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52635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8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大荔县2023-2024学年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沉郁顿挫”原是杜甫在给唐玄宗的进雕赋表中对其诗文的概述,后代文论家认为这四个字能够表述杜诗的主体风格,遂成定论。但对于“沉郁顿挫”的具体含义,历代文论家大都从内容方面解释“沉郁”,从形式方面解释“顿挫”。我认为,“沉郁”与“顿挫”二者的内涵及成因,既都有内容层面的因素,也都有形式层面的因素。杜甫信奉儒家思想,儒家的忧患精神、人本精神、乐道精神、笃行精神深深刻镂在杜诗之中。杜甫身经战乱,爱国主义、民族意识以及民胞物与的伟大情怀,构成了战乱诗篇的主旋律。杜

2、甫家世不幸、仕途蹭蹬,造成杜甫持重、忧郁的性格。凡此种种,都促使杜诗形成沉郁的风格。杜甫看问题总是比别人深入一层、慎重几分。安史之乱爆发前夕,唐帝国的朝野上下沉浸在歌舞享乐之中,只有杜甫感到了国家危机的来临。天宝末年,唐玄宗兴兵讨伐南昭。对这场不义之战,杜甫作了严厉的抨击,“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兵车行)而同时代的诗人,如高适(李云南征蛮诗)、储光羲(同诸公送李云南伐蛮),则为这场不义战争高声鼓噪。高、储之辈只知道迎合当权者的心思,不顾及战争的危害,杜甫却能以国家安危为视点唱出反调。这就是他的作品的深度之所

3、在,“沉郁”风格之表现。杜甫在一些描绘山川景物或反映个人身世的作品中,每每采用“时空并驭”的手法,在一联中,从时空两个角度下笔,这也是形成“沉郁”风格的因素。“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上兜率寺)前句以“巴蜀”写寺的周围“江山”之壮美,是从空间角度下笔;后句以“齐梁”写寺庙中“栋宇”之悠久,则是从时间角度下笔。“天下兵戈满,江边岁月长。”(送韦郎司直归成都)前句以“兵戈满”写战火遍地的现实,是从空间角度写战乱的广延;后句以“岁月长”写客居日久,是从时间角度写战乱的持久。两句塑造出诗人关注天下烽烟、叹息漂泊于事无补的形象。杜甫所说的“顿挫”,并非仅仅指表现手法,其中也是包含了作品的内容的。杜甫

4、在进雕赋表中说道:“臣之述作,虽不能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杨雄、枚皋之徒,庶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舍诸?”其中“沉郁顿挫”与“随时敏捷”是分别针对扬雄和枚皋来讲的。“沉郁顿挫”说的是扬雄,“随时敏捷”说的是枚皋。其中,“顿挫”就是“抑折”,就是“抑折前人之心”,就是批判前人的不良思想行为。他所说的“顿挫”,就是指作品具有批判现实的内容,具有对君主和朝政的讽谏功能。杜甫说的这段话,是向玄宗的自我推荐之辞,说自己写作诗文既具有扬雄的思想深度,又具有枚皋的行文速度;既有质量,又有数量,这样的人才,皇帝是应该重用的。从形式角度理解“顿挫”的内涵。杜诗的“顿挫”风格,首先是来自

5、一句或相邻诗句的意思逆折。像杜诗这样在一句或相邻的两句之中频频进行语意的猛烈撞击,却是罕见的。其次,杜诗的“顿挫”风格还来自他独特的取景抒情方式。杜甫言愁,较少取用哀景,更多的是取用丽景,情与景构成巨大冲突,在冲突中,感情表达获得了超常的力度。(摘编自韩成武新论“沉郁顿挫”的内涵)1. 下列关于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儒家思想、杜甫在国家动荡中的遭际与情感及其性格等因素,促使杜诗形成沉郁之风。B. 杜甫把自己的诗文风格概述为“沉郁顿挫”,后代文论家即以此作为杜诗的主体风格。C. “顿挫”在思想内容上是指杜诗有批判现实的内容,具有对君王和朝政的讽谏功能。D. 杜诗与百

