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期末复习第1-10单元共10套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48054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2.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期末复习第1-10单元共10套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2023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期末复习第1-10单元共10套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2023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期末复习第1-10单元共10套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2023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期末复习第1-10单元共10套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2023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期末复习第1-10单元共10套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期末复习:第1-10单元共10套单元测试卷汇编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据如图可知,当时()A黄河流域的文明起源早B巴蜀地区文明独树一帜C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形态D中华早期文明多元发展21965年,在我国西南某省发掘出两颗远古人类的门齿化石、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经科学家测定是距今约170万年的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由此判断,生活在此地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3近几十年来,四川广汉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的以人头像、人面具以及神树造型的青铜制品,具有鲜明的古蜀地域特色。这些与商王国平

2、行发展的青铜文化的存在,从一个侧面说明()A中国始入青铜文明时期B贫富分化现象日益明显C最早的国家已正式形成D中华文明源头的多元性4距今至少有4300年的良渚古城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瓶窑镇内,是长江下游地区发现的石器时代的城址,曾长时间被誉为“中华第一城”。这是继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三星堆遗址等之后的又一重要发现。良渚古城的发现可以实证()A中国有4300年的文明史B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化C浙江就是中华文明的摇篮D旧石器时代的发展状况5早在1975年,在湖北郧阳区发现古人类牙齿化石。经1990年以来的多次发掘,在其文化层上共出土各类等石器241件,以及大量打击碎片和带有打击痕的砾石,“郧县人”的年代非

3、常古老,甚至与蓝田人的年代相当。据此可知“郧县人”()A仍处于旧石器时代B主要使用磨制石器C已经懂得人工取火D开始从事农业耕种6二里头文化礼器中的鼎、兵器中的戈、玉器中的琮等,与商文化的同类器物十分相像,这体现早期中华文明的()A多元性B包容性C创造性D传承性7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遗址的“祭祀坑”中出土了大量来自周边各种文化因素的青铜器和玉石器,有长江中、下游以及甘肃、青海地区的,占比最大的仍是中原地区的夏商文化。这最能体现()A区域间文明的交流B青铜铸造技术的成熟C奴隶制社会的残酷D民族认同意识的形成8被赞誉“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

4、,是中国20世纪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根据考古学家的最新推测“三星堆文化最终结束时间应该在殷墟文化中期偏后阶段,绝对年代应该距离盘庚迁都殷墟这一事件不太远。”据此判断,三星堆文化结束时的中原地区()A尊奉夏王为最高统治者B用甲骨文记录占卜内容C开始推广使用铁制农具D普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9二里头文化的聚落分布,由王都(大邑)、区域性中心聚落(大族邑)、次级中心聚落(小族邑)及众多村落(属邑)组成,形成金字塔式的聚落结构和众星捧月式的聚落空间分布格局。这种格局本质上反映了()A早期王权国家的形成B家国一体观念的出现C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D国家分立的城乡之别10如图为史记所载黄帝世系。这一记载()A出现

5、时间较晚其真实性不可考证B标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C反映出中国人的“大一统”观念D表明西汉开始了夷夏共同体重组11据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材料中“小康”社会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郡县制D行省制12商朝中央政权对商族地区的管理相当严密,对各附属国的控制力度相对薄弱。国王并不能绝对支配各附属国,各附属国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有很大的自主权。这是因为商朝()A以宗法血缘建国B实行王位世袭制C实行内外服制度D有了成熟的文字13据吕氏春秋记载,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剪其发,磨其手,祈福于上帝

6、,民乃甚悦,雨乃大至。这一记载的主旨是()A商王权力受神权制约B殷商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C商汤灭夏乃以暴制暴D君王顺应民心方能功成名就14下列关于内外服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是西周时期出现的政治制度是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形成森严的等级关系商王是方国联盟的共主ABCD15中国古代的四合院中,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后院有一排较为矮小的房屋,叫作后罩房,多为女佣人居住,或为库房、杂间,这一居住格局()A体现了传统社会敬天保民的思想B深受严格的宗法等级观念的影响C成为小农经济下普遍的建筑样式D反映了封建体制下家国同构特点16春秋

