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韶关市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题(一)含答案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53434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87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广东省韶关市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题(一)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4届广东省韶关市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题(一)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4届广东省韶关市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题(一)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4届广东省韶关市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题(一)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届广东省韶关市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一)届广东省韶关市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一)语文试题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I I(本题共(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1919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小题。材料一:材料一:尽管有些预言家相信达到“存在升级”的人工智能奇点已经胜利在望,但更多的科学家认为奇点仍然是比较遥远的可能性,潜在可能也尚未在望,因为许多根本的技术难点仍然不得要领,特别是尚未真正了解思维的本质、机制和运作方式,所以无从断言。在此,我们把能够形成“存在升级”的人工智能看作

2、属于“远虑”的知识论和存在论问题,而把将在近年里确定能够实现的人工智能看作属于“近忧”的伦理学问题,我们的讨论也将由近及远来展开。作为近忧,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非常可能提出以下问题:人工智能的大量使用必定导致大量失业。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也已经得到广泛重视和讨论。目前想象的普遍社会福利(比如国民基本收入方案)其实并没有正面回答失业问题,而只是另外回答了收入和分配问题,严格地说是答非所问。失业问题的要害之处不在于如何合理分配收入(这是能够解决的问题),而在于生活意义的消失。无事可做的人能够做什么?以什么事情去度过时间?是把一生浪费在电脑游戏、影视作品和闲聊吗?我们有必要来反思劳动的意义。除了作为生存

3、手段的硬意义,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还另有不可或缺的软意义:劳动提供了“生活内容”,以哲学概念来说,则是有意义的“经验”,即接触事物和人物的经验。与事物和人物打交道的经验充满复杂的语境、情节、细节、故事和感受,经验复杂性和特殊性正是生活意义的构成成分,也是生活值得言说、交流和分享而且永远说不完的缘由,也是生活所以构成值得反复思考的问题的理由。假如失去了劳动,生活就失去了大半内容,甚至无可言说。在幸福中失去幸福,这非常可能是一个后劳动时代的悖论。假如人工智能发达到不仅提供大多数劳动而且提供一切生活服务,就非常可能导致人的深度异化,即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与个体人失去劳动的异化相比,人对人关系

4、的异化更为危险。当人工智能成为万能技术系统而为人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一切需求皆由技术来满足,那么,一切事情的意义就变成由技术系统来定义,每个人就都只需要技术系统而不再需要他人,人对于人将成为冗余物,人再也无须与他人打交道,结果是,人不再是人的生活意义的分享者,人对于人失去意义,于是人对人也就失去兴趣。这就是人的深度异化,不仅是存在的迷茫,而且是非人化的存在。我们知道,自从人成为人以来,人的意义和生活的意义都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被定义的。假如人对人失去了意义,生活的意义又能够发生在哪里?又能够落实在哪里?假如人不再需要他人,换句话说,假如每个人都不被他人所需要,那么生活的意义又在哪里?也许对未来的

5、疑问总是受限于我们对生活的传统理解因而有保守主义之嫌,那么,如果以充分开放的激进态度来面对这个问题,又能给出什么样的价值解释呢?恐怕仍然是个难以回答的疑问。一切以技术为准的生活肯定是我们目前无法理解的生活,我们尚未能够看出其可能产生的意义何在,只能看见我们所能够理解的生活意义在流失。人类生活的意义和人的概念是在数千年的传统中(包括经验、情感、文学、宗教、思想的传统)建构积累起来的,假如抛弃人的文化传统,技术系统能够建构起足够丰富的另一种文化吗?能够定义另一种足以解释幸福的价值观吗?我们无法预料,只能深怀疑虑。(节选自赵汀阳人工智能的神话或悲歌)材料二:材料二:人工智能神话作为现代神话的一种典型

6、类型,其产生的一个最基础因素是想象。在原始时期,人类对自然界缺乏认知且无力掌控,所以将想象力作为一种支配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想象力逐渐退却,科学成为主要的支配形式。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今天,这一情况变得更为复杂。对自然界的原始恐惧为对机器的现代恐惧所取代,这种恐惧滋生着人工智能领域的神话现象。想象依然是影响人工智能发展中神话形成的主要原因,但是这种想象已表现为对技术的过度想象。然而,容易被忽略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的是科学理性因素。在科学领域,人工智能取得了很多令人惊异的成果,如类似动物进化的智能体演化方式、能够自我复制的智能体等。这些成果无形之中刺激着敏感者的神经,使其以一种恐

