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百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54338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百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省百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省百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省百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百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第五次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孔子哲学里,理想个体需要树立“仁”的基本原则,而理想个体的公共准则则是“礼”。以“仁”和“礼”为中心,孔子提供了一种理想公共生活的范型。具体来说,在孔子哲学里,对于参与公共生活的个体而言,“仁”的原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要在个体心中确立“仁”的原则。公共生活由共同体内不同个体参与而形成,对于儒家来说,良好的个体品德是一切公私生活的基石。论语中提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2、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在孔子看来,“天下归仁”是一种理想的公共生活状态,而其前提在于个体自身是否按照“仁”来行事,这取决于个体能否“克已复礼”“为仁由已”。社会整体的道德状态取决于个体的道德素养,如果个体都能按照礼来约束自己,那么“天下归仁”的美好理想就能够实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良好的公共生活建基于良好的个体道德品质,特别是对那些具有一定公共影响力的人来说,他们的品德对于公共生活的意义更为重大。第二是在与人的公共交往中要落实“仁”的原则。在公共生活里,很大

3、一部分内容是与他人进行交往。在公共生活中,交往的对象可能是君主、卿大夫、同僚、朋友、老师、弟子、乡党以及陌生人等等,涵括了除家庭成员之外的其他社会关系。如前所述,仁者爱人的原则要体现在对于他人的关爱之中。关爱的表现形式不同,可能是忠、敬、信,也有可能是宽、恕、惠,随着对象不同而不同,但关爱无论如何都会发生在与他人的交往之中。正如孔子回答“仲弓问仁”时所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从私人生活进入到公共空间以及从事治民的公共事务时,开始与家庭成员之外的人进行公共交往,个体的精神状态要发生变化。在公共生活中要约束自己、宽以待人,以公共性为优

4、先原则,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这就是仁爱原则在公共生活中的具体体现。第三是在政治生活中要体现“仁”的原则。中国古代,政治生活是公共生活的主要场域,也是孔子仁爱原则的重要运用领域。孔子强调为政者要依照仁爱原则推行政事,成为一个仁者。在评价作为为政者的管仲时,孔子就认为管仲符合“仁”的原则,“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5、(论语宪问)在孔子看来,管仲在公共生活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他不依靠武力实现了诸侯之间的会盟与和平,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天下战乱稍停,华夏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以公共生活的大德替代了个人之间的恩义。正是因为管仲在公共政治生活中的杰出贡献,所以即使他在关于公子纠的个人恩义上有所缺憾,但这也不影响他的仁德。由此可见,对于政治家而言,公共生活中的仁爱原则要优先于个体的私人德性,公德要高于私德。(摘编自朱承天下归仁:孔子的公共性思想)材料二:孔子的公私观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观点,同时也是中国哲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命题。孔子的公私观涉及了义利关系、为政理念和君民关系等方面。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

6、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人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肯定了人们私利的存在,他认为追求物质利益是人们的天性,是人的客观需要之一,人们追求私利,有一定的正当性。孔子肯定人们追求私利的合理性,但是每个人在追求私利时要以不损害别人的利益为必要前提,不能违背道义去追求富贵。孔子不仅反对人们在追求自我利益时损害别人的利益,还反对人们和氏族争利,当人们在追求私利同氏族的特权发生冲突,对“氏所以别贵贱”的西周传统构成威胁时,孔子就不会容忍了。他提出的“张公室”而“抑私室”,就是为国君争权的一种典型表现。孔子不反对百姓的私利,也不反对上层人士的权利,可是他反对统治者以权谋私,冉求做季氏的家宰,好敛

7、财,孔子就让学生们批评他。孔子反对苛政,肯定民生,强调富国强民,维护百姓的利益,把百姓的利益作为公平的标准。论语颜渊中提到,有若劝说鲁哀公在年成不好的情况下,把赋税降低到一半。这对鲁君本人来说无疑是损失,但鲁国的民众是鲁君的子民,民众用足也就等于鲁君本人用足。这种巧妙的劝说中,暗含一个警告,如果君主把民众的利益剥夺净尽,使他们无法生存下去,君主就再也不能从民众那里得到利益,这表现出君民互相依存的整体价值结构。(摘编自高清宇孔子的公私观研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认为,对于理想个体而言,“仁”是基本原则,“礼”是公共准则;理想的公共生活状态是“天下归仁

