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南粤名校2024届高三2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54574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南粤名校2024届高三2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南粤名校2024届高三2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省南粤名校2024届高三2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省南粤名校2024届高三2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东省南粤名校2024届高三2月联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经过大约三百年才实现。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首先,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汉朝人所谓的文学是指学术,特别是儒学,史记中“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所说的文学显然是指学术。到了南朝,文学有了新的独立于学术的地位,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同时,又有文笔之分。刘勰文心雕龙言:“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梁元帝萧绎对文笔之分有进一步说

2、明:“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谓之笔。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萧绎所说的文笔之别已不限于有韵无韵,而强调了文之抒发感情以情动人的特点,并且更广泛地注重语言的形式美,他所说的“文”已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了。其次,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文体辨析可以上溯至汉书艺文志,更为明晰而自觉的文体辨析则始自曹丕的典论论文,他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文赋进一步将文体分为十类,对每一类的特点也有所论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将诗和赋分成两类,并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

3、体物而浏亮”的特点。到了南朝,文体辨析更加深入、系统。文心雕龙和文选对文体的区分更系统,讨论更深入。文心雕龙上篇的主要篇幅讨论文体,分33大类。其序志说:“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数理以举统。”对每种文体都追溯其起源,叙述其演变,说明其名称的意义,并举例加以评论。文选是按文体编成的一部文学总集,当然对文体有详细的辨析。如果对文学只有一种混沌的概念而不能加以区分,还不能算是对文学有了自觉的认识,所以文体辨析是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 再次,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离不开审美特性。所谓文学的自觉,最重要的或者说最终还是表现在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上面所说的“诗

4、赋欲丽”的“丽”,“诗缘情而绮靡”的“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浏亮”,便已经是审美的追求了。到了南朝,四声的发现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再加上对用事和对偶的讲究,证明他们对语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觉的追求,这对中国文学包括诗歌、骈文、词和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而文心雕龙以大量篇幅论述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涉及情采、声律、丽辞、比兴、夸饰、练字等许多方面,更是文学自觉的标志。(摘编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材料二:鲁迅论“文学自觉”,指出其关键乃世情的变化促使思想的新变,遂引起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这种觉醒优点是自尊、自我觉醒,其缺点则是消极避世。他认为世情思想的演变、人之觉醒,乃文学自觉的动因。事实上

5、,思想之活跃、人之价值之重视、精神之摆脱束缚而趋于自由,乃文学自觉之前提。文学自觉是一个渐进的进程。以文字记述事件,表达思想与情性,进而描摹物象,传神写照,怡情悦性,经历了漫长的演进,日益积累了创作的经验与体会。从此,文学的表现内容扩大,文学性日趋明确、丰富。内容的扩大与丰富,不仅关注“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的自然景物之感发,而且关涉“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的广泛的人生悲欢离合。动荡社会中的民生百态,开始进入了建安、曹魏时代作家的视野,尽情展示时代乱离与悲苦人生,抒写个体命运的焦灼忧虑。汉代体物浏亮的大赋,难见个人情性,至此遂发生巨大的变化,王粲登楼赋、向秀思旧赋等,旨

6、在表现个人悲苦以及对他人悲惨遭遇的感同身受,日趋多样和深切。即使实用文体,如阮籍大人先生传、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等,亦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就文学性而论,曹丕“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旨在强调作家才情、生命体验的独特性;陆机“诗缘情而绮靡”,明确主张诗歌应基于个人情感,而有“绮靡”之美;刘勰兼重“风骨”与“情采”,更是基于作家生命活力、体验、才情。 文学自觉,指的是一种自觉之创作意识与状态。为艺术而艺术,仅仅指作家看重艺术,借艺术(文学)表达自己独特的生命意识和人生体验。魏晋张扬文学的个人情性表现、审美追求,打破寓训勉于文学的樊篱,也并不意味着否定文学应该承载的社会责任。曹丕说