6、姓立场相同,面对国家讨伐南诏,他在诗中揭示战争给百姓带来的伤害。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在阐释“沉郁”“顿挫”的内涵和“沉郁”“顿挫”的成因时,都是从内容层而和形式层而分析的。B. 文章将杜甫与高适、储光羲做对比,意表明杜甫信奉儒家思想。C. 文章分别举了描绘山川景物和反映个人身世的诗句,来分析杜诗“时空并驭”的手法。D. 文章对杜诗的“沉郁顿挫”风格的论述,具有对前人观点的继承,也有独出机杼的创新。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杜诗中“时空并驭”的手法就是前一句从时间着笔,后一句从空间着笔,或者反之。B. 杜甫对自己的才华充满自信,将

7、自己于杨雄、枚皋相提并论,希望皇帝能重用自己。C. 历代文论家不知道进雕赋表中的“沉郁顿挫”描述的是杨雄,曲解了“沉郁顿挫”。D. 杜甫在用景抒情时,总是选取与情感相冲突的景物,这使其诗具有了“顿挫”的风格。(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随着数字化阅读的发展,读者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变化,图书馆的服务职能正面临转型。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普通读者最大的痛点不是找不到图书来读,而是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不知道哪些适合自己。上海图书馆东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最合适的图书”和“最合适的读者”建立联系,帮助供需双方实现精准对接。借助大数据分析、云技术和人

8、工智能等技术,图书馆为每位读者绘出精准“画像”,推荐最合适的图书。苏州第二图书馆率先建成国内首家大型智慧书库,可容纳700余万册藏书。书库配备了自动存取系统,通过自动存取和分拣传输,实现便捷的读者借阅和图书调配功能。通过线上下单、线下“社区投递”,解决了大量上班族无暇到馆借书的问题。图书馆还在App“苏周到”上开通“书香借阅”功能,实现“一网通办”,并准备对接上海图书馆平台,促进“沪苏同城”资源共建共享。此外,苏州第二图书馆努力打造明亮温馨的“市民书房”,利用开放空间营造舒适的阅读环境,将阅读学习与文化休闲有机结合。整个借阅区有开架图书8万余册,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报纸200余种,呈现开放

9、式布局,实行借阅一体。苏州第二图书馆有致力于推动地方文化交流与传承的苏州文学馆,有满足少儿阅读、学习等需求的少儿图书馆,有为公众提供高品质音乐鉴赏、推动全民艺术普及的音乐图书馆,有运用先进数字技术为公众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而打造的数字体验馆当然,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图书馆服务如何转型,都需要以优质的阅读空间为基础。毕竟,阅读是图书馆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图书馆服务向大文化领域延伸的基础。(取材于王伟健、金武刚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2020年10月,巴西国家图书馆迎来210岁生日。作为拉美地区最大的图书馆和巴西最古老的文化机构,在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图书馆见证着巴西的历史变迁,守护着国家的历史文化记忆

10、。早期,国家图书馆主要通过购买和接受捐赠等方式丰富藏品。如今,根据法律规定,巴西全国的出版物都要向国家图书馆提供副本。图书馆以这种方式对国家知识产品进行注册、保管和传播。现在,图书馆馆藏超过1100万件,包括书籍、报刊、手稿、地图、文件、画作、照片和音像制品等。为更好实现馆藏的全民共享,图书馆于2006年创建了“数字国家图书馆”。为此,图书馆设立数字化实验室,由专业团队对藏品进行高、中、低三种画质的数字化处理,以适应图书馆馆藏、出版物印刷和网上展示的不同需求。民众点击图书馆官方网站的相关链接进入数字馆,即可免费查看里面的所有内容。此外,图书馆通过举办展览等文化活动,向民众讲述国家历史。在举办实

11、体展的同时,图书馆还利用数字馆免费开放线上展览。1880年,为纪念葡萄牙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逝世300周年,图书馆曾举办建馆以来的首场展览。如今,数字馆中仍保留着当年印刷的展览目录,访问者可以看到当时近500件展品的详细介绍。图书馆将近年来举办的一些重要展览都以这种方式保存在数字馆中。人们得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欣赏珍贵藏品。图书馆的多种创新举措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民众来访。巴西国家图书馆基金会执行董事玛丽亚,马克斯说:“在巴西的发展历程中,国家图书馆扮演了重要角色。我们希望民众能通过了解国家历史,增强认同感。”(取材于朱东君的相关文章)材料三: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公共图书馆正面临一场逐渐显现的危

