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六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52533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7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六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六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六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六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六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认真听老师读短文,完成下面练习。(5分)1 在家中占有颇为特殊的位置。2舅舅们差不多每天都搞一些恶作剧捉弄格里戈里师傅,如: , , , 。1. 看拼音,写词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2. 桥是一篇短篇小说,塑造了一个一心为民的老支书的伟大形象。( )3. 在埋地雷的地方,雨来他们写下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4.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前夕写下的一首旧体诗。( )5. 当我们需要说服别人支持自己做一件事时,要“先说想法,再讲清理由”;在交流前就对对方的反应做好预案,“先设想反应,

2、再恰当应对”。( )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6.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干涸(h) 摇曳(y) 围歼(jin) 惟妙惟肖(xio)B. 额枋(fn) 压轴(zhu) 叉腿(ch) 蟠桃盛会(pn)C. 渲染(xun) 卡住(k) 蒙古(mn) 一哄(hn)而散D. 风靡(m) 狞笑(nn) 鸣啭(zhun) 鸣钟击磬(qn)7.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酒脱 神秘 奋战 全神贯注B. 渔网 抱怨 沸腾 技高一筹C. 疙瘩 会集 斑点 自作自受D. 屹立 拥戴 晃然 暴露无遗8. 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顾影自怜 奋不顾身B. 悬

3、崖绝壁 破琴绝弦C. 饱经风霜 饱受折磨D. 微不足道 心满意足9. 爱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 )体小说?A. 书信B. 日记C. 散文D. 诗歌1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看了这次作业展览,使我有很多感想。B. 我经常看到小云有时骑自行车上学。C. 他那刻苦认真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学习。D. 张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视力啊!”11. 将下列语句填入文段横线处,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只有小孩子知道自己找什么。 。 。 。因此对他们而言,洋娃娃就变得很重要。 他们把时间花费在布洋娃娃身上 一旦有人将娃娃拿走,他们就会嚎啕大哭A B. C. D.

4、 12. 联系课内外积累填空。(1)羊群一会儿_,一会儿_,走到哪里都像_。(草原)(2)_,同向春风各自愁。(丁香结)移舟泊烟渚,_(宿建德江)旧时茅店社林边,_。(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_,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_,大渡桥横铁索寒。(七律 长征)_,无边光景一时新。(春日)少小离家老大回,_。(回乡偶书)(3)孤村落日残霞,_。(天净沙 秋)_,但见长江送流水。(春江花月夜)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穷人(节选)“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两个人沉默了一阵。“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哦?什么时候?”“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

5、好惨啊!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教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但桑娜必着一动不动。“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13. 选文两次写到了桑娜的沉默,桑娜第一次沉默是因为( ),桑娜第二次沉默是因为( )A在等待丈夫的决定B对丈夫与海浪搏斗的恐惧C不知道如何告诉丈夫收养孤儿的事14. 画“ ”的部分是对渔夫_、_、_的描写,这段话细致地描写了渔夫做出决定

6、前后的思考过程,说明他与妻子桑那一样,有着一颗_的高尚的心。15. 有的同学认为可以把 “我们总能熬过去的”中的“熬” 字换成“度”字,你觉得好不好?为什么?_16. 读完画“”的部分,我觉得桑娜现在的心情可以用这两个词语来表示( )A. 伤心B. 激动C. 难过D. 快慰阅读。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你们好!当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全国人民为申奥成功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百年的噩梦。那是一段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也是一段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史。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清朝政府签下的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

7、羊;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让这座辉煌壮丽的建筑变成一片焦土和瓦砾;我们永远不能忘记,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使东北三省三千多万的父老乡亲成了亡国奴;我们永远不能忘记,1937 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中国人民进入了艰苦卓绝的全面抗战;我们永远不能忘记,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攻占南京后,对我国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六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为了重整河山,多少志士仁人、革命先辈抛头顾,洒热血,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以顽强不屈的精神打败了帝国主义侵略者。沧海桑田,风雨坎坷,伟大的祖国历尽磨难。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我们不

