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考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期末复习:第1-10单元+期中+期末共12套素养检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清****年 文档编号:258203 上传时间:2024-08-25 格式:DOCX 页数:167 大小:2.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考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期末复习:第1-10单元+期中+期末共12套素养检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7页
统编版高考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期末复习:第1-10单元+期中+期末共12套素养检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7页
统编版高考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期末复习:第1-10单元+期中+期末共12套素养检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7页
统编版高考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期末复习:第1-10单元+期中+期末共12套素养检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7页
统编版高考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期末复习:第1-10单元+期中+期末共12套素养检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期末复习:第1-10单元+期中+期末共12套素养检测试卷汇编第一单元素养检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考古学家在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个陶杯(见右图),从这一考古发现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黑陶双耳杯(酒器)A.炎黄二帝热衷发明B.中华文明起源于山东C.该陶器是黄帝的作品D.先民已掌握制陶和酿酒技术2.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

2、什么制度()A.分封制B.世袭制C.禅让制D.宗法制3.二里头遗址为人们了解夏朝文明的发展程度提供了可能。二里头遗址的墓葬中有很多玉器,它们制作工艺相当精美;陶器中占比例最大的是酒器。据此可推知()A.夏朝的历史从此成为信史B.当时粮食产量有很大增加C.夏朝奴隶制剥削非常残酷D.当时社会等级制度森严4.西周的刑法中出现了不孝、不悌、不睦、不敬祖等许多犯罪种类,这些犯罪行为被视为罪大恶极。这表明()A.西周宗法制渐趋瓦解B.血缘关系决定宗法等级C.西周等级秩序森严D.宗法关系和政治密切结合5.西周早中期,青铜器大多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战国中晚期,青铜器大多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日常生活

3、用器更普遍。这反映了()A.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B.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C.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D.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6.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已经常态化,春秋时期的著名战役有城濮之战等,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A.诸侯兼并争霸B.奴隶制的瓦解C.生产力发展D.封建制度确立7.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3年),齐桓公伐鲁,败于长勺;齐国随后联合宋国攻鲁,败于乘丘。次年,宋国伐鲁以报乘丘之败,鲁国再胜。周庄王十七年,齐、鲁会盟于柯。上述记载表明当时()A.齐国注重维护王室尊严B.鲁国成为众矢之的C.传统社会秩序

4、受到冲击D.兼并战争愈演愈烈8.河北石家庄赵国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农具,其中铁农具占全部农具的65%;湖南长沙和衡阳楚国墓中也发现了大量铁农具;辽宁抚顺燕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占全部农具的85%以上。这表明当时()A.农耕中已普遍使用畜力B.南北方经济实力发展平衡C.中国农耕技术领先世界D.铁农具在生产中广泛使用9.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这反映了商鞅变法()A.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B.实行重农抑商,发展经济C.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D.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10.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举贤才;孟子认为忧患、磨难才能造就人才;荀

5、子主张尚贤使能;墨子主张唯才是举。诸子人才思想的共同历史背景是()A.各国变法需要真才实学的人才B.适应新兴地主阶级当政掌权的要求C.反思宗法血缘关系下世官制的弊端D.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变革11.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并统一了全国,主要原因是()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B.实行商鞅变法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D.牛耕得到推广12.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皇帝任命D.地方推举13.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道:“(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甚大之绩效”指郡县制()A.导致

6、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D.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14.秦朝时期一首吟咏长城的民歌:“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对这首民歌表达的情感理解正确的是()A.秦朝改变了封建社会的习俗B.反映秦朝百姓修筑万里长城工程的辛劳C.谴责了秦始皇的暴政D.揭示人类发展过程中进步与残酷的统一15.楚汉战争刘邦获胜后,其手下重要将领都武侯高起、信平侯王陵认为,“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项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这反映出()A.分封制符合秦汉历史发展趋势B.分封制平衡了中央与地方的关

7、系C.分封仍是当时重要的政治观念D.稳固统治须依靠满足部将利益16.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业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B.强化了经济控制C.开通了丝路贸易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17.汉武帝认为:“农,天下之本也。泉流灌浸,所以育五谷也。令吏民勉农,尽地利,平繇行水,勿使失时。”汉武帝的主要意图是()A.落实重农抑商的国策B.在全国推广精耕细作C.促进小农经济的稳定D.为解决王国问题奠基18.汉武帝“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以致形成了从皇帝、丞相、博士到地方官都会讲经学的局面。上述局面的