7、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既突出文章之价值,也强调文章可以使作者“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以自我的努力,达到超越权势、生命局限的不朽。而这正可以视为文学自觉的宣言。由此,文学自觉,乃是魏晋时期的特殊文学现象,开启于建安时期,兴盛于曹魏、两晋,影响于南朝。因而,魏晋文学自觉正是对这一特殊文学现象的高度概括,并且最终开启了唐代文学之雍容大雅和丰富多样。(摘编自雷恩海自觉是魏晋文学的特征)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学的自觉并非一蹴而就,其开始于建安时期,历经三百年左右的发展才最终完成,成为魏晋文学的重要特征。B汉代的文学以儒学为代

8、表,宋文帝促使文学有了独立的学术地位,同时又进行了文笔的区分,促进了文学的自觉。C文体的辨析是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文赋对文体做了细致划分,并概括了诗和赋的不同风格特征,比曹丕的研究更完善。D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既有优点又有缺点,但世情思想的新变、人的觉醒,对于文学的觉醒却有着重要的催动作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体辨析始于汉代,自觉于魏晋,文选对文体有着系统而详细的辨析,这与其是一部按文体编辑而成的文学总集密切相关。B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是文学自觉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典论论文和文赋中都已经体现出了对审美的追求。C伴随着文学的自觉,越来越多的内容进入到

9、文学之中,文人超越对自然景物的单纯感发,书写个体人生,展现时代的动荡。D魏晋文学张扬个性,打破训勉的束缚,为艺术而艺术的同时,也强调文学可以帮助文人成就身后之名,铸就不朽之盛事。3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文学自觉的一项是( )(3分)A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明诗以下20篇都以文体的体制为名。B钟嵘评价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C挚虞于文章流别论中将文章分为:诗、赋、颂、箴、诔等十一类。D资治通鉴论述魏晋玄学时提到“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谈者以虚荡为辨而贱名检”。4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4分)5曹操的观沧海体现了魏晋时期文学自觉的特征,请结合材料

10、一、材料二的相关论述分析该篇作品对文学自觉的体现。(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清水洗尘迟子建礼镇的人把腊月二十七定为放水的日子。所谓“放水”,就是洗澡。而郑家则把放水时烧水和倒水的活儿分配给了天灶。天灶从八岁起就开始承担这个义务,一做就是五年。 这里的人们每年只洗一回澡,就是在腊月二十七这天。天灶住的屋子被当成了浴室。天灶家洗澡的次序是由长至幼。天灶从未拥有过一盆真正的清水来洗澡。他只能见缝插针地就着家人用过的水洗,那种感觉纯粹是在应付。而且不管别人洗过的水有多干净,他总是觉得很浊。他也不喜欢父母把他的住屋当成浴室,电灯泡上爬满了水珠,他晚上睡觉

11、时感觉是睡在猪圈里。所以今年一过完小年,他就对母亲说:“今年洗澡该在天云的屋子里了。”天云当时正在叠纸花,她气得一梗脖子说:“为什么要在我的屋子?”“那为什么年年都非要在我的屋子?”天灶同样气得一梗脖子说。“你是男孩子!”天云说,“不能弄脏女孩子的屋子!”天云振振有词地说,“而且你比我大好几岁,是哥哥,你还不让着我!”天灶便不再理论,不过兀自嘟囔了一句:“我讨厌过年!年有个什么过头!”天灶确实不喜欢过年。首先不喜欢过年时的那些规矩,焚纸祭祖,磕头拜年。其次他不喜欢忙年的过程,种种的活儿把大人孩子都牵制得像刺猬一样团团转。人最后还得为自己洗尘,一家老少因为卖力地搓洗掉一年的风尘而个个都显得面目浮

12、肿。奶奶第一个洗完了澡。天灶觉得洗澡后的奶奶显得格外臃肿,像只烂蘑菇一样让人看不得。奶奶嘘嘘地喘着粗气经过灶房回她的屋子,她见了天灶就说:“你烧的水真热乎,洗得奶奶这个舒服。你就着奶奶的水洗洗吧。”天灶并未搭话,他只是把柴禾续了续,然后提着脏水桶进了自己的屋子。天灶吃力地搬起大澡盆,把水倒进脏水桶里,然后抹了抹额上的汗,提起桶出去倒水。奶奶见天灶提着满桶的水出来了,就张大了嘴。“你嫌奶奶”她失神地说。天灶什么也没说,拉开门出去了。外面又黑又冷,他摇摇晃晃地提着水来到大门外的排水沟前。冬季时那里隆起了一个肮脏的大冰湖,许多男孩子都喜欢在冰湖下抽陀螺玩,他们叫它“冰嘎”。他们不仅白天玩,晚上有时月