8、甘心落后于人,要继承和发扬先行者留给我们的不怕困难的精神。从七七事变开始,中国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中国人民一直在战火中苦苦挣扎。如今,中国己走出了血雨腥风的阴霾,中华大地处处洋溢着欢歌笑语。我们现在的丰衣足食又是靠什么换来的呢?是用革命英雄的生命与血泪换来的,是用中国人民的汗水和努力奋斗换来的。今昔对比,我们怎能不感叹呢?不要忘记我们中国曾有过的一段屈辱,不要忘了我们肩挑着振兴中华的重任。我们要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更是祖国的希望。周恩来总理年轻时说过,“ ”。中国的命运掌握在所有中国人的手上,更掌握在我们青少年手上!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让祖国更加强大

9、。“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让这句话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里,激励我们奋发图强。17. 给这篇演讲稿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18. 我知道周恩来总理年轻时说过“_”这句名言。本学期我还积累了关于爱国的名人名言,如:_( )19. 演讲稿的观点要鲜明,本篇演讲稿的观点是什么?_20. 演讲稿可以列举有代表性的事例来增强说服力,请简要概括文中列举的国耻。_21. 结合这篇演讲稿,说说怎样演讲更好?说说你的建议。(不少于两方面)_22. 习作。提起小说,你一定不陌生,那特定的环境、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情节一定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请你联系生活、展开想象,创编一个校园故事。1 自定题目; 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传

10、达正能量;3不少于400字。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六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认真听老师读短文,完成下面练习。(5分)1 在家中占有颇为特殊的位置。2舅舅们差不多每天都搞一些恶作剧捉弄格里戈里师傅,如: , , , 。1. 看拼音,写词语。【答案】【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彩、怨、悬、凛、磁、糟糕”容易写错。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2. 桥是一篇短篇小说,塑造

11、了一个一心为民的老支书的伟大形象。( )3. 在埋地雷的地方,雨来他们写下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4.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前夕写下的一首旧体诗。( )5. 当我们需要说服别人支持自己做一件事时,要“先说想法,再讲清理由”;在交流前就对对方的反应做好预案,“先设想反应,再恰当应对”。( )【答案】2. 3. 4. 5. 【解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桥这篇课文的体裁是小说,主要写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果断地指挥,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村民们筑起了一座不朽的生命桥。塑造了一位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伟大形象。故题干叙

12、述有误。【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结合小英雄雨来中“在埋地雷的地方,雨来他们写下了这儿是中国的土地。”可知,题干叙述有误。【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故题干叙述正确。【5题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在我们需要说服别人支持我们做一件事情时,可以先说说自己的真实想法,再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在交流时要先想一想别人可能有什么反应,想要应对的方法。故题干叙述正确。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6.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

13、确的一组是( )A. 干涸(h) 摇曳(y) 围歼(jin) 惟妙惟肖(xio)B. 额枋(fn) 压轴(zhu) 叉腿(ch) 蟠桃盛会(pn)C. 渲染(xun) 卡住(k) 蒙古(mn) 一哄(hn)而散D. 风靡(m) 狞笑(nn) 鸣啭(zhun) 鸣钟击磬(qn)【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A.惟妙惟肖(xio)xio;B.蟠桃盛会(pn)pn;C.卡住(k)qi,蒙古(mn)mng;故选D。7.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酒脱 神秘 奋战 全神贯注B. 渔网 抱怨 沸腾 技高一筹C. 疙瘩 会集 斑点 自作自受D. 屹立 拥戴 晃然 暴露无遗【答案】B【

14、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易错字的辨析。A酒脱洒脱;C会集汇集;D晃然恍然。故选B。8. 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顾影自怜 奋不顾身B. 悬崖绝壁 破琴绝弦C. 饱经风霜 饱受折磨D. 微不足道 心满意足【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A项,“顾”的意思依次为:回头看;顾虑,考虑。B项,“绝”的意思依次为:走不通的;断绝。C项,两个“饱”都是充分的意思。D项,“足”的意思依次为:值得;满足。9.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 )体小说?A. 书信B. 日记C. 散文D. 诗歌【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的理解。爱的教育