12、机,访问实体图书馆的人数比例持续下滑、图书馆数量也不断减少。影响图书馆到访率的最大因素无疑是互联网和移动数字设备的普及,然而英美书业、图书馆业资深人士的调查报告对此得出了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的结论:与其说是电子书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不如说是公共图书馆受到数字化发展理念的过多影响,没有更好地优化传统的纸质书服务。现在,公共图书馆变得越来越像数据库和新媒体公司,数字化服务当然有利于文化服务均等化,但不应以牺牲图书馆的传统服务为代价。图书馆大幅削减纸质图书预算,把资金投入到数字化建设中。由于购书预算紧缩,许多图书馆无法及时更新库存,在库书籍总量大幅下降,人们找不到想看的图书,以致访问实体图书馆的兴趣进

13、一步降低。公共图书馆到访率下降过程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经济越发达、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地区,实体图书馆到访量下降越快,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对图书馆的需求基本保持稳定水平。调查报告表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社区图书馆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除了提供基本的图书借阅服务,它还是所在社区的综合服务中心,承担了部分学前教育、业余教育、社区交际功能,为不发达地区提供了公共空间、设备和资源,因此对当地居民具有持久的吸引力。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们通常拥有多种获取文化信息的渠道和资源,因而在数字时代减少了对实体图书馆的访问次数。(取材于陈镭的相关文章)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4、)A. “市民书房”以文化休闲为主,兼以阅读学习。B. 数字化阅读的发展使图书馆的服务职能面临转型。C. 巴西国家图书馆数字馆能使民众跨时空欣赏藏品。D. 传统服务功能的弱化影响了实体图书馆到访率。5.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经济发达程度与对实体图书馆的依赖度正相关。经济越发达,实体图书馆到访量率越高。B. 设立数字化实验室,由专业团队进行管理是上海图书馆的有效做法。C. 苏州第二图书馆开通了线下社区投递借阅服务。D. 削减纸质图书预算,优先保障数字化发展,导致美国所有图书馆无法及时更新库存,在库书籍量大幅下降。6. 某市图书馆为充分发挥各级图书馆的作用,向社会征

15、集改进建议,请你根据上面三则材料,给相关部门提三条建议,并说明理由。(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欲栽大木柱长天黄晖“何谓修身?修养一己之道德情操,勉以躬行实践,谓之修身。修身是一个人,一个读书人,一个想成为堂堂君子之人成材的第一道门坎。什么是修身的第一要务呢?两个字:立志!”教室里,杨昌济注正在给学生上第一节修身课。他在黑板上用力写下“立志”二字,转过身来继续:“凡修身,必先立志,志存高远而心自纯洁!”他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说道:“我想请在座的各位同学谈一谈你的志向是什么。”他看看身边课桌上贴着的学生姓名:“周世钊同学,就从你开始吧。”周世钊笔直

16、地站起来,朗声答道:“我的理想,是当一个学校的校长。”杨昌济颇感兴趣地问:“哦,为什么?”“我小时候每天早上都看到学校的门口,所有的学生向校长敬礼。我想我长大了,也要像他一样,那么威严,那么受人尊敬。”“很好。”杨昌济微微一笑,说,“下一位,罗学瓒同学。”“为国为民,舍生取义,做一个像戊戌君子中的谭嗣同那样的人。如国家有事,则奋不顾身,死而后已。”杨昌济点点头,说:“舍身成仁,高洁之至,很好。易永畦同学。”易永畦有些紧张地站起:“我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杨昌济鼓励他说:“不要紧张。你从小到大,总有过这样那样的梦想吧?不妨一说,姑且言之嘛。”“我我想当三国里的关云长大将军。”易永畦话音才落,教室里就

17、有不少同学小声笑了起来,易永畦那副单薄如纸的身材实在不能让人把他跟武圣人关云长联系起来。“嗯,纵横沙场,精忠为国。虽童真稚趣,却存英雄之气,好!下一个,刘俊卿同学。”刘俊卿显然早已准备好答案了,他站起来,很自负地回答:“学生的理想,就是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学识渊博、为世人所景仰、为政府所器重的社会精英,凭自己的学问和才能,傲立于天地之间。”“傲立于天地之间?因为学问而傲吗?”杨昌济问,“是,老师,只有学识出众之人,才能为人所敬重,学生就是要做这样的精英。”杨昌济似乎想说什么,想想又收住了口。他看看桌上的姓名,认真打量了毛泽东一眼,问:“你的志向是什么?”毛泽东站起来,犹豫了一下,茫然地回答:

18、“我不知道,”“不知道?”在全班同学的窃窃私语中,杨昌济皱起眉头,问:“一个人对自己的未来怎么会没有一点想法呢?难道你从来就没有想过?”“我想过,经常想。可是,我找不到答案。”毛泽东望着老师,他的目光清澈如水,他的话显然出自真心。“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毛君亦在求索之中么?”“求学即求索。”杨昌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对毛泽东说:“你坐下吧。”“老师”,毛泽东刚坐下,却又像是想起了什么,站起来问,“能不能问您一个问题?您的志向是什么?”他的大胆实在有些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同学们不禁一愣,杨昌济也有些意外地回过身来。他望着毛泽东的眼睛,那双眼睛平静却隐隐地含着让人必须面对的刚毅。一片静默

19、中,杨昌济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刷刷地在黑板上写了两行苍劲有力的大字: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一片肃穆中,杨昌济用极为平和但却坚定的语调说:“昌济平生,无为官之念,无发财之想,悄然遁世,不问炎凉,愿于诸君之中,得一二良材,栽得参天之大木,为我百年积弱之中华撑起一片自强自立的天空,则吾愿足矣。”一片寂静之中,周世钊、刘俊卿带头鼓起掌来,掌声立即响成了一片。只有毛泽东仍站在那里,望着老师,没有鼓掌。杨昌济挥手止住掌声:“毛泽东同学,今天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我也不要求你马上回答,但有一件事我希望你能答应我。五年后,当你迈出一师校门时,我想听到你回答我。能答应吗?”毛泽东还在揣度着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志

20、向”,想着能说出眼前这十四个字的人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想着什么是他眼里的桃源、太古、大木、长天时至今日,他辗转上过好几所学校,见过数十位老师,却没有谁说过如此让他深思的话。毛泽东看着老师正凝望着自己的眼睛,郑重地点了点头,说:“我答应您,老师。”下午,杨家小院里,杨开慧正在送爸爸出门。她一边翻看着毛泽东的一篇文章,一边问爸爸:“他真的就什么也没说?文章写得这么好,怎么会没有理想呢?这个学生真怪啊。”“是的,他什么也没说。”杨昌济风趣地解释道,“当然他没说并不意味着他没有,而是不肯轻言有时候,鸿鹄,也要岁月磨炼方成的。”“爸,你怎么知道他就有鸿鹄之志?说不定是燕雀之志呢?”开慧和爸爸开起了玩笑。“

21、不会的。”杨昌济肯定地回答。“为什么?就因为文章写得好吗?”杨昌济已经出了院门,又回过身来意味深长地说:“不光是文章。还有那双眼睛,明亮、有神坚定!那不是一般年轻人能有的目光。由目可视其心,那样的目光,必定心存高远。”“爸,你什么时候变成看相先生了?”“爸爸可不会看相,”杨昌济微微一笑,表情反倒严肃了,“爸爸看的,是那股精气神。”(节选自恰同学少年第五章,有删改)【注】杨昌济:(1871-1920),湖南长沙人,教育家。先后留学日本、英国,回国后任教于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设置的场景很小,甚至在叙事过程中淡化了空间环境

22、,这样更有助于将笔力集中在人物描写上。B. 给学生们上的第一节修身课,杨昌济选择了“立志”的话题,他认为这是人修身的第一要务。C. 杨昌济通过对毛泽东的眼睛和精气神的观察,断定他心存高远,杨开慧认为这跟看相一样不可靠。D. 小说语言简洁凝练,富于个性化;尤其昌济先生的语言,文白互见,既典雅厚重又不失亲切随和。8. 文本呈现出一堂师生“问志”、“言志”的精彩画面,最后出场的毛泽东如戏剧表演中的“大轴”,担任着最棒的角儿。试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9. 本文节选自历史军事小说恰同学少年,其取材于新中国的开创者们青年时代的读书生活。请从真实性、虚构性的角度分析文本对材料处理的特点。二、古诗文阅读(34分

23、)(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卢怀慎不能决,惶恐入谢于上。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颇有得色,顾谓紫微舍人齐浣曰:“余为相,可比何人?”浣未对。崇曰:“何如管晏?”浣曰:“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犹能没身。公所为法,随复更之,似不及也。”崇曰:“然则竟如何?”浣曰:“公可谓救时之相耳。”崇喜,投笔曰:“救时之相,岂易得乎!”怀慎与崇同为相自以才不及崇每事推之时人谓之“伴食宰想”。臣光曰:昔鲍叔之于管仲,子皮之于子产,皆位居其上,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曹