13、亮明得让人在屋子里呆不住,他们便穿上厚棉袄出来抽陀螺。天灶看见冰湖下的雪地里有个矮矮的人影,他躬着身,似乎在寻找什么。“天灶”那人直起身说,“出来倒水啦?” 天灶听出是同班同学肖大伟,便问:“你在这干什么?”“天快黑时我抽冰嘎,把它抽飞了,怎么也找不到。”肖大伟说。“你今年就着谁的水洗澡?我家年年都是我头一个洗,每回都是自己用一盆清水!”肖大伟挑衅地说。“我自己也用一盆清水!”天灶理直气壮地说。“别吹牛了!你家年年放水时都得你烧水,你总是就着别人的脏水洗,谁不知道呢?”天灶只有万分恼火地提着脏水桶往回走,走了很远的时候,他又回头冲肖大伟喊道:“今年我用清水洗!”天灶说完抬头望了一下天,觉得那道

14、银河“刷”地亮了一层,仿佛是清冽的河水要倾盆而下。奶奶的屋子传来了哭声,那苍老的哭声就像山洞的滴水声一样滞浊。天灶拉开锅盖,一舀舀地把热水往大澡盆里倾倒。这时天灶的父亲过来了,他说:“看你,把奶奶惹伤心了。”天灶没说什么。他用手指试了试水温,觉得若是父亲洗恰到好处,他喜欢凉一些的;若是天云或者母亲洗就得再加些热水。“该谁了?”天灶问。“我去洗吧。”父亲说。这时天云忽然从她的房间冲了出来,她只穿件蓝花背心,露出两条浑圆的胳膊,披散着头发,像个小海妖。她眼睛亮亮地说:“我去洗!我把辫子都解开了。”父亲到仓棚里去找那对红色宫灯去了,它们被闲置了一年,家人都喜欢用天云洗过澡的水来擦拭宫灯。天灶悄悄离开

15、灶台去奶奶的屋门前偷听她絮叨些什么。奶奶边哭边说:“当年全村的人数我最干净。我要是进了河里洗澡,鱼都躲得远远的,它们都知道没有我干净”天灶忍不住捂着嘴偷偷乐了。天灶又往锅里添满了水,他将火炭拨了拨,拨起一片金黄色的火星像蒲公英一样地飞。这时奶奶蹒跚地从屋里出来了。“天灶”奶奶带着悲愤的腔调说,“你就那么嫌弃我?我用过的水你把它泼了,我站在你跟前你都不多看一眼?” 天灶没有搭腔,也没有抬头。“你是不想让奶奶过这个年了?”奶奶的声音越来越悲凉了。“没有。”天灶说,“我只想用清水洗澡。天云的我也没用。”天灶垂头说着。“天云的水是用来刷灯笼的!”奶奶说。“一会儿妈妈用过的水我也不用。”天灶强调说。“那

16、你爸爸的呢?”奶奶不依不饶地问。“不用!”天灶斩钉截铁地说。奶奶这才有些和颜悦色。天灶把锅里的水再次添满。这时母亲走过来问他:“还烧水做什么?”“给我自己用。”“你不用你爸爸的水?”“我要用清水。”天灶强调说。夜深深的了。头顶的星星离他仿佛越来越远了。天灶大口大口地呼吸着寒冷的空气,因为他怕体内不断升腾的热气会把他烧焦。这时屋“吱扭”一声响了,跟着响起的是母亲的声音:“天灶,该你洗了!”天灶关上屋门,把灯关掉了。他返身慢慢地进入澡盆,感受着清水在他的胸腹间柔曼地滑过的温存滋味,他从未有过这样的舒展和畅快。他不再讨厌即将朝他走来的年了。还有,再见到肖大伟的时候,他要告诉他,我天灶是用清水洗的澡,