7、惧的心态看待智能体在悄然之中的变化。我们需要防范人工智能领域神话现象的可能后果。这是一种技术文化现象,其后果往往是隐性的,并不像人工智能本身及其应用产生的显性风险和社会风险那样引人关注。以人工智能伦理为例,现在人们的目光多集中在人工智能产生的安全、隐私、偏见和信任等问题上,大量规范也被陆续制定出来。然而,文化方面的问题因其隐性而容易被忽略。比如,人工智能神话导致的技术傲慢,过度想象化导致的人工智能领域的神话现象等。所以,我们需要认真对待此类问题。(节选自杨庆峰反思人工智能领域的神话现象)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材料一预测,人工智能的大量使用将会让失去劳动

8、的人失去生活的意义。B.材料一认为,技术系统不能建构新的文化,因此不能抛弃人的文化传统。C.材料二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主要靠科学认知和掌控自然界。D.材料二指出,我们需要防范因对技术的过度想象而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生活的意义来自于人与事物及他人打交道时产生的复杂和特殊的经验,因此无事可做的人无从体会生活的意义。B.材料一认为生活的态度决定生活的意义,如果以充分开放的激进态度对待生活,即使不被别人需要,生活也有意义。C.人对技术产生过度的想象滋生了人工智能神话现象,从而引起了人们对一直被忽略的科学理性因素的思考。D.材料二认为智能体

9、有类似于动物进化的演化方式,刺激敏感者神经,滋生人工智能神话现象,导致恐惧产生。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材料一第 3 段的论断,是基于生活的意义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这一前提条件。B.材料一第 3 段采用追问的方式,将问题引向纵深,从而引发读者的深刻思考。C.材料二第 2 段运用例证法,阐述人工智能本身及应用的风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D.材料二先分析人工智能神话产生的因素,再提出防范其可能导致的后果的建议。4.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划线句中两个“幸福”的不同含义。(4 分)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表达了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忧虑,却各有侧重,请简要分析。(6 分)(二

10、)现代文阅读(本题共(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616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69 小题。小题。平凡的世界(节选)平凡的世界(节选)路遥 列车象拉犁前的黄牛那般沉重地叹息了一声,又颤栗了一下,然后发出几声惊人的长鸣,就悠悠地滑出车站,喷吐着白雾向南驶去。在动人心魄的隆隆声中,两边那些苍老的破房旧屋跳舞一般飞快地旋转着退向后边。孙少平坐在紧靠窗口的座位上,眼睛里闪着新奇和激动的神色。他是第一次坐这么舒他也是第一次去省城。如此说来,他的新奇和激动就不难理解了。如果你出身于山区农村,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到平原,并且第一次去大城市,你就会和此刻的孙少

11、平抱有同样的心情。下午两点左右,列车驶进了省城车站。孙少平被汹涌的人流夹带着推出了检票口。他在万头攒动的车站广场,呆立了好长时间。天呀,这就是大城市?孙少平置身于此间,感到自己像一片飘落的树叶一般渺小和无所适从。他难以想象,一个普通人怎么可能在这样的世界里生活下去?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他怀着一种被巨浪所吞没的感觉,恍惚地走出拥挤的车站广场,寻找去北方工大的公共汽车站。他向行人打问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二十三路公共车的站牌。好在这是起点站,他上车后,还占了个座位。一路上,他脸贴着车窗玻璃,贪婪地看着街道上的景致。他几乎什么具体东西也没看见,只觉得缤纷的色彩像洪水般从眼前流过。将近四十分钟后,