8、出现()A.加速了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B.标志着儒学以外其他学派的消亡C.促成了中央集权的行政机制的形成D.导致了思想学术界的黑暗和倒退19.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下诏州郡“度田”,触及了豪强地主的利益,引起了叛乱,东汉政府只能与之妥协。自此西汉中期以来的土地私有制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社会趋势。此事造成东汉时期()A.田庄经济逐步形成B.地方割据势力产生C.小农经济极度衰退D.流民问题不断出现20.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劳作之余将剩下的恶茧、病茧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后,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茧丝

9、成为造纸的主要原料B.造纸术与丝絮有一定渊源C.造纸术的改进满足了大众需求D.丝织术与造纸术相得益彰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21.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十分活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礼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材料二“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材料三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

10、,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荀子(1)材料一反映了从商朝到春秋时期人们对天人关系的认识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孔子关于人际关系的两个核心概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4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孟子、荀子对人性的不同看法。他们的思想又有何一致性?(2分)(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思想家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贡献。(4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跪射武士俑(如上图)出土于秦兵马俑二号坑,被视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镇馆之宝。它是目前保存最完整、唯一未经人工修复的秦俑,是弓弩手形象的

11、生动写照,可作为军事史、政治史史料,帮助我们了解秦始皇实现统一霸业的历史。材料二秦王朝是建立在法家思想理论基础之上的,法家思想的核心概括地讲,就是“重刑”。秦统一以后,更加笃信法家学说,开始将法家思想推向极端,现实矛盾的激化使秦国这个风行万里的庞然大物,顷刻间土崩瓦解。摘编自刘仲一法家思想与秦朝的速亡(1)如需对材料一中的跪射俑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加以印证,可以参考哪部古代典籍?跪射俑还有哪些方面的史料价值?请举例并简要说明。(6分)(2)请举法家代表人物一例。你认为秦在治理国家时选择哪一统治理论最合适?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8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

12、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材料三汉文帝说:“农,天下之本也。”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摘编自东汉班固汉书(1)材料一体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用材料一中的一句原话说明其作用。(4分)(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历史作用?(2分)(3)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内在联系?(2分)(4)材料三体现了一种什么思想?汉文帝、汉景帝在位期间,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4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D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在龙山文

13、化遗址中发现的陶杯属于酒器,这说明先民已掌握制陶和酿酒技术,故D项正确。2.答案:C 解析:尧舜禹时期,联盟首领的产生方式是禅让制,即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与题干材料“选贤与能”相符,故选C项。3.答案:B 解析:夏朝墓葬中陶制酒器占比例最大,说明当时粮食产量增加,有了更多剩余,推动了酿酒业和制陶业的发展,B项正确。4.答案:D 解析:孝、悌、睦、敬祖等均和宗法关系密切,不孝、不悌、不睦、不敬祖被视为罪大恶极意在强调宗法关系和政治是密切结合的,D项正确。5.答案:B 解析: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反映了奴隶主贵族的身份和地位;战国中晚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分封制走向崩溃,奴隶主贵

14、族的地位下降,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所以青铜器风格朴素,故选B项。6.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出现了争夺霸主的局面,各诸侯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局部统一,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7.答案:C 解析:材料说的是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争霸战争的出现表明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动摇,传统社会秩序受到冲击,故C项正确。8.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在河北、湖南和辽宁地区分别出土了战国时期的大批铁农具,这表明铁农具在生产中得到广泛使用,D项正确;铁农具大量出土不能证明当时的畜力使用情况,排除A项;当时经

15、济重心在北方,排除B项;根据题干材料无法得出中国农耕技术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C项。9.答案:B 解析:商鞅重视农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轻视商业,“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说明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发展经济,B项正确;题干材料未体现县制,排除A项;法治与题干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题干材料未提及民族交融,排除D项。10.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诸子都主张按照才能选拔官员,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可知他们都认为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特征的世官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孔子的思想,排除;孔子代表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墨子代表小手工业者的利益,