17、而且,星光还特意化成皂角花撒落在了我的那盆清水中了呢。(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既有自然环境的描写,又有社会风俗的描摹,既有典型人物,又有人物群像,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北方小镇的浮世绘。B天灶并不喜欢过年,因为他不喜欢过年的各种规矩礼俗,不喜欢过年的忙忙碌碌,也与自己多年来不能清水洗尘有关。 C小说擅长利用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天灶的懂事礼让,天云的天真活泼,都在人物的语言中得以充分彰显。D天灶觉得洗完澡的奶奶像一只烂蘑菇,拒绝奶奶的提议,面对奶奶的话语并不搭腔,但他依然遵循着家庭中的传统礼法。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

18、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奶奶自觉被嫌弃而黯然神伤,不依不饶地追问天灶,直到确定天灶谁的水也不用才和颜悦色,体现出其“老小孩”的形象。B肖大伟每年都是自己用一盆清水,而天灶只能见缝插针地就着脏水洗,两者形成对比,更坚定了天灶要用清水洗尘的决心。C小说的最后,天灶终于如愿用一盆清水洗尘,“清水”在此似乎成了天灶的“忘忧水”,洗掉一年的风尘,洗掉郁闷烦忧。D小说以儿童视角叙述故事,给人一种天真纯洁之感,淡化外部矛盾,侧重心理冲突,展现出散漫随性、平静从容的叙述风格。8小说强调礼镇的人一年只洗一回澡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9某学习小组要以“矛盾”“成长”“温情”为关键词为本

19、篇小说写一则文学短评,请你围绕关键词写出评论思路。(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文本一:景公过晏子,曰:“子宫小,近市,请徙子家豫章之圃。”晏子再拜而辞曰:“且婴家贫,待市食,而朝暮趋之,不可以远。”景公笑曰:“子家习市,识贵贱乎?”是时景公繁于刑。晏子对曰:“踊贵而屦贱。”景公曰:“何故?”对曰:“刑多也。”景公造然变色曰:“寡人其暴乎!”于是损刑五。 或曰:晏子之贵踊,非其诚也,欲便辞以止多刑也。此不察治之患也。夫刑当无多,不当无少。无以不当闻,而以太多说,无术之患。败军之诛以千百数,犹北不止;即治乱之刑如恐不胜

20、,而奸尚不尽。今晏子不察其当否,而以太多为说,不亦妄乎?夫惜草茅者耗禾穗,惠盗贼者伤良民。今缓刑罚,行宽惠,是利奸邪而害善人也,此非所以为治也。(节选自韩非子难二)文本二:晏子没,十有七年,景公饮请大夫酒,公射出质,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播弓矢。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于今十有七年未尝闻吾过不善;今射出质,而唱善者若出一口。”弦章对曰:“此诸臣之不肖也,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颜色。然而有一焉。臣闻之:君好之,则臣服之;君嗜之,则臣食之。夫尺蠖食黄则其身黄,食苍则其身苍,君其犹有食谄人言乎?”公曰:“善。今日之言,章为君,我为臣。”是时海人入鱼,公以五十乘赐弦章。章归,

21、鱼乘塞涂,抚其御之手曰:“曩之唱善者,皆欲若鱼者也。昔者,晏子辞赏以正君,故过失不掩;今诸臣谄谀以干利,故出质而唱善如出一口。今所辅于君,未见于众,而受若鱼,是反晏子之义,而顺谄谀之欲也。”固辞鱼不受。君子曰:“弦章之廉,乃晏子之遗行也。”(节选自刘向说苑君道)注:踊:刖足的人穿的鞋子。屦:古代用麻葛制成的一种鞋。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章A自吾B失晏子C于今D十有E七年F未尝闻G吾过H不善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过,责备。与邹忌讽齐王纳谏“能面

22、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的“过”含义不同。B再拜,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与鸿门宴“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中“再拜”相同。C不肖,不才,不贤。与屈原列传“人君无愚智贤不肖”中“不肖”含义相同。 D固,坚决,坚持。与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固止之”中“固”的用法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晏子借齐景公询问市场什么东西贵,什么东西便宜的时机,让齐景公明白了自己刑罚用得太多,于是齐景公减去了五种刑罚。B韩非子认为刑罚恰当不嫌多,不当少也无益。他认为晏子不去考察用刑是否恰当,而以用刑太多来劝说齐景公,是不懂法术。C齐景公延请各位大夫饮酒并以射箭助兴,景公射出一箭中靶,臣子齐声