24、参自谓不及萧何,一遵其法,无所变更,汉业以成。夫不肖用事,为其僚者,爱身保禄而从之,不顾国家之安危,是诚罪人也。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媚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崇,唐之贤相,怀慎与之同心戮力,以济明皇太平之政,夫何罪哉!(节选自资治通鉴,有改动)材料二:唐卢怀慎,清慎贞素,不营资产。器用屋室,皆极俭陋。既贵,妻孥尚不免饥寒,而于故人亲戚散施甚厚。后为黄门监兼吏部尚书,卧病既久,宋璟、卢从愿常相与访焉。常器重璟及从愿,见之甚喜,留连永日,命设食。有蒸豆两瓯、菜数茎而已,此外翛然无办。因持二人手谓曰:“二公当出入为藩辅,圣上求理甚切,然享国岁久,近者稍倦于勤

25、,当有小人乘此而进,君其志之。”不数日而终。疾既笃,因手疏荐宋璟、卢从愿、李杰、李朝隐。上览其表,益加悼惜。(节选自明皇杂录)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怀慎A崇B同为相C自D以才不及E崇F每事G推之H时人I谓之J“伴食宰相”。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其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谒告”在文中是“请假”的意思,姚崇为了给儿了办丧事请了十多天假。B. “一”在文中是“全、都”,与阿房宫赋中“六王毕,四海一”的意思不同。C. “固”在文中的意思是“固执(保位)”,与离骚中“固前圣之所厚”的“固”意思相同。D. “疾”在文

26、中是“疾病”的意思,与劝学中“声非加疾也”的“疾”意思不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齐浣认为姚崇作为宰相,比不上古代“管晏”那样的名相,是因为姚崇制定的法度总是随时更改,所以他只能算得上是一位“救时宰相”。B. 司马光与“时人”的观点不一样,认为唐明皇的盛世基业,是姚崇和卢怀慎两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对卢怀慎给予了肯定。C. 卢怀慎不谋求钱产资财,他的住宅和家里的陈设用具都非常简陋,妻子儿女还经常挨饿受冻,所以他的亲朋好友经常慷慨地接济他们。D. 卢怀慎为国事操劳,忠于朝廷,这从他在弥留之际不忘告诫宋璟、卢从愿以及推荐他们并给皇帝上表可以看出。13. 把文中画横

27、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2)然享国岁久,近者稍倦于勤,当有小人乘此而进,君其志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放言五首(其三)唐 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注】元和五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被贬江陵,写了五首放言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江州,也写下五首放言诗奉和。钻龟、祝蓍(sh):古人占卜的两种方式。周公:周成王叔父,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管叔等人造作流官,说周公要篡位,周公恐惧,外出逃难。后来成王发现

28、流言是假,便迎接周公回来,平定了管叔等人的叛乱。王莽:汉元帝皇后侄,后篡汉自立,改国号为“新”。14.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设置悬念,说要赠人一个判断真假的方法,却宕开一笔,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赠”字强调此法乃经验之谈。B. 诗歌充满了对朋友的劝慰之情,也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之情以及对自身遭遇的愤愤不平,并坚信自己与友人的冤情终会昭明。C. 诗歌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想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历史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D. 诗歌以议论说理为主,富有理趣,体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洞察,结尾处点破观点,富有情味,让人思而得之。15.

29、古诗中蕴含的人才观往往丰富而深刻,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是如何表达人才观的。(三)名篇名句的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赤壁赋中,苏轼用“_,_”两句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2)登高中“_,_”一联由眼前之景联想到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3)离骚中“_,_”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有所反映。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一)(9分)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可爱的南非地松鼠生活在非洲南部干旱的大草原上,以及热带、亚热带的灌木丛里。为了应对酷热的气候,它们的后脚掌进化得特大, A 。它们还很会“想办法”,比如摊平趴着,用毛少的

30、腹部散热;再如把毛绒绒的尾巴弯曲起来,像遮阳伞一样挡在头上乘凉。当热得实在不行的时候,这些穴居哺乳动物会退回到洞里降温。然而, B ,南非自然保护区的最高日温在短短18年内就增加了2.5。尽管南非地松鼠 C ,但在飞速变化的气候下,它们可能也快忍受不住了。专家观察到,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地松鼠本已非常大的后脚掌相对于它们的体型大约增长了11%左右,而脊柱长度缩短了6%。它们的体形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就是由于气温升高带来的巨大环境压力。南非地松鼠的变形不是个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现,很多物种的体形都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但我们不知道,动物的适应速度能不能跟得上温度的攀升速度;我们

