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51337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 以下史料可以用来佐证里耶秦简户籍簿释文为:“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是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女子,即女性。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登记于户籍,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A. 沉重赋税制度B. 严酷的法律制度C. 严密基层管理D. 女子地位的提高2. 属国制度在两汉时期发展完善,政府设立属国安置归顺的匈奴族等部众,保留其原有的社会组织体系,以及生活、生产习惯,政治上由政府任命的属国都

2、尉领护。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A. 巩固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度B. 以经济交流为主要目的C. 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D. 以因俗而治为管理特征3. 元丰元年(1078年),宋朝颁布禁令:“诸榷场除九经疏外,若卖余书与北客,及诸人私卖与化外人书者,并徒三年,引致者减一等,皆配邻州本城,情重者配千里。许人告捕,给赏”。元祐四年(1089年),出使辽国的苏辙却发现其兄苏轼的眉山集“已到此多时”。这表明在此时期( )A. 政府严格监管出版行业B. 限制文化交流政策作用有限C. 宋辽政权矛盾急剧激化D. 宋辽边境贸易受到政府限制4. 1277年始,元朝先后设江南、陕西行御史台,其主要职权是监察行省的工作。

3、1283年,江淮行省建议行御史台隶属行省,时任兵部尚书的董文用据理力争,反对此建议,廷臣“悉从董文用议”,此建议未被采纳。最终,1291年,行御史台不受行省节制在法令上被确认。这说明元代( )A. 行省长官的特权受到否定B. 地方权力的监督机制得到改善C. 地方的吏治问题得以解决D. 行省事务最终由朝廷大臣决定5. 康熙末年,“摊丁入亩”已开始在广东推行,雍正时在全国普遍推广。摊丁入亩继一条鞭法和“永不加赋”之后更彻底地简化了税则,使得“穷民免累,而国赋无亏”,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控制继续削弱。这一改革( )A. 有利于城镇工商业发展B. 保证了财政收入的富足C. 使白银成为了主要货币D. 确保了

4、民众生活的富足6. 对于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的评价,众说纷纭,历史学家范文澜说他是“圆滑官僚,张之洞最亲信的门徒,代表伪维新系”。梁启超称赞其“尚气节,明大义,立身不苟,见危授命,有古君子之风焉”。据此可知( )A. 历史事实有不确定性B. 研究历史的专家评价最可信C. 历史解释具有主观性D. 当事人梁启超的观点最可信7. 1937年7月到12月,陕甘宁边区乡、区、县、边区四级议会选举先后完成,进而组建边区政府,建立起自乡至边区的抗日民主政权,实现了由苏维埃民主制度到议会民主制度的转变。这一转变( )A. 适应了民族革命战争需要B. 照搬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经验C. 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D.

5、完善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8. 如图是1980-2018年中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变化趋势图。这反映了我国( )A. 贫富差距逐渐消除B. 重视调节社会财富的分配C. 政府财政收入增加D. 公民纳税意识的不断增强9.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建立,第一届部长级会议于10月10日在中国北京举行,共有45个国家的80余名部长和17个国际和地区组织代表应邀与会,它为21世纪中非关系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制度平台,形成了包括首脑峰会、部长会议、协调人会议及十多个专题分论坛配套活动的多个层面运行结构。这次论坛( )A. 是中国重视发展周边关系的具体实践B. 掀起了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建交高潮C. 是中国全方位

6、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部分D. 是中非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最初阐释10. 下图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统计(单位:亿元)。图中数据的变化反映出( )A. 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得到贯彻B. 边疆民族地区是西部开发的重点C. 民族地区发展依赖固定资产投资D.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快速上升11. 英国历史学家佩里安德森认为,中世纪时,“在封建制度中,君主是他封臣的一个封建宗主,他与他们以互惠的忠诚纽带约束在一起,而不是为他臣之上的最高君主。他的经济来源实际上全部来自他作为领主的个人领地,他对封臣的要求基本上是军事性质的。”这体现出作者认为西欧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是( )A. 人身依附关系B. 雇佣关