7、初年,郑庄公去世后,郑国政权频繁易主。如表为郑庄公诸子在位的情况。这一现象反映了()谥号、姓名在位年限在位时间郑厉公姬突4年公元前700前697年郑昭公姬忽2年公元前696前695年(复位)郑子亶姬亶7个月公元前694年郑子婴姬婴14年公元前693前680年郑厉公姬突7年公元前679前673年(复位)A传统政治体制的变动B西周王权势力不断衰微C宗法血缘关系的崩溃D各封国有较大的独立性17周朝历代君主都很重视乐舞修养,并制定了礼乐制度。周王室及贵族子弟从13岁开始,要逐渐学习掌握各种礼仪乐舞,20岁左右要全面掌握六代舞和六小舞。其根本目的是()A加强贵族阶层的文化内涵B强化社会的道德修养C培养贵

8、族阶层的行为习惯D维护周朝的社会秩序18商代青铜礼器大多造型抽象夸张,纹饰繁缛狞厉,令人心生对鬼神之敬意;西周以来,青铜礼器风格逐渐转向写实简洁。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铸造技艺的进步B畜牧养殖的发展C审美观念的改变D统治理念的革新19诗经中有大量诗歌提到了商周时期人们普遍种植的作物,其中,麦主要在河南、山西、陕西一带种植;黄河流域是适宜黍稷生长的好地方,在许多地域性诗歌中可见种植黍稷的描述;稻在山西、陕西和长江及其以南的地区种植较多;族在陕西比较多见种植。这说明,商周时期()A农业生产得到发展B区域农业特征显现C南北经济联系加强D重农政策得以贯彻20如图是中国古代都城迁移示意图,据图可

9、知()A商业发展决定都城位置B交通因素影响都城选址C古代都城均是水利枢纽D北京成为古代经济中心二材料题(本大题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它和其他的所有文明一样,大量借用过去的文明如中东文明。不过,希腊人所借用的,无论是埃及的艺术形式还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和天文学,都烙上了希腊人所独有的智慧的特征。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合。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在一个世界性的帝国内,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出现是必然的。帝国的建

10、立在世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是世界代表性的文明古国。其中,以水生植物晒干制作成“纸草”的古文明区域是 ;在泥板上刻写文字的古代人主要生活在 。概括指出古代文明起源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你如何理解“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这句话?(3)材料三中的“远征”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帝国建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根据材料说明帝国建立的划时代意义。(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并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有学者根据人类文明发展水平,将人类社

11、会发展进程主要划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划分如表:时间发展阶段典型特征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3千年生存大革命农业、畜牧业产生;新石器革命公元前3千年1600年交流大革命文字、数学等科学起源;青铜、冶铁技术发展;文明对外传播交流1600年至今效率大革命机器、科学革命;新能源、新动力;现代信息革命摘编自时斗等用科技改变人类社会的进程为标准划分历史阶段请对上述任一阶段的划分提出你的看法(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在过去的10000多年里经历了三个侧重点不同的科技活跃时代,可分别称为“生存大革命”“交流大革命”和

12、“效率大革命”。这三场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前10000年前3000年前700年前1年1600年1900年生存大革命交流大革命效率大革命农业革命动植物驯化新石器革命文字、数学科学起源记录和传播技术青铜和冶铁科学革命化石能源、电力动力机械新材料涌现现代交通体系现代信息技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三场革命中选取一场革命,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加以论述。(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2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古明王,不能无征伐而服不义,不能无城垒而御强暴蒙公筑长城之固,所以备寇难,而折冲万里之外也。今不固其外,欲安其内,犹家人不坚垣墙,狗吠夜惊,而闇昧妄

13、行也。(汉)桑弘羊,选自盐铁论材料二: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汉)司马迁,选自史记材料三: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清)康熙,选自清圣祖实录材料四:大兴师征之,则遁逃伏慝,不可得而诛也;师还则寇钞又起;留卒戍守,则劳费不资,故惟有筑长城以防之。所