12、他下了车。他立刻就看见了北方工业大学的校牌。他的心踏实下来了。少平事先并没给兰香写信说他要来,因此妹妹见到他既惊讶又兴奋。她立刻跑着到学校招待所为他订了个床铺,然后引着他来学生食堂吃饭。兄妹俩高兴得几乎还没顾上说什么。少平大为惊讶的是,他没想到妹妹已经出息得这么大方。这就是他那吊着泪珠、提着小筐筐拾柴禾的妹妹吗?他似乎都不认识她了。不知为什么,他感到眼窝有点发热。他为妹妹的成长感到欣慰。她也许是家族中的第一个真正脱离黄土壤的人。妹妹的这种变化,正是他老早就对她所希望的。在这一刹那间,他自己的一切不幸都退远了。为了有这样值得骄傲的妹妹,他也应该满怀热情地去生活 第二天上午,兴高采烈的妹妹陪他去上

13、街。在此之前,她已引他转游了他们美丽如画的校园。行走在大城市五光十色的街道上,少平倒不像初来乍到时那般缩手缩脚。他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很快便知道这个世界大约是怎么一回事。唯一使他感到别扭的是,行人用那种误解的目光把他和妹妹看成了情侣。兰香大方而亲切地挽着他的胳膊,不时给他指点街道上的情景。她穿一件天蓝色裙子和白短袖衫,稍稍烫过的黑发刚漫过脖项,朴素中漾溢着青春的光彩。走到一个叫骡马市的地方,少平坚持要带妹妹去看一看衣服。这是一个个体户出售成衣的大市场,街道两旁花花绿绿摆得一眼望不到头。衣服大都是广州上海一带进来的。还有一些香港和外国的冒牌货,价钱稍贵一些,但式样相当时髦。兰香说她夏衣足够,少平就

14、给她买了两条牛仔裤和一件高雅的春秋衫。妹妹红着脸说:“我还没穿过牛仔裤”“你穿牛仔裤肯定好看!不过,假期回双水村,可不要把这裤子穿回去。村里人不用说,就冲咱们家里人也看不惯!”少平笑着对妹妹说。这天下午,妹妹安排他们到市中心的流花公园去划船。少平高兴的是,他的老同学顾养民和金秀一块相跟着来了。他们紧紧握手,抢着询问各自的情况,情绪相当激动,他们没想到在这样一个地方又见面了。不一会,五个人就荡起小船,驶向碧波涟涟的湖心。孙少平知道,此刻和他同游的其他四个人,平时也许很少涉足这种公共娱乐场所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图书馆里。今天,他们之所以安排这样一个活动,纯粹是为了他。是的,大城市人接待小地方来的亲

15、友,必定要安排他去看看动物园,到公园里划划船。哦,这也很好。他的确大开眼界,尤其是轻松地置身于这样优美的环境,又是和自己亲密的人在一块,这使他非常愉快。阳光灿烂,湖水碧澄;岸柳婀娜,花朵绚丽;清凉的风像羽绒般轻柔地抚摸着人的脸庞。金秀兴致勃勃地喊叫说:“咱们一块唱个歌吧!”“新歌还是老歌?”吴仲平说。“应该说现在的歌还是过去的歌。”兰香笑着纠正她的朋友。“好好,你说得对。过去的歌我就会唱个让我们荡起双桨。”“那正合适。”顾养民说。于是,由金秀尖利的高音起头,众人就随她一齐唱起来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水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漂

16、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欢乐的歌声随着小船在碧绿的湖水中流泄。兰香、金秀、顾养民、吴仲平,都像孩子一般沉醉在歌声中,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可是,孙少平的眼睛却潮湿起来。他透过朦胧的泪眼,看见远方地层深处的一片。黑暗中,煤溜子在转动,钢梁铁柱在地压下弯曲颤抖,淌着汗水的光膀子在晃动 晃动小船停泊在岸边码头。孙少平从恍惚中醒过来,跟随这些快乐的人走进了公园餐厅。热情的吴仲平即刻就备办好了酒菜 孙少平强迫自己回到眼前的现实中。是的,煤矿和这里虽有天壤之别,但都是生活,生活就是如此,难道自己吃苦,就妒嫉别人的幸福?不,他在黄原揽工时,就不止一次思考过类似的问题。结论依然应该是:幸福,或者说生存的价