23、称好。齐景公索然无味,接着叹息一声,抛弃了弓和箭。D齐景公欣赏弦章之言,赐鱼五十车。弦章认为自己对君王的辅助没有显现出成效,他秉承晏子流传下来的好品行,拒绝了赏赐。13请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或曰:晏子之贵踊,非其诚也,欲便辞以止多刑也。(2)曩之唱善者,皆欲若鱼者也。14材料二中,齐景公为什么说“章为君,我为臣”?(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516题。题岳阳楼白居易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倚曲栏。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注:元和十四年春,贬至江州的白居易

24、再调忠州刺史,经过岳阳时写下该诗。图障:绘有图画的屏风。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人登上了城楼,独自倚靠楼边的阑干,向城楼下方及远处纵情眺望。B“夕波”一句描写彩霞与江波交相辉映,与“长安在日边”异曲同工。C颈联上句和下句均有三个动词,极力强化了诗篇的动态感,画面生动。D尾联写洞庭湖的景色难以画成屏风,陈在华丽厅堂来供达官贵人品赏。16请简要概括本诗与杜甫的登岳阳楼所表达情感的异同。(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黄庭坚登快阁中“_,_”两句表明了诗人决意归隐江湖,追求不存世俗机心、自由洒脱的生

25、活。(2)苏轼赤壁赋中以“_,_”八字勾画出曹操本人的形象,显得格外饱满,有立体感。(3)“美人”是古典诗词中表达个人情感的重要载体,频频出现在文人笔端,如“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始建于北周时期的鹳雀楼,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至的游客。据梦溪笔谈记载,因常有鹳雀栖息于楼上而得名的鹳雀楼造型雄奇高拔,不可谓世所罕见。它原是一座戍楼,军士凭此瞭望敌情。及至唐代,鹳雀楼军事功能渐失,常有文人墨客登临赏景,成为美名远扬的“赛诗楼”。唐代诗人王之涣就有著名的一首诗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

26、一层楼”。然而鹳雀楼名声虽大,却命途多舛13世纪初毁于战乱,就连其遗址残迹,亦在明朝时被泛滥的黄河淹没。1992年,近百名专家学者联名倡议重建鹳雀楼,十年之后,复建的鹳雀楼(),千年英姿得以重现。千余年(),唐人笔下的鹳雀楼,今日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尚未见楼,嘤嘤鸟鸣先萦绕耳畔。登楼远眺,天开地阔,顿有“荡胸生层云”之感上有一碧如洗之长空,下有五谷丰登之沃野,黄河宛若一条金色飘带蜿蜒向前,壮阔中透着旖旎,磅礴间又现温柔。 是啊,若无黄河经天亘地、浩浩汤汤之胜景,哪里有鹳雀楼千载不息之隆名?建造于黄河、辉煌于黄河、湮没于黄河、重生于黄河!饱经沧桑的鹳雀楼,正是黄河流域巨大变迁的见证者、黄河文化深厚

27、精髓的集大成者,而其“更上一层楼”的精神气韵,早已成为这方热土生生不息的发展密码。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19文中第一、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5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修辞,请从“增文势”“广文义”两个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研究表明适当地发呆可能成为紧张学习中的“充电站”。让孩子适当感觉无聊,学会发呆,会让孩子更有创造性,也更健康。人的有意注意时间有一个阈值,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大脑能够很好地吸收外来信息的刺激。如果超过这个阈值

28、,接受长时间高强度的刺激,大脑就会疲劳,。在紧张的学习间隙里,孩子发发呆走走神,其实是在被动地获得短暂的休息,让大脑的机能得到调节,从而。从生理学角度来看,发呆会引起机体的松弛反应,这是一种导致交感神经系统普遍降低的综合性下丘脑反应。研究表明,适当地发呆,让自己,可以使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活动保持良好的平衡状态,有利于优化性格,改善容易急躁、常有时间紧迫感等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性格特征。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A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要认清新时代的重大责任和艰巨使命。B“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C这说明为什