7、系C. 平等关系D. 契约关系12. 美国刑事诉讼中有著名的“米兰达警告”:“你有权保持沉默;如果你不保持沉默,那么你所说的一切都能够用来作为你的呈堂证供;你有权在受审时请一位律师;如果没有钱请律师,法庭有义务为你指定律师。”这表明美国( )A. 树立并维护联邦法院最高权威B. 刑事诉讼蕴含着程序正义原则C. 法院根据宪法独立掌握司法权D. 切实保障民众的自由平等民主13. 下表中所列事件,反映出19世纪初期的欧洲( )1820年西班牙一部分具有自由思想的军官发动起义,费尔南多七世被迫同意恢复1812年宪法.同时选举产生的议会通过了一系列反封建和反天主教会的法令,1820年意大利那不勒斯烧炭党

8、人军官指挥军队纷纷起义。1821年意大利撒丁王国首都爆发革命,国王被迫退位。1821年希腊爆发了反对土耳其统治的大规模起义,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赢得了独立。A. 代议制在欧洲大陆扩展B. 民族解放浪潮此起彼伏C. 大陆政局长期动荡不安D. 民族民主意识正在觉醒14. 19 世纪欧洲历史研究开始关注包括工人在内的社会下层的历史,恩格斯指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历史研究( )A. 关注民族历史研究B. 体现历史唯物主义C. 推动历史学科独立D. 走

9、向理性化专业化15. 1919年4月12日星期六,莫斯科-喀山铁路分局的15名工人在下班后“义务加班”,抢修了3台损坏的机车,随后,很快得到该铁路局和全国工人响应。这项“星期六义务劳动”活动被列宁称为“伟大的创举”。该创举体现了( )A. 工农对国家的认同加强B. 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C. 通过劳动推动人的解放D. 工业化生产蓬勃开展16. 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牙买加协议,奠定浮动汇率体系的基础。这一“无体系的体系”中,美元取代了黄金的地位,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国际货币和储备资产,但是美国政府对美元的价值不承担任何制度性的责任和义务,这必然导致A.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B. 美元的货币权力

10、大大降低C. 多元化世界货币体系形成D. 世界经济动荡与国际收支失衡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52分,第17题13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20题13分。17. 中国法律体系历史悠久,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法律是道德化法律,而道德是法律化道德,情理即是道德,情理法;为一体”,这得益于中国特殊的现实状况和环境。尊卑长幼、贵贱亲疏情理观念是与自给自足的;连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古代中国宗法制组织形式,也深深决定着中国人的法就是“家法”,就是走青理法。人们也习惯于依据自幼耳濡目染的儒家“礼”“理”“名分”“义”等来评断一个人言行非法与否、罪恶轻重。此外,在

11、古代中国往往不恰当地强调了政治的作用,把法律当作了政治(附庸,从而使法律失去了其自身的独立性,这也为以情理介入法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摘编自俞世峰中国法文化中的情理交融现象形成原因分析材料二 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法

12、文化的特点及成因。(2)据材料二,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民法典编纂历程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法典颁布的主要意义。18. 货币随商品经济发展而产生,并对社会发展日益产生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货币发展图样材料二 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国民政府被迫于1948年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发行金匮券、银圆券,但仍以失败告终。币制政策是国民党政权垮台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形势的发展急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来替代原根据地种类庞杂、折算不变的货币,为此,华北人民政府于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石家庄成立

13、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并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法定货币。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等(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货币演变的趋势。(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民币诞生的背景,并指出货币制度对社会治理的影响。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西方政治制度评价标准的演变历程人物(时间)主张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公元前427前347)理想国是整体主义的正义城邦,政体的好坏与统治者和公民的品格、心灵这一内在精神尺度相关。当城邦追逐荣誉、财富、自由和专制这些原则时,正义城邦就逐步走向堕落的、坏的政体。奥古斯丁,罗马帝国神学家(354430)政治社会(国家)是堕落的人以拯救他们罪恶的一种神授秩序。以是否