17、值,并不在于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无数艰难困苦之中,又何尝不包含人生的幸福?他为自己的生活感到骄傲。说实话,要是他现在抛开煤矿马上到一种舒适的环境来生活,他也许反倒会受不了(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开头部分,交代了孙少平第一次坐上舒适的火车去省城的感受,由此切入对城市生活的认识和思考。B.孙少平到达省城后,省城的情景让他大开眼界,在省城的庞大空间结构中,他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C.孙少平给兰香买了牛仔裤,却建议她不要穿着回双水村,可见孙少平观念里还隐藏着农村人的自卑感。D.一行五人畅游流花公园时,齐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表现了充满青春活力的他们对生活

18、的热爱。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句子中的“跳舞一般”,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孙少平第一次坐火车去省城时的激动之情。B.句子单独成段,用惊叹的语气,使表达的情感更加强烈,并引出下文对孙少平置身大城市感受的描写。C.句子中的“踏实”,表现了孙少平在偌大的城市中找到落脚处后,心中焦虑消除了,安全感得到了满足。D.句子的“笑着纠正”写出了香兰的自信,与前文“成长”“大方”呼应,表现了一个农村姑娘进城后的变化。8.请梳理概括孙少平在流花公园时的心理变化。(4 分)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请以“青春 奋斗 幸福”为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 分)二、

19、古诗文阅读(二、古诗文阅读(3535 分)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2020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小题。材料一:材料一: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沉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也。絺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絺疵曰:“以人事知之。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人马相食,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明日,智伯以

20、絺疵之言告二子,二子曰:“此夫谗臣欲为赵氏游说使主疑于二家而懈于攻赵氏也夫二家岂不利朝夕分赵氏之田而欲为危难不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可成之事乎?”二子出,絺疵入曰:“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智伯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臣见其视臣端而趋疾,知臣得其情故也。”智伯不悛。絺疵请使于齐。(节选资治通鉴周纪一,有删改)材料二:材料二:张孟谈因朝智伯而出,遇智过辕门之外。智过入见智伯曰:“二主殆将有变。”君曰:“何如?”对曰:“臣遇张孟谈于辕门之外,其志矜,其行高。”智伯曰:“不然。吾与二主约谨矣,破赵三分其地。寡人所亲之,必不欺也。子释之,勿出于口。”智过出见二主,入说智伯曰:“二主色动而意

21、变,必背君,不如令杀之!”智伯曰:“兵着晋阳三年矣,旦暮当拔之而飨其利。乃有他心,不可!子慎勿复言。”智过见君之不用也,言之不听,出,更其姓为辅氏,遂去不见。(张孟谈)入见襄子曰:“臣遇智过于辕门之外,其视有疑臣之心,入见智伯,出更其姓。今暮不击,必后之矣!”襄子曰:“诺。”使张孟谈见韩、魏之君,以夜期,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军而禽智伯。(节选战国策赵策一,有删改)【注释】版:古代墙计量单位,一版为高度二尺。智伯(公元前 506 年一公元前 453 年),是春秋末期晋国执政大臣。智过,智氏族人。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

22、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 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 分)此夫谗臣欲为赵氏 A A 游说 B 使主疑 C C 于二家而懈 D D 于攻赵氏也 E E 夫二家岂不利朝夕 F F 分赵氏之田 G G而欲为危难 H 不可成之事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骖乘,古代乘车右边陪乘的人。古人乘车以左为尊,御者居中,另一人在右陪乘。B.文中“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与“子何以知之”中的“何以”意义和用法相同。C.殆,指大概,与“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的“殆”意义和用法相同。D.翼,指从两侧,“常以身翼蔽沛公”的“翼”表

23、示“像鸟张开翅膀般”,意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面对智伯、韩康子、魏桓子三家围困晋阳的不利局面,晋阳百姓都没有叛变之心。B.絺疵从人之常情角度劝说智伯,智伯没有改变自己的主意,并迫使絺疵出使齐国。C.相比智伯,赵襄子更善于决断,他果断采纳张孟谈的建议,最终取得斗争的胜利。D.智伯采用水淹法围困晋阳,却没曾想自己的军营最后被水淹,落得被活捉的下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臣见其视臣端而趋疾,知臣得其情故也。(2)兵着晋阳三年矣,且暮当拔之而飨其利 14.请说说疵和智过分别是从哪些细节中推断出韩康子和魏桓子将要反叛的?(3