16、故排除B项;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变革是百家争鸣的影响,故排除D项。11.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商鞅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军功、推行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是秦国统一全国的主要原因,故排除。12.答案:C 解析:秦朝在全国推广郡县制,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故选C项。13.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强调的是郡县制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C项正确;A、B、D三项与题干材料

17、无关,均排除。14.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在秦朝无论生男生女都摆脱不了被奴役的命运,谴责了秦始皇在位时期的暴政,故选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均排除。15.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可知分封仍是当时重要的政治观念,故C项正确。16.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对比了西汉中期前后山东东部地区的商业发展情况,结论是西汉中期后商业活动步入低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政府特别是西汉中期实行了盐铁官营的政策,政府强化了经济控制,民间商人活动受到制约,故B项正确;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不一定会导致山东

18、东部地区商业活动步入低谷,故A项错误;丝路贸易的开通应该有利于相关商业活动的发展,故C项错误;儒家义利观是指先义后利,并非反对发展商业,故D项错误。17.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令吏民勉农,尽地利,平繇行水,勿使失时”,可知体现了汉武帝对农业的重视,说明他的主要意图是促进小农经济的稳定,故选C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抑商,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精耕细作,排除B项;汉武帝的意图是稳定小农经济,而非解决王国问题,排除D项。18.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并使各级官员参与其中,这有利于儒学的推广,加速了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故选A项。19.答案:A 解析:西汉时期

19、土地私有制不断发展,导致东汉时期田庄经济逐渐形成,故A项正确;地方割据早已形成,故B项错误;田庄经济和小农经济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流民问题不符合题干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20.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说明造纸术与丝絮有一定渊源,故选B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残絮积成薄片可用于书写,排除A项;题干材料未涉及造纸术的改进,排除C项;根据题干材料,可知造纸术的产生与丝织业有一定关系,但不能反映出“相得益彰”,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21.(1)变化:由商朝时尊崇鬼神到春秋时期专注人事。原因:铁器的使用和经济的发展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分封

20、制遭到破坏,争霸局面出现,人们更多关注社会现实。(2)概念:“仁”和“礼”。关系:“仁”是内在精神,“礼”是外在表现;“仁”是追求的目标,“礼”是实现目标的途径。(3)不同: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说”,荀子主张“性恶论”。一致性:强调道德。(4)贡献:奠定了儒家学派的基本学说;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22.(1)典籍:史记。史料价值:可用于研究秦朝的手工业、军事、社会生活等。举例:通过兵马俑可以了解当时的手工业制作水平和工艺。(2)代表人物:韩非。理论:儒家。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在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时期采用法家思想容易导致暴政。儒家思想主张实行仁政,符合国家的管理需要。23.(1)历史事件:商鞅变法

21、。作用:“倾邻国而雄诸侯”。(2)作用: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3)联系: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4)思想:重农思想。局面:“文景之治”。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素养检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在内迁的少数民族中灭掉西晋的是()A.羌族B.匈奴贵族C.氐族D.女真族2.北魏孝文帝在位时,大力推动民族交融,使鲜卑族由以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交融

22、的过程实质上是()A.封建化过程B.农业化过程C.工业化过程D.汉化过程3.南北朝时期,形成了记述家族世系的谱学,“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保证士族高贵血统B.维护士族特权地位C.防止士族门第混乱D.弘扬士族良好家风4.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纪录,而南朝时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纪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孝文帝迁都洛阳,移风易俗B.大运河的开通C.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繁荣D.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5.中国古代,“衣服有制”。正朔服色,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是传

23、统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变迁的一个标记。下列哪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体现这一特点()A.秦始皇B.汉武帝C.北魏孝文帝D.隋文帝6.隋朝修建的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朝继承和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赋以存立”的唐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C.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的统一稳定7.据贞观政要记载:“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该

24、记载()A.说明贞观年间百姓生活富足B.客观地反映了“贞观之治”的面貌C.为政要类文献的记载提供了范例D.反映了唐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8.下图中的内容是对唐朝某一事件的描述。该事件()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是破坏国家统一的叛乱削弱了中央集权A.使李世民成为最高统治者B.沉重地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C.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D.使世家大族退出了历史舞台9.中唐以后,“总计天下方镇凡四十八河东、易定、魏博、镇冀、范阳淄青十五道,凡七十一州,不申户口”。迫使政府“以江、淮为国命”“每岁赋入倚办,止于浙江东西湖南等八道”。这表明()A.北方长期战乱不断B.北方人民南迁进程加快C.南方经济地位提高D

