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51377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5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联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章学诚先生说:“三代(夏商周)盛时,天下之学,无不以吏为师,周官三百六十,天人之学备矣。”章学诚先生所说的文化现象是( )A. 学在官府B. 百家争鸣C. 独尊儒术D. 三教合一2. 晋国铸造刑鼎(刑罚工具)遭到一位思想家的尖锐反对,他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据此推断,这位思想家是( )A. 庄子B. 孔子C. 荀子D. 孟子3. 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意思是为把人从危难中解救出来)”,这表明孟子主张( )A. 统一义理选举新王B. 推行仁政实现统一C. 顺从

2、天意解救百姓D. 实施仁政恢复周礼4. 韩非子认:“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荀子提出“王霸统一”思想,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A. 君主专制制度已经确立B. 统治者重视国家的治理C. 诸侯兼并战争不断发展D. 统一成为历史发展趋势5. 董仲舒主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这表明他( )A. 吸收道法等家思想以发展儒学B. 强调道德教化反对改革和变法C. 把儒家的伦理纲常上升为天理D. 以思想大一统维护政治大一统6. 张荣明在古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治国理念中指出:“战国秦汉社会先后经历了生产转型、制度转型和意识形态转型三个前后相依的历史阶段

3、。”其中“意识形态转型”后长期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的是( )A. 法家思想B. 儒家思想C. 道家思想D. 佛教思想7. 董仲舒建议:“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这表明太学的办学目的是( )A. 培养政治人才B. 发展儒学教育C. 控制人民思想D. 维护国家统一8. 牟子约于汉献帝初年(公元190193年)作理惑论,推尊佛法。牟子论证佛法多引用老子论语孝经等书,并视佛教为当时诸种道术之一,说“道有九十六种,至于尊大,莫尚佛道也”。这表明佛教在中国传播特点是( )A. 凭借佛教自身优势B. 僧侣著书宣传佛法C. 统治者重视与推广D. 借助中国本土思想9. 范仲淹

4、给范氏宗族福利基金订立的义庄规矩规定:“嫁女支钱三十贯(注:一贯等于一千文铜钱),再嫁二十贯;娶妇支钱二十贯,再娶不支。”这可以用来说明宋代( )A. 土地兼并严重B. 理学影响有限C. 宗法制度盛行D. 市民阶层壮大10. 隆兴元年(1163年)十月,朱熹应诏入对垂拱殿,向宋孝宗面奏三札:一札论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之学,反对老、佛异端之学;二札论外攘夷狄之复仇大义,反对和议;三札论内修政事之道,反对宠信佞臣。这表明朱熹的政治思想是( )A. 内圣外王B. 无为而治C. 富国强兵D. 以民为本11. 黄宗羲指出,太学的祭酒,应择当世大儒充当,其地位应与宰相相等,每年的初一,天子与宰相、六卿、谏议

5、等都得前往太学,“祭酒南面讲学,天子亦就弟子之列。政有缺失,祭酒直言无讳。”这表明他主张( )A. 学校议政限制君权B. 提高儒家学者地位C. 君主进入太学学习D. 恢复宰相辅助君主12. 顾炎武认为:“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以不能免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并且认为“用天下之私,以成一人之公而天下治。”顾炎武这一看法反映了( )A. 明清之际社会动荡与混乱B. 程朱理学的社会基础动摇C. 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D. “循天下之公”成为主流思想13. 明朝时期,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全书60卷,分12门,其中“救荒”一门占全

6、书三分之一。这反映出( )A. 当时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B. 明朝的科学技术水平领先世界C. 工商业经济繁荣推动农业发展D. 作者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14. 如图是苏轼的枯木怪石图,他认为图中木石“怪怪奇奇,盖是描写胸中磊落不平之气,以玩世者也”。这表明作者绘画的特点是( )A. 意在画先B. 恬淡自然C. 细腻工整D. 绘物逼真15. 如图是汉字“鱼”的演变历程,这反映了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 )A 从象形到会意B. 从草书到正书C. 由繁杂到简单D. 由高雅到通俗16. 元代马致远在杂剧荐福碑中借落魄书生张镐之口写道:“这壁拦住贤路,那壁又挡住仕途。如今这越聪明越受聪明苦,越痴呆越享了痴