8、”。B在孔子看来,个体选择影响着公共生活,具有公共影响力的人的道德素养决定了社会整体的道德状态。C对于为政者,孔子强调其要用仁爱原则推行政事,他认为政治家的“仁”优先体现在公共生活中的公德上。D在看待义利关系方面,孔子认为人应当有底线,他承认人求利的合理性,但反对违背道义去追求私利。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认为,参与公共生活的个体,在自己心中、与人的公共交往中以及政治生活中,都要体现“仁”的原则。B人们的公共生活主要是与他人进行交往,交往的对象是涵括家庭成员在内的所有社会关系,成员身份复杂多样。C孔子极力维护氏族特权,但也反对统治者以权谋私,因此冉求做季氏家宰时好

9、敛财的行为受到孔子的直接批评。D孔子劝说鲁哀公年成不好时降低赋税以减轻百姓的负担,因为君民是互相依存的,民众富足其国君才能富足。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开宗明义,开篇就提出中心论题:以“仁”和“礼”为中心,孔子提供了一种理想公共生活的范型。B材料一最后一段引用孔子与弟子的对话,旨在强调管仲虽符合“仁”的原则,但在个人恩义上有所缺憾。C材料一采用总分式的论证结构,综合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思路清晰有条理,说服力强。D材料二引述论语中的言论,从义利关系、为政理念和君民关系三个方面阐述孔子公私观的具体表现。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三段的论证结构

10、。(4分)答:_5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孔子的公共性思想对我党的群众工作有哪些借鉴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_(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四世同堂(节选)老舍祁瑞宣听到了戏园中的“暴动”和小文夫妇与桐芳的死亡。他觉得对不起桐芳。钱先生曾经嘱咐过他,照应着她。可是他丝毫没有尽力。除了这点惭愧,他对这件事并没感到什么兴奋。不错,他知道小文夫妇死得冤枉;但是,他自己的父亲难道死得不冤枉么?假若他不能去为父报仇,他就用不着再替别人的冤枉表示愤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以为小文夫妇都可以算作

11、艺术家,都死得可惜。但是,假若艺术家只是听天由命地苟安于乱世,不会反抗,不会自卫,那么惨死便是他们必然的归宿。有这些念头在他心中,他几乎打不起精神去注意那件值得兴奋的事。假若小文夫妇与桐芳的惨死只在他心中飘过,对于冠家那些狗男女的遭遇,他根本就没有理会。一天到晚,自从办过了丧事之后,他总是那么安安静静地,不言不语地,做着他的事。从表面上看他好像是抱定逆来顺受的道理,不声不响地度着苦难的日子。在他心里,他却没有一刻的宁静。他忘不了父亲的惨死,于是也就把自己看成是最没出息的人。他觉得自己的生命已完全没有作用,除非他能替父亲报了仇。这个,他知道,可绝不是专为尽孝。他是新时代的中国人,绝不甘心把自己只

12、看成是父母的一部分,而去为父母丧掉了自己的生命。他知道父子的关系是生命的延续关系,最合理的孝道恐怕是继承父辈的成就,把它发扬光大,好教下一辈得到更好的物质的与精神的遗产。生命是延续,是进步,是活在今天而关切着明天的人类福利。新的生命不能拦阻,也不能代替老的生命的死亡。假若他的父亲是老死的,或病死的,他一定一方面很悲痛,一方面也要打起精神,勇敢地面向明天的责任走下去。但是,父亲是被日本人杀害了的。假若他不敢去用自己的血去雪耻报仇,他自己的子孙也将永远沉沦在地狱中。日本人会杀他的父亲,也会杀他的子孙。今天他若想偷生,他便只给儿孙留下耻辱。耻辱的延续还不如一齐死亡。可是,有一件事使他稍微地高了兴。当

13、邻居们都正注意冠家与文家的事的时候,一号院的两个日本男人都被征调走了。瑞宣觉得这比晓荷与招弟的被捕更有意义。冠家父女的下狱,在他看,不过是动乱时代的一种必然发生的丑剧。而一号院的男人被调去当炮灰却说明了侵略者也须大量地、不断地投资把百姓的血泼在战场上。随着士兵的伤亡,便带来了家庭的毁灭,生产的人力缺乏,与抚恤经费的增加。侵略只便宜了将官与资本家,而民众须去卖命。在平日,他本讨厌那两个男人。今天,他反倒有点可怜他们了。他们把家眷与财产都带到中国来,而他们自己却要死在异域,教女人们抱一小罐儿骨灰回去。可是,这点惋惜并没压倒他的高兴。不,不,不,他不能还按照着平时的,爱好和平的想法去惋惜他们,不能!

