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与唐代服饰的绚烂多彩相比,宋代服饰造型多以写实为主,结构严谨,色彩和图案以自然景色的兰、牡丹、樱桃等几何纹样为主,还有具有民间风趣的图案,如仙鹤、百蝶等,在宋代,串枝花纹也因作为官服固有的服饰纹样成为流行,官职的尊卑是以花朵大小而定,如三品以上花大五寸,六品以上三寸,小官则穿芝麻罗。这一服饰特色反映了宋代()A重文轻武成就儒雅风尚 B主流思想影响审美观念C经济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D等级制度制约物质生活2关于古礼与现实社会的关系问题,朱熹认为“古今异便,风俗不同,虽有崇儒重道之君,知经好学之士,亦不得尽由
2、古礼以复于三代之盛,其因时述作,随事讨论,以为一国一家之制者,固未必皆得先王义起之意”。朱熹的这一论述意在()A改变儒学的社会功能 B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C推动儒学的顺时更新 D摒弃儒家的礼制传统3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对这项制度认识不正确的有()A是科举制发展过程中的改革 B激化了南北地区之间的矛盾C被后世借鉴并不断发展完善 D体现了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4宋朝科举制度的完善使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人官居高位,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不再关心祖先名望。时人将这些变化概括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这说明()A商品
3、经济改变了社会结构 B社会流动影响门第观念C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 D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5宋辽金对峙时期,辽人在自称“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中国”。金人进入中原后,即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认为金、宋都是“中国”。上述历史现象反映出()A各民族生活习俗日趋一致 B各民族间区域经济交流频繁C各民族文化认同趋势加强 D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始终领先6朱熹盛赞并为之作跋的程董二先生学则规定:“读书必专一,写字必楷敬。几案必整齐,堂室必洁净。相呼必以齿,接见必有定。”每条之下均提出具体要求,如“读书必专一”要求:“非圣贤之书勿读,无益之文勿观”;“相呼必以齿”要
4、求:“年长倍者以丈,十年长者以兄,年相若以字,勿以尔汝。书问称谓亦如之。”该学则()A旨在引导学生考取功名 B说明文人社会地位提高C表明程朱理学正式形成 D重在规范言行提高修养7阅读汉唐宋时期南北方人口分布表,据此可知()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比例西汉2 470 68519.8%9 985 78580.2%唐代3 920 41543.2%5 148 52956.8%北宋11 224 76062.9%6 624 29637.1%A南北人口交流频繁 B南方商业不断发展C经济发展民族交融 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8元末,从事棉纺织业的民户已达1 000多家,元代以后,棉纺
5、织业日渐成为普遍的家庭副业和当时产量最多、销路最广阔的手工业。这种现象的出现得益于()A棉花在大江南北开始种植 B大量农副产品投入市场C棉纺织技术和工具的革新 D社会各阶层的需求增多9宋初在东京设厢管理,逐渐形成厢坊的城市管理制度,据文献记载仅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全国坊场就有三万一千余处,“商税、酒税皆出焉。”据此可推理的是宋代()A商品经济相当发达 B抑商政策逐渐瓦解C城乡规划趋于一致 D盐铁酒专卖制普及10有学者指出,中国社会在唐代以前是以宗法礼仪为原则从事各种政治活动的,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社会混乱,科举制度在这一项上面具有飞跃性发展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科举制度()A确保了中央集权
6、的稳固 B重视社会道德修养和规范C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D提供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11宋朝通过政策倾斜,对偏远地区的士子给予特殊照顾,布衣出身的进士比重大为增加。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录取的601名进士中,有417人出身布衣。这说明宋朝科举制度()A加速阶层流动扩大统治基础 B扶植布衣士子打击门阀士族C提升官员素质加强中央集权 D改进选官方式实现公平公正12下表为宋代苏州、镇江户口数的变化情况,这可用于研究宋代()时间苏州镇江宋太祖建隆年间27 889户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35 196户26 547户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66 139户33 000户宋神宗元丰初年173 969户54 798户宋徽
7、宗崇宁年间152 821户63 657户宋孝宗淳熙年间173 000户63 940户A地方治理的增强 B国家财政的改革 C江南经济的开发 D经济结构的变化13钱穆曾评价说:“(它)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实际上并不是为了行政方便,而是为了军事控制”。文中的“它”是指()A秦朝的郡县 B元朝的行省 C西汉的刺史 D隋唐的三省六部14元世宗初期,除了四个半固定的行省外,其余行省都是“因事而设,事毕则撤”;其长官多为一至二人兼任,且带有中书省宰执衔。至元世宗末期,固定的行省逐渐增多,并实行了群官负责制,其宰执衔也逐渐被取缔。由此