24、 分)(二)古代寺歌阅该(本题共(二)古代寺歌阅该(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9 9 分)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1516 小题。小题。偶书警俗偶书警俗 宋王迈 大雅吾无望古人,有常犹愈翟公门。贪荣但可骄妻妾,死义方堪托子孙。董生鸡哺宁求报,元子雉媒莫少恩。俗物茫茫随野马,英雄千载赤心存。【注】翟公:指翟仲明,春秋时鲁国大夫,以重修身而闻名。董生鸡哺:出自韩愈 嗟哉董生行。元子雉媒:出自元稹雉媒。野马:空中飘浮的雾气。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首联诗人认为虽然无法企及古人大雅,却也要比翟公更有修身的恒心。B.颈联用“董生鸡哺

25、”“元子雉媒”的典故,强调为人要懂得知恩图报。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尾联写俗人众多却皆随雾气消散,唯有英雄才能历经千年而丹心永驻。D.全诗融入了诗人对历史及人生价值的思考与领悟,所含哲理发人深省。16.本诗题为“警俗”,对世俗之人提出了多个警示,请概括其中三点。(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1 小题,小题,6 6 分)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两句警诫后人要防微杜渐,不能玩物丧志。(2)周邦彦苏幕遮中“,”和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都借鸟鸣抒写情感。(3)自问自

26、答,有助于抒发人物的思想情感,引发读者思考。这种形式在古诗文中很常见,如“?”。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20 分)分)(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 I I(本题共(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1010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19 小题。跳绳是一项将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结合的高效率运动。跳绳时全身的骨骼肌和心肌都会增强运动力度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提高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输送,并促进体内废物排出量,使胆固醇、尿酸等代谢物含量得到降低;合理的跳绳练习能够有效降低基础心率,锻炼者的心肌功能得到改善,同时还可以提高锻炼者的肺活量与最大通气量,增强肺部功能;现代社会很多工作需要

27、伏案久坐完成,久坐会导致脊椎压力增加。跳绳时,上半身处于伸展状态,加上摇动双手会充分调动上肢肌群和腰背核心肌群,可以很好缓解久坐带给脊椎的压力。A ,却也并非适合所有人。比如,患有下肢骨关节疾病、下肢静脉曲张或患有心脏疾病或血压异常的人群,都不能贸然参与跳绳运动,应先咨询主治医师意见,经评估允许后,再开展运动锻炼。另外,体重超重人群,B ,要先通过饮食控制和其他方式减轻体重后,再进行跳绳运动。18.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字。(4 分)19.文中第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

28、意。(6 分)(二)语言文字运用(二)语言文字运用 I I(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010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2 小题。他们立在岸上,他立在船头。他跟他们对望着,彼此不住地挥手。船开始动了。它慢慢地从岸边退去。它在转弯。岸上的人影渐渐地变小,忽然一转眼就完全不见了。觉慧立在船头,眼睛里还留着他们的影子,仿佛他们还在向他招手。他觉得眼光有点模糊,便伸手揩了一下眼睛。然而等他取下手来,他们的影子已经找不到了。他们,他的哥哥和他的两个朋友就这样不留痕迹地消失了。先前的一切仿佛一场梦。他再也看不见他们。他的眼睛所触到的,只是一片清莹的水,一些山影和一些树影。三个舟子在那

29、里一面摇橹,一面唱山歌。一种新的感情渐渐地抓住了他,他不知道究竟是快乐还是悲伤。但是他清清楚楚地知道他离开家了。他的眼前是连接不断的绿水。这水只是不停地向前面流去,它会把他载到一个未知的大城市去。在那里新的一切正在生长。那里有新的运动,有广大的群众,有几个未见面的年轻朋友。这水,这可祝福的水啊,它会把他带到有着新鲜空气的城市和充满热血的人群中间去。他最后一次把眼睛掉向后面看,他轻轻地说了一声“再见”,仍旧回过头去看永远向前流去没有一刻停留的绿水了。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与表达效果。(3 分)21.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请