14、以省戍役,防寇钞,休兵而息民者也。吕思勉,选自中国民族史材料五:明朝长城与九边重镇示意图(1)结合材料一、二,概括桑弘羊与司马迁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修筑长城的背景。(2)阅读材料三、四、五,你对康熙的话有什么认识?(3)围绕与长城有关的历史,试提炼长城精神的内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1D; 2A; 3D; 4B; 5A; 6D; 7A; 8B; 9A; 10C; 11B; 12C; 13D; 14C; 15B; 16A; 17D; 18D; 19B; 20B;二材料题(共4小题)21; 22示例一:看法:我不赞同作者关于交流大革命的观点。交流大革命应该发生于新航路开辟以后。

15、论述:公元前3000年至1500年前后,世界各文明总体处于相对分散独立发展的阶段。欧亚文明对美洲、大洋洲尚无认知,世界各地间交流并不密切。1500年前后,伴随新航路的开辟,西欧走上殖民扩张道路,加强了世界各地的交流和联系,客观上传播了资本主义文明,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开发,以西欧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人类社会从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世界,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物种交流,玉米、土豆等原产于美洲的高产作物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丰富了人类的饮食结构,也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总结:综上,世界各地的密切广泛交流开始于新航路开辟后,并推动了世界的发展,因此交流大革命的观点应该更改为发生于新航

16、路开辟以后。示例二:看法:我不赞同作者关于效率大革命的观点。效率大革命应该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以后。论述:16001765年间,人类社会生产仍停留在手工工场阶段,技术虽然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但并未出现生产效率质的飞跃,产生效率大革命。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机器动力取代人力,近代工厂取代传统手工工场,生产效率大大提高;19世纪70年代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掀起新一轮的技术革新,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采用新的能源和动力,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20世纪四五十年代,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智能化程度提高,极大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生产

17、力发展。总结:综上,工业革命的开展革新了生产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因此效率大革命的观点应更改为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后。; 23示例一:交流大革命应该是发生在地理大发现时期,并且地理大发现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理由:新航路开辟后,西欧的商人和资本家开始把不同地区的商品贩卖到全球各地,由此一个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这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往来,促进了各地间经济的交流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也促进了世界物种之间的交流与交换。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等高产作物开始从南美传播到世界各地,由此丰富了人类的饮食结构,促进了各地农业的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总之,地理大发现时期是人类

18、交流大革命的开始。示例二:发生在16001900年间的效率大革命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理由:18世纪中后期,英国率先兴起了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机器动力取代了人力,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大大提高,英国在19世纪中期成为了世界工厂。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掀起了新一轮的技术变革,采用新的能源和动力进行生产,采用新的信息工具进行联系,这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总之,效率大革命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24(1)桑弘羊:国家要有坚强的防御工程,有备无患才能内外安宁;司马迁:君臣不可好大喜功,大兴工程,要体恤

19、民情才能长治久安。背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小农经济的发展;对匈奴作战取得重大胜利;北方草原民族对秦汉王朝的威胁巨大;(2)康熙认为国家安全更重要的是民心所向,众志成城;满清崛起于东北关外,与北方蒙古贵族关系密切,民族和睦自然国家稳定;这体现了儒家思想对满清统治者的影响,是古代民本精神的体现。同时,过分强调民心,忽视工程和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3)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开拓进取和凝聚团结、维护统一、热爱祖国、崇尚和平的民族精神的象征;长城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与意志的体现。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

20、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如示意图符合三国鼎立局势的是()ABCD2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刘备建立的蜀国立足西南,在三国之中统治面积最小,但在史书或小说中刘备却多被奉为正统的国君。这是因为()A刘备是汉朝皇族之后B蜀地地理形势优越C曹操篡汉称帝D蜀国符合历史潮流3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列按照空间更能直观反映出三国鼎立局势的图示是()ABCD4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