25、.赋税制度发生变化10.有学者研究指出,汉朝骆驼文物寥寥无几,且形象非常稚拙或粗糙;唐朝则出现大量骆驼文物,骆驼两侧挂有袋囊长颈瓶、毡毯等,非常写实。骆驼形象的变化表明()A.汉朝骆驼尚未进入中原B.唐朝丝路贸易日趋繁荣C.唐三彩制作技艺日趋成熟D.汉唐经济格局变化明显11.由于东汉后期世家豪族势力的不断膨胀,以往实行的察举征辟制的弊端逐渐显露。曹魏时期改行九品中正制,规定中正官由中央委任。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实行()A.过分重视对品行的考察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彻底解决了察举制的弊端D.触犯了地主豪强势力12.唐朝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

26、;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朝()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13.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A.汉武帝的内外朝制B.唐前期的三省分权C.明朝后期的内阁制D.清朝中期的军机处14.“(唐)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高宗时“徙政事堂于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兵、户、刑礼、枢机五房分理有关政务。据此可知,唐朝前期的“

27、政事堂”()A.始终都是三省议事机关B.促使三省体制走向完备C.成为尚书省的替代机构D.发展成为中央决策机构15.白居易在重赋中评价两税法:“国家定两税,本意在爱人。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攫取)我以求宠,敛索(征敛勒索)无冬春。”材料表明()A.两税法改变了征税标准B.两税法扩大了征税来源C.两税法增加了政府收入D.两税法加重了百姓负担16.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众多风雅名士常聚集在一起,醉心于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圣人有情或无情等形而上的问题的讨论,一时蔚然成风。这反映了()A.儒学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B.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文化繁荣C.三教合流的局

28、面开始出现D.玄学的形成完全脱离了儒学17.“亲亲尊尊”思想本为儒家的重要思想,但在魏晋时期道教的重要戒律类经典老君说一百八十戒中规定:“凡入人家,必先问人家尊亲名讳。”这说明当时()A.道教继承和发展了先秦道家思想B.道教融合儒家、佛教思想形成完备体系C.儒家因自身缺陷受到道家的冲击D.道教借鉴儒家伦理纲常自我变革18.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是沉郁悲壮的情调了。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A.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C.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现实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19.从唐朝遗存下来的雕版印刷品实物中,可考的专门刻

29、家就有“成都府樊赏家”“龙池坊卞家”“西川过家”“京中李家”等多家。这实际上反映了唐朝()A.民间活字印刷业成为主导B.民间雕版印刷业的发展C.政府鼓励民营手工印刷业的发展D.官营雕版印刷业发达20.754年,唐朝扬州龙兴寺的高僧鉴真到达日本首都奈良,安宿王作为天皇的代表在罗城门外等候欢迎。日本五十多名高僧也相继拜谒鉴真。不久,日本又任命鉴真为大僧正,并决定把过去用来供奉圣武天皇的米盐永远转供鉴真和法进二人。后来新田部亲王把自己的旧王府赐给鉴真。材料表明()A.中日开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B.佛教文化促使中日友好交往C.佛教通过鉴真传播到日本D.仅仅日本政界认同鉴真的地位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

30、题,共40分)21.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是中国历史上一段令人振奋的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贞观政要材料二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摘编自张之恒中国考古学通论(1)材料一描述的盛世景象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出现该盛世景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2)唐朝时,对外友

31、好往来的活跃是其“开放”“兼收并蓄”的表现之一,请举两例加以说明。(6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安史叛军到处烧杀抢掠,攻进长安后“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遭到军民顽强抵抗。摘编自吴枫、陈伯岩隋唐五代史材料二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材料三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不第后赋菊材料四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南宋王应麟三字经(1)材料一中的“安史叛军”指的是哪一事件?“军民顽强抵抗”的结果如何?这一事件有何标志性影响?(3分)(2)材料