14、按照上帝的标准生活为依据,区分了上帝之城和尘世之城。马基雅维利,意大利哲学家(14691527)推崇君主制,政府最重要的事务是维持人民享有安全与和平的环境,君主掌握国家主权,避免内讧,维持安全、安定和保卫无辜者。摘编自扈琼琳西方政治制度评价标准的历史演变及启示等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古典时代、中世纪、近代三个阶段政治制度的评价标准,并作出合理解释。20.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方的文官制度效法的对象是明清科举制度,但并不是全盘照搬,而是予以适应性改造。明清科举选官主要以考八股文为主,考试内容单一,在科举考

15、试之后,任官则由国家统一调配。西方的文官制度考试一般分为笔试和复试,对通过考试的官员进行分类,建立通专人才相结合的新体系以及职前培训制度,使每个职位都可获得最佳人选,从而满足不同部门的需要。摘编自李永强、马慧玥论中国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重新设计颁布了政府的人事制度,“官吏”称谓逐渐被“公务员”代替。从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到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公务员的选任由最高考试机关考试院负责,“所有公务员均须依法律,经

16、考试院考选、铨叙,方得任用”。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了第一部考试法,此后又颁布一系列法规。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几乎全部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确立。不同于北洋政府的相关法规,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摘编自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教材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据材料一,比较指出西方文官制度与中国明清科举制度的不同之处。(2)据材料二,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官员选拔制度的特征。(3)综合上述材料,对于官员选拔与管理,谈谈你的认识。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 以下史料可

17、以用来佐证里耶秦简户籍簿释文为:“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是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女子,即女性。大、小,课役身份的标志,登记于户籍,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A. 沉重的赋税制度B. 严酷的法律制度C. 严密的基层管理D. 女子地位的提高【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里耶秦简属于文献史料,是研究秦代政治、经济制度及国家治理的第一手资料。 其中材料中“里”负责管理民众,以户为单位登记,户籍为赋役征发依据,体现了秦朝管理深入基层,社会控制力加强,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赋税的多少,不能得出是

18、沉重的赋税制度,排除A项;材料信息与严酷的法律制度、女子地位的提高等内容无关,排除BD项。故选C项。【点睛】2. 属国制度在两汉时期发展完善,政府设立属国安置归顺的匈奴族等部众,保留其原有的社会组织体系,以及生活、生产习惯,政治上由政府任命的属国都尉领护。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A. 巩固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度B. 以经济交流为主要目的C. 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D. 以因俗而治为管理特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各依本国之俗而属于汉”可知,属国的设置保留了匈奴原有的社会组织体系、风俗和习惯,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策略,D项正确;材料无关郡国并行制度,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相符,排除B

19、项;汉朝对归顺的匈奴部落采取因俗而治的策略,不能促进其封建化,排除C项。故选D项。3. 元丰元年(1078年),宋朝颁布禁令:“诸榷场除九经疏外,若卖余书与北客,及诸人私卖与化外人书者,并徒三年,引致者减一等,皆配邻州本城,情重者配千里。许人告捕,给赏”。元祐四年(1089年),出使辽国的苏辙却发现其兄苏轼的眉山集“已到此多时”。这表明在此时期( )A. 政府严格监管出版行业B. 限制文化交流政策作用有限C. 宋辽政权矛盾急剧激化D. 宋辽边境贸易受到政府限制【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北宋政府在边境榷场贸易中,严禁将儒家经典以外的书籍卖给少数民族政权,违者处以重罚,但苏辙却发现其兄苏

20、轼的眉山集出现在辽国,这表明宋朝的管制措施没有完全达到禁绝儒家经典以外的书籍外流的效果,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文化交流频繁,限制文化交流政策作用有限,B项正确;材料讲的是对书籍交易而非出版的监管,排除A项;澶渊之盟后,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材料提及的榷场贸易就是双方保持和平局面和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的重要体现,宋辽矛盾急剧激化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宋朝在宋辽书籍贸易上实行监管,主要目的是防止国家军事、边防和政治信息外泄,有其特殊原因,且材料未提及其他方面的贸易情况,不足以得出宋辽边境贸易受到政府限制,排除D项。故选B项。4. 1277年始,元朝先后设江南、陕西行御史台,其主要职