21、,“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B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C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5如表可以用来说明,十六国时期河西走廊()资料出处十六国时期,南凉开国君主秃发乌孤在河西“务农桑,修邻好”。晋书前凉沙州刺史杨宣在敦煌郡“引甘泉修阴开渠”“堰水溉田,人籁其利”。汉唐西域与敦煌郡大事记简辑前秦王苻坚在“建元之末,徒江汉之人万余户于敦煌,中州之人有田畴不辟者亦徒七千余户”晋书A农业讲究精耕细作B与内地经济交往不断C农耕经济得到发展D先进生产方式的拓展6人口迁移在中国古代经常发生,不仅对我国古代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且大大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

22、的形成、巩固与发展。下表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现象,原因和措施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受汉族文化吸引且游牧生活不稳定秦始皇迁移50万中原人到越族杂居B政府组织,发展生产,巩固边防魏晋时期,北方人民迁移到江南地区C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社会相对稳定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内迁黄河流域D学习汉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控制北魏孝文帝将鲜卑人南迁到河南一带AABBCCDD7据吐鲁番出土的墓志来看,进入唐朝后当地墓志开始改变高昌地区传统的书写方式,转而逐渐与中原趋同,开始出现“大唐启运,泽被西州”等措辞。这体现出()A民族融合促进了唐朝的统一B西域对唐朝的政治认同加强C西域与中原的文化逐渐趋同D中原文化

23、在西域广泛地传播8北周武帝进行了许多改革,使得当时“民役稍稀,租调年增,兵师日盛,东平齐国(北齐),西伐妖戎,国安民乐”。这一局面的出现()A掩盖了南北分裂的隐患B说明南北经济格局发生逆转C根植于农民负担的加重D为南北统一奠定了初步基础9北宋时期,朝廷在江南地区大规模劝导南方农民试种麦、黍、粟等北方旱地作物,到南宋时南方多地种麦有一定规模,出现“却破麦田秧晚稻”的景象;此外,浙东一带农户在早稻未收时,多在稻田的行间上种上晚稻。这说明宋朝()A中央强化对南方的控制B南方农业经济韧性增强C南方经济优势地位确立D人地矛盾危机得以解决10西晋末年,北方地区爆发“八王之乱”,大量劳动人口随着世家大族纷纷

24、南迁,刺激了南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唐“安史之乱”后,战争使得黄河流域不再适合农业耕作,大批人口流离失所,不得不往南方迁移。材料反映出影响南方开发的因素是()A南方统治者的重视B各族人民共同努力C北方地区战乱频繁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11如表是开皇年间隋朝政府前后两次下诏的情况。这反映出隋朝()时间诏书内容开皇十五年(595年)二月“北境诸州,异于余处所有义仓杂种,并纳本州”,而且用于赈灾的粮食是“杂种及远年粟”。开皇十六年(596年)二月义仓“准上中下三等税”,也就是百姓按照划分的户等纳粮食税。规定上等户不超过一石,中等户不超过七斗,下等户不超过四斗。A边疆危机持续加重B南北经济差距逐步扩大C社会矛

25、盾有所缓和D政策制定较为务实灵活12隋朝盛极一时,虽短命而亡,但影响深远。下列与此相关的有()结束南北长期分裂局面广设仓库,积储丰富开通大运河,贯通南北采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ABCD13年号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方式。它可以用来指称皇帝,如雍正皇帝;也可以用来代表历史事件,如贞观之治。下列选项符合后一种用法的是()A文景之治B商鞅变法C靖康之变D光武中兴14有学者统计武则天称帝时期(690705)明经、进士两科出身的宰相20人中,14人为一般家庭子弟和中下级官吏子孙,超过半数。据此反映当时()A废止了按门第取人旧习B门阀士族官员处于弱势地位C选官采用实用主义原则D科举制成为入仕的首要渠道15唐诗“