15、是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创作的长篇日记体小说。全书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主要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故选B。1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看了这次作业展览,使我有很多感想。B. 我经常看到小云有时骑自行车上学。C. 他那刻苦认真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学习。D. 张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视力啊!”【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A病因:缺少主语。去掉“看了”或者“使”。B病因:前后矛盾。“经常”与“有时

16、”矛盾,故去掉“有时”。D病因:语序颠倒。“亲切地”与“走过来”的顺序颠倒,故把它们的位置互换一下。故选C。11. 将下列语句填入文段横线处,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只有小孩子知道自己在找什么。 。 。 。因此对他们而言,洋娃娃就变得很重要。 他们把时间花费在布洋娃娃身上 一旦有人将娃娃拿走,他们就会嚎啕大哭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对于句子顺序,平时在阅读中要注意典型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对于句意理解,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关键语句的意思。分析可知,“他们把时间花费在布洋娃娃身上”这句话引出下文,为第一句;“因此对他们而言,

17、洋娃娃就变得很重要”是紧接着上一句来说的,为第二句;“一旦有人将娃娃拿走,他们就会嚎啕大哭”则是详细讲述洋娃娃对小孩子的重要性,为第三句;即顺序为:。故选C12. 联系课内外积累填空。(1)羊群一会儿_,一会儿_,走到哪里都像_。(草原)(2)_,同向春风各自愁。(丁香结)移舟泊烟渚,_。(宿建德江)旧时茅店社林边,_。(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_,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_,大渡桥横铁索寒。(七律 长征)_,无边光景一时新。(春日)少小离家老大回,_。(回乡偶书)(3)孤村落日残霞,_。(天净沙 秋)_,但见长江送流水。(春江花月夜)【答案】 . 上了小丘 . 又下来 . 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

18、的大花 . 芭蕉不展丁香结 . 日暮客愁新 . 路转溪桥忽见 . 故人具鸡黍 . 金沙水拍云崖暖 . 胜日寻芳泗水滨 . 乡音无改鬓毛衰 . 轻烟老树寒鸦 . 不知江月待何人【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与古诗词的识记。(1)书写时注意“毯”“绣”的正确写法。(2)书写时注意“蕉”“结”的正确写法。书写时注意“暮”“愁”的正确写法。书写时注意“溪”“见”正确写法。书写时注意“具”“黍”的正确写法。书写时注意“崖”“暖”的正确写法。书写时注意“泗”“滨”的正确写法。书写时注意“鬓”“衰”的正确写法。(3)书写时注意“烟”“鸦”的正确写法。书写时注意“待”“何”的正确写法。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穷

19、人(节选)“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两个人沉默了一阵。“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哦?什么时候?”“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啊!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教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但桑娜必着一动不动。“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13. 选文两次写到了桑娜的沉默,桑娜第一

20、次沉默是因为( ),桑娜第二次沉默是因为( )A在等待丈夫的决定B对丈夫与海浪搏斗的恐惧C不知道如何告诉丈夫收养孤儿的事14. 画“ ”的部分是对渔夫_、_、_的描写,这段话细致地描写了渔夫做出决定前后的思考过程,说明他与妻子桑那一样,有着一颗_的高尚的心。15. 有的同学认为可以把 “我们总能熬过去的”中的“熬” 字换成“度”字,你觉得好不好?为什么?_16. 读完画“”的部分,我觉得桑娜现在的心情可以用这两个词语来表示( )A. 伤心B. 激动C. 难过D. 快慰【答案】13. . C . A 14. . 神态 . 动作 . 语言 . 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 15. 不好。“熬”,是忍受