29、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D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字横着,很像一个还没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四、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30、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提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材料三:作家莫言从中国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坚定创作信心,又与西方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交流互鉴,最终成为文学巨匠。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B【“同时又进行了文笔的区分”错,根据材料一原文“同时,又有文笔之分。刘勰文心雕龙言: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可见,文笔之分的主语不是宋文帝,是刘勰进行了文笔之分】2B【“是文学自觉最重要的标志之一”错,根据材料一

31、原文“所谓文学的自觉,最重要的或者说最终还是表现在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可见,文学自觉的三个标志中,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是最重要的标志,没有之一。】3D【A选项体现了对文体的区分,B选项体现出了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C选项体现了对文体的区分,D选项是对玄学的论述,不属于文学的自觉。】4采用了总分的论证结构,开篇提出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下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论证思路清晰。论证方法丰富多样,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的方法,论证具体有说服力。论证语言严谨准确,文章使用“比较明确”“更广泛地”“最重要的”等词语对观点的表述作出恰当的限制,立论审慎。(一点2分答对任意两点可得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

32、酌情给分)5作品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是曹操独特生命体验的体现。诗歌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体现出自觉的审美追求。诗歌缘情而起,语言流丽,简洁精炼,对仗工整,充分体现了四言古体诗的文体特征。(一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6A【“又有人物群像”错,小说中的次要人物虽然着墨不多,但个性鲜明,性格突出,并不是以群像形式出现。】7D【“淡化外部矛盾,侧重心理冲突”错,小说既有人物与人物的矛盾,也有天灶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并没有淡化外部矛盾,侧重心理冲突。】8使洗澡这一行为颇有仪式感,(1分)更突出当地人对腊月二十七洗澡的重视。(1分

33、)为后文天灶坚持想要清水洗尘做铺垫,(1分)使小说的矛盾冲突更加激烈。(1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9矛盾:小说包含了天云与天灶,肖大伟与天灶,天灶的愿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使作品波澜起伏。成长:对于天灶来说对清水的渴望是他个性意识的觉醒,暗含着成长的渴望与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温情:郑家尊老爱幼,天灶体贴地服务大家洗澡,奶奶的沮丧实则是对家人的在乎,小小的家庭虽有矛盾插曲,但充满温情。(一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10ACF【(原文标点)章,自吾失晏子,于今十有七年,未尝闻吾过不善。】11A“【景公过晏子”中的“过”意思是拜访。】12C【“景公射出一箭中靶”“索然无味”说法错误

34、,原文“公射出质”意思是齐景公的箭射出了箭靶。众人眼见脱靶,还齐声叫好,齐景公是脸色大变,而非索然无味。】13(1)有人说:晏子说刖足的人穿的鞋子贵,并不是他的真心话,是想用巧妙的话来制止繁多的刑罚。(得分点:“或”“便辞”“止”各1分,句意1分)(2)先前那些叫好的人,都是想要这些鱼的人。(得分点:“曩”“若”和判断句式各1分,句意1分)14称弦章是国君,是因为弦章敢于进谏,劝谏自己任何时候不能爱听谄媚阿谀之人的话;称自己是臣子,是因为他能够虚心纳谏,开明大度。(一点1分,两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15D【诗的最后两句说洞庭湖风景壮阔优美,可以画成图画,让那些贵人们欣赏,这样贵人们也许可以体

35、会到猿啼雁飞、逐客行旅的奔波之苦。】16相同点:两首诗都流露苦闷之情,有行旅艰难的感慨。不同点:白诗含蓄地表达出对京城的眷恋之情和对贵人们的怨愤。杜诗有年老多病、思家念亲的孤独和感伤,有对国家动荡、时局不安的关切与忧虑。(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17(1)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2)酗酒临江,横槊赋诗。(3)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或: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或: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18拔地而起 沧海桑田(一个成语1分,意思接近即可)第处,拔地而起:指山峰、植物、建筑物等高耸在地面上。形容从地面上突兀而起,非常陡峭、高耸。结合前文提及鹳雀楼造型“雄奇高拔”和“重建鹳雀