26、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反映了唐朝开元盛世的场景。下列属于这一局面产生原因的是()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实行“两税法”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统治者励精图治ABCD16“每岁祈蚕者,四方云集,皆获灵应”;“初见酒库,外画一神杜康”;“时鬻茶者,至陆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有金银行首纠合其徒”,祈福于吴泰伯庙。这些现象折射出唐朝()A宗教迷信劳民伤财B经济活动影响民间信仰C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D主流意识形态发生变动17如表为五代十国部分开国君主即位前的任职情况,据如图可知()政权开国君主即位前的官职后梁朱温宣武节度使后唐李克用行营节度使后晋石敬塘河东节度使吴杨行密淮南节度使A经济实力决定权力归属B

27、南方受到战乱影响较小C是唐朝藩镇割据的延续D社会动荡使得经济萧条18旧唐书记述,成德镇的李宝臣,“意在以土地传付子孙,不禀朝旨,自补官吏,不输王赋”;卢龙镇的李怀仙,也是“贡赋不入于朝廷”。该史书记述的唐代现象()A促使地方政治秩序趋于稳定B反映了中央集权得到加强C减轻了中央管控地方的压力D加速了地方割据势力膨胀19如图分别为唐朝长安城和北宋东京城的商业分布示意图。由此可知,与唐朝长安相比,北宋东京()A城市经济功能明显增强B商业活动开始突破坊市功能界限C重农抑商政策渐趋瓦解D官府对商业活动的限制更加严格20唐朝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在提高行政效率的同时,也造成决策缓慢,

28、相互推诿的弊端,为解决这一问题,唐初中央实行()A“中朝”决策B政事堂议政C中书门下行政D北门学士参政二材料题(共4小题,本大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大事年表历史时期古代中国古代罗马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秦国商鞅变法(前356年)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前451年)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前221年)罗马统一意大利(前270年左右)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西汉、东汉王朝强盛时期(前202年公元184年)罗马强盛时期(前201年公元192年)公元3世纪汉末混乱、三国鼎立(184280年)、西晋统一王朝(280316年)罗马“三世纪危机”(192284年)罗马

29、帝国中兴(284336年)公元4世纪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东晋南迁(317420年)南北朝对峙(420589年)北方十六国时期(308439年)罗马帝国首都东迁(330年)日耳曼人入侵(375年)罗马帝国东西分裂(395年)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 1944年法国学者马勒莱发掘越南南部古海港奥克艾奥遗址,认为其为东西海上交通的中继站。发掘出的中国物产包括西汉的规矩镜、东汉三国时期的八凤镜等,罗马特产包括152年和161180年发行的罗马金币,这些金币以及罗马或仿罗马式金银装饰品、雕像中安敦时代的风格,表明二世纪中后期是罗马帝国与东方交往的高潮时期。(1)根据材料一,概括

30、各时期中国与罗马历史发展的共性特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与罗马帝国之间交流的影响。22多元起源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向一体化迈进,维持着和平、统一的主流,保持着对中华文明较高的认同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材料二 孝文帝深受冯太后的熏陶,极其仰慕汉文化,为改变鲜卑民族的落后面貌,认为只有迁都中原,才能与鲜卑旧势力彻底决裂。“用

31、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平城地处边塞,自然条件恶劣,农业落后;中原农业发达,需要加强对此地区的控制;各族人民多次起义,为了取得汉族地主的支持,加强统治,孝文帝决意迁都。魏书任城王云传附澄传(卷十九)材料三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增强国力,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交融。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1)

32、依据材料一指出“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2)据材料二概括孝文帝迁都的原因。(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时,秦朝的人口估计有3000万左右。至西汉末年增加到6000万,三国鼎立形成期间,人口损失估计达60%,仅存约2300万。此后南北分裂,人口多次出现大幅度下降,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才恢复到6000万左右。隋末的战乱,造成人口降幅超过50%,到唐初仅有2500万。至安史之乱前夕,又增至约9000万,达到新高峰。唐后期和五代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

33、,北宋时期人口持续增长,大观四年(1100年)境内人口超过1亿,辽(金)、西夏、大理等政权的人口合计也在1000万以上。两宋之际的战乱使人口大幅度下降,元统一时实际人口约7000万。但到17世纪初,全国人口已突破2亿。明末的天灾人祸和清初的残酷战争,又使人口降幅达40%,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估计已降至1.2亿。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恢复至1.5亿,以后很快破2亿大关,到道光三十年(1850年),全国人口创造了4.3亿的新纪录。据葛剑雄从中国历史各朝代的人口数量变化看5000年中华民族历史沧桑整理(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人口变动的特点。(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