31、也不知道这些物种离种群崩溃的临界点到底还有多远。17.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18. 文中带序号的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二)(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每当回家,我便有一种踏实的感觉,那感觉牢牢地贴在心口。家里的门是一种呵护。记得幼时,妈妈就常常唠叨,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当时,对这话总是似懂非懂,也就不屑一顾。现在想来,真是年少不识愁滋味。没有想到的是,这种踏实感,坚守了几十年的精神依偎,却在偶然之间,被一缕细风轻轻颠覆。风从窗口吹进,礼貌

32、而轻柔。风是无意的,不应该对我有敌意,也不会给我带来什么痛苦,只是一种习惯。风一吹,我就掉过头,顺着那一习凉,把目光聚焦窗口。我不仅发现了窗外的一切,还看到了一种悬空。树枝轻轻地向我招手,晃动的只是它纤细的指尖。我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悬空在这个城市中。一幢楼房,撑起双臂,轻轻地把我高高举起。然后悬空放置,身不由己。两脚之下,华丽的实木地板,还有地板上的茶几、沙发、电视,都与我一样悬空着。我的心空荡荡的,仿佛一艘无法泊岸的船,飘忽在浩瀚的海面。天再蓝,离我太远,托起我的是我唯一的依靠飘忽不定的水。在这个城市生存了这么多年,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被悬空的,面对黑洞洞的窗口,我找不到答案,孤独的身影,

33、幻化成小孩的柔弱的手。19. 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而线句子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的设想;还要栽树B. 让人留恋歌声响起,标志着这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大年夜。C. 到山上打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时期一种十分辛苦的劳作。D. 这位选评者把“含香之署”讲成“有香味的房子”;把“怀刺”讲成“怀抱着有刺的东西”都是全无根据地乱说一通。20. 下列句子中“仿佛”的用法,与文段中“仿佛一艘无法泊岸的船”相同的一项是( )A. 做戏的锣鼓,在阿Q耳朵里仿佛在十里之外。B. 又仿佛在他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头疮。C. 仿佛

34、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D. 仿佛友人忧郁的絮语,仿佛他别离一刻的招呼。21. 文中有三个加点的重叠形式“牢牢”“常常”“轻轻”,说说它们和“牢”“常”“轻”相比,语意上各有什么不同。四、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3年6月29日,我国两架搭载国产涡扇-15发动机的歼-20首飞。歼-20的发动机以2011年的俄制发动机到2023年国产发动机,历经12年。当天,航空工业官方在微博账号发表言论,其中引用了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一句话:“早成者未必有成,晚成者未必不达,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弃。”以上材料、警句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

35、写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大荔县2023-2024学年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沉郁顿挫”原是杜甫在给唐玄宗的进雕赋表中对其诗文的概述,后代文论家认为这四个字能够表述杜诗的主体风格,遂成定论。但对于“沉郁顿挫”的具体含义,历代文论家大都从内容方面解释“沉郁”,从形式方面解释“顿挫”。我认为,“沉郁”与“顿挫”二者的内涵及成因,既都有内容层面的因素,也都有形式层面的因素。杜甫信奉儒家思想,儒家的忧患精神、人本精神、乐道精神、

36、笃行精神深深刻镂在杜诗之中。杜甫身经战乱,爱国主义、民族意识以及民胞物与的伟大情怀,构成了战乱诗篇的主旋律。杜甫家世不幸、仕途蹭蹬,造成杜甫持重、忧郁的性格。凡此种种,都促使杜诗形成沉郁的风格。杜甫看问题总是比别人深入一层、慎重几分。安史之乱爆发前夕,唐帝国的朝野上下沉浸在歌舞享乐之中,只有杜甫感到了国家危机的来临。天宝末年,唐玄宗兴兵讨伐南昭。对这场不义之战,杜甫作了严厉的抨击,“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兵车行)而同时代的诗人,如高适(李云南征蛮诗)、储光羲(同诸公送李云南伐蛮),则为这场不义战争高声鼓噪。