21、权是监察行省的工作。1283年,江淮行省建议行御史台隶属行省,时任兵部尚书的董文用据理力争,反对此建议,廷臣“悉从董文用议”,此建议未被采纳。最终,1291年,行御史台不受行省节制在法令上被确认。这说明元代( )A. 行省长官的特权受到否定B. 地方权力的监督机制得到改善C. 地方的吏治问题得以解决D. 行省事务最终由朝廷大臣决定【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283年,江淮行省建议行御史台隶属行省,时任兵部尚书的董文用据理力争,反对此建议,廷臣悉从董文用议,此建议未被采纳。最终,1291年,行御史台不受行省节制在法令上被确认。”可知,行省希望行御史台隶属于行省,最终行御史台具有独立性,

22、不受行省节制。行御史台对元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和监察网络的构建,发挥重要作用,是元代朝廷对地方监察的重点,这种监察方式,有效约束了地方势力的做大,故地方权力的监督机制得到改善,B项正确;行省长官权力大而不专,其特权并未受到否定,排除A项;“地方的吏治问题得以解决”此说法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行省事务由行省长官决定,并非朝廷大臣决定,排除D项。故选B项。5. 康熙末年,“摊丁入亩”已开始在广东推行,雍正时在全国普遍推广。摊丁入亩继一条鞭法和“永不加赋”之后更彻底地简化了税则,使得“穷民免累,而国赋无亏”,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控制继续削弱。这一改革( )A. 有利于城镇工商业发展B. 保证了财政收入的富

23、足C. 使白银成为了主要货币D. 确保了民众生活的富足【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清朝时期的赋税制度改革使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控制减弱,这就使得百姓有可能脱离农业生产,为城镇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A项正确;这一改革并不一定能够保证财政收入的富足、使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和确保民众生活的富足,BCD项的说法都过于绝对,排除。故选A项。6. 对于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的评价,众说纷纭,历史学家范文澜说他是“圆滑官僚,张之洞最亲信的门徒,代表伪维新系”。梁启超称赞其“尚气节,明大义,立身不苟,见危授命,有古君子之风焉”。据此可知( )A. 历史事实有不确定性B. 研究历史专家评价最可信C. 历

24、史解释具有主观性D. 当事人梁启超的观点最可信【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范文澜和梁启超对杨锐在戊戌变法中的言行,呈现批判和称赞两种不同的评价,反映出受时代、阶级、史料和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时期和个人的历史解释具有主观性,C项正确;历史事实是客观的和确定的,有不确定性的是历史解释,排除A项;研究历史的专家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会带有主观性,“最可信”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梁启超的观点掺杂了个人感情,并非最可信的,需要其它史料印证,排除D项。故选C项。7. 1937年7月到12月,陕甘宁边区乡、区、县、边区四级议会选举先后完成,进而组建边区政府,建立起自乡至边区的抗日民主政权,实现

25、了由苏维埃民主制度到议会民主制度的转变。这一转变( )A. 适应了民族革命战争的需要B. 照搬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经验C. 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D. 完善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7月到12月,陕甘宁边区乡、区、县、边区四级议会选举先后完成,进而组建边区政府,建立起自乡至边区的抗日民主政权,实现了由苏维埃民主制度到议会民主制度的转变。这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进行民主建设的体现,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可知,这一转变适应了民族革命战争的需要,A项正确;“照搬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经验”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抗日民主政权具

26、有统一战线性质,不是无产阶级专政政权,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基层治理,排除D项。故选A项。8. 如图是1980-2018年中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变化趋势图。这反映了我国( )A. 贫富差距逐渐消除B. 重视调节社会财富的分配C. 政府财政收入增加D. 公民纳税意识的不断增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个人所得税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不断提升,反映了我国重视调节社会财富的分配,B项正确;材料仅为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变化,未体现贫富差距变化情况,排除A项;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变化是为了调节社会财富的分配,C项未体现,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公民纳税意识,排除D项。故