8、可知,元代行省制度的这一变化()A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 B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强化趋势C体现了政治均势格局的形成 D保障了吏治清明和行政高效15史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正因这一规定,所以当时没有出现宰相兼枢密使的情况。宋初规定权臣不能兼任两职,意在()A抑制朝中武将势力膨胀 B防止大臣权重而威胁皇权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16宋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务”的局面,但也出现了“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的状况。上述文
9、字意在说明()A分割相权解决了宰相擅权的问题 B行政不统一影响政府的治理效果C建立一省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机构重叠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17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设三公九卿,汉武帝设立中朝、任用酷吏,隋文帝确立三省六部制,宋代设三司、实行“三衙”分权。历代帝王此举目的是为了()A政治改革的顺利进行 B预防官员的贪污腐败C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D健全和完善制度体系18南北朝时期,北齐烧制出仰覆莲六系青瓷尊,隋朝李春设计建造了赵州桥,唐末制造出火药武器,北宋用人工磁化的方法制造出指南针。这些成就()A源自于人民的劳动实践 B依赖于北方人民的南迁C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 D取决于社会环境的安定19北宋时
10、蹴鞠深受人们的喜爱。当时有人在东京开设了“蹴球茶坊”,甚至有人在自家小院开设蹴鞠场,“以娱游客”。这些现象的出现()A体现了体育运动的丰富多彩 B反映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C表明了政府抑商政策的废除 D适应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20宋初统治者对节度使在内的州长官,一方面采取三年一易之法,经常调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通判一职的监督权,规定各州凡事须通判共同签署始得实行。这一举措()A促使藩镇割据局面不复存在 B分化事权确保中央控制地方C保证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 D实施效果符合宋初君臣构想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南北方人才比重示意图宋代人才部
11、分地区分布变化简表肖化忠宋代人才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材料二以宋仁宗一朝为例,出类拔萃、彪炳史册的人不下数十人,为历朝历代所罕见。其中,最著名的有晏殊、范仲淹、韩琦、富弼、文彦博、欧阳修、包拯、张方平、司马光、王安石、曾巩、刘攽、刘恕、蔡襄、苏轼、苏辙、苏颂、沈括等。他们当中既有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也有才能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犯颜直谏、风节凛然的谏臣。何忠礼科举改革与宋代人才的辈出材料三人才问题历来为政治家和思想家所重视,但衡量人才的标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在中国古代出现了“论德而定次,是能而授官”“学行兼优”“治天下以人才为本,求材以教导为先导”“欲
12、木之常茂者,必培其根”“半部论语治天下”等观念,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摘编自黄启昌中国古代人才统计中的价值取向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宋代人才发展的特点及原因。(18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中国古代人才的价值取向。(10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儒学复兴材料一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日益占据优势,士族势力迅速衰微,唐代出现了韩愈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为了宣扬儒学之道,韩愈又对佛道思想和六朝以来盛行的骈体文给予了猛烈的批判,使文章成为传播儒学的新途径。摘编自朱绍候中国古代史材料二唐宋之际,长期的战乱、分裂、民族杂
13、糅,中原价值观,尤其是儒学价值观被破坏。面对儒学的衰败,宋代儒者接续唐代儒者的理想,继续开展儒学复兴运动,最终形成理学,即儒学的复兴。它越过汉唐诸儒,恢复到先秦儒典,去重读圣贤著作。儒学的复兴,不是单纯的一种回复。宋明理学有时候也被称为“佛老化的儒学”,它确实和先秦时代的儒学有很大不同。因此在学术上,也有人把宋明理学称为“新儒学”。摘编自彭永捷漫谈唐宋儒学复兴运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唐宋儒学复兴”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官职的尊卑穿芝麻罗”可得出,受到理学的影响,宋代的服饰强调等级,更加严谨,说明主流思想影响审美观念,B项正