14、他们,不管他们是受了有毒的教育与宣传,还是受了军阀与资本家的欺骗,既然肯扛起枪去作战,他们便会杀戮中国人,也就是中国人的仇敌。枪弹,不管是怎样打出去的,总不会有善心!是的,他们必须死在战场上;他们不死,便会多杀中国人。是的,他必须狠心地诅咒他们,教他们死,教他们家破人亡,教他们和他们的弟兄子侄朋友亲戚全变成了骨灰。他们是臭虫,老鼠,与毒蛇,必须死灭,而后中国与世界才得到太平与安全!他看见了那两个像瓷娃娃的女人,带着那两个淘气的孩子,去送那两个出征的人。她们的眼是干的,她们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她们全身上下都表示出服从与由服从中产生的骄傲。是的,这些女人也该死。她们服从,为的是由服从而得到光荣。她

15、们不言不语地向那毒恶的战神深深地鞠躬,鼓励她们的男人去横杀乱砍。瑞宣知道,这也许是错怪了那两个女人:她们不过是日本的教育与文化制成的瓷娃娃,不能不服从、不忍受。她们自幼吃了教育的哑药,不会出声,而只会微笑。虽然如此,瑞宣还是不肯原谅她们。正因为她们吃了那种哑药,所以她们才正好与日本的全盘机构相配备。她们的沉默与服从恰好完成了她们男人的狂吼与乱杀。从这个事实这的确是事实来看,她们是她们男人的帮凶。假若他不能原谅日本男人,他也不便轻易地饶恕她们。即使这都不对,他也不能改变念头,因为孟石,仲石,钱太太,小崔,小文夫妇,桐芳,和他的父亲都千真万确地死在日本人手里。绕着弯子过分地去原谅仇敌便是无耻!立在

16、槐树下,他注视着那出征人,瓷娃娃,与两个淘气鬼。他的心中不由地想起些残破不全的、中国的外国的诗句:“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怜无定河边骨;谁没有父母,谁没有兄弟”可是,他挺着脖子,看着他们与她们,把那些人道的、崇高的句子,硬放在了一边,换上些“仇恨,死亡,杀戮,报复”等字样。“这是战争,不敢杀人的便被杀!”他对自己说。(有删改)【注】四世同堂是一部表现抗战时期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该书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瑞宣看来,小文

17、夫妇听天由命,苟活于世,不知道反抗自卫,因此惨死在日本人手中并不值得同情。B瑞宣觉得父亲死得冤枉,自己应尽孝道为父亲报仇雪恨,而非忍辱偷生,因为这样会让儿孙以之为耻。C一号的两个日本男人被征调走,瑞宣诅咒他们,觉得他们都死灭了才好,这表现了其对侵略者的憎恨。D两个日本女人送丈夫出征,面无表情且全身表示服从和骄傲,这反映了日本民众根深蒂固的侵略本性。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从小文夫妇和桐芳的死亡写起,接下来又写到瑞宣父亲的死,给全文笼罩了一层悲伤的氛围。B小说以心理描写为主,语言描写为辅,生动真实地反映了瑞宣对侵略者的憎恶心理逐渐增强的过程。C小说没有从正

18、面描写日本侵略者的残暴恶行,主要通过瑞宣的视角来侧面表现日本侵略者的形象。D小说中回忆与现实交织,这样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在有限的情节里,提供理解人物性格的相关背景。8先前的瑞宣性格软弱忍让,行事优柔寡断,而节选部分的文字叙写了他的觉醒过程。选文中瑞宣是缘何而觉醒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_9老舍的四世同堂是一部鸿篇巨制,在构思上有“以小见大”的特点,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6分)答:_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