7、呆福,越糊突越有了糊突富。”这折射了当时( )A. 城市经济繁荣B. 文人地位低下C. 君主专制强化D. 民族矛盾尖锐17.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夷蛮戎狄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徒,未知王化者言诚知夫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贯穿今古者,是瀛寰之奇士,城内之良友,尚可称之曰夷狄乎?”魏源区分中国历史上的土“夷”与来自欧美的洋“夷”旨在( )A. 排除人们“天朝上国”传统观念B. 引导人们认识中西方的巨大差距C. 劝诫人们要与西方国家“和平共处”D. 说服人们接受自己的“师夷”主张18. 维新派认为,“今吾国有四万万之民众,大地莫多焉,而不开国会。虽有四万万人,而不预政事,视国事如

8、秦越,是有众民而弃之然孤寡若此,而与列强合数千百万人为一者,相校相遇,安得不败?”维新派认为中国与列强较量失败的原因在于( )A. 人口多少的差异B. 民众素养的差异C. 政治制度的差异D. 教育科技的差异19. 孙中山曾说过:“今举我国土之大,人民之众,而为俎上之肉,饿虎取而食之,以振其蛮力,雄视世界余短才浅智,不足以担任大事;而当此千钧一发之秋,不得不自进为革命之先驱,而以应势之要求。”这表明孙中山投身革命事业的原因是( )A. 革命形势推动B. 民族危机严重C. 世界潮流影响D. 阶级矛盾尖锐20. 据北大教授王东考证,新文化运动的各种代表人物,从蔡元培、陈独秀、胡适到最激进的钱玄同,都

9、没有提出过要“打倒孔家店”。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们只是提出了要“打孔家店”,至于说“打倒孔家店”那是陈伯达(文革时任中央文革小组组长)等人的加工改造。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 缺乏彻底批判封建思想的勇气B. 是儒家思想在新条件下的活跃C. 斗争矛头主要指向列强的侵略D. 并非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21. 戴琼瑜在新文化运动的得与失中指出:“新文化运动的第二大不足是善破不善立,一场暴风骤雨之后国人旧思想支柱破除了,新的规范却始终未立,造成思想的混乱,一盘散沙”新文化运动的这种不足( )A. 最终导致了新文化运动的失败B. 抑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 客观上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 给封建

10、复古思想提供了可乘之机22. 毛泽东表示,他没有“主义”,他的“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因此,毛泽东跟王稼祥说,一定要在文章中以他的名字来提,那还是用“毛泽东思想”吧。这一命名由来说明了毛泽东思想是( )A. 中国革命集体智慧的结晶B.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C. 理论深度探索创新的结果D. 伟大领袖的实践经验总结23. 1991年6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和防止和平演变的文章。文章认为,社会主义社会面临着“双重任务阶级斗争与全面建设”,并指出:“只有正确估量和进行阶级斗争,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这反映了( )A.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11、的必要性和重要性B. 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已悄然发生变化C. 毛泽东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D. 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势引起了我国的思想混乱24. 有专家指出:“21世纪人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异质文明之间,这些关系依然严峻地关系着人类命运能否和谐共荣。”面对这些挑战,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出新的中国风范是( )A. 兼济天下B. 和合共生C. 为政以德D. 天人合一二、非选择题25. 一定的社会文化是为一定的政治服务的,文化往往也成为政治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秦始皇曾以政治手段强制推行思想文化上的统一,这种做法客观上对建构新的国族意识起到

12、了不自觉的作用,但毕竟这种粗暴的做法无法长久。汉承秦制,在秦朝统一六国族属的基础上尽力开拓边疆,域内所需整合的对象更多。然殷鉴不远,自然不能重蹈覆辙,于是把关注点放在了文化的层面之上。要建立文化上的认同感,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借鉴周朝的礼乐制度。孔子以及儒家学者接续了历史文化传统,六经典籍作为三代损益的历史文化精神和信念的代表,是合理秩序和价值、信仰的源泉,天下大一统以及合理政治操作的理据亦源于此。以儒家为核心进行整合、建构新的国族意识理所当然。张宏斌秦汉国家形态建构中的儒教因素材料二 作为宗教,佛、道两教虽然具有使人们排遣精神苦闷、消弭死亡恐惧的作用,但是在遇到如何规范现实世界的社会秩序和处理具