32、二中的“藩臣”指什么?这段材料说明了哪一局面的出现?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局面的特点和影响。(4分)(3)材料三中的“黄巢”是如何实现“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4分)(4)材料四中的“梁灭之,国乃改”指的是什么?(3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实行租庸调制,成年男子是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他们每年需向国家缴纳粟二石,称作租;每年需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作调;此外,按照规定,他们每年还需要为政府服徭役二十天,是为正役。如不服徭役,丁男可以采取“输庸代役”的方式,以获得免役的权力。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农民大量逃亡。安史之乱爆发后,政府新增很多税收

33、项目,但并没有解决经济困局。780年,宰相杨炎将此前的租庸调和名目繁多的杂税合并为地税和户税,分夏秋两次征税,此为两税法。摘编自李军从租庸调到两税法唐代赋税制度变迁材料二唐初立租、庸、调之法杨炎变为两税虽租、庸、调之名浑然不见,其实并庸、调而入于租也。相传至宋,未尝减庸、调于租内,而复敛丁身钱米。嘉靖末行一条鞭法,通府州县十岁中夏税、秋粮、存留均徭、里甲、土贡、顾募、加银之例,一条总征之杂役仍复纷然。税额之积累至此,民之得有其生也亦无几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两税法与租庸调制相比有何新变化,并分析两税法的历史作用。(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赋税制

34、度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主要弊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8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16年内迁的匈奴贵族灭亡西晋,故选B项。2.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使鲜卑族由以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可知这实质上是封建化过程,故选A项;B、C、D三项不符合题意,均排除。3.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有司选举”“家之婚姻”等“必由于谱系”,这主要是为了维护士族特权地位,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均排除。4.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亩产不断提升,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35、是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故选D项;孝文帝改革是在北魏时期,题干材料涉及的是东吴和南朝,排除A项;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南方亩产增加,与大运河开通关联不大,排除B项;C项是这种现象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5.答案:C6.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赋以存立的唐朝的生命线”,可知交通建设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稳定,故选D项;题干材料无法说明当时中国的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故排除A项;隋朝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的联系,但无法说明水路交通成为主要交通形式,故排除B项;题干材料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故排除C项。7.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取给于路”

36、,可知唐朝初年社会经济发展,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说明百姓生活富足,故A项错误;该文献属于二手史料,并不能客观地反映“贞观之治”的面貌,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论述的是经济形势,故C项错误。8.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描述的事件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故选C项。9.答案:C 解析:中唐以后北方“不申户口”,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靠江南地区,说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地位提高,C项正确;题干材料未反映当时北方战乱不断,排除A项;题干材料与北方人民南迁无关,排除B项;题干材料未反映赋税制度的变化,排除D项。10.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汉朝骆驼文物寥寥无几,且形象非常稚

37、拙或粗糙,唐朝却出现了大量骆驼文物且非常写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开通丝绸之路,到唐朝丝绸之路贸易日趋繁荣,进而影响了唐朝骆驼文物的形象,故选B项;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未体现唐三彩制作技艺和汉唐经济格局,排除C、D两项。11.答案:B 解析:察举征辟制由地方官员举荐,九品中正制中的中正官由中央委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察举制过分重视对品行的考察,故A项错误;C、D两项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12.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刘得仁和李洞虽为皇亲国戚或宗室子弟,但他们都未在科举考试中占据优势,说明科举考试体现了一定的公平公正原则,故选D项;诗赋是

38、唐朝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故排除A项;刘得仁和李洞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唐朝选官制度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排除B项;题干材料未涉及宗室特权,排除C项。13.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的三省六部制通过分散相权,在决策上集体讨论和分工,使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故选B项;汉武帝的内外朝制无法体现“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排除A项;内阁制度下,皇帝掌握决策权,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并无决策权,排除C、D两项。14.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列举了三个时期政事堂

39、的地位,即从原来的附属性机构,发展到后来能够统领五房的决策机构,故D项正确。15.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国家定两税,本意在爱人。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可知白居易认为两税法在实际实行过程中因官吏贪污导致百姓负担加重,D项正确;题干材料并未提及征税标准的变化,排除A项;题干材料旨在说明国家惠民政策在运行过程中的异化,并未指出征税来源和国家财政收入增加,排除B、C两项。16.答案:A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风雅名士醉心于有无、生死、动静等形而上问题的讨论,反映了儒学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A项正确;题干材料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B项错误;题干材料与佛教无关,没有体现三教