19、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节选自战国策秦一)材料二:秦孝公薨,子惠文王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之。商君亡之魏,魏人不受,复内之秦。商君乃与其徒之商於,发兵北击郑。秦人攻商君,杀之,车裂以徇,尽灭其家。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尝临渭论囚,渭水尽赤。为相十年

20、,人多怨之。赵良见商君,商君问曰:“子观我治秦,孰与五大夫贤?”赵良曰:“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仆请终日正言而无诛,可乎?”商君曰:“诺。”赵良曰:“五大夫,荆之鄙人也,穆公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君,一救荆祸。其为相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于国中,不从车乘,不操干戈。五大夫死,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今君之见也,因嬖人景监以为主;其从政也,凌轹公族,残伤百姓。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杀祝欢而黥公孙贾。君之出也,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持矛而操戟者旁车而趋。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君之危若朝露而尚贪商於之富宠秦国之政畜百

21、姓之怨。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商君弗从。居五月而难作。(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二)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君之A危若B朝露C而尚贪D商於E之富F宠秦国G之政H畜百姓I之怨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更,指改变、变得,与孔雀东南飞中“徐徐更谓之”的“更”意思不同。B图,指料想,与陈情表中“本图宦达”的“图”意思不同。C临,指到、至,与出师表中“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的“临”意思不同。D捐,指舍弃、抛弃,与成语“细大不捐”中的

22、“捐”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商鞅在治理秦国时,法令的贯彻执行,公平公正,没有偏袒,惩罚不法者时,对于强宗大族也毫不避忌,太子犯了法都被处以刻面割鼻的刑罚。B商鞅当初从魏国逃到秦国,秦孝公任之为相,推行新法,新法施行八年之久;惠文王执政后,有人告他谋反,他又逃往魏国,却被遣送回秦国。C商鞅为相十年,招致很多的怨恨,而他却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治理秦国,可与五大夫比贤能,而赵良却认为,千人唯唯诺诺,不如一人敢于直言。D五大夫是楚国的一个乡野之人,他在秦国为相六七年,讨伐了郑国,三次为晋国扶立国君,曾经拯救楚国于危难之中,得到了秦国上下的认可。13把材料中画

23、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译文:_(2)穆公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译文:_14商鞅变法使秦得以富强,最终却被处以酷刑,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3分)答:_(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鹧鸪郑谷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注】山鸡,鸟名,形似雉。雄者羽毛红黄色,有黑斑,尾长;雌者黑色,微赤,尾短。古称鸐雉,今名锦鸡。传说自爱其羽毛,常照水而舞。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24、,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写鹧鸪之习性、羽色,次句将其与山鸡比较,突出其形貌的高雅美丽。B颔联状写鹧鸪飞行的环境,天空阴沉,雨水淋漓,黄陵庙宇,花瓣飘落。C颈联两句转而写人,“游子”句紧承“啼”字,“佳人”句因鹧鸪曲而生发。D尾联以景作结,寄寓良深,表达了诗人对鹧鸪悲苦生活的同情和怜悯。16诗歌是如何表现鹧鸪的叫声悲苦的?请简要分析。(6分)答:_(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用“_,_”两句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2)李白蜀道难中“_,_”两句从声响角度写激流奔腾、瀑布喧嚣、石块冲击

25、山崖的情景,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3)小刚喜欢随意转发网络新闻和段子,从不考虑常识,也不多方求证。好友妮妮说,你这样就像咱们学过的石钟山记中说的“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读高中是在凉山的西昌城里,进了城,要面子,穿草鞋的少,都弄一双解放鞋穿在脚上。胶底帆布面,结实;只是鞋臭,味大。我们是住校生,一间宿舍里睡二三十个学生,不知道空气指数里,鞋臭味怎么测定。好在大凉山,四季如春,宿舍开门敞窗,从不关闭,我们吸纳天地清新之气,也饱览了窗外的。读大学是福气。我三十岁遇上“恢复高考”的好事,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走在街上,