21、(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的意思,说明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而“度”没有这层含义。 16. BD【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联系全文,结合第段中“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可知,第一次桑娜沉默是因为桑娜在考虑该不该把抱回西蒙两个孩子的事告诉丈夫;故选C。结合第段中“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可知,第二次是桑娜沉默,这次沉默表示担心丈夫不能接受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在等待丈夫的决定。两次沉默都反映了桑娜体恤丈夫又同情别人的矛盾心理和善良的品质。故选A。【14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描写与分析人物形象结合第段中“渔夫皱起眉

22、,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可知,这是对渔夫的神态描写;阅读句子“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可知,运用了语言和动作描写,描写了渔夫尽管生活得很艰难,但他仍能支持妻子收养两个孤儿的决定,说明他与妻子桑娜一样,体现出渔夫的善良,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好品质。【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字词在文中的作用。仔细分析原文内容,首先回答调换是否合适,然后回答两个字的区别和差异。在本题中,“熬”字换成“度”字是不好的,“熬”在文中是忍受艰苦的生活的意思,“度”是经历的意思,“熬”字说明他们的日子过得十分艰辛,未来可能还会更艰苦,渔夫已做好了过更艰苦的日子的准备,表现了他善良的品质,能更好地突出本文中心。【1

23、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第段中“哦,我们,我们总能教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可知,丈夫的想法和自己一样,日子再苦也要收养邻居两个孤儿,此时桑娜的心情应该是非常激动和快慰的,从中也体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故选BD。阅读。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你们好!当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全国人民为申奥成功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百年的噩梦。那是一段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也是一段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史。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清朝政府签下的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

24、;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让这座辉煌壮丽的建筑变成一片焦土和瓦砾;我们永远不能忘记,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使东北三省三千多万的父老乡亲成了亡国奴;我们永远不能忘记,1937 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中国人民进入了艰苦卓绝的全面抗战;我们永远不能忘记,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攻占南京后,对我国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六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为了重整河山,多少志士仁人、革命先辈抛头顾,洒热血,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以顽强不屈的精神打败了帝国主义侵略者。沧海桑田,风雨坎坷,伟大的祖国历尽磨难。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我们不甘

25、心落后于人,要继承和发扬先行者留给我们的不怕困难的精神。从七七事变开始,中国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中国人民一直在战火中苦苦挣扎。如今,中国己走出了血雨腥风的阴霾,中华大地处处洋溢着欢歌笑语。我们现在的丰衣足食又是靠什么换来的呢?是用革命英雄的生命与血泪换来的,是用中国人民的汗水和努力奋斗换来的。今昔对比,我们怎能不感叹呢?不要忘记我们中国曾有过的一段屈辱,不要忘了我们肩挑着振兴中华的重任。我们要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更是祖国的希望。周恩来总理年轻时说过,“ ”。中国的命运掌握在所有中国人的手上,更掌握在我们青少年手上!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让祖国更加强大。

26、“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让这句话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里,激励我们奋发图强。17. 给这篇演讲稿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18. 我知道周恩来总理年轻时说过“_”这句名言。本学期我还积累了关于爱国的名人名言,如:_( )19. 演讲稿的观点要鲜明,本篇演讲稿的观点是什么?_20. 演讲稿可以列举有代表性的事例来增强说服力,请简要概括文中列举的国耻。_21. 结合这篇演讲稿,说说怎样演讲更好?说说你的建议。(不少于两方面)_【答案】17.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18.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曹植 19. 观点:“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让这句话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里,激励我们

27、奋发图强。 20. 签订不平等条约、火烧圆明园、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 21. 演讲者要注意发音准确、语调自然、语速适中,让听众听得清楚明白;演讲者要与听众保持眼神交流,让听众感受到演讲者的关注和尊重。当我们演讲到中华民族所受的苦难时,可以与听众进行眼神交流,与听众产生共鸣。演讲者可以使用手势来强调重点、表达感情、展示形象等,但要注意手势的大小、方向和频率,避免过度或不协调。当我们读到“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时,可以适当地做出手势增强感染力,激励人心。【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标题的拟写。阅读全文,文章讲述了曾经中华民族所受的屈辱,也讲述了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史,告诉我们要不忘

