悟、惊喜,表现出“我”的天真。 (3分,意思对即可)16.他们都活泼、可爱、天真、有童趣。儿子关注、热爱生活中平凡的事物,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乐趣; “我”关注、热爱百草园中平凡的事物,在泥墙根一带发现很多乐趣。他们都充满想象力。儿子为生活中平凡事物的名字赋予新的含义,认为毛巾、猫等会飞; “我”认为油蛉发出声音是在唱歌,蟋蟀们发出声音是在弹琴。他们都具有好奇心。儿子询问事物的名称,对平凡之物充满好奇; “我”翻开断砖,寻找小动物。 (6分,每点3分。答出两点即可)17.“摇晃的世界”指孩子眼里的世界不是固化的,而是不确定的,是新鲜、活泼、有趣的,有丰富的含义和价值。孩子对世界独特、全新的认知,动摇了成年人固化的世界。 (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符合文意的答案也可)四、共计7分19.(1)乙一丙一甲 (3分) (2)A小福子 善 良温柔 B虎妞 泼辣粗俗(2分,只要填错人物均不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第二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