13、体社会问题时,则又不能与儒学抗衡了。儒学的尊君、礼制等级和忠孝思想有助于维护君主的权威,其德治教化学说更是君主政治的修饰和补充。儒学重入世,强调治国安邦、建功立业,倡导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这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文化精神,是佛、道两种宗教文化所不具备的。随着社会的不断稳定和统一趋势的形成,这种精神日益显得不可或缺。正因如此,儒学虽然式微,但仍能够生生不息,并在十六国北朝时学术地位不断上升。曹文柱略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结构的更新材料三 今之称西人者,曰彼善会计而已,又曰彼擅机巧而已,而非命脉之所在。其命脉云何?则自由与不自由异耳。中国人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

14、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严复论世变之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秦汉国家形态建构中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文化格局呈现的新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传统文化发展价值的认识。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总结中国革命早期的教训,毛泽东曾深刻地指出“有先生有好处,也有坏处。不要先生,自己读书,自己写字,自己想问题。这是一条真理。我们过去就是由先生抓着手学写字,我们就是吃了先生的亏。”于安龙中共党史话语体系中“先生”

15、与“学生”之考察根据材料,自拟论题,结合中国近现代革命或者建设过程中正反两方面的史实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兴太学、重选举的建议被采纳之后,尊儒、教育、选士三者之间紧密地结合起来。从此,汉朝太学、地方官学、私学等各类学校相继发展起来,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儒家经籍为基本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系统。太学是汉代中央官学的主体,这是一所学校儒家经典的高等学府。地方学校是指设在郡国的官办学校,主要任务在于奖进礼乐,推广教化,宣传孝悌等封建道德。王建军中国教育史新编材料二 洋务派在创办洋务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了旧人才的明显缺陷,因

16、而迫切期望有一种既能恪守封建之道又能懂得西文西艺的洋务人才,于是,他们在不改变传统教育体制的前提下,兴办了一些新式学堂。这些学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外国语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等;一类是技术学堂,如福州船政学堂、上海电报学堂等;一类是军事学堂,如天津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广东水陆师学堂等。从这些学堂的类型,大致可以看出洋务派对洋务人才的基本要求,也可以看出洋务教育对西方文化的基本选择。王建军中国教育史新编(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学校教育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时期新式学堂的新特点,简要评价洋务运动的教育改革。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

17、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联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章学诚先生说:“三代(夏商周)盛时,天下之学,无不以吏为师,周官三百六十,天人之学备矣。”章学诚先生所说的文化现象是( )A. 学在官府B. 百家争鸣C. 独尊儒术D. 三教合一【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三代(夏商周)盛时,天下之学,无不以吏为师,周官三百六十,天人之学备矣。”可知教育主要是官吏的职责,学术文化都掌握在国家官吏手中,这体现了当时“学在官府”的现象,A项正确;“百家争鸣”即学术下移后,诸子百家针对社会问题相互批驳、诘难的文化繁荣景象,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排除C项;隋朝,儒

18、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排除D项。故选A项。2. 晋国铸造刑鼎(刑罚工具)遭到一位思想家的尖锐反对,他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据此推断,这位思想家是( )A. 庄子B. 孔子C. 荀子D. 孟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晋其亡乎,失其度矣。”可得出这位思想家反对用刑罚,主张仁,主张德治,最有可能是孔子,B项正确;庄子主张无为,是道家,排除A项;荀子强调礼法并重,排除C项;孟子是战国时期人物,晋国已经被分割,排除D项。故选B项。3. 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意思是为把人从危难中解救出来)”,这表明孟子主张( )

19、A. 统一义理选举新王B. 推行仁政实现统一C. 顺从天意解救百姓D. 实施仁政恢复周礼【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意思是为把人从危难中解救出来)”可得出孟子主张统治者要实行仁政,才能取得民众的信任,才能实现统一,B项正确;孟子没有主张选举新王,排除A项;顺从天意是道家思想,排除C项;恢复周礼是孔子主张,排除D项。故选B项。4. 韩非子认为:“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荀子提出“王霸统一”思想,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A. 君主专制制度已经确立B. 统治者重视国家的治理C. 诸侯兼并战争不断发展D. 统一成为历史发展趋势【答案】D

20、【解析】【详解】根据“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可得出韩非子强调强大的诸侯国可以统一天下。荀子提出“王霸统一”思想。这些都反映出在战国时期统一成为历史发展趋势,D项正确;秦朝建立君主专制,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统治者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兼并战争,排除C项。故选D项。5. 董仲舒主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这表明他( )A. 吸收道法等家思想以发展儒学B. 强调道德教化反对改革和变法C. 把儒家的伦理纲常上升为天理D. 以思想大一统维护政治大一统【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吸取的是道家思想,“