34、国古代人口变动的原因。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隋、唐是继西晋灭亡以后南北长期分裂又重新走向统一的两个王朝。经过隋的短暂统治,唐朝建立起更为稳固和广阔的统一国家。不管在政治、经济、文化哪一方面,唐朝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致使中国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所以,唐王朝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当时的世界上也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7世纪初至9世纪末的世界上,唐王朝是先进的、强大的、文化高度发展的国家。在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曾经发挥过先导作用、楷模作用以及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摘编自牛致功隋唐时期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材料二:费正清认为中国在战时获得的大国地位是形式上的而

35、非实质上的。这种大国地位是美国给予的,而非中国或苏联的成就。曹学恩认为,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确定从法理上确定了中国的大国国际地位,但仅是形式上的。中国并未获得与美英苏三国平等的大国权力。杨成竹认为,中国在二战时期的世界大国地位并不牢固,所谓的大国地位只是一种形式。摘编自耿密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研究综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崇高国际地位形成的历史前提。(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朝时与二战时中国大国地位的不同。你如何看待材料二中几位学者对二战后中国大国地位的说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1B; 2A; 3D; 4B; 5C; 6D; 7B; 8

36、D; 9B; 10C; 11D; 12D; 13C; 14D; 15C; 16B; 17C; 18D; 19A; 20B;二材料题(共4小题)21(1)两者都制定了法律;都实现了国家统一;都进入国家强盛时期;都出现了国家混乱分裂,但最终又都走向统一;都有外族迁入。国家再次出现分裂。(2)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发展;促进了欧亚之间的贸易往来;推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22(1)原因:北方战乱频繁。后果:北方民众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2)改变本民族落后面貌;与鲜卑旧势力决裂;自然条件恶劣,农业落后;加强对黄河流域统治;获得汉族地主支持。(3)影响:为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促进

37、了民族的大交融。; 23(1)特点:人口发展呈现阶段性变化,每阶段内人口数大起大落;总体呈增长趋势,古代前中期增长缓慢,明清以来爆炸性增长;人口增长出现地域不平衡,少数民族地区增长慢于中原地区。(2)原因:人口大起大落受朝代治乱兴衰制约;总体增长较缓在于小农社会自然经济供养能力有限,而后期快速增长主要在于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进与人头税取消;少数民族地区增长较慢主要在于其地理环境相对恶劣且受民族歧视。 24(1)前提: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稳定;民族交融,心态开放,活力旺盛;政治经济制度的传承、创新和发展;经济文化具有领先世界的水平。(2)不同:唐朝的综合国力强大,是当时世界经济文化和国际交

38、往的中心。二战时,中国处于贫穷落后状态,并没有真正得到大国的地位。看待:费正清美国给予中国大国地位的说法不正确,战后中国的大国地位是因为中国人民的浴血抗战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作用和贡献而得到的。中国学者关于中国仅仅是形式上的大国的观点符合当时的情况。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北宋张载主张:政府将地主私有土地划分为“井”,每900亩分800亩给佃户,剩余100亩由获地佃户共同耕种,收获物全归地主;同时,政府任命地主为田官,管理原有佃户。这一构想旨在()A加强中央集权B根除土地兼并C促进社会公平D复兴孔孟儒学2唐代

39、的州县只有一个“专职”监察官,即观察使,由御史台派出,考察地方行政;宋代州县则设有四位“专职”监司,分别为管理民工兵事的安抚使,掌管财赋并转运中央的转运使,掌管司法的提刑按察史和掌管救恤的提举常平使。宋代地方监司的调整意在()A贯彻重文抑武原则B强化中央集权C扩大地方政府职能D实现分权制衡3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户籍情况如下:“至道三年,分天下为十五路。当是时,天下主客户:自至道末四百一十三万二千五百七十六,天禧五年,主户六百三万九千三百三十一,客户不预焉。”该时期是()A战国B汉朝C宋朝D元朝41015年,蔡齐考中状元,宋真宗问主考官是否认识蔡齐,当被告知朝中无人认识这名状元时,他如释重负地道:“