14、确;材料与重文轻武的政策无关,材料也没有体现儒雅之风,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并不是社会风气,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等级制度与生活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儒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朱熹主张礼制因时变革,不必拘泥于古礼,以此推动儒学的更新,故选C项;维护传统社会秩序是儒学一以贯之的社会功能,并没有发生改变,故排除A项;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故排除B项;朱熹主张变革古礼,并非完全摒弃礼制传统,故排除D项。3答案:B解析:据材料“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可知,南北分卷制度兼顾了南北士人,能够最大限度笼络全国士子,扩大
15、封建统治基础,有利于缓和南北地区之间的矛盾,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北宋时,南方人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说明南北分卷制度是科举制发展过程中的改革,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南北分卷制度对后来明、清朝乃至我们的高考制度都有很大的影响,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南北分卷制度是因为南方地区的社会文化水平发展高于北方,出现了江南地区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的现象,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4答案:B解析:据材料“宋朝科举制度的完善使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人官居高位,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不再关心祖先名望”可知,宋代由于科举制的完善,门第观念淡化,故选B项;据所学,宋代的社会结构依然是士、农、工、商为主的结
16、构,没有变化,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门第观念的变化,没有涉及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排除C项;据所学,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是指宋代贱民阶层的数量明显减少,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5答案:C解析:据材料“辽人在自称中国认为金、宋都是中国”可知,辽、宋、金都认为自己是“中国”,说明各民族的文化认同增强,故选C项;材料主旨是华夏文化认同,而非生活习俗一致,且据所学,辽、宋、金的生活习俗各有特色,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华夏文化认同,没有涉及经济交流,排除B项;据所学,宋代经济文化重心南移,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地位衰落,排除D项。6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程董二先生学则中详细地规定了人们在读书、写字、几案、堂
17、室等诸多方面的相关规定,并且在每一条之下都有非常具体的要求,这充分说明该学则通过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以达到提高修养的目的,故选D项;程董二先生学则的相关具体规定旨在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以提高个人的行为修养,并没有引导学生考取功名,排除A项;程董二先生学则是关于人们日常行为的相关规定,重在规范行为,并没有涉及文人的“社会地位”问题,排除B项;朱熹盛赞程董二先生学则并为之作跋,表明朱熹非常认同该学则的相关规定,这与“程朱理学的正式形成”没有关系,排除C项。7答案:D解析:据表可以发现,西汉时期,南方人口占全国的19.8%,而到宋朝,南方已经达到62.9%,而北方,西汉时期占80.2%,而到宋朝只占有
18、37.1%,南方户数人口逐渐超过北方,反映了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故选D项;“汉唐宋时期南北方人口分布表”仅体现的静态的南北人口的数量,无法反映其交流,排除A项;汉唐宋时期南北方人口分布表反应的南北人口的静态分布,在古代实行的重农抑商的政策,因此不能从人口的多少判断其商业发展的程度,排除B项;从汉唐宋时期南北方人口分布表中虽然可以看出南北人口所占比例,但不能反映人口中的民族成分,不能体现民族交融,排除C项。8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元代以后,棉纺织业日渐成为普遍的家庭副业和当时产量最多、销路最广阔的手工业”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C项正确
19、;棉花早在宋代即已在大江南北开始种植,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大量农副产品投入市场与材料中棉纺织业的普及无关,排除B项;D项并不是元代特有,排除。故选C项。9答案:A解析:宋代形成了厢坊的城市管理制度,而坊场数量众多,是商税收入的主要来源地区,这说明宋代商业较为发达,A项正确;抑商政策始终存在,排除B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宋代城乡规划趋于一致,排除C项;D项错在“普及”,排除。故选A项。10答案:D解析:据材料“中国社会在唐代以前是以宗法礼仪为原则从事各种政治活动的科举制度在这一项上面具有飞跃性发展的意义”可知,唐以前政治活动的原则是宗法礼仪,而科举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一局面,结合所学可知
20、,科举制依据才能选拔官员,为中下层的读书人提供了相对公平的参政机会,对于依赖宗法礼仪从事政治活动来说,是一种飞跃发展,故选D项;据所学,科举制度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但并不能确保中央集权的稳固,排除A项;据所学,科举制度选拔官员的标准是才能,而非道德修养,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科举制打破了以宗法礼仪为原则的政治活动,侧重点是社会公平,而非提高官员素质,排除C项。1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布衣出身的进士比重大为增加”可知,宋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更加注重公平公正使得更多下层平民得以实现社会阶层的流动,有利于扩大封建国家的统治基础,故选A项;科举制度的完善使大量寒门子弟进入统治阶层,冲击了传统门阀士