30、简要分析画横线句中的句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4 分)22.文中处两个句子,都有“只是”,说说二者在表意上的不同。(3 分)他的眼睛所触到的,只是只是一片清莹的水,一些山影和一些树影。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这水只是只是不停地向前面流去,它会把他载到一个未知的大城市去。四、写作(四、写作(6060 分)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和谐社会需要人人都讲道理,但在矛盾冲突中,有些人总认为自己讲道理,别人不讲道理。这一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学科网(北京)股份有

31、限公司 参考参考答案答案 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技术系统不能建构新的文化”错。原文“假如抛弃人的文化传统,技术系统能够建构起足够丰富的另一种文化吗?能够定义另一种足以解释幸福的价值观吗?我们无法预料,只能深怀疑虑。”可见技术系统能否建构新的文化还不能确定,而选项却认为技术系统不能建构新的文化。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推理的能力。B“如果以充分开放的激进态度对待生活,即使不被别人需要,生活也有意义。”错误。结合原文“如果以充分开放的激进态度来面对这个问题恐怕仍然是个难以回答的疑问。”可知文中假设以充分开放的激进态度看待生活意义的问题,也没有肯定的

32、结论。C“从而引起了人们对一直被忽略的科学理性因素的思考”错误。结合原文“想象依然是影响人工智能发展中神话形成的主要原因,但是这种想象已表现为对技术的过度想象。然而,容易被忽略的是科学理性因素。”可知,“人们对科学理性因素的思考”是容易被忽略的,并非引起的结果,与人工智能神话现象没有关系,强加因果。D“滋生人工智能神话现象,导致恐惧产生”错误。结合原文“对自然界的原始恐惧为对机器的现代恐惧所取代,这种恐惧滋生着人工智能领域的神话现象。想象依然是影响人工智能发展中神话形成的主要原因,但是这种想象已表现为对技术的过度想象。”可见是人们先产生恐惧,再引发人的过度想象,然后导致人工智能神话现象,而不是

33、人工智能神话现象导致恐惧的产生。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阐述了人工智能本身及应用的风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错误。结合材料二第二段分析,“人工智能伦理”的例子,阐释了“防范人工智能领域神话现象的可能后果”。4:第一个幸福指人工智能的大量使用,让人不需要劳动,依然可以依靠社会分配来维持生存;第二个幸福指劳动提供了复杂而特殊的生活经验,让人获得生活的意义。(1 点 2 分,共 4 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结合原文“失业问题的要害之处不在于如何合理分配收入(这是能够解决的问题),而在于生活意义的消失”“除了作为生存手段的硬意

34、义,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还另有不可或缺的软意义:劳动提供了“生活内容”“与事物和人物打交道的经验充满复杂的语境、情节、细节、故事和感受,经验复杂性和特殊性正是生活意义的构成成分”“假如失去了劳动,生活就失去了大半内容,甚至无可言说”分析概括。5:材料一侧重对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可能产生的后果的担忧,作者认为人工智能的大量使用可能导致人的意义和生活意义的流失。材料二侧重对人工智能领域神话现象的可能后果的担忧,作者认为人工智能领域神话现象中的文化问题容易被忽略。(每点 3 分;概括 2 分,分析 1 分;共 6 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整体理解、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首

35、先要明确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的核心问题;其次要梳理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结构及相关内容。材料一主要从两个方面针对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担忧,两方面都思考到了劳动与人的意义和生活意义的关系;材料二分析了人工智能神话的产生基础、实质及带来的影响,表达了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的担忧。6: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的能力。“孙少平观念里还隐藏着农村人的自卑感”错误,不是“自卑”,而是他对城乡生活观念的一种体察。7: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跳舞一词,赋予了“破屋旧房”人的动作,是拟人的手法。8:见到同伴时,相当激动;一起游玩时,愉快、欢乐;想起自己的艰苦