27、选B项。9.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建立,第一届部长级会议于10月10日在中国北京举行,共有45个国家的80余名部长和17个国际和地区组织代表应邀与会,它为21世纪中非关系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制度平台,形成了包括首脑峰会、部长会议、协调人会议及十多个专题分论坛配套活动的多个层面运行结构。这次论坛( )A. 是中国重视发展周边关系的具体实践B. 掀起了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建交高潮C. 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部分D. 是中非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最初阐释【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21世纪中非关系合作论坛推动了中非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我国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这是改革开放以来

28、我国实行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部分,C项正确;非洲不是我国的周边国家,排除A项;20世纪60年代,中国与亚非各国出现建交高潮。排除B项;2018年北京峰会习近平主席提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内涵。排除D项。故选C项。10. 下图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统计(单位:亿元)。图中数据的变化反映出( )A. 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得到贯彻B. 边疆民族地区是西部开发的重点C. 民族地区发展依赖固定资产投资D.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快速上升【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图片可知,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表明国家致力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29、A项正确;从材料看不出边疆民族地区是西部开发重点,排除B项;从材料看不出民族地区发展依赖固定资产投资,排除C项;从材料看不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11. 英国历史学家佩里安德森认为,中世纪时,“在封建制度中,君主是他封臣一个封建宗主,他与他们以互惠的忠诚纽带约束在一起,而不是为他臣之上的最高君主。他的经济来源实际上全部来自他作为领主的个人领地,他对封臣的要求基本上是军事性质的。”这体现出作者认为西欧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是( )A. 人身依附关系B. 雇佣关系C. 平等关系D. 契约关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君主是其封臣的一个封建宗主,他与他们以互惠的忠诚纽带约

30、束在一起,而不是封臣的最高君主”可知君主与封臣是以契约关系明确权利和义务,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与封臣是契约关系,而不是以土地为中心形成人身依附关系,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来雇佣关系,排除B项;封臣地位低下毫无权力可言,西欧封君与封臣之间不可能是平等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12. 美国刑事诉讼中有著名的“米兰达警告”:“你有权保持沉默;如果你不保持沉默,那么你所说的一切都能够用来作为你的呈堂证供;你有权在受审时请一位律师;如果没有钱请律师,法庭有义务为你指定律师。”这表明美国( )A. 树立并维护联邦法院最高权威B. 刑事诉讼蕴含着程序正义原则C. 法院根据宪法独立掌握司法权D. 切实保

31、障民众的自由平等民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程序正义是指裁判过程公正和法律程序的正义,“米兰达警告”蕴含着程序正义原则。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维护联邦法院最高权威,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法院独立掌握司法权,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民众的自由平等民主,排除D项。故选B项。13. 下表中所列事件,反映出19世纪初期的欧洲( )1820年西班牙一部分具有自由思想的军官发动起义,费尔南多七世被迫同意恢复1812年宪法.同时选举产生的议会通过了一系列反封建和反天主教会的法令,1820年意大利那不勒斯烧炭党人军官指挥的军队纷纷起义。1821年意大利撒丁王国首都爆发革命,国王被迫退位。1821

32、年希腊爆发了反对土耳其统治的大规模起义,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赢得了独立。A. 代议制在欧洲大陆扩展B. 民族解放浪潮此起彼伏C. 大陆政局长期动荡不安D. 民族民主意识正在觉醒【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知,1820到1821年间,从西班牙到希腊,欧洲的多个国家都爆发起义反对教权和王权,争取民族独立等,这是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表现,D项正确;这些起义并不全是要建立代议制,也不全是民族解放,排除AB项;“长期动荡不安”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项。故选D项。14. 19 世纪欧洲历史研究开始关注包括工人在内的社会下层的历史,恩格斯指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

33、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历史研究( )A. 关注民族历史研究B. 体现历史唯物主义C. 推动历史学科独立D. 走向理性化专业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关注包括工人在内的社会下层的历史”“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可知,这一时期的历史研究关注工人运动史和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经济发展,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民族历史研究,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历史学科独立,排除