40、合流,C项错误;“玄学的形成完全脱离了儒学”的说法错误,D项错误。17.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凡入人家,必先问人家尊亲名讳”,可知魏晋时期道教借鉴儒家的伦理纲常,进行自我变革,D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了道教借鉴儒家伦理纲常,没有涉及道教继承和发展了先秦道家思想,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佛教思想,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儒家思想的缺陷,也没有体现道家对儒家思想的冲击,排除C项。18.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沉郁悲壮的情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盛唐时期的诗以豪放、浪漫色彩为主,而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唐诗主要以沉郁悲壮情

41、调为主,这说明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A项正确;题干材料说明唐朝社会变迁影响了唐诗的创作,而不是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B项错误;唐诗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社会现实,但不能“全景再现社会现实”,C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D项错误。19.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刻家”是指专门从事雕版印刷的人家,“专门刻家”多说明了民间雕版印刷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根据题干材料“雕版印刷品实物”,可知反映的是雕版印刷,而不是活字印刷,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政府鼓励民营手工印刷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刻家”实际上反映的是私人经营,故D项错误。20.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唐朝高僧鉴真

42、受到日本宗教人士和政界的欢迎,并被授予官职等,鉴真作为佛教文化代表在日本受到重视,表明了佛教文化促使中日友好交往,故选B项;中日开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是在汉朝,排除A项;鉴真是宣传佛教的重要代表,佛教并非通过鉴真传播到日本,排除C项;题干材料“日本五十多名高僧也相继拜谒鉴真”说明鉴真也受到了日本宗教人士的重视,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21.(1)盛世景象:“贞观之治”。原因:唐太宗任人唯贤,知人善任;广开言路,虚怀纳谏;以农为本,戒奢从简;休养生息,完善科举;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2)举例: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唐朝文化、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取经。22.(1)事件:安史之乱。结果:叛乱被平定。影响:唐

43、朝元气大伤,由盛转衰。(2)藩臣:节度使。局面:藩镇割据。特点:中央权力衰微,地方节度使权势加大。影响: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基础,给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3)实现:875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4)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23.(1)新变化:税收标准从以人丁为主到以人丁和资产为主;税种由繁到简。作用: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2)弊端:征税越来越多,百姓负担越来越重。原因:封建专制下阶级压迫严重;决策随意,缺乏民主监督;统治后期吏治腐败,搜刮百姓;土地兼并严重,影响政府

44、收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单元素养检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材料意在说明北宋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A.重文轻武B.强化皇权C.分权制约D.控制地方2.宋初地方官通常是一年一考、三年一任,后来甚至出现了两年一任,不少大臣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然而宋廷却没有做出根本性的变革。对此,宋廷的考虑主要是()A.提高办事效率B.保证吏治清明C.防止地方割据D.精简官僚机构3.宋朝的皇帝不仅仿书、藏书、刻书,而且带头读书,提倡读书

45、。结果宋朝文武大臣读书蔚然成风。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印刷技术日益进步B.注重文治的基本国策C.理学强调“格物致知”D.科举制度的日益完善4.庆历新政期间,范仲淹针对官僚制度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严格“恩荫制”的主要目的是()A.使科举制度更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B.通过裁撤官员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C.防止权贵子弟亲属利用特权垄断官位D.依照政绩提拔官员以提高行政效率5.史学界认为: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虽然经常发生冲突,但合作交流、和平交往仍是主流。其中宋辽的长久和平关系开始于()A.北宋在边界设立榷场后B.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后C.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后D.辽占据燕云十六州后6.“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元无北伐心。”(明朝张以宁过辛稼轩神道)该诗反映的史实是()A.西汉初年放弃进攻匈奴,被迫和亲B.宋辽订立澶渊之盟C.宋金订立绍兴和议,南宋偏安江南D.南宋灭亡,元朝统一7.辽的统治者为应对国内既有“耕稼而食,城郭以居”的汉族民众,又有“渔猎而食,车马为家”的契丹人的社会经济状况,在政治上实行()A.定期迁徙行营B.猛安谋克制C.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统编版(2019)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