26、隔着马路都能感受到我的。那时夏天流行塑料凉鞋。虽然商店里也有皮凉鞋卖,但当时要凭“工业券”才能购买。“工业券”这玩意厉害,能保证首都市场的繁荣。货架上的商品,什么都有,但塑料凉鞋便宜实惠,五六元钱一双,不要“工业券”,能穿一夏天。所以我大学生活的记忆是穿着塑料凉鞋走在滚烫的柏油马路上。蒋勋说“因为它里面有记忆,它不只是一个物件”。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一双鞋,不可缺;接地气,也不可少。鞋真是生活的伴侣,穿胶鞋的高中,穿塑料凉鞋的大学,它们各自都让我接了不一样的地气呢!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答:_ _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颇有特色,请加以赏析。(4分)答:_(二)语言文字运用(本

27、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全球变暖使水循环加快,。从目前的研究看,全球温度每增加1,全球的降水量会增加大概2到3,所以各个区域的降水量总体会增加。但是全球变暖也会使各区域更干或更湿,而旱季的干旱会变得更为严重。今年全球的极端天气确实比较多。前一段时间北美西部地区的温度非常高,加拿大一些地方的最高温度超过了49.5,导致死亡率大幅度上升。前几天西欧暴雨成灾,德国死亡了大概100多人。我们国家今年的暴雨、龙卷风,沙尘暴、寒潮也非常严重。,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也就是说,已经现在的气候跟以前的不一样了,我们切忌不能依然用以前对付气候异常的那些措施和方法对待它。我

28、们要加强这种适应,就需要从基础设施的建设、防灾减灾意识的培养、灾害发生之后的响应机制等多方面做出改变,把灾害看成一个链条,从灾害发生之前、发生时和发生后来整体应对,才能达到最大的防灾减灾效果。20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加点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我们小,你就老了吗?”大胆的王丹回敬了一句。B我们旅行社宾馆大厅设有服务台,欢迎各位旅客垂询。C我们做职业教育时更应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因材施教。D这十年,我们每一个人都切身感受到国家的发展和变化。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答:_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

29、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_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在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召开的第五届“海盐慈善奖”表彰大会上,表彰席的一个座位依旧空着,这个空置的座位上贴着“金粟缘人”的标签。这已是这位神秘人士第8年匿名捐款100万元。多年来,“金粟缘人”是谁引发过很多猜测。有电话号码,有打款地址,要找到“金粟缘人”并不是难事。我们是否要找到“金粟缘人”并进行宣传呢?很多人参与了讨论,网上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30、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B(“具有公共影响力的人的道德素养决定了社会整体的道德状态”错,原文是“特别是对那些具有一定公共影响力的人来说,他们的品德对于公共生活的意义更为重大”,意义重大不意味着起决定作用。)2A(B项,“交往的对象是涵括家庭成员在内的所有社会关系”错,原文是“涵括了除家庭成员之外的其他社会关系”。C项,“受到孔子的直接批评”错,原文有“冉求做季氏的家宰,好敛财,孔子就让学生们批评他”,可见是孔子让学生批评冉求。D项,“孔子劝说”错,是“有若劝说”。)3B(“旨在强调管仲虽然符合仁的原则,但在个人恩义上有所缺憾”错,选项强

31、调的重点是“在个人恩义上有所缺憾”,而材料一原文是“即使他在关于公子纠的个人恩义上有所缺憾,但这也不影响他的仁德”,可见,文中强调的是管仲的公德要高于私德,他的仁德不受个人恩义的影响。)4按照总分总的思路展开。首先提出分论点:在与人的公共交往中要落实“仁”的原则;接着紧扣分论点对其进行阐述,强调在公共交往中关爱别人,并引用论语颜渊中的话加以佐证;最后总结全段,指出在公共生活中要以公共性为优先原则,约束自己,宽以待人。(每点1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5从个体层面,广大党员要根据新时代的要求,以身作则,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从公共生活层面,广

32、大党员要遵循仁爱原则,要对群众有感情,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从政治生活方面,要以大局为重,秉持国家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以党纪国法为准则,以民为本,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满足群众的利益诉求。(每点2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6C(A项,“因此惨死在日本人手中并不值得同情”错误,原文是“假若艺术家只是听天由命地苟安于乱世,不会反抗,不会自卫,那么惨死便是他们必然的归宿”,可见,瑞宣主张的是反抗自卫,这里并没有同情不同情的意味。B项,“自己应尽孝道为父亲报仇雪恨因为这样会让儿孙以之为耻”错,原文是“除非他能替父亲报了仇。这个,他知