21、正法度之宜”吸取的是法家的思想,“以教化为大务”反映的是儒家思想,这些表明董仲舒吸收道法等家思想以发展儒学,A项正确;材料里面主要反映了董仲舒吸收道法等家思想以发展儒学,没有体现董仲舒反对改革和变法,排除B项;把儒家的伦理纲常上升为天理的是理学,排除C项;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体现的才是思想大一统,材料里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6. 张荣明在古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治国理念中指出:“战国秦汉社会先后经历了生产转型、制度转型和意识形态转型三个前后相依的历史阶段。”其中“意识形态转型”后长期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的是( )A. 法家思想B. 儒家思想C. 道家思想D. 佛教思想【答案】B【解

22、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之后长期成为官方意识形态,B项正确;法家思想主要适用于乱世,并未长期成为官方意识形态,排除A项;道家思想主要适用于乱世结束之初,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佛教思想没有长期成为官方意识形态,排除D项,故选B项。7. 董仲舒建议:“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这表明太学的办学目的是( )A. 培养政治人才B. 发展儒学教育C. 控制人民思想D. 维护国家统一【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可得出太兴的目的是培养政府所需要的人才,即儒学之术,

23、A项正确;BCD项都不是材料所体现的目的,排除BCD项。故选A项。8. 牟子约于汉献帝初年(公元190193年)作理惑论,推尊佛法。牟子论证佛法多引用老子论语孝经等书,并视佛教为当时诸种道术之一,说“道有九十六种,至于尊大,莫尚佛道也”。这表明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特点是( )A. 凭借佛教自身优势B. 僧侣著书宣传佛法C. 统治者重视与推广D. 借助中国本土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牟子论证佛法多引用老子论语孝经等书,并视佛教为当时诸种道术之一”可得出佛教借用中国思想实现本土化,从而得以在中国生存,D项正确;A项不是特点,排除A项;僧侣著书宣传佛法是内容,不是特点,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

24、统治者的态度,排除C项。故选D项。9. 范仲淹给范氏宗族福利基金订立的义庄规矩规定:“嫁女支钱三十贯(注:一贯等于一千文铜钱),再嫁二十贯;娶妇支钱二十贯,再娶不支。”这可以用来说明宋代( )A. 土地兼并严重B. 理学影响有限C. 宗法制度盛行D. 市民阶层壮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嫁女支钱三十贯(注:一贯等于一千文铜钱),再嫁二十贯;娶妇支钱二十贯,再娶不支。”可得出当时女子改嫁、再嫁都会获利金钱的支持,说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影响有限,B项符合题意;ACD项与材料中的内容无关,排除。故选B项。10. 隆兴元年(1163年)十月,朱熹应诏入对垂拱殿,向宋孝宗面奏三札:一札

25、论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之学,反对老、佛异端之学;二札论外攘夷狄之复仇大义,反对和议;三札论内修政事之道,反对宠信佞臣。这表明朱熹的政治思想是( )A. 内圣外王B. 无为而治C. 富国强兵D. 以民为本【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朱熹应诏入对垂拱殿,向宋孝宗面奏三札:一札论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之学,反对老、佛异端之学;二札论外攘夷狄之复仇大义,反对和议;三札论内修政事之道,反对宠信佞臣。”并结合所学可知,“反对老、佛异端之学”是因为佛教道教的发展,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论外攘夷狄之复仇大义,反对和议”是因为边疆危机严重,宋金局势紧张;“论内修政事之道,反对宠信佞臣。”是因为统治危机日益严

26、重。故朱熹提出“内圣外王”的政治思想,即学者内有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要求学者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达到圣人的层次,把道德学问用于事业,以施行王道为最高准则,A项正确;“无为而治”是老子的主张,排除B项;朱熹所提出的政治思想并非“富国强兵”,排除C项;朱熹所提出的政治思想并非“以民为本”,排除D项。故选A项。11. 黄宗羲指出,太学的祭酒,应择当世大儒充当,其地位应与宰相相等,每年的初一,天子与宰相、六卿、谏议等都得前往太学,“祭酒南面讲学,天子亦就弟子之列。政有缺失,祭酒直言无讳。”这表明他主张( )A. 学校议政限制君权B. 提高儒家学者地位C. 君主进入太学学习D. 恢复宰相辅助君主【