34、C项;材料强调这一时期的历史研究体现历史唯物主义,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15. 1919年4月12日星期六,莫斯科-喀山铁路分局的15名工人在下班后“义务加班”,抢修了3台损坏的机车,随后,很快得到该铁路局和全国工人响应。这项“星期六义务劳动”活动被列宁称为“伟大的创举”。该创举体现了( )A. 工农对国家的认同加强B. 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C. 通过劳动推动人的解放D. 工业化生产蓬勃开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19年4月12日星期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星期六义务劳动是苏俄人民为国家能够取得反对外国武装干涉,保证国内战争胜利的无私奉献,这体现了通过劳动推动人

35、的解放,C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农民阶级,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星期六义务劳动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体现,其特征是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于1925年,这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6. 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牙买加协议,奠定浮动汇率体系的基础。这一“无体系的体系”中,美元取代了黄金的地位,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国际货币和储备资产,但是美国政府对美元的价值不承担任何制度性的责任和义务,这必然导致A.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B. 美元的货币权力大大降低C. 多元化世界货币体系形成D. 世界经济动荡与国际收支

36、失衡【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牙买加协议中美元取代了黄金的地位,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国际货币和储备资产,但是美国政府对美元的价值不承担任何制度性的责任和义务。在现实经济运行中,随着美元地位的不断下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储备多元化和浮动汇率体系日益复杂混乱和动荡不安,各国汇率可以比较容易地向下浮动,所以容易引起世界性的通货膨胀,D项正确;经济滞胀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排除A项;在牙买加协议中,美元取代了黄金的地位,货币权力增大,排除B项;牙买加协议中以美元为主导的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而不是多元化世界货币体系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52分,第

37、17题13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20题13分。17. 中国法律体系历史悠久,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法律是道德化法律,而道德是法律化道德,情理即是道德,情理法;为一体”,这得益于中国特殊的现实状况和环境。尊卑长幼、贵贱亲疏情理观念是与自给自足的;连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古代中国宗法制组织形式,也深深决定着中国人的法就是“家法”,就是走青理法。人们也习惯于依据自幼耳濡目染的儒家“礼”“理”“名分”“义”等来评断一个人言行非法与否、罪恶轻重。此外,在古代中国往往不恰当地强调了政治的作用,把法律当作了政治(附庸,从而使法律失去了其自身的独立性,这也为以情理介入

38、法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摘编自俞世峰中国法文化中的情理交融现象形成原因分析材料二 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法文化的特点及成因。(2)据材料二,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民法典编纂历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法典颁布的主要意

39、义。【答案】(1)特点:情理法融为一体;法律缺乏独立性,是政治的附庸。成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宗法制、礼乐制度的影响:儒家文化的影响。 (2)特点:阶段性和渐进性;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逐步完善。意义: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与国际接轨,扩大开放;维护社会稳定;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解析】【详解】(1)中国古代法文化的特点:根据材料一“在古代中国,法律是道德化法律,而道德是法律化道德,情理即是道德,情理法;为一体,这得益于中国特殊的现实状况和环境。”可推出情理法融为一体;根据材料一“此外,在古代中国往往不恰当地强调了政治的作

40、用,把法律当作了政治(附庸,从而使法律失去了其自身的独立性,这也为以情理介入法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可推出法律缺乏独立性,是政治的附庸。成因:结合所学,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即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宗法制、礼乐制度的影响:思想上,儒家文化的影响。(2)改革开放以来民法典编纂历程的特点: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进入21世纪,中国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可推出阶段性和渐进性;根据材料二“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

41、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可推出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逐步完善。意义:结合所学,可从经济发展、维护人民的权益、推动法治体系的完善等角度分析,即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与国际接轨,扩大开放;维护社会稳定;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18. 货币随商品经济发展而产生,并对社会发展日益产生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货币发展图样材料二 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国民政府被迫于1948年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发行金匮券、银圆券,但仍以失败告终。币制政策是国民党政权垮台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