37、高、储之辈只知道迎合当权者的心思,不顾及战争的危害,杜甫却能以国家安危为视点唱出反调。这就是他的作品的深度之所在,“沉郁”风格之表现。杜甫在一些描绘山川景物或反映个人身世的作品中,每每采用“时空并驭”的手法,在一联中,从时空两个角度下笔,这也是形成“沉郁”风格的因素。“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上兜率寺)前句以“巴蜀”写寺的周围“江山”之壮美,是从空间角度下笔;后句以“齐梁”写寺庙中“栋宇”之悠久,则是从时间角度下笔。“天下兵戈满,江边岁月长。”(送韦郎司直归成都)前句以“兵戈满”写战火遍地的现实,是从空间角度写战乱的广延;后句以“岁月长”写客居日久,是从时间角度写战乱的持久。两句塑造出诗人

38、关注天下烽烟、叹息漂泊于事无补的形象。杜甫所说的“顿挫”,并非仅仅指表现手法,其中也是包含了作品的内容的。杜甫在进雕赋表中说道:“臣之述作,虽不能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杨雄、枚皋之徒,庶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舍诸?”其中“沉郁顿挫”与“随时敏捷”是分别针对扬雄和枚皋来讲的。“沉郁顿挫”说的是扬雄,“随时敏捷”说的是枚皋。其中,“顿挫”就是“抑折”,就是“抑折前人之心”,就是批判前人的不良思想行为。他所说的“顿挫”,就是指作品具有批判现实的内容,具有对君主和朝政的讽谏功能。杜甫说的这段话,是向玄宗的自我推荐之辞,说自己写作诗文既具有扬雄的思想深度,又具有枚皋的行文速度;

39、既有质量,又有数量,这样的人才,皇帝是应该重用的。从形式角度理解“顿挫”的内涵。杜诗的“顿挫”风格,首先是来自一句或相邻诗句的意思逆折。像杜诗这样在一句或相邻的两句之中频频进行语意的猛烈撞击,却是罕见的。其次,杜诗的“顿挫”风格还来自他独特的取景抒情方式。杜甫言愁,较少取用哀景,更多的是取用丽景,情与景构成巨大冲突,在冲突中,感情表达获得了超常的力度。(摘编自韩成武新论“沉郁顿挫”的内涵)1. 下列关于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儒家思想、杜甫在国家动荡中的遭际与情感及其性格等因素,促使杜诗形成沉郁之风。B. 杜甫把自己的诗文风格概述为“沉郁顿挫”,后代文论家即以此作为

40、杜诗的主体风格。C. “顿挫”在思想内容上是指杜诗有批判现实的内容,具有对君王和朝政的讽谏功能。D. 杜诗与百姓立场相同,面对国家讨伐南诏,他在诗中揭示战争给百姓带来的伤害。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在阐释“沉郁”“顿挫”的内涵和“沉郁”“顿挫”的成因时,都是从内容层而和形式层而分析的。B. 文章将杜甫与高适、储光羲做对比,意在表明杜甫信奉儒家思想。C. 文章分别举了描绘山川景物和反映个人身世的诗句,来分析杜诗“时空并驭”的手法。D. 文章对杜诗的“沉郁顿挫”风格的论述,具有对前人观点的继承,也有独出机杼的创新。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41、. 杜诗中“时空并驭”的手法就是前一句从时间着笔,后一句从空间着笔,或者反之。B. 杜甫对自己的才华充满自信,将自己于杨雄、枚皋相提并论,希望皇帝能重用自己。C. 历代文论家不知道进雕赋表中的“沉郁顿挫”描述的是杨雄,曲解了“沉郁顿挫”。D. 杜甫在用景抒情时,总是选取与情感相冲突的景物,这使其诗具有了“顿挫”的风格。【答案】1. D 2. B 3. 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D.“杜甫与百姓的立场相同”无中生有,文中有“对这场不义之战,杜甫作了严厉的抨击”,杜甫认识到讨伐南诏给百姓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但不能据此说杜甫与百姓的立场相同。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

42、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意在表明杜甫信奉儒家思想”曲解文意,原文“而同时代的诗人,如高适(李云南征蛮诗)、储光羲(同诸公送李云南伐蛮),则为这场不义战争高声鼓噪。高、储之辈只知道迎合当权者的心思,不顾及战争的危害,杜甫却能以国家安危为视点唱出反调。这就是他的作品的深度之所在”,可见文章将杜甫与高适、储光羲做对比,意在证明杜甫看问题比别人更深入、更慎重的特点。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以偏概全,文中举例是“前一句从时间着笔,后一句从空间着笔,或者反之”,但并不能根据两个例子就说明所有的“时空并驭”的手法都是如此。C.“不知道曲解了”错