27、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祭酒南面讲学,天子亦就弟子之列。政有缺失,祭酒直言无讳。”可得出他主张天子入列学生之列,听学校讲学,从而限制君主的权力,他认为判别是非最高的机构应该是学校,体现出学校议政限制君权,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儒 者地位提高,也没有强调君主入太学学习,排除BC项;他没有要恢复宰相制,排除D项。故选A项。12. 顾炎武认为:“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以不能免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并且认为“用天下之私,以成一人之公而天下治。”顾炎武这一看法反映了( )A. 明清之际社会动荡与混乱B. 程朱理学的社会基础动摇C. 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D. “循天下之公”成

28、为主流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以不能免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并且认为“用天下之私,以成一人之公而天下治。”可得出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强调众治,这体现了早期 的民主色彩,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动荡与混乱 ,排除A项;理学的基础并没有动摇,排除B项;理学才是主流,排除D项。故选C项。13. 明朝时期,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全书60卷,分12门,其中“救荒”一门占全书三分之一。这反映出( )A. 当时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B. 明朝的科学技术水平领先世界C. 工商业经

29、济繁荣推动农业发展D. 作者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救荒,一门占全书三分之一”,可以看出农政全书对于农业以及农民的重视程度较高,体现了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农业生成取得的成就,排除A项;“领先世界”,仅通过一本著作,无法得出,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对农业以及农民的关注,排除C项。故选D项。14. 如图是苏轼的枯木怪石图,他认为图中木石“怪怪奇奇,盖是描写胸中磊落不平之气,以玩世者也”。这表明作者绘画的特点是( )A. 意在画先B. 恬淡自然C. 细腻工整D. 绘物逼真【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怪怪奇奇,盖是描写胸中磊落不平之气,以玩

30、世者也”,可以看出苏轼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绪和情感,重在写意,A项正确;材料表述的是通过画作表达作者的情感,侧重写意,不是在强调绘画的恬淡自然,工整以及对事物的描述,排除BCD项。故选A项。15. 如图是汉字“鱼”的演变历程,这反映了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 )A. 从象形到会意B. 从草书到正书C. 由繁杂到简单D. 由高雅到通俗【答案】C【解析】【详解】从“鱼”的演变历程可以看出,其趋势是越来越简化,C项正确;ABD项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排除ABD项。故选C项。16. 元代马致远在杂剧荐福碑中借落魄书生张镐之口写道:“这壁拦住贤路,那壁又挡住仕途。如今这越聪明越受聪明苦,越痴呆越享了痴呆

31、福,越糊突越有了糊突富。”这折射了当时( )A. 城市经济繁荣B. 文人地位低下C. 君主专制强化D. 民族矛盾尖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如今这越聪明越受聪明苦,越痴呆越享了痴呆福,越糊突越有了糊突富。”可得出当时文人地位较低,不受社会待见,B项正确;材料不有体现城市经济的繁荣、君主专制的加强以及民族矛盾问题,排除ACD项。故选B项。17.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夷蛮戎狄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徒,未知王化者言诚知夫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贯穿今古者,是瀛寰之奇士,城内之良友,尚可称之曰夷狄乎?”魏源区分中国历史上的土“夷”与来自欧美的洋“夷”旨在( )A. 排除人们“

32、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B. 引导人们认识中西方的巨大差距C. 劝诫人们要与西方国家“和平共处”D. 说服人们接受自己的“师夷”主张【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魏源区分中国历史上的土“夷”与来自欧美的洋“夷”,是为了避免国人把二者混在一起,从而排斥他的“师夷”主张,因此他这样是为了说服人们接受自己的“师夷”主张,D项正确;材料与天朝上国观念无关,排除A项;BC项不是其目的,与材料也无关,排除BC项。故选D项。18. 维新派认为,“今吾国有四万万之民众,大地莫多焉,而不开国会。虽有四万万人,而不预政事,视国事如秦越,是有众民而弃之然孤寡若此,而与列强合数千百万人为一者,相校相遇,安得不败

33、?”维新派认为中国与列强较量失败的原因在于( )A. 人口多少的差异B. 民众素养的差异C. 政治制度的差异D. 教育科技的差异【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今吾国有四万万之民众,大地莫多焉,而不开国会。虽有四万万人,而不预政事,视国事如秦越,是有众民而弃之然孤寡若此,而与列强合数千百万人为一者,相校相遇,安得不败?”可得出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而中国的制度较为落后,这是失败的原因,C项正确;ABD项在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排除ABD项。故选C项。19. 孙中山曾说过:“今举我国土之大,人民之众,而为俎上之肉,饿虎取而食之,以振其蛮力,雄视世界余短才浅智,不足以担任大事;而当此千钧一发之