40、人无知者,真所谓攫求寒畯也。”据此可知,宋真宗意在()A确保科考公平公正B抑制门阀士族势力发展C选拔寒门才俊为官D限制特权阶层参加科举5北宋中期,刘敞荒田行诗云:“大农弃田避征役,小农挈家就兵籍。良田茫茫少耕者,秋来雨止生荆棘。县官募兵有着令,募兵如皋官有庆。从今无复官劝农,还逐鱼盐作亡命。”这反映了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受到冲击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到抑制C兵农合一制度不合时宜D工商业发展促进农业生产6在历史学习中,正确的时空观念尤为重要,与如图的对应的是()A秦朝B隋朝C唐朝D元朝7宋朝建立财政拨款、赋税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多种财政支持机制。除了财政拨款外,社会救济的稳定经费来源

41、既有税收性收入,又有经营性收入。王安石变法则将“平准”“赈济”常平旧模式变成了“经营”性新常平机制。这体现了()A经济运行中注重市场成分B财政调适对社会的能动性C开源节流成财政主要手段D封建经济保障能力的增强81141年,南宋与金达成绍兴和议,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界,每年向金缴纳一笔财物,称为()A岁币B岁贡C岁赐D岁赋9北宋中期,“今势家巨室,以不输(上缴)王赋为能,相习成风,而有司(官吏)惟困弱小户之是征”。这一状况()A危及封建统治秩序B抑制了社会阶层流动C导致社会阶级对立D易造成地方割据隐患10为改善北宋危机四伏的统治形势,范仲淹在新政中采取的措施是()A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B大量裁减军

42、队C彻底消除边患D大力整顿吏治11苏辙在栾城三集中指出:“(王安石)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据此可知,王安石变法()A用人不当加重百姓负担B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C有效抑制了高利贷盘剥D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12有人认为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思想是国家对经济的管理,这与近现代经济法思想相似,如青苗法接近近代的政府开办银行,市易法类似近代政府开放金融控股公司。但他的这种超前意识也导致了他的变法走向失败。由此可见,该学者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C专制独裁统治空前强化D没有配套的政治改革13据

43、辽史刑法志载:契丹族原来只有习惯法,随着其控制区域的扩大,契丹立国之初,耶律阿保机“诏大臣定治契丹及诸夷之法,汉人则断以律令”。这反映了契丹统治者()A保持契丹的民族风格B实行蕃汉分治政策C接受汉族的成文法令D实行民族分化政策14史籍记载“(建国初)元昊思以胡礼蕃书抗衡中国”,其中的“胡”和“中国”指的是()A西夏与北宋B辽与北宋C西夏与南宋D金与南宋15辽、夏、金、元在学习中原制度的基础上呈现出“因俗而治”的特点,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创制并实施了“南北面官”、“猛安谋克”、“四等人制”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A完全传承了隋唐的政治制度B达到了巩固国家统一的目的C体现了民族发展水平的差异D实

44、现了疆域内各民族的平等16如图为金史卷五十五百官志中关于尚书省的记载。这说明金朝()尚书令一员,正一品,总领纪纲,仪刑端揆。左、右丞相各一员,平章政事二员,从一品,为宰相,掌丞天子,平章万机。参知政事二员,从二品,为执政官,为宰相之贰,佐治省事。A认识到中原文化的先进性B完全采用汉族统治方式C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D重用文人加强君主专制17辽国真正的宰辅机关是北、南枢密院。有了北枢密院,皇帝得以把一切政令贯彻到二府以至各部族;南枢密院其下还有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及各职能部门。虽然枢密院有两个,但军政大权最终还是集于皇帝一身。这表明辽国()A皇权受到了很大限制B北枢密院的权力高于南枢密院C照搬宋朝的政治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统编版(2019)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