36、生活时,感到伤感;意识到在苦难生活中追求自我价值时,感到骄傲。(1 点 1 分,共 4 分,言之成理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会人物思想情感的能力。结合“他的老同学顾养民和金秀一块相跟着来了”“又是和自己亲密的人在一块,这使他非常愉快”分析可知与同伴在一起时感到高兴;结合“看见远方地层深处的一片。黑暗中,煤溜子在转动,钢梁铁柱在地压下弯曲颤抖,淌着汗水的光膀子在晃动晃动”分析可知想起自己的艰苦生活时,感到伤感;结合“结论依然应该是:幸福,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或者说生存的价值,并不在于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要是他现在抛开煤矿马上到一种舒适的环境来生活,他也许反倒会受不了”“也为他

37、自己的生活而感到骄傲”分析可知意识到在苦难生活中追求自我价值时,感到骄傲。9:本文写的是以孙少平、兰香为代表的农村青年,他们正值青春年华。他们渴望追求有价值的人生,选择了不同的人生之路,并为之奋斗。在奋斗的过程中,他们分享了不畏艰苦的奋斗之美和情谊深厚的人情之美,感受到了幸福。(每点 2 分,共 6 分,言之成理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体悟的能力。青春:结合“北方工大”“他的老同学顾养民和金秀一块相跟着来了”分析可知他们是一群青年。奋斗:结合“此刻和他同游的其他四个人,平时也许很少涉足这种公共娱乐场所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图书馆里”“他透过朦胧的泪眼,看见远方地层深处的一

38、片。黑暗中,煤溜子在转动,钢梁铁柱在地压下弯曲颤抖,淌着汗水的光膀子在晃动”“要是他现在抛开煤矿马上到一种舒适的环境来生活,他也许反倒会受不了”分析可知,他们在自己不同的岗位上拼搏、奋斗。幸福:结合“为了有这样值得骄傲的妹妹,他也应该满怀热情地去生活”“都像孩子一般沉醉在歌声中,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幸福,或者说生存的价值,并不在于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无数艰难困苦之中,又何尝不包含人生的幸福?他为妹妹们的生活高兴,也为他自己的生活而感到骄傲”分析可知他们在感受着生活的幸福。10:BEG【解析】(此夫谗臣欲为赵氏游说,使主疑于二家而懈于攻赵氏也。夫二家岂不利朝夕分赵氏之田,而欲为危难不可成之

39、事乎)11:B【解析】文中“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意为“为什么把”;而“子何以知之”的“何以”为介词宾语前置,表示“凭什么”,意义和用法都不同。12:B【解析】文中并非智伯迫使而是絺疵主动请求出使齐国。13:(1)我看见他们看我时很严肃,并且走得很快,这是知道我识破他们实情的缘故。【解析】(“端”1 分,“趋疾”1 分,判断句 1 分,大意 1 分。)(2)军队围困晋阳整整三年,早晚就要攻下晋阳城以分享利益。【解析】(“旦暮”1 分,译成“短时间内”“即将”等强调时间短暂的词语也可以;“拔”1 分;“飨”1 分;大意 1 分。)14:絺疵看到的细节:胜利在望,可这两人没有喜色,反而面带忧虑;(

40、1 分)智过看到的细节:赵国的臣子张孟谈竟然神情傲慢,趾高气扬(1 分);韩康子和魏桓子见到自己神情异常(1 分)。【参考译文】材料一:智氏、韩、魏三家率领军队围困晋阳,引水灌城,城墙不被浸没的只有六尺。锅灶浸泡在水中,蝌蚪变成青蛙,但百姓都没有叛变之心。智伯巡视水势,魏桓子为他驾车,韩康子持矛居右护卫。智伯说:“我今天才知道用水淹可以灭亡别人的国家。”魏桓子用胳臂肘碰了碰韩康子,韩康子也踩了踩魏桓子的脚背,因为汾水可以灌魏国国都安邑,绛水也可以灌韩国都城平阳。(智家的)谋士絺疵对智伯说:“韩魏两家一定会反叛。”智伯问:“你凭借什么知道这件事?”絺疵说:“我是根据人之常情知道这一点的。我们调集