34、秋,不得不自进为革命之先驱,而以应势之要求。”这表明孙中山投身革命事业的原因是( )A. 革命形势推动B. 民族危机严重C. 世界潮流影响D. 阶级矛盾尖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今举我国土之大,人民之众,而为俎上之肉,饿虎取而食之,以振其蛮力,雄视世界余短才浅智,不足以担任大事;而当此千钧一发之秋,不得不自进为革命之先驱,而以应势之要求。”可得出孙中山认识到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即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B项正确;ACD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ACD项。故选B项。20. 据北大教授王东考证,新文化运动的各种代表人物,从蔡元培、陈独秀、胡适到最激进的钱玄同,都没有提出过要“打

35、倒孔家店”。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们只是提出了要“打孔家店”,至于说“打倒孔家店”那是陈伯达(文革时任中央文革小组组长)等人的加工改造。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 缺乏彻底批判封建思想的勇气B. 是儒家思想在新条件下的活跃C. 斗争矛头主要指向列强的侵略D. 并非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新文化运动的各种代表人物,都没有提出过要“打倒孔家店”;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们只是提出了要打孔家店;”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并没有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批判儒家维护专制政治的一面,冲击了其正统地位,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

36、对封建文化,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斗争矛头主要指向封建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21. 戴琼瑜在新文化运动的得与失中指出:“新文化运动的第二大不足是善破不善立,一场暴风骤雨之后国人旧思想支柱破除了,新的规范却始终未立,造成思想的混乱,一盘散沙”新文化运动的这种不足( )A. 最终导致了新文化运动的失败B. 抑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 客观上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 给封建复古思想提供了可乘之机【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一场暴风骤雨之后国人旧思想支柱破除了,新的规范却始终未立,造成思想的混乱,一盘散沙”可得出这种新文化运动中造成的思想上的“真空”状态,为新的思想的传入,即马克思主义的传

37、入及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并没有失败,排除A项;材料与民族工业发展无关,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批判复古思想,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22. 毛泽东表示,他没有“主义”,他的“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因此,毛泽东跟王稼祥说,一定要在文章中以他的名字来提,那还是用“毛泽东思想”吧。这一命名由来说明了毛泽东思想是( )A. 中国革命集体智慧的结晶B.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C. 理论深度探索创新的结果D. 伟大领袖的实践经验总结【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他的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

38、际相结合的产物,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集体智慧,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对马列主义的学习,并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排除D项。故选B项。23. 1991年6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和防止和平演变文章。文章认为,社会主义社会面临着“双重任务阶级斗争与全面建设”,并指出:“只有正确估量和进行阶级斗争,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这反映了( )A.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B. 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已悄然发生变化C. 毛泽东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D. 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势引起了我国的思想混乱【答案】A

39、【解析】【详解】根据“只有正确估量和进行阶级斗争,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可得出在当时国际及国内形势复杂的情况之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A项正确;社会主义方向没有变,排除B项;C项不是主旨,排除C项;思想混乱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24. 有专家指出:“21世纪人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异质文明之间,这些关系依然严峻地关系着人类命运能否和谐共荣。”面对这些挑战,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出新的中国风范是( )A. 兼济天下B. 和合共生C. 为政以德D. 天人合一【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21世纪人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40、,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异质文明之间,这些关系依然严峻地关系着人类命运能否和谐共荣。”,可以看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出新的中国风范是和谐共荣,国际合作,共同生存与繁荣,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和谐共荣,和合共生,未涉及兼济天下,为政以德以及天人合一,排除AC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25. 一定社会文化是为一定的政治服务的,文化往往也成为政治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秦始皇曾以政治手段强制推行思想文化上的统一,这种做法客观上对建构新的国族意识起到了不自觉的作用,但毕竟这种粗暴的做法无法长久。汉承秦制,在秦朝统一六国族属的基础上尽力开拓边疆,域内所需整合的对象更多。然殷鉴