33、道,可绝不是专为尽孝”“日本人会杀他的父亲,也会杀他的子孙。今天他若想偷生,他便只给儿孙留下耻辱”,可见瑞宣并不把替父报仇仅仅看作尽孝,且文中的“耻辱”指儿孙也可能被日本人杀掉的耻辱。D项,“这反映了日本民众根深蒂固的侵略本性”错,原文说“瑞宣知道,这也许是错怪了那两个女人:她们不过是日本的教育与文化制成的瓷娃娃,不能不服从、不忍受”,可见瑞宣认为日本民众是受了“有毒的教育与宣传”和“军阀与资本家的欺骗”。)7B(“语言描写为辅”错,文中没有语言描写。)8善良的天性使然。瑞宣认为小文夫妇和桐芳死得冤枉,自己愧对钱先生,内心愤慨,良心不安。传统孝道的影响。他受着传统文化的熏陶,本想在家“尽孝”,

34、可父亲却惨遭杀害,他觉得耻辱偷生还不如一起死亡。爱国心的驱使。一号院两个日本人被征兵,他们的妻子的服从和骄傲激发起瑞宣朴素的爱国心:“这是战争,不敢杀人的便被杀!”家仇和国恨最终促使了瑞宣的觉醒。(每点2分,答出两点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9小环境反映大背景。选文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作为故事展开的具体环境,反映北平沦陷区的抗战大背景。小人物表现大群体。选文主要通过瑞宣的形象集中体现当时知识分子在家庭观念与民族意识之间的矛盾,再现他们在国破家亡之际缓慢、痛苦而又艰难的觉醒历程。小情节反映大主题。选文主要通过描写瑞宣在父亲、小文夫妇、桐芳等人被日本侵略者杀害后曲折复杂的心理活动,表

35、现战争的残酷、战争对人类文明和生活的摧残,反映抗战的大主题。小细节表现大现实。选文描写一号院日本女人送男人出征的情形,揭示日本普通民众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教育毒害的现实,揭露战争对人性的扭曲。(每点2分,答出三点,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10CFH(原文标点:君之危若朝露,而尚贪商於之富,宠秦国之政,畜百姓之怨。)11B(A项,“徐徐更谓之”的“更”是“再”的意思。B项,材料一中的“图”是“筹划、考虑”的意思,“本图宦达”中的“图”是“希图”的意思,两者意思不同。C项,“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的“临”是“将要、快要”的意思。)12A(“太子犯了法都被处以刻面割鼻的刑罚”错误,材料

36、一原文是“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意思是太子犯了法,太子的老师被处以刻面割鼻的刑罚,“傅”指老师。)13(1)秦孝公施行商君法令治国八年后,大病不起,想把王位传给商君,商君辞谢不接受。(“行”“且”“辞”各1分,句意1分)(2)秦穆公把他从卑贱的养牛郎提拔到万民之上的崇高职位,秦国无人可及。(“举”“加”“莫”各1分,句意1分)14用法严酷。功高震主。得罪权贵。(每点1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文言文参考译文:材料一:卫鞅从魏国逃亡到秦国,秦孝公任命他为丞相,把商地分封给他,号称“商君”。商君治理秦国,法令贯彻执行,公正没有偏私,惩罚违法者不避忌强宗大族,奖赏有功者不偏袒亲

37、属近臣,法令的实施涉及太子,太子的老师被处以刻面割鼻的刑罚。法令施行一年之后,路上丢失的东西没有人去捡拾,老百姓不敢乱取非分的财物,国家的兵力大大加强,各诸侯因此畏惧秦国。但是对百姓刻薄少恩惠,只是用强力的办法来使人称服罢了。秦孝公施行商君法令治国八年后,大病不起,想把王位传给商君,商君辞谢不接受。孝公去世后,他的儿子秦惠王继位,执政不久,商君请求回到自己的封地。有人对惠王说:“大臣声望过重将危及国家,左右辅佐的人员过分亲近将危及君王自身。如今连秦国的妇女孩童都在谈论商君的法令,却没有人谈论大王您的法令。这是商君反臣为主,而大王您倒变为人臣了。那商君本来就是大王的仇敌啊,希望大王对他采取措施。

