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8 八升九暑假衔接语文素养与能力提升天天练(十八)学案+练习+答案 2024全国通用

上传人:鹏城****头 文档编号:257605 上传时间:2024-07-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8 八升九暑假衔接语文素养与能力提升天天练(十八)学案+练习+答案 2024全国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专题18 八升九暑假衔接语文素养与能力提升天天练(十八)学案+练习+答案 2024全国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专题18 八升九暑假衔接语文素养与能力提升天天练(十八)学案+练习+答案 2024全国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专题18 八升九暑假衔接语文素养与能力提升天天练(十八)学案+练习+答案 2024全国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专题18 八升九暑假衔接语文素养与能力提升天天练(十八)学案+练习+答案 2024全国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2024八升九暑期 语文素养+能力双提升天天练(十八)【每天预习一首古诗词】诵读+阅读+类型解读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面题目。【甲】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乙】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注】铎:系在马车上的铃。杜陵:在长安城南,汉宣帝陵墓所在地,这里指故乡长安。驼褐:用驼毛织成的衣服。1.找出下列对这二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二诗正文不著“早”字,但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的综合描写,都描绘出了独特的“早行”图。B.商山早行颔联

2、两句诗由六个名词构成,写了六种物象,合起来有无穷意蕴;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表现出行之早。C.“枳花明驿墙” 一句中的*明”炼字很妙,“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光线的暗,以显出行之早。D.早行第一句写寒意袭人,游子穿的“驼褐”,本不易被露水打湿,但游子却感到 “晓寒”,可见其上路之早。E.“寂寞小桥和梦过”,将梦与“寂寞小桥”结合,采用拟人手法,使意象丰满,情感丰富。四野无人,一切都在沉睡,只有梦魂伴随着自己孤零零地过桥。2.前人评论【甲】诗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为“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请结合全诗说说你的看法

3、。 3.说说【甲】诗中尾联在全诗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4.分析商山早行的“凫雁满回塘”和早行 的“稻田深处草虫鸣”两句都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各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说】1.诗歌解读:商山早行是唐代诗人、词人温庭筠离开长安赴襄阳投奔徐商经过商山时所作。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整首诗正文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全诗语言明净,结构缜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4、是唐诗中的名篇,也是文学史上写羁旅之情的名篇。2.羁旅诗又称为记行诗、行旅诗,是指诗人因各种原因远离家国,用诗歌的形式反映客居异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并引发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归,对自我人生如寄处境的感慨等内容的诗歌。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 “望月怀远”; “鸿雁传书”;“折柳送别”;“杜鹃啼血”等。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主要写羁旅漂泊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次写思乡之情。感念亲情之深,主要表达对家乡人的思念,次写羁旅漂泊之苦。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与愤慨之情。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3.鉴赏的方法:关注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

5、解诗的内容;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4.理解诗的思想感情: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人写作的环境理解5.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手法分析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

6、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每天一篇文言文阅读】诸子百家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庄子钓于濮水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注释】濮(p)水:古水名。楚王:指楚威王。笥(s):用作动词,装入竹器里。曳:拖,拉。涂:泥。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7、。(1)庄子持竿不顾( ) (2)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3)庙堂之上(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愿以境内累矣! (2)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 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3.说说庄子在说理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手法?表明庄子的怎样的主张? 【诸子百家类文言文阅读题型及解析】1道家:以“道”为核心理念而得名,最早见于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当初也叫道德家。从广义上来说,主要分为老庄派、黄老派、杨朱派三派,其中老庄派以大道为根、以自然为伍、以天地为师、以天性为尊,以无为为本,主张清虚自守、无为自化、万物齐同、道法自然、远离政治、逍遥自在,政治理想是桃花源和至德之世,体现了

8、“离用为体”的特点,因此成为了历代文人雅士远离残酷现实的精神家园。2.综合考查性选择题:答这样的题,首先要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文章写作手法,思考从中获得什么样的启示,还要积累相关文学常识,最后再辨析每个选项并作出选择。还需要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选项逐一排查,设误常常有时间与发生的事与原文不同,人和事。3.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求学生平时注重识记,积累,掌握文言虚词的常规用法;当然也可以借助语境或利用教材所学作迁移联想等来推断词义。4.翻译句子: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