41、不远,自然不能重蹈覆辙,于是把关注点放在了文化的层面之上。要建立文化上的认同感,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借鉴周朝的礼乐制度。孔子以及儒家学者接续了历史文化传统,六经典籍作为三代损益的历史文化精神和信念的代表,是合理秩序和价值、信仰的源泉,天下大一统以及合理政治操作的理据亦源于此。以儒家为核心进行整合、建构新的国族意识理所当然。张宏斌秦汉国家形态建构中的儒教因素材料二 作为宗教,佛、道两教虽然具有使人们排遣精神苦闷、消弭死亡恐惧的作用,但是在遇到如何规范现实世界的社会秩序和处理具体社会问题时,则又不能与儒学抗衡了。儒学的尊君、礼制等级和忠孝思想有助于维护君主的权威,其德治教化学说更是君主政治的修饰和补充

42、。儒学重入世,强调治国安邦、建功立业,倡导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这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文化精神,是佛、道两种宗教文化所不具备的。随着社会的不断稳定和统一趋势的形成,这种精神日益显得不可或缺。正因如此,儒学虽然式微,但仍能够生生不息,并在十六国北朝时学术地位不断上升。曹文柱略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结构的更新材料三 今之称西人者,曰彼善会计而已,又曰彼擅机巧而已,而非命脉之所在。其命脉云何?则自由与不自由异耳。中国人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严复论世变之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

43、学知识分析其在秦汉国家形态建构中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文化格局呈现的新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传统文化发展价值的认识。【答案】(1)特点:从受压制到受推崇,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兼容并蓄形成新儒学;宣扬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带有神学色彩;从批判时政到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任答3点)对国家形态建构的作用: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交流融合;形成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促进文化认同即民族意识的形成。 (2)新特点:儒、佛、道三教并行;儒家思想一度式微,后

44、期地位逐渐上升。原因:政局动荡,战乱频繁,儒家伦理遭到破坏;宗教思想有助于精神寄托,佛、道思想盛行;宗教思想不利于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儒家思想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和稳定社会秩序。(任答3点) (3)严复的认识:批判传统文化倡导的伦理纲常是维护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秩序的,不能体现自由、平等、民主。我的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民族意识,塑造民族性格,建立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意识、道德意识等对于今天的治国理政和建立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解析】【小问1详解】特点:根据“以儒家为核心进行整合、建构新的国族意识理所当然。”得出从受压制

45、到受推崇,成为官方正统思想;结合新儒学的形成过程可得出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兼容并蓄形成新儒学;根据董仲舒儒学的内容可得出宣扬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带有神学色彩;从批判时政到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对国家形态建构的作用:根据“孔子以及儒家学者接续了历史文化传统,六经典籍作为三代损益的历史文化精神和信念的代表,是合理秩序和价值、信仰的源泉,天下大一统以及合理政治操作的理据亦源于此。以儒家为核心进行整合、建构新的国族意识理所当然。”可得出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交流融合;形成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促进文化认同即民族意识的形成等。【小问2详解】新特点:根据“作为宗教,佛、道两教虽

46、然具有使人们排遣精神苦闷、消弭死亡恐惧的作用,但是在遇到如何规范现实世界的社会秩序和处理具体社会问题时,则又不能与儒学抗衡了。”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儒、佛、道三教并行;根据“随着社会的不断稳定和统一趋势的形成,这种精神日益显得不可或缺。正因如此,儒学虽然式微,但仍能够生生不息,并在十六国北朝时学术地位不断上升。”得出儒家思想一度式微,后期地位逐渐上升。原因: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可得出政局动荡,战乱频繁,儒家伦理遭到破坏;宗教思想有助于精神寄托,佛、道思想盛行;根据“作为宗教,佛、道两教虽然具有使人们排遣精神苦闷、消弭死亡恐惧的作用,但是在遇到如何规范现实世界的社会秩序和处理具体社会问题时,则又不能与儒学抗衡了。”得出宗教思想不利于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根据“儒学的尊君、礼制等级和忠孝思想有助于维护君主的权威,其德治教化学说更是君主政治的修饰和补充。”可得出儒家思想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和稳定社会秩序。【小问3详解】严复的认识:根据“今之称西人者,曰彼善会计而已,又曰彼擅机巧而已,而非命脉之所在。”可得出批判传统文化倡导的伦理纲常是维护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秩序的,不能体现自由、平等、民主。我的认识:结合所学可得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民族意识,塑造民族性格,建立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意识、道德意识等对于今天的治国理政和建立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对待传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期中试卷 > 高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