36、楼”,可填“拔地而起”。 第处,沧海桑田: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语段提及鹳雀楼从北周、唐代、明代到现在的情况,语境中体现千余年来鹳雀楼变化之大,可填“沧海桑田”。19“吸引了来自”句结构混乱,“来自”和“慕名而至”有重叠,可改为“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至”,或改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不可谓世所罕见”不合逻辑,应去掉否定词“不”。“著名的一首”语序不当,应改为“一首著名的”5分。改对一处2分,改对两处4分,改对三处5分20增文势:句子使用了排比修辞,运用了“于黄河”的句式,整齐而有节奏,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朗朗上口,有利于情感的抒发。广文义:由建造至辉煌,由辉煌至

37、湮没,由湮没到重生,句子层层推进,增加语句的内涵,丰富语句的思想内容。有层次且更全面地表现出鹳雀楼与黄河的密切关系。4分。每个角度分析,2分21C【文中引号表示特殊含义,选项中A项表示特定称谓,选项B表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C项表示特殊含义,D项表示强调。】22无法更好地吸收外来信息 消除大脑疲劳 处于松弛反应状态23作文解析(一)对材料的理解材料一可以概括出“文化自信”这一核心观点,并指出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倡导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加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可以给予人们深厚的精神

38、力量,提供奋进的精神动力。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奠定了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有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材料二则强调文明互鉴的意义价值。互鉴,即相互借鉴。文明互鉴,即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加强交流,相互借鉴。文明互鉴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文明的更新和发展,使得世界文明丰富多彩,熠熠生辉。材料三:莫言的成功是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相融合的成功范例,也暗示了两个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关系。(2)关于是否符合题意 不偷换核心概念,能准确阐释“文化自信”和“文明互鉴”两个方面,在论证过程中要注意两个概念的意义分析,能合理安排两者的关系(文化自信是文明互鉴的基础,文明互鉴能

39、够增强文化自信),体现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属于符合题意。(3)参考立意自信乃互鉴之始,互鉴是自信之成立足文化自信之基,共谱文明互鉴华章坚守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互鉴坚定自信弘扬优秀文化,文明互鉴共赴美好未来持文化自信心,行文明互鉴事参考译文:文本一:齐景公探望晏子,说:“您的住宅太小,又靠近市场,我请您把家搬到豫章景区中去吧。”晏子反复拜谢并推辞说:“晏婴家里贫穷,依赖到市场买来东西生活,早晚要到市场去,不能住得比市场远了。”齐景公笑着说:“您家熟悉市场,懂得贵贱吗?”这时齐景公正在施行繁酷的刑罚,受刖刑(砍掉脚)的人很多。晏婴回答说:“被刖了脚的人所穿的鞋子价格昂贵,平常人穿的鞋子价格低廉。”齐景

40、公说:“是什么原因啊?”晏子回答说:“刑罚用得太多了。”齐景公显出吃惊而惨痛的样子说:“我太残暴了吧!”于是减去五种刑罚。有人说:晏子说刖足的人穿的鞋子贵,并不是他的真心话,是想用巧妙的话来制止繁多的刑罚。这是他不明白治理国家所造成的问题。刑罚恰当不嫌其多,刑罚不当少也无益。晏婴不把刑罚不当去告知齐景公,而以用刑太多来劝说他,这是不懂得法术的错误。打了败仗的军队中被处罚或杀头的人虽然以千万计数,还是败逃不止;即使治理祸乱的刑罚用得唯恐不够,而奸邪还是不能除尽。现在晏子不去考察用刑是否恰当,而以刑罚太多劝说齐景公,这不是很荒唐吗?爱惜茅草就会损害庄稼,宽容盗贼就会伤害良民。现在减轻刑罚,实行宽惠

41、,这是有利于奸邪而伤害好人的,这不是用来治理国家的办法。文本二: 晏婴死后十七年,齐景公请诸位大夫饮酒,并以射箭助兴。齐景公箭射出了箭靶,厅堂上的人都齐声叫好,像出自一人之口。齐景公变了脸色,叹息一声,抛弃了弓和箭。这时大夫弦章进来了,齐景公对他说:“弦章,自从我失去晏婴,至今已有十七年了,从未听到有人指出我的过错和不好的地方;今天射箭出了箭靶,而喝彩的就像出自一人之口。”弦章对齐景公说:“这是众臣的不才,他们的智慧不能够察知君主的不足之处,他们的勇气也不足以冒犯君王的脸色。然而有这样一句话,我听说:君主喜好的,那么臣子就服用它;君主爱吃的东西,那么臣子也会喜欢吃它。尺蠖吃了黄色的东西,它的身

