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唐诗三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知识梳理+真题练习(原卷+答案)2023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专题期中期末复习(部编版)

上传人:鹏城****头 文档编号:24368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4课《唐诗三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知识梳理+真题练习(原卷+答案)2023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专题期中期末复习(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24课《唐诗三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知识梳理+真题练习(原卷+答案)2023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专题期中期末复习(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24课《唐诗三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知识梳理+真题练习(原卷+答案)2023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专题期中期末复习(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24课《唐诗三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知识梳理+真题练习(原卷+答案)2023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专题期中期末复习(部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24课《唐诗三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知识梳理+真题练习(原卷+答案)2023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专题期中期末复习(部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期末复习 古诗文专题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知识梳理+真题练习(学生版)一、文学常识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歌:一种诗歌体裁,即“歌行”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特点为句式长短不齐。韵脚多次转换。给人一种参差错落、曲折之感。二、三行对译原文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秋高】秋深。【三重茅】几层茅草。三,泛指多。翻译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

2、屋顶上好几层茅草。原文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挂罥(jun)】挂着,挂住。罥,挂。【长(chng)】高。【沉塘坳(o)】沉到池塘水中。坳,水边低地。翻译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原文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忍,狠心。能,如此、这样。翻译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原文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竹】竹林。【呼不得】喝止不住。翻译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

3、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原文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俄顷】一会儿。【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向昏黑】渐渐黑下来了。向,接近。翻译: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原文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恶卧】睡相不好。翻译: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原文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床头屋漏】泛指整个屋子。屋漏,指房子的西北角,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坠的麻线一样密集。雨脚,秘密连接像线一样的雨点。翻译: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

4、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 原文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何由彻】如何挨到天亮。彻,这里指彻夜、通宵的意思。翻译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原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安得】如何能得到。【广厦】宽敞的大屋。【庇】遮蔽、掩护。【寒士】贫寒的士人。翻译: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 原文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突兀】高耸的样子。翻译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

5、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三、朗读节奏停顿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四、重点字词解释1.怒号(ho):大声吼叫。号:号叫

6、。2.挂罥:挂着,挂住。罥,挂。长:高。3.忍能对面为盗贼:忍能,忍心如此。对面,当面。为,做。4.俄顷: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5.秋天漠漠向昏黑: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向,渐近。6.布衾:布被子。衾:被子。7.娇儿恶卧踏里裂:恶卧,睡相不好。裂:使动用法,使裂。8.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9.沾湿:潮湿不干。何由彻: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彻,通,这里指彻夜,通宵的意思。10.安得:如何能得到。11.广厦:宽敞的大屋。12.大庇: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盖,掩护。13.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是泛指贫寒的士人们。14.见:通“现”,出现。15.足:值得。五、内容理解1.理解性默写

7、(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或描写天气变化的句子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了诗人痛苦难眠的心情的诗句是: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被子又冰又破,表现作者艰难生活的句子是: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2.诗歌哪

8、一句反映出了诗歌主题?表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思想)3.这首诗的前三段以叙事为主,没有直接抒写自己的感情,而是寓情与客观描写之中,说说前三段在叙事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写诗人茅屋被秋风所破的惨状。痛惜焦急写南村群童抱茅的情景无可奈何写诗人屋漏又遭连夜雨,长夜沾湿难入眠的痛苦.悲凉凄苦4.最后一段,诗人直抒胸臆,写诗人的理想和愿望。这一段与前三段的叙事有什么联系?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5.“归来倚杖自叹息”,诗人在叹息什么?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

9、日子怎么过;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6. 结合文中内容,描绘出文中的诗人形象。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或“床头屋漏无干处”)。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关心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7. 体会“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所抒发的情感。 人由己及人,由家到国,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关心民间疾苦的博大情怀和兼怀天下的远大理想。8.体会“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所抒发的情感。诗人直抒胸臆,写出了

10、诗人对天下寒士的无限关怀。表达了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9.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10.中心思想: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破的过程,表达了自己生活的不幸,并推己及人地想到了饱经战乱、至今仍流离失所的士人,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现了他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和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练习一、基础达标(16分)1.文常填空:杜甫,字子美,尝自称_。世称_。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_”,与李白

11、并称“李杜”。其诗被称为“_”。有杜工部集。2.按要求默写。(9分)(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_,_。(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了诗人痛苦难眠的心情的诗句是:_,_!(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被子又冰又破,表现作者艰难生活的句子是:_,_。二、诗歌赏析(14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5-7题。(9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

12、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3.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B.“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C.选文中,诗人由自身处境联系到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D.诗人遭受夜雨的痛苦,期盼广厦与民,将苦难加以升华,情绪含蓄压抑。4.一个“怒”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_5.“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两

13、句景物描写有怎样的作用?_6.名句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_(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7-8题。登高唐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注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的夔州。渚:水中的小洲。百年:犹言一生。7.阅读中间两联,完成题目。(1)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第二联所展示的画面。_(2)第三联从多个方面写出了诗人的悲苦,请简要说出其中的两种。_8.最后一联抒发的情感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相似,但抒情方式不同,请加以分析。_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期末复习 古诗文专题第24课

1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知识梳理+真题练习(教师版)一、文学常识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歌:一种诗歌体裁,即“歌行”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特点为句式长短不齐。韵脚多次转换。给人一种参差错落、曲折之感。二、三行对译原文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秋高】秋深。【三重茅】几层茅草。三,泛指多。翻译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原文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