43、误,原文相关内容为“后代文论家认为这四个字能够表述杜诗的主体风格,遂成定论。但对于沉郁顿挫的具体含义,历代文论家大都从内容方面解释沉郁,从形式方面解释顿挫”,没有提到选项内容,选项于文无据。D.“总是选取与情感相冲突的景物”错,根据原文“杜甫言愁,较少取用哀景,更多的是取用丽景,情与景构成巨大的冲突”可知,是在“言愁”时“更多”用哀景,不是“在用景抒情时总是”,选项扩大了范围。故选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随着数字化阅读的发展,读者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变化,图书馆的服务职能正面临转型。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普通读者最大的痛点不是找不到图书来

44、读,而是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不知道哪些适合自己。上海图书馆东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最合适的图书”和“最合适的读者”建立联系,帮助供需双方实现精准对接。借助大数据分析、云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图书馆为每位读者绘出精准“画像”,推荐最合适的图书。苏州第二图书馆率先建成国内首家大型智慧书库,可容纳700余万册藏书。书库配备了自动存取系统,通过自动存取和分拣传输,实现便捷的读者借阅和图书调配功能。通过线上下单、线下“社区投递”,解决了大量上班族无暇到馆借书的问题。图书馆还在App“苏周到”上开通“书香借阅”功能,实现“一网通办”,并准备对接上海图书馆平台,促进“沪苏同城”资源共建共享。此外,苏州第

45、二图书馆努力打造明亮温馨的“市民书房”,利用开放空间营造舒适的阅读环境,将阅读学习与文化休闲有机结合。整个借阅区有开架图书8万余册,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报纸200余种,呈现开放式布局,实行借阅一体。苏州第二图书馆有致力于推动地方文化交流与传承的苏州文学馆,有满足少儿阅读、学习等需求的少儿图书馆,有为公众提供高品质音乐鉴赏、推动全民艺术普及的音乐图书馆,有运用先进数字技术为公众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而打造的数字体验馆当然,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图书馆服务如何转型,都需要以优质的阅读空间为基础。毕竟,阅读是图书馆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图书馆服务向大文化领域延伸的基础。(取材于王伟健、金武刚等的相关文章)

46、材料二:2020年10月,巴西国家图书馆迎来210岁生日。作为拉美地区最大的图书馆和巴西最古老的文化机构,在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图书馆见证着巴西的历史变迁,守护着国家的历史文化记忆。早期,国家图书馆主要通过购买和接受捐赠等方式丰富藏品。如今,根据法律规定,巴西全国的出版物都要向国家图书馆提供副本。图书馆以这种方式对国家知识产品进行注册、保管和传播。现在,图书馆馆藏超过1100万件,包括书籍、报刊、手稿、地图、文件、画作、照片和音像制品等。为更好实现馆藏的全民共享,图书馆于2006年创建了“数字国家图书馆”。为此,图书馆设立数字化实验室,由专业团队对藏品进行高、中、低三种画质的数字化处理,以适应

47、图书馆馆藏、出版物印刷和网上展示的不同需求。民众点击图书馆官方网站的相关链接进入数字馆,即可免费查看里面的所有内容。此外,图书馆通过举办展览等文化活动,向民众讲述国家历史。在举办实体展的同时,图书馆还利用数字馆免费开放线上展览。1880年,为纪念葡萄牙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逝世300周年,图书馆曾举办建馆以来的首场展览。如今,数字馆中仍保留着当年印刷的展览目录,访问者可以看到当时近500件展品的详细介绍。图书馆将近年来举办的一些重要展览都以这种方式保存在数字馆中。人们得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欣赏珍贵藏品。图书馆的多种创新举措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民众来访。巴西国家图书馆基金会执行董事玛丽亚,马克斯说:“在巴西的发展历程中,国家图书馆扮演了重要角色。我们希望民众能通过了解国家历史,增强认同感。”(取材于朱东君的相关文章)材料三: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公共图书馆正面临一场逐渐显现的危机,访问实体图书馆的人数比例持续下滑、图书馆数量也不断减少。影响图书馆到访率的最大因素无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