9、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5.句子的表达作用:分析文章运用了何种修辞或手法用来说理,在(修辞或手法的作用)同时,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如:排比是将三句或三句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考生要结合句式和人物的语气去体会其表达效果。6.概括文章蕴含的道理: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分析重点句子,结合此类文章特点、人物类型及时代背景概括作答。【每天一个现代文阅读知识点】论据分析与探究内容。三、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下面各题。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阮直)上海复

10、旦大学附中的16岁高中生武亦姝经过三轮比拼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最终获得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年度总冠军。“颜值与才华齐飞”,武亦姝成了众人崇拜的“才女型偶像”。高达11.6亿的收视人次,也让节目的策划者始料未及。为什么本是小众化的中国古典诗词能够以如此大众化的方式脱颖而出?人们都以为当下的民众不再读书,更别说诵读古典诗词了。央视记者在采访一位观众时,他的回答精彩、准确:“诗词是小众的,但在某些家庭、某个人的心灵岛屿里,诗词却是千山万水,是他们的主旋律”。每个人成长的历程,都有诗心相伴,都有远方与梦想,这就是所谓的“诗性心灵”。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人性温暖、个体真情、细微感悟、形象表达是能穿越千

11、年的,并与当下任何个体的人生、命运发生勾连,并在个体面对生活的焦躁、困惑时给予他们平静与慰藉。【A】生活清贫不会让我们低头,可面对经典我们只能俯首称臣。对文化的敬畏是因为我们内心永远矗立着一个个文化巨匠与大师,他们的生命与智慧,他们的精神与风范是民族精神的典范。【B】诗心的灵感是个体的,而诗意的审美却是共同的,诗歌意境是古今一脉的文化印记,但是当代诗人的许多作品却不能赋予我们这样的精神给养。从50后、60后到00后,他们的心中都储存着若干首古典诗词,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成为了他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使他们形成了一致的审美方式。所以,“中国诗词大会”才能让亿万观众回味那些年背过的唐诗宋词,重温那一份深

12、藏心底的古典韵致。诗言志,歌咏言。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价值是散文大于小说,诗歌大于散文。古典诗词不仅使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登峰造极,其创造审美的“中国意境”更是中国美学对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纯真质朴,到“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初心不改;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豪情,到“心远地自偏”的淡然超脱;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大唐豪迈,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自怜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这些隽永、深情的诗词中得到心灵的滋养。重溫古典诗词,不是因为经典在凋敝,也不是为了借古抒怀,而是因为这些经典记载着我们民族特有的人文情怀与精神世界,是我们民族审美方式的独特表达,

13、是华夏子孙心灵永不荒芜的执着追求,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在评价古典诗词时讲道:我们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和事实,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依然牢牢地扎根在民间,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力的重要来源。诗歌书写内心,改变需要行动,我们的生活,不仅取决于我们的心态,更有赖于我们的作为。1.说说古典诗词对于个人成长有什么意义? 2.结合上下文,说说第(2)段划线处“大众化的方式”指什么? 3.分析下面论据,可以放在文中A、B两处中的哪一处?并说明理由。65岁,只上过四年学的农民王海军,一边摆摊修车,边和众人“推敲”诗词语句。只要别人改得好,他就请对方喝一瓶啤酒。诗词大会上,

14、他即兴赋诗;节目动情处,他潸然泪下。放在 处,理由: 4.分析文章第(9)段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 四、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下面小题。 唯有攀登,才能向上北京时间5月27日上午11时整,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攻顶队员,成功登顶珠峰。队员们在峰顶展开测量工作并掌握相关数据后,要计算出珠峰准确高程还需要科学家们的继续努力。对此,人们满怀期待。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测绘基础极为薄弱,珠峰高程数据长期被国外“测量权威”垄断。使用自主测绘的数据,既是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体现,也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期待,更是国家主权的重要象征。征服珠穆朗玛、测量珠峰高程,成为一个必须要完成的重大课题。1975年,国测一大队