42、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形势的发展急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来替代原根据地种类庞杂、折算不变的货币,为此,华北人民政府于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并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法定货币。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等(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货币演变的趋势。(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民币诞生的背景,并指出货币制度对社会治理的影响。【答案】(1)趋势:从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从形状杂乱到形状规范;从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从金属货币到纸币;从手工铸造到机器制造。 (2)背景: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经验及教训;原根据地货币制度混乱;解放战争的推进及解放区的扩大;新民民主主义战时

43、经济的需要;为建立新政权做准备。影响:统一的货币制度为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提供金融基础;混乱的货币制度加速了社会动荡与国家分裂。【解析】【小问1详解】趋势:由材料天然海贝到金属贝可知从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由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到秦朝的货币可概括出从形状杂乱到形状规范;由郡半币到西汉五铢可概括出从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由材料隋唐五铢钱到宋朝交子可概括出从金属货币到纸币;结合所学知识从手工铸造到机器制造。【小问2详解】背景:由材料“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国民政府被迫于1948年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发行金匮券、银圆券,但仍以失败告终。”可分析出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经验及教训;根据材料“形势的发展急需一种

44、统一的货币来替代原根据地种类庞杂、折算不变的货币。”可分析出原根据地货币制度混乱;由材料“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可分析出解放战争的推进及解放区的扩大;由材料“.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并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法定货币。”可分析出新民民主主义战时经济的需要;为建立新政权做准备。影响:结合材料可分析出统一的货币制度为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提供金融基础;混乱的货币制度加速了社会动荡与国家分裂。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西方政治制度评价标准的演变历程人物(时间)主张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公元前427前347)理想国是整体主义的正义城邦,政体的好坏与统治者和公民的品格、心灵这一内在精

45、神尺度相关。当城邦追逐荣誉、财富、自由和专制这些原则时,正义城邦就逐步走向堕落的、坏的政体。奥古斯丁,罗马帝国神学家(354430)政治社会(国家)是堕落的人以拯救他们罪恶的一种神授秩序。以是否按照上帝的标准生活为依据,区分了上帝之城和尘世之城。马基雅维利,意大利哲学家(14691527)推崇君主制,政府最重要的事务是维持人民享有安全与和平的环境,君主掌握国家主权,避免内讧,维持安全、安定和保卫无辜者。摘编自扈琼琳西方政治制度评价标准的历史演变及启示等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古典时代、中世纪、近代三个阶段政治制度的评价标准,并作出合理解释。【答案】阶段一:古典时期,以价值取向和政体形式为

46、评价依据。解释:在雅典民主政治后期,民主政治的弊端显现,直接民主无法保证正义的实现。柏拉图积极探寻能够实现民主正义的政体形式。阶段二:中古时期(中世纪),以宗教尺度为评价依据。解释: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影响欧洲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王权软弱。奥古斯丁认为政治秩序应按上帝的标准运行,是神授秩序。阶段三:近代时期,评价标准走向世俗化。解释: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使人们更多地关注人本身和现世世界。马基雅维利推崇君主制,保护国家和人民的权利。【解析】【详解】阶段一:根据材料“理想国是整体主义的正义城邦,政体的好坏与统治者和公民的品格、心灵这一内在精神尺度相关”可

47、知,古典时期以价值取向和政体形式为评价依据。结合所学可知,雅典民主制确立后推行直接民主,在雅典民主政治后期,民主政治的弊端显现,直接民主无法保证正义的实现,因此柏拉图积极探寻能够实现民主正义的政体形式,提出了理想国的理论。阶段二:根据材料“以是否按照上帝的标准生活为依据,区分了上帝之城和尘世之城”可知,中古时期,以宗教尺度为评价依据。结合所学可知,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影响欧洲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王权软弱。奥古斯丁认为政治秩序应按上帝的标准运行,是神授秩序。阶段三:根据材料“政府最重要的事务是维持人民享有安全与和平的环境”“维持安全、安定和保卫无辜者”可知,近代时期,评价标准走向世俗化。结合所学可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使人们更多地关注人本身和现世世界。马基雅维利推崇君主制,保护国家和人民的权利。20.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政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期中试卷 > 高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