42、体就变成黄色;吃了黑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变成黑色。君王您还是有时爱听谄谀之人的话吧?”齐景公说:“好。凭今天这番话,你是国君,我是臣下。”当时海边渔民进献鲜鱼,齐景公就用五十车鱼赏赐弦章。弦章回去时,鱼车塞满了道路。他拍着赶车人的手说:“先前那些叫好的人,都是想要这些鱼的人。从前晏婴以拒绝赏赐来匡正君主,所以君王有什么过失从不遮掩;现在这些臣子以谄媚阿谀来求取利益,所以君主箭射出靶,反而还齐声叫好,如出一人之口。现在我对君主有所辅佐,但还没有在众人中见效,却要接受这些鱼,这就违背了晏婴的正义,而迎合了谄媚之人的贪欲。”他坚决地拒绝这些鱼,不接受赏赐。君子说:“弦章这样廉洁,乃是晏婴遗留的好品行

43、啊!”23作文解析(一)对材料的理解材料一可以概括出“文化自信”这一核心观点,并指出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倡导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加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可以给予人们深厚的精神力量,提供奋进的精神动力。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奠定了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有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材料二则强调文明互鉴的意义价值。互鉴,即相互借鉴。文明互鉴,即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加强交流,相互借鉴。文明互鉴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文明的更新和发展,使得世界文明丰富多彩,熠熠生辉。材料三:莫言的

44、成功是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相融合的成功范例,也暗示了两个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关系。(二)关于是否符合题意 不偷换核心概念,能准确阐释“文化自信”和“文明互鉴”两个方面,在论证过程中要注意两个概念的意义分析,能合理安排两者的关系(文化自信是文明互鉴的基础,文明互鉴能够增强文化自信),体现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属于符合题意。(三)参考立意自信乃互鉴之始,互鉴是自信之成立足文化自信之基,共谱文明互鉴华章坚守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互鉴坚定自信弘扬优秀文化,文明互鉴共赴美好未来持文化自信心,行文明互鉴事(四)打分等级参照:评分依据:一类(54-60)不偷换或模糊核心概念,能准确阐释概念的

45、内涵。准确把握“文化自信”和“文明互鉴”两个方面的关系,富有思辨色彩。能充分论证出“文化自信”和“文明互鉴”的意义,体现对二者的倡导和呼吁。论据具体丰富、运用恰切,分析严谨,论证方法多样。二类上(51-53)不偷换或模糊核心概念,能准确阐释概念的内涵。准确把握“文化自信”和“文明互鉴”两个方面的关系,富有思辨色彩。能较充分论证出“文化自信”和“文明互鉴”的意义。论据较为具体丰富、运用准确,分析合理。二类下(48-50)不偷换或模糊核心概念,能较准确理解核心概念的内涵。 准确把握“文化自信”和“文明互鉴”两个方面的关系,有一定的思辨色彩。能较准确论证出“文化自信”和“文明互鉴”的意义。有论据、运

46、用较准确,分析较合理。三类上(45-47)能较为准确地理解核心概念的内涵。准确把握“文化自信”和“文明互鉴”两个方面的关系,并能展开分析。有论据、但略有偏差,运用基本准确,分析基本合理。(能较为准确阐释两个方面,但两个概念之间没有形成关联,按45-47给分)三类下(41-44)基本准确理解材料内涵。论证重心偏重于“文化自信”或“文明互鉴”,对另一方没有做出准确阐释,充分论证,但能适当分析。论据运用有偏差,分析不够合理。四类上(40以下)基本准确理解材料内涵。对“文化自信”和“文明互鉴”两个方面都没有准确阐释,而是另起话头或者泛泛而谈文化交流。论据运用有偏差,分析不够合理。关于作文的其他项评定:一、扣分项评定1错别字,1个扣1分,重复不计。2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3无标题扣2分。二、残篇评定1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 2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3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4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5只写标题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6完全空白的,评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