15、的同志与军测、登山队员一起,勇闯生命禁区,成功实现了中国人对珠峰高度的首次精确测量;2005年珠峰高程复测,我国测绘工作者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方法,经过严密计算,获得了珠峰峰顶岩石面的海拔高程。一代又一代人不言放弃、矢志不渝,从失败到成功、从一次突破到不断超越,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把中国的印记刻在了珠峰之巅,成为人类征服险阻、探索未知的生动诠释。珠峰山高坡陡、氧气稀薄、冰缝密布、时有狂风雪崩,在海拔6500米的雪线以上,连人的大脑反应都会变得迟钝。为何一代代中国测绘人敢于勇攀高峰?这是因为成立于1954年的国测一大队,用生命铸就了测绘精神。他们勇于挑战、敢于征服的劲头,既标记了珠峰高度,更标注

16、了精神高度。唯有攀登,才能向上。而每一次攀登,从来都不是轻轻松松的,甚至会有牺牲。在国测一大队成立以来的66年里,有数十名队员在野外作业时献出了宝贵生命。从珠峰高程测量到南极重力测量,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建设到西部无人区测图,从海岛(礁) 测绘到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测绘,严酷的环境、艰苦的条件没有阻挡测绘人的前进脚步。国测一大队队长就曾说过,“改变的是装备,不变的是精神”。时代需要攀登者,更需要攀登精神。攀登精神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融汇在日复一日的奋斗中。社会主义就是在奋勇开拓中前进的,我们不仅需要这份坚持、这份气魄,更要以攀登者的姿态创造下一个奇迹。今年是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60周年,

17、也是中国首次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中国测绘人、攀登者们,用智慧、汗水和生命默默丈量着祖国的壮美河山,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作出了突出贡献,值得铭记。登顶珠峰过程中迸发出的精神动力,必将激励我们迈向新的高度。(谷业凯/文,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6月1日,有删改)1.下面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标题“唯有攀登,才能向上”是这篇文章的观点。B.由我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珠峰开篇,吸引读者,引出论题,引发思考。C.第段描写珠峰恶劣的环境主要作用是为了突出珠峰险峻的特点。D.第段“测量”“测图”“测绘”等词语,写出了测绘人工作范围之广,责任之重,贡献之大。2.读全文,分析

18、第段“改变的是装备,不变的是精神”中“精神”的内涵有哪些? 3.细读,分析文章的写作思路。 【“论据分析与探究内容”题型、答题技巧】1.解说:论据,是用来证实论点的根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类。事实性论据包括个别事例,概括性事例、史实和数字,事例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议论文中,对所举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理论性论据是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党在不同时期内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的定义、法则和规律,一般的公理、常识以及成语、谚语等等。2.事实论据的概括:根据记叙文概括的方法就可,常用“人,在情况下,做了事,

19、结果”。3.补充事实或道理论据:首先明确中心论点选取相关素材;事实论据必须是符合论点的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按“人+起因+事+结果”,事例列举之后要简短分析,努力贴近文章的观点,不能只是简单的事例整理,忌有例无证。补充道理论据时,要引用具有权威性的名言警句、诗文名句或格言、俗语等。引用时要完整准确,不可张冠李戴,不可断章取义或曲解原意。4.选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首先分析论据的类型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其次据论据类型特点分析,据长短分析其详细还是简略,据材料国别或学科、古今判断其是否典型丰富。5.链接材料可以作为文章哪一部分(段)的论据及理由。:首先分析判断材料类型及表述的观点;然后与题目要