15、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挂罥(jun)】挂着,挂住。罥,挂。【长(chng)】高。【沉塘坳(o)】沉到池塘水中。坳,水边低地。翻译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原文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忍,狠心。能,如此、这样。翻译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原文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竹】竹林。【呼不得】喝止不住。翻译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原文俄顷风定云墨色

16、,秋天漠漠向昏黑。【俄顷】一会儿。【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向昏黑】渐渐黑下来了。向,接近。翻译: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原文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恶卧】睡相不好。翻译: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原文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床头屋漏】泛指整个屋子。屋漏,指房子的西北角,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坠的麻线一样密集。雨脚,秘密连接像线一样的雨点。翻译: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 原文自经丧乱少睡眠,

17、长夜沾湿何由彻?【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何由彻】如何挨到天亮。彻,这里指彻夜、通宵的意思。翻译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原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安得】如何能得到。【广厦】宽敞的大屋。【庇】遮蔽、掩护。【寒士】贫寒的士人。翻译: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 原文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突兀】高耸的样子。翻译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18、三、朗读节奏停顿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四、重点字词解释1.怒号(ho):大声吼叫。号:号叫。2.挂罥:挂着,挂住。罥,挂。长:高。3.忍

19、能对面为盗贼:忍能,忍心如此。对面,当面。为,做。4.俄顷: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5.秋天漠漠向昏黑: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向,渐近。6.布衾:布被子。衾:被子。7.娇儿恶卧踏里裂:恶卧,睡相不好。裂:使动用法,使裂。8.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9.沾湿:潮湿不干。何由彻: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彻,通,这里指彻夜,通宵的意思。10.安得:如何能得到。11.广厦:宽敞的大屋。12.大庇: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盖,掩护。13.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是泛指贫寒的士人们。14.见:通“现”,出现。15.足:值得。五、内容理解1.理解性默写(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

20、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或描写天气变化的句子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了诗人痛苦难眠的心情的诗句是: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被子又冰又破,表现作者艰难生活的句子是: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2.诗歌哪一句反映出了诗歌主题?表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

21、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思想)3.这首诗的前三段以叙事为主,没有直接抒写自己的感情,而是寓情与客观描写之中,说说前三段在叙事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写诗人茅屋被秋风所破的惨状。痛惜焦急写南村群童抱茅的情景无可奈何写诗人屋漏又遭连夜雨,长夜沾湿难入眠的痛苦.悲凉凄苦4.最后一段,诗人直抒胸臆,写诗人的理想和愿望。这一段与前三段的叙事有什么联系?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5.“归来倚杖自叹息”,诗人在叹息什么?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

22、的穷苦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6. 结合文中内容,描绘出文中的诗人形象。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或“床头屋漏无干处”)。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关心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7. 体会“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所抒发的情感。 人由己及人,由家到国,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关心民间疾苦的博大情怀和兼怀天下的远大理想。8.体会“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所抒发的情感。诗人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对天下寒士的无限关怀。表达了诗人饱览民生疾

23、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9.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10.中心思想: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破的过程,表达了自己生活的不幸,并推己及人地想到了饱经战乱、至今仍流离失所的士人,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现了他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和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练习一、基础达标(16分)1.文常填空:杜甫,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被称为“诗史”。

24、有杜工部集。2.按要求默写。(9分)(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了诗人痛苦难眠的心情的诗句是: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被子又冰又破,表现作者艰难生活的句子是: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二、诗歌赏析(14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5-7题。(9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

25、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3.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B.“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C.选文中,诗人由自身处境联系到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D.诗人遭受夜雨的痛苦,期盼广厦与民,将苦难加以升华,情绪含蓄压抑。【答案】D;【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

26、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解答此题可以分两步:第一步,审清题目要求,快速确立筛选信息的范围;第二步,比较分析各种相关信息,并准确辨析信息的正误。D项“情绪含蓄压抑”错误,诗人遭受夜雨的痛苦,期盼广厦与民,这是诗人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4.一个“怒”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了,写出了秋风起势之猛,隐含着作者的愁苦之情。5.“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两句景物描写有怎样的作用?本题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作用分析法。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凄凉的心境,暗示了

27、一场秋雨即将来临。6.名句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表达作者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居“广夏”,都能安居乐业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怀、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7-8题。登高唐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注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的夔州。渚:水中的小洲。百年:犹言一生。7.阅读中间两联,完成题目。(1)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第二联所展示的画面。_(2)第三联从多个方面写出了诗人的悲苦,请简要说出其中的两种。_8.最后一

28、联抒发的情感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相似,但抒情方式不同,请加以分析。_【答案】7. (1)示例: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而来。(2)客居他乡;离家万里;多病缠身;孤独登高;漂泊无依。 8.都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前者间接抒情,委婉含蓄;后者则直抒胸臆,情感外露。【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画面描绘与内容理解。(1)第二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意思是:落叶一望无际萧萧坠下,长江不见尽头滚滚涌来。描写的内容,要抓住“落木”“奔流”两个景物点,想像其“萧萧”“滚滚”的姿态,多用形容词,运用修辞,描绘景象,突出其“无边”“不尽”的特点。示例:

29、仰望可见,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能观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2)第三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意思是:万里悲秋最恨常作过客,一生多病独自登上高台。“常作客”,指出了诗人客居他乡、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百年多病”,写出了自己年老多病的处境。“独”,指自己孤独无依。【8题详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直接发出自己的感叹: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属直接抒情,情感外露。登高中,“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写自己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霜鬓和浊酒杯上,是间接抒情,委婉含蓄。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八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