41、韩、魏两家的军队来围攻赵家,赵氏灭亡后,灾难必然会降临到韩、魏两家。现在我们约定灭掉赵氏以后,三家瓜分赵氏的土地,晋阳城仅仅差六尺就会被水淹没了,城中粮绝,已经在宰马为食了,城池被攻破指日可待,可是这两人没有喜色,面带忧虑,这不是要反叛又是什么呢?”第二天,智伯把絺疵的话告诉了韩康子、魏桓子二人,二人说道:“这一定是小人想替赵氏游说,使主公您怀疑我们两家,从而放松对赵氏的进攻,我们两家哪里会放弃早晚就要分到手的赵氏土地,而去图谋那既危险又一定不可以成功的事情呢?”两人走出来,絺疵进来说:“主公为什么把我的话告诉他们两个人呢?”智伯说:“你凭借什么知道这一点的?”絺疵回答说:“我看见他们看我时很

42、严肃,并且走得很快,这是知道我识破他们实情的缘故。”智伯不肯改变主张。絺疵只好请求出使齐国。材料二:(赵襄子的大臣)张孟谈去朝见智伯出来以后,在军门外遇见了智过。智过进去拜见智伯说:“韩、魏两位主公大概会叛变。”智伯问:“何以见得?”智过回答说:“我在军门外遇见张孟谈,他的神情傲慢,趾高气扬。”智伯说:“不会这样,我和韩、魏两位主公订立的盟约很严谨,攻破赵氏,我们三家将瓜分它的土地。这是我亲自和他们订立的盟约,一定不会被欺骗的。您就放心吧,不要再说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了。”智过出来后,碰上了韩康子和魏桓子,又进入劝说智伯:“韩康子、魏桓子二人神色不正常,一定会背叛您,不如下达命令杀掉

43、他们。”智伯说:“军队围困晋阳整整三年,早晚就要攻下晋阳城以分享利益。这时还有别的想法,不可以!您小心别再说了。”智过见智伯不采用他的计策,不听从他的劝说,出来以后,改变他的姓氏为辅氏,于是离开不再见智伯。(张孟谈)进去拜见赵襄子说:“我在军门外遇到智过,他盯着我看的样子有怀疑我的心思,他进去拜见智伯,出来以后就改了他的姓氏。今天晚上如果不出兵攻打智伯,就会失去先下手的良机!”赵襄子说:“好。”就派张孟谈去拜见韩康子、魏桓子,约定今夜举事,杀了智伯守堤的官吏,又决开晋水淹灌智伯的军队。智伯的军队因为都去救水,一片混乱,韩康子和魏桓子带军队从两边夹攻智伯,赵襄子带领军队从正面进攻智伯,大败智伯的

44、军队,活捉了智伯。15:B【解析】“董生鸡哺”是强调但行善事,不求回报;“元子雉媒”是强调为人不能寡情薄义。16:要重视修身,追求高洁雅正;不可贪图荣华富贵;始终坚守正义(为正义而死)施恩(做善事)不求回报;要重情重义,不能寡情薄意;永远保持赤诚之心。(1 点 2 分,任答其中三点满分,超过三点按前三点评分。)17:(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2)鸟雀呼晴 侵晓窥檐语(3)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每空 1 分。每错、漏、多一字该空不得分。)18:A.跳绳虽然益处多多。B.也不能轻易参加跳绳运动。(每空 2 分,

45、共 4 分)19:(1)语句:“提高”改为“加快”或在“输送”后加上“速度”。(2)语句:删除“量”,或在“排出量”后加“的增加”。(3)语句:“锻炼者”前加“使”,或改为“改善锻炼者的心肌功能”。(每空 2 分,判断和修改各 1 分。)20:三个句子构成排比 2 辅述了在大城市里将拥有新的一切,表达了他对大城市的期待和向往;句式整齐,语气强烈,富有节奏。(1 点 1 分,共 3 分)21:句号表示较长的停顿;突出表现了船“动、退去、转弯”的三个渐进过程;写出了他对于自己缓缓离开的真切感受:表达了对岸上送行人的不舍。(每点 1 分,共 4 分。)22:第处中的“只是”意为“仅仅是”“不过是”“只有”。第处中的“只是”意为“一直”“只管”。(本题一点 2 分,两点 3 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在语境、语法中解读词汇、理解语义的能力。前一处“只是”在整个句子中作为谓语用,意为只有或仅仅是;后一处作限制语用,是对“向前流去”的限制成分,意为“一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