20、求的段落观点进行对照分析,初步确定材料可以作为那一段的论据;最后将材料带入段落验证,并按照“材料应放在第段,因为材料内容论证了观点,与第段的观点相符。”的答题模式规范答题。6.议论内容的理解概括与原因探究:首先分析要求,把握论点;其次回读找准答题区间,理清段落之间关系;最后抓段落关键句和关键词(因为,所以,总而言之,一般说来等),筛选所需主要内容,看分总结。【作文每日一练】基础描写之场面描写方法训练:(1)场面描写是指对人物(往往是众多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的活动所构成的画面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例:每只船可

21、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沈从文端午日) (2)场面描写的基本要素:有人有事,主要是人物的描写;要交待清楚场面的背景;写场面时,要对场面有总体概括;要写出气氛。如庆祝场面有欢乐的气氛;比赛场面有紧张的气氛;送

22、别场面有难舍难分的气氛等等;写场面要有顺序。 (3)场面描写方法一:点面结合写出顺序。要以人物的活动为中心,分别主次,理清头绪。如,描写庆祝教师节的场面,可以先写欢庆活动的总体气氛,勾勒“面”的情况,然后分别写校长、老师、同学的表现。这样就能点面结合、条理清楚。 小练笔:以“老师不在的自习课”为题,写一段场面描写。 (4)场面描写方法二:人物偏重写动态。环境偏重写静态。例: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

23、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小练笔:以“喧闹的集市”为题,写一段场面描写。 参考答案:一、1. ABA项温诗没有触觉。B项温诗的时令不是初春。2. 这两句诗用十个名词构成,每字一个物象,合起来有无穷意蕴。这十个名词所表现的都是具有特征性景物,都表现出“早行”之“早”;写早行的情景,绘声绘色,如在目前。(“鸡声茅店月”,写旅人在茅店中闻鸡鸣而起身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出门赶路;“人迹板桥霜”,原以为自己“早行”,谁知板桥上所积之霜上已有人的足迹更有早行

24、人)3.内容:思乡之情,反映了诗人留恋故乡的真挚感情,才离开家乡不久,便在夜里梦到自己家附近的池塘,凫雁来回游动,自得其乐,而自己却在离家远行的路上。结构: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乡”照应。4.都采用了反衬。 “凫雁满回塘”想象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画面,通过梦中家乡的温暖反衬漂泊在外的作者的孤独和浓浓的思乡之情。“稻田深处草虫鸣”通过稻田深处传来草虫的鸣叫声,反衬出淸晨的寂静,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和羁旅中的孤独寂寞之感。二、1. (1)回头看(2)命令,派遣。(3)助词,的。2. (1)(楚王)希望能劳烦您管理国内政事!(2) 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在烂泥

25、里拖着尾巴爬行呢?3. 用神龟来打比方,设喻说理。说明他鄙弃富贵权势,追求不受束缚、逍遥自在的生活。【参考译文】庄子在濮水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前往表达心意,(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希望能用全境(的政务)来劳烦您。”庄子拿着鱼竿不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有三千岁了,国王用锦缎将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呢?”两位大夫说:“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庄子说:“你们回去吧!我宁愿(像龟一样)在烂泥里拖着尾巴(活着)。”三、1.示例:是审美方式的独特表达,是华夏子

26、孙的执着追求,是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2.指高达11.6亿的收视人次。3. B。因为第段主要写个人成长的历程中都有诗心相伴,第段写面对经典我们只能俯首称臣。题中的这则材料,中心是诗词对王海军的影响深远巨大,与第段中心贴近。4.不能。引用教授的话作为全文总结;使文章更有说服力,点题(呼应题目)。四、1.C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从全文对攀登珠峰者崇高精神的赞美和下一段的进一步分析来看,作者描写珠峰的恶劣环境,不仅仅是突出其险峻的山势,更是为了反衬珠峰攀登者们不畏艰险,为国争光的崇高精神。因此C.“描写珠峰恶劣的环境主要作用是为了突出珠峰险峻的特点”说法不当。2.永不放弃、矢志不渝;不断超越;勇于挑战、敢于征服。3.由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引出下文;回顾前两次登顶珠峰测量高程的艰辛,盛赞其伟大精神(2分);联系现实,指出我们今天更需要攀登精神。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八年级下册