21、族的特权是科举制推行的客观影响,并非统治阶层主观意图,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说明科举制的推行对地方势力的影响,无法体现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C项;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主要标准,有利于促进选官方式的公平公正,但是并不能完全保证公平公正,排除D项。12答案:C解析:表格中苏州和镇江的户口数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多,这说明苏州和镇江所在的江南地区农业得到较快发展,能够养活更多人口,所以可用于研究江南经济的开发,故选C项;户口数的增加是人口增加的表现,人口增加是农业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地方治理增强就可以实现的,排除A项;国家财政的改革是关于政府财政收支的问题,与户口数的增加没有直接关联,排除B项;户口数
22、的增加反映当地农业发展的速度较快,中国古代的农业本来就在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农业继续发展不会导致经济结构的变化,排除D项。13答案:B解析:据材料“(它)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并结合所学可知,元代中央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故选B项;据所学,秦朝的郡县是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机构,并非宰相府的派出所,排除A项;据所学,西汉的刺史是地方监察官,而非宰相府的派出所,排除C项;据所学,隋唐的三省六部是中央机构,并非“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排除D项。14答案:B解析:元世宗由初期的行省多不常设到末期固定行省增多
23、,由初期行省长官多为一至二人兼任,到末期实行群官负责制,这是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由此可知元代行省制度的变化反映了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故选B项;上述变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是并不能做到消除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题干信息反映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而不是中央与地方形成了政治均势的格局,排除C项;上述行省制度的变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并不能据此推知保障政治清明和行政高效,排除D项。15答案:B解析:题干情境描述的是宋初分割相权的措施,其目的主要在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B项符合;A项也是宋初相关措施实施的目的,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题干情境讲的是君权与相权而不是中央
24、与地方的关系,C项排除;D项在题干情境中也无从体现。故答案为B。16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为分割宰相权力,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但机构分化互不统属,彼此牵制,影响了中央的行政效率,即行政不统一影响政府的治理效果,故选B项;材料强调分割相权带来了行政效率低下,而不是解决了宰相擅权的问题,排除A项;材料强调二府三司制的弊端,而不是建立一省制,排除C项;材料强调机构分化影响了行政效率,而不是机构重叠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排除D项。17答案:C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从秦到宋,历代王朝统治者采取各种措施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以稳定社会、巩固统治、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故选C项;“政治改革的顺利进行”只
25、是目的之一,非主要目的,排除A项;“预防官员的贪污腐败”也只是目的之一,排除B项;“健全和完善制度体系”是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的手段之一,排除D项。18答案:A解析:“仰覆莲六系青瓷尊”是劳动人民长年累月的摸索实践而形成的精品,李春的身份为工匠,赵州桥是其劳动精华的展现,火药源自炼丹家炼丹的副产品,题干中的成就都与人民的劳动实践紧密相关,故选A项;“依赖于”绝对化,且北齐在北方,赵州桥位于河北石家庄赵县,排除B项;仰覆莲六系青瓷尊、赵州桥都在北方,不是南方,排除C项;“取决于”不符合史实,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排除D项。19答案:D解析:据材料“当时有人在东京开设了蹴球茶坊”可知,商人适应社会需求
26、,把商业活动与蹴鞠结合起来,D项正确;材料仅提及蹴鞠活动,不能体现体育活动的丰富多彩,排除A项;蹴鞠活动是一项体育运动,不能反映民众生活条件的改善,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出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影响了蹴鞠的发展,且“废除”一说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20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宋初节度使在内的州长官三年一易,并受通判监督,结合所学可知,宋初通过分化事权的措施来确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项正确;“不复存在”的说法夸大了材料中举措的作用,排除A项;北宋采用的分化事权原则,导致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排除C项;北宋的制度设计虽使专制集权得到强化,但矫枉过正,使宋朝出现积贫积弱的局面,排除D