28、国耻,奋发图强,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结合第段中“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让这句话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里,激励我们奋发图强。”可知,文章的主旨告诉我们要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故标题可拟写为“不忘国耻,振兴中华”。【1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代立下的宏伟志向,意思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中国的强大而发奋读书,努力成为国之栋梁,体现了周恩来总理爱国主义和奋发图强的心志。结合自身知识的积累,写出本学期学过的关于爱国的名人名言,答案不唯一。示例: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李纲【19题详解】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联系全文,结合第段中“不忘国耻,振兴

29、中华!让这句话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里,激励我们奋发图强。”可知,作者通过前面例举中华民族所受的屈辱,告诉我们要不忘国耻,奋发图强,为振兴中华而奋斗,即“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让这句话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里,激励我们奋发图强。”是本篇演讲稿的观点。【2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与概括。结合第段中“清朝政府签下的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让这座辉煌壮丽的建筑变成一片焦土和瓦砾;我们永远不能忘记,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使东北三省三千多万的父老乡亲成了亡国奴;我们永远不能忘记,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

30、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中国人民进入了艰苦卓绝的全面抗战;我们永远不能忘记,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攻占南京后,对我国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六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可知,文章主要例举的事例有签订不平等条约、火烧圆明园、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21题详解】本题考查综合实践。演讲是人类社会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可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引导思想、激发热情、影响行为等。结合本篇演讲稿,写出演讲的技巧,注意语句通顺合理。示例:语言是演讲基础,是演讲者与听众进行交流的媒介。演讲者的语气要符合讲话的内容和情感,可以使用强调、抑扬顿挫、情感色彩等手段,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演讲者

31、可以使用情感渲染的手段,如音乐、影像、故事等来增强演讲的情感表达,让听众感受到演讲的温度和力量。如:当我们演讲到中华民族屈辱史时,我们的语气应该是悲痛、愤恨的;当我们读到“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时,语气应该是激励向上的。22. 习作提起小说,你一定不陌生,那特定的环境、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情节一定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请你联系生活、展开想象,创编一个校园故事。1自定题目; 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传达正能量;3不少于400字。【答案】例文:校园里的温情伴着轻盈的下课铃声,班级里的气氛越发紧张起来,大家都在为下节课的“惊喜”做准备。原来,下节课同学们是要为老师庆祝生日,怪不得同学们脸上都挂着笑容,期

32、待着老师惊喜而又欣喜的表情。有的同学,在电脑前操控音响设备,有的同学忙着收拾讲台,准备腾出一块地儿,放上生日蛋糕,还有的同学默默地期盼着这场“不同寻常”的生日宴。耳边轻盈的铃声又一次如一个个蹦跳着的小音符般溜进我们的教室。原本吵闹的教室顿时安静下来,在一片黑暗中期待着老师的到来。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着,我已按捺不住了,用手指轻轻地敲打着桌面。终于,老师高跟鞋的声音传出,立马刺激到了我们的神经,就在老师进入教室的一刻,音乐响起,伴着美妙绝伦的幻灯片。同学献上的粉色玫瑰更是香郁,芬芳,好似荡漾在在场每个人的心头,温馨更似一条柔和的绸带萦绕于心。老师的笑容与感动,更令我们快乐而幸福。师生之情,无需更多话语,一声祝福,一声感谢就足矣。【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结合题干可知,是写一个想象作文,写生活中一个特定的环境、鲜活的人物来创作一个校园故事,描写时要描述清楚情节,运用一些学过的描写方法来叙述,做到想象丰富,情节生动。开头:开篇点题,点出事情发生的环境、人物和地点。中间:抓住人物在这个环境中所发生的事情,把事情的经过描写具体,想象要丰富。结尾:总结全文,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期中试卷 > 六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