38、”商君归魏不成又返回秦国,秦惠王对他施用了车裂的酷刑,而秦国人并不哀怜他。材料二:秦国秦孝公去世,其子秦惠文王即位。因公子虔的门下人指控商君要谋反,便派官吏前去捕捉他。商君急忙逃往魏国,魏国人拒不接纳,把他送回到秦国。商君只好与他的门徒来到封地商於,起兵向北攻打郑国。秦国军队向商君进攻,将他斩杀,车裂分尸,全家老小也被杀光。起初,商君在秦国做国相时,制订法律极为严酷,他曾亲临渭河处决犯人,血流得河水都变红了。他任国相十年,人们大多怨恨他。赵良来见商君,商君问他:“你看我治理秦国,与当年的五大夫百里奚谁更高明?”赵良说:“一千个人唯唯诺诺,不如有一个人敢于直言不讳。请允许我全部说出心里的意见而您

39、不加以怪罪,可以吗?”商君说:“好吧。”赵良说:“五大夫,原是楚国的一个乡野之人,秦穆公把他从卑贱的养牛郎提拔到万民之上的崇高职位,秦国无人可及。他在秦国做国相六七年之后向东讨伐了郑国,三次为晋国扶立国君,一次拯救楚国于危难之中。他做国相,劳累了也不乘车,炎热的夏天也不打起伞盖。他在国中视察,从没有众多车马随从前拥后呼,也不舞刀弄剑咄咄逼人。五大夫死的时候,秦国的男女老少都痛哭流涕,连儿童也不再唱歌谣,舂米的人也不再唱舂杵的谣曲(以遵守丧礼)。现在再来看您,您起初以结交主上的宠幸心腹景监为进身之途;待到掌权执政,就凌辱践踏贵族大家,残害百姓。弄得公子虔被迫闭门不出已经有八年之久。您又杀死祝欢并

40、给公孙贾以刺面的刑罚。您出行的时候,后面尾随大批车辆甲士,孔武有力的侍卫在身边护卫,持矛挥戟的武士在车旁疾驰。这些保卫措施缺了一样,您就绝不出行。您的危险处境正像早晨的露水(没有多少时间了),却还贪恋商於地方的富庶收入,在秦国独断专行,积蓄下百姓的怨恨。一旦秦王去世而不再当朝,秦国用来逮捕您的罪名还会少吗!”商君没有听从赵良的劝告。只过了五个月就大难临头了。15D(“表达了诗人对鹧鸪悲苦生活的同情和怜悯”错,本诗是咏物诗,诗中借鹧鸪之声越发凄唳、景象也越发幽冷,寄寓诗人的羁旅相思之愁。)16环境渲染。诗歌选取了荒湖、野庙、雨昏和花落等意象,构成了一个凄迷幽远的意境,渲染出一种令人魂销肠断的氛围

41、。侧面表现。诗歌颈联描写游子闻声泪下、佳人才唱而皱眉的细节,通过写人听到鹧鸪叫声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鹧鸪叫声的悲苦。(每点3分,观点1分,分析2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17(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则该空不得分)18青山绿水(湖光山色)春风得意(意气风发)琳琅满目(每空1分,符合语境的成语均可)19通过几个短句的连续使用,加强节奏感,表意铿锵而坚定;感情强烈,凸显了鞋子对于作者来说必不可少,强调了鞋子需要接地气的坚定态度。(每点2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

42、20D(文中加点的“我们”和D项中的“我们”用法相同,泛指包括说话者和读者在内的每个人。A项,指除了“你”以外的王丹等人;B项,指包括说话者在内的旅行社的工作人员;C项,指包括说话者在内的从事职业教育的人;A、B、C三项都是特指。)21确实会增加全球降雨雨季的雨会变得更多随着各种极端天气的不断出现(每点2分,意对即可)22可以修改为:也就是说,现在的气候已经跟以前的不一样了,我们不能依然用以前对付气候异常的那些措施和方法对待它。(画波浪线句子有两处错误:一是状语的语序不当,“已经”应调至“跟”之前;二是否定失当,“切忌”已经具有否定之意,再加上“不能”,把句意弄反了。每改对一处2分,其他改法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