27、项。故选B项。21答案:(1)特点:地区发展不平衡,南方人才数量逐渐超过北方(人才中心逐渐南移);人才辈出,领域广泛。原因:从政治军事的角度作答:宋代重文轻武,社会相对稳定。从社会经济的角度作答:经济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从文化教育的角度作答:完善科举制度,理学兴起,文化教育的发展。(2)评述:重道德操守,重视教育培养,注重人文,轻视科技。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才观,对后世影响深远;重视道德操守,重视教育培养,注重人文等,对当今人才选拔培养仍具有借鉴意义,但轻科技等不利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应该摒弃。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南北方人才比重示意图”中“北方人才比重呈逐渐下滑趋势,而南方人才
28、比重呈逐渐上升趋势”可知,南方人才数量逐渐超过北方;据材料一“宋代人才部分地区分布变化简表”中“北方地区(包括关中区、江北区)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而南方地区(包括四川区、江南区)比例呈现增长趋势”,可知地区发展不平衡;据材料二“以宋仁宗一朝为例,出类拔萃、彪炳史册的人不下数十人,为历朝历代所罕见”“他们当中既有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也有才能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犯颜直谏、风节凛然的谏臣”可知人才辈出,领域广泛。第二小问原因,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政治方面,其原因是宋代重文轻武,社会相对稳定;在经济方面,其原因是经济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在思想
29、文化方面,其原因是完善科举制度,理学兴起,文化教育的发展。(2)在作答“评述类”题目时,先要“叙述”,然后再“评价”;具体到本题目而言,先要“叙述”出“我国古代人才的价值取向是什么”,然后再对这一具体内容进行“评价”。据材料三“在中国古代出现了论德而定次,是能而授官学行兼优治天下以人才为本,求材以教导为先导欲木之常茂者,必培其根半部论语治天下等观念,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知,我国古代人才的价值取向是重视道德操守,重视教育培养,注重人文,轻视科技,它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才观,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具体进行“评价”时,我们首先要明确其积极的作用,即重道德操守,重视教育培养,注
30、重人文等对当今人才选拔培养仍具有借鉴意义;同时也应该指出其不足之处,即轻科技等不利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应该摒弃。22答案:唐宋儒学复兴是唐宋政治、经济发展及阶级关系变动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涉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儒学思想的时代性与开放性等观点也酌情给分)唐宋之际,由藩镇割据到走向中央集权需要恢复被破坏了的价值体系以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大增,代表士族势力的价值及文学已不适应时代发展,当时儒学又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唐宋儒者为了复兴儒学,采用复古的方式,重视传统经典,又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开创了新的儒学体系理学。理学的形成实现了思想文化的创新,适应了社会发展
31、需求,对宋代以来的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解析:首先提炼观点,据材料一“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日益占优势,士族势力迅速衰微,唐代出现了韩愈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材料二“唐宋之际,长期的战乱、分裂、民族杂糅,中原价值观尤其是儒学价值观被破坏。面对儒学的衰败,宋代儒者接续唐代儒者的理想,继续开展儒学复兴运动,最终形成理学,即儒学的复兴。它越过汉唐诸儒,恢复到先秦儒典,去重读圣贤著作”可以得出观点:唐宋儒学复兴是唐宋政治、经济发展及阶级关系变动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其次评述,紧紧围绕唐宋儒学复兴的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展开阐述,如唐宋之际,由藩镇割据到走向中央集权需要恢复被破坏了的价值体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大增,代表士族势力的价值及文学已不适应时代发展,当时儒学又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唐宋儒者为了复兴儒学,采用复古的方式,重视传统经典,又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开创了新的儒学体系理学。理学的形成实现了思想文化的创新,适应了社会发